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9.21 KB
- 文档页数:3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分析及措施摘要: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输送距离长,沿线地形地貌跨度变化大和气象条件复杂等特点,遭受雷击的概率较高,直接影响电网正常运行。
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占据日益主要的地位,不仅影响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的生产、生活。
本文分析了雷击跳闸故障,并介绍总结了各种防雷措施,以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防雷措施1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分析1.1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以雷击有避雷线线路的跳闸为例。
在下列情况下,线路将要跳闸:(1)雷击杆塔顶部发生闪络并建立电弧;(2)雷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发生闪络并建立电弧。
运行经验证明,雷击避雷线的档距中间且与导线发生闪络引起跳闸的情况是极罕见的,可不予考虑。
雷绕击导线时,耐雷水平I2可由下式求出:I2=u50%/100,有避雷线线路的跳闸率可按下式计算:N=NLη(gP1+PαP2)式中:N为跳闸率,次/(100km.a);I 为雷电流幅值,η为建弧率;g为击杆率;P1为超过雷击杆塔顶部时耐雷水平的雷电流概率;P2为超过雷绕击导线时耐雷水平的雷电流概率;Pa为绕击率(包括平原和山区)。
击杆率g与避雷线根数和地形有关,一般可采用表1所列数据。
1.2线路反击雷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杆塔上绝缘承受的过电压最大值为(1):如u1.i.m大于绝缘子串的50%冲击放电电压u50%,则发生闪络。
取u1.i.m=u50%,即可求出雷击杆塔顶部时的耐雷水平I1,如取固定波头长度τt=2.6μs,则a=I1/2.6,此时耐雷水平为(2):式中:u50%为绝缘子串50%冲击闪络电压,k为导线线间耦合系数,k0为导线与地线间的耦合系数,β为杆塔分流系数,Ri杆塔冲击接地电阻,Lt为杆塔电感,hg为地线平均高度,hc为导线平均高度,ht为杆塔高度,ha为横担对地高度。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企业纷纷加强了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并采取了多元化的控制措施,保障电力的安全生产。
但是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问题仍较严重,相关电力工作者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解决办法一、概述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击设计的有效原则在电力供应管理的模式中,要形成综合控制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线路防雷设计的过程中,全面抓好相关的基础工作,在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形成对防雷技术的全面控制。
因此,在结合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要对防雷设计的相关环境因素形成整体的控制。
其中,在结合相关地区地貌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相关薄弱环节的控制;在整个缺陷的控制中,对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以及接地电阻之间的合理关系形成良好的控制。
在整个技术管理中,要针对性的形成相应的控制。
其中,在供电线路的控制中,可以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相关因素形成整体的控制,对于提升整个技术运用将有很大的推动性。
二、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的产生2.1雷击现象的产生在雷击现象的产生中,对于日常电力供应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线路全面遭受影响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有绝缘子闪络的现象。
如果雷击区域处于地势的相对较低处,就会给整个线路的维护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影响方式中,主要包括有直击雷与绕击雷两种方式。
在直击雷的形成中,主要是在雷雨天气过程中带电的云层与地面上的某些单位形成剧烈的放电,在雷电的电压影响中,就会出现相关的融化现象,因此,直击雷就会形成塔顶处的避雷装置发生放电现象。
在绕击雷的形成中,主要是不通过避雷装置接触会直接与输电线路发生放电的雷击现象,在一些空旷的地方容易发生绕击雷的现象。
其中,在发生雷击现象的过程中,当输电线路的架空高度与地面的距离在 20m 范围之内时,就会形成一定的计算公式,主要通过计算公式:N=r×10h/1000×100×T 次 /100km·a其中,T 主要就是一年中出现雷雨天气的平均时间,H 是输电线路的架设高度,R 是雷电与大地之间放电的密度,这样可以形成击距系数与输电线路架设高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算式为:β=0.36+0.618ln(43-h)通过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全面算出雷击现象产生的相关数据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防范技术分析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正常工作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电能输送情况,尤其是在输电线路受到雷击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故障,例如线路短路不能正常供电,甚至还会发生火灾等。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防范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防范技术引言输电线路架设地点相对复杂,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雷雨天气易受到雷电干扰,严重时发生雷击跳闸故障,影响线路正常运行并带来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
为强化超输电线路防雷能力,有必要对雷击跳闸故障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一、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影响对于整个供电系统中的输电线路而言,雷击现象对整个系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常用的220kV的输电线路,如果该输电线路受到雷击的影响,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故障,其中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输电线路的跳闸现象;二是连接在一起的电气设备会受到雷击而损坏;三是出现绝缘子的闪络异常,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果实际的输电线路是在山区或者人口较少的交通不便利地区,如果输电线路出现雷击的现象就会非常难以查找故障所在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
另外,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一般都是在比较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而且在雨季遭受雷击还非常容易造成大树的倾倒,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尽快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就会出现连线现象,甚至还会电击到路过的行人,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事故原因(一)避雷装置安装质量不过关氧化避雷器是大部分配电线路用以预防雷击的选择措施,但由于目前输电线路大多都是以架空形式且布设范围较广,无法做到将避雷器配备到所有的线路上去,导致部分配电线路易引发雷击。
除此之外,有些避雷器本身质量也不过关,即便安装了避雷器,也依旧无法较好地防范雷击伤害。
(二)输电线路的地理位置不利于防雷地理环境也会对避雷器的效果带来影响。
广东地区地形复杂,杆塔多设置在山头或迎风坡,线路的布设复杂、跨度大,导致防雷接地装置难以安置,因此接地极与接地电阻发挥不了作用。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及对策摘要:论述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了几种常见的雷击过电压的影响,提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击事故的相关措施、对策及防雷击技术改造的建议。
关键词:高电压架空线路输电跳闸对策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遭受雷击过电压引起的绝缘闪络已成为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其中,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约占线路跳闸次数的50%左右。
雷击过电压有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两种。
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运行防雷来讲,雷击线路故障的性质一般又分为反击雷和绕击雷两种。
当雷击在杆塔顶部或避雷线上,由此造成雷击的线路跳闸故障,称为反击雷。
当雷绕过避雷线,即避雷线保护失效,直接击在导线上,由此造成的雷击线路跳闸故障,称为绕击雷。
雷击灾害对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往往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及后果,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1.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1.1输电线路反击雷跳闸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以及杆塔附近避雷线上落雷后,由于杆塔或接地引下线的电感和杆塔接地电阻上的压降,塔顶的电位可能达到使线路绝缘发生闪络的数值,造成杆塔雷击反击。
杆塔的接地电阻是影响雷击跳闸率的重要因素,计算表明:杆塔的接地电阻若增加10~20ω,雷击跳闸率将会增加50%~100%。
1.2输电线路绕击雷跳闸雷绕过避雷线的屏蔽,击于导线称为“绕击”。
发生绕击的因素比反击要复杂得多,如,存在击距的间隙系数,杆塔、弧垂和地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输电线路防绕击跳闸方面,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增强杆塔绝缘提高其绕击耐雷水平;减小边导线保护角,甚至采用负保护角或加装塔顶拉线、在地线上装侧向避雷针、装设耦合地线及旁路架空地线等措施,增强对导线的屏蔽作用,降低绕击概率。
在避雷线上加装侧向短针的方法,其机理是适当将可能发生的绕击引向避雷线,如能引发雷击短针,则可将绕击转化为反击。
因为,500kv和220kv杆塔的反击耐雷水平比绕击耐雷水平高得多,且绕击雷电流幅值一般只有5~30ka,远小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一般不会引起绝缘闪络故障。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防范技术分析摘要:当前高压输电线路已经作为主要的运送电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篇论文着重讲述了输电线路雷被雷击而造成跳闸的原因和面对这种状况要怎样应对。
输电线路运转过程中会出现被雷击的作用,假如线路遭受雷击影响后易出现跳闸的情景,供电的稳定性与连接性会受到影响。
因此要结合输电线路运转的特殊性和事故的特别之处选择相对应的防雷方式。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防范1 序言基于输电线路涉及领域较大,要跨越许多不同的地域。
在雷击影响大的地方,输电线路更容易受到雷击的作用出现跳闸的故障,输电的稳定性与连接性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是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防雷技术,对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力持续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加强做好防雷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防雷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电力系统的高度重视。
所以有必要联系输电线路所遭受的雷击跳闸故障的特殊性采取相对应的防雷举措,保护输电线路避免出现损伤,把因为雷击而出现的经济上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 输电线路为何出现雷击跳闸通过相应的调查显示,雷击主要和绝缘子电线摩擦出现的送电的压力相关,和出现雷击后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并且跟杆塔自身的接触地面的阻碍大小有关系。
所以要全方位的解析输电线路激发雷击跳闸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故障出现的原因制做防雷保护举措。
雷击出现的地方地形比较繁复,例如位于风口或者山谷等险峻地带,这些地方容易遭受天气的作用。
由于雷击地方情况的特别性,雷击的出现概率较大。
输电线路的杆塔要求保障稳当的绝缘能力,假如绝缘数值减少容易遭到雷击的影响浸染。
目前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杆塔的绝缘功效有了大面积的提高,然而因为杆塔有着附属设备,例如:杆塔显示牌、防雷设备、防鸟设备等,假如这些设备的绝缘性能差,杆塔容易遭受到雷击的影响,尤其是绝缘性能差的区域会遭受到雷击后容易出现跳闸现象。
110kV输电线路跳闸原因及解决办法摘要:社会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发展迅猛,为了保证供电质量,电力部门要不断加强对110kV输电线跳闸检修力度。
110kV输电线跳闸问题发生也是一项重大问题,它时刻困扰着电力企业。
所以电力部门要根据不同事故的发生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才能使其输电网有效安全的运行。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110kV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跳闸原因;解决办法1、110kV线路越级跳闸原因分析1.1自然灾害引发的路线故障跳闸110kV输电线通常采用架空方式进行铺设,因为架空线路分布较广、输电线较长、铺设线路地区多为空旷地带、无高层建筑物、输电线绝缘较低、避雷效果较差,一般在雷雨天气容易发生雷击、火灾等,直接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在一般大风天气下,强劲的风容易将路旁的一些树木、广告牌吹倒,这些树木、广告牌吹倒容易砸坏输电线,导致输电线短路,直接引起线路跳闸。
1.2外力破坏引发的路线故障跳闸一些外力破坏也会导致输电线跳闸,外力破坏引起输电线跳闸因素有:虫、鼠、蛇等一些爬行动物爬到电气配电设备上,或一群鸟在变电设备上同时起飞导致输电线之间短路,直接使输电线跳闸,由于树木和路面安全距离不足,在雷雨大风天气下,树木容易被折断,直接压在输电线上,引起输电线跳闸;一些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辆直接撞到电线杆或电线杆直接被损坏引发的输电线跳闸;在一些房屋拆建过程中,由于违规进行操作,导致输电线、电缆遭到破坏,直接引发输电线跳闸,还有一些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输电设备被盗,导致输电线跳闸。
1.3设备故障造成越级跳闸一般在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有四点原因:(1)在输电设备施工前期,由于电线杆中杆塔基础不牢导致电线杆拉线容易被破坏,电线杆容易产生一定倾斜,直接造成线路故障;(2)在输电设备施工过程中,没有将一些引线、接头进行安全牢固,导致用电设备被损坏,造成线路出现很大问题;(3)在恶劣天气下,加上电气设备、保险、开关质量相对较差,一些内部元器件老化未及时修理,导致在恶劣天气下容易烧断、被雷击穿,使输电线路产生跳闸现象;(4)在线路安装的熔断器上面保护额定范围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熔断器直接被损坏。
超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典型故障分析依阳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境内大量建设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成为新的电力供应体系的主体,而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是电力事业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自然环境以及外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现象不断发生。
本文以一起超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为案例,通过对故障的分析,总结出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一、故障概述2019年8月某天,一台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因雷击而发生跳闸故障,对周边电力设施和用户的供电造成了影响。
故障前,该线路经历了多次雷电天气,但均未发生异常情况。
故障发生时,气象部门并未发布相关天气预警。
接收到跳闸信号后,地面巡检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发现线路塔杆附近有明显的雷击痕迹,但导线和地线没有断裂,其他设备和设施也未出现异常。
电力调度中心随即展开故障处理工作,并在一小时后排除故障,恢复了电力供应。
二、故障原因分析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较高的电压、电流和电磁场强度,容易受到天气、地形、物体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电力负荷、设备运行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故障原因,对于故障的判断、防范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1. 雷击雷击是一种常见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原因。
经过现场查看,故障发生时塔杆附近有明显的雷击痕迹,表明该线路受到了雷击。
当雷电击中超高压输电线路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冲击,导致设备带电或被击穿,引起跳闸故障。
此外,由于线路经历了多次雷电天气,导致线路绝缘系统老化,增加了故障的发生概率。
2. 设备损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设备包括支柱、导线、绝缘子、跳闸器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因为开关动作不当或设备老化而导致失效,从而导致输电线路跳闸故障。
3. 负载异常超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大量的电力,当电力负荷异常时,如电流过大或负荷瞬变,会造成设备的过载和跳闸故障。
此外,大量负荷的集中开关也容易引起跳闸故障,短路电流和削弱电压等因素都是导致故障的原因之一。
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电力成为了维护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资源之一,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也对稳定社会发展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狠很多高压输电线路遭受到雷击跳闸的事件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日常的生活安排,因此本文将系统的阐述在现实生活中500kv的输电线路时常受到雷击跳闸的原因,以及给出具体的处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电力持续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引言:高压输电尤其是550kv的输电线路因为其特殊的发电环境和安全因素,往往会将其设立在一些海拔比较高的高地上或者深山里,因为周围的环境比较空旷,地质环境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因为输电线路本身的特性等等,这些因素导致输电线路在雷雨的天气里很容易受到雷击的破坏,从而跳闸,影响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继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所以分析500kv输电容易被雷击跳闸的原因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影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原因分析(一)设置的避雷装置不合理在500kv的高压输电线的避雷保护装置中,避雷线的设置对于架在高空的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避雷线设置的不是非常合理,比如避雷线与架空的导线之间的夹角角度过于大,这个夹角角度也称之为保护夹角角度。
如果这个保护夹角角度过于偏大,那么保护的效果将会大大的降低,因此在面对雷雨的恶劣天气中,很容易保护效果不佳,导致跳闸从而断电。
因此为了大幅度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被雷击跳闸的概率发生,必须设置合理的避雷线保护夹角角度。
(二)接地电阻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接地电阻值容易受到地质的影响,导致电阻过大,研究表明,高压输电线塔与地面之间的接地电阻值和输电线设备耐雷击的性能密切相关,如果高压输电线塔与地面的电阻值过于大,那么输电设备受到雷击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自然跳闸的频次也是逐渐上升的[1]。
·技术与应用·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事故措施探究■李洪彬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广东江门 529000摘 要:输电线路本身线路长、跨越范围广,地形条件复杂,容易遭受雷电袭击,雷电故障所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较多,对此必须积极重视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防范与控制。
本文分析了雷击跳闸事故成因,并提出了雷电防范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成因;防范对策引言高压输电线路因为距离较长,跨度较大,而且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对此很容易遭受多种复杂自然因素的干扰,其中雷电袭击就是一大威胁,为了有效防范雷击事故,就必须做好雷击故障成因分析,并采取防雷措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防范雷击故障。
1.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原因分析1.1线路地形地貌条件输电线路具有电能传输的功能,可以将电力电能从电厂传输到负荷中心,其中必将经历多种复杂的地形、天气条件等,每逢高山环境也必然会面临各个严重的雷击事故,复杂的地形条件会加剧雷击故障。
通常来说,山地的山顶、山坡以及凹地、洼地、水地、风口等位置也容易出现雷击闪络问题,都属于雷电容易袭击区域,都将增加雷击跳闸故障的发生概率。
1.2雷击绕击因素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雷电绕击所导致的跳闸达到一半以上。
对此必须控制雷电绕击,从而达到防雷电的目标。
雷电绕击率也同一些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杆塔高度、避雷线保护角、杆塔地面坡度等,如果杆塔不断增高,地面则无法屏蔽雷电,从而扩大绕击区,而且随着杆塔的增高,电感也对应上升,雷电流经杆塔也将带来更高的电压幅值。
避雷线保护角和绕击区二者呈正相关,也就是绕击区会随着保护角的变大而扩大,绕击次数也将变多。
而且地面坡度不断变陡峭,对应的导线暴露弧段也扩大。
如果线路跟随山坡防汛来架设,其外侧绕击区将不断扩大,绕击次数也变多,内部绕击区变小,绕击次数也变少。
而且山地条件下,地面倾角较大,使得避雷线屏蔽功能下降,转角塔因为绝缘子发生倾斜也可能使得内角相导线偏向线路的外沿,这样就削弱了地线本应具备的保护功能,会客观上增加雷击事故。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防范措施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大动脉,其分布广泛、架构复杂,特别是在线路规划过程中易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而暴露于雷击环境中。
据相关数据统计,各等级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中雷击跳闸故障所占比例已超过了30%,特别是少数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竟达到了40%以上,这充分说明雷害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严重性及危害性。
因此,为了减少雷击跳闸事故频率,保障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防雷对策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架设路径大多为高山、旷野或丘陵,且基本采用高塔架设,大部分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和破坏。
通过近几年架空输电线路跳闸停电事故调研发现,雷击在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中占较大比重,且大多难于防范。
国内各地区电网在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实践应用中大多采用架空避雷线、装设避雷针等单一防雷措施,防雷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
有效筑牢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水平,减少雷击停电事故,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雷击事故特点某地区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引起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为雷击。
如2016年35~220kV线路跳闸48条次,雷击跳闸为35次,占全年72.9%,2017年35~220kV线路跳闸31条次,雷击跳闸为14次,占全年跳闸45.16%,2018年35~220kV线路跳闸70条次,雷击跳闸为57次,占全年跳闸81.43%。
1)电压等级越低,雷击故障发生率越高。
从表2可以发现近3年来35kV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雷击跳闸次数均远高于其他电压等级线路,累积达94次,占88.68%。
110kV线路雷击跳闸率、雷击跳闸次数次之,占9.43%。
220kV线路雷击跳闸率、雷击跳闸次数最低,仅为2次,占1.89%。
2)每年3—8月为雷击跳闸事故高发期。
2016年3—8月雷击跳闸次数占全年雷击跳闸的100%、2017年为92.86%、2018年为98.24%。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浅析及防雷事故措施的研究随着电力事业不断发展,输电线路已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设施。
然而,在雷雨天气下,输电线路可能会遭受雷击跳闸事故的影响,给电力供应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失。
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原因、特点和防雷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因素、设备故障和人为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温、湿度、降雨、风力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雷击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线路设计不合理或维护不到位,就会对线路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设备故障主要包括绝缘受损、接触不良等,这些故障导致电压的变化,容易引起雷击跳闸。
人为因素主要是对线路维护管理不到位或抢修不当,导致设备损坏,进而造成雷击事故。
其次,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具有特点明显、影响范围广泛和难以预测的特点。
这些特点导致对抗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不能仅靠单一的防护手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全面防范。
为了有效预防雷击跳闸事故,将防雷措施分为三类:线路防雷、设备防雷和维护管理。
线路防雷是指预防和减小雷击对线路的影响,其措施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选用材料和结构,保证线路在雷电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雷性。
另一个方面是利用避雷线、避雷网等设施,将雷电流导向地面,以减少线路遭受雷击的可能。
设备防雷主要是指在设计和选用电气设备时,考虑雷击电阻和大气电压的影响。
该措施的实施需要从电气接地、屏蔽、放电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减小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护管理是输电线路防雷的关键环节。
对于线路设备的维护、检测、及时处理故障问题都是防止雷击跳闸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
此外,定期的防雷巡检、电气接地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各项维护管理的措施,才能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防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同时也需要注意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操作,特别是在雷雨天气下,更应该加强抗雷措施以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浅析及防雷事故措施的研究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是指在雷暴天气下,由于雷电引起的电压冲击,导致输电线路
发生故障,跳闸停运的情况。
这类事故已经在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给电网运行和供电安
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原因及防雷事故措施具有重要的意
义。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电位差:在雷暴天气下,大气中形成的不均匀电场以及大地和云之间的电位差,会导致雷击发生。
2.雷电电流:雷电产生的高强度电流会通过输电线路,由于电流的突变和冲击,会引
起线路的跳闸。
3.线路绝缘破坏:雷电冲击产生的能量会使得线路的绝缘材料受到破坏,导致绝缘失效。
1.建立防雷保护系统:对于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应该建立完善的防雷保护系统,包
括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等设备,以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冲击。
2.优化线路设计: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应该考虑雷电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线路参数
和导线材料,以提高线路的耐雷能力。
3.加强线路绝缘:对于输电线路的绝缘材料,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提高绝缘水
平来防止绝缘失效。
4.及时检测维修: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上的隐患,以确保线路的运行安全。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主要原因包括大气电位差、雷电电
流和线路绝缘破坏等。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建立防雷保护系统、优化线路
设计、加强线路绝缘和及时检测维修等措施来提高线路的耐雷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和供电
安全。
11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电网中的事故多以输电线路的故障为主,而输电线路的故障又以雷击跳闸事故最为突出,尤其是架设于山区的线路,线路故障大多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
110kV输电线路一般来说输电线路距离长,并且输电线路多在山地、平原或者旷野,极易受到雷暴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11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雷击;原因;防范110kV输电线路被雷电击中时的雷电流指的是在雷电击中地面上接地系统的目标之后再通过接地装置向外界释放能量所表现出的电流值。
近年来,110kV输电线路在国家电能输送分配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110kV输电线路沿线通常有避雷线的保护。
但是,由于110kV的输电线路架设的地点多处于山地、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变化大、天气多变以及地形复杂使得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几率更大,造成输电线路外绝缘被击穿以致闪络放电、线路跳闸发生严重的停电事故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110kV输电线路的有效、高效供电有负面的影响。
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分析了11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抛砖引玉,以期为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进上绵薄之力。
1雷击种类及特征分析1.1雷击种类雷击是自然现象,包括雷电直击、绕击及反击3种类型。
(1)雷电直击避雷线档距中间部位所产生的电位较低,绝缘子串两端所产生的电位也较低,所以反击几率较小。
(2)雷电直击杆塔顶部易使塔身对地产生较高电位,绝缘子串两端也会产生较高电位,很容易发生闪络。
(3)雷电绕击导线的几率很低。
(4)绕击跳闸主要是由雷击杆塔顶部或绕击导致的。
(5)线路通过山区时受到山坡角度、杆塔高差及土壤电阻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绕击几率较高。
(6)避雷线保护角愈小,发生雷击几率也就愈小;避雷线保护角愈大,发生雷击几率也就愈大。
而避雷线保护角相同时,其悬挂愈高,绕击几率愈大;反之,绕击几率愈小。
(7)雷云带在沿着山沟顺风移动过程中可能对导线产生直击或绕击。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和防雷措施摘要:在广东沿海地区夏季多雷雨天气,输电线路容易被雷击造成停电事故。
因此,为了减少或者避免事故的发生,防雷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从而改善线路的性能,可以使其可以避免雷击而产生事故。
本工作对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统计进行了分析,对雷击原因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几点防雷措施,最后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防雷措施;安全运行;线路1 引言据统计,输电线路通常情况位于比较宽旷的野外,并且其位置比较高。
输电线路的本身特点很容易受到雷击。
电力系统对停电原因进行过有关统计。
根据数据显现,雷击导致停电是所有致停电因素中最主要的。
另外,线路落雷后,雷电波沿输电线路进行传输,从而会侵袭有关的电网造成停电。
数据显示,这也是致停电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措施,改善其性能,从而做到很好的防雷。
做好这项工作可以减少雷击产生的跳闸现象的发生。
同时,防雷工作还为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性提供保证,使得输电线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运行。
考虑雷电活动强弱以及线路的重要性,综合考虑防雷投资与线路耐雷性能提高所得到的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合理措施,以及输电线路达到规程规定的耐雷水平值得要求,尽可能降低雷击跳闸率。
2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统计分析从广东地区雷电活动规律来看,5、6、7月份的地闪密度较其他月份明显大幅度升高,是线路频繁发生雷击跳闸的主因。
从某线路投运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共发生雷击跳闸7次,雷击同跳2次,均为单相故障,重合成功。
从雷击形式分析,其中绕击3次,反击4次。
相比往年同期,在落雷密度大幅度升高的情况下,本线路雷击跳闸率不升反降。
说明近几年实施的地极普测和接地网改造的防雷措施非常有效,需在积极推广应用。
3 雷击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3.1雷击原因分析雷雨天气时,雷云放电会产生过电压,从而击穿线路绝缘产生雷击事故。
导致事故的过电压可以分为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压。
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预防措施回连松摘要:高空中的雷云在起电、移动以及先导放电中经常会构成一个断开的回路,这样将会与架设在高空中的输电线路发生静电感应。
而在高空中的雷云对大地实施放电时,输电线路中将会出现很多的自由电荷,并且会以冲击波的方式向两头予以移动,然后形成雷击故障。
伴随我国电力工作的不断发展,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也逐渐的增多,这在很大严重上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转。
关键字: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预防措施1 雷击跳闸故障的基本含义由于我国的输电线路基本上都处在暴露的状态下,因而,其受天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其在雷雨气候中非常容易遭到雷击等天然因素的干扰,进而导致其无法正常的运转,对人们的用电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分析发现,由于雷击而致使绝缘子闪络出现放电情况是雷击跳闸故障的最主要原因。
假如35kV配网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雷电流比线路耐雷的程度高,那么就会出现绝缘子闪络放电。
而这时,如果闪络放电的时间十分短,那么引发跳闸故障的可能性就会比较低;如果雷电以后,作业电压形成的电弧继续存在,则引发跳闸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因此,雷击跳闸故障的产生的主要条件就是因为雷击而导致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闪络放电和因闪络放电而形成安稳电弧。
2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类型通常情况下依据输电线路受到雷击闪络方式的不同,把雷击故障分为直击故障与绕击故障。
直击故障主要是指在雷电直击到塔顶或避雷线的时候,雷电会进行分流,而一部分的雷电通过避雷线及输电线流的流动,另一部分的雷电会沿着杆塔进入到地下,在雷电流进入地下时杆塔本身的电感及接地的电阻会使得塔顶电压的敏捷度提高,由此成为高位的电压,而在塔顶电位以及导线上的高位电压差比绝缘子串的50%雷电放电的电压大50%时,绝缘子串就会发生从杆塔到导线的闪络情况。
通常这时发生的雷击故障常叫做直击故障;而绕击故障主要是指雷云经过输电线路时,其对大地的房地便会与输电线路发生一定的感应,如此就非常容易绕过杆塔直接通过输电线路有瞬间的高压出现,形成输电线路的电位提高。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1-06-22T02:46:30.834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5期作者:白海清[导读] 某变电站位于山区道路旁边,该地区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度在400~1200m,是重要的电力枢纽平台。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内蒙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现阶段,我国对于架空线路配网的防雷操作主要是从主网的防雷措施转移过来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配网的实际防雷能力,尤其是对于5~7kA小电流地闪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配网毕竟与主网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导致配网转移的主网防雷措施很难发挥实际的作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防范对策引言某变电站位于山区道路旁边,该地区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度在400~1200m,是重要的电力枢纽平台。
近年来,由于雷击频繁、地理环境复杂的原因,区域内的输电网络雷击故障频频发生。
据统计,2018年,该区域的雷暴日为42天,雷击引发输电线路频繁跳闸,2018年雷暴日中2条220kV输电线路跳闸3次,110kV输电线路跳闸高达15次以上,并且引发变电站故障。
雷击跳闸严重危害电网稳定,尤其是多雷区输电线路故障发生率高,对生产生活用电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降低多雷区雷击故障,本文对多雷区的雷击故障特性与发展原因进行分析,改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完善变电站防雷保护技术。
1.架空输电线路产生雷击跳闸事故的成因剖析1.1多雷区的雷电活动因素某变电站所在的地区地形复杂,山区气候多变,容易形成雷云。
该区域为多雷区,雷暴日延续时间长,而且出现的雷电雷暴以及落雷密度较大。
从近十年来的雷雨天气来看,该地区的雷电开始月份较早,而且6-8月的雷电活动频繁。
经过统计,十年来该地区每年平均雷电活动次数为3万次,地闪次数为1.8万次。
总体上该地区的雷电频繁,而且输电线路密集,容易发生雷击故障。
1.2杆塔因素与放电通道因素雷击杆塔也会引发输电线路故障,2019年发生13起雷击杆塔故障事件,其中耐张塔遭受雷击6次,硬转塔遭受雷击2次,其他直线杆塔遭受雷击5次。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
2012-01-18T13:59:35.013Z 来源:《赤子》2011年第24期供稿 作者: 乔 元
[导读] 接地电阻值是影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因素之一,雷击跳闸率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乔
元(哈尔滨电业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本文对哈尔滨电业局所辖输电线路在2006~2009年,发生的雷击跳闸故障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找出引起雷击跳闸故障的原因,并对
如何防范雷击跳闸故障,提出了建议和防范措施,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害故障;绝缘水平;防范措施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安全可靠输送电能的艰巨任务。近年来,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
闸故障也日益增多,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电网瓦解等恶性后果,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
活,引起社会恐慌,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所以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送电工区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
1
雷害故障跳闸分析
对2005~2009年五年内发生雷害跳闸情况进行比较:
2005~2009
年雷害跳闸折线图
2006
年至2009年雷害跳闸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1%,-72.7%,+133.3%,+28.6%。从折线图和增长率来看,06年雷害跳闸次数
最多,达到
11次,2007年下降到3次后,开始有逐年递增但是增加幅度较缓的趋势。
从统计数据来看:5年内共发生雷害跳闸37次。按照线路电压等级来看:其中500kV发生跳闸1次,占3%;220kV发生跳闸12次,占
32.5%
;66kV发生24次,占64.9%。能够看出66kV线路雷害跳闸占全年跳闸次数近2/3。按照设备运行年限来看:运行30年以上的老旧设
备跳闸达
17次,占66kV跳闸的71%,占总跳闸次数46%(近1/2),且全部为66kV线路。按照杆塔类型分:耐张杆塔发生跳闸9次,占
24.3%
,直线杆塔发生跳闸28次,占75.7%。
从以上数据来看,老旧设备接地电阻改造是工区防止雷害故障跳闸的重中之重。另外,从以上37处落雷地点看,地点分布呈随机状
态,无明显规律和重点区域的划分,所以从目前来看工区在着重处理老旧设备接地装置的同时也得兼顾其他线路的防雷工作的开展,尤其
是直线杆塔的防雷装置的改造工作。
2
防范雷害故障跳闸措施
2.1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值是影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因素之一,雷击跳闸率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大而显著增加,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防雷工作的
基础,因此,应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的要求,定期对线路杆塔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缩短线路易落雷区段杆塔接地电阻的测试周
期,每年雷雨季节前要对线路易落雷区段的杆塔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试工作,及时检测出接地电阻超标的杆塔,更新和改造接地电阻值不
满足要求的接地线,必要时可增加线路接地线数量,对接地电阻值较大的,应使用降阻剂、碳粉等将接地电阻值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2.2
调整线路的绝缘水平
线路上的绝缘子因长期处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绝缘性能会逐渐下降,当绝缘子绝缘降低或失去绝缘时,其分布电压就要降低或呈零
值。这些有缺陷的绝缘子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更换,就要降低线路绝缘水平,容易发生闪络事故,尤其当雷击绝缘子有缺陷的杆塔时,杆塔
绝缘子闪络的机率就会增大,因此,应认真执行《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的有关要求,每两年一次对线路的绝缘子进行定期测试,及时
发现和更换低值、零值、闪络绝缘子。对于绝缘水平较低的线路,可通过加长合成绝缘子结构长度、增加绝缘子片数等措施,增加绝缘子
的爬电距离,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2.3
合理安装避雷器和消雷器
输电线路上的避雷器主要是氧化锌避雷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少、重量轻、通流能力较高,遭受雷击时无工频续流,不存在熄弧问
题。加装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器传入相临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因
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
闪络电压,因而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
消雷器是一种消雷作用被人为放大了的避雷针,当雷云对地发出先导以后,雷云中部分电荷借助先导通道到达消雷器附近上空,此时消雷
器所有尖端产生的异性电荷,以某一数量密度和速度中和先导中的异性电荷,从而使消雷器列阵尖端至该先导首端的局部空间电场强度有
所下降,因而可能阻止了先导的继续向前发展,起到了消雷的作用。
2.4
装设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
线路绝缘子在雷击闪络后,一般都能在线路跳闸后自动恢复绝缘性能,所以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可增大75%~95%,少雷区的输电线
路如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则必须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以防万一雷击跳闸时全线停电。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输电线路雷击后容易产生绝
缘子闪络,因此也必须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绝大多数雷击是单相闪络,若采用单相重合闸,可以减少断路检
修工作量,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2.5
增设耦合地线
耦合地线是在导线下面加设的一条接地线,它具有加大分流和加大耦合的作用,可以使塔顶电位下降,减少反击事故。但它没有屏蔽
作用,不能减少绕击事故,且带来由于跳线可能引起导线对地距离不足等问题。当杆塔结构已固定,不易将单避雷线改为双避雷线,且接
地电阻也不易进一步降低时,可考虑加装耦合地线。
综上分析,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雷击故障是一大灾害,而雷电活动是随机的,它因地理、气象、地质、地面环境的不同而造成
的雷电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输电线路应根据不同场合采用相应的综合防雷措施,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改善线路绝缘水平作为线路防雷
工作的基础,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雷击线路的机会,从而使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社会提供一个坚强、可靠的电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S].1979.
[2]
黑龙江省电力公司.送电生产管理[Z].1998.
[3]
王清葵.送电线路运行和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
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输电线路(第四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