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1)只是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294.00 KB
- 文档页数:63
抗甲状腺药物怎么用目前国内使用的抗甲状腺药物(ATD)主要为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
MMI 与 PTU,别傻傻不会选1. 深入理解其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在临床正确决策。
MMI 因相对半衰期长、作用时间久、效价高、甲状腺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作为各大指南非妊娠 Graves 甲亢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的首选用药理所当然。
PTU 的用武之地,也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快速达峰、不易透过胎盘等)及抑制 T4 向 T3 转化有关,如妊娠早期(前 3 个月)或计划妊娠,甲状腺危象,患者对 MMI 反应差但拒绝放射碘治疗或外科手术时。
2. 妊娠期间的 ATD 选择着实让人煞费苦心尽管对于孕妇 PTU 相对安全,然而 ATD 都对胎儿存在潜在致畸作用。
因此欧美指南推荐使用低剂量 MMI(≤ 5~10 mg/d)或 PTU (≤ 50~200 mg/d)即能达到甲状腺功能正常,尤其是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不高的孕妇,可考虑于孕 6~10 周之前停止 ATD 治疗,每 1~2 周随访 1 次。
只是在妊娠中晚期的 ATD 选择上尚有争议。
2016 年 ATA 指南推荐妊娠中期既可使用 MMI 治疗,也可继续PTU 治疗,2017 年指南则因证据不足对此无法做出换药推荐。
2018 年 ETA 指南和 2012 年《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一样,将 MMI 作为妊娠中晚期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要求修订 MMI 药品说明书,将其列为「孕妇慎用」。
其实换不换药,在于对 PTU 肝毒性的顾虑。
有研究显示妊娠期间 PTU 引起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很低,不换药又能避免甲状腺功能波动,如果吃着 PTU 挺好的,中途「换帅」也未必明智。
3. 哺乳期如何选择 ATD?欧美指南均推荐首选 MMI,CFDA 则将 MMI 列为「哺乳期禁用」,所以在国内 PTU 是哺乳期的治疗选择。
(完整)甲状腺问题联合用药方案甲状腺问题联合用药方案背景甲状腺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联合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通过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提高疗效和控制症状。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完整的甲状腺问题联合用药方案,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该疾病。
联合用药方案在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问题联合用药方案:1. 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甲状腺问题的基础,主要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纠正激素不平衡。
常用的甲状腺激素替代剂包括甲状腺素钠片等。
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甲状腺问题的基础,主要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纠正激素不平衡。
常用的甲状腺激素替代剂包括甲状腺素钠片等。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甲状腺问题引起的心率加快、心悸等心血管症状。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等。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甲状腺问题引起的心率加快、心悸等心血管症状。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等。
3. 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常见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硫脲类药物和碘化钾等。
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常见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硫脲类药物和碘化钾等。
4. 适当的补充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补充一些辅助药物或营养素。
例如,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引发的骨质疏松。
适当的补充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补充一些辅助药物或营养素。
例如,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引发的骨质疏松。
注意事项1. 联合用药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能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
2. 在使用联合用药方案期间,患者应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病情变化。
3. 联合用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和副作用,请患者按医生嘱托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相关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与调理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是一种甲状腺异常的疾病,它导致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这种情况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包括代谢率的提高、体重减轻、心跳加快以及焦虑等。
为了治疗和调理甲状腺功能亢进,医生常常依赖于药物治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和饮食来辅助调理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药物治疗1. 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是目前主要用于控制甲亢的非手术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药物包括硫唑嘌呤(PTU)和甲巯咪唑(MMI),它们可抑制碘化苏氨酸合成酶,阻断了合成T3和T4激素的过程。
在开始药物治疗时,医生通常会监测患者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逐渐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2. 放射碘治疗放射碘治疗是一种非常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将摄取到体内的放射性碘摧毁甲状腺细胞。
在接受放射碘治疗前,医生会要求患者停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一段时间,以便提高身体对放射碘的吸收能力。
然后,患者会被要求摄入一定量的放射性碘饮料或者胶囊。
这些放射性碘会选择性地聚集在甲状腺组织中,从而杀灭过度活跃的甲状腺细胞。
这种治疗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二、调理方法1.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对于调理甲状腺功能亢进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应该减少摄入由海产品(如海带和紫菜)制成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碘,有可能刺激甲状腺功能。
其次,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并可以缓解与甲状腺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
2. 控制精神压力情绪稳定是控制甲亢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都可能加重甲亢的症状。
因此,患者需要学会放松身心,通过运动、冥想或其他喜欢的活动来调整情绪状态。
此外,良好的睡眠质量也对恢复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
3. 补充适当营养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通常会伴随体重下降和代谢率提高。
甲状腺疾病的药物治疗2024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注:山东省药师协会施教机构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为随机抽取5道题进行考试,该文档列出了该科目的所有考试题目及答案。
1、患者,男性,51岁,2年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巯咪唑、普萘洛尔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拟行131I治疗,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在131I 治疗前需要停用的药物是(A)A.甲巯咪唑B.普萘洛尔C.二甲双胍D.阿卡波糖2、患者,男性,48岁,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巯咪唑20mgqd 口服治疗,一个月后查WBC3.5×109/L,NE1.6×109/L,此时可采取的措施为(D)A.立即停药,换用丙硫氧嘧啶治疗B.立即停药,加用升白细胞治疗C.维持原剂量,继续使用D.减少甲巯咪唑的剂量,加用升白细胞治疗3、患者,男性,47岁,5个月前体检发现TSH<0.0038mIU/L,FT312.5786pmol/L,FT444.53pmol/L,未予重视。
近日不明原因腹泻,1天前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到41.8℃,焦虑、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心率150次/分,当地医院诊断为甲亢危象,那么该患者可优先选用方案为(B)A.甲巯咪唑10mgqdB.丙硫氧嘧啶600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C.普萘洛尔30mgtidD.氢化可的松100mgbid静滴4、患者,女,28岁,孕前查甲功正常。
孕8+周产检时,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
下列对该患者的用药指导,错误的是(D)A.该患者诊断为甲减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服药期间应监测甲功。
B.如果该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期间出现心悸、多汗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诊。
C.左甲状腺素钠极少通过胎盘,治疗剂量下对胎儿一般无不良影响,不必有过多心理负担。
D.应于早餐后将左甲状腺素钠片一日剂量一次性用温水送服。
5、左甲状腺素钠片应避免与下列哪种药物同时使用(D)A.阿司匹林肠溶片B.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C.氟伐他汀钠缓释片D.琥珀酸亚铁6、中年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行TSH抑制治疗,该患者左甲状腺素的剂量通常需要(B)A.1.0µg/kg/dB.1.6-1.8µg/kg/dC.比术前剂量增加30%-50%D.2.2µg/kg/d7、患者女性,46岁,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75μgqd治疗,近期因胃食管返流就诊,医生处方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qd,铝碳酸镁片500mgtid,药师应提示患者的注意事项是(D)A.左甲状腺素钠应增加40%的剂量,为70μgqd口服,并应调整为睡前给药。
《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重点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甲状腺疾病成为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我国5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甲状腺疾病。
然而,老年人与增龄相关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生理性变化、甲状腺疾病症状与衰老表现的混淆、共病或与老年综合征并存、以及多器官功能衰退,这些均增加了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复杂性。
规范化诊治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对提高我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中国31省市78470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表1),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为50.96%,老年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总体人群,亚临床甲减在老年人中最常见,患病率近20%,大多数属于轻度亚临床甲减,仅有10%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之10mU/L。
老年人甲状腺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共病十分普遍,尤其是老年女性。
推荐1:老年人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与代谢性疾病共病率高,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应引起关注。
推荐2:增龄主要影响TSH正常范围的上限值,碘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及综合评估与筛查。
一、HPT轴的增龄性变化二、实验室检测三、影像学检查四、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五、老年综合评估(CGA)推荐3:老年人HPT轴随增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清TSH水平升高、T3水平下降。
推荐4:推荐采用CGA方法,全面评估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及其干预方法对整体健康状态的影响;在疾病初始状态、调整治疗方案时更应进行评估,以指导个体化干预。
推荐5:建议老年人在入住养老院、住院、常规健康体检时筛查甲减,尤其是老年女性和具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筛查指标首选血清TSH。
推荐6:不建议对社区老年人普遍进行甲状腺超声筛查甲状腺结节。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一)内分泌系统[问答题]1.病历摘要女性,32岁,多食、多汗、易怒1年,劳累后心慌、气短2个月。
1年前与家人生气后,感心慌,易饥(江南博哥),食量由原来的5两/日增至1斤/日,同时怕热多汗,说话多,易怒、失眠,逐渐发现双眼突出,梳头困难,蹲下站起时困难,查T3600ng/dl(RIA法),T420.5μg/dl,TSH<0.015U/ml,给予口服他巴唑30mg/d,分三次口服,1个月后病情好转,半年前自行停药,2个月前再次出现多汗、多食,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时憋醒。
病后大便每日两次,成形便,体重减轻8kg。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初潮14岁,4~6天/30天,近一年闭经,家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7℃,P110次/分,R26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消瘦,自动体位,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球突出,闭合障碍,唇无紫绀,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及震颤,可闻血管杂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正常,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50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双膝、跟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
正确答案:分析参考:(总分22分)<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①Graves病。
②甲亢性心脏病:心脏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
(2)诊断依据①Graves病:病史:多食、多汗、消瘦、怕热、肌无力、闭经、易怒。
查体:心率快,脉压大,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有震颤及血管杂音。
曾有T3、T4增高和他巴唑治疗有效。
②甲亢性心脏病:有Graves病。
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憋醒。
心界稍向左大,心率150次/分,有脱落脉,提示心房纤颤。
<2>、鉴别诊断(6分)(1)继发甲亢。
(2)单纯性甲状腺肿。
(3)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
甲亢的药物治疗资料文献之一1.抗甲状腺药物(1)适应证:①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者;②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③妊娠妇女;④甲状腺次全切后复发,又不适于I131治疗者;⑤手术前准备。
(2)剂量及疗程①初治阶段:PTU 100mg Tid & 他巴唑10mg Tid ,用药2~3周后,临床表现如无改善可适当加量;初治阶段约需1~3个月。
②减药阶段:当症状显著减轻、体重增加、心律下降至80~90次/分、T3或T4接近正常时,可根据病情每2~3周递减他巴唑5~10mg/d 或PTU 50~100mg/d ,逐步过渡到维持阶段,一般约需2~3个月。
③维持阶段:他巴唑5~15mg/d 或PTU 50~150mg/d ,为期1.5年。
(3)药物反应:①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②WBC减少,开始用药应每周检查WBC,如WBC<3×109/L、N%<50%,应暂停药;③部分患者可出现ALT增高,如发现持续升高,应即及时停药。
2.辅助药物:①β-受体阻滞剂与抗甲状腺药物合用,对控制甲亢的症状效果较好,常用心得安10~30mg 或倍他乐克12.5~25mg Tid ;②抗甲状腺药物减量期,可适当加服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L-T4)片;③对有明显焦虑的甲亢患者,可选用安定等镇静剂。
——以上摘自《内科手册》第6版李石许国铭主编P377~378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资料文献之二1.抗甲状腺药物:⑴初治阶段:PTU 100mg Tid & 他巴唑10mg Tid ,一般用4~6周,症状明显改善,T3、T4正常;⑵减量阶段:每2~4周减50~100mg/d & 5~10mg/d ,直至症状消失,维持T3、T4正常;⑶维持阶段:剂量因人而异,一般25~100mg/d 或 2.5~10mg/d ,此量应维持半年至2年,TSAb转阴后方可停药,否则易复发。
ATD的主要副作用是WBC减少,其中以甲硫氧嘧啶为最常见,甲巯咪唑次之,PTU 较少见。
一、引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青少年甲亢是指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甲亢。
甲亢可导致代谢亢进,出现心率加快、手颤、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等。
因此,青少年甲亢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青少年甲亢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生活方式调整(1)饮食:青少年甲亢患者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摄入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以免加重病情。
(2)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调节代谢,减轻症状。
(3)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药物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青少年甲亢的首选药物,如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甲亢的症状,如心率加快、手颤等。
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可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L-T4)。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3.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治疗青少年甲亢的有效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严重并发症或不宜长期用药的患者。
放射性碘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
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防甲状腺功能减退。
4.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严重并发症或甲状腺肿大明显的患者。
手术前需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手术过程中应确保安全。
三、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药物副作用: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如皮疹、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等。
患者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甲亢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加快,出现心悸、出汗、体重减轻、焦虑等症状。
甲亢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
以下将详细介绍甲亢病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1. 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是甲亢病治疗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常见的抗甲状腺药物有:(1)硫脲类药物:如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
硫脲类药物适用于甲亢病初治、轻中度患者,或作为放射性碘治疗的辅助治疗。
(2)咪唑类药物:如甲巯咪唑(MMI)和卡比马唑(CMZ)。
咪唑类药物与硫脲类药物作用相似,但副作用较小,适用于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2.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需要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常用的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L-T4)和左甲状腺素(LT4)。
3. 其他药物(1)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如心悸、出汗等。
(2)锂盐:锂盐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适用于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治疗失败的患者。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1. 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者;2. 甲状腺肿大明显,影响呼吸、吞咽或压迫邻近器官者;3. 甲状腺癌或疑有恶变者。
手术方法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
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
三、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通过口服放射性碘来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以下情况:1. 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者;2. 甲状腺肿大明显,影响呼吸、吞咽或压迫邻近器官者;3. 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放射性碘治疗的优点是无需手术,治疗过程简单,但可能存在放射性损伤的风险。
四、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第1篇作为一名健康养生爱好者,我参加了最近举办的甲亢课程,通过这次课程,我对甲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养生知识。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甲亢的基本概念甲亢,全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它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身体代谢亢进,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甲亢的病因主要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等。
二、甲亢的症状甲亢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代谢亢进:患者会出现心悸、出汗、怕热、体重减轻等症状。
2. 情绪波动:患者容易激动、焦虑、失眠,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3.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是甲亢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触及颈部肿块。
4. 眼部症状:部分甲亢患者会出现眼部症状,如突眼、眼睑肿胀等。
5. 其他症状:如手指颤抖、肌肉无力、月经不调等。
三、甲亢的防治1. 饮食调理(1)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甲亢患者代谢亢进,需要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营养,以维持身体机能。
(2)低碘饮食:甲亢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碘,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
但也不可完全禁碘,以免影响甲状腺功能。
(3)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 适量运动甲亢患者应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药物治疗甲亢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 心理调适甲亢患者容易情绪波动,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四、甲亢课程心得体会1. 提高对甲亢的认识通过甲亢课程,我对甲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甲亢的认识,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
2. 学习养生知识甲亢课程中,老师讲解了许多养生知识,如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心理调适等。
甲状腺结节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甲状腺结节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第一: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的一种常见疾病,女性患者居多,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还分为单发和多发的,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有很多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等。
第二:相对来说,由于手术治疗会留下疤痕,这就会导致自身外貌的变化,所以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治疗甲状腺结节,还是要选择最佳的治疗。
第三:另外还需要提到食物疗法。
适当的吃些含蛋白质:可以增加蛋白质的量,维生素:因为热量提高,所以维生素B群需求也增加,要注意补充。
热量: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热量。
注意事项甲状腺疾病一般与碘有很大关系,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碘量的摄取以及其他营养的摄取,有些东西还是需要请教医生才知道如何去做。
甲状腺右叶结节是半切还是全切1、一般情况下。
左右两侧都有结节,可以考虑全切的。
建议到正规三甲以上医院普外科做全面检查。
看看其他脏器有没有转移等情况。
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
同时配合化学药物治疗和放疗。
生活中注意调养,按时作息,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进食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
2、半切可根据情况再分为3种情况。
仅切除结节及周围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
若检查发现单个甲状腺结节,且结节是良性的,可酌情行次手术方法。
切除单侧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分左右两叶,当单个结节不能区别良恶性,或者是这个恶性的结节是复发转移风险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且满足结节大小小于1cm时,可考虑仅切掉患病的那侧甲状腺。
切除过半的甲状腺组织。
如果甲状腺结节较多,左右叶都有,也是良性的,切除范围为超过一半的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饮食怎么办1.碘是甲状腺的成分,但是既不能摄入过量,也不嫩摄入不足。
所以得了甲状腺结节时,要避免吃一些含碘的食物,如海带,海产品等。
蔬菜、肉蛋类以及五谷类也含有碘。
2.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