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研究进展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26
专家讲堂陆林院士:睡眠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一、睡眠与脑健康概况睡眠是保障健康的必要条件,睡眠不足可能引起脑功能的紊乱,导致认知调控能力下降。
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根据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
疫情下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应激性事件时,常常出现急性失眠。
通过对5万余名居民进行线上调查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大众的心理问题普遍较为突出,其中失眠的发生率高达29.2%,医务人员失眠的发生率更是高达38.9%。
随着年龄增加,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增高。
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导致痴呆人数增多,痴呆的全球疾病负担快速增加。
WHO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大约有5000万痴呆患者,而这一数字在2040年将达到8100万,2050年将达到一亿3千万。
痴呆是全球老年人残疾和依赖他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新增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1000万,医疗费用高达一万亿美元。
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痴呆的患病率为5%~6%,由痴呆造成的疾病负担在疾病总负担中比重从1990年的0.66%增长至2017年的1.88%,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神经精神疾病,老年痴呆和睡眠问题的诊断和防治被列为中国脑计划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睡眠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皮层、下丘脑、小脑等脑区共同参与调节认知和睡眠-觉醒过程。
睡眠不足时大脑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及奖赏相关脑区的功能改变。
(一)睡眠障碍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与基线时无睡眠问题的个体相比,报告睡眠障碍者发生所有类型痴呆的风险显着升高。
一项全球临床数据的meta分析,共纳入18个纵向研究,包含246,786例受试者,通过平均9.5年的随访,有25,847例受试者发生了痴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失眠障碍增加AD的发生,而对所有类型的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无影响;睡眠呼吸障碍与所有类型的痴呆、AD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都相关。
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于逢春,周正宏作者单位100080 北京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神经内科通信作者于逢春yufckui@·专题综述·【摘要】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
不仅损害人体身体健康,同时影响认知功能、降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睡眠障碍;认知功能;研究进展【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3Research Progress of Sleep Disorder and Cognitive FunctionYU Feng-Chun, ZHOU Zheng-H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 (Haidian Sec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08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YU Feng-Chun, E-mail:yufckui@【Abstract 】 Sleep disorders is a clinical common and multiple disease. It not only damages human health, but also affects cognitive function, lowers the quality of life, brings great pain to huma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order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s the focus of study in abroad currently. 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s reviewed.【Key Words 】 Sleep disorders; Cognitive function; Research progress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睡眠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面临着睡眠障碍的问题,这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在深入探究睡眠障碍的新进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
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1. 失眠症:失眠症是指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症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日常生活。
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在夜间出现呼吸暂停,导致患者频繁醒来并且无法享受良好的睡眠。
3. 不宁腿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是指在静坐或熟睡时,患者出现腿部不适感,导致难以入睡和保持入睡状态。
4. 入睡过度障碍:入睡过度障碍是指在日间难以保持清醒状态,经常出现不由自主地入睡的情况。
二、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为了确定是否患有睡眠障碍,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诊断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诊断方法:1. 睡眠日志:睡眠日志是一种记录患者睡眠情况的方法,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时间、睡眠质量等。
2. 多导睡眠电图(PSG):多导睡眠电图是一种监测患者睡眠期间生理变化的方法,通过记录脑电图、心电图、眼动图等数据来评估睡眠质量。
3. 睡眠呼吸监测:睡眠呼吸监测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4. 血液检测:通过检查血液中的一些指标,如氧气饱和度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可以评估睡眠障碍的程度。
三、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睡眠障碍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失眠症或其他睡眠障碍,医生可能会考虑开具一些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如安眠药或抗抑郁药物。
2. 认知行为治疗(CBT):CB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教导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和睡眠规律等来改善其睡眠问题。
3. 呼吸机治疗: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呼吸机来维持通畅的呼吸道。
人类睡眠模式与睡眠障碍研究的最新进展1. 引言1.1 概述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改变和科技发展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睡眠障碍问题。
了解人类的睡眠模式以及睡眠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是解决这些问题并改善人们睡眠质量的关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析人类睡眠模式与睡眠障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探讨相关治疗方案的比较。
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2. 人类睡眠模式研究最新进展:介绍自然睡眠周期研究、睡眠环境对人类睡眠模式的影响以及睡眠周期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联研究。
3. 睡眠障碍研究最新进展:分析常见睡眠障碍及其表现症状,并讨论相关危害以及诊断方法。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研究基因与环境对睡眠障碍影响的相关性。
4. 睡眠模式与睡眠障碍治疗方案比较分析:探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行为管理等方式之间的差异,并讨论身体运动、作息规律调整等非药物治疗效果。
此外,我们还会详细描述个性化定制的治疗方案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5. 结论与展望:总结人类睡眠模式与睡眠障碍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医学、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建议和展望分析。
同时,探讨有关良好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在更广泛社会层面上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类睡眠模式与睡眠障碍最新研究进展的深入探讨,增加读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并提供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和建议。
希望本文能引起人们对于良好睡眠习惯重要性的关注,并鼓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来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 人类睡眠模式研究最新进展2.1 自然睡眠周期研究:自然睡眠周期是指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括多个阶段如入睡期、浅睡期和深睡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自然睡眠周期大致持续90分钟到120分钟,其中浅睡期和深睡期交替进行。
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脑电图(EEG)呈现出不同的波形特征,并伴有身体温度、心率和呼吸等生理指标变化。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睡眠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恢复精力,在白天的时候更加有活力,但是一些人却因为睡眠质量的原因而感觉精疲力竭,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一、睡眠障碍是什么? 睡眠障碍是指某些人在夜间睡眠时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从而影响其白天的工作和生活。这种状况可以有多种因素导致,比如过度疲劳、心理压力和相关疾病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们的睡眠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时间缩短或者根本无法入眠。
二、睡眠障碍常见的类型 1. 失眠症 失眠症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之一,主要症状是难以入睡或者无法维持睡眠,让人感到睡眠不足和精力不足。
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这种病症主要表现在夜间睡眠中,表现为反复的呼吸暂停和恢复,这种症状不仅会导致人们存在长期的睡眠缺失,而且还会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3. 嗜睡综合症 嗜睡综合症是指某些人在日间持续感到瞌睡,无法保持精力,这种症状在整个社会中也比较常见,症状较为显著的人群大都为青少年和年轻人。
4. 睡眠节律障碍 睡眠节律障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它会影响身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的节律调节,使得人们在夜晚不易睡眠,白天无法保持充足的精力。
三、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1. 心理咨询 很多人在面对睡眠障碍的时候,心理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都可以帮助人们恢复睡眠。
2. 药物治疗 对于睡眠问题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并遵守医嘱使用。
3. 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包括改变睡眠环境、锻炼、饮食和饮水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还不会造成人身体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睡眠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恢复身体,还可以帮助人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对于那些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也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增加身体和心理的稳定性,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