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教学提纲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教学提纲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教学提纲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案教学提纲

两位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法。

难点:理解并会应用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四、教具

卡片若干张、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俗语说,立冬,收萝卜收葱。冬天到了,小白兔们一家人来到土地里收萝卜,妈妈说,我收了64个萝卜,兔妹妹说,我收了25个萝卜。妈妈问兔妹妹说,我们俩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生:兔妈妈和兔妹妹一共收了89个萝卜。

2、讲解算法

师:(视情况夸奖),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生:口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计算的。(PPT)

师:将25看成20与5,64先加上20等于84,84在加上5等于89。我们在来看看竖式:64加上25,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算个位,4加5等于9,60加20等于80,结果是89。【PPT】

(生:竖式,如果没有,老师视情况给予补讲解如果学生不熟悉竖式则补充竖式的基本知识。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

教师详细介绍竖式的格式。

64(加数)

(符号)+25(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89(和)

竖式这样写:

(1)从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数位对齐;

(3)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

(4)横线画平、画直、长度合适。)

师:一会儿,兔爸爸说,我收了72个萝卜,兔哥哥说,我收了49个萝卜。兔爸爸问,我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生: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23个萝卜。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口算(竖式,或其它)

师:(视情况给予表扬)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算的

教学案例:笔算退位减法可以从高位减起吗

教学案例:笔算退位减法可以从高位减起吗 万以内减法的教学中,进入练习环节之前,依照惯例留下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沉默了大约半分钟之后,一位同学突然举手:“老师,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立刻,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这一位同学。也许,其他同学正在诧异:不是刚刚经过讨论、交流,归纳了吗,老师也总结了,笔算减法要从低位减起!我也确实有些不知所措,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想到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我知道,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问题意识难能可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应付、推委,更不能堵塞和回避。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的“灵感”也似乎要迸发了。下面是接下来的课堂实录: 师: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看非常有研究价值。现在,我想先请大家来猜一猜:笔算退位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呢? 生1:不行! 生2:不行! 师:为什么? 生3:我们刚才讨论过了,要从个位减起。 生4:因为课本上的例题也是从个位减起的。 生5:我觉得也可以!

师:(追问)那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5:……(说不出个所以然。) 师:那好,我们就以刚才做过的题为例,再一起研究一下,看看到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 于是,擦去黑板上刚才从个位减起得出的答案,请提出问题和认为可以的两位同学上前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练习。结果,在经过反复演练之后,出现了如下的计算: 1357 - 849 --------- 508 师:(等大家都做完)谁能说说,你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1:高位先减完后,后面遇到需要退位的情况时就不好办了。 生2:后面的计算从前一位退1后,前一位的差要改写。 师:你是怎么改的? 生2:差比原先少1。 师:大家看是不是?(都点头同意)那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在经过退位之后,使差不作改动呢?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二年级上-数学-3个两位数加减-80题-(竖式计算)

80题100以内加减法: 1.53+23-43= 2.24-2+7= 3.57+31-38= 4.98-18+8= 5.73+6-50= (需列竖式计算,B5纸打印) 6.41+21-22= 7.65-55+19= 8.89-61+62= 9.98-57+51= 10.29+1-13= 11.87-70+80=

12.72-12+15= 13.47+34-73= 14.28+31-23= 15.83-50+2= 16.80-59+71= 17.14+85-92= 18.50-47+63= 19.62-18+15= 20.24+75-83= 21.11+70+7=

22.72+10+15= 23.15+5+17= 24.69+29+1= 25.32+10+2= 26.11+72+9= 27.27+14+10= 28.39+44+6= 29.12+10+21= 30.88+7+5= 31.62+22+6= 32.37+40+17=

33.81+11+2= 34.47+5+41= 35.11+2+34= 36.82+15+2= 37.55+21+8= 38.62+17+13= 39.33+24+2= 40.66+11+14= 41.84-23-4= 42.71-35-32=

43.97-46-20= 44.93-51-37= 45.78-31-23= 46.42-32-6= 47.43-20-19= 48.63-20-19= 49.75-68-4= 50.36-17-6= 51.56-18-7= 52.30-14-8= 53.91-37-4=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精 选3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篇1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重在于体验、感悟和共享;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评价教学的标准主要看学生的投入、乐学与善思。它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当前数学教育、数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概念由学生归纳、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探索、发现、揭示。尽量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达成,做

到有机的统一。主要是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情景,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急切需要。启发学生经过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其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归纳算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在概括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学习研究的方法策略,特别是通过与整数加减法的比较分析,找出内在联系,注意验算检查,提高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在生活中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如果只是原有知识上的简单重复,学生就会很枯燥,没有兴趣,因此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采取尝试探索教学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把研究利用小数的意义来掌握计算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首先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有价值的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出了相应的算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自然引出这节课的课题。 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尝试多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涵。 不足之处:练习设计还有一些欠缺,有些问题的解决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涵。 不足之处:练习设计还有一些欠缺,有些问题的解决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一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 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难)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 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经历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认识过程,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口算和笔算算法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对应竖式计算

加减法对应练习1 32 46 41 42 77 80 + 54 + 22 + 33 + 34 + 12 + 9 86 68 74 76 89 89 -32 -46 -41 -42 -12 -80 88 80 56 64 75 44 + 12 + 10 + 18 + 25 + 13 + 29 100 90 74 89 88 73 -12 -10 -56 -64 -75 -29 89 80 60 41 66 76 + 10 + 10 + 19 + 12 + 12 + 11 99 90 79 53 78 87 -89 -10 -19 -41 -66 -76 49 13 35 67 80 49 + 22 + 33 + 27 + 11 + 9 + 19 71 46 62 78 89 68 -22 -33 -27 -11 -9 -19 33 75 88 44 40 33 + 41 + 11 + 8 + 31 + 40 + 23 74 86 96 75 80 56 -33 -75 -88 -31 -40 -23

52 30 99 54 84 67 -20 -23 -46 -20 - 6 -55 32 53 56 64 75 44 -12 -10 -18 -25 -13 -29 20 76 87 77 82 49 -12 -13 -7 -12 -8 -31 89 80 60 41 66 76 -10 -10 -19 -12 -12 -11 79 43 26 98 86 39 -62 -20 -18 -61 -8 -36 49 85 35 67 80 49 -22 -33 -27 -11 -9 -19 45 107 40 78 78 76 -17 -36 -20 -11 -10 -11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案例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案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arry-addition teaching case within 20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案例 9加几教材说明 单元主题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跑步、跳绳、舞蹈等项比赛,还有观战的学生等,为学习计算9加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画面最左边看台上放有一箱多饮料,箱内有9盒,箱外有4盒,看台几个小学生围绕“还有多少盒”的问题,发表着自己的想法。画面以对话形式,呈现了解决“还有多少盒”这一问题的三种方法:①点数,一盒一盒数出结果:“1,2,3,…,12,13,一共有13盒”;②接着数,箱内有9盒,从9起接着数,数出结果:“9、10、11、12、13,一共有13盒”; ③“凑十法”,箱内有9盒,“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画面上的小精灵问“你是怎样算的?”,体现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 第一课时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9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五、教具学具 小棒、投影、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分析这些数的分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计算 10+5= 10+7= 10+3= 10+1= 10+8= 3、数星星(放投影) ①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准确? ②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一个一个的数 先数出几个,再数出几个。两部分加在一起。 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

两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练习题

+7 1 +5 7 +4 7 -7 6 -1 4 -2 9 5 7 7 1 1 1 9 5 2 9 9 6 -1 8 -5 4 +8 9 -4 9 +4 9 -4 7 5 8 5 2 2 9 1 7 3 3 6 2 -2 9 +2 9 +4 5 +5 6 +5 8 +2 8 7 2 6 9 7 1 2 6 4 7 4 3 -6 5 +2 7 +1 9 -1 9 -3 8 -1 8 5 8 1 3 6 8 9 7 5 9 9 8 -3 9 +6 7 -3 9 -5 8 +1 5 -4 9 5 6 1 8 6 1 6 3 1 3 9 4 -3 9 +7 4 -2 2 -2 8 +3 8 -3 9 4 2 2 7 9 7 9 3 6 1 4 6 -2 3 -1 8 - 5 8 -2 8 -2 8 +1 5 3 2 3 8 9 4 6 1 1 1 2 7 -1 8 + 5 1 - 6 6 +2 9 +6 9 +6 6

-2 8 -2 9 +1 9 -1 8 -6 9 +4 9 1 9 5 7 7 7 6 9 7 7 2 2 +5 9 -2 8 -1 9 +1 7 -6 8 +4 6 5 8 4 2 2 5 6 3 6 6 9 8 +2 9 +2 9 +6 8 +1 9 +2 6 -6 9 4 4 3 3 7 1 7 3 3 9 2 9 +2 9 +3 9 -6 4 - 5 4 +3 3 +5 7 4 3 4 8 8 7 8 3 1 9 9 4 -1 5 +2 2 -3 8 - 3 5 + 6 3 -2 7 2 6 4 6 2 1 7 5 5 5 5 7 +6 4 -2 7 -1 2 - 3 9 --3 8 +3 3 4 7 6 7 7 4 6 4 4 7 2 9 +4 8 +1 4 +1 9 -1 8 +2 7 +6 1 8 7 2 6 2 1 7 7 4 6 8 7 -3 8 +4 6 -1 9 -4 8 +3 4 -6 9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篇汇总)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第一篇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学过加、减法笔算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和数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 成功之处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通过摘取义卖铺上的数据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据,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并总结笔算方法。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不足之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深度不够,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太多。 的前半部引入不够简化,后半部分显得比较急躁,给待学生的思考的机会不是太多,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的主动性。可能让学生们合作讨论和总结笔

算方法,会有新的火花产生。或让学生把笔算方法用补充完整的方式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奴课堂的细节处理有些地方还是不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刚才所说到的方法总结的问题上,小组讨论的珍环节上要做进一步的调整。这也是时间控制得不够好的结果。 练习的多样性还做得不足,其中没有改错题是最大的不足,这一知识点,改错题应是最直观和有效的。 课讲得也多,主要是一些问题总结得不够系统,讲起来话就多。这些问题都是要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断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第二篇 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抛弃了教案预设的框架,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让学生用小数直接进行购买商品的价格计算。 在做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解答,分析归纳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在他们做完后,对他们说大家都很聪明,能够独立做从未做过的题,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们交流一下,展示你的成果,好吗?几句亲切的话语让同学们有了表现的欲望,纷纷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真是生动活泼、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练习题完整版本

100道口算题1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70-58= 97-19= 70-48= 90-18= 18+68= 98-29= 41-23= 71-45= 17+14= 39+48= 39+38= 41-13= 15+16= 66+19= 63-46= 38+28= 78-69= 46+39= 50-21= 77-59= 54-38= 62-36= 61-49= 71-35= 63-56= 46+49= 23+28= 23+38= 16+26= 39+15= 70-58= 18+68= 39+48= 63-46= 38+28= 77-59= 63-56= 39+15= 95-69= 27+69= 81-57= 56+38= 49+37= 40-18= 37+56= 29+67= 90-33= 29+44= 73-45= 57+35= 95-59= 48-39= 57+25= 28+57= 81-34= 57+16= 96-57= 59+23= 31-19= 40-28= 47-29= 16+29= 56+28= 64+27= 96-47= 73-36= 81-24= 80-37= 82-44= 16+19= 48+17= 87-48= 80-47= 33-17= 49+27= 58+13= 27+69= 37+56= 57+35= 95-59= 69+22= 28+26= 29+23= 29+13= 15+77= 35+37= 79+18= 27+38= 27+28= 53-45= 27+48= 75-68= 83-67= 35+27= 60-46= 95-28= 94-18= 95-38= 80-16= 36+25=

一年级数学:8和9的加减法 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8和9的加减法教学案例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2、掌握有关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2、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感受加减法间的关系,会看一幅图写出相关的四个算式。 【片断】 (出示帆船图) 师:这些都是给我们搭乘的小帆船呢!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原来有2只小帆船,又开来6只,请问现在一共有几只? 教师请学生把解答算式写出来后,引导思考: 师:6+2=8是怎么算的? 生1:我想的是8的组成:6和2组成8。 生2:我想,6颗珠子,再拨上2颗,就是8颗。 生3:因为2+6=8,所以6+2=8。 师:为什么根据2+6:8就能算出6+2=87他们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师:看来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根据这幅图,你们能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书写并汇报。 师:8-2=6是什么意思? 生:本来有8只小帆船,后来开走了2只,还剩下6只。 师:8-6=2呢? 生:本来有8只小帆船,后开走了6只,还剩2只。 师:8-6=2你们是怎么算的?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四年级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学时选取贴近学生的现实素材,利用具体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奥运会竞赛成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劳丽诗和李婷的竞赛成绩,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

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2.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提高正确率。

两位数加减法竖式练习题

1 9 3 7 3 6 8 2 4 3 5 8 +7 1 +5 7 + 4 7 -7 6 -1 4 -2 9 5 7 7 1 1 1 9 5 2 9 9 6 -1 8 -5 4 +8 9 -4 9 +4 9 -4 7 5 8 5 2 2 9 1 7 3 3 6 2 -2 9 +2 9 +4 5 +5 6 +5 8 +2 8 7 2 6 9 7 1 2 6 4 7 4 3 -6 5 +2 7 +1 9 -1 9 -3 8 -1 8 5 8 1 3 6 8 9 7 5 9 9 8 -3 9 +6 7 -3 9 -5 8 +1 5 -4 9 5 6 1 8 6 1 6 3 1 3 9 4 -3 9 +7 4 -2 2 -2 8 +3 8 -3 9 4 2 2 7 9 7 9 3 6 1 4 6 -2 3 -1 8 - 5 8 -2 8 -2 8 +1 5 3 2 3 8 9 4 6 1 1 1 2 7 -1 8 + 5 1 - 6 6 +2 9 +6 9 +6 6

5 7 4 4 6 1 9 7 7 8 3 2 -2 8 -2 9 +1 9 -1 8 -6 9 +4 9 1 9 5 7 7 7 6 9 7 7 2 2 +5 9 -2 8 -1 9 +1 7 -6 8 +4 6 5 8 4 2 2 5 6 3 6 6 9 8 +2 9 +2 9 +6 8 +1 9 +2 6 -6 9 4 4 3 3 7 1 7 3 3 9 2 9 +2 9 +3 9 -6 4 - 5 4 +3 3 +5 7 4 3 4 8 8 7 8 3 1 9 9 4 -1 5 +2 2 -3 8 - 3 5 + 6 3 -2 7 2 6 4 6 2 1 7 5 5 5 5 7 +6 4 -2 7 -1 2 - 3 9 --3 8 +3 3 4 7 6 7 7 4 6 4 4 7 2 9 +4 8 +1 4 +1 9 -1 8 +2 7 +6 1

最新版五年级下数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长(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孕伏铺垫 1、说说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2、填空: (1)7/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5/9 里有()个1/9 ;()个1/8 是7/8 。 (3)3个1/4是();4/11 是4个()。 二、探究新知 1、刚才大家表现非常出色,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听力,请听题: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 张饼。 (1)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随机板书。) 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③还剩多少张饼?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无处不有数学,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2、解决问题 (1)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想一想,该怎样列式?(指名说) 3/8+1/8 = (2)你能计算出结果吗?试试看。先独立算,再小组合作。激励有困难的同学借助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长方形纸动手折、动手涂、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弄清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同时又为学生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作了铺垫。师参与合作,形成互动,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数学中的乐趣。】 (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也就是4/8 。)教师可多请几名同学回答,适时点拨并板书。 (4)师:3/8 +1/8 的和是4/8,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母没变?

小学数学_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多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喜欢和书做朋友的孩子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上个周末,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去书店买书,我帮我们班的学生选了两本书,看,是哪两本书呢? (课件出示: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师: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生: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 4.29元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6.45+4.29 师: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6.45—4.29 师:同学们,只是两道小数加减法题。那小数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又为什么这么算,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计算。 师:这两道题,你们会计算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下。 2、交流。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速度非常快,那咱们请黑板上的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他是怎样计算的?请认真听! 师:这位同学算的结果和你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案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案例 核桃沟小学刘晓艳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27?29页的例题,第31的“做一做”以及练习五第 4 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 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定律的价值,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感,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生活中数学的好奇与追求。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 (1 )同学们,你们去过旅游吗你们去旅游时一般乖坐什么交通工具引入情境图。(让学生都参与简单说说她们旅游的情况,活跃了学生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气氛) (2)教师出示课本27页教学情景图,请同学们看图,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提问:你们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3)根据这些信息,同学们能不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都思考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生2: 李叔叔7 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2、探索加法交换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我们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40+56=96(千米) (2)还可以怎么列式板书:56+40=96(千米) (3)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今天的路程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教师提问: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都是求李叔叔今天的路程,那么既然这两道算式的得数一样。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他们相不相等 呢(相等)教师板书:40+56 =56+40 这是一个等式,请同学们将它读一读。 (4)你能照样子写出一个类似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写的

2020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用竖式计算)

20+30-12 =34+25+11=33+23+17=41+13+23= 79+11+4 = 22-18-10=45+24+11=21+56-15= 23+62-38=91-45+12= 48-45+21=89+11-45= 36+24-30= 35-15-20=67-34-22= 20+30-45=

36-32+18=21-15+40= 4+7+89=23-13+88= 86+9-36=26-17+64=69+23-49=98+1-90= 25+63-75=58-41+23 = 89+9-40=33+35+37= 55+35-25=36-25+19=10+30+60=24-23+49=

15+57+21=10+78-31=89-56-23=14-12+2= 12+13+25=45+25-39 =30-25-2=97-89-36= 56+32-36=39+35-40=32-23+56= 17+48-37= 26+23+11=12+15+19=69-32-17= 35+20-9 =

15-5+21=18-10+22 =2+32-20=82-60+7= 8-4+40=10+36-52=26+4-30= 54+26+15= 90-58-2 =47+59+20= 72-6-40= 75-68+9= 62-48-13=35+45-52=56-42-8=56+43+26=

23+65+10=98-76-14=63-48+26=63+17-28= 100-70-23=50-13-17= 80-23-27= 55-48+69= 56+15+18=92-13-54= 85-24 +19=46+27-23= 56+8-13=69-25+16=57+21-16=36+25-11=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必须准确把握的,甚至在每节课的教案中都会有所体现,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重心。然而,我们时常容易将重点和难点混淆,认为学生不易理解的是难点,也就是课堂上要重点讲解和处理的内容,常常出现关注难点,而忽略重点的现象。其实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联系,但也有区别。 例如在本学期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我便做了调整,因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学情的把握也非常到位,所以不自觉地就容易在课上把以往学生经常出错的难点作为一节课的重点内容。但自从又一次深度研读教材后,发现孩子们只有重点掌握后,才能自然而然突破难点。 根据教材安排,《小数加减法》一课安排了两个情境,4道例题,一般我们都会认为前三道题对学生而言都不难,借助整数加减法运算的经验,通过迁移,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掌握,因此不必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最后一题(小数部分位数少的减位数多的,或整数减小数),需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添0”,这对学生而言是新方法,不易掌握,也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中应作为重点内容着重处理。但其实,学生只有把前三题的核心内容掌握,而后一题就只是迁移运用而已了。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对其进行了简易的整合,把原来的四道例题整合为三道例题,分三层突破,层层深入。第一层,让学

生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除了有小数点以外,其他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在这一层,百分之百的学生已发现并能正确迁移掌握。第二层,选择了让学生自己来编题的方式创造“新情况”。在创造新情况的过程中,学生创造出了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0.8+3.74”,也在解决的过程中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情况,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总结出“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小数的数位对齐。这一、二层就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结合这两层,引导学生对算法和算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样的处理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点对齐”的算法,并理解其算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算法和算理进行迁移,解决小数加减法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其中就包括第三层的“3-0.6”(整数减小数),在学生重点掌握了前两层小数加减的核心问题后,便自主发现了小数加减的本质“添0”。 这样的设计比以往的教师讲解难点效果好很多。前两层是本课的重点,解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通法问题。只要把这两个问题分析透彻了,学生的认识到位了,对于第三层或其他更复杂的情况,就只是“技术问题”了。第三层只是本课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 所以教学重点,就是在本节课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达到的目标。而教学难点不是本节课一定要解决到位的问题。《小数加减》一课先让学生形成对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所在,而对于包括“整数减小数”“计算结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案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vaI94sgjYo2V8kMXrZQgtioqiW6iV6cZ3tLVUFX40GeDn9hrWZzbIih cLhR7lYoRc2SFzQ3M1MgM4L28FElVw0gKbyaCNQI2hmql。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3tKley0opF1BUiUCkfWY7d2jznqlyV2QMoRYa5XFtaHTadEZWN2y wcBQrrMR8FPuDbPvrVsehguWv89mJroLTtkzN1wIj6xNldfY。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成功的方面,也有遗憾的地方: 一、成功点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要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教材的实施不能就课本教课本,依样画葫芦,而应立足新课标,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教学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潜在优势,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学生才能想学、乐学、会学数学。 (二)、体现算用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教学时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给计算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我一方面努力使计算技能的形成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努力把握好“算”与“用”的度,明确计算教学应以计算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我设计在最后的练习时先计算再应用,主要是因为在学生初步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体现算用结合的理念。 二、遗憾点 这节课在备教材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缺少对学生适当的引导留下了一些遗憾,如:计算6。45—5。86的时侯,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情况、计算错误的情况,这些教学资源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也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但是由于出现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在时间上就不得不付出。纵观我的这节课,没有大量的练习,用了很长的时间才结束了新课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明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情况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并没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觉得我对“精讲多练”的把握还欠缺。“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缺憾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动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不断反思提升自已。 三、思考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怎样教学才能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怎样让学生经历算法获得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怎样体现“算”“用”结合?在计算教学中怎样凸现算理与算法?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机会与空间?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定能把我引入课改的更深处。

100以内加减法竖式练习题_两位数加减法竖式练习题

精品文档5 8 4 3 8 2 1 9 3 7 3 6 -2 9 +4 7 -7 6 -1 4 +7 1 +5 7 9 6 9 5 2 9 5 7 7 1 1 1 +4 9 -4 9 +8 9 -5 4 -1 8 -4 7 5 2 5 8 2 9 1 7 6 2 3 3 +5 8 +2 9 +4 5 -2 9 +5 6 +2 8 7 1 7 2 2 6 4 7 6 9 4 3 -6 5 -1 9 -3 8 +2 7 +1 9 -1 8 5 8 9 7 9 8 1 3 6 8

5 9 +6 7 +1 5 -3 9 -3 9 -5 8 -4 9 1 3 5 6 6 3 9 4 1 8 6 1 -3 9 -3 9 -2 8 +3 8 +7 4 -2 2 6 1 2 7 9 7 4 2 9 3 4 6 -2 8 +1 5 -2 8 -1 8 -5 8 -2 3 2 7 3 2 1 1 6 1 9 4 3 8 . 精品文档+6 6 -1 8 +6 9 +5 1 -6 6 +2 9 3 2 7 8 5 7 4 4 6 1 9 7

+4 9 -2 8 -2 9 +1 9 -1 8 -6 9 1 9 2 2 6 9 7 7 7 7 5 7 -2 8 +5 9 -6 8 -1 9 +1 7 +4 6 2 5 5 8 6 3 6 6 4 2 9 8 +2 9 -6 9 +6 8 +1 9 +2 9 +2 6 3 9 2 9 3 3 7 1 4 4 7 3 -6 4 +3 9 -5 4 +2 9 +3 3 +5 7 4 8 8 3 4 3 1 9 9 4 8 7 -2 7 -1 5 -3 8 - 3 5 +2 2 +6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