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的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21.38 KB
- 文档页数:1
肩胛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引言肩胛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肩胛骨引起。
对于患有肩胛骨骨折的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恢复和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肩胛骨骨折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这一疾病。
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肩胛骨骨折常常伴随着剧烈疼痛,因此控制疼痛是护理的首要任务。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合适的疼痛缓解药物,如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或阿片类药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应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来减轻疼痛感。
2. 固定和保护为了稳定骨折断裂部位,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保护。
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石膏、胸带或者护具等装置来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
这些装置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定制,以确保合适的固定效果。
3. 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对于骨折愈合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骨密度恢复。
此外,维生素D的补充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4. 康复训练在骨折愈合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肩胛骨的功能和运动范围。
康复训练应该由专业的康复师或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强化、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等。
5. 定期复查和监测患有肩胛骨骨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
医护人员会进行X射线检查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需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6. 心理支持骨折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供心理支持是很重要的。
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鼓励、倾听和理解来提供心理支持。
此外,患者还可以考虑参加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等活动,以获得更全面的心理支持。
结论肩胛骨骨折的护理措施需要从疼痛管理、固定和保护、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和监测以及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正确和及时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更加快速地康复和恢复正常的肩胛骨功能。
肩胛骨喙突骨折康复训练动作
肩胛骨喙突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肩关节损伤,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康复和恢复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肩胛骨喙突骨折康复训练动作:
1. 肩关节伸展:站立或坐下,保持手臂自然放松,缓慢将患肢手臂向后伸展,同时保持舒适的拉伸感,然后缓慢放松。
2. 肩关节外旋:站立或坐下,将患肢手臂弯曲并放在胸前,手掌朝下,然后慢慢旋转手臂,使手掌朝上,然后再慢慢回到初始位置。
3. 肩关节内旋:站立或坐下,将患肢手臂弯曲并放在胸前,手掌朝上,然后慢慢旋转手臂,使手掌朝下,然后再慢慢回到初始位置。
4. 肩关节前屈:站立或坐下,将患肢手臂放在身体侧面,然后慢慢抬起手臂,尽量向前方抬至水平位置,然后再缓慢放下。
5. 肩关节外展:站立或坐下,将患肢手臂放在身体侧面,然后慢慢抬起手臂,尽量向侧方抬至与地面平行的位置,然后再缓慢放下。
这些动作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人情况和康复进展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和强度。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康复方法,如物理治疗、按摩、热敷等,以加速康复过程。
肩胛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1.初期康复阶段:-保护肩胛骨:在骨折初期,需要通过使用背带、拐杖等支具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疼痛缓解:使用冰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肩关节活动:进行轻度的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中期康复阶段:-肌肉强化:进行肌肉强化训练,以增加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常见的肌肉锻炼包括肩部拉力带练习、肩平举、肩推等。
-关节活动: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等。
可以利用器械、自重和物理治疗方法进行关节活动的训练。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练习,以增加肌肉的稳定性和协同性。
可以通过站立平衡训练、坐姿平衡训练等方法进行。
3.后期康复阶段:-功能恢复:进行肩关节功能性训练,包括抓握、提起物体、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等。
逐渐恢复骨折前的功能水平。
-肩胛骨姿势训练:进行肩胛骨姿势训练,包括前倾、后倾、上提、下沉等,以保证肩胛骨正常运动和稳定性。
-延伸训练: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如肌肉能力训练、体能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以提高身体整体功能。
除了上述康复训练方法,饮食和心理支持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
饮食方面,应注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组织修复。
心理支持方面,及时与康复师、医生和家人进行沟通,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康复训练有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肩胛骨骨折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通过逐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加上良好的饮食和心理支持,可以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肩胛骨骨折的治疗
发表时间:
2010-08-09T16:43:12.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年第21期供稿 作者: 曹 阳 (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19)
[导读] 肩胛骨位于上肋后面,形如盾甲,与周围肌肉构成胸肩胛带连接.不仅有保护胸腔作用,还有固定、支撑上肢的作用。
肩胛骨骨折的治疗
曹
阳 (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19)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152-02
【摘要】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经手术治疗并全部得到随访肩胛骨骨折
的类型,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肩胛骨骨折多由高能暴力所致,常有严重的合并伤,CT三维重建对于明确骨折类型
和选择治疗方法有明显的帮助。对移位严重的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手术
肩胛骨位于上肋后面,形如盾甲,与周围肌肉构成胸肩胛带连接
.不仅有保护胸腔作用,还有固定、支撑上肢的作用。其经肩峰、喙突与锁
骨相连,且肩胛盂与肱骨远端构成肩关节,故损伤有多种不同类型。肩胛骨骨折不常见,其中体部骨折最为多见,约占
49%~89%,其次
为肩胛颈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见于青壮年。
【诊断依据】
1.
病史 有外伤史。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①肩背部疼痛、肿胀,常有皮下瘀斑,直接暴力可有皮肤擦伤或挫伤。②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时疼痛加重,不能充分
外展。③肩胛区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音。
3.
辅助检查 肩胛骨正侧位和斜轴肩位片可清楚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CT三维重建,能明确表现肩胛骨骨折类型、移位程度。
【鉴别诊断】
肩胛盂或颈部骨折严重移位者,可有肩部塌陷,肩峰隆起呈方肩畸形,犹如肩关节脱位,但无肩关节脱位的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等情
况。
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
特色治疗
(1)
保形固定
①适应证:肩胛骨各部位无移位骨折;如
I-C、Ⅳ。
②操作方法:无移位或移位不大的肩胛骨体、冈部骨折:弹力带、三角巾悬吊伤肢,伤后
2~3周尽早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胛颈及肩胛盂
骨折:无明显移位或移位不大者,固定伤肢
2~3周,尽早锻炼。肩峰骨折:无移位或不明显者,三角巾吊起。远侧骨折端向下移位者,用
弹力绷带、胶布条或石膏条经伤侧肘肩及健侧胸壁行交叉固定。肩胛喙突骨折:肘关节屈曲
90o以上,三角巾悬吊。
(2)
皮牵引
①适应证:
Ⅱ型肩胛颈部骨折无明显移位或移位不大、粉碎性骨折者。
②操作方法:上臂皮牵引,牵引重量
1~2kg。牵引时肩外展90o,屈肘90o,可将患肢垫高10cm。3周后改为三角巾固定,逐步进行练功。
(3)
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
①适应证:
Ⅱ型肩胛颈部骨折,折断压缩嵌插移位或粉碎性骨折者。
②操作方法:对移位大、畸形明显者,可先采用手法复位,再行尺骨鹰嘴骨牵引。上臂置于外展前屈位,使远折端适应近折端位置,牵引
重量不宜过大。
3~4周去除牵引,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2.
手术治疗 移位的肩胛颈、肩盂骨折应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钉板、重建钉板、螺钉、钢丝或交叉克氏针固定。肩峰骨折,尤其基底部者,
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或螺钉固定。
患者均采用全麻,侧卧位。采用后方入路(
Judet入路):切口起自肩峰沿肩胛冈走行至肩胛骨内缘,根据手术需要可向肩胛下角延长。自肩
胛冈切断三角肌后部向外牵开,显露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分离冈下肌及小圆肌间隙,可显露肩胛骨体部和颈部后侧关节盂部。剥离
肩胛颈后缘时,勿损伤四边孔内的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勿使用暴力牵拉,以免损伤腋神经。骨折显露后,充分利用肩胛骨的解剖标志,
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内固定物选用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合并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者选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同侧肱骨骨折者行
AO
钢板内固定处理。本组病例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三角肌悬吊
3~5周,疼痛减轻后进行主动功能锻炼,逐渐增加幅度和加强肌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