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推移瓣修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3
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现存问题和对策作者:叶绍顺金黑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针对目前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术治疗后其普遍存在的复发率高,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状,临床肛肠外科医生忽视术前诊断,功能保护意识薄弱以及缺乏术后肛门功能评估体系等问题,本文提出建立术前诊断“金标准”,明确挂线后生物力学规律,确立切断肛门括约肌新原则,完善肛门功能评估体系等对策,从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肛瘘临床诊治规范,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新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并大幅减少术后肛门失禁。
【关键词】挂线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现存问题;对策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有病因复杂,病程长,易于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由于肛瘘的瘘管经过肛门内外括约肌,因此在进行肛瘘切开手术时需要切断部分括约肌以达到充分引流而使肛瘘愈合的目的。
但是文献报道,切开括约肌超过30%以上可以导致肛门失禁,因此在手术当中如何很好的保护肛门功能,同时又要切断括约肌以彻底的清创引流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挂线术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有效方法,这已成为肛肠科医生的共识,但在实施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国内一些医生在肛瘘挂线手术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导致部分患者得不到合理规范的治疗,引起复发、肛门失禁等不良后果。
因此在挂线术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新方法,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1 挂线术治疗的现状1.1 术前诊断缺乏金标准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病因复杂、瘘管丛生、复发率高而被列为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
术前明确肛瘘的病因并准确评估其原发管道、内口、支管与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是高位肛瘘手术成功的关键[1]。
近年来,随着纤维结肠镜、腔内B超和核磁共振等新技术的普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评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是由于术者对术前诊断重视不够以及缺乏相应的术前诊断金标准,临床仓促手术,术后复发、多次手术、肛门功能严重损伤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39卷第6期2021年6月CHINESE HEALTH CARE 中华养生保健作者简介:董庆志(1985.9-),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的同类种标本检验结果出现明显的差异。
同时大部分微生物都具有多样性及变异性等特点,因此不同时间段对同类微生物进行检测也会表现出不稳定性[2]。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提高不同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比率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性[3],尽量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及抗药性。
其次工作人员的操作也可以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若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很可能会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等结果的出现[4],标本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或过度繁殖等情况,也会影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实验室检验人员若操作不规范,或欠缺临床经验,也会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5]。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有效改善检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标本采集前应用抗生素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标本采集前要准确掌握患者的资料,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标本采集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6]。
综上所述,对不同时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有助于医务工作者了解医院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对标本检验阳性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积极寻找原因还能够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质量,在疾病预防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孙春琼.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17-119.[2]乔相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4):182-183+186.[3]张宏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结果对比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8):213-213.[4]孙昌君,秦素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结果对比探究[C]//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集.2018.[5]张兰军.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9):105-107.[6]彭晶,吴颖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结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9-30.表1不同时间段不同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n (%)]注:与2017年度比较,α<0.05;与2018年度比较,*<0.05;与2019年度比较,△<0.05肛瘘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原因多指向肛腺感染学说[1]。
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分为单纯组、复杂组以及马蹄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分析其效果差异。
结果:单纯组中低位A组与低位B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位A组与高位B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复杂组中低位C组与低位D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位C组与高位D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马蹄形组中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临床上在针对单纯性、复杂性。
马蹄形肛瘘治疗时使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利于提升效果,选择术式时应提高重视。
【关键词】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手术方法;效果临床上针对肛瘘主要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它主要分为马蹄形、复杂性、单纯性等几种类型,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肛瘘,不同类型的肛瘘疗效也不同[1]。
本文针对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做出探讨,研究对象选用我院收治的300例肛瘘患者,如下为具体报告。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为300例。
根据其病情类型区分为单纯组120例,复杂组120例以及马蹄形组60例,单纯组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在27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7±4.76)岁,低位肛瘘60例,高位肛瘘60例;复杂组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50例,年龄在28岁至64岁,平均年龄为(46.43±4.87)岁,低位肛瘘60例,高位肛瘘60例;;马蹄形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32例,年龄在31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76±5.54岁)。
肛 瘘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外科 210000 邵万金1 肛瘘病因肛腺感染是肛瘘形成的原因。
Chiari(1878)第一个提出肌间腺体与肛瘘的关系。
Jo hnso n (1914)第一个详细描述肛腺的解剖。
Lockhart-Mumme ry提出肛腺感染是肠道细菌引起肛周脓肿的原因。
Parks认为极大多数肛瘘是感染的肛门腺引起的。
Mo rgan提出感染是从肛管沿纵肌纤维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形成脓肿和肛瘘。
Hille r认为细菌穿透黏膜下层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到血供差的肛管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形成脓肿和肛瘘。
K ratzer and Docke rty认为肛管50%有腺管,其中33%穿透内括约肌,而分泌黏液的细胞占腺管10%,他们认为多数腺管的开口位于肛管的后侧(可能是肛瘘内口位于肛管后侧的原因)。
Parks也认为肛腺并不是沿肛管平均分布的。
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肛腺开口于肛隐窝,偶有腺管开口于齿线稍高水平。
Goli-g he r认为隐窝腺感染可导致部分脓肿和肛瘘,但不能解释大多数肛瘘的原因。
Shafik认为肛管肌间腺体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遗留的上皮碎屑,而不是真正的腺体。
但近年来的尸检组织学检查在肛膜下未发现有上皮碎屑的证据,所以这一观点受到质疑。
后来Shafik提出肛周脓肿和肛瘘是中央间隙感染引起的,感染沿纵肌的中央腱间隙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总之,肛腺与肛瘘的关系问题还远没有解决[1]。
2 肛瘘的分类1900年Goodsall和Miles提出:(1)全瘘(2)外盲瘘(3)内盲瘘。
后来又进一步分成皮下,肌肉下及黏膜下瘘。
Millig an和M o rgan根据瘘管与肛肠环的关系分类:(1)低位肛瘘(主管在肛肠环下方)(2)高位肛瘘(主管在肛肠环上方)。
Go lig he r进一步将高位肛瘘分类:(1)坐骨直肠型(主管在坐骨直肠窝顶部内)(2)骨盆直肠型(主管穿过提肛肌达提肛肌上方)。
S teltzner将肛瘘分成3类:(1)括约肌间瘘、(2)括约肌外方瘘、(3)经括约肌瘘。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探索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
方法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部分缝合、对口引流,彻底处理肛瘘内口。
结果切开挂线对口引流疗法具有治愈率高,患者痛苦轻,疗程短等优点。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切开引流[中图分类号] r60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高位复杂性肛瘘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5%-10%,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
主要存在问题是根治率低,复发率高,常伴有肛失禁,移位,畸形狭窄,粘膜外翻等后遗症。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秉承中医传统的挂线疗法的优势,配合手术切开引流,辅佐术后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40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复杂性肛瘘4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6-67岁,平均41岁。
低位复杂性肛瘘22例,占65%。
高位复杂性肛瘘10例,占25%。
马蹄形肛瘘8例,占20%。
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和处理是手术效果的先决条件,急性炎症应先抗感染,待炎症和局部肿后胀好转后再行手术,效果更佳。
术前三天开始使用抗菌药物,对症使用抗生素。
另外,术前清洗肛周,清洁灌肠,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使手术达到满意效果。
1.2.2 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除,必要时将其周围的炎性疤痕组织一起切除,形成一个上宽下窄敞开的创面,不留残腔。
利于创面愈合,避免瘘管再次形成,明确内口位置,处理好内口,并且彻底消除及其周围炎性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避免手术后复发。
1.2.3 手术操作腰麻或局部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指扩肛,肛管内插入无菌纱布条由外口缓慢注入亚甲蓝稀释液,抽出肛内纱条其着色处就是内口位置;若未见着色探针自外口轻柔探入,查明瘘道走向及判断内口位置,在与“内口”位置相应的肛缘外作人造外口,引出探针,外口及人造外口行放射状扩创,刮除两者之间瘘道的坏死组织;用探针自人造外口处探入,查找准确内口位置,引出探针,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
是肛管或直肠下段同肛门周围皮肤之间或邻近组织、器官之间, 因病理性原因形成的不正常通道。
约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0%。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是肛肠外科难点之一,大部分肛瘘需采用手术治疗,常根据肛瘘的分类选择不同的术式。
肛瘘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目前多用Parks的分类法,即根据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解剖关系分为括约肌间肛瘘、经括约肌肛瘘、括约肌上肛瘘和括约肌外肛瘘四类。
①括约肌间肛瘘:多为低位肛瘘.约占70%。
瘘管只穿过肛门括约肌,位置较低。
内口多在齿状线部位,外口常只有1个,距肛门3—5cm。
②经括约肌肛瘘,可以为低位或高体肛瘘,约占25%瘘管穿过肛门内、外括约肌,位置稍高。
内口多在齿状线处,外口常不止1个。
③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约占5%。
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达肛管直肠环以上水平,然后向下经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
内口多在齿状线处,外口距肛门较远。
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常需分期手术。
④括约肌外肛瘘:最少见,约占1%。
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多非腺源性感染,而是由干克罗恩病、肠癌或外伤所致,因此治疗时要注意其原发病灶。
图1 括约肌间肛瘘图2 经括约肌肛瘘图3 括约肌上肛瘘图4 括约肌外肛瘘临床上也有根据肛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或以下的将肛瘘简单地分为高位或低拉肛瘘。
1低位肛瘘:①低位单纯性肚瘘:内口在肛窦,仅有一个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到一个外口。
②低位复杂性肛瘦:有两个以外口和瘘管与内口相通、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者。
2高位肛瘘:①高位单纯性肚瘘:内口在肛窦.仅有一个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肛提肌以上。
②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和瘘管与内口相连并有支管或空腔,—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以上者。
图5 肛瘘术前管理一、适应症:1 肛瘘挂线术: 应用较广泛, 适用于有内、外口的低位肛瘘或一些肛管直肠环未纤维化的高位肛瘘,也可作为复杂性肛瘘切开或切除术的辅助方法。
生物补片在高位肛瘘内口修补术中的应用闪连永1王业皇2徐芳3(1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2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中心210001;3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中心210001)目前高位肛瘘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颇为棘手,准确寻找内口和正确处理内口是肛瘘治愈的关键口]。
以往对内口的处理,基本采取直接切开、挂线、直接缝合或黏膜瓣推移内口封闭等方法,但往往会造成肛门缺损、畸形和移位,对控便功能(尤其对气体及稀便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正确处理内口,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最大限度地维护肛门形态和功能,我们自2007年11月先后对8例高位肛瘘患者,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基础上,应用广东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型外科补片对肛瘘内口进行修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L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3~49岁,平均35岁;病程1个月至6年,平均2.6年;根据全国肛肠学术会议1975年制定、并经历届会议修订统一的肛瘘诊断标准凹3判定本组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和高位单纯性舡瘘2例,其中2例为全马蹄形,1个内口者7例,2个内口者1例,其中1个内口位于肛直环上约2.0cm。
全部病例均不属过敏性体质,无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手术时处于非炎症期。
1.2方法i.2.1术前准备术前通过指诊,肛门镜,探针,腔内B超,必要时可行CT检查,尽量明确内口位置,瘘管走行及与括约肌的关系。
术前1d进食流质,清洁灌肠进行肠道准备,术前30min静滴对和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
如果病变局部炎症明显,先行抗炎,中药坐浴等对症治疗,待炎症控制再择期手术。
1.2.2手术方法鞍麻后,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参考术前检查结果,结合术中“一看,二探,三摸”,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内口位置,瘘管走行及其与括约肌的关系。
高位肛瘘的外括约肌深部以下部分行扩创引流,外括约肌深部及耻直肌内瘘管予隧道式剔除,清除肛瘘内口及感染的隐窝、肛门腺,3-0微乔缝闭内口。
外科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86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观察用传统切开挂线法、切缝挂线术等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复杂性肛瘘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组43例采用切缝挂线术。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治疗组愈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切缝挂线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这一领域值得推广。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切缝挂线术【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36-02在我国,肛瘘是一种常见病,在肛肠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居于第2位,在我国约占肛肠病发病人数的3%[1]。
其临床特点为肛周反复流脓水、疼痛、瘙痒,并可从流脓外口触及或探及管道通向肛内。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
大多数低位肛瘘可以通过切开或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不过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属难治性肛瘘。
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但效果不同。
自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切缝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1.1一般临床资料8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为我科2005年01月至2010年05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19岁-55岁;病程5个月-18个月;低位复杂性肛瘘6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24例;其中蹄铁型肛瘘8例。
8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性别、病程、年龄、肛瘘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
单纯性肛瘘包括:①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门隐窝,仅有一个管道并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下。
推移瓣修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现状张迪1郑雪平2余苏萍2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摘要】高位复杂性肛瘘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推移瓣修补术是国外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主要手术方式,国内应用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其手术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状况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介绍,以使大家对该术式有进一步了解。【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推移瓣;内口修补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穿越外括约肌深层且多有支管道,是肛肠科疑难病之一,因此又被称为难治性肛瘘。迄今为止,手术仍为治愈肛瘘的最有效方法。目前主要有括约肌切断与保留括约肌两种基本术式[1],其中切断括约肌术式有低切高挂法、切挂部分缝合术、同期多侧挂线法、切开挂线旷置术、切挂对口引流术等;保留括约肌术式有瘘管剔除术、显微肛瘘切除术、生物补片内口修补术、生物蛋白胶封堵术以及推移瓣修补术等。目前,国外在治疗高位肛瘘应用较多的为直肠黏膜瓣推移修补术,国内应用相对较少,现将该术式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1推移瓣的开展直肠黏膜瓣推移与肛周皮肤瓣推移修补肛瘘内口作为肛瘘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及改良,现已应用于多种肛肠疾病,且具有不损伤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低,可重复治疗的优点。1902年Noble第一个介绍推移直肠黏膜瓣技术,并将此项手术方式用于修补直肠阴道瘘。1912年Elting于将此技术应用于治疗高位肛瘘。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括约肌外肛瘘、括约肌上肛瘘和高位经括约肌肛瘘。Mangione[2]于1998年、AminSN[3]于2003年分别报道了类似直肠黏膜瓣推移治疗肛瘘的新技术,即肛周V-Y皮肤瓣推移到齿线封闭内口,且一次治愈率较高。此外,关于推移瓣治疗肛肠疾病还有较多的临床报道,如直肠阴道瘘、尿道直肠瘘的治疗,肛管狭窄、直肠癌,肛管缺损、肛裂的治疗等。2推移瓣修补手术基本操作及原则临床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推移瓣可以取自直肠(直肠推移瓣)、肛周皮肤(皮肤推移瓣),以及进一步发展的经肛门袖状推移瓣也有临床报道[4]。2.1直肠黏膜瓣推移修补术麻醉成功后充分暴露,明确内口位置,完整切除内口及周围病变组织,在内口上方作一“U”型皮瓣,剥离皮瓣包括黏膜、黏膜下层和部分内括约肌,形成一底部宽于顶部的皮瓣(底部宽约为顶部的2倍)缝合内口处括约肌层,将皮瓣下拉,覆盖缝合创面,在完全无张力情况下将皮瓣与周围用可吸收线组织缝合。瘘管的处理上灵活多样,可隧道式切除,或瘘管切除后严密缝合。2.2肛周皮肤瓣推移修补术在肛周皮肤做一“V”型切口,基地部应包括内口,侧壁应包括外口,在皮下脂肪层游离皮瓣以保证没有张力,瘘管完整剔除,皮瓣向近端推移,与肛管内口上部黏膜缝合,皮瓣的另一侧敞开引流。2.3手术时的原则[5]:①肛瘘的解剖必须精确。②仔细止血最为重要。③用作修补的直肠黏膜或皮肤瓣必须是广基、宽蒂而且血供良好。④缝合应完全避免张力。3临床应用李升明[6]回顾性分析23例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结果全部治愈,故他认为,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作为一种新的保存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式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肛门失禁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臧传波等[7]对用直肠内推进瓣修补治疗的6例高位肛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肛门外口均愈合,无肛门失禁发生。Jacob等[8]通过文献检索,将1950年至2009年间肛瘘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为:纤维蛋白胶与直肠推移瓣治疗肛瘘术后肛门失禁率低于其他手术方式。Uribe等[9]术后观察采用瘘管切除直肠推移瓣封闭内口术治疗90例复杂性肛瘘的患者,结果患者术后最大肛管静息压及最大收缩压明显降低,且复发率低。叶伟明[10]采用内口粘膜瓣封闭高位隧道式切除治疗高位肛瘘12例,与传统低切高挂治疗高位肛瘘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治愈率无差异,但在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肛管压力的影响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他认为,内口封闭、肛直环内隧道式切除管壁,可缩短疗程,减轻痛苦,避免并发症。Abbas等[11]对3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直肠推移瓣治疗,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观
察,其中2例患者未愈,其余全部治愈。他们认为,直肠推移瓣在治疗复杂性肛瘘方面,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患者可接受的,且肛瘘复发率低。胡克等[12]采用内口远端皮瓣内移封闭内口术治疗15例高位肛瘘患者,与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相比,发现前者可缩短疗程,减轻痛苦,避免并发症。宫爱民[13]采用臀大肌肌瓣移植并一期愈合治疗高位肛瘘20例,治愈率100%。此外还有应用直肠黏膜推移瓣治疗小儿肛瘘,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4,15]。4问题与展望随着对肛门部解剖不断深入的了解,临床认为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生与隐窝感染有关。基于上述认识,国外广泛开展了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治疗高位肛瘘[16],这一手术在源头上阻断了瘘管与肠腔之间的交通,达到治疗肛瘘的目的。并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大便失禁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是,国内在应用此技术治疗肛瘘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暴露不充分的问题。国外患者较国内患者肛管口径大,内口及内口上方直肠肠腔暴露充分,操作时常从内口上方做推移瓣游离,向下覆盖内口。针对存在的暴露问题,国内有些医生尝试将内口下皮肤瓣上移来封闭内口,但又存在血供不良的问题,有些皮肤为炎性组织,组织脆弱,不适合向上游离封闭内口。此外,皮瓣与直肠黏膜缝合切口向上,粪便容易进入缝合切口内部造成切口部感染而使手术失败。其次是瘘管切除问题。手术操作时要将瘘管清理干净且又不损伤肛门括约肌,需要十分明确瘘管的走形,且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临床上有使用关节腔镜隧道式切除瘘管,但器械过大,操作灵敏度较差,手术也较难进行。目前临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方式多样,但在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大宗病例研究,同时在临床疗效观察上缺乏客观评价指标,仍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推移瓣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医生应结合临床实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选择推移瓣修补内口术时仍需要进一步慎思,以更好保护患者括约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为临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提供客观科学的治疗依据。
参考文献:[1]吴许雄,张苏闽.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9,15:74[2]MangioneJS.Cutaneousadvancementflapclosure:alternativemethodfortreatmentofcomplicatedanalfistulas.DisColonRectum.1998Jul;41(7):884-6;discussion886-7.[3]AminSN,TierneyGM,LundJN.V-Yadvancementflapfortreatmentoffistula-in-ano.DisColonRectum.2003Apr;46(4):540-3.[4]金黑鹰,章蓓.肛瘘诊治新观点[M].第一版.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245[5]OrtizH.MatzoJ.Endorectalflapadvancementrepairandfistulectomyforhightrans-sphinctericandsuprasphinctericfistulas[J].BrJsurg,2000,87:1680-3.[6]李升明.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2,8(2):96.[7]臧传波,温春燕,李荣,等.直肠内推进瓣修补高位肛瘘6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12):64.[8]JacobTJ,PerakathB,KeighleyMR.Surgicalinterventionforanorectalfistula[J].SaoPauloMedJ.2011Mar;129(2):120-1[9]UribeQuintanaN,AguadoPérezM,MinguezPérezM,OrtizTarínI,MillánScheidingM,MartínDieguezMC,RuizDelCastilloJ.Impactofendorectaladvancementflapsinfecalincontinence.CirEsp.2009Oct;86(4):224-9.[10]叶伟明.内口粘膜瓣封闭高位隧道式切除治疗高位肛瘘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3):178.[11]AbbasMA,Lemus-RangelR,HamadaniA.Long-termoutcomeofendorectaladvancementflapforcomplexanorectalfistulae[J].AmSurg.2008Oct;74(10):921-4.
[12]胡克,肖成.皮瓣内移封闭内口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2):1480.[13]宫爱民,黄熠,刘申.介绍一种治疗高位肛瘘的手术方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697.[14]张加军,朱志芳,徐明山.经直肠内粘膜瓣覆盖修补小儿肛瘘[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6):700.[15]刘宇,陈雨历,逯元军.瘘管切除直肠粘膜下拖覆盖瘘内口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2(6):457.[16]KodnerIJ,MazorA,ShemeshEI.Endorectaladvancemmentflaprepairofrectovaginalandothercom-plicatedanorectalfistulas[J].Surgery,1993,11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