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原高寒缺氧地区设备选型、配套及技术改造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高海拔区长斜井机械设备选型与配套
毋海军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介绍乌鞘岭隧道在斜井长、海拔高、坡度大、运输距离长的条件下,合理选择与配置设备,加快了施工速度,满足了乌鞘岭地区特殊施工的需要.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毋海军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
【相关文献】
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机械设备选型与配套 [J], 谭宏伟
2.改造公路沥青路面机械化作业设备选型与配套 [J], 周特文
3.如何优化采掘机械化设备选型及配套方案 [J], 殷超
4.区域采掘机械化设备选型优化配套构想 [J], 赵生华
5.《综采设备选型配套》讲座──第二讲采煤机械选型 [J], 陶驰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原供氧实施方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高海拔地区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给高原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高原供氧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文档旨在探讨高原供氧的实施方案,提供可行的方案原则和操作指南,以确保供氧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为高原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原则1.科学性原则:高原供氧实施方案必须以科学数据和技术为基础,采用专业设备和方法,确保供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区域化原则:高原供氧实施方案应根据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供氧方案,确保方案的最佳适应性。
3.基础性原则:高原供氧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监测和评估体系,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供氧机制,以确保实施效果的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
具体操作1. 供氧设备的选择•氧气发生器:氧气发生器是现代高原供氧的主要形式,能够根据不同的供氧要求进行调节,适应各种不同高原区域的供氧需求。
其中,压缩空气法、膜分离法、分子筛法等多种氧气发生技术成熟。
在选择氧气发生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选择。
•持续氧疗仪:持续氧疗仪是一种普遍采用的供氧设备,它根据不同的氧气浓度要求提供恒定的氧气流量。
在选择持续氧疗仪时应根据地区海拔高度、气候、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 供氧点的安排高原供氧实施方案根据不同情况应设置不同的供氧点。
一般地,应将供氧点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以方便居民取氧。
同时,供氧点应坚固可靠,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供氧设备运转正常。
3. 检测标准和监测频率高原供氧的检测标准和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一般地,应每日检测一次氧气浓度、氧气流量、压力等参数,确保供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供氧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风险防范策略•供氧区的隔离:高原供氧实施方案需要设置供氧区,以避免供氧设备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
同时,供氧区也是阻断突发事件和减轻风险的重要措施。
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的润滑与密封技术改进摘要: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对风力发电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中,齿轮箱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润滑与密封技术对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的润滑与密封技术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1. 引言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在解决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平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如低氧、低温等特殊环境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齿轮箱的润滑与密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的润滑技术问题2.1 低温环境下的润滑问题高原地区常年气温较低,特别是冬季温度更为严寒。
在低温环境下,常规润滑油的粘度会显著增大,润滑膜的形成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齿轮与轴承的摩擦与磨损,降低了齿轮箱的传动效率,甚至可能造成齿轮破裂。
因此,需要针对高原地区的低温环境研究开发适用的低温润滑油,以保证齿轮箱在严寒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2.2 低氧环境下的润滑问题相比于平原地区,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氧气对于齿轮箱润滑油中的氧化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低氧环境下,润滑油易于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导致润滑性能的下降,加速齿轮和轴承的磨损。
因此,需要提高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以保证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在低氧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3. 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的密封技术问题3.1 温度变化对密封性能的影响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日温变化剧烈。
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齿轮箱内部温度的快速变化,进而影响密封件的尺寸稳定性和密封性能。
没有良好的密封技术,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内部很容易受到外界湿气和灰尘的污染,加速润滑油的老化,增加齿轮和轴承的磨损。
因此,需要研究设计可靠的温度变化适应性密封技术,以保证齿轮箱内部的干净与密封。
3.2 高原大风条件下的密封问题高原地区存在强风天气的频繁发生。
高高原特殊施工技术第一章介绍高高原区域是指海拔在2000米及以上的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相比,其气候、地理、环境等都具有独特的特征。
在高高原地区进行施工,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介绍高高原特殊施工技术。
第二章施工技术2.1 高海拔施工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较低,气压较小,对工人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在高海拔施工前,需要对工人进行体检和适应训练,并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工序,如高空作业、爆破等,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
2.2 冻土施工高高原区域气温较低,地下水流速度较慢,土层中的水分会在冬季结冰,形成冻土。
在冻土上进行施工需要遵循特殊的施工技术。
如在挖掘工作面前预先加温、增加土面升温速度,采用加热升温方法和采暖设备等。
此外,由于冻土容易发生变形,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和工程勘察,预测地基变形情况。
2.3 深层基础施工高高原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深,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基础施工。
如在软土地区采用灌注桩、高压注浆、多孔矩形桩等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而在岩石地区,需要采用钻孔、注浆、喷射混凝土等方法进行加固和修补。
第三章施工设备3.1 高空作业设备高高原地区有很多施工需要在高空中进行,如建筑物外墙的装饰、屋顶的施工等。
这些工作需要特殊的高空作业设备。
如高空吊篮、升降机等。
在选用设备时,需要考虑到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备。
3.2 保温材料施工设备高高原地区气温较低,需要大量的保温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
在保温材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施工设备。
如保温材料喷涂机、挤压式温保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保温工作。
3.3 冻土处理设备如前所述,高高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层都含有冻土。
在冻土施工中,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
如德国TOHOKU Vibration Method(TVM) 振动处理技术、液化固化技术等。
高原地区的电气设计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肖霞摘要:分析高海拔、空气稀薄、温度变化大等自然条件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在高原地区的电气设计有其特殊要求,应对高压开关设备、干式变压器、低压断路器等设备进行校验;在高海拔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下,如何选择电力电缆及导线,如何敷设;高雷暴日的防雷措施,冻土地区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耐压试验电压;温升限值;额定电流校验;耐寒电线电缆;冻土降阻措施一、引言1.1海拔超过1000m的地区称为高海拔地区。
高海拔地区,因空气稀薄,会使电工产品的散热效率降低,同时因气压降低和大气密度的减少,会使空气的绝缘强度降低。
以往我们所参照的电气参数及设备的数据均是在正常海拔的使用环境之下实验得到的,常规型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及设备数据是按正常使用环境制造的,一般均标注海拔不超过2000m,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为+40ºC,下限为-5ºC。
因此,高原地区的电气设备选择与往常的电气设备选择有很多不同之处。
1.2笔者以夏木拉矿泉水项目为例,对高海拔地区电气设计的设计选型及注意事项简单说明,供电气设计人员高原地区项目时参考。
条件资料如下:本项目位于青藏高原那曲安多县,用户环境条件为海拔高度4900多米,最低环境温度-25ºC;室外消防用水量为45L/s。
受当地地理环境限制,供电部门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进线,消防电源及部分重要负荷由柴油发电机提供第二路独立电源,以满足消防及重要负荷的二级负荷供电要求。
二、高海拔地区的电气开关设备选择2.1海拔为1000~5000m之间,每增高100m,气压约降低0.8~1kPa;气压降低容易使空气电离而降低介电强度,同时冷却效能下降,导致开关灭弧困难和电气温度升高。
虽然海拔升高,空气温度也会下降,但温度过低,又会使电气设备内某些材料变硬变脆,使有些油类的粘度增大或凝固,影响设备的正常动作。
日夜温差过大,易产生凝露,使零部件变形、开裂、瓷件碎裂等。
最新第七章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一、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1.前期准备在项目启动前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将进行机械设备的调研和采购工作。
首先,我们将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根据项目的类型和施工要求,我们将选购适合的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设备选购在选购机械设备时,我们将充分考虑设备的品牌、性能和质量。
我们将通过比较不同厂家的产品参数和质量认证情况,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
同时,我们也将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设备的交付时间和售后服务。
3.设备调试在机械设备交付后,我们将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通过设备的调试,我们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调试过程中,我们将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设备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4.设备保养和维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和更换设备中的润滑油和易损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我们也将建立起设备维修档案和故障处理机制,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施工延误。
二、保证措施1.严格的设备验收制度我们将建立严格的设备验收制度,对每一台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
只有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项目需求,才能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同时,我们也将对设备的配备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后期的维修和更新。
2.设备操作培训我们将对使用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操作技巧、安全注意事项和维修保养知识等。
通过培训,我们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降低设备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和事故风险。
3.定期检查和维护我们将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的工作机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和性能检查,对设备中的润滑油和易损件进行更换和补充。
定期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和润滑,以及设备各部件的紧固和调整。
高原高寒 10KV 配电网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发布时间:2021-05-07T16:12:52.27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月第3期作者:周洁[导读] 到高原高寒高寒地区特殊的气候以及土壤结构影响,电气设备常常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被破坏周洁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浙江省舟山市 316000摘要:受到高原高寒高寒地区特殊的气候以及土壤结构影响,电气设备常常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被破坏,例如冰雪灾害等极容易对线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所以,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配网项目建设之前,应当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对配网设备的设计、选用都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杜绝因自然环境而给设备带来较大的影响,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关键字:高原高寒;10KV配电网;设计方案1.高原高寒地区的气象特征高原高寒地区其气象特征表现为:海拔高度和气压水平成反比关系,也就是海拔高度越高,气压水平月底,空气密度越小越稀薄,湿度越低,越干燥,同时空气越稀薄,太阳日照辐射的穿透力越强,白天地面吸收热量越多,温度越高,晚上地面失去热量速度越快越多,温度越低,导致昼夜温差明显。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 1 所示:根据表 2,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空气温度随之下降,海拔高度升高 1 千米,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降低 5 摄氏度。
降温有利于电气设备的散热。
2.高原高寒10KV配电网设计方案中电气设备需要考虑的因素2.1海拔(气压)主要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绝缘强度急剧下降。
故对设备的外绝缘试验电压(海拔1000m的试验值)、带电设备间的安全距离、设备支柱瓷瓶的净高度、棒式支柱绝缘子的净高度、片式绝缘子串的片数、中性点放电间隙的距离等均应作相应修正。
同时,交流电晕的起始电压降低,故应对电晕电压进行校验[1]。
2.2温度低温影响SF6设备和带油设备的性能。
随着温度的降低,SF6设备气体液化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使SF6气压降低,可能导致设备的内绝缘强度不够而引起低压保护动作。
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的可维护性设计与改进随着世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环境复杂,风力发电的技术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齿轮箱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可维护性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原型风力发电用齿轮箱的可维护性设计与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高原环境对齿轮箱的挑战高原地区的常见问题包括低氧环境、大幅温差、气候多变和高海拔等。
这些因素对齿轮箱的可靠性和寿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由于高原地区氧含量较低,会导致齿轮箱内的油液氧化速度加快,增加齿轮的磨损和腐蚀。
其次,极端的温差会引起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导致齿轮箱的尺寸和对中度发生变化,增加故障的风险。
此外,无论是频繁的极端天气条件还是高海拔的气压变化,都会增加齿轮箱在运行中承受的动态负荷和振动,进一步加速零部件的磨损。
二、可维护性设计的重要性考虑到高原环境对齿轮箱的挑战,可维护性设计和改进变得至关重要。
可维护性设计旨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并确保设备能够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持续运行。
在高原地区,通过合理的可维护性设计,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可维护性设计和改进的具体措施1. 优化润滑系统:合理选择适应高原环境的齿轮箱润滑油,提高其耐压和抗氧化性能。
优化润滑系统的设计,确保润滑油能够充分润滑齿轮箱的所有零部件,并通过设立滤油装置和检测系统,定期监测润滑油的清洁度和性能。
2. 加强密封设计:在高原地区,尘土和湿气等外部环境因素对齿轮箱的侵蚀较为严重。
通过优化密封设计,加强外部环境的防护能力,减少进入齿轮箱内部的灰尘和湿气,有效延长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3. 提高零部件的可更换性:设计齿轮箱时,应考虑到零部件的可更换性。
例如,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使其能够迅速替换,并减少维修时间。
此外,为各个零部件标记和记录详细的信息,方便维修人员进行准确的维护和管理。
高原电气设计要点高原地区,从地理上讲,一般指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特点主要是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含氧量低、气压低、昼夜温差变化大等等。
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环境的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m,而中国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最低海拔基本上都超过或者接近上述数值,因此,在进行国内四大高原地区的电气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地理、气候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进行设计、计算的时候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
随着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高原地区的工程设计也越来越多,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笔者以拉萨某酒店改扩建项目为例,简单概括一下高原地区电气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概况简介1.1 气象情况工程位于拉萨市区,海拔高度3650m左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最高气温28C,最低气温零下14C,全年雷暴日数(d/a)72.6,7月0.8m深土壤温度(摄氏度):15.3,最大冻土深度26cm。
1.2 市政电力情况市政可提供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另外还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组用于给消防负荷及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
2 高压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当地实际海拔远超过高压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环境的海拔(1000m),因此,高海拔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必须考虑。
高海拔对电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影响有两方面。
(1)电器设备的温升高压电器一般都采用风冷的方式,海拔增加,空气密度随之降低,对于电器设备来说,其赖以散热的条件变的恶劣,造成的结果便是高压电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升会比低海拔高度下增加。
不过,由于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相应的降低的,一定程度上能抵消低空气密度对于设备温升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海拔不超过4000m的地区,高压电器的额定电流可以保持不变。
拉萨地区海拔高度3650m左右,因此,高压电器的额定电流可按照常规的进行选择。
(2)外绝缘水平高海拔地区由于空隙稀薄,气压较低,空气绝缘的强度变弱,是高压电器的外绝缘水平降低。
高原型风力发电用变流器的设计与优化设计与优化高原型风力发电用变流器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条件特殊,风能资源丰富,因此高原型风力发电也成为其中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讨论高原地区风力发电的变流器设计与优化,从而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高原地区特殊环境对变流器设计的影响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条件包括低温、低气压、较干燥等,这些因素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变流器设计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1. 低温环境对变流器设计的影响高原地区的冬季气温较低,而变流器的电子元件在较低温下容易出现温度效应,导致性能下降或失效。
因此,变流器的散热设计要考虑到低温环境下的热量排放,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低气压环境对变流器设计的影响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从而增加了电气故障的风险。
在变流器的设计中,应考虑加强绝缘措施、采用合适的绝缘材料,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干燥环境对变流器设计的影响高原地区的干燥环境容易产生静电,对变流器内部电路造成干扰。
因此,变流器设计中应合理布局电路、选择合适的防静电材料,以减少静电对系统的影响。
二、高原型风力发电用变流器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高原地区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以下是一些优化策略供参考:1. 采用高海拔适应性强的电子元件在变流器的设计中,应选择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电子元件,这些元件能够在低温、低气压等特殊环境下正常运行,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强化变流器的散热设计针对高原地区的低温环境,变流器的散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采用增加散热片面积、优化散热通道、增加风扇数量等方式来提高散热效果,确保变流器在低温下正常工作。
3. 加强绝缘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针对高原地区的低气压环境,变流器的绝缘性能需要得到重视。
可以增加绝缘层的厚度、应用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提高系统的耐压能力,以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第七章高原高寒缺氧地区设备选型、配
套及技术改造
青藏线是举世瞩目的政治线、军事线,是建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米在4500米左右,常年平均气温在-25℃~-45℃左右,空气中的氧份量是平原地区的54%,在这种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平原所用的施工机械其动力性能将下降51.7%左右。
因此,在高寒缺氧地区机械设备的选型、配套及技术改造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柴油机的选择:
高原缺氧是自然环境造成的,我们无法改变,只有选择适合高原气候的柴油机。
1、选择带增压器的柴油机。
因为有增压器的柴油机增大了过气量,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
2、根据所带工作机的动力需要选择较大功率的柴油机。
以此解决动力性能的问题。
目前适合高原工作的柴油机很多,如石油矿场用于带动钻机的ZI2V190BY-1型柴油机;用于压裂设备的CAT3512DI 型柴油机;用于发电设备的柴油机有NT855-280、KT38-GH、KTA19-G2康明斯、3012TAG2A型的英国劳斯莱斯、Z8V190型柴油机和Z12V135型系列柴油机;用于其它作业设备的柴油机有TBD234V8、OM423型等。
二、配套措施:
(一)、在高寒缺氧低温的条件下,柴油机的起动应采取特殊的辅助起动方式。
1、发动机保温:通过交流加热器对发动机的机油和冷却液进行过夜加热保温,冷起动较好,但需要交流电源。
2、进气预热:把蓄电池电能转变为热能的进气预热装置;如塞型和炉型电热进气预热。
3、火焰进气预热:通过预热塞(燃烧器)使燃油在进气管内燃烧,形成火焰加热进气。
它由预热塞、供油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
4、冷却液循环加热:利用燃油燃烧加热冷却液,使加热的冷却液循环预热发动机机体和润滑油后,起动发动机。
5、起动液加注(乙醚喷射):向进气管喷射乙醚起动液来起动发动机。
它由电磁控制阀、储液管、喷嘴和管路等组成。
(二)、其它辅助配套措施:
1、高原散热性能、冷却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海拔升高,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水的沸点均要降低,将使冷却空气的风压和质量减小,风扇的风速下降,在单位功率时间内的散热量增加,闭式循环风速冷却能力降低,将导致平衡水温上升和发动机过热而使功率下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1、加大散热器加水口盖的压力:根据使用最高的海拔高度选择开启压力,原则是使冷却液的沸腾温度≥100℃;目前国内加水口盖开阀压力有30、50、70、90kpa四种,平原地区可采用
开阀压力为30kpa的水散热气盖。
47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可采用开阀压力为70kpa和90kpa的水散热气盖。
1.2、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迎风面积: 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加大风扇直径或适当提高风扇转速,就能够提高发动机冷却能力。
1.3、采用加大型风扇并使风扇的线速度在合理范围内。
2、由于高原地区风沙较大,空气中的含尘量是低海拔地区的5~15倍,易造成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空气预热器油泥过多,涡轮增压器的过脏或涡轮增压器失效,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影响其动力性能下降并且带不起负荷。
因此必须采取防风沙粉尘的措施,提高进气的净化能力:
2.1、提高尾气抽尘能力:可采用美国唐纳森公司的增加抽尘流量和提高抽尘的真空度,提高尾气抽尘的效率;
2.2、提高滤清的效率:发动机进气采用三级进气滤清。
粗滤为直通旋流加上废气引射,精滤为双级纸质滤芯,滤纸为进口材料,规格分为室内、交通、和重负多灰尘三种,后一种的过滤直径为15um、最大孔径为60um。
这样滤清的总效率将达到
99.99%。
三、技术改造:
1、改变柴油机中冷器的冷却效果,增加冷却器片。
青藏高原使用的柴油机,冷却器片一般在400片左右, 导致柴油机过热, 动力性能下降。
因此,要提高高原柴油机的动力性能,最好
将冷却器片增加到600片左右,从而加强机油冷却效果;同时采用敞开式机房和加长型直立向上的排烟管,改善通风条件,防止柴油机过热。
当然也可采用闭式冷却循环来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能。
2、在没有安装涡轮增压器的柴油机上,选择较大功率的涡轮增压器安装在柴油机上,就可提高柴油机动力性能;对于带有涡轮增压器的柴油机,但涡轮增压器的功率较小,同样会影响柴油机动力性能,为此,必须安装较大功率的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