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两位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法。

难点:理解并会应用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四、教具

卡片若干张、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俗语说,立冬,收萝卜收葱。冬天到了,小白兔们一家人来到土地里收萝卜,妈妈说,我收了64个萝卜,兔妹妹说,我收了25个萝卜。妈妈问兔妹妹说,我们俩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师:同学们你们说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生:兔妈妈和兔妹妹一共收了89个萝卜。

2、讲解算法

师:(视情况夸奖),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生:口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计算的。(PPT)

师:将25看成20与5,64先加上20等于84,84在加上5等于89。我们在来看看竖式:64加上25,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算个位,4加5等于9,60加20等于80,结果是89。【PPT】

(生:竖式,如果没有,老师视情况给予补讲解如果学生不熟悉竖式则补充竖式的基本知识。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

教师详细介绍竖式的格式。

64(加数)

(符号)+25(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89(和)

竖式这样写:

(1)从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数位对齐;

(3)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

(4)横线画平、画直、长度合适。)

师:一会儿,兔爸爸说,我收了72个萝卜,兔哥哥说,我收了49个萝卜。兔爸爸问,我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生: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23个萝卜。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口算(竖式,或其它)

师:(视情况给予表扬)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算的

师:将49看成40和9,先用72减去9等于63,再用63减去40等于23,结果就等于23。我们再来看看竖式,72减去49,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从各位减起,2减9不

够,从十位借1,变成12,12减9等于3,再算十位,7借走1,还剩6,6减去4等于2,所以最终结果为23。

(如过有其它的算法,老师视情况讲解,并板书。如果学生不熟悉竖式则再次强调补充竖式的基本知识。

竖式这样写:

(1)从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数位对齐;

(3)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

(4)横线画平、画直、长度合适。

3、巩固练习

比一比:

师:我们来个比赛吧,现在,我随机发放卡片,请拿到卡片的同学做好准备,看谁先将卡片上的算式计算得又对又快,没拿到卡片的同学则自己看书练习,一会儿当小老师,评改对错,清楚了吗

师:预备开始。

算一算

10+20+30=15+30+45=17+27+39=

100—50-50=98-48-23=85-28-19=

25+43-63=93-54+12=43-39+51=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都复习了什么呢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2页2、3、4余下的部分题

八、板书设计

64(加数)

(符号)+25(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89(和)

72(加数)

(符号)-49(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23(和)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教 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1-4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例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为题材,以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教材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掌握了千以内的笔算加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掌握新知。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98-90 28-9 24+9 35-20 46-7 78+9 二、探究新知

两位数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芹池镇中心学校孙晋芳【复习目标】 1、回忆10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知识,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复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二、串连知识点,趣味练习 (一)回顾两位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1、看到两位数加减法,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忆、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有代表性的算式。 2、在这些算式中如果让你选择两道口算,也就是直接写得数,你会选择哪两道?为什么? (1)根据学生选择,抽生说一说两位数加减法(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各一道,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计算两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3)结合平时的计算经常出错的题目,说一说计算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二)趣味练习:拔萝卜 (1)学生分两大组当做“小白兔”和“小灰兔”。PPT出示带有竖式

的萝卜,小白兔要大于50的萝卜,小灰兔要小于50的萝卜,口令“我们要”、“他们要”。 ①43+38 ②76-39 ③6□-2□④24+2□⑤99-49 在选择时要说一说思考过程。 (2)谈话:加法和减法相比,哪个更难一点儿?我们专门来练练减法。小白兔和小灰兔的选择分别变成了“退位减”和“不退位减”,口令没变,PPT出示大萝卜上的减法竖式。 ①66-44 ②53-27 ③75-2□ (三)解决问题 1、就黑板上学生的算式随机选择一道,如50-18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PPT出示数学信息: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鹅有18只 生读数学信息,并提出并解答(先抽生提问题,提问题者指名解答;然后再同桌你提问我解答) (四)游戏:比比谁的得数大。 在黑板上贴出0~9数字卡(背面朝上). □□+□□= □□+□□= “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任意拿数字卡,选择贴在合适的位置,谁的得数大谁赢。 三、分享收获,自我评价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与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并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做个评价吧!

最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加减的具体情景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 2、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森林里正在举行运动会,你们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 生:有熊猫、猴子、青蛙、小猫、小熊还有小老鼠。 师:运动员入场了,首先要举行的是“青蛙捉虫”比赛。 问:哪只青蛙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呢? 生:小青蛙 问:根据青蛙的比赛结果,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2: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几只害虫? 生3: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几只害虫?

问: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列式呢?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36+20或20+36 问: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几只害虫呢? 生:36-20 问: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几只害虫呢? 生:也是36-20 师:这两个问题的列式是相同的。 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是两位数,另一个数是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本领。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我们先来算一算“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一题,用你喜欢的学具来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我用百数图计算36+20,先数36个圆点,再加上20个圆点,一共是56个圆点。 生2:我在百数表上计算36+20,先找到36,因为一行是10,再往下2行就是加上了20,也等于56。 生3:我是在数射线上计算的,先找到36,我先加上10,等于46,再加上10就等于56。 2、问:在你们用学具计算的时候,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师:请大家利用计算条,也可以在位值板上计算 (小组讨论)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8= 36+5= 63+7= 35—8= 85—9= 40÷5= 6×7= 16÷4= 7×6= 18÷6= 二、探究新知 师:2012年世博会在上海市举行,上海的一所小学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出发的场景吧。(课件出示) 师:在这个场景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生1:有六个年级去参加,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 生2:一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5人,2班34人。 生2:二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9人,2班44人。 生3: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3人,2班36人。 ……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1.提出问题 预设——生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3: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吧 2. 动手操作,分享展示 (1)呈现问题:教科书P11例1的第(1)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 例3的内容。 11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 34+53 2.口算。 (1)7+6 8+4 9+5 6+8 7+5 5+8 6+6 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 例3。 11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看P 8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得到6捆 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P91-93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视算12题,集体订正。 师:全对的同学这么多,看来大家对前面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掌握得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就要用到这些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谈话引入:同学们,在我国青海湖西部有座美丽的叫“鸟岛”,岛上有各种珍稀、可爱的鸟类。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今天,青海一小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正要乘船去鸟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1.屏幕出示主题图,学生自主观察。 (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2)师:如果现在让四个班的同学们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你估计一下能坐下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贯穿始终,一是让学生在安排合理乘船方案的过程中,用数学的眼光,感受、分析、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加法。 ①列式。 师:学校安排了2条船,按照班级顺序,二(1)班和二(2)班合乘一条船,二(3)班和二(4)班合乘另一条船。 出示问题:二(1)和二(2)能坐下吗? 二(3)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师:很多同学估算了一下,那同学们估算的准不准呢,一班和二班合起来,三班和四班合起来到底是多少人,我们来准确计算一下吧。 谁会列式? 板书:23+31= 32+39= ②探讨算法。 (1)分组讨论计算方法。 (2)汇报23+31的计算方法。 (3)汇报32+39的计算方法。 (4)师:经过我们计算验证,同学们们有没有发现出什么问题了呢?对了,二(3)

《两位数加法》一年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两位数加法》一年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两位数加法》一年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2.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整理,深化对两位数加法各种算法的理解。 3.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算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 4.能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的加法,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法各种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出示8个算式,让学生进行整理和分类。 2.学生汇报:一种是按照进位和不进位分类,另一种是按照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分类。 3.媒体出示一张表格,引导学生把2种不同的分类情况合并成一张表格。指表格中的一格,让学生说说这格中填写的算式要符合什么要求。指其中的一个算式,让学生说说应该填在哪一格中,为什么? 二、不进位加法算法讨论 1.媒体出示:22+13 你知道这道题属于哪一类?你们有些什么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原来我们和小巧、小胖和熊猫的算法一样,而且方法还比他们多。 3.媒体出示:61+23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汇报,展示。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完成38+21 ,43+43。 三、进位加法算法讨论 1.媒体出示:36+17 这道题又是属于哪一类的呢?小组讨论你们有些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 2.展示各组的算法,并且看书上小胖的4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补充。 3.出示4道判断题: 46+25=7124+17=4117+55=8246+5=5124+10=3417+60=7751+20=7134+7=4177+5=82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35+1646+2517+5524+17 刚才有同学提到的竖式计算也是我们平时常用的计算方法,一起来完成书上4道竖式计算题,边做边想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总结 1.今天对两位数加法算法进行整理以后,我们发现了那么多不同的算法,能不能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又对又快算我们刚才整理的8道题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Teaching plan of two digit minus two digit (abdication subtract ion) mathematics volume I of grade two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

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猜测活动。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试一试。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⑴能对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⑵能掌握两位数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⑶能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的加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张扬个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⑴正确计算两位数加法。 ⑵两位数进位加法。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这里有许多算式,你能不能帮小巧把它们分类? 生1:可以分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 生2:可以分为有进位能的加法和没有进位的加法 师:能不能把这些算式填入表格中呢? (指其中的一个算式,让学生说说应该填在哪一格中,为什么?)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师:22+13,你知道这道题属于哪一类?你们有些什么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呢?生:这题属于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题。 生1:我是把13分成10和3,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跟进练习: 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61+23 38+21 43+43 小组合作,任选一题,看哪组的方法最多。 交流汇报 探究二 师:36+17 这道题又是属于哪一类的呢? 小组讨论你们有些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 交流汇报

师:十位上3+1是4,为什么是5? 生:个位上6+7=13,有进位,所以是5。 师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我们都是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来计算,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当个位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判断题: 46+25=71 24+17=41 17+55=82 46+5=51 24+10=34 17+60=77 51+20=71 34+7=41 77+5=82 练习二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49+18= 75+19= 26+37= 54+39=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 让学生经历自主独立的探索过程,初步培养对问题深入思考的意识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50根小棒(5捆)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铺垫 1.口算 13-9= 17-8= 15-9= 14-7= 11-2= 12-6= 72-9= 27-8= 32-5=

2.用竖式计算 板书:47-26=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学生理解题意,提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邮票?) 还可以怎么问:小梅比小星少多少张邮票? 列出算式,板书:50-26= 这道题和刚才那道减法题比有什么不同? 生1:个位上0-6不够减 生2:前面的是不退位的,后面是退位计算。 (板书:退位) 怎样计算这道减法算式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小棒,讨论怎样从50根小棒中减去26根? 3.反馈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从50根小棒里拿走26根的。 课件演示:先摆5捆小棒,表示50,(追问:从5捆小棒里拿去26根,没有单根怎么办?) 当演示“拆开1捆时”,(追问:为什么要拆开1捆呢?) (拆开1捆是几根?)

然后将5捆中的1捆拆散成10个1根,接着拿去2捆和6根,最后剩下2捆和4根,得数就是24。 4.用竖式计算 (1)谈话: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根据刚才的演示,我想,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个位上0减6不够减怎么办?谁来说说。 (2)板书:演示竖式计算退位减的过程。 生:从十位上退1是10。 可以在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上一个小的“·”。(板书:·)你知道这个小点有什么用吗? 然后个位上10减6等于4,4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5退1是4,4再减去2,等于2,2写在十位上。最后的答案就是24(板书:24) (3)集体轻声跟老师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4)提问:你觉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先减十位,再减个位方便不方便?(如果从十位减起,遇到退位,要将十位上刚写的数擦掉再写比较麻烦),所以列竖式计算一定要从各位算起。 5.教学“试一试”43-27= 学生独立完成。抽查两本并反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板书竖式)引导学生明确: 从个位算起,个位上3减7不够减,所以从十位退1作10,10和个位上原有的3和起来是13,13减7等于6,写在个位上。十位上,4退1是3,再减去2,等于1,写在十位上。所以最后的答案是16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_教案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55页例1例2练习六1 教学目的:使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出示例1图)中秋节是每个家庭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小强和小红代表学校的爱心志愿者来到了养老院看望老人,他们给老人们带来了同学门赠送的一些月饼,也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师: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板: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如果知道每盒有10个月饼,你回算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吗?算式是什麽? 生:23+30 师:23+30等于多少呢?下面我们分小组学习,互相说23+30你是怎麽想的?结果是多少? 生讨论汇报 师根据生的不同方法板书:(1)23334353 (2)20+30=5050+3=53

(3)十位上2+3=55个十和3个一组成53 2.学具操作,巩固算法 34+3324+3035+2015+40 (1)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完成 (2)小组交流,要求每人选一道说方法。 (3)集体汇报。 3学习例2 (1)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 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先想算式是什麽,再想可以怎样算?想好以后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同做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师板书:3+6=920+9=29 23242526272829 (2)学具操作,巩固算法。 41+553+324+213+5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三合作探索,加深认识 数学游戏:小兔回家 32+2032+532+1035+432+332+5032+40 活动步骤:1小组合作将卡片分类,并放在不同的兔子家里。 2集体汇报分类情况 3卡片上写结果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教学提纲

两位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法。 难点:理解并会应用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四、教具 卡片若干张、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俗语说,立冬,收萝卜收葱。冬天到了,小白兔们一家人来到土地里收萝卜,妈妈说,我收了64个萝卜,兔妹妹说,我收了25个萝卜。妈妈问兔妹妹说,我们俩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生:兔妈妈和兔妹妹一共收了89个萝卜。 2、讲解算法 师:(视情况夸奖),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生:口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计算的。(PPT) 师:将25看成20与5,64先加上20等于84,84在加上5等于89。我们在来看看竖式:64加上25,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算个位,4加5等于9,60加20等于80,结果是89。【PPT】 (生:竖式,如果没有,老师视情况给予补讲解如果学生不熟悉竖式则补充竖式的基本知识。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 教师详细介绍竖式的格式。 64(加数) (符号)+25(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89(和) 竖式这样写: (1)从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数位对齐; (3)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 (4)横线画平、画直、长度合适。) 师:一会儿,兔爸爸说,我收了72个萝卜,兔哥哥说,我收了49个萝卜。兔爸爸问,我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生: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23个萝卜。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口算(竖式,或其它) 师:(视情况给予表扬)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算的

_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和在100以内)。 数学思考: 通过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解决问题: 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算法多样化,感受成功的喜悦,将美育、德育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师:上课之前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边出示边说,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 师:同学们,这些鸟好看吗? 师:光明小学的小朋友们跟我们一样也很喜欢这些鸟,他们想到这个鸟岛参观,看看在去鸟岛的码头上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出示课件)师: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船头写着的限乘68人什么意思?

师:如果现在四个班级的小朋友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能坐下吗?(生估计一下,结果是:不能,这时让学生陈述理由) 师:因为一艘船坐不下所有同学,所以老师便和船长商量,决定用2艘船来运送同学们,要求同学们按班级顺序上船。看,船来了。(出示课件)二(1)班和二(2)班的小朋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先上了船。如果要求现在船上有多少人,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答:加法) 师:那么该怎么列式呢? 生:23+31=54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答) 师:谁和他的想法相同?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答,让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口算方法:师板书) ①3+1=4,20+30=50,50+4=54; ②23+30=53,53+1=54; ③20+31=51,51+3=54。)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算出了现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还能不能再上乘客了?(出示课件) 生:能。 师: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 师:二(3)班还能上多少人? 师:谁会列式?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P9—P11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准确口算(和在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初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任务驱动下,提高个人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位加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以及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构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1: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教案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减法 的复习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2页滑雪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整理一学期所学习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进行归纳和分类。 2、对100以内加减法进行综合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滑雪情景游戏,感受数学乐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准确率和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准确率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师:一年四季你最喜欢那个季节?(学生自由谈论) 老师和你一样,最喜欢冬天的雪景。(出示图片,欣赏雪景) 师:看一望无际的白雪,心情真是格外地舒畅。你喜欢在下雪天干些什么? (堆雪人、打雪仗、滑雪……) 师:今天,老师把北方的滑雪场搬到了教室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滑雪时得紧张和激动。(揭题) 二.情趣教学。 1.仔细观察,进行分析。 师:小雪人站在起点,左看右看,他看到些什么? (有两条滑道,原来每条滑道上都有一些题目。) 师:这两条滑道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滑道是100以内的加法题。 右边滑道是100以内的减法题。 师:小雪人不知道该从哪条滑道滑下来,你们帮他选一选,哪条滑道滑下来容易到终点?(学生各抒己见。)

2.进行分类,找到解决方法。 师:究竟哪条滑道容易到达呢,还是让我们亲自去试一试。 师:要解决滑道上的题先得仔细观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诀窍。 下面每组选择一组仔细观察,你能将这组题分一下类吗,并说说解决这类体的好方法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左边滑道: 生:前5题是两位数加两位位数进位加法:47+15、57+36、28+69、38+17、44+47 生:后5题是:35+8、29+9、5+36、71+9、3+57 师:你们有解决的好方法吗? 生: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只要将个位上的数相加,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举例说明…… 生:两位数加两位位数进位加法可以先加个位,再加十位。(举例)也可以向加十位再加个位上的数。(举例)还可以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最后再相加。(举例) 右边滑道: 生:两位数减两位数:34-13、27-20、50-30、34-17、83-49、48-39、57- 49、70-14 生:两位数减一位数 26-4、80-8 师:你们有解决的好方法吗? 生:两位数减一位数只要将个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作10在减。举例说明…… 生: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先减个位,再减十位。(举例)也可以向减十位再减个位上的数。(举例)还可以十位减十位,个位减个位,最后再相加。(举例) 3、实践尝试体验。 师:小朋友你们掌握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亲自到现场去试一试。勇敢的小朋友才能完成挑战,达到终点。勇士们准备好了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设计

沈闸中心小学2017年教师晒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九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教学手段与方法:(讨论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做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前已对竖式有了简单了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已有练习过。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看,有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

名的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猜一猜、想一想他们说了些什么?(生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之后在自己的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 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板书列式:45+31= 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小棒、算珠)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板书:40+30=70 5+1=6 70+6=76 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5根和1根合在一起;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 57-58 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 以学生乘车的场景为题材,先教学不进位加,在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笔算的方法。 学生以摆小棒、拨算珠的计算为基础,理解笔算的方法,特别是理解竖式的对位问题。 接着教学不退位减,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由加法笔算类推出减法的笔算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部分学生由于学前教育充分,已经能口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能准确地说出计算思路。 还有少数学生已经接触过笔算,对笔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 1 / 7

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 法。 教学难点明确算理,正确对位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 学过程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32+7= 85-40= 28 +60=96-4= 40+35=21+7=49-10= 5+43=指名学生口答,并抽几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 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 正迁移。 ] 三、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1)出示课件谈话: 春天到了,黄川的草莓基地在 35 月举办了草莓采摘节,同学们 正准备乘车去呢,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提问: 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 回答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提问: 你能把这副图的图意完整的说一遍吗?请学生独自说一说后,再 指名说。 [设计意图: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