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电线路雷击案例分析及预防

输电线路雷击案例分析及预防

输电线路雷击案例分析及预防
输电线路雷击案例分析及预防

输电线路雷击案例分析及预防

发表时间:2017-12-23T20:12:01.3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张凯宁[导读] 摘要:输电线路防雷主要任务包括防绕击、防反击、防直接雷击导线,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采用避雷线、减小杆塔接地电阻、使用一些电阻率较低的物质作为填充、装设杆塔拉线,应用耦合地线、线路避雷器、招弧角、自动重合闸等。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摘要:输电线路防雷主要任务包括防绕击、防反击、防直接雷击导线,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采用避雷线、减小杆塔接地电阻、使用一些电阻率较低的物质作为填充、装设杆塔拉线,应用耦合地线、线路避雷器、招弧角、自动重合闸等。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雷击;防雷措施 1.前言

在输电线路发生跳闸的案例中,雷击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雷电击中线路位置的差异,雷电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类。其中前者指雷电击中线路杆塔、导线避雷线,后者指雷电击中线路附近的大地,依照实际运行经验来看,前者对电力系统危害更大,后者一般只对35KV及以下线路有威胁。雷击发生后,一般会出现两种较严重的后果,分别为线路短路接地故障及电变站设备绝缘破坏,两种情形都会导致正常送电受影响。

2.输电线路雷击案例分析 2017年6月5日16时15分16秒,广州换流站极Ⅰ保护动作,极Ⅰ重启不成功;随后,极Ⅰ直流线路降压400kV重启成功;16时15分30秒极Ⅰ直流线路保护动作,极Ⅰ直流线路350kV重启不成功,极Ⅰ退至闭锁状态,17时28分,极Ⅰ直流线路转为运行状态。经排查发现,本次事件是一起因雷电绕击导致极Ⅰ单极闭锁的五级电力安全事件。

马窝站测距结果为:电科院测距为距离马窝站236.13km,对应塔号为0466#-0467#;电科院测距为距离马窝站197.77km,对应塔号为0381#-0382#。经查雷电定位系统±500kV天广直流线0281#-0299#、0301#-0371#、0461#-0464#、0546#-0579#区段跳闸前后1分钟内线路走廊1km附近共有落雷29次。对±500kV天广直流线0465#塔进行登塔检查发现极Ⅰ均压环有放电闪络痕迹,故障点与马窝站距离236.44km(马窝站第二次测距236.13km,与实际距离相差0.31km)。对0463#-0467#杆塔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均满足线路设计值要求,结合故障时当地天气、雷电定位系统落雷记录、放电痕迹,初步分析第二次故障为雷击所致。

对±500kV天广直流线0377#塔进行登塔检查发现极Ⅰ均压环、合成绝缘子伞裙有放电闪络痕迹,故障点与马窝站距离196.294km(马窝站第一次测距197.77km,与实际距离相差1.476km)。对0375#-0379#杆塔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均满足线路设计值要求,结合故障时当地天气、雷电定位系统落雷记录、放电痕迹,初步分析第一次故障为雷击所致。

3.雷击跳闸的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防雷主要任务包括防绕击、防反击、防直接雷击导线。可采用如下措施预防雷击: 3.1采用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架空线路最有效的防雷办法。各级电压送电线路主要采用以下不同防雷措施:首先,对于50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应全线安装双避雷线,另外输电线路越高则保护角越小,山区多雷区可以考虑采用负保护角。

对于220-330kV的线路,考虑全线安装避雷线220kV和330kV的山区线路可以使用双避雷线,一般保护角在20°左右。杆塔上的避雷线对边导线保护角在20°-30°之间[1]。 110kV线路,一般全线装设避雷线,雷电活动较强烈地区装双避雷线。一般来说,山区单避雷线的保护角在25°左右。少雷区及雷电活动轻微地区可不必全线架设避雷线,不过要装设自动重合闸的有关装置。 35kV及以下铁塔或水泥杆线路,一般较少沿全线设置避雷线,不过杆塔需要逐基接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装设单避雷线的线路中,杆塔顶部有时会另外架设一条避雷线,有时也在杆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于导线下增加一条架空地线,这条地线也叫做耦合地线,虽然无法降低绕击率,但能在雷击杆顶的情况下起到分流及耦合作用,从而将线路的耐雷水平提升一倍。

3.2减小杆塔接地电阻

杆塔电阻的大小与线路耐雷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当前者增大时,线路耐雷性明显降低[2],同时呈指数规律下降,在直流线路里表现更加突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可以起到明显的防雷作用,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首先可以利用线路的自然接地。一般来说,在接地工程中,可以通过混凝土结构里的金属结构、钢筋骨架减小接地电阻;其次可以采用一些外引接地装置。在杆塔所在位置有水平敷设处,设置水平接地体,既能降低工频电阻,也能有效减小冲击接地电阻,进而起到一定的防雷作用;第三,可以采用深埋式接地极。假如地下深处土壤的电阻率较低时,使用深埋式或竖井式接地极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雷效果。不过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埋设地点,比如应选在地下水位较高处,另外若附近有金属矿体时,可以把接地极埋插进矿体里,通过矿体延长或增加接地体几何尺寸,另外还可以将接地体插入山岩的裂缝中,并灌入降阻剂。

3.3使用一些电阻率较低的物质作为填充

如土壤,用一些电阻率低的土壤替换电阻率高的土壤。如工业废渣,但应保证电阻率低、无腐蚀作用、不易流失、施工方便、性能稳定、经济合理、较易吸收及保持水分。还可以使用降阻剂,这也是目前很常用的方法。通过在水平接地体四周使用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可以显著减小杆塔的接地电阻。如果杆塔周围有水源,也可以在岸边或水底设置接地极。最后,还可以应用一些爆破接地装置。在一些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以使用钻孔机在地上垂直钻好直径1m、深几十米的孔,在其中布置好接地极,而后沿孔整个深度每隔一定距离安放定量炸药爆破,岩石炸裂变松后,用压力机把浆状低电阻率的材料压到深孔和炸出来的缝隙里,也能降低电阻。

3.4装设杆塔拉线

杆塔拉线可以减小雷击跳闸率,这是因为杆塔拉线和金具分流作用较大,还能增加杆塔等效半径,从而减小杆塔波阻抗。一般来说,4根拉线分流可达到10%-20%,分流效果和拉线位于杆塔上的位置和接地状况有关。拉线距离塔顶越近,其电阻越小,同时分流的效果也越好。另外,拉线除分流作用外,还对杆塔附近导线有一定屏蔽作用,因此只要地形允许,杆塔拉线带来的防雷效果很不错。

3.5应用耦合地线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防雷论文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防雷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击,从而影响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文章结合本人从事输电线路工程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几种架空输电线 路房雷的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雷击跳闸;防雷;避雷器;接地电阻;保护角 abstract: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because it is exposed to the nature, so vulnerable to outside influences and damage, one of the main aspects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encountered by lightning, thus influence lines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i have engaged in engineering work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introduces several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room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thunder. keywords: lightning trip;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arrester; grounding resistance; protect horn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

同力电厂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同力电厂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摘要:针对鹤壁同力发电厂两台机组送出线路连续出现因雷击导致机组跳闸的现象,详细介绍了故障现象,保护动作情况及绝缘损坏情况,以及运行人员处理情况,配合试验院有关专家进行了故障原因的综合分析。得出由于地形特征和线路防雷设计的不完善是导致线路连续雷击跳闸的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加装新型线路防雷措施,改进保护跳闸逻辑,有效地防止了因线路雷击导致的机组跳闸事故。 关键词:线路雷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 1 前言 2006年6月30日,同力电厂#1、#2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的I、II段母线,内桥开关断开,厂用电自带,机组运行正常。19时20分41秒,#1、#2机组运行中突然Ⅰ同桃1、Ⅱ同桃1开关跳闸,机组负荷均为175MW。当时天气为大雨并伴有雷电。当晚两机先后分别启动并网。 2006年9月21日,#2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2机组带负荷150MW,厂用电本机自带,机组运行正常。0时18分18秒,Ⅱ同桃1开关跳闸。当时为雷雨天气,鹤壁雷电不断。 2 系统概述 同力电厂采用单元制供电方式,#1、2机组分别通过两条供电线路至桃源变电站与220KV系统并列。两条供电线路可以通过短引线采用内桥形接线联络,机组既可以单独通过各自的线路与系统并列运行,也可以通过内桥开关公用一条供电线路与系统并列运行。 系统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1、#2主变中性点设有接地刀闸,高备变采用中性点固定接地方式。 #02启备变引自一期220kv系统,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在220KV东(西)母间切换。 3 事件经过 3.1同力6月30日两台机组因线路雷击相继跳闸 2006年6月30日,#1、#2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的Ⅱ、Ⅰ段母线,内桥开关断开,厂用电自带,机组运行正常。19时20分41秒,#1、#2机组运行中突然Ⅰ同桃1、Ⅱ同桃1开关跳闸,机组负荷均为175MW。当时天气为大雨并伴有雷电。当晚两机后分别启动并网。 经查:(1)Ⅰ同桃1“光纤差动保护”和“高频距离零序保护”动作,Ⅱ同桃1“高频零序保护”动作;(2)鹤壁电业局检查I同桃线路,发现在52号杆塔处A相绝缘子上下均压环上有雷击痕迹,并分别有被电弧烧成的直径约1公分的两个洞。 3.2同力9月21日#2机组因线路雷击跳闸事件 2006年9月21日,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2机组带负荷150MW,厂用电由本机带,机组运行正常。0时18分18秒,Ⅱ同桃1开关跳闸。当时为雷雨天气,鹤壁雷电不断。 经查:(1)Ⅱ同桃1“高频距离零序保护”和“光纤差动保护”动作。检查保护录波和线路故障录波器,确认是线路A相接地,故障测距:18.25km,桃园变测距:3.9km。(2)事故后鹤壁电业局检查Ⅱ同桃线路,发现在60号杆塔处与I同桃线路52号杆塔处相同的情形,只是Ⅱ同桃线路A相绝缘子不仅有雷击痕迹而

健康管理师(三级)案例分析题一1

案例分析题一: 李先生,男,50岁,汉族,本科毕业,经商,已婚,身高180cm,体重100Kg,A型血,血压160/92mmHg,总胆固醇7.8mmol/L,饮食偏咸,爱吃油条、炸鱼、红烧肉等食品,烟龄三十余年,喜欢喝酒,经常应酬。很少参加体育运动。最近工作特别忙,感觉心理压力大,无其他疾病。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以下各题: 一、根据李先生的情况,如果用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分析,他可能会出现哪种疾病的危险?列出疾病危险因素?(8分) 评分要点: 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危险(3分), 疾病危险因素:高盐、高脂饮食、肥胖(BMI=31)、高脂血症、烟酒、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每个危险因素1分) 二、根据上诉情况请你做一份高血压调查问卷的设计(不列表) 评分要点:(20分每小点5分) 【1】基本信息表: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目前的医疗保障方式、家庭人均收入 【2】高血压管理随访表(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 1患病时间、2诊断医院,3诊断结论(原发性、继发性),4诊断时血压,5发现高血压后测压间隔,6服用降压药情况:遵医服药、间断服药、偶尔服药、没有服药7其他疾病: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恶性肿瘤、胆囊炎,8家族史:1级亲属2级亲属 【3】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高血压控制的知识、信念和生活方式) 1吸烟情况:是否或已戒烟、烟龄、烟量(一天多少支), 2饮酒:是否、酒龄、饮酒量(一天多少毫升)、酒的品种、饮酒频率(经常或偶尔)、饮酒时间,

3膳食:膳食是否合理,以荤还是以素为主,每日用油多少,咸、淡、偏咸,4运动:是否,时间(一星期累计运动多少小时)、强度、频率、方式、种类,5情绪、性格、生活事件(丧偶、父母去世、丧子、下岗升迁、离异、生病、事业挫折、经济受损等), 【4】体格检查情况 身高、体重、BMI、血压、脉搏、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肾功能、心电图 B超胸片、其他 调查人调查日期被调查人地址被调查人联系电话 三、请根据李先生的情况制定的健康干预方案,(12分) 评分要点: 健康干预方案 (1)限制钠盐摄入量 (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减少高脂和油炸食品的摄入。 (3)限制饮酒及戒酒 (4)减轻体重 (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6)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案例分析二: 某女,42岁,下岗在家,已婚,经济较拮据,身高155cm,体重70kg平时不锻炼,很少运动,好酒,每日饮酒约100ml。乙肝大三阳十余年,空腹血糖6.2mmol/L,血压介于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生育一胎,人工喂养, 其父患糖尿病。 一、根据该女士上述的身体状况及经济条件,为该女士制定一套主要慢性疾病

小学音乐哦,十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哦,十分钟》优秀教学案 例 教学背景: 快乐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蕴欢乐与知识于其中,让学习显得更轻松活泼。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快乐教学相当重要,这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与其美好的童年记忆,迎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 在课件辅助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通过器乐创编及拓展,体现新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的指导思想。 教学描述 师:上课的35分钟非常地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 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那么你想不想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2、注意按节奏念歌词)请你听老师来念一念。学生模仿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对口型演唱。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看吧。(学生第一遍演唱,出现的错误需听出来) 5.师:同学们第一遍就可以把歌曲大概地唱出来了,现在,老师也很想来唱一唱,请你认真地听,听听看你哪里和老师唱的不一样,觉得哪里比较难唱的。 6.师范唱,学生提出难点:(课件出示) 1)、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两句的音高。 2)、切分节奏的休止:0××××××××0 7.现在让我们再连起来唱唱一唱第一段的歌词,看看这几个难点解决了没有。(巩固难点,加入第二段歌词。)

配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对策分析

配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28T10:39:24.1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6期作者:郑晓铭[导读] 文章主要对配网输电线路雷击灾害及防雷接地措施进行分析,避免更多事故发生。 广东电网梅州大埔供电局广东省梅州市 514299 摘要:雷电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通常情况下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如果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出现,电力部门需要采用正确的防雷技术,以减少输电线路出现雷击跳闸的现象,减少雷电现象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文章主要对配网输电线路雷击灾害及防雷接地措施进行分析,避免更多事故发生。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防雷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给电路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部门架构了更多的输电线路。但是,因为雷击而引起的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因为雷击而引发的停电事故,影响了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国的电力行业要加紧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研究,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水平。 1配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分析雷电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这些正负电荷会对大地产生静电感应,这样地表物体便会产生异性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云团与云团间电场强度以及云团与大地间电场强度便可把空气击穿,开始放电,产生闪电与巨响,同时形成很大的雷电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电。 在现阶段,我国的输电线路往往都是建设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而这部分地方恰恰是雷击发生概率比较大的地方。在雷击发生的时候,可以在短时期内给输电线路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在高压线路遭受雷击之后,系统就会做出跳闸和切断线路额反应,整个系统也会因高压形成损害。在雷击发生的地点,如果其周围的绝缘措施和抗高压能力低,就会出现连锁破坏,而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如果周围有居民区还会起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众所周知,雷击对高压线路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在雷击发生之后,所要进行的维修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修缮。雷击会造成电力的传输失败,人们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结合上述所讲,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技术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应用防雷接地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雷击的负面影响,我国的用电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2配网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2.1选择合理的路径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遭受雷电袭击的几率也不同,容易遭受雷电袭击的往往是输电线路的铺设路径存在问题的地方,为此,在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时需要尽量避开容易发生雷电袭击的地点,具体要求如下:尽量不要选择环山、水塘、树木等;尽量不要选择土地电阻率会随时发生变化或已经发生变化的地方;尽量避开山谷和峡谷等区域;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和地下有导体矿物质的区域;不要选择阳面的山坡或者土壤条件较好的山地区域。 2.2架空避雷线 为了有效避免其被雷击,应采用架设避雷线的方式来有效规避雷击,在应用这一措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在线杆的顶部架设避雷线,当此线架设完成之后,线杆之下的输电线路就会受到避雷线的庇护,这样当雷击出现的时候,雷电就会落在避雷线上,然后顺着此线的引导流入到设置好的接地装置中,之后通过装置导入到大地中。所以说,为了确保输电线路能够规避雷击,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避雷线,在设置过程中,应该对线路的数量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设置一根避雷线即可,但若是情况特殊,也可以酌情考虑。 2.3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的使用弥补了避雷线的不足之处,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避雷器需要设置一个固定的雷电流值,当雷电流值超过固定值时,避雷器就会启动,避雷器和避雷线两者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达到分流的目的,将电流导向地面,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电压不会出现问题。在避雷器安装时需要选择最佳的铁塔线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2.4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不仅应该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还应该安装自动重合闸,而之所以要安装重合闸,是因为很多线路故障的出现都是瞬时性的,尤其是在线路遭受雷击的时候,绝缘子就会出现闪络现象,进而导致跳闸现象出现。所以说,安装自动重合闸是非常有必要的,此闸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缓解跳闸现象的出现,进而将雷击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110kV线路及以上高压线路有75%至95%的线路可成功重合闸,电压等级为35kV与小于35kV的输电线路有50%至80%的线路可成功重合闸。因此,可通过对架空输电线路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来降低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率。 2.5提高绝缘水平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元件,能够对母线起到固定、支持的作用,让带电导体与大地之间隔绝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来说,绝缘子需要具有很高的电气绝缘强度和很强的耐潮湿性能。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交变电场的环境当中,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会发生下降,甚至功能完全丧失。如果电网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这些性能下降或者功能丧失的绝缘子进行更换,就容易在雷雨天气发生闪络事故。所以,为了维护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必须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定期对输电线路的绝缘子进行测试与检修。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测试与检修的周期一般为两年,对于零值、低值、有可能发生闪络效应的绝缘子,要及时进行更换维修;对于一些绝缘水平比较低的输电线路,需要增加绝缘子的数量,加长绝缘子的结构长度来进行防雷。 2.6降低接地电阻 使用避雷线和避雷器的防雷效果并不是最好的,为了使输电线路的防雷效果提高,需要对接地的电阻进行调整,让接地电阻的值减小,下面对减小接地电阻的方法进行介绍。一是,使用爆破技术。此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主要原理是改变一定区域内土壤的性质,通过爆破的方法将一定区域的地面炸开,将电阻率比较小的物体压入地下,从而改变土壤的导电性能。二是,使用适量的降阻剂。将降阻剂放置在铁塔的附近,让被包裹的电解质、水分等快速地进入土壤,从而达到降低土壤电阻的目标。 2.7中性点接地

华医网公共考试社区预防医学答案

华医网公共考试社区预防医学答案

“社区”这一专业名词最早由谁提出(c) HIV不能通过下列途径传播的是(c) 按血压水平分类,正确的是(b) 标准差常用于(d) 不属于疾病流行强度指标的是(c) 不属于口服降糖药物的是(c) 不属于老年人跌落预防措施的是(b) 不属于筛查试验应具备特点的是(c) 长期服用心安得的病人,如见效后突然停药会引起(a) 抽样误差是指(d) 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d) 大豆蛋白质富含谷类蛋白质较为缺乏哪种氨基酸(c) 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不饱和脂肪酸高达(d)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 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c) 当前食品污染主要是(c) 对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政府管制,属于(b) 二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哪个阶段(c) 防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是(a) 防止儿童溺水最有效的手段是(b)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d) 根据PRECEDE模式,在社区诊断后应为(a) 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不正确的是(d) 关于恶性肿瘤,下列哪项不正确(b) 关于疾病监测目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关于健康传播效果的4个层次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关于健康信念模式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b) 关于糖尿病饮食治疗表述,正确的是(b) 关于知信行模式基本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关于自杀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d) 国际ICD-10与国内CCD根据损伤与中毒的外因分别将其分为(b) 含氰甙类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包括(c) 宏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大于(c) 环境污染按造成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分不包括(d) 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b) 计划免疫的内涵是(d) 既是临床预防的重要策略又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内容的是(b)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c) 健康教育通常在疾病哪一期进行(a)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首要任务是(c)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正确的是(a) 健康生活方式不包括(b) 健康状况生理指标、疾病发病率指标、死亡率指标是何种评价类型的指标(d)可能为COPD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菌的是(c)

哦,十分钟 教学案例

兴趣课堂,快乐演唱《哦,十分钟》音乐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快乐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蕴欢乐与知识于其中,让学习显得更轻松活泼。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快乐教学相当重要,这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与其美好的童年记忆,迎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在课件辅助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通过器乐创编及拓展,体现新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的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弟的孩子,学生智力普遍良好,思想活跃。但是由于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但非常好学。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件中的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 三、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析与防治探讨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析与防治探讨 发表时间:2017-08-08T16:52:14.2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作者:王慧莉[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输电线路规模跟着逐年扩大,而输电线路又是最易受雷击的地面基础供电设施之一 (绵阳启明星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输电线路规模跟着逐年扩大,而输电线路又是最易受雷击的地面基础供电设施之一,近年来雷电、台风等气候现象频发,,虽电网防雷技术有所上升,但雷击仍是导致跳闸事件发生的首要原因,威胁着整个电网安全,同时影响人们正常用电,因此积极分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布、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为防治措施的提出提供重要依据,时电网安全得到良好保障。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气候环境有了较大变化,雷电、台风等气象活动更加频繁,它们是正常自然现象,对电网安全威胁不可避免,因此输电线路薄弱处极易发生跳闸事故,造成范围大小不等的片区停电,对人们正常生活及社会经济生产都带来了较大影响,为降低及预防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对故障原因展开分析,为措施的提出和实施做好铺垫。 1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特点分析 对近几年来雷击跳闸事件分析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电压等级,统计发现输电线路雷击事件发生率由高到低位居前3位的电压等级为220kV、500kV和33kV。(2)地形地貌,输电线路遭雷击比例有多到少分别为山地、丘陵和平原。(3)输电线路遭雷击位置,最多被雷击处为边导线,其次为中相导线,再次是三相导线。(4)线路地线对边导线保护角大小因素,保护角超出15°遭雷击较多。分析上述特点可知220kV级电压、山地或丘陵的边导线,以及线路地线和它保护角超出15°的线路是防雷击的重要对象。 2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从上述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特点可以看出发生雷击的重要因素有地形。除此之外还包含接地电阻、绕击和反击影响两个关键方面。(1)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直接代表着输电线路的电阻的传导能力,它是将雷电传导至大地的最基本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其电阻还和时间长短存在密切相关性,早期在进行降阻处理时,基本都符合基本要求,随着时间的推延,使用时间长降阻效果会跟着越来越弱,这会使接地电阻呈逐年上升趋势。(2)绕击和反击影响-线路落雷形式来看,绕击稍多于反击。 3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防治措施 3.1选择适合的地形架设输电线路 山区、丘陵是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多发地,因此可知地形是雷击发生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选择适宜架设点是预防雷击的首要环节。电网设计人员在输电线安置前,应先清楚考察地势,设计出尽量避免不利地形的优化方案,比如河谷、山区风口处、峡谷顺风口等,这些都是雷电暴走途径;地面以下存在导电体矿物质;电阻率发生异常的土壤地带;周边为丘陵的潮湿盆地位置;断层处;岩石、土壤交界处等等,选好地形架设能有效降低雷击跳闸事件的发生率。 3.2降低接地电阻 首先应择取自然电阻率低的位置设架。当接地电阻难以满足需求时,其一,对水平接地体进行扩延,如接地体多根放射状分布、延伸接地体长度、设接地网等等;其二,使用竖井接地极、深埋接地极等垂直接地体;其三,做降阻剂填充处理,降阻剂应具备合理、经济、性能稳定、无腐蚀性等特点;其四,对于周边土壤有电阻率异常或降低的现象,可采用换土法来替换附近土体;同他多回线路可使用不平衡绝缘方法来降低雷电对输电线路的损害范围;此外还有爆破接地、水体接地等应用较少的降低接地电阻法。 3.3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绝缘水平 对山区、丘陵等雷击多发地域,以及雷击遭受频率较高或是预估高发位置,可使用增加绝缘子片数量的方式,来提升线路抗雷击能力。输电线路装置都具备有避雷线,而当杆塔全部高度超出40m后,每增加10m就应跟着增加1片绝缘子(146mm绝缘子)。另外常用来提升耐雷水平的方法还有增加塔头空气间距、另外改用大爬距绝缘子等。 3.4尽量减小避雷线架设保护角 通过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特点分析发现,边导线保护角也是造成雷击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制药输电线电压等级不低于110kV都需全线架设避雷线,并注意其装设方式同雷击可能性大小的密切关系。(1)单回输电线路,330kV电压等级线路及其以下级电压线路保护角最好不超过15°;500kV-75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架设的避雷线保护角还要更小,最好不超出10°。(2)同塔双回及多回线路,110kV输电线路避雷线应不超出10°;而22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书店线路避雷线保护角则不宜超出0°。 除上述常用防治雷击措施外,还可加强线路避雷器,如根据雷击特点安装符合外套的氧化锌避雷器,反击雷多的杆塔应三相全装备,邻杆塔也在内;绕击雷多的杆塔,在绕击一侧或两侧进行安装,来节约经济成本。另外,自动重合闸、安装招弧角、实施可控避雷针技术、应用消弧线圈接地式等也是耐雷、降低输电线路跳闸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雷电、台风等自然气象的频出,为保证持续供电,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发生率是其重要举措,怎样做到防雷,首先应对以往雷击事故多发位置、地域等特点展开分析,掌握输电线路雷击高危因素,总结发现寻求防雷法应将输电线路运行方式、路线途经地域雷电强度、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情况做全面考虑,不同条件下的输电线路采取相应科学的防雷措施,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更优的避雷效果,减少电力系统经济成本,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保障电网正常供电。 参考文献: [1]彭向阳,周华敏,谢耀恒等.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几种防雷击跳闸措施的评估[J].南方电网技术,2012,(3):28-32. [2]韩斌,杨金成.关于一起雷击跳闸事故的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19):37-38. [3]杭帅.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和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线路雷击跳闸的原因及条件

线路雷击跳闸的原因及条件 本文介绍了线路雷击跳闸的二大条件及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35kV线路由于绝缘水平不是很高,雷闪放电引起导线对地闪络是不可避免的,线路因雷击而跳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雷击时雷电过电压超过线路的绝缘水平引起线路绝缘冲击闪络,但其持续时间只有几十微秒,线路开关还来不及跳闸。 2冲击闪络继而转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对35kV线路来说就是形成相间短路,从而导致线路跳闸。 因此对于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线路,线路雷击跳闸主要取决于: (1)线路防雷水平的高低雷击档距中避雷线时,一般情况下空气间隙不会发生闪络,而雷电流在向两边杆塔传播时,由于强烈的电晕,当传播到杆塔时,幅值已大为降低,如果杆塔的接地电阻不高,杆塔电位的升高不足以引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而当雷击杆塔引起反击过电压时,雷电流引起杆塔的塔顶电位升高,使绝缘子串电压升高,当绝缘子串电压超过绝缘子串闪络电压时,绝缘子串就可能发生闪络由于塔顶电位的升高和绝缘子串电压的大小和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值直接相关,因此接地电阻越大,塔顶电位越高,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差也就越大,这样就容易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甚至造成多串绝缘子串的同时

闪络,导致相间短路,引起跳闸。由于全线架设避雷线,雷绕过避雷线的保护作用击于导线的概率相对就极低。四川中光防雷。 (2)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我国规程规定,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中性点采用绝缘运行方式。如果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10A,当线路因雷击引起导线单相对地短路后,短路点的单相接地电流往往就以弧光形式出现,这种弧光不易自行熄灭,时燃时灭,这样就容易在系统产生弧光过电压,危及一些绝缘水平较低的电气设备,并且如果这时线路又遭雷击引起其它相短路的话就形成了相间短路,线路马上跳闸。因此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就是利用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的容性电流,使接地电流变小,并自动熄弧,接地故障消失系统恢复正常.

(完整word版)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 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 【实验原理】 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资料】 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如以污染面积3km2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吨/km2/年。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试问: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2.如何选择调查点? 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实验方法】 1.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 1.1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境砷污染?若有,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 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 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通过表1和续表1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 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A、B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区

预防医学的心得教学文案

浅谈预防医学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当我们医学生看见这句话时,总有说不出的冲动和感慨,同时更多的是责任。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等目标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来源于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与发展。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象是以人群为主,人群包括个体和群体,有两部分的人,不能说只有群体没有个体,更不能说只有个体没有群体,但可以说主要是以群体为主,是一些无症状的患者和健康者,不是动物;不像其他医学类学科是以单个的人为主要对象,研究人体的结构与形态,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然后在研究如何治疗,当然兽医学科是以动物为对象。主要的思路是外界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作用,归结到底还是人群健康的预防和防治,使人类活的更长久。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有一定的发展历程。在古代预防思想中就有“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是人类预防思想的最早记载,《内经》上古天真论中也有阐发了养生防病措施,四气调神大论中进一步说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千

金要方》中有“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记载,这是古代预防策略与措施的体现;同时西方国家希波克拉底在《气候水土论》首次阐述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盖伦继承并发展了四体液说,提出精气学说等等都要求我们以预防为主,治未病,从历史的角度也说明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的预防理念。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形神统一;奉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辩证观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与天地相参、天地合一,人的健康或疾病变化与外界环境自然消长规律密切相关,倡导“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及中医理念。主要有三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三个层次的理念。西医主要分为三级预防和五层次预防,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五层次预防:个人预防、家庭预防、社区预防、国家预防、国际预防。 预防医学的发展要求。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与社会化、产业化相伴而来的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增高,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医生不但要通晓治疗,更要懂得预防、保健、康复、心理、社会及促进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巧,临床医生是预防保健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重要力量,而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观念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预防疾病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增加学生识别、评价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传染病和非传染

课间十分钟 文明伴我行

题目:课间十分钟文明伴我行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促使学生自觉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遵守礼仪,共同创建文明城区。同时使学生获取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安全、有益的课间游戏,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课间的主人,让课间充满孩子的笑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身心得到充分休息,以保证孩子们以饱满的精神上好每节课。 活动准备:彩纸、绳、歌曲《课间十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A:同学们,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听。 播放歌曲:《课间十分钟》 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 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 让我们那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 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 哦,你好,你好十分钟! 哦,欢迎,欢迎十分钟! 那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 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 B:多么动听的歌曲,多么令人向往的课间十分钟啊!我们每天都有五、六个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A: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B:文明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A:同学们,爱玩是我们的天性。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我们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

B: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渴望下课,盼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 A: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间十分钟有序、有趣、又有益呢?今天我们召开主题班会,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B:现在我宣布劲松四小三年级八班《课间十分钟文明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小调查: A:同学们课间你们是怎样渡过的? 生:上厕所;喝水;准备下节课用具;散步;做游戏。 B:你们先做哪些事呢? 生:先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书,用具;先上厕所,不影响下一节课;口渴,先喝水。 A:大家说的非常好。做好这些准备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游戏了。 B:你们看这样做好吗? 生:不好…… A:下面请几位同学,介绍几个关于课间安全方面的案例。 【案例1】学生嬉戏致伤 课间休息时,学生李某和张某在一起玩起了游戏(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互相撞击),张某因斗不过李某,就用手将李某推倒,致使李某右大腿骨折。李某出院后,经法医鉴定,为9级伤残。 【案例2】学生在课间游戏受伤 小冬是某学校学生。课间休息时,小冬与同学进行追逐游戏。小冬在前奔跑,同学在后追赶,小冬见同学将要追上,就向阅览室方向跑去,小冬猛推阅览室门时,将门上的玻璃推破,小冬的右手和手臂被玻璃划破。经医院治疗后,右手食指部位的筋被划断,右手食指丧失功能。 B:看来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三、A:下面请文明小使者给我们讲一讲安全常识。 1、做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遵守游戏规则

浅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及防范措施

浅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及防范措施 [摘要]阐述了薛家湾地区110—220kV线路投运以来雷击跳闸情况,对雷击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判断,给出了判别绕击雷和反击雷的一般性原则,并对如何防止和减少110--220kV线路雷击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 1.前言 薛家湾地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海拔高度820—1584.6m,本地区内大部分地区沟谷发育,沟网纵横密布,地表被分割,呈支离破碎状。由于地形造成本地区雷击线路跳闸事故频繁发生,给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针对历年来的线路雷击跳闸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2.110--220kV线路雷击跳闸统计 薛家湾地区输电线路历年雷击跳闸统计如下表1。 表1 历年雷击线路跳闸情况表 序号线路名称电压等级(kV)跳闸时间故障情况 1 薛万线110 2001.7.21 119#塔A相瓷绝缘子第一片炸碎 2 薛万线110 2001.9.11 43#和44#杆A、C相绝缘子闪络 3 薛清线110 2002.5.27 34#杆避雷线炸伤一股 4 薛万线110 2005.8.24 182#B相小号侧距绝缘子4米处导线被雷击断9股,A相合成绝缘子闪络,C相导线有烧伤痕迹。 5 薛清线110 2002.6.25 36#C相第4片瓷瓶闪络。 6 薛清线110 2003.4.22 28#B相瓷瓶闪络。 7 薛万线110 2006.8.31 183#塔C相大号侧瓷绝缘子4片闪络,B相1片瓷绝缘子闪络。 8 万永线220 2007.7.22 65#塔A、B相大号侧、C相小号侧合成绝缘子闪络。 9 万永线220 2008.7.20 76#塔A相合成绝缘子闪络。 10 薛永线220 2012.6.21 4#塔B相合成绝缘子与横担连接处有放电现象,合成绝缘子闪络。 3.跳闸情况分析 由于本地区所有杆塔均处于山顶或山腰上,线路基本是布置在山上或跨越山谷,地形条件复杂,雷电活动相当频繁并容易产生畸变;杆塔所处位置地质条件较差,降低杆塔接地冲击电阻比较困难而使它的耐雷水平较低。线路极易遭受雷击。 线路遭受雷击跳闸的原因有反击和绕击两种,自现场查明雷害事故时,尤其要区分雷击事故是绕击还是反击引起的。区分绕击与反击的几条原则如表2。当雷电流较大,接地电阻较大时,则雷电的反击可能性较大;反之,雷电流较小,接地电阻较小,一旦发生雷电闪络时,则绕击的可能性较大。当发生绕击时,往往是单基单相或两基同相;而反击时,则一基多相或多基多相闪络。地形对绕击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山坡或山顶较易遭绕击,而耐雷水平较低相宜受反击[1]。 分析历年来线路遭受雷击跳闸跳闸记录及分析记录,薛万线遭受雷击反击较多,特别是43#和44#杆A、C相绝缘子闪络,由于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不好,是造成反击的主要原因。万永线两次雷击中,绕击和反击各占一次,通过分析比

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发表时间:2019-01-23T11:57:01.11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6期作者:黄正洋[导读] 本文先分析了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的重要性 黄正洋 (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10000)摘要:本文先分析了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10kV无避雷线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以及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关键词:电气几何模型;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1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知道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发、变、输、配、用五大子系统中可以说是配电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它主要是承担着向负荷分配电能的重任,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其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至关重要,可是实际上由于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低的影响,那么再加上网架结构复杂,就会使其不具备防护直击雷的最基本的能力。除此之外雷电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能够达到500kV以上,这个数字肯定是大大超过了10kV配电线路的基本的绝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实际上在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发生的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不仅如此它还经常有柱上开关、刀闸、避雷器还有变压器、套管等设备在雷电活动时损坏的问题的频繁出现。 当前我们知道的10kV配电线路主要防雷措施就包括安装避雷器、架设避雷线或者说是耦合地线、安装绝缘子还有过电压保护器及架空绝缘导线等措施也可以同时进行。所以说尽管10kV配电网大量使用避雷器可是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运行中因避雷器质量、老化等问题而使一些避雷器在雷电活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击穿故障,不仅如此击穿后须停电才能处理好发生的问题,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在现有线路架设避雷线、或者耦合地线以及架空绝缘导线工程最大的特点也就是量大而且成本高,所以说这些因素就一定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项防雷措施的整体的推广。那么假如说是盲目加强线路绝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雷电波沿线传播从而就会使线路终端避雷器遭受雷电冲击的频次大大的增强,进而就肯定会增大线路终端避雷器损坏的风险。 所以说对10kV配电线路制定的各项防雷措施实际上并未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不仅如此而且防雷设备的运行维护不当也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危害了电网的稳定运行。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套更好的10kV配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体系,不仅如此还一定要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雷策略或者说是形成各项防雷措施的最佳的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然后要保证良好的运行维护方案是降低配网雷害各种故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下文将讨论根据输电线路电气几何模型思想从而就可以建立10kV配电线路电气几何模型,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以实现对其耐雷性能以及防雷策略的有效评估,更重要的就是可以为10kV配电线路防雷策略的制定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 2 10kV无避雷线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分析 这里我们所说的电气几何模型实际上就是将雷电的放电特性跟线路结构尺寸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建立的一种判断雷击点的这样一种几何分析计算模型。而且不仅如此它也主要用于无避雷线的配电线路屏蔽保护计算时的几何作图分析法之中。那么实际上对于三角形排列的单回线路而言,可以这样说线路横担长度与双回杆塔是类似的。所以说假如说我们采用三角形排列导线电气几何模型原理的话,上相导线暴露弧就一定会与边相导线暴露弧交于一点,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还可以根据暴露弧投影法原理,而去假设杆塔横档长度是相同的这样一来的话,那么上相导线就一定会暴露弧投影从而就会被两边相导线的暴露弧投影所覆盖,然后我们还要注意雷电直击导线的总暴露弧投影长度实际上是与双回杆塔相同的。所以我们就可用双回塔作为分析10kV配电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的典型模型。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10kV配电线路而言,实际上击于大地的雷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它是非常可能会造成线路跳闸的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10kV配电线路就必需得考虑雷击大地时,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可以对电气几何模型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首先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雷击距理论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可以说是较多的。而相比之下对于水平导体而言,我们知道不同学者得出的雷击距公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可是实际上大部分学者的雷击距公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雷电流的一元方程,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未考虑线路高度的差异对击距的影响。这个时候就应该保证计入导体高度的击距公式一定要适用于导体高度在一定的范围不仅如此还要保证雷电流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雷击距公式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其次雷电先导发展到架空导线侧边的时候会发生变化,它就会受到地面形状的影响,进而就很有可能会导线和地面被雷击。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实际上雷电先导对地击距同对导线击距的比值或者说是击距系数其实是小于1的。另外就是雷击于大地在导线会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的大小的情况下,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感应过电压的大小一定是与雷击点到导线的水平距离的大小、或者说是导线高度以及雷电流大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就比如说我国规程就规定了雷击大地时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的大小,通过分析10kV无避雷线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进行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分析。 3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分析 3.1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计算 一直以来我国线路防雷计算中判断绝缘是否闪络的情况下,实际上一直是用比较绝缘子串两端出现的过电压以及绝缘子串或者说是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方法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据,这里的过电压超过绝缘的放电电压也就说我们说的判为闪络。具体计算过程就是取10kV配电线路波阻抗,然后就可以根据彼得逊法则从而得出线路直击雷耐雷水平。 3.2感应雷跳闸率的计算 我们知道当雷云对线路附近的地面进行放电时,那么就一定会使得先导通道中的负电荷被迅速中和,不仅如此先导通道所产生的电场也会迅速降低,这样一来就一定会使导线上的束缚电荷得到释放,而且还会使沿导线两侧运动形成感应雷过电压。那么假如说是雷电通道中的雷电流在通道周围空间建立了强大的电磁场的情况下,这个时候电磁场的变化也就肯定会使导线感应出很高的电压,然后就会出现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两者相互叠加的情况进而就很有可能会使导线上产生过电压。 4结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