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俗与酒礼.

酒俗与酒礼.

酒俗与酒礼.
酒俗与酒礼.

酒俗与酒礼

酒俗和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内容。酒俗是和酒的发明同时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酒人”和“酒正”一类的人,专门在日常生活和交际场所,负责理酒和分配酒.汉代以后,国家开始设置酒官,专门管理酒业和科税等业务。这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酒类管理和专卖机构,它们除经销酒类商品外,还起着协调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酒俗在民间的传承,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多种功能。首先在酒的制作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酿造方法和传统的饮酒习俗.中国云南的傈僳族喜欢制作和饮用米酒.每年到了秋收季节,家家户户都做好酿酒的准备。造酒原料一般是玉米、高粱、稗子等,其中以稗子酒为最好。酿酒方法是:先将用来造酒的粮食格碎,并加以蒸煮,然后投入酒药,罐装封存,数十天后,即可启封冲饮。饮酒时,先将铁锅置于火塘之上,倒入事先兑好的温水,然后用木勺把罐里的酒糟舀入锅内,同温水搅拌,片刻之后,尝一尝,如味道和温度均可,就将水酒舀出过滤,盛入精制的竹木小酒杯中,供人品尝。这种自制的水酒,度数不高,味道甘淳,饮用起来特别爽口。在傈僳族生活中,如遇贵客来临或喜庆节日,常借酒对歌,并以舞蹈助兴,有时一饮数日不散。有些地区,每当贵客来临时,还有饮“双人酒”的习俗。即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伸出一只手,捧起酒碗,同时喝下这碗酒,表示两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过去在签订盟约和结拜兄弟时,也使用这种最高礼节,这表现出傈僳族淳朴、豪放的民族性格。佤族也喜欢自制自饮水酒,佤语称为“布来”。在喜庆节日里,“水酒是不可缺少的佳品,饮酒时,先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开杯,然后你一杯,我一杯的对饮,酒席上谈笑风生,还可引吭高歌,以示团结和兴旺.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最喜欢饮用“马奶酒”。这是一种由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酒,表面上看,虽和羊奶、牛奶无多大差别,但它有一股浓烈、醇厚的香味.每年的六月至九月,是哈萨克族牧人制作马奶酒的季节。妇女们把刚刚挤来的马奶,倒入木桶和皮桶里,再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在桶里上下搅动,使马奶提高温度,迅速发酵。马奶酒不像葡萄酒那样甘甜,也不像其他烧酒那样辛辣,而是有着一种独特醇厚的香味。这种酒千万不能猛饮,否则很容易招醉。传说巩奶斯草原上有一位牧民,曾和牧主打赌,要喝下15公斤马奶酒.牧民从上午一直喝到深夜,一滴不剩。于是这位牧民的美名传遍整个草原。这是说,马奶酒虽是低度酒;品饮时却要慢慢来。

酒俗在民间传承中,都含有自身的美学意义。大型的祭祀活动中,用酒酬神,寄托了祭祀者美好的愿望和崇高的感情.在政治和军事生活中,常以喝血酒的方式结成联盟。喜庆节日饮酒,增加欢乐气氛。酒进入社交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同样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因为每一种酒俗,它的创造都含有某种象征意义。彝族有一句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家“有酒便是宴”,饮酒不用菜,不分场合地点,不论生人和熟人,只要席地一坐,围成一圈,端起酒杯,就可依次轮流而饮,民间戏称“转转酒”。这种饮转转酒的习俗,彝族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优美的传说。传说,在一座大山里,住着汉族、藏族、彝族三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于是结拜成三兄弟.汉族是大哥,藏族是二哥,彝族是么弟。有一年幺弟种的荞麦丰收,磨了许多荞麦请大哥和二哥吃。当时因为煮的太多,没有吃完,第二天剩下的荞麦变成浓烈溢香的水。兄弟三人都舍不得喝。他们坐在火塘边,你推我让,从清早转到晚上也没喝完。后来,来了一位名叫“觉撒斯惹”的幸福之神,使这种酒常喝常有.从此,每逢过年过节,彝族姑娘便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金竹秆和麦秆,在家门口的路边上等待,凡是过往行人,都要劝你饮上一口美酒。“甜不过彝家的秆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是路人共同的评价。四川的羌族喜欢饮“咂酒”。“咂酒”以青棵、大麦做成,饮用时,向酒坛中注水,插细竹管吸食,男女老少轮流吸,吸完再添水,至味谈后食渣,民

间俗称“连渣带水,一醉二饱”。

中国少数民族,除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外,大都嗜酒,他们将饮酒欢歌作为主要的文化生活。许多民族凡饮酒必唱歌,于是,“酒歌”在各民族中特别发达.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酒、歌、舞结为一体。重要的聚会场所,俗例由寨中的年青姑娘敬酒,兴浓时歌舞以随,十分热闹。哈尼族在过“苦扎扎”(六月年)和“扎勒特”(十月年)时,要给来客斟两次酒,表示友谊连绵不断.生活吉样幸福.席间老人们还要唱“哈巴”偶歌)劝酒:

喝哟——喝;

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

传说远古的时候哟,

我们是葫芦兄妹的子孙。

喝哟——喝!

不要嫌酒不香不甜,

祖辈像白云和山冈一样亲近,

愿我们的友谊像江河紧密相连。

酒歌激荡着历史的回声,也表达了哈尼人希望民族间和睦相处、友谊长存的美好感情,情真意切,歌声凄婉。

酒俗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群体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体,酒俗往往将信仰、崇拜、宗教、道德、礼仪等观念融合在一起,构成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如藏族民众在盛大庆典和亲朋相聚时,首领、长者、主人都要端起酒碗,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上酒,朝天、地和西方各弹一次,表示对天神、地神和祖先的敬奉.其他人端起酒碗时,同样重复这一礼节.这一酒俗,表现出藏族民众原始古老的宗教信仰和对客人真挚的敬意。酒宴始终充满了纯洁、和睦、崇高、静穆的气氛。

酒的来历

酒,是中国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系统。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即醉以酒,即饱以德”(《大雅·即醉》)的诗讯《周易》、《周礼》、《礼记》、《左传》等典籍中,关于古代酒俗的记载更多,如“酒者可以养老也”(《礼记》)、“酒以成礼”(《左传》)等。这说明酒存在着多种用途。是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

酒产生于何时,现在已无可考.关于它的发明创造,中国各民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谈到酒的发明,起初用来造酒的原料是植物的块茎和果实,后来才渐渐发展为用粮食酿酒.《战国策·魏策》二载;“昔者帝女今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这则传说,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但它表明早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人们已认识到酒的危害。据史籍记载,武庚被灭之后,周公以殷遗民封康叔于卫,作《酒诰》篇.《酒诰》是周武王对段的遗民发布的禁酒令,足见殷代嗜酒之风盛行,且导致了亡国.后世因酒风不正而发布的禁酒令,不计其数。民间还传说夏代的杜康,是造酒业的鼻祖.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名句。可见杜康酒是当时的名优产品.今天我们要想知道中国古老的酿酒技术,是十分困难的。《礼记·月令篇》中记录了造酒的六点注意事项:“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炙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对原料、投曲、浸煮、水质、器皿、火俟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说明当时的酿酒法已趋向成熟.当时酿造的可能是果酒和米酒之类的低度酒,烧酒等高度酒的酿造,开始于元代。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间始创其法。”当时还有了专门的烧酒作坊,米酒、果酒则民间早已有之。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而古老的制酒方法。郁永清《释海纪游》中记载,中国台湾的山地民族“其酿酒祛,聚男女老幼共嚼米,纳筒中,数日成酒,饮时人清泉和之。”林谦光《台湾纪略》也说,台湾省山地民族“人好酒.取米置口中嚼烂,藏于竹筒中,过数日而酒熟,客至,出以相敬,必先尝而后进.”这是原始酿酒法的最形象的记录·总之,无论用哪种方法,发酵是基本的工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普遍传承着自制果酒、马奶酒、青稞酒、米酒的习俗,只不过投曲、发酵工艺已有了许多改进。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酒的产量与日俱增,饮酒习俗自然渐渐形成。酒俗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原始功能是用于祭祀活动,供神享受,作为民俗事象,它包含着庄严之美,表达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感情。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渐渐的由娱神变为以娱人为主,酒便大量的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之中,具有了交际和娱乐的功能。

最早的酒

“猿酒”大概是最早的酒。有关这种“猿猴造酒”的说法听起来似乎荒唐可笑,其实是有些科学根据的。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大自然后发的结果,酿酒之本,亦可有同观。

洪荒时代,野果落地无人拾,温度相宜自然发酵,成为香味醇厚的汁水,此一现象,年复一年,循环不已,随着生灵智慧的提高,于是地球上便有了酒。《粤西偶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粤西平等府,山中多猿,善采花酿酒,樵之入山,得其巢穴者,得酒多至数石,使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当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后期,当时人类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在这一阶段的山顶洞人对于食物有了好恶选择的可能,他们发现经自然发酵有酒味的野果好吃,从而将野果贮存起来,有意识发酵后可食用,这种经自然发酵的野果生成的酒,可以说是最原始的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新时器时代,畜牧业逐断产生,发展起来,当蓄养的母兽产仔,有兽奶时,含糖分的奶人们一时吃不完,和野果相仿也可能受到自然界中酵母的作用,发酵成酒,于是有了《周礼》之中提到的“醴酪”,即用乳制的酒。又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终至多数人以耕稼为生。农业产生、发展起来,以五谷为食,并且有了剩余。晋人汇统在《酒诰》中说:“酒之所兴…,有饭可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芳气,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说明残汤剩饭发酵,可以成酒,是在偶然间被人们发现的,于是谷物造酒使人类酿酒技艺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实践及千百年来的探索改进,始以果,继以奶,再之谷,始而甜酒,继而醴酪,后以烧酒,终于今天把我国茫茫酒水之河酿成了。

茅台的传说

传说一年除夕,茅台酒产地茅台镇大雪纷飞,一位衣衫褴楼的老婆婆被冻僵在镇口李姓青年的家门口。李某开门看见后,立即将老人背进屋里,添旺炉火,端出自酿的米酒款待老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老人歇息,自己躺在地上过夜。不一会儿,随着一阵奇妙的琴声,从天边飘来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纱,手捧闪光金杯,降落到李某面前。仙女将杯中美酒洒向地面,顿时,空中酒香弥漫,还现出一道明光闪耀的银河。李某一觉醒来,只见屋内炉火旺盛,水饭温热,床上被褥铺叠整齐,老人眼前的仙女不见人。他打开门来,只见风住了,雪停了,一条清澈晶莹的小河从家门口流淌而过,河面上还不时飘来阵阵酒香。从此,仙女赏赐的银河之水就成了茅台人造酒的珍贵原料。如今,茅台酒的“飞天”牌商标,便与这个传说有关。

杜康与酒

关于酒的发明人,民间有许多传说,但其中流传最广的要算“杜康造酒”之说了。

杜康是什么时代人,是什么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一说黄帝时人,一说是夏禹时人,还有说是周朝时人或东周时人。东汉人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学》中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一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禹的儿子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朝代—一夏朝的第五代君王,少康就是杜康,那么,杜康就是个君王了。并且明确提到杜康是“秫酒”的“初作者”。秫:即高梁的统称,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杜康是“高梁酒”的初造者,因此自唐以来,杜康一直被奉为酒之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成了酒的代名词。

从现有的材料看,我们很难得出“杜康发明酿酒”的结论。因为事实上,酿酒方法的发明也不可能由某一个人来完成。“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而美,遂疏仪狄。”《说文解字》中的这些话,我们只能理解为,仪狄、杜康只不过是古之善酿者,并且可以推知,在我国,以谷物造酒最早在夏朝已经开始了。

《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客中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金陵凤凰台置酒>

置酒延落景。

金陵凤凰台。

长波写万古。

心与云俱开。

借问往昔时。

凤凰为谁来。

凤凰去已久。

正当今日回。

明君越羲轩。

天老坐三台。

豪士无所用。

弹弦醉金□。【垒土换缶】

东风吹山花。

安可不尽杯。

六帝没幽草。

深宫冥绿苔。

置酒勿复道。

歌钟但相催。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短歌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今朝有酒今朝醉。

曾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醉里挑灯看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卢殷《长安亲故》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杜苟鹤《白发吟》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梁园吟》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

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段成式《哭李群玉》)

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碧

酒与诗书画

中国酒诗不分,“酒是水中诗,诗是文中酒。”古今作家在作品中不涉及酒的,只是极少数。面对这样一部酒与诗文联姻的文学史,谁也无法把它们联姻的史实轶事,弄清说全。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诗道:“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就是说外在的事物和内心的情绪中,千姿百态,到处都有诗,一喝酒这些诗就出来了,因此他称酒为“钓诗钩”,前人说:“文章本天成,饮酒自得之”。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夔,在《自谴》一诗的后半首道:“看月不仿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笑他嫌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不少求他作画的人,求不到时便以酒为饵。

著名国画大师付抱石,每当作画时,总是少不了酒,常常是一手执笔一手执酒,用洒激发创作之情。建国初期,他同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由于当时生活困难,无处买酒,竟写信向周恩来总理倾诉无酒之苦,周总理亲自派人将酒送去。美酒润笔,亲情动人,他与关山月很快构思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不朽之作,得到了毛主席的中外贵宾的高度赞扬。

众多大家的艺术实践证明,酒不仅是东坡所说的“钓诗钩”,同时,又是“钓画钩”,“钓书钩”。

被称为天下第一书的《兰亭序》,也是由王羲之在“把酒临风”的境界中创作的。酒与文学艺术的古趣闻,数不胜数,清人唐宴有诗道“酒为翰墨胆”,实在说得不够,应该说“酒为翰墨魂”才是。

中国的文学史尤其是诗的创作,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最早的民间诗歌总集《诗经》305首,其中酒诗就有50首,占六分之一。谈到酒的用途为消愁、宴请、送礼、祭祀等诸多方面。《诗经》中的《诗经·小雅·小宛》写道“人之齐圣,饮酒温可。彼皆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只”。这是一首劝人饮酒有节的诗。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前两句赞扬有的人聪明又智慧,饮酒温文尔雅而不醉,中间两句批评有人糊涂又无知,饮酒天天醉,后两句则劝告人们要注意酒态仪容,天性不能有两重,点明饮酒要节制的主旨。全唐诗5万首,谈到酒的诗占五分之一。李白的酒诗占其全部的六分之一。

酒与诗的关系已是老生常谈了。最近诗界出了个赵红尘,他是广东茂名的年轻诗人,既爱写诗又爱喝酒,竟然在半醒半醉的状态下,写出长达三千六百对行,名为《酒神醉了》的诗。可谓是目前世界上咏酒最长的诗。通过市场动作,诗人以一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功转让。在这首诗的包装盒内,装了一瓶精品小茅台酒,实现了酒与诗“一体化销售”,这对沉寂了一千多年的讲坛,不啻投下了一颗巨型炸弹。

酒与诗

——野泉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

在《诗经》中,与酒有关的有40多首,在五万首《全唐诗》中,涉酒诗篇竟多达五分之一。不少诗人不仅与酒结缘,且成酒中豪杰。领一代风骚的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成千古佳话。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无夕不饮”,“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李白以“斗酒诗百篇”,“会须一饮三百杯”,为人所共晓,赢得“醉圣”“诗仙”雅名;而杜甫嗜酒如命却鲜为人知,其实杜老先生更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直到“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的信誓旦旦、死而后已的程度。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自称“醉司马”,诗酒不让李杜,作有关饮酒之诗800首,比李白的170多首杜甫的300首都多,且写了讴歌饮酒之文《酒功赞》。北宋初年,范仲淹是“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是“归来中夜酒醺醺”;元佑时期,欧阳修是“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苏轼是“酒酣胸胆尚开张”、“但优游残酒”、“险韵诗成,扶头酒醒”、“酒美梅酸,恰称为怀抱”、“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尽了诗酒飘零。继之而起、驰骋诗坛的陆游,曾以《醉歌》明志:“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一腔豪情,借酒力以增强、发泄。集宋词之大成的辛弃疾,“少年使酒”,中年“曲岸扬觞,垂杨系马”,晚年“一樽搔首东窗里”、“醉里挑灯看剑”,以酒写闲置之愁,报国之志,使人感到“势从天落”的力量。

至元明清,诗酒联姻的传统仍硕果累累。无论从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到陈维崧的“残酒亿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从萨都刺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到杨升庵的“惯春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无不是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正是酒,使诗人逸兴遄飞,追风逐电;正是诗,使美酒频添风雅,更显芳泽。

大约旧时诗人词客,他们懂酒、识酒、知酒、惜酒、深谙酒之妙处,能从中汲取到诗

的灵感,而当今诗人,善饮者不少,明白酒之真谛而形诸绝妙文章者,却不多。所以,在唐朝诗坛上,无论初、盛、中、晚,凡好的诗人,差不多都好酒,而且还非一般的好,是嗜好,是癖好,有的甚至到了无酒不成诗的地步。诗有酒意,酒有诗情,竟让唐朝成为中国诗歌之峰巅时代。

古时不但诗人词客好酒,其他文人墨客也不例外。他们先找一近水亭阁,红桌石凳,三五团坐,侍女斟酒,书童摇扇,天上镜月高挂,地下黄菊盛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吟诗,作画,书法,此情此景不知醉迷了多少文人雅士。据传被视为书法经典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在半醉半醒之间挥毫而就。如果没有酒,我们很难想象王羲之能把《兰亭序》中的众多之字写得各不相同。这字,虽不是诗,却胜似诗,它含有诗之魂魄啊。只可惜现今之人大都已无此雅兴,虽然现代酒和文化糅合互渗的更深,但那大都商业味太浓,已很少有不落俗的意境了。说来还不觉有点遗憾。如今,好酒是越来越多,好诗好词却越来越少,酒吧是越来越高档,诗刊却越来越糟糕。甚至于写诗的人越来越众多,读诗的人却越来越稀少。

诗是吟的,酒是品的。好诗要慢慢吟诵,好酒要细细品味。好诗如好酒,耐人寻味;好酒如好诗,让人陶醉。吟好诗,品好酒,不但是古人,也是今人的一种美的身心享受。

在中国,凡声名遐迩的好酒,都留在了诗人的作品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捧读他们那些锦词绣句,那佳醪浓浆的口角噙香,那金盏玉杯的诗情画意,那酩酊陶然的情致风雅,那玉山倾倒的酣畅淋漓,仍令人不禁酒兴大发的。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一般来说,不懂酒者,无诗;不好酒者,无好诗;不善于

在酒中觅得诗魂诗魄者,诗人的想象翅膀,也难以高高飞翔起来。

酒盲:爱饮酒的“酒盲”“感情硬,不要命”,极晚将“酒福”变成“酒祸”,不爱饮的“酒盲”,将会否定酒的存在价值和下面作用,无法领略酒带来的莫大乐趣和高品位享受。

趣谈世界各国酒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213735009.html, 趣谈世界各国酒俗 作者:欧阳江南 来源:《烹调知识》2018年第01期 酒俗是人类生活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酒俗,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甚至性格特色,均可从酒俗中得到反映。纵观世界酒俗,则会使我们领略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美丽画卷。 欧洲一些国家多嗜酒成癖,酒俗也五花八门。意大利是一个嗜酒的国度,意大利大菜世界出名,经常宴客,每宴必饮酒,而且一喝起来就不计较时间,往往痛饮至深夜。他们最盛行的酒是一种叫“维诺”的葡萄酒。 法国人可称得上是世界饮酒量的冠军。其人口虽仅占世界人口的1.3%,而喝掉的酒精饮料却占世界的30%。他们视酒为一般饮料,不分昼夜,随时就便,想喝就喝。你到法国人家作客,只要他把酒取出来就得喝。法国酒店遍布城乡,标志鲜明。陈设华丽,营业时间也长。 英国酒店也很多,数以万计,在高峰时酒店会爆满,后来的人没有座位,只能买酒随便站着喝,如果连站的地方也没有了,就干脆到酒店门前的广场上席地而饮,英俊的服务员穿梭其间,为你服务。但英国人从不劝酒,更不灌酒,宾主喝多喝少全凭自己。 俄罗斯人则喜欢饮不掺水的烈性酒伏特加,喝时还要“不醉非好汉”,常常醉得狂欢乱舞。据报道,现在每名俄罗斯成年男子平均年消耗烈性酒80.41 ml。俄罗斯人喝酒时习惯拍喉咙,据说这是彼得大帝时留下来的一个传统。彼得大帝曾给一个有功之臣颁发过“终身免费饮酒奖章”。这枚奖章不是金属制作的,而是在此人的顎下烙一个印记,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昂首轻拍喉咙,喝酒就是免费的。不过现在的人拍喉咙不是要求免费,而是显示自己的海量豪饮。 希腊人无论午餐和晚餐都饮酒,并且喜好喝酒寻欢至深夜。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开怀畅饮,如痴如狂。同希腊人谈生意也免不了陪着喝浓厚的希腊咖啡以及希腊烈性酒(Ouzo), 如果贸然谢绝,会被认为是对对方的羞辱。他们还把稍醉微醺作为社交的风范。波兰人通常在饭前习惯饮烈酒,饭后吃甜酒。 德国有啤酒王国之称,所产的啤酒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喝啤酒也是世界出名的,其规矩是吃饭前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若饮酒次序反了,他们会认为有损健康。西方人有一个说法:世界喝啤酒最多的是欧洲人,而欧洲人又首推德国人。在德国有15%的人是酒吧的常客,酒吧又是说话的地方。德国虽然喝啤酒总量居首,如果按人均算它还抵不过捷克和斯洛伐克,后者年人均喝啤酒165 kg,可称为喝啤酒的冠军。

酒俗与酒礼

酒俗与酒礼 酒俗和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内容。酒俗是和酒的发明同时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酒人”和“酒正”一类的人,专门在日常生活和交际场所,负责理酒和分配酒.汉代以后,国家开始设置酒官,专门管理酒业和科税等业务。这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酒类管理和专卖机构,它们除经销酒类商品外,还起着协调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酒俗在民间的传承,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多种功能。首先在酒的制作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酿造方法和传统的饮酒习俗.中国云南的傈僳族喜欢制作和饮用米酒.每年到了秋收季节,家家户户都做好酿酒的准备。造酒原料一般是玉米、高粱、稗子等,其中以稗子酒为最好。酿酒方法是:先将用来造酒的粮食格碎,并加以蒸煮,然后投入酒药,罐装封存,数十天后,即可启封冲饮。饮酒时,先将铁锅置于火塘之上,倒入事先兑好的温水,然后用木勺把罐里的酒糟舀入锅内,同温水搅拌,片刻之后,尝一尝,如味道和温度均可,就将水酒舀出过滤,盛入精制的竹木小酒杯中,供人品尝。这种自制的水酒,度数不高,味道甘淳,饮用起来特别爽口。在傈僳族生活中,如遇贵客来临或喜庆节日,常借酒对歌,并以舞蹈助兴,有时一饮数日不散。有些地区,每当贵客来临时,还有饮“双人酒”的习俗。即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伸出一只手,捧起酒碗,同时喝下这碗酒,表示两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过去在签订盟约和结拜兄弟时,也使用这种最高礼节,这表现出傈僳族淳朴、豪放的民族性格。佤族也喜欢自制自饮水酒,佤语称为“布来”。在喜庆节日里,“水酒是不可缺少的佳品,饮酒时,先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开杯,然后你一杯,我一杯的对饮,酒席上谈笑风生,还可引吭高歌,以示团结和兴旺.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最喜欢饮用“马奶酒”。这是一种由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酒,表面上看,虽和羊奶、牛奶无多大差别,但它有一股浓烈、醇厚的香味.每年的六月至九月,是哈萨克族牧人制作马奶酒的季节。妇女们把刚刚挤来的马奶,倒入木桶和皮桶里,再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在桶里上下搅动,使马奶提高温度,迅速发酵。马奶酒不像葡萄酒那样甘甜,也不像其他烧酒那样辛辣,而是有着一种独特醇厚的香味。这种酒千万不能猛饮,否则很容易招醉。传说巩奶斯草原上有一位牧民,曾和牧主打赌,要喝下15公斤马奶酒.牧民从上午一直喝到深夜,一滴不剩。于是这位牧民的美名传遍整个草原。这是说,马奶酒虽是低度酒;品饮时却要慢慢来。 酒俗在民间传承中,都含有自身的美学意义。大型的祭祀活动中,用酒酬神,寄托了祭祀者美好的愿望和崇高的感情.在政治和军事生活中,常以喝血酒的方式结成联盟。喜庆节日饮酒,增加欢乐气氛。酒进入社交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同样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因为每一种酒俗,它的创造都含有某种象征意义。彝族有一句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家“有酒便是宴”,饮酒不用菜,不分场合地点,不论生人和熟人,只要席地一坐,围成一圈,端起酒杯,就可依次轮流而饮,民间戏称“转转酒”。这种饮转转酒的习俗,彝族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优美的传说。传说,在一座大山里,住着汉族、藏族、彝族三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于是结拜成三兄弟.汉族是大哥,藏族是二哥,彝族是么弟。有一年幺弟种的荞麦丰收,磨了许多荞麦请大哥和二哥吃。当时因为煮的太多,没有吃完,第二天剩下的荞麦变成浓烈溢香的水。兄弟三人都舍不得喝。他们坐在火塘边,你推我让,从清早转到晚上也没喝完。后来,来了一位名叫“觉撒斯惹”的幸福之神,使这种酒常喝常有.从此,每逢过年过节,彝族姑娘便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金竹秆和麦秆,在家门口的路边上等待,凡是过往行人,都要劝你饮上一口美酒。“甜不过彝家的秆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是路人共同的评价。四川的羌族喜欢饮“咂酒”。“咂酒”以青棵、大麦做成,饮用时,向酒坛中注水,插细竹管吸食,男女老少轮流吸,吸完再添水,至味谈后食渣,民

中国十大酒文化博物馆

中国十大酒文化博物馆 1、贵州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 落成时间:1989 年7 月 投资方:遵义市文化局地址:遵义市中华南路178 号。邮编:563000。 1999 年撤地设市后上划现遵义市文化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面积:770 平方米 2、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1994 年9 月 落成时间:1996 年12 月 投资方:古井集团 投资:1500 万 地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 面积:2200 平方米 主要布局:该馆分为楼上、楼下两个展厅和中国酒文化、古井酒文化、古井发展史、名酒荟萃、古井画廊等五个展区 3、老龙口酒博物馆 开建时间:2002 年1 月 落成时间:2002 年9 月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 1 号 投资方:老龙口面积:1200 平方米 主要布局:整体建筑以博物馆为主,两侧配以清代酒馆、清代酒作坊、“酒文化展区”和“酿酒老作坊展区”两大部分。“酒文化展区”又包括“酒的源流”“酒规酒俗”“酒具酒,,器”“酒诗酒画”“老龙口发展史”“老产品陈列室”等六个部分;酿酒老作坊展区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展示了古法酿酒的各式器具,酿酒所需的各种原料;在厂内挖掘出土的百年石磨群;二十世纪50 年代至80 年代老龙口部分老产品等。 4、西域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 落成时间:2006 年10 月 地址:伊犁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 投资方:肖尔不拉克酒厂投资:1200 万 面积:1500 平方米 主要布局:分为“西域自古出美酒”“瀚海遗真话酒具”“酒令酒诗弈酒海”“塞外江南飘酒香”等17 个部分,展出图片3000 余幅、酒类古董60 余种200 多件。 5、桂林三花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落成时间:2007 年10 月

古代的酒礼

中国古代礼仪的本质在于“尊尊”、“亲亲”。因为古代是宗法社会,特别是周代,国家与社会同构,人与人之间既有血缘关系,所以要“亲亲”——爱自己的亲属;也由于血缘的远近亲疏构成了尊卑有等,所以要“尊尊”——尊敬兄长与宗子。“尊尊”、“亲亲”既是行礼的目的,也是制定礼仪的原则。所有的“礼”及礼的仪文中无不贯彻了这种精神。 “尊尊”是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及其统治的根本,但在具体的仪文当中“亲亲”无疑是基础,因为没有“亲亲”,就不能把统治对象招拢。因此周代的各种礼仪在表面上都要弄得“其乐也融融”。酒的性质(它的美味与刺激性)最适合制造这种“其乐也融融”的气氛。然而,酒的长处在此,其短处也在此。参与礼仪者只顾“亲亲”,忘了“尊尊”(这在统治者看来是礼仪目的),在行礼场合中,没上没下、没大没小,乱了等级,甚至喝得口吐白沫,喧嚣叫嚷,酒的联欢作用过了头,往往弄得不欢而散。这也是统治者特别警惕的,所以礼仪上的“礼”更有节制作用,不许“亲亲”越过限度,及时把“亲亲”引导到“尊尊”的轨道上来。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乡州邻里之间定期的聚会宴饮。周代的“乡”相当于五个州(每州2,500户),是个高层的地方行政单位。“乡饮酒礼”分许多层次,其中最高级的是乡大夫(主持乡 政者)宴请贡于朝廷(周天子)的贤良之士;较低层次的是乡人邻里之间的欢聚。欢聚前,他们一起祭祀鬼神,祭祀后便按照一定的仪式饮宴。仪式庄重,不仅有仪文,还有音乐伴奏。 其精神是“让”和“敬”,通过行“乡饮酒礼”养成谦让和庄敬的人生态度。秦汉以后,“乡饮酒礼”曾长期为士大夫所沿用,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朝廷为了把行礼经费拨充粮饷,才下令废止。 干杯与罚酒 参与饮宴,“干杯”之声每每不绝于耳,其实近代中国人饮酒不习惯一饮而尽,特别是一个人独饮之时。因为北方人喝的都是酒精度数很高的白酒,这样的酒一饮而尽,胃里受不了。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进口的食物和饮料都注重品“味”,不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吸,怎么能品出酒的美味呢?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 为了增加宴会的欢乐气氛、增加热闹程度,也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与宴者还编造出许多顺口溜劝人多喝,有的还想出带有强迫性的手段使人多饮,“罚酒”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代宴席上的惩罚是把受罚者驱逐出宴席,而不是让他喝酒。“罚酒”本是文人搞的一种“韵事”。晋人石崇的《金谷诗序》中说他与一些文士在金谷园游乐,人们有所感触,“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说酒礼

“说酒礼” 留坝人家,素重礼仪,每逢婚嫁喜庆之事,亲朋好友馈赠礼品,以示庆贺。主家定排宴款待,并特请一位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者立于宴前代主人向各位宾朋致辞道谢。这种形式,名曰:“说酒礼”。 “说酒礼”多为主家向各位亲朋道谢之语,表达它日衔环相报之意,恳请宾朋开怀畅饮之情。其辞多四、六、九言为句,道来琅琅上口,闻之悦耳响亮。其语言朴实恳切,情浓意长。 以下是一段婚宴上的“说酒礼”: 赦小过,位位都请坐,举贤才,各位请坐莫起来(因各席宾客均起立致意,故有此语)。姑舅姨表,四门尊亲;东西南北,八方亲朋;左邻右舍,贵族家门。今天是xxx、xxx燕尔新婚之喜,洞房花烛之期,众位亲友,不远千里而来,翻山越岭,跳沟越坎,费尽周身气力,吃尽寒风霜雪之苦(此语可随季节而变换),来向新贵人夫妇贺喜,主家实为感激之至。但来寒舍,房屋窄小,又无客厅,歪歪桌子,趔趔板凳,盘中无有可口的好菜,壶中缺少香甜的美酒,实堪慢待了。务请各位亲友,放开海宏大量,招呼不到莫见怪,照顾不周放开怀。日后各家亲友,家有红白喜事,主家愿隔墙挑土,慢步填还(日后报答之意)。目前,新贵人夫妇提壶立于席前,向各位道情(三鞠躬)。鞠躬已毕,上席看酒。此酒本是杜康造,造出美酒待亲朋。希望杯杯都饮尽,男的奉劝八两,女的奉劝半斤,言不多说,说多了吵闹众位龙耳不宁。请各位一切逍停(自由自在,开怀畅饮之意),新贵人夫妇上席看酒! 吃“刨膛” 每年腊月,春节来临之际,是留坝农家杀年猪的红火日子。天刚麻麻亮,山村里就会传出被宰杀的猪嚎叫声。经过一番忙碌,等到收拾停当,宰猪户在吃晌午饭时必然要请来三亲六友,左邻右舍,炒上新鲜猪肉,焖、炖、炸、煮猪下水,端出一桌子拿手好莱,大家饮酒尝鲜,饱餐一顿。人们把这叫吃“刨膛”。 吃刨膛的人多少,也是主人家人缘好坏的一个标志。因此,主家定好杀年猪的日子,便对隔壁近邻和亲朋好友提前打招呼,尤其对医生、老师、干部等吃“官饭”的朋友,主家早几天就会故意找个理由,说自己家里有事,要他帮忙,这算是发特别“请柬”。杀年猪当天,主人还要打发娃娃再次一一相请,扯胳膊拉腿,非请到不可。

白酒铺货的十种策略

白酒铺货的十种策略 只有消费者在终端售点见到产品,才有消费购买的可能。为什么凭借高空广告狂轰烂炸的健力宝第五季在市场上昙花一现?终端铺货不到位是其败走麦城的根本原因! 终端铺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铺货并不是企业或经销商想铺就能把货顺利铺下去的,铺货的产品、铺货人员的能力、终端阻力等种种因素决定着铺货的结果,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正确的铺货策略,思路决定出路,策略对路,铺货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在营销实战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有效减小铺货阻力呢? 第一:铺货奖励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针对终端的铺货政策能够迅速拉近产品和终端的距离。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很多终端进货看重的并不是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而是铺货附带的优惠政策。在产品上市阶段,企业协同经销商主动出击,并根据情况给予终端一定的铺货奖励,从而拉动终端店进货。如果按奖励方式来进行分类,铺货奖励有很多种,比如定额奖励、坎级奖励、进货奖励、开户奖励、促销品支持、免费产品等。 第二:先易后难 在铺货过程中如果阻力太大,要善于结合铺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初次的铺货试点要总结,哪些类型终端容易铺,哪些市场区域容易铺,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铺货策略,在铺货渠道上避开竞争,注意被大家所忽视的终端或者是挖掘新的终端网点,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快消品一般都是多类型的终端,比如白酒有餐饮类、名烟名酒店、超市和便利店类终端售点,要结合渠道竞争情况,在前期走量大的终端比如白酒的餐饮终端较难

铺的时候,可以先考虑从便利店等小型终端售点进入。在城市的中心区域铺货阻力大的时候,可以考虑从城区周遍开始铺货,走农村保卫城市之路。 第三:适当铺底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无法大规模投入广告来拉动终端销售的情况下,要想现款铺货是很难的,如果硬要求现款铺货,反而会导致销售成本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取适量铺底的方式来减小铺货阻力,达到较高的铺货率。也就是说,企业或经销商提供给终端的的铺底货款暂不收回,待其卖完后第二次进货时,才要求现金交易。但铺底数量必须严格限制,同时配合必要的推广活动,使零售终端尽快产生销售,快速进入良性循环。 第四:以点带面 企业可以集中资源,选择重点终端和某区域进行突破,通过示范效应进行以点带面的铺货。可以先启动终端大中型超市或卖场,树立标杆,凭借超市的影响力向周边小型终端渗透铺货。也可以先启动小区域的部分零售终端,树立其它终端对产品旺销的信心,达到以点的启动来拉动面的铺货目的。 第五:捆绑带动 为了减少新产品上市的铺货阻力,企业也可以采取捆绑带动的策略,通过畅销产品来带动新产品的铺货。把新产品和畅销产品捆绑在一起销售,利用原有畅销产品的终端来“带货销售”,这样就可以降低新产品的铺货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零售终端,从而尽快与消费者见面。 第六:消费者拉动 铺货时如果铺货阻力太大,我们也可以考虑先从启动消费者入手,直接在终端消费者身上下功夫,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只要启动了消费者,终端售点对该产品就有了好销的预期,他们就会闻风而动,要求经销该产品,这样铺货的阻力也就会大大减

中华酒礼之无酒不成礼

无酒不成礼 中国自古便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博大精深的中国礼文化中,酒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祭祀、宴饮还是宾主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酒的身影。 1、祭祀大礼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是历代统治者所供认不韪的。自古凡祭祀必有酒,酒在整个祭祀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祭祀中,酒按清浊程度分为五等,称“五齐”,分别为泛齐,醴齐,盎齐,醍齐,沈齐,这“五齐”专供祭祀用。按酿造时间长短分为三酒:临时酿的酒为事酒;酿造时间较长的酒为昔酒;酿造时间比昔酒更长的,称清酒。祭祀前五齐三酒都得准备好。“凡祭祀,以法共(供)五齐三酒,以实(满的意思)八尊”(《周礼〃天官冢宰》)。 祭祀时要献三次酒,称为“三献”。第一次献泛齐,第二次献醴齐,第三次献盎齐。 祭祀之礼的最后一个程序是酻酒。一般祭祀的人才能开始食飨,否则祭祀不能结束。 2、宴饮之礼 宴饮之礼中有“三爵礼”。“三爵礼”即对饮酒进行一定限制,饮酒者必须遵守数量的规定,最多不可超过“三爵”,每次饮酒,都有监督的人,监督必须按礼行事; 入席礼,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坐什么位子,客人坐什么位子,都有严格规定,宴饮时,必须得上座者入席后,其余人方可入席就座,否则,则被认为是失礼;作客礼,作客之礼很多,《礼记》中都有详细规定,而我们今天生活中许多作客礼节便是从《礼记》等古籍中传承而来。 3、宾主之礼 宾主之礼一般由主人先向客人敬酒,表示欢迎;客人必须回敬主人。后世的宾主酒礼,基本上按先秦的礼数,主人先干为敬,客人集体起身,共同干杯。所不同的是,如今主人用就被敲一下酒桌,客人不必集体起身。 此外,中国少数民族的酒礼也相当丰富,有交臂酒,转转酒、杆杆酒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酒礼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酒礼文化。 4、婚宴酒礼 远在周代,男妇完婚就有双方用酒漱口之礼。到了宋代,用两个酒壶以彩结相连,新郎新娘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完酒,把酒盏掷于床下,酒盏若是一仰一合,谓之大吉。清朝皇室王公贵族在结婚时行“合卺之礼”,即案上摆着一双牙箸、两只酒杯、一只酒壶、

中国古代酒礼酒俗

中国古代酒礼酒俗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了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形式生动活泼、姿态万千。 酒与民俗不可分。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若无酒,缅情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无以寄托;婚嫁之无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无以明誓;丧葬之无酒,后人忠孝之心无以表述;生宴之无酒,人生礼趣无以显示;饯行洗尘若无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无以倾述。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并且公式化、系统化。当时,曲蘖的使用,使酿酒业空前发展,社会重酒现象日甚。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豳风)》)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在开

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樽,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也预祝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风俗礼仪中,就有冠、昏(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大多又酒冠其中,有声有色。例如: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庆贺自己走向成熟。此间无论是味菁的醴,还是味浓的酒,都成为祝福生命的圣水。 周代的婚姻习俗,已经走向规范化、程式化,由提亲到完婚,已形成系统,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讲究,男子若相中某一女子,必请媒提亲,女方应允后,仍有纳采、问名、纳吉等过程。婚期至,“父醮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执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门乘车,以俟妇于门外,导妇而归,与妇同牢而食,合卺而饮。”新婚夫妇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共饮新婚水酒,以酒寄托白发到老的愿望。周代时兴射礼,虽等级有三,但“凡射,皆三次,初射三耦射;再射三耦与众耦皆射;三射,则以乐节射,不胜者饮。”酒在射礼中成为败者的惩罚之物,情趣无穷。 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活动过程中,“凡宾,六十者坐,五十者立”。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 三代风俗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

酒水礼仪

第五章酒水礼仪 斟酒礼仪 敬酒礼仪 祝酒礼仪 饮酒礼仪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西周时期就把礼仪规范体现在宴饮之中,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并且影响了现代人的酒礼。中国现代酒礼规范大致如下: 斟酒礼仪主人须给客人先斟酒。斟酒时不可满杯,免得客人喝不了浪费,也免得使客人无法端杯。再斟酒应在对方干杯后,或杯中酒很少时。为长者斟酒不必太频繁。斟酒时切忌摇酒壶或酒瓶,切忌将酒壶口对着客人。客人在夹菜或吃菜时,不要为他斟酒。 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男主人亲自来斟酒时,则必须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须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为礼。有时,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礼”。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餐宴会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对方致敬。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 斟酒时要注意三点: 其一,是要面面俱到,一视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 其二,是要注意顺序。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佳宾斟酒。 其三,是斟酒需要适量。白酒与啤酒均可以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而且也是浪费。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自行为他人斟酒。 斟酒姿势 斟酒是餐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斟酒操作技术动作的正确、迅速、优美、规范,往往会给顾客留下美好印象。服务员给客人斟酒时,一定要掌握动作的分寸,不可粗鲁失礼,不要讲话,姿势要优雅端庄,注意礼貌、卫生。服务员娴熟的斟酒技术及热忱周到的服务,会使参加饮宴的顾客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还可强化热烈友好的饮宴气氛。 斟酒姿势是指斟酒服务时,服务人员持酒瓶的手法、站立、行走及时为顾客向酒杯中斟酒时的动作。斟酒姿势的优美来源于服务员广博的酒品知识、文化修养和表演才能。斟酒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应做到优美娴熟。 斟酒服务的基础: 斟酒前,用干净的巾布将瓶口擦净。从冰桶里取盅的酒瓶,应先用巾布擦拭干净,然后进行包垫。 其方法是: 用一块50x50 厘米见方的餐巾折叠六折成条状,将冰过的酒瓶底部放在条状餐巾的中间,将对等的两侧餐巾折上,手应握住酒瓶的包布,注意将酒瓶上的商标全部暴露在外,以便让客人确认。斟一般酒时,左手持一块折成小方形的餐巾,有手握瓶,即可进行斟酒服务。斟酒时用垫布及餐巾,都是为防止冰镇后酒瓶外易产生的水滴及斟酒后瓶口的酒液洒在客人身上。使用酒篮时,酒瓶的颈背下应衬垫一块大小适宜的布巾,以防止斟酒时酒液滴漏。 (1) 持瓶姿势持瓶姿势正确是斟酒准确、规范的关键。正确的持瓶姿势应是: 右手叉开拇指,并拢四指,掌心贴于瓶身中部、酒瓶商标的另一方,四指用力均匀,使酒瓶握稳在手中。采用这种持瓶方法,可避免酒澈晃动,防止手颤。 (2) 斟酒时的用力斟酒时的用力要活而巧。正确的用力应是: 右侧大臂与身体呈90 度角,小臂弯曲呈45度角,双臂以肩为轴,小臂用力运用腕子的活动将酒斟至杯中。腕力用得活,斟酒时握瓶及倾倒的角度的控制就感到自如; 腕力用得巧,斟酒时酒液流出的量就准确。斟酒及起瓶均应利用腕子的旋转来掌握。斟酒时忌讳大臂用力及大臂与身体之间角度过大,角度过大会影响顾客的视线并迫使客人躲闪。

酒桌习俗与礼仪

酒桌习俗与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的食礼,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礼记礼运》有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做酒蹲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褪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 古代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调节社会关系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行为准则和筵席、餐饮上的礼尚往来的各种饮食礼仪与礼俗”,逐步演变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是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 “食礼”系饮食礼仪、饮食礼制、饮食礼义、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节等概念的通称。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饮食礼制是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义是筵席时为表示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饮食礼俗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饮食礼节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 远在上古时代,酒与礼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与礼关系非常密切,中国自古便有“酒以成礼”的说法,到了西周,酒礼的规定已经非常具体《礼记·乐记》云:“夫豢(hU4f1)家(shi)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 酒礼在古代是一项很隆重的礼仪.内容庞杂。比较通俗、典型的酒礼规则有:饮酒不能至醉,饮酒的人要做到“朝不废朝,暮不废夕”,免得发生酒祸,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做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座人席次。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长辈命晚辈喝,晚辈才可举杯。

喝酒礼仪大全

喝酒礼仪大全 篇一:喝酒倒酒的各种礼仪 喝酒倒酒的各种礼仪 不论宴会是在住家或餐厅举行,如果主人提供的是珍品佳酿,务必把酒瓶拿出来给客人瞧瞧。如果主人提供的只是普通酒类,应事先把酒倒在有塞子的玻璃瓶内,玻璃瓶不用放在垫子或银盘上。许多品酒师都觉得,加重酒精浓度的葡萄酒,应先倒进有塞子的玻璃瓶,再端出款待客人。 宴会前,主人需把白酒摆在冰箱里至少两小时,或放入装着冰块和冰水的冰酒器20分钟。一般来说,白酒品质愈好,降温所需时间也愈短。款待客人的红酒温度应相当于室温。如果红酒太冰,可建议客人用手暖酒。 第一次上酒时,主人可以亲自为所有客人倒酒,倒酒顺序依逆时针方向进行,从坐在左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主人自己。等客人喝完一杯后,主人可以请坐在对面的人(也就是二主人)代替他为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主人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需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 许多人偏好整晚只喝自己喜爱的某种酒,所以一个用心的主人会同时准备红酒和白酒。虽然隔热器放在桌上不好看,但在盛夏夜晚用来保持白酒冰度却相当实用()。 需要留意的是,绝对不要让客人用同一个杯子喝两种酒,这是基本礼貌。还有,除非你的技巧炉火纯青,否则倒酒时请在瓶颈垫上一条毛巾防滑,而且瓶口尽量朝上,免得酒洒出来。有时你需要一个装酒瓶的篮子,酒瓶以近水平的斜面放置,这样瓶中沉淀物就不会和酒混在一起。 篇二:宴会喝酒的礼仪 宴会喝酒的礼仪在正式的宴会上,服务员打开酒瓶后,先要上一点递给主人品尝。主人应先饮一小口仔细品评、然后再尝一口,感到所上的酒完全合乎要

求时,再向服务员示意,可以给客人们斟酒了,斟酒的顺序是:先主宾,随后才是其他客人,斟酒时、酒杯应放在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下酒,可以先欣赏一下酒的色彩,闻一闻酒香。继而轻吸—口,慢慢品味。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举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鉴于酒后容易失言和失礼,故在涉外活动中饮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不要一看到对方的盛情或美酒佳肴,便忘乎所以了。有教养的饮酒者饮酒时是不会让他人听到自仗队己吞咽之声的,斟酒只宜八成满。:礼仪在线 篇三:敬酒礼仪大全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婚宴上敬酒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敬酒方面可是大有讲究,下面就让小编来一一为你讲述吧! 祝酒词: 敬酒也就是祝酒,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还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 敬酒时间: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 敬酒手势: 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中国十大经典酒类广告一览

中国十大经典酒类广告一览 前几日晚上与几位广告业界专家交流,在大家对2003年、2004年酒类影视广告普遍感到失望后,决定对近二十年来国产酒的影视广告作一个回顾,于是众人在酒酣耳热之际, 选出十大经典电视广告,选择的标准是: 能直接提升品牌并促动销售; 创意足够优秀; 能开创某种广告风格的先河; 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张弓酒】 【广告语】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 豫中好酒张(张弓)、宝(丰)、林(林河),为何只有张弓在八十年代末就响誉全国?原因 在于,张弓酒率先开创了酒类电视名人广告的先河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相声在中国如火中天,张弓酒选择中国相声第二代的杰出代表——马季为形象代言人,令张弓酒的名声一时无俩。 可惜的是,随着相声热在中国的慢慢消逝,后继无力的张弓,被淹没在了庞大的酒类市 场当中。 【孔府家酒】 【广告语】 千万里,我寻找我的家——孔府家酒 在有广告就有销量的九十年代,一个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一首流行大江南北的歌、一个引领中国男子歌坛的歌手——刘欢,成就了孔府家酒在三年内年销量从几千万 元跨升为八亿元的奇迹。渐热的出国、留学的时代背景,异乡艰难的生活历程,潜藏在百姓 心里的“改革开放不忘家庭伦理的优良传统”的意识,使孔府的“家酒”观念在消费者心中深深 烙印。 孔府家酒开创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借势热播影视剧目的酒广告,同时以“家观念”率先实现了中国酒类的文化贩卖。 【古棉醇酒】 【广告语】 幺妹,来瓶古棉醇——古棉醇 “幺妹,来瓶古棉醇”,川西坝子的古韵乡音,类似明清白描图画的巴楼蜀风,成功打造了古 棉醇低度白酒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并彻底改变了广东人几乎不喝白酒的消费习惯,创造了1997年单一城市(广州)年销售 1.7亿的奇迹,并和后来进入广东市场的泰山特曲、皖酒王、诸葛酿等,与高档酒五粮液、茅台等一起,使广东成为中国最大的冬季白酒市场。 古棉醇的成功,除开产品针对性强——适合华南气候的“低度”外,关键在于其首先将酿酒地的民风民情在影视广告中渲染,成为中国酒类民俗风情广告的始作蛹者。从这一点来说,后来的云南红、青海和西藏的一些酒的地方风情的广告,只能说是步其后程。

酒德和酒礼

酒德和酒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酒德和酒礼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网,范文,酒礼,酒德,,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饮食礼仪中查看更多范文。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

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古代酒礼习俗 古代喝酒聚会风气_酒桌礼仪

古代酒礼习俗古代喝酒聚会风气_酒桌礼 仪 p>酒后失德,往往是古人担忧的后果,中国历来就有“酒能败德”之说,惯于“酒色”并举,视为对道德、政事特别严重的潜在危害。然而这个前提是“过量饮酒”,然而这些并非饮酒本身,古代饮酒之风仍旧十分兴盛。 汉代已有“陪酒女郎” 中国早在先秦前街头已有酒馆。《鹖冠子·世兵》有“伊尹酒保,太公屠牛”之说,伊尹是夏代人,被视为“中华厨祖”。所谓“酒保”,就是店小二。 在汉代,餐饮业很发达,酒馆经营者颇有创意,常把酒坛放在店前垒起的高台(垆)上做广告,垆前还站着“促销小姐”揽客,人们喜欢光顾街头酒馆。当年最有名的“促销小姐”,当是卓文君了。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才子司马相如与美女卓文君私奔后,变卖了车马等物,在四川临邛开了个小酒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洗盘子,卓文君在店前的酒坛旁揽客。 汉代的酒馆为了吸引消费者,一般都会用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做服务员。汉乐府诗《陇西行》中就描写了一位“陪酒女郎”,此女长得相当漂亮,时称“好妇”,既陪酒,又赔笑:“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漂亮又热情的“女招待”,常遭到“性骚扰”。诗人辛延年的《羽林郎》,就记述了霍将军的门人冯子都,仗势调笑当垆卖酒的美女胡姬。胡姬当时只有15岁,冯子都对胡姬动手动脚的,还送了面镜子给胡姬。 但胡姬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女孩,卖酒不卖身,结果当场翻脸,警告冯子都:“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魏晋时期喝酒最会搞“气氛” 魏晋时期并非中国酒文化的繁盛期,由于时局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酒禁一度极严厉。《魏书·刑法志》载,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曾规定“酿、沽、饮,皆斩之”。这只是一时之禁,更多的时候还是放开的。 魏晋人喝酒已不再是单纯的饮食行为,而是一种文化。有条件的人喝酒颇讲气氛,往往以歌舞助兴。曹植《箜篌引》就描绘了当时边饮酒边欣赏歌舞的场景: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奏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引过三爵,缓带倾遮羞。” 那时大多达官贵人家中都养有艺妓,这些艺妓各有特长,专为客人演奏、跳舞、陪酒。负责陪酒的艺妓,称为“酒妓”。赏歌舞,让酒妓陪饮,在贵族中间很流行。

白酒礼仪

中国作为桌立世界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中国白酒与亚述地区先民创造的啤酒,中东西河流域先民创造的葡萄酒并列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四大名酒是指在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名酒,分别为: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 按白酒香型分类(11个香型)(这些也是现在白酒的主要品牌。) a 浓香型白酒:代表五粮液、泸州老窖 b 酱香型白酒:代表为茅台 c 清香型白酒:代表为汾酒、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 d 米香型白酒:代表为桂林三花酒 e 凤香型白酒:代表为西凤酒 f 兼香型白酒:代表为白云边、玉泉酒 g 药香型白酒:代表为董酒 h 芝麻香型白酒:代表为一品景芝 i 特香型白酒:代表为四特酒 j 豉香型白酒:代表为玉冰烧 k 老白干香型白酒:代表为衡水老白干 按酒度分: a 高度白酒:酒精度在55%VOL以上的白酒 b 降度白酒:酒精度在40-54%VOL之间的白酒 c 低度白酒:酒精度在40%VOL以下的白酒 今天我就为大家先来介绍一下中国的饮酒礼仪,咱们班爱喝酒的同学要多注意听了,以免以后参加工作以后因为这方面知识的确实而丢了面子。饮酒的礼仪呢也分不同的场合和身份,

贵州民间历史悠久的十种酒俗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水质优良,多出佳酿,是我国最重要的酿酒基地之一,素有“酒乡”之美誉。获省优、国优及国际金奖的贵州白酒有几十种。贵州名酒,香型多样,驰名中外,形成了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酒类生产系列,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中外客户青睐。 贵州酒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艺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贵州“酒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贵州酒礼酒俗,宛如烂漫山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种种用酒活动中,可窥见苗岭山区、夜郎故地的历史文化、人生礼仪、禁忌信仰等风土民情。贵州酒礼酒俗,多侧面、多层次反映出贵州高原古往今来的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历史、社会文化与文化心态,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酒,在贵州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交等方面,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对于他们,酒绝不是一种单纯的饮料,它是贵州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相掺和,并经漫长岁月“发酵”、“蒸馏提纯”出来的玉液琼浆,酒,又是贵州少数民族丰富多采的文化载体。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贵州酒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当孩子初降人世始,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诸如三朝酒、百日酒不胜枚举,成年之后,酒更是无时不在生活中涌流。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贵州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酒文化。 拦路酒 这是贵州少数民族迎客的一种酒俗,广泛流行于苗、布依、侗、水等民族中。拦路酒礼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序。一般都是在进寨的必经之路上,由主方备酒恭候于路中,有的还在路上设置障碍。客至,先以酒歌劝酒,饮后方得进寨,有的主客双方还需对歌,然后才能饮酒“过关”。苗族的拦路酒通常都有三、五道,多的可设12道,真所谓“过五关斩六将”,若是酒量平平者,早已望而却步了。不过,贵州的民族是文明的,你若不善饮,就记住别用手触摸酒杯,只需将苗家姑娘敬上的酒,示意性的饮过即可过“关”。你若是海量,接下酒来,那一碗或一牛角酒就必须喝完。 鸡头酒 生活在黔西南地区的布依族,每逢节日庆典、贵宾临门,都要杀鸡备酒款待客人,其中主要客人有几位就要杀几只鸡,此鸡谓之“凤凰头”。入席后,主人就将“凤凰头”对着主要客人双手献上,客人接过“凤凰头”后,要饮酒一杯,再将鸡头对着其他客人,示意大家共同举杯,并一饮而尽。 转转酒 生活在贵州的各民族都有饮转转酒的习俗,转转酒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一种是指饮酒时,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席上只有一碗酒,在座的顺一个方向将酒碗依次传饮,以示亲密无间,无所猜忌。这种习俗在彝族、苗族、侗族中尤为盛行。另一种是指同一村寨,以家为单位,轮流邀请外来客人也叫转转酒。贵州的布依族有“一家来客全寨亲”的说法,所以这种转转酒在布依族村寨尤为盛行,谁家来了客人,这家的亲戚、邻居、以及全寨各家都要轮流转到,否则视为不合群。 交杯酒 在贵州的苗、布依、侗、水等民族地区,普遍盛行着一种颇具特色的酒俗——交杯酒。交杯酒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二人各持一杯,相互同时递到对方嘴边,并同时饮下;第二种是主客各自举杯与对方持杯的

陕西地区婚礼上的酒礼习俗_酒桌礼仪

陕西地区婚礼上的酒礼习俗_酒桌礼仪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自古以来就与各种节日仪式有不解之缘。婚庆嫁娶概莫能外。我国陕西地区的结婚酒俗之多也是在全国之先的: 相亲酒 陕北在订婚这天,男方的礼品中少不了有两瓶好酒。两瓶酒贴上双喜字红酒花,用红头绳拴在一起,表示两人拴牢不离。两瓶喜酒被众人喝完后,男方必须把酒瓶带回去,且带回的酒瓶不能是空的,女方要在酒瓶内装些熟米、香、艾和青叶等物。熟米表示两家亲事已如生米做成熟饭,永不反悔;香、艾谐音“相爱”,香和青叶谐音“相亲”,表示男女相亲相爱。 四色礼 男方择定迎娶吉日,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俗称送日子,又称送单或送期单,这就是古代的请期。古礼请期用雁,现代多用四色礼,即烟、酒、糖、茶。 感恩酒 关中和陕北的新郎不参加吃离娘饭的仪式,只派人送去礼品。而陕南巴山地区的新郎则要亲自将酒、肉及糕点等食品送到女家,并同新娘一起亲自入厨炒菜做饭;这天不让母亲进厨劳动。酒菜摆上桌子,推娘亲上坐,请父亲和亲友作

陪,兄弟姐妹围坐两边。新婚的一对青年,双双给娘行礼,两人轮番给娘亲敬奉酒菜,并唱“感恩歌”,唱了一曲又一曲,惜别之情绵绵不尽,酒宴一直要进行到深夜。这种风俗至今仍在巴山地区流行。 离娘酒 迎亲带去的礼品,各地大同小异,在关中西部除了离娘布、离娘酒,还必须有四斤猪肉,称为礼吊;并有猪蹄一对。女方将礼吊收下,将猪蹄退回,叫“蹄蹄来,蹄蹄去”,意谓今后来往不断。 下马酒 关中和陕南都有新郎迎亲的习俗,此即古礼中的亲迎。而陕北的新郎则不迎亲,轿夫抬着新郎,只走出村口就下轿返回,名为压轿。迎亲队伍快到女方门口时,炮手装上火药,鸣炮三声(现在由鞭炮代替),称迎亲礼炮。乐队唢呐长鸣,锣鼓紧三慢四。女方亲属出门迎接,到了门口,轿门朝喜神所在的方向停落。下书人手捧大红喜帖,双手交给女方执事人,新郎下马恭立,女方执事人递给三杯酒。新郎只饮一杯,称下马酒;其余两杯奠地,名为祭门酒。 花圆酒 新娘送入洞房后,便开宴待客,陕南称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此时主要是招待娘家送亲的客人,新郎及公婆逐桌向宾客敬酒,陕北称拜席口。吹鼓手卖弄精神,三吹三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