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_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_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_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_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溶解氧的水平变化: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

溶解氧的季节变化: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是理论耗氧

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OD=TOC-AOC (oxygen debt, theory oxygen consumption, actual oxygen consumption)

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

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

全长: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

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

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

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

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

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

自切现象: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使被困的附肢脱落,以使个体摆脱天敌,迅速逃逸。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这种现象称为自切。

2.对虾和虾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区别。

3.虾蟹口器的组成构造。

4.虾蟹身体的分节情况及附肢的数量、特征。

5.对虾雄性附肢的位置,贮精囊的位置、颜色。

答:雄性第二腹肢内侧具有小型附属肢体,称为雄性附肢。贮精囊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成熟的雄虾贮精囊呈白色。

6.几种养殖对虾雌虾纳精囊的类型及位置。

答:虾类的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根据是否覆盖有甲壳、骨片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7.虾蟹第一触角鞭和第二触角鞭功能的差异。

答:第一触角鞭是嗅觉器官及触觉感受器官,兼有平衡的功能; 第二触角鞭检测振动的特化器官,司体前、背面及后侧方向的机械感觉。

8.虾蟹消化腺的数量和名称。

答:肝胰脏是唯一的消化腺,主要功能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9.虾蟹循环系统的组成构造及特点。[开管式、只有血窦而没有静脉]

答:虾蟹类的循环系统属开管系统,即血液在流动中经开放的血窦完成循环。虾蟹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血窦、血液等组成。血窦是虾蟹类的静脉系统,由组织来的血液在身体各部的血窦汇合然后输回心脏,参加再次循环

10. 虾蟹类鳃结构的特点及差异。

答:虾蟹类的鳃生在胸部两侧,各胸节鳃的数量与种类因种而异。鳃具十分宽广的表面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经入鳃血管进入鳃轴,再进入鳃瓣,然后在鳃瓣处进行气体交换,充氧的血液再经鳃轴内的出鳃血管流回心脏。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鳃,其他虾蟹类为丝状鳃或叶状鳃。枝状鳃的鳃瓣具多分枝的鳃丝,鳃丝的末端多有两叉形分支; 丝状鳃则由鳃轴直接发出多条鳃丝;叶状鳃的鳃瓣呈叶片状沿鳃轴重叠排列。

11.虾蟹类触角腺的功能及位置。

答:触角腺由中胚层发育而来,位于第二触角基部。触角腺分为腺质部与膜质部两部分. 触角腺的主要功能是渗透压调节及离子平衡。

12.虾蟹类X-器官和Y-器官的位置及生理功能。

答: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

y器官----为一来源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虾蟹类体内形状各异,位置亦不同

X器官的主要分泌物是MIH和GIH。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的发育。眼柄切除或破坏X器官可使其分泌物减少或消除,而使靶腺的功能充分发挥。虾蟹类眼柄切除可以促进某些种类的蜕皮过程,并被广泛用来在人工条件下促进虾蟹类卵巢的发育。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其分泌在虾蟹类

蜕皮之前达到高峰,随蜕皮活动开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13.对虾类、真虾类和蟹类繁殖方式及特点有什么差异?(包括产卵方式和受精卵的孵化方式、时间)

对虾类的繁殖方式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交配后精荚贮于纳精囊中,具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精荚则粘附于其中,产卵时也排出精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时间大约为12小时。真虾类则抱卵,受精卵粘附于母体腹肢的刚毛上发育,孵化时间大约为10天,孵化后脱离母体。蟹类繁殖为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交配后精荚贮于母体内的受精囊中,卵产出过程中与受精囊中释放出来的精子相遇受精,再产出体外。卵产出后被抱持于母体腹部的腹肢上发育孵化。

14.对虾类和真虾类幼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及分期、幼体的食性有什么差异?

无节幼体(nauplius):幼体卵圆形、倒梨形,具三对附肢,为游泳器官,体不分节,具尾叉,幼体不摄食,卵黄提供营养,营浮游生活,一般分为六期。对虾

类的初孵幼体为无节幼体。

蚤状幼体(zoea):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分节明显,出现复眼,颚足双肢型为运动器官,后期尾肢生出,形成尾扇。蚤状幼体亦为浮游生活,开始摄食,多为

滤食性,后期始具捕食能力。

糠虾幼体(mysis):腹部发达,出现腹肢,胸肢双肢型,营浮游生活,捕食能力强。

后期幼体(post larvae):虾类的后期幼体称仔虾,具全部体节与附肢,外形基本与成体相似。此时生活习性常有改变,底栖种类在此期放弃浮游习性,转入底栖

生活

①无节幼体依靠体内卵黄提供生长和变态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进入蚤状幼体后开始摄食外界营养,滤食性,滤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单胞藻类、小型的原生动物及小型轮虫。

③糠虾幼体同时兼有滤食性和捕食性,以捕食小型浮游动物为主。

④仔虾期多栖息于水体的底部,以底栖藻类和底栖动物为食。

15.虾蟹类蜕皮分为哪几种类型?

①发育蜕皮或变态蜕皮

②生长蜕皮

③生殖蜕皮

④蜕皮除与生长、变态有关,还可通过蜕皮蜕掉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可使残肢再生

16.对虾的洄游有哪几种类型?

1、生长时期的洄游:又称索饵洄游

2、越冬洄游

3、生殖洄游

17.对虾、新对虾、罗氏沼虾、龙虾、寄居蟹、锯缘青蟹的分类地位:(隶属于什么目、什么亚目、什么派)。

1、对虾: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部

2、新对虾: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部

3、罗氏沼虾: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部

4、龙虾:十足目、爬行亚目、长尾部

5、寄居蟹:十足目、爬行亚目、异尾部

6、锯缘青蟹: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部

18.对虾派和真虾派虾类在螯足数量的差别。

对虾派:步足前三对螯状,后二对爪状

真虾派:步足前二对螯状,后三对爪状

19池水补偿深度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光照强度、池水的透明度、有机物含量

20.池水的运动或分层对养虾生产有哪些利弊?

池水的混合对流对养殖生产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池塘的物质循环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池水的分层→对养殖生产来说是不利的。

21.盐度对对虾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在养殖生产中要求尽量将池水盐度调节到对虾体液等渗点附近?

虾蟹类对渗透压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超过其限度时,虾蟹失去调控能力,使机体的功能和组织受到破坏。

幼虾调节渗透压的能力比成虾强。

渗透压的调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对虾、蟹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尽量调节池水的渗透压在养殖对象的等渗点附近,以减少能量损耗,可促使其快速生长。

22.养殖水体中两个主要的pH值缓冲系统是什么?试述它们稳定pH 值的原理。

(1)CO2——HCO3-—CO32-

虾蟹增养殖课程总复习

《虾蟹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头胸甲:虾头胸部的背面及两侧包被的一片甲壳称谓头胸甲。 2、额角(额剑):头胸甲的前端中央突出形成,它是防御、攻击的武器。 3、口器:由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组成的咀嚼器官为口器,与摄食有关,蟹为口框。 4、尾扇:由尾肢和尾节组成,既可以在在游泳时司身体之升降,也有强大的拨水弹跳能力,在遇敌时能急剧后退,避免受到袭击和伤害。 5 、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 6 、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 7 、全长:将虾体拉直后,第一触角基部到尾肢的长度即为全长。 8、体长:将虾体拉直后,眼柄基部到尾尖的长度即为体长。 9、雄性交接器:由第一对游泳足的内肢连合组成的雄性生殖器官称为雄性交接器。 10、精荚囊:腺细胞分泌形成大囊,把所有的精小囊包围,形成豆状体,外侧包有瓣状 体, 进入精荚囊。精荚囊上皮具有分泌功能。 11、X—器:也称眼柄腺,由视端髓内一簇神经分泌细胞构成,细胞轴突一直延伸到血窦腺。主要分泌物是性腺抑制激素和蜕皮抑制激素。 12、窦腺:并排腺体,由大量神经轴突终端聚集形成,以薄膜和血管相隔,为X—器官神经分泌物的贮藏和分泌部位,位于内外髓之间。 13、肝胰脏:也称中肠腺,由中肠前端膨大延伸形成,多级分枝的管状结构,覆盖在胃周围,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吸收储存营养物质。 14、血窦:是虾蟹类的静脉系统,由组织来的血液在身体各部的血窦汇合然后输回心脏。 15、自切: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使被困的附肢脱落,以使个体摆脱天敌,迅速逃逸。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 16、再生:新生的附肢由上皮形成,折叠在表皮下,当再次蜕皮时,新生的附肢就伸展开来 17、生殖蜕皮:交配期雌性个体在交配前期先进行蜕皮,以便于在新壳硬化前交配或者蜕皮后性腺迅速发育。 18、发育蜕皮:也称变态蜕皮,幼体阶段随着蜕皮动物形态结构不断变化,有简单到复 杂, 逐渐完善。 19、生长蜕皮:形态发育完善的个体,蜕皮时已无形态上的改变,只是为了满足生长需 要。 20、SPF苗:具有不携带某种或几种特定病原(一般指某种或几种特定病毒)的苗种。 21、SPR苗:具有抗特定病原(一般指某种或几种特定病毒)的能力/对特定病原不敏感 的苗种。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大水面健康养殖和加工的需要,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科学、生物科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调控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与结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水环境化学、水处理技术等)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调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 掌握内陆水域(池塘、湖库、江河和稻田等)、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 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7. 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

1、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 2、绝大多数对虾的寿命只有一年. 3、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期是 4~6. 4、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体大. 5、额角的有无可以作为蚤状幼体Ⅰ期和Ⅱ期的鉴别特征. 6、虾苗的计数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法. 7、人工育苗中的增温方式主要有锅炉增温和电加热增温. 8、亲虾暂养一般以 0.5℃的梯度升高. 9、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时,水温低于 10 或高于 27 时不能发育,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盐度应控制在 15~35,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孵化率都会降低. 10、蚤状幼体主要以单细胞藻为食,如硅藻等.糖虾幼体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如轮虫. 11、换水一般是从蚤状幼体阶段开始的,每日换水量为 1/3 左右,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1℃. 12、虾病的种类很多,总归起来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 1、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2、对虾的一生有两次洄游,即产卵(或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 3、在自然海区,中国对虾雌虾略呈青灰色. 4、人工育苗中,亲虾一般都暂养在略光的环境条件下. 5、雌虾的外生殖器官称为纳精囊. 6、对虾的无节幼体阶段分为六期,具有三对附肢. 7、糖虾幼体在水中呈倒立态. 8、对虾产卵池的水深应控制在 1 米左右, 孵化池的水温应调节在18 至 20℃, ,PH值 7.8~8.6 ,总氨氮在毫克/升 0.6 以下. 9、为防止重金属离子危害对虾幼体,应投放EDTA 钠盐(或 EDTA=钠盐) ,投放量掌握在浓度2×10 -6~10×10-6 . 10、育苗池的四角要抹成圆弧形,以避免有死角.育苗池一般为水泥建造. 11、漂白粉的消毒作用是因其含有效氯成份. 1、在自然海区,处天幼体发育阶段的对虾以小型浮游动植物为食,主要有硅藻或单细胞藻和轮虫及贝类幼虫等. 2、雄虾的生殖腺称为精巢,储精囊是贮存精子的地方,雌虾的生殖腺称为卵巢. 3、对虾的雄虾产接器为古钟状,在不同的种类,交接器的形状稍有不同. 4、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卵巢发育越快. 5、受精卵与非受精卵的区别是,前者有受精膜. 6、换水用的网箱一般用筛绢及箱架制成. 7、运输亲虾在尽量使用原海区的海水,长途运输在途中要充氧,运亲虾的海水透明度要大. 8、卵的质量好,孵化率高. 9、过路亲虾的暂养时间一般为 5~7天,有地需10天左右.亲虾转折暂养期的饵料要充足. 10、雌虾刚交尾后,纳精囊的纵形裂口中留有精荚附属物(或瓣状体) ,纳精囊变成乳白色. 11、仔虾出池应该是仔虾的P期以后,全长应在1.0 厘米以上. 12、越冬期间,亲虾的常见环境疾病有藻类附着病. 13、幼体培育期间,因重金属离子超标会引起棘毛萎缩病. 1、在自然海区,幼体常集中在河口附近,或在内湾中生活. 2、在自然海区,7~9 是中国对虾索饵育肥时期. 3、雌虾卵巢将产卵时外观为褐绿色. 4、尾棘的对数可以作为无节幼体的分辨依据.仔虾以日龄来表示发育期. 5、新建水泥池育苗前要经淡水浸泡,使池水 PH 值稳定在 8 左右长能使用. 6、一般来讲,亲虾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 7、越冬亲虾池水质要求溶解氧含量为 5 毫克/升以上,PH 值为7.8~8.6 ,总氨氮含量不超过 0.6 毫克/升以下 ,盐度控制在15‰~35‰ . 9、一般 1000 立方米水体的育苗室可以选用每水时蒸发量为 1~2 吨的锅炉.罗茨鼓风机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供气设备. 10、受精卵在适应的条件下, 经过24小时可以孵化出无节幼体. 无节幼体经 3~4 天时间可以发育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4~5 天可以发育为糖虾幼体,而糖虾经 3~4 天可以变态为仔虾.

水产养殖专业实习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986-88 水产养殖专业实习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水产养殖专业实习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了了解水产生产一线情况和海南红树林生态环 境,我们水产养殖全体同学在赵老师带领下到三亚水 产养殖基地进行学习参观。 我们到过的参观地点有: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2)沿途参观了冯家湾虾苗基地。 (3)螺旋藻养殖基地; (4)南海水产研究所海润珍珠养殖场; 一:首先到达参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口东南方向琼山 境内,红树林在这里的海滩上绵延50公里,面积达 3337.6公顷,海南的红树林以琼山、文昌为最,其中 琼山市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游人去得最多的景区

之一。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通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水中的绿色植物。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里的红树林生态环境极好,适合各种生物繁殖生活,水中有多种生物,包括各种鱼类诸如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蛇类等。生物资源及其丰富。据介绍,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我们到时,正处于涨潮前期,能看到水已经淹没树根,只有气生根还露出水面。有经常性腿潮涨潮,有利于生物生长发繁殖,因此这里生物物种繁多。 二:参观红树林后,汽车开到冯家湾,沿途参观虾苗基地。这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虾苗培育基地。这里实际形成了冯家湾———椰林湾地区对虾种苗产业

(完整版)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溶解氧的水平变化: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 溶解氧的季节变化: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OD=TOC-AOC (oxygen debt, theory oxygen consumption, actual oxygen consumption) 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 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 全长: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 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 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 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 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 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 自切现象: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

水产养殖学简介

专业介绍 >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理科):本专业培养从事鱼类及其它特种水生动物的育种繁殖、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治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制,毕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鱼类养殖学、鱼病学、特种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环境化学、水产品加工与冷藏、集约化养殖技术、大水面增养殖学、淡水捕捞学、观赏鱼类养殖、水产微生物学、渔业环保与法规等。 毕业去向: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又可面向水产养殖、渔业饲料、渔业环保与法规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饲料生产与营销、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海洋鱼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鱼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鱼类增殖和养殖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正在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海洋鱼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研究各种促进鱼类生殖、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激素、神经肽、神经分泌因子、分泌产物、合成酶类等以及它们的受体的基因克隆纯化。表达调控和基因重组产品;(二)研究鱼类基因转移的枝术和转基因(如生长激素基因、抗冻蛋白基因、杀菌肽基因)的海洋鱼类。今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枝术的发展和提高,将会进一步促进海洋鱼类高新技术的研制和建立,包括促进海洋养殖鱼类繁殖、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基因重组蛋白质、肽类和其它因素的研制和生长;提高转基因的技术以定向培育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能大量繁殖的养殖优良品种并解决好转基因鱼的食用安全性与生产实践中的安全评估和保证等问题;积极开展海洋养殖鱼类功能基因组研究并逐步建立海洋鱼类功能基因和蛋白数据库,以解决增殖和养殖生产中的重要关键问题。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主要分为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其中,组织学部分涉及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及消化道组织等,比较观察了从高等动物到低等动物不同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点;胚胎学部分主要涉及双壳贝类、对虾、刺参、硬骨鱼类等重要水产养殖动物的性腺发育及个体发生过程。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水产动物组织学和胚胎学特点,既有代表性,又具有鲜明的水产养殖特色。 作者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既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同时结合生产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选人了部分与当前科研、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如水产动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生殖细胞的活力及受精能力的关系探讨及硬骨鱼类的人工催青与授精等,这些实验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技术试题库判断题部分汇总

虾蟹增养殖技术练习题库 判断题 (√)1、增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2、耗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3、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日本对虾潜底时由于沙粒影响会暂时停止呼吸。 (√)5、雄蟹腹部窄,呈长三角状,腹部退化,第一、二对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6、雌蟹成熟后腹部宽大,多为半圆形,卵圆形,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双肢型,刚毛多,用以抱挂卵群。 (×)7、新建育苗池酸性强,需浸泡1月以上(加工业碱液)。 (√)8、藻类培养过程要注意防雨和防强光照。 (×)9、SPF苗是指能抵抗病毒的苗种。 (×)10、SPR苗是指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苗种。 (×)11、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抗白斑病毒的对虾苗种。 (×)12、南美白对虾的促熟方式可采用移植精荚来进行。 (×)13、沼虾类的产卵方式都是产卵于水中。 (×)1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澳洲龙虾最大特征是体呈红色,鳌足巨大。 (×)15、龙虾多数生活在寒带地区的浅海,生殖时往深海洄游。

(√)16、中国龙虾的产卵盛期在6-8月,多采用抱卵孵化。 (×)17、龙虾因体型巨大且蜕壳间期较长所以不具备附肢再生能力。 (√)18、虾蛄雌雄异体,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节腹面出现白色“王”字形胶质腺。 (×)19、虾蛄属于十足目中养殖规模较小的种类,主要通过捕捞获得。 (×)20、梭子蟹属于多次产卵类型,每次产卵后雌蟹都需要蜕皮后重新交配。 (√)21、水温升至39℃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22、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出后,其形态与母体在形态上相似,不经历变态期。 (×)23、克氏原螯虾养殖时种苗选择以虾体淡红色,显透明为佳。 (×)24、对虾的生长速度快说明选用的饲料好。 (×)25、对虾的饲料如果闻着很腥说明饲料品质就好。 (√)26、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27、再生的速度与个体及环境有关,未成熟者再生能力差。 (√)28、自然海域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的饵料以多甲藻为主。

虾蟹类增养殖学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10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投饵率: 全长:额剑前端至尾节末端的长度 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 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 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 开放式纳精囊: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封闭式纳精囊:

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 X-器官:在对虾眼柄中视神经节附近,有一细胞团,称为X器官。 二、问答题 1.对虾和虾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区别: 答: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大多有发达的额角,又可依腹肢发达程度及游泳能力分为游泳虾类和爬行虾类,前者主要包括对虾类、真虾类;后者主要为龙虾类、螫虾类。(身体分节,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雌体第一腹肢内肢极小,雄体第一腹肢内肢变形形成雄性交接器,雄性生殖孔开口于第五步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 蟹类头胸部发达、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折叠于头胸部之下,第一对步足极发达为大螯,一般无额角。蟹类游泳能力较差,主要活动方式为爬行。(蟹类腹肢不发达,雄性腹肢退化,仅存第一、二对腹肢,形成交接器。雌性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存在,具内、外肢,密生刚毛,用于附着并抱持卵子) 2.虾蟹口器的组成构造: 答:大颚,第一、二小颚,与第一至第三颚足共同组成 3.虾蟹身体的分节情况及附肢的数量、特征。 答: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虾类:头部分为六节,第一节具有一对复眼、其他体节每节都有一对附肢,依次为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胸部的八对附肢依次为颚足三对,步足五对;内肢五节,发达,外肢退化;腹部有五对双肢型的游泳足、一对腹肢和尾节。蟹类:头胸部两侧生有成对的胸足,第一对通常特别粗壮,螫状;腹甲分为七节,一般第一至三节愈合,第四至七节分节明显;蟹类腹肢不发达,雄性腹肢退化,仅存第一、二对腹肢,形成交接器。雌性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存在,具内、外肢,密生刚毛,用于附着并抱持卵子。 4.对虾雄性附肢的位置,贮精囊的位置、颜色。 答: 5.几种养殖对虾雌虾纳精囊的类型及位置。 答:虾类的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 6.虾蟹第一触角鞭和第二触角鞭功能的差异。 答: 7.虾蟹消化腺的数量和名称。 答:消化腺为一大型致密腺体,位于头胸部中央,心脏之前方,又称为中肠腺或肝胰脏。肝胰脏的主要功能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8.虾蟹循环系统的组成构造及特点。[开管式、只有血窦而没有静脉]

水产养殖学专业个人简历

水产养殖学专业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大学**系水产养殖学专业 所学课程: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 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 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其他培训情况 自修过许国璋英语一至四册。现正进修行政管理本科学历和英语 二学历。且本人有驾驶执照。 工作经历 *XX年5月---XX年XX公司 职员在此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XX年6月---至今XX公司 主管负责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 个人水平简介 多年的学校学习,使我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 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 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 趋势。

业余爱好 爱好广泛,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性格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责任 心极强。 本人性格 温和、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另:最重要的是水平,相信贵公司会觉得我是此职位的合适人选! 期盼与您的面谈! 【篇二】水产养殖学专业个人简历 姓名:××× 性别:女 年龄:22岁 婚姻状况:保密 身高:167CM 体重:55KG 民族:回 户籍:河南·郑州 现居住地:河南·郑州 学历:本科统招 专业:化学 专业职称:高级职称 工作经验:6年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虾蟹考前必备

一、名词解释 对虾工厂化育苗:是指根据虾的繁殖特点以及胚胎、幼体变态发育的需要,采用工业化手段,满足亲体性腺发育、胚胎发育以及幼体变态发育的生理需求,保证幼体顺利地变态发育,成为可供养的虾苗。 生态育苗:在育苗过程中从水质、种苗、饲料等各个方面严格保证虾苗的品质,而且在育苗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药物,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进行育苗。 亲虾:用作繁殖虾苗的已达性成熟的雄虾和雌虾。 亲虾培育:将拟作为亲虾使用的雄虾和雌虾培育到性腺成熟的过程。 对虾产卵量:一条雌虾一次能够产卵的数目。 产卵率:实际产卵量和理论产卵量的比值。 受精率:受精率=受精卵数/检查卵的总数×100%。 洗卵:是指将对虾受精卵30目滤去残饵及粪便,再用洁净或消毒海水冲洗3min,冲洗去水中的病毒和细菌,然后在放到培育槽孵化及培育的过程。 高位池养殖:在高潮线以上的或高于海平面上建立非泥地养殖场进行精养的方法。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是指借助工业化条件和设施,为高密度养殖提供适宜的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的渔业生产为目的的养殖方式。 地膜养虾:用高强度的HDPE塑胶地膜,人工热黏合铺设覆盖整个虾池,包括池底和池坡,地膜虾池比较稳定,不受虾池底质影响,清理池底既方便又彻底,因此可以减少病害发生。 精养:以人工投饵为主,用低质蛋白换取高蛋白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当前我国养蟹采用的主要方式。 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殖方法,面积为几十亩,基本原理是通过清除敌害生物,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合理的放苗创造一个适于蟹生长和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补充适当和饵料,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 粗养:是一各较落后的养殖方式,面积从几十亩至几百亩,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依靠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因此产量低,过去南方不少地方采用此种养殖方式,现在已基本不采用。 酸性硫酸盐土壤:通常指含金属硫化物的土壤。土壤所含金属硫化物在与大气和水接触的情况下,可发生氧化而生成硫酸。酸性硫酸盐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如果管理不当,这些土壤可给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带来严重的问题。 褐苔:以硅藻为主的藻群,由于它们光合作用极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使池水清澈;如硅藻,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等。 绿苔:是由绿色的刚毛藻,浒苔类及石莼类构成的群体,由于它们光合作用极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使池水清澈。 饵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摄食量与增重量之比,是衡量饲料质量与对虾利用能力的一个指标。 饵料效率:饵料系数的倒数的百分比。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神题1

鱼类增养殖复习题 一、解释题(共5题,3分一题) 能流渠道(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的方式。 池塘物质循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动,首先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合成植物有机体,进入食物链,转到其他食植物的动物体,最后被分解为各种营养元素回到环境,这些被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再被绿色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这种物质传递的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肥水下塘: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 绝对怀卵量:亲鱼卵巢中的怀卵数,称为绝对怀卵量。 成熟系数:性腺重占鱼体重的百分比 卵细胞的大生长期:卵细胞中卵黄大量累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大量蓄积,卵黄充满细胞质的时期 卵细胞的生理成熟与生长成熟: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熟变化。起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Ⅳ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生长成熟。即亲鱼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能够进行催产。而发育到生长成熟的卵细胞,在内源或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进行二次成熟分裂,即减速分裂和均等分裂。在次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紧接着成熟卵母细胞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等待受精,称为生理成熟。 性周期:鱼类的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周期变化的现象。 相对怀卵量:绝对怀卵数比上体重。 亲鱼游塘:亲鱼达到性成熟后,为了寻找鱼巢,在养殖水体中,成群地沿池塘边缘游动的现象叫做“亲鱼游塘” 鱼类发情:成熟亲鱼在催情剂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出现雌雄鱼相互追逐的兴奋现象。理论耗氧值:在溶氧充分供应时有机物的耗氧值。 出苗率:下塘鱼苗数占受精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孵化的指标。 受精率: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催产效果的指标。 氧债:是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五级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 效应时间:指亲鱼最后一次注射催产剂到开始发情高潮的时间。 下塘水花:卵黄消失;能正常的艇游,能垂直运动;腰点出现。 绝对生长:是鱼类在单位时间内长度和体重的增长量。表示鱼类一年、月、日的生长速度。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鱼体小,池塘的水深保持在50-60厘米,以后每隔3-5d注水一次,每次10-20厘米,共加水3-4次,最后达到最高水位的养殖方法。 捕大补小:分批捕出成鱼后,同时补防鱼种或夏花。 四定投饵:定质:饲料必须新鲜,不腐败变质。草类须鲜嫩、无根、无泥、鱼喜食。饵料的大小应与鱼的口裂一致,以加强饵料的适口性。 定量:使鱼类吃食均匀,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吸收率,减少疾病,有利于生长。每天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等灵活掌握。 定时:投饵必须定时进行,以养成鱼类按时吃食的习惯,提高饵料利用率。 定位:就是投饵要有固定的地点,使养成到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 流水养鱼:是在水体不断流动的鱼池中,高密度放养鱼类进行人工强度投饵,使鱼类快速生长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养鱼方式。

水产养殖学发展图表

水产养殖学发展专题课论文 本文数据来源主要有《2009中国统计年鉴》 2009中国统计年鉴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Compiled by National Bureau of Stastics of China ——China Stastistcs Press 人均主要农业产品Per Capita Output of Major Agriculture Products 51015202530354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水产品(公斤) Aquatic Products(kg) 4-6按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08年底) Number of Mployed Person in Urban Units at Year-end by Status of Registration and Sector in Detail (2008) 19.88% 65.31% 14.80% 国有单位State-owned Units(3.7) 城镇集体单位Urban Collective-owned Units(0.2) 其他单位Units of other types of Ownership(1.5) 按细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2008年) Average Earning of Employed Person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2008) 16338 13047 15014 24737 10000 2000030000平均 国有单位State-owned Units 城镇集体单位Urban Collective-owned Units 其他单位Units of other types of Ownership 渔业Fishery (元yuan) 按细行业分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 Average Wage of Staff and Workers by Sector in Detail(2008) 渔业Fishery 从业人口(10000person)

虾蟹类增养殖学实训教学大纲

《虾蟹类增养殖学》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虾蟹类增养殖学》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实践学时:8周 适用专业:高职水产养殖 一、性质、目的和要求 《虾蟹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加强实验实习是《虾蟹类增养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本门课的基础。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性比较强。本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验室和参加虾类的人工育苗或蟹类的人工育苗顶岗实习来完成,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经济虾蟹类的基本工艺流程,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 育苗厂、显微镜等 三、实训方式与基本要求 顶岗生产实习 四、考核与报告 实习结束写实习报告,考核采用四级考核制,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五、实训项目设置与内容及指导书 1、基础设施 (1)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蓄水池、沉淀池、高位水塔、沙滤池以及水泵和进排水管道等。 (2)育苗室虾蟹育苗早期易受冷空气影响,中、后期在南方易受梅雨影响,故需建育苗室,进行室内育苗。育苗室的作用主要是保温、防雨和调光。育苗室的结构和材料要有利于透光、保温和抗风,要经久耐用,繁简可视各地条件而定。一般采用土木结构,可用玻璃或玻璃钢波形瓦盖顶,四周安装玻璃窗。若用玻璃钢波形瓦盖顶,要求透光率60~70%,

颜色宜选用乳白色或浅绿色,如用玻璃天窗,应设布帘,以调节光线。简易者可用编织塑料布和塑料薄膜作顶。 (3)育苗池育苗池是育苗场的主体部分,是生产虾苗的主要场所。建池要求布局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 育苗池有座式、半埋式或埋式等几种类型。 育苗池应有大有小,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操作方便,池深1.5~2米。池壁可用钢筋混凝土灌注,也可用砖石砌成,外敷水泥,要求不渗漏、不开裂。通常30—80m3水体的水池。 (4)亲虾越冬池亲虾越冬方式因地区而有不同。室内越冬时要有保温性能好的温室,砖墙,双层窗户,室内光线控制在500米烛光即可。 (5)饵料室即对虾幼体饵料生物培养池,其中有单胞藻类、轮虫培养池,也包括卤虫孵化池等。 (6)充气系统充气对于育苗有多方面的意义,是工厂化育苗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包括充气机、送气管道、散气石或散气管。 (7)供热系统对虾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与水温关系密切,增温和控温是对虾育苗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增温的方法有: ①锅炉增温 ②电加热 (8)供电系统育苗期间要求不间断地供电。若电厂供电不能保证,应配备电机,自行发电。 (9)其他附属设备对虾育苗除有配套设施外,还需有一定的仪器和必要的育苗工具,以便使用时得心应手。 2、育苗工艺 主要包括对虾育苗工艺、河蟹育苗工艺、梭子蟹育苗工艺这三种常见的经济虾蟹育苗过程,这三种育苗工艺大体上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这三种育苗工艺实习一种即可。 ①对虾育苗工艺 亲虾的选择与培育 A、人工育苗的亲虾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直接采捕于自然海区产卵场;二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虾进行越冬培育;三是捕捞海区尚未成熟的成虾进行培养,采取措拖促进性腺发育成熟。 先用亲虾的质量标准鉴别产卵亲虾优劣,按标准进行严格挑选,是提高育苗效果的措施之一。无论是捕捞的亲虾,还是人工越冬的亲虾,凡有挑选余地的都应对亲虾进行筛选。 选择亲虾可参考下列标准: B、亲虾的培育方法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采取措施可以促使对虾性腺发育成熟。在养成的对虾中选择优良的个体进行越冬培育,也是选优育种的一个组成部分。 1.光线控制越冬期间,光线强弱对亲虾性腺发育有一定影响。 2.水温控制温度与对虾性腺发育关系密切。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虾蟹增养殖学》是研究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学科,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直接为虾蟹类养殖科研、生产服务。本课程除从有关的基础学科吸收—定的理论知识外,主要是总结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群众养殖中悠久而又广泛的生产经验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主要研究经济虾蟹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生产技术,介绍常见经济虾蟹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体养殖及增殖措施等基本技术。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虾蟹类养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今后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甲壳动物所涉及的内容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虾蟹类养殖的意义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使学生掌握虾蟹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以及生长发育。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生理生态,掌握主要的、常见的养殖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及繁殖习性。使学生了解虾蟹类生殖细胞的类型、发生过程,了解性腺发育、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及其与内、外部因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虾蟹类的鉴别与分类。 3.使学生理解主要养殖种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繁殖习性以及个体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为进行人工增殖,人工育苗奠定基础。使学生掌握主要养殖虾蟹类的人工育苗及养成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重点掌握几种主要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熟练掌握适合当地养殖的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使同学们了解虾蟹类育苗和养成及增殖过程中的病敌害,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育种技术。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对学生进行生物与环境、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机能、整体与局部四个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出面向基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科技人员。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基本内容 (一)绪论 甲壳动物的经济价值,甲壳动物的研究概况,养殖的意义;国内外养殖历史、现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养殖的方式、养殖的种类;开展虾蟹类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重点:甲壳动物的研究概况,养殖的种类、开展虾蟹类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二)虾蟹类的形态结构 虾类的外部形态;蟹类的外部形态;虾类的内部构造(体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殖器官);蟹类的内部构造 重点:外部形态的区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器官。 难点:消化系统、生殖器官。 (三)虾蟹类的繁殖、发生、生长 雌雄鉴别、性征与繁殖方式、配子与性腺发育、交配与交尾、产卵;受精与胚胎发育、幼体发育;繁殖与环境。色素细胞与变色、蜕皮与蜕壳、生长、自切与再生;主要环境因子对生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一、认知实习目的意义;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特别需要去实践的专业,或者说是需要学与用相互联系的课程。这次我们终于有机会得到实习的机会,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啊,相信这是一个美妙的经历。通过实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专业课程的认知和感受,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可以说,实习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考察地点和内容; 1.参观文昌市会文镇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 内容:参观东风螺苗种繁育、海参苗种繁育、石斑鱼养殖、海龟试养等。 2.参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基地(地址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 内容:参观蓝子鱼、海马、青蟹等苗种繁育 3.参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地址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 内容:参观海水鱼、虾、贝苗种繁育及养殖和海洋生物标本室 4.参观三亚海钰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珍珠展销馆 5.考察大东海海岸带 6.考察亚龙湾沙质海岸带 三、考察过程所学到的知识; 1.我们第一站就是文昌的定大养殖场,养殖场的样子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养殖场的想象,绿草地,椰子树,整个养殖场的规划非常美丽,养殖厂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以前觉得,在农村,肯定就是脏乱差,可能有野猪遍地跑的那种情况。但是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花园式的养殖场,简直比公园还要漂亮。 养殖场的养殖车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完全封闭式的。里面是循环水养殖,使用过的水经过有机的循环处理之后经过管道重新流回养殖池,不会随意排放,给周围的海域造成污染。工厂的养殖水源也不需要经常从海里抽取,可以减少养殖池被污染的可能性。 定大养殖场的养殖种类非常多,里面很多的养殖池还是科研性质,试验性质的养殖。现在有成熟的石斑鱼养殖,东风螺的育苗和成品养殖。还有海龟试养,刺参的试验培育。一座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养殖场,一个有事业心的养殖户,应该进行更多的这样的养殖试验,为培育种类更为丰富的养殖水产品而花费时间精力去做试验。这些人都是养殖户的一个先驱模范,因为这些试验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但是一旦能获得成功。则能够带动一个新的产业,新的养殖品种,为社会创造更过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定大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起码选择定大作为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学习,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开,乘坐大巴前往下一个实习站点。等待我们的又是哪一家养殖场呢?我又又能够有什么收获呢,真的是非常的期待!!! 2.参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海水研究所琼海基地就是我们实习的第二站,怎么说呢,这个算是我们参观学习的第一个“国家队”水产单位了,毕竟人家是国字号的。在这里我们参观了蓝子鱼,海马,青蟹的苗种繁育,这个基地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新科研力量强大,可谓“小而精”吧。这个基地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下一个站还是琼海椰林村,走起,看看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神奇新鲜的事物…… 参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一小段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省队”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虽然是“省队”,可是这个省队太不一般了,给我们的体验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们参观了海水鱼、虾、贝苗种繁育及养殖和海洋生物标本室。好几十斤上百斤的石斑鱼亲本,还是世界濒危物种-波纹唇鱼,更令人惊叹的还有艳丽灿烂的珊瑚人工培育,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神奇物种,我们今天在实验室也能看到了,虽然处于试验阶段,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虾蟹生物学试题

1、头胸甲:虾头胸部的背面及两侧包被的一片甲壳称谓头胸甲。 2、额角(额剑):头胸甲的前端中央突出形成,它是防御、攻击的武器。 4、口器:由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组成的咀嚼器官为口器,与摄食有关,蟹为口框。 5、尾扇:由尾肢和尾节组成,既可以在在游泳时司身体之升降,也有强大的拨水弹跳能力,在遇敌时能急剧后退,避免受到袭击和伤害。 6、肢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无鳃轴鳃丝之分的鳃称为肢鳃。 7、侧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9、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0、精荚:包被精子的豆荚状鞘,分为豆状估和瓣状体两部分。 11、体长:将虾体拉直后,眼柄基部到尾尖的长度即为体长。 12、全长:将虾体拉直后,第一触角基部到尾肢的长度即为全长。 13、触角板:第一触角的腹甲称为触角板,也叫触角腹甲。 14、胃磨:虾的贲门胃内壁,有许多角质的小齿形成的,可进一步磨碎食物功能的组织称为胃磨。 15、纳精囊: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及第五步足基部的腹甲上。 16、雄性附肢:雄性对虾在第二对游泳足内肢内侧各有一个细小的突起,称为雄性附肢。 17、雄性交接器:由第一对游泳足的内肢连合组成的雄性生殖器官称为雄性交接器。 18、棒状体:在卵子产出后即向卵外排出包被卵子表面的身在短棒状胶质物体称为棒状体,也称周边体。P39 19、螯足:蟹的第一对胸足呈螯状称为螯足。 21、自切:蟹的附肢在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时会在附肢基节和座节关节处断落,称为自切。 22、X一器官窦腺:由脑发出的视神经在眼柄内呈分节膨大,分别称为终髓、内髓和外髓,在外髓和终髓上有几处神经分泌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发出一条神经纤维束最后聚于一处形成窦腺,这几处神经细胞群和窦腺合称为X一器官窦腺。激素是X一器官分泌的,经纤维束减至窦腺,窦腺是释放中心。P37 23、尖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第三、四、五节相愈合。 24、圆脐:雌蟹腹部宽大,呈圆形,分七节。 25、假螯(亚螯):掌节宽扁,基部有一大刺,指节形镰刀,组成一个类似钳状结构,但无螯功能,这个称为假螯也叫亚螯。 26、肢芽期:胚胎依次出现第二触角原基、大颚原基及第一触角原基,此时胚胎可见三对原基隆起。 27、膜内无节幼体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二触角、大颚分出内、外肢,肢端着生刚毛;胚体前端腹面中央出现红色眼点,胚体在卵膜内逐渐转动。 如何鉴定日本对虾: 答:日本对虾主要特征:额角侧沟(脊)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有中央沟,且深而长,额角沟和额角脊,额角沟后端显著呈双叉形,有肝脊,身体有横斑,额角侧沟窄而深,窄于额角后脊,封闭型纳精囊,纳精囊方袋形,前缘横开口,雄性交接器中叶顶端之突起大,弯向腹面。 4.虾类的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神经细(腺体是一种神经一血器官),后接索器存在于游泳虾类(十足目,口足目二类甲壳动物),位于围咽神经节处,由该神经分支扩张而成,亦为神经一血器管。,围心器:多见于爬行虾蟹类,位于围心腔内侧壁,横跨围心腔上方,处于腮静脉的周围。包含神经内分泌细胞、周边神经内分泌细胞、连接神经纤维以及来自胸部和腹部各神经分泌细胞的终端。,Y-器官:非神经内分泌器官,来源于外胚层,不同种类形状各异,位置不同。,X-器官年主要分泌物是MZH和GHH,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发育。,后接索器和围心腔神经内分泌产物主要为各种胺类和多肽类。用于控制色活动,促进心脏功能及呼吸活动,此外还参与渗透压和离子调控过程。,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脱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 5.虾蟹的异同:虾蟹类均为甲壳动物,蟹类是十足中短尾类的种类,虾类为多种甲壳支物类群的总称,对人类经济价值较高的甲壳类大多属于十足。十足从形体上分:(1)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有游泳虾类和爬行虾类。(2)蟹形动物,多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蟹和虾不同,蟹的身体是背腹扁平的,腹部明显退化,折与头胸部的下方。与虾一样,蟹有20(21)体节,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愈合,其背面有头胸甲,其表面起伏不平,形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和内脏器官的位置相适应。 6.蜕壳活动的调节:X—器官窦腺作用:(1)有一种激素能抑制壳素,阻碍营养物质和钙质的贮存,因此这种激素的多寡之间关系到蜕壳间期的长短。(2)有一种激素,抑制Y —器官的作用,当蜕壳周期已进入蜕壳前期时,能加速蜕壳前期各生理活动的进行。(3)有一种激素能控制对虾蜕壳后进入虾体内的水分量,使虾的体积不会盲目增大。Y—器官作用:分泌促进蜕壳的激素。 7.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的特征:蚤状幼体: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分节明显,出现复眼,颚足双枝型为运动器官,后期尾肢生出,形成尾扇。蚤状幼体亦为浮游生活,开始摄食,多为滤食性,后期始具捕食能力。糠虾幼体:腹部发达,出现腹肢,胸肢双肢型,营浮游生活。捕食能力强。龙虾类,螯虾类的初孵幼体即糠虾幼体,龙虾类的糠虾幼体又称叶状幼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