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静脉穿刺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在总结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这一问题,提出了预防静脉穿刺失败的措施与静脉穿刺失败的处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若有不恰当之处,还望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采血;静脉穿刺;失败原因;预防与处理措施1.前言穿刺采血不仅是献血过程中关键,而且还是中心血站的业务核心,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这就要求采血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采血操作技能与良好的业务心理素质,以此有效降低静脉穿刺采血过程中皮下淤血、血肿以及疼痛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献血者,并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血源质量等[1]。
2.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2.1采血操作技术方面首先,穿刺部位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采血部位以饱满、粗大以及充盈的静脉为最佳穿刺部位,对于细小且较深的静脉,在采血时,应以手指摸准静脉部位、系紧止血带以及等待静脉充盈后,方可穿刺。
倘若献血者静脉出现血流阻滞时,应立即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检查止血带的松弛度、适当调整针头在血管重的位置以及检查采血导管状况等,以此有效避免二次穿刺。
其次,经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采血过程中引起献血者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为穿刺针进针过快(过猛)、反复探针以及穿刺采血时间>5min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献血者的血流速度或刺破献血者血管引起血肿等[2~3]。
最后,穿刺后无血流,由于采血工作人员采血操作技术不强或心理素质欠佳,导致针头未注射于献血者的静脉内、因操作失误导致针头被脂肪滴、肌肉以及血凝块阻塞等以及采血导管粘连、弯曲受阻等。
2.2献血者方面就一般而言,献血者在献血时,均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以及顾忌等精神状态,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此不良精神状态极易引起静脉血管过度收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此外,献血者空腹献血、身体素质差以及在采血过程中采取不当的采血姿势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穿刺成功率[4]。
浅谈在采血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目的提高采血护士的工作质量,以发展更多的无偿献血者。
方法总结采血经验及静脉穿刺体会,在采血服务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能。
结果工作中不断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对策,使穿刺成功率达到较高的水平,按国标要求一针率达99%以上,努力做到一针见血,不做重复穿刺。
结论采血护士的服务质量对无偿献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标签:无偿献血;筋脉穿刺;服务质量在血站的日常工作中,采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采血这项工作中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检验和衡量一名专业护士静脉穿刺业务水平的体现。
实施正确的穿刺技术,才能给献血者减轻疼痛。
如果服务质量差,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不仅会给献血者造成痛苦,还会挫伤献血者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整个服务过程中,采血护士与献血者接触的时间最长,笔者从事护理工作20年,其中在采血一线工作15年,自血站于1993年6月建站以来,已接待献血人员10万多名。
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采血服务和静脉穿刺实践工作中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成功因素及操作方法。
进行如下经验总结,与同仁们共同商权。
1 服务中的注意事项和应具备的素质1.1流动采血车方便了市民献血,但环境很难控制。
1.2良好的仪表和言行精神饱满、着装整洁、操作规范、态度和蔼,可增强献血人员对采血护士的信赖感,亲切温和的面容礼貌,充满诚意和关心的话语,也可增加对献血人员的吸引力。
1.3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不可否认,一个人的服务意识,决定着他的服务态度,这也将直接反映到其对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为他想到站荣我荣、站耻我耻,所以他追求的服务质量是上乘的,不仅会给初次献血者带来了勇气,也将给再次献血者增加信心和动力,增强大众参与献血的热忱。
1.4良好的沟通技能对于采血工作者而言,沟通方式包括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沟通技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首次献血者勇气和成功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献血反应。
献血者坐姿角度、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穿刺成功率的分析摘要】献血者的坐姿、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和穿刺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失败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从而引发疼痛,甚至会出现淤血、血肿等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求血站工作人员重视献血者坐姿角度、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把握,明确其影响因素,进而不断提升穿刺成功率。
在本次研究中将以献血者坐姿及穿刺进针角度为研究点,对其对穿刺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献血者坐姿角度;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穿刺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80-02从我国实行《无偿献血法》以来,我市临床用血量呈现10%的增长,加上医疗改革的大趋势,造成我市医院用血量经常处于偏型缺血状态。
为了不断扩大这个爱心献血队伍的人数,要求血站工作人员做好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穿刺技术,让献血者保持良好的坐姿角度,了解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进而不断提升穿刺成功率。
如果血站工作人员在整个工作环节过程中存在着态度生硬、进针技术不娴熟,出现一次、二次、多次穿刺的情况,甚至造成疼痛、大片淤青、血肿的现象,则会给献血者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采血站工作人员要不断的观察、摸索、总结进针技术,在采血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让献血者放心、满意、安全、无顾虑的献血。
1.献血者坐姿分析献血者的坐姿对采血是否顺利有一定的影响,多数献血者会积极配合到采血结束,部分献血者会挪动身体从而影响献血流程。
首先叮嘱他们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不要随意移动身体,从而影响肘关节的伸直,导致针尖刺穿血管形成血肿,采血不顺利。
进针之前,手应以采血台面几乎平行的角度,进针后更应保持平行,才能顺利完成采血,同时做捏紧放松动作须持续到采血结束,如果血液不畅,应及时调整针尖斜面和深浅位置,或征得献血者同意,更换采血袋,换另一只手进针,保护献血者的健康,保证血液成分质量。
如有不适请主动告知,工作人员不要用暗示性的语言提示献血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观察他们。
献血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颜美丽【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112-113)【作者】颜美丽【作者单位】315040 浙江宁波,宁波市中心血站体采科【正文语种】中文采血是血站最核心、最重要的业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采血人员的穿刺水平直接影响血站的服务形象。
采血顺畅,操作娴熟、快速,减轻献血者的疼痛感,确保血液的质量对于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及促进国家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
但在实际工作中,采血失败的情况屡有发生。
本次研究对穿刺失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提高血液采集穿刺成功率。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6年间采集的献血记录,作者共采血10 279人次,其中采血一针见血并且顺利采集到预定的血容量同时未发生血液凝块等情况的人数为10 145例,占98.70%。
其中男性5 122例、女性5 023例;年龄(32.48±8.24)岁。
采血穿刺失败为134例,占1.30%。
其中男性21例、女113例;年龄(30.72±7.62)岁。
134例采血失败的原因分析:由于献血者精神过度紧张发生献血反应终止或放弃的例数最多,为78例,占58.21%;工作人员技术原因24例(17.91%);献血者过度肥胖(体重指数>40 kg/m2)13例(9.70%);献血者血管发育不良11例(8.21%);工作人员负面情绪、身体等因素如连续工作、过度劳累、身体不适等6例(4.48%);工作人员工作差错,如未及时发现血袋或采血管粘连等2例(1.49%)。
静脉穿刺作为血站血液采集工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操作之一,是衡量血站护士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2]。
采血技术娴熟,操作迅速、顺利,穿刺成功率高则会减轻献血者的痛苦及不适,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所采到的血液也会具有较高的质量,无凝块,适合分离。
采血穿刺成功主要是指在血液采集的过程中采血人员不但要一针见血,而且要采集到预定的血液容量。
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摘要]目的:对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期间在我站流动献血车进行献血的人员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静脉穿刺方式进行采血,研究组是采取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式进行采血。
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穿刺失败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的穿刺失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找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能够降低穿刺失败的概率,提高献血的安全性,值得在各大采血站以后的献血工作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献血者采血;静脉穿刺失败;原因;预防;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ZYM 随着社会公共意识的不断提高,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不断增加,,保证献血的安全性的越来越有必要,但是从日常的献血工作中得知,会出现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1]。
因此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预防共工作和进行处理改善,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从事献血工作的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掌握熟练采血操作技术,保护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2]。
本研究中,选取在我站进行献血的人员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穿刺失败发生率。
对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8年6月期间在我站进行献血的人员86例。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
纳入标准:(1)在我站进行主动献血的人员;(2)凝血功能正常的献血者;(3)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病史的献血者;(2)本身心肺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男24,女19例,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27.5±0.4)岁。
研究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28.2±0.6)岁。
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目的对献血车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预防与处理方案。
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对本研究中收集的2000例献血车献血者进行资料分析,并观察其献血失败例数,分析与总结相关原因。
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有85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其与献血人员操作技术,献血者心理素质以及献血环境相关。
结论对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予以预防及方案处理有利于提高献血者采血成功率,提高献血车的采血效率。
标签:静脉穿刺失败;原因;预防;处理献血车采血是城市较为常见的一种献血形式,但是献血者在采血时经常会出现静脉穿刺失败等伤害,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本研究对献血者进行资料分析,探究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总结预防与处理方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收集2000例献血车献血者进行资料分析,这些献血者均为自愿接受无偿献血者,其中有85例献血者发生静脉穿刺失败,在这部分献血者中有45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
1.2方法收集献血车献血者资料,按照开放式采血方式,应用洁瑞CPD-A采血袋对献血者进行采血,同时记录献血者姓名、年龄、饮食情况、睡眠质量等一般问题,分析献血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制定预防与处理方案。
2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有85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占总献血人数的1.7%,其与献血人员操作技术(41.67%),献血者心理素质(29.41%)以及献血环境(29.41%)相关。
3讨论3.1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3.1.1操作技术问题本研究中选取的静脉穿刺失败的病例均为献血车采血者,采血的部位主要为肘正中静脉。
在采血之前,献血车护理人员未准备糖水、牛奶等充盈血管的物品让献血者食用,进而在穿刺时出现血流速度过缓问题,这时应该查看针头是否成斜面朝下状,或者止血带系的是否过紧/过松等[1,2]。
3.1.2静脉穿刺的速度控制在对献血者肘正中静脉穿刺时应该控制静脉穿刺的速度,防止因穿刺速度过猛,而献血者血管太细导致血流不畅。
献血者静脉穿刺技巧及局部护理探讨邱玉霞;苏耐芹;李雪英【摘要】@@ 静脉穿刺采血是血站采血护士最主要的工作,是献血者感受最敏感的工作环节.血液采集一般选用双上肢肘窝部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技术操作水平,让无偿献血者献血后得到专业护士正确的指导,用有效的方法按压静脉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或杜绝因献血后穿刺部位压迫不当或穿刺操作不当引起的局部反应,如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等情况,确保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感到安全、轻松、愉快,得到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采血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应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改进采血技术和采血部位局部护理,强化服务意识,定期培训考核,提高静脉穿刺技术,以精益求精的业务技能提供优良服务,真正体现对无偿献血者的关怀.现将近年来对献血者静脉穿刺技巧和局部护理,减少或杜绝局部反应的发生总结探讨如下.【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06【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静脉穿刺;技巧;护理【作者】邱玉霞;苏耐芹;李雪英【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省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454000,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正文语种】中文静脉穿刺采血是血站采血护士最主要的工作,是献血者感受最敏感的工作环节。
血液采集一般选用双上肢肘窝部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技术操作水平,让无偿献血者献血后得到专业护士正确的指导,用有效的方法按压静脉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或杜绝因献血后穿刺部位压迫不当或穿刺操作不当引起的局部反应,如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等情况,确保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感到安全、轻松、愉快,得到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
采血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应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改进采血技术和采血部位局部护理,强化服务意识,定期培训考核,提高静脉穿刺技术,以精益求精的业务技能提供优良服务,真正体现对无偿献血者的关怀。
献血者静脉穿刺探讨
静脉穿刺是血站采血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
静脉穿刺技术是否熟练,直接关系到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和血液质量,采血技术熟练,操作顺利,穿刺成功率高,则献血者很少甚至没有疼痛,且血流通畅,使血液无凝块,质量高,适合血液分离,因此采血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采血技术。
笔者就几年来无偿献血的采血实践探讨一下静脉穿刺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现简述如下。
1 穿刺前的准备
1.1采血者的准备
1.1.1形象工作人员着装整齐、干净;操作规范、熟练;动作轻巧、麻利;举止大方、得体,态度和蔼、语言温和等是采血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代表单位整体形象和取得献血者信任的重要表现。
1.1.2心理采血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排除外界的干扰,因为静脉穿刺的成败与情绪有关,不要把工作外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另外,采血人员应努力适应各种拥挤、噪杂的环境,给献血者以冷静、沉稳、熟练的感觉。
1.1.3技术认真细致地选择血管,选择的血管必须有足够的直径,饱满有充分的组织支撑,以确保在整个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部位的位置固定,最清晰可见的静脉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因为最浅表的静脉常常太窒窄。
选择清晰可见、粗大、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易固定的静脉血管,以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为首选。
1.1.4宣传介绍有关献血的基本知识,如献血200~400ml只占成人全身容量的5%~10%,不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必要时让他们观看其他献血者的献血过程、邀请多次献血者现场说法,用鼓励、安慰、支持性语言,赢的其信任、消除献血时的恐惧;对惧怕疼痛者,引导他们谈论开心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
1.2献血者的准备
1.2.1生理可上网查询献血的知识,熟悉符合献血的各种条件,选择在身体状况最佳时献血。
献血的前1d不要过度疲劳,最好洗个澡,献血前两餐不吃油腻食物、不饮酒,晚上不要饮食过量,可吃馒头蔬菜等清淡食物;要有充足睡眠,适量饮水,避免空腹献血,以减少晕厥等献血反应的发生。
1.2.2心理无偿献血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一种无尚光荣的事情,无偿献血对国家、对自己、对社会的患者,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应当鼓励献血者以一颗平常心参加无偿献血。
2 穿刺
采血均选择上肢肘窝部静脉,采血者应熟练掌握其解剖特点。
要选择皮肤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瘢痕的区域为穿刺部位。
采用0.2%的碘伏进行消毒,消毒皮肤时要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拭,消毒面积不小于6cm×8cm,采血人员左手拇指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头与皮肤成20°角迅速穿入皮肤,针头在刺入静脉前逐渐降低,最终几乎与皮肤平行,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再沿静脉进针0.5~1cm,固定穿刺针头,”创可贴”覆盖穿刺孔,开动采血称,使所采集血液与保养液混合均匀并计数。
询问献血者手臂是否舒适,同时告知献血者勿扭动和旋转手臂,每隔10s松、握拳一次以升高静脉压,使血流畅通。
而且在整个采血过程中,随时观察献血者的表情、采血称的数值、采血针的固定情况,若有异常,则迅速进行相应处理。
3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这种消毒方法并不能达到完全无菌,只能是达到外科的洁净程度,消毒后应当尽可能短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尽快穿刺静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液免受污染[1]。
3.2静脉穿刺前应选择血管比较重要,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比较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是经常选用的静脉,头静脉也是肘窝较大的静脉,但易滑动,在前两支静脉不易触及时选用。
3.3穿刺针头深浅位置要适宜,应使针头斜面全部位于静脉内0.5~1cm。
若穿刺过浅,针头斜面未全部进入静脉,血液会漏出血管造成血肿,若穿刺过深则可能穿透对侧血管壁。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献血后皮下瘀血,给献血者造成不良影响。
3.4采血一针成功率每年在99%以上,少量、多量及凝塊等废血率每年控制在1%以下[2]。
切忌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或针尖在静脉内探试,这样会使献血者疼痛紧张,进行造成献血者晕厥。
3.5采血过程中如出现血肿,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拔出针头,停止采血,用创可贴覆盖好穿刺孔,嘱咐献血者用3个手指用力压迫穿刺孔上方1cm处10min。
3.6穿刺针头刺入静脉后,应看到暗红色的血液应缓缓流入血袋。
如果发现在鲜红色的血液快速流出,提示误刺入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停止采血并在穿刺部位用绷带使以重压,将手臂上举至心脏水平位置以上,维持压力至少15min,直至无出血为止并向献血者致歉,说明原因以取得理解。
总之,静脉穿刺术是保证血站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血站采血人员的一项基本技术,静脉穿刺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献血者身心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因此采血人员有”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技术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憬惺.输血技术[M].第3版,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高国静,主编.输血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