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静脉穿刺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7.30 KB
- 文档页数:2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3-06-23T12:25:56.16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月1期作者:李传红[导读]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李传红(1.淮安市中心血站;2.金湖县人民医院;江苏金湖211600)【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
方法:随机选择金湖采血点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49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各项资料等进行分析,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发生群体。
结果:经研究发现,严重程度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
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献血者年龄、群体、身体因素及心理因素有较大关联,其主要原因有空腹、晕针或晕血、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穿刺操作不当,其中因精神紧张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
发生群体比较,男性群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群体,18-44岁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根据世卫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18-44周岁为青年,45-59周岁为中年)。
结论: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包括环境、身体素质、心理因素等,主要以精神或心理因素为主,各群体均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采血过程中要加强观察、沟通,分散献血者注意力,提升穿刺能力。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应对措施[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adversereactionsonunpaidblooddonors.Methods:Atotalof49blooddonorswithadversereactionsfromJanuary201 30agegroupwashigherthanthatinotheragegroups.Conclusion:Therearemanyreasonsforadversereactionsoccurredduringblooddonation,suchasenvironment,physicalqualityandp 【keywords】Unpaidblooddonation;Adversereactions;Causeofoccurrence;Countermeasures无偿献血是奉献爱心的体现,也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者可通过市区或县区的采血点或献血车等进行捐献,且不收取任何其他相关费用,此举既能够帮助需要血液的病人,同时对于自身也具有一定益处,目前已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及参与[1]。
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本血站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首次参加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91 例,启动MCS+血细胞采集仪,选择血小板程序,将供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机内设定程序进行观察。
结果:191例献血者穿刺成功率为100%,均顺利完成机采,其中2 例发生低钙反应,189 例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满意,满意度为98.95%;首次献血后6个月内,参加二次献血117例,二次献血率为61.26%。
结论:对整个献血过程进行精心护理,有效提高了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成功率,降低了不良情况的发生,献血者对首次献血经历都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提高了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首次;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39-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血站在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接收的首次参加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91 例,男103 例,女88 例,除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体检标准外,机采前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红细胞比积≥35%,机采前72h未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1.2 采集设备和耗材血细胞分离机为美国血液公司生产耗材与设备MCS+ 血小板采集仪,一次性耗材(995E、995E2),抗凝剂ACD-A由费森尤斯卡比(广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1.3 机采方法采集方法启动MCS+血细胞采集仪,选择血小板程序,离心速度3000~7000r/min,抗凝剂ACD-A:全血1:11,采集前将供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机内设定程序,单袋预采≥2.5×1011,血小板容积250~280ml;双袋预采≥5.0×1011,血小板容积480ml。
采血失误造成不合格血的原因和对策采血是无偿献血工作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采血是否顺畅则尤为重要,处理不当不仅浪费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给献血者造成痛苦,更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无偿献血宣传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随着《献血法》的实施,献血人群的改变,给采血者带来许多心理上的压力和采血技术上的难题,很难避免静脉穿刺的失误。
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采血失误造成不合格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减少发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爱心献血屋共采血14205人次,因采血失误造成的不合格血67袋,发生率为0.47%,其中不足量血66袋,占98.5%,超量血1袋,占1.5%;引起不足量血的66人中,男性18人,占27.27%,女性48人,占72.73%,初次献血者47人,占71.2%,第二次献血者15人,占22.7%,余5人为3次以上献血者,占6.06%。
其原因分别为:针堵36例,占54.55%,晕针21例,占31.82%,抽搐5例,占7.58%,其他3例,占4.54%,晕厥1例,占1.51%。
1.2判断标准因采血失误造成的不合格血主要为不足量血和超量血。
采血量低于血袋目标值10%即属采血量不足;相反,采血量超过血袋目标值10%即为超量血,两者即使化验结果正常也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均做报废处理2原因2.1献血者本身因素(1)情绪型性格和初次献血者易紧张而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1],中重度献血反应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停止采血,这是造成不足量血的最主要原因。
(2)静脉条件差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有许多人平时参加体力劳动较少,他们的静脉往往比较细小,不易触摸到;另一些献血者肥胖,皮下脂肪丰满,血管深埋也不易摸到。
(3)初次献血者恐慌、紧张使静脉痉挛。
(4)献血者状态不佳,饥饿或近阶段睡眠不足,而使静脉充盈不佳,静脉压力过低。
(5)献血者害怕疼痛,特别是年轻献血者,他们特别怕疼,采血穿刺时,不由自主推拒或胳膊不停的伸缩,使采血者无法正常操作。
多次连续捐献2 U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献血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公益行为,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及时救助。
而在献血的过程中,捐献2U机采血小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它需要连续多次进行,那么这种方式对献血者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机采血小板的捐献过程。
机采血小板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设备,将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过滤和分离,只留下血小板而将其他成分返回给献血者体内。
相比传统的全血献血方式,机采血小板更加精准和高效。
而捐献2U指的是每次献血可以得到2个单位的血小板,因此需要多次连续进行。
这样就需要考虑献血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对身体的影响。
在连续捐献2U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献血者会面临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
首先是生理上的影响,捐献2U机采血小板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每次捐献需要1到2小时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献血者需要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下,这可能会导致身体部分肌肉酸痛和不适。
由于长时间处于静脉穿刺状态,一些献血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的情况,这需要医务人员的及时处理和照顾。
而多次连续进行这样的捐献,更容易让献血者感到疲劳和身体不适。
其次是心理上的影响,连续捐献2U机采血小板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心。
在捐献过程中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但是长时间的等待和过程可能会让献血者感到厌烦和焦虑。
而且捐献血小板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对一些献血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适和不安感。
这需要医务人员的耐心和关怀,以及对献血者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多次连续捐献2U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是对身体的锻炼和调节。
在捐献过程中,献血者需要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和状态,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和训练,对身体的某些部位和机能也有一定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其次是对心理的磨炼和升华。
多次进行这样的捐献过程,需要献血者具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而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心理品质的磨炼和培养,对献血者展现出了一种善良和坚强的品质。
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心理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出现一些献血的反应,而如何让献血顺利的进行。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医护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十分有必要的。
这样即能促进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又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笔者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献血者在献血过程的心理需求。
1心理反应心理反应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献血者虽说是健康人群,可由于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的不同,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的不同等原因,对献血者的心理需求也随之不同。
1.1惧怕疼痛在献血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惧怕静脉穿刺的疼痛,而产生紧张心理,不能自己调节自己,他们知道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利家、利己的好事。
愿意为此奉献爱心,对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但是惧怕穿刺疼痛带来的紧张心理反应,此时通过及时的疏导,可缓解因疼痛造成的献血反应。
1.2紧张和顾虑在献血中,许多人即热情又紧张,其原因怕献血后身体健康是否存在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献血前和献血后,献血者或许顾虑到一次性采血耗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无菌处理、采血技术是否过关等问题,另外有带着情绪来献血的,是非自愿的碍于单位中的表现,此类献血者往往是心理反应转强烈,容易受现场献血氛围的影响。
采血者的语言、语气、动作、操作若稍有不慎,献血反应症状就会出现,献血工作就不能够顺利进行。
1.3献血者的随意性平时生活中许多人的生活起居无规律,健康意识薄弱,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献血前过度疲劳、空腹、饥饿时献血等。
这些影响生理机能的行为会导致在献血过程中虚脱或转氨酶增高,这样会给献血工作带来不便。
1.4防病心理多在四十五岁以上的人群,对献血与健康知识了解较多,想通过献血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一些疾病,特别是想通过献血解除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
这类人群是不可忽视的献血队伍。
1.5采血环境采血环境对献血者影响很大,如在人员拥挤、嘈杂不堪、空气污浊、湿度高等环境下等候时间过长,会导致献血心理烦躁,对献血失去安全感,此时采血极易产生献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