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病护理

血液病护理

血液病护理
血液病护理

【血液病一般护理知识】

1. 什么是血液病?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2. 血液病患者为什么要做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检查是血液病患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结合骨髓象、血象所见和临床资料,对一些病可以作出肯定诊断或支持临床诊断。如各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病、代谢病、尼曼匹克病、转移癌,某些原发性传染病。提出符合性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确有某些改变,虽对临床表现不能提供支持或否定性意见,但总可作为进一步检查的参考。血液病治疗过程中,也常通过骨髓检查来分析疗效。

3. 做骨髓穿刺会很疼吗?

骨穿是在局麻的情况下,将穿刺针刺入骨盆侧边的髂前或髂后上棘部位的骨髓内,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化验检查,它根本不会碰到身体其他地方,对身体的感觉、活动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4. 骨穿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骨穿后应将穿刺点用无菌敷贴覆盖,压迫穿刺点5~10分钟,注意保护好穿刺点敷贴勿浸湿,以防感染,72小时后取下。注意观察穿刺点如有无渗血、渗液,发现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护士,更换敷料。

5. 某些血液病患者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是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技术。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病变往往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腰椎穿刺不仅可以明确肿瘤细胞是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还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腰椎穿刺须反复进行,直至脑脊液检查在正常范围,并在以后给予定期预防性治疗。

6. 患者腰穿时,如何配合医生操作?

腰穿时侧卧于病床上,头向胸部弯曲,双手抱膝贴近腹部,尽量使脊柱后弓,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在穿刺过程中注意与医生配合,如要咳嗽应先通知医生,以便暂停操作,避免损伤组织和移动穿刺位置。

7. 腰穿后应该注意什么?

腰穿术后压迫穿刺处10分钟,预防穿刺处出血。应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过早起床引起低压性头痛。若发生低压性头痛,一般平卧时间延长一些,并多饮盐开水可缓解,必要时可静脉点滴生理盐水。保持敷料干躁,72小时后弃去。

8. 血液病患者为什么要坐浴?

坐浴法是利用40℃左右的指定药液泡洗外阴和肛门部的一种方法。坐浴主要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的充血、炎症、水肿、疼痛等,保持局部的清洁、舒适,预防肛周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常用的坐浴液:1:20碘伏液。

9. 您掌握正确的坐浴方法吗?

坐浴前,先让患者排空大、小便,洗净局部及双手,脱裤至膝,在坐浴盆中加入40℃左右1:20碘伏坐浴液,约1/2~1/3满,将坐浴盆放在专用的坐浴架上,将会阴部及肛门浸入水里,嘱患者放松,浸泡10~20分钟。如果病情较重可减少坐浴的时间,如患者卧床不起,可用擦拭代替浸泡。注意随时加入热水以保持必要的温度。坐浴结束,用小毛巾由前至后擦净局部,更换衣裤,清理所用的物品。女性病人若遇月经期、妊娠或阴道出血时不宜坐浴。

10.怎样预防便秘?

(1)饮食增加脂肪、高纤维素食物和水的摄入,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高纤维素饮食可使大便维持一定的体积并成形,维持成人正常排便的食物纤维摄取量为每日20g。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

(2)多饮水,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在2~3L左右,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或清晨空腹饮一杯淡盐开水均有助于大便通畅。早晨用凉开水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达到促进排便的目的,但须注意根据对象和季节适当调节水的温度。

(3)适当摄入香蕉、食物纤维饮料,多食水果、蔬菜或笋类、麦片、麸皮等多纤维食物有促进排便的作用。

(4)忌食烈酒、浓茶、咖啡、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荤腥厚味的食物。

(5)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嘱患者尽可能在每日早餐后排便,因早餐后易引起胃—一结肠反射,此时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每日去厕所蹲l0~20分钟,日久便可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在厕所里看书报、抽烟或思考问题。叮嘱患者平时有便意时不要克制和忍耐,要立即去排便。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在床上排便的患者要做好其心理护理,保护患者的隐私,处理好排泄音和臭味,便器的保温、舒适物品的应用都要适合患者。

(6)保持一定的活动量。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可促进直肠供血及肠蠕动,因而有利于排便。运动的内容和方法应根据性别和体力等情况综合考虑,如跑步、跳绳等。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给予腹部按摩,可用双手示指、中指、无名指重叠在腹部,按肠走行方向,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做顺时针环形按摩,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可起到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的作用。

11. 病室内为什么应经常通风?

(1)通风换气可以变换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汗液的蒸发及散失,使人有舒适感。

(2)通风可以改善室内污浊的空气,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3)通风可以放走污浊的空气,换进清新的空气,避免因污浊空气给患者带来烦躁、倦怠、头晕、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12. 如何留取尿标本?

常规尿标本:晨起第一次尿,约1/2至1/3尿杯,不可混有月经及粪便。

尿培养标本:清洁消毒外阴及尿道口,自行排尿,将前段尿液弃去,用无菌培养管留取中段尿作为标本。

13. 如何留取痰标本?

清晨刷牙漱口后用力咳出深部气道内痰液吐入标本瓶中。

14. 骨髓抑制期如何预防感染?

(1)患者坚持每日三次饭后漱口,漱口液由医生根据口腔情况开出。在没有牙龈出血的情况下,坚持刷牙,牙刷选用儿童软毛牙刷,用前可用温热水烫洗,可使毛刷头更加柔软,应遵循上下刷牙的原则,减少牙龈损伤。

(2)坚持坐浴,碘伏坐浴按照1:20比例配制,每日两次,保证大便后、睡觉前坐浴,每次15~20分钟,不能坐浴患者可配制好后由家属协助擦洗,预防肛周感染。

(3)减少家属探视与陪伴,陪伴家属不能与患者共坐、睡一床,减少床单位的污染。

(4)注意饮食卫生,禁食坚硬、辛辣、带刺的食品。少买熟制品,在白细胞总数低于1.0×109/L时,进高压无菌饮食,患者之间不要交叉食用食品或使用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5)病室经常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20分钟。另外,不要将鲜花、带根、带泥的蔬菜、水果带入病房。减少室内细菌密度,预防感染。

(6)发热患者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裤、被褥,避免着凉,出汗时会随着汗液带出一部分电解质成分,饮水中可适量加入食盐和糖,补充丢失的部分。

(7)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15. 骨髓抑制期如何预防出血?

(1)保持鼻粘膜湿润,用石蜡油滴鼻,每日三次。不要用力擤鼻涕,不要用牙签剔牙,牙龈出血可单纯漱口。

(2)活动时避免挤压和外伤,各种穿刺后局部按压10~20分钟。

(3)保持大便通畅,观察尿、便颜色,发现异常应通知护士。

(4)衣物应宽松,柔软,舒适,勤剪指甲,不可搔抓皮肤。

(5)禁食坚硬、辛辣、带骨带刺的食品。

16. 长期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怎样保护好血管?

大多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输入化疗药物、血液制品和高浓度液体,很多药物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引发静脉炎等。现在临床有很多输液途径,如: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植入式输液港等。它们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保护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7. 帮您了解 PICC?

PICC全称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植入导管,沿静脉血管走形,最终到达上腔静脉的中下三分之一处,可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有效的保护了您的外周静脉血管。PICC 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保留一年,维护简便,输液间歇可一周维护一次(冲洗导管、更换敷贴、更换正压街头)。带管期间不限制患者正常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

18. PICC带管出院应怎样维护?

(1)认真阅读《PICC使用指南》,掌握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2)PICC维护使用的消毒液、封管液和其它物品,必须严格按要求使用,不能擅自使用其它替代物品。

(3)必须到当地有执业注册的二级以上医疗单位,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维护,患者家属不可直接护理。

(4)应保证每周维护一次,即使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

(5)发现导管有异常情况,及时打电话与医院联系。

【献血与输血一般知识】

19. 正常人献血前应注意什么?

献血前应首先学习有关献血方面的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1)休息:献血前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饮食:选择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食物,不要空腹献血。

(3)卫生:献血前注意把手臂特别是肘部清洗干净。

20. 献血前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

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从而影响患者治疗。

21.献血者体检及化验多少天内有效?

献血者体检及化验有效期为2周。

22. 献血之后怎么保养身体?

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献血后的营养补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含有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含有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含有叶酸较多的食物有:猪肝、肾、牛肉等。

含有维生素B12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23. 献血后如何活动或运动?

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24. 献血有害健康吗?

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或外伤性出血300~400亳升,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机体血容量的减少会刺激红骨髓造血功能,输血后营养适当的话,2~3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补充。一个月内,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等也可逐渐恢复,其核心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也可于2~3个月后恢复到献血前数量,所以,一个健康人每次输血不超过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25. 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是什么?

(1)要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继往病史。

(2)一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3)献血查体合格后,要按规定时间参加献血,以免影响医院用血计划。

26. 献血者体检标准有哪些?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27.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28. 慢性贫血患者应如何输血?

(1)慢性贫血患者无须紧急处理,应积极寻找原因,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2)慢性贫血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降低。因此,Hb及红细胞比积(Hct)的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无明显贫血症状者可暂不输血;

(3)慢性贫血患者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选择何种红细胞制品要根据病情决定;

(4)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①Hb小于60g/L或Hct小于0.18,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遗传性血液病患儿在其生长发育期,输血指征可放宽);②贫血严重,而又因其它疾病需要手术者或待产孕妇。

29. 为何现在不提倡输全血,而提倡成分输血?

(1)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

(2)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

(3)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浓度高,针对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30.输全血有哪些主要缺点?

(1)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患者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2)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3)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体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

3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输全血?

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可以考虑输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

32.哪些患者不宜输全血?

(1)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2)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患者;

(3)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

(4)年老体弱及婴幼儿的慢性贫血患者;

(5)需要长期和反复输血患者;

(6)由于以往输血或多次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患者;

(7)因血浆蛋白致敏引起荨麻疹反应,甚至重度过敏反应的患者;

(8)可能施行骨髓移植或其它器官移植患者。

33.全血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吗?

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

34.什么是成分输血?有何优点?

简单地说,成分输血就是根据病情需要,有选择地提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给患者。成分输血的优点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及疾病的传播。

35.输红细胞的适应症有哪些?

(1)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几乎所有的慢性贫血都是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有输血指征者都应输注红细胞,而没有必要输全血;

(2)急性出血或手术失血低于1500ml者:这些患者可在应用晶体液及胶体液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输注红细胞。失血超过1500ml者需要与其它血液成分制品配合应用;

(3)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4)小儿和老人需要输血者;

(5)妊娠后期伴有贫血需要输血者;

(6)一氧化碳中毒者。

36.反复输血有什么影响?

由于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性贫血导致肠道吸收过多铁以外,贫血患者需反复多次输入红细胞。每单位血中含铁约200~250mg,长期输血者平均每天约多出铁0.4~0.5 mg/kg/d,而正常人每日排铁约1 mg大概在10~20次输注后患者出现超铁负荷,一般一年后或输注红细胞50次后,开始去铁治疗。

37.铁负荷过多有哪些表现?

(1)皮肤色素沉着,主要是皮肤真皮有黑色素沉着,皮肤呈青铜色;如果同时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则皮肤呈金属或石板样灰色,可遍及全身,以面颈部、手背及前臂伸侧、下肢、外阴部皮肤皱褶处及疤痕处最为明显。

(2)肝大而质硬为常见体征,伴有压痛

(3)15%患者可发生心脏病,多见于较年轻患者,由于铁过多,使心肌收缩力受到损伤,心脏表现与其它心脏病难以区别,有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常见的有心律不齐、室性早博等。

(4)腹痛,常为上腹部剧烈绞痛,类似胆绞痛、肾结石、溃疡病穿孔。

(5)可累计大小四肢关节,以腰、肘、髋、腕等关节常见,出现明显的关节病,症状可出现在其他表现之前。

(6)神经症状:嗜睡、精神淡漠、思维能力减低。

38.怎样确定铁负荷过高?

静脉抽血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总铁结合力。

血清铁超过180ug/dl,转铁蛋白饱和度大于60%,血清铁蛋白大于500 ug/dl,血清总铁结合力正常,肝硬化时可降低。

39.铁负荷治疗方法是什么?

(1)静脉放血,每次可放血400~500ml

(2)去铁胺:皮下注射,使用微量注射泵维持10~12小时,用量为20~35mg/kg,每周输5~7次。去铁治疗的目标是使血清铁蛋白降至低于1000 ug/l,应同时补充维生素C,每日100~200mg。

40.去铁胺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肌内注射时局部有疼痛感: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皮肤潮红、心动过速甚至休克。及时使用抗组胺药或抗休克药,可使病情好转。

(2)长期用药可发生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网膜色素异常。耳鸣、听力减退。

(3)少数患者可有眩晕、惊厥、肝功能障碍、腹痛、腹泻、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

41.使用去铁胺应注意什么?

(1)用注射用水2ml溶解,溶解后再稀释于液体中,肌内或静脉点滴,滴注速度不可过快。

(2)铁复合物排出,可使尿液呈红色。

(3)与维生素C合用,每日剂量150~250mg

【红细胞疾病护理知识】

42.血细胞正常值是多少?

血红蛋白(HB):男:120~160g/L 女:110~150g/ L

红细胞(RBC):男:4.0~5.5×10.12/ L女:3.5~5.0×10.12/ L

白细胞(WBC):男、女:4.0~10.0×10.9/ L

血小板(PT):男、女:100~300×10.9/ L

43.什么是贫血?

贫血(anemia)是症状,不是一种病,它可发生于多种疾病。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即称为贫血。

44.贫血有哪几类?

造成的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但按发病机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造血所需的物质缺乏或失利用)。

(2)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所需的物质缺乏)。

(3)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

(5)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

(6)失血性贫血。

45.患了贫血会有哪些不适?

我们知道,红细胞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O2,其中血红蛋白在运输O2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体一旦发生了贫血,血红蛋白相对减少,主要表现在:(1)疲乏无力,困倦。

(2)皮肤、面色、粘膜、结膜及指甲苍白。

(3)活动后感到气促、心悸。严重贫血病人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气促、心慌。重度贫血和长期贫血可引起患者心脏扩大和心脏杂音,造成贫血性心脏病。

(4)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嗜睡。

(5)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恶心等。

(6)妇女还可出现月经不调,如月经过多或闭经。

(7)严重贫血的患者偶尔出现低热、体温一般为37℃~38℃。

46.严重贫血的患者经常出现发热,是感染吗?

严重贫血患者有时可出现体温增高,一般不超过38℃。若超过38℃以上且持续存在则应考虑合并有感染的可能,需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早给予正确处理。贫血本身引起的体温增高,可能与红细胞破坏过多,机体的代偿机制引起的心跳加快,基础代谢增高;或者由于红细胞的破坏,引起吸收热所致。某些继发性溶血,还应排除其原发病所引起的发热。

47.贫血患者经常出现浮肿是怎么回事?

严重贫血的患者如下床活动常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即使没有心力衰竭也可发生。原因:①直立活动时下肢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②贫血是由于组织缺氧,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醛固酮产生增加,水钠潴留;③严重贫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水肿;④贫血影响血液胶体渗透压,体液大量进入组织间隙。

48.贫血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护隔离?

因贫血、白细胞低于2.0×109/L的患者,因抵抗力特别低下易发生感染的患者,如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需进行保护性隔离。

49.贫血患者如何预防感染?

(1)定期洗澡、理发、更衣、经常修剪指甲。

(2)克服挖鼻耳的不良习惯,注意眼耳鼻腔的清洁。

(3)注意口腔的清洁,按时漱口。

(4)排便后,晚睡前行外阴清洗或温水坐浴。

(5)饭前便后洗手。

(6)保持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50.贫血患者的饮食如何?

加强营养,宜进食高蛋白质、高糖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大豆食品、蔬菜、新鲜水果等。

51.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理化因素刺激或原因不明而发生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疾病,分急慢性两种类型。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

52.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1)躯体表现:患者皮肤、粘膜苍白、有出血点或紫斑,重症患者有眼底出血、视物不清、头痛、头晕等颅内出血症状。部分患者有血尿或便血。

(2)急性再障,常伴有贫血、严重的感染和出血。

53.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治疗方法?

(1)支持治疗,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2)对症治疗:a、纠正贫血,通常认为血红蛋白低于60g/L且患者对贫血

耐受差时,可输血。b、控制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而同时有感染者,应注意合并颅内出血的风险,可输血小板。当任意供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时,改输HLA配型相配的血小板。c、控制感染,感染性发热,应取可疑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或尿、粪便、血做细菌培养,并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但要注意肠道菌群失调。

(3)针对发病机制治疗:a、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C),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药物。用药前根据说明书决定是否要做过敏试验,静脉滴注ATG不宜过快。b、临床常用环孢素、雄激素、大剂量甲泼尼龙、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再障。环孢素也可用于慢性再障。c、造血细胞因子,包括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主要用于重型再障,有促进血象恢复的作用。

(4)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适用于有合适供者、年龄不超过40岁的患者。

(5)中医中药,主要用于慢性再障患者。

54.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会产生那些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可出现痤疮、浮肿、体重增加等表现。男性患者一般不严重,女性患者还可有毛发增生、声音低哑、闭经、乳房缩小等男性化现象。严重者可发生肝内胆汁瘀积性黄疸,但停药后可消散。

5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在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死亡率高。优良的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及时预防及处理合并症的发生,对抢救患者,延长患者生存期均有重要作用,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注意做好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患者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患者亲属及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仔细耐心的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2)在急性期,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

(3)注意饮食的选择: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或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选择无渣半流或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禁食。

(4)搞好患者的清洁卫生工作:因出汗、发热,皮肤可并发脓肿,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勤给患者洗澡,更换内衣。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以防止褥疮发生。

(5)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饭后漱口,多饮水,必要时用含二性霉素B的漱口液预防真菌感染。若口腔内有溃疡或炎症可局部涂抹药膏。

(6)由于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全身抵抗力低下而易发生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持病房清洁。房间内应定期消毒。当患者白细胞低于0.5×109/L时,应移住隔离室,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并谢绝探视,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有条件者可使用无菌隔离室或层流室。

(7)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倾向及其他病情变化。

(8)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血象,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严格避免接触对骨髓造血有害的药物。若因职业关系接触造血毒物,如X光、放射性物质、农药等,应做好防护工作,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育龄期妇女应避孕。

56.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多、加速,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57.溶血性贫血对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1)输血:贫血明显时,输血是主要疗法之一。

输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特殊的溶血性贫血。

①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输血可出现输入的红细胞被破坏,反而加重溶血和黄疸。万不得已需要输血时,应选用配血时凝集反应最小的血液,而且输血速度一定要慢,并随时密切观察,一有反应,立即停输。

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输血可能发生溶血危象和形成血栓,如果病情危重,必须输血,应采用多次洗涤过的红细胞。

③Rh因子同种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须作换血输血,这样一方面可纠正贫血,另一方面则更为重要,它可以换出血浆中的Rh抗体和高浓度胆红素,防止继续溶血和核黄疸。

(2)对无尿和肾衰的处理:血型不合的输血后引起急性溶血,出现严重的血红蛋白尿,极有可能导致无尿和肾功能衰竭。

(3)其他治疗:

①注意电解质平衡:急性大量溶血,特别是血管内溶血时,大量红细胞内钾离子被释放入血浆,所以要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②补充叶酸:并发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制剂,若长期血红蛋白尿而缺铁表现者应补铁。但对PNH患者补充铁剂时应谨慎,因铁剂可诱使PNH患者发生急性溶血。

③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对减轻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每日强的松40~60mg,晨起顿服,或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静滴,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可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达那唑等。

(4)脾切除术:脾切除适应症。

58.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速度、程度及发生部位(血管内或血管外)有关,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溶血两种。慢性溶血有时可并发急性溶血,称为“溶血危象”。

(1)躯体表现溶血性贫血的表现与起病缓急、溶血程度及溶血场所有关。观察患者有无寒战、高热、乏力、四肢及腰背疼痛、恶心、呕吐等。急性溶血患者多有明显贫血、黄疸,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溶血产物可引起肾小管细胞缺血坏死及管道阻塞,导致急性肾衰竭,密切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性状及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引发的不良反应。

(2)急性溶血多见于血管内溶血。起病急骤,常常突发寒战、高热、腰酸背痛、头痛、气促、烦躁,亦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由于红细胞破坏后的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昏迷、休克与心功能不全。

(3)慢性溶血多见于血管外溶血,溶血主要发生在脾脏、肝脏及骨髓等处,起病较徐缓,呈乏力、苍白、头晕、心悸、气短等一般慢性贫血表现。在慢

性病程中,贫血突然加重,网织红细胞明显降低,并可有轻度血红细胞及血小板下降,骨髓成红细胞系统增生停滞或受抑,称为“增生障碍危象”。

59.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gcy anemia,IDA)是指因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60.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多数起病缓慢,其临床表现与贫血的程度、进展的速度有关。可有贫血本身的症状,也有机体代偿的症状。

(1)缺铁性贫血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导致的黑粪、血粪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粪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等。体征有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陷成勺状(匙状甲)。

61.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什么?

(1)补充含铁量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对于月经量过多的女性以及慢性失血的患者,也应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2)提供机体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不但能够促进人体内铁的吸收,还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比如肉类、豆类、禽蛋等食物。

(3)促进铁的吸收:经过实验证明,在酸性环境下,尤其是胃酸,它能够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出来,并能增加铁盐的溶解度,有利于体内铁的吸收。

(4)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偏食及长期吃素食的人,应改变其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

62.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是什么?

(1)选择食物:精心挑选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蘑菇、木耳、香菇、豆制品、动物内脏、肉类、禽蛋等。同时应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帮助铁在体内更好的吸收。

(2)烹调用具的选择:首选使用铁制炊具。有研究表明,烹调细通心面使用玻璃炊具时,其含铁量是3毫克/100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铁锅、铁铲等铁制炊具。

(3)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药物,可以增进人体对铁的吸收。贫血患者应多食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水果、新鲜的绿叶蔬菜或口服维生素C片剂等,但应注意的是维生素C在高温与氧同时作用下,极易被破坏,因此,烹调时加热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维生素C的损失过多,不能达到其功效。

(4)适用强化铁食品:对隐性缺铁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在我

国,较多用的铁强化食品有橘铁粉(每日口服40~70克,含元素铁32~56毫克)和巧克力铁(每日1块,含元素铁60毫克),每4周为一个疗程,有效率较高。

(5)不宜饮茶及避免应用四环素类药物:茶叶中的鞣酸、钙盐、磷酸盐及抗酸药均可导致铁盐沉淀,从而妨碍铁剂的吸收;四环素类药物和铁盐易形成融合物而影响铁剂的吸收。因此,在服用铁剂治疗时不要饮茶,更不应饮浓茶和避免适用四环素类药物。

(6)孕妇可在食物中加入药用性铁,以减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7)注意饮食的荤素搭配,可提高植物性铁的吸收率。

63.贫血患者出院指导有哪些?

(1)活动与休息①出院后仍应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②房间要每日通风换气,床单被褥定期更换;③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睡眠不少于八小时。

(2)正确用药①严格按医嘱规定用药;②用药后若有异常请及时就医,激素类药物不可私自停用。

(3)饮食与营养①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禁忌烟酒;②禁食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4)定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每三个月来院复查。

血液科诊治病种

血液科主要诊治病种及特色技术 ●主要收治病种:各类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增多症、各种急 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紫癜性疾病、出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各类输血患者。 ●特色技术: 西医诊疗技术:常规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溶血性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凝血全套等检测项目。在各类血液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及极危重症的抢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及很好的疗效。 中医特色技术:科室形成了一整套针对血液病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采用中医内治法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在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最大地减轻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内治法采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证型分别予以滋阴养血、益肾健脾、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等中医治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不良性贫血等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血液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另辟蹊径,有简便廉验,作用安全迅速的优点,能为“不肯服药之人,无法服药之证”所接受。我科现已开展中药药物罐、穴位贴敷、中药熨包、中药封包、定向透药、中药足浴、艾灸等中医外治治疗。 对于大多数血液病的治疗,经典的西医疗法是在实验检查确诊后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强烈的联合化疗,疗效快,但毒副作用明显。

而中医治疗则是在望闻问切之后,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较慢,而毒副作用小。我科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对于血液病重症患者的治疗大有可为,博采中、西医学体系之长,坚持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做到真正的优势互补,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输血量,并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且节省医疗费用。

血液病诊疗常规

一、急性白血病 一.分型 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M0~M7)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3) 二.典型病史 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可以是突然高热,类似“感冒”,也可以是严重的出血。缓慢者常为面色苍白、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而就医时被发现。 三.典型体征及查体 贫血、发热、出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下段压痛等。 四.辅助检查 1.常规(3次)+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心肌酶谱,血脂,血糖,各种离子 3.DIC/凝血四项 4.骨髓穿刺、融合基因、染色体检查 5.肝胆脾彩超、胸片、心电图 五.诊断依据 1.有贫血、发热、出血的表现,伴淋巴结和肝脾大,胸骨压痛。 2.血象多为白细胞增多,可见幼稚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少。 3.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主要为白血病原始细胞。 六.鉴别诊断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30% 。 2.巨幼细胞贫血: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 3.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骨髓中原、幼粒细胞增多,但该症多有明确的病因,血小板正常,原、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及染色体异常。 4.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如传单,百日咳、风疹等病毒感染,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或出现义霖,但骨髓象原始幼稚细胞均不增多。 七.治疗 1.一般治疗:1)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羟基脲口服;必要时使用血细胞分离机。 2)防治感染 3)成分输血支持 4)防治尿酸性肾病:嘱患者多喝水,口服别嘌醇0.1日三次。 5)维持营养 2.抗白血病治疗:ANLL: DA /MA /HAD/ HA ALL: VDLP/VDAP/VDCP M3: 亚砷酸/维甲酸 CNS-L: 鞘内注射Ara-C+MTX 每周2~3 次 3.骨髓移植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一.分期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病患者做好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这对于病情的好转可康复至关重要,下面为您汇总血液病患者护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血液病患者平常生活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会危及生命。 就感染部位来讲,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泌尿道以及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就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来讲,细菌、真菌、病毒是常见的,有时也会有寄生虫的感染。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1.保持愉悦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悲伤与忧愁都与病无补,而且会减低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相反,保持心情愉快则可以提高免疫力。 2.进食洁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洁净以防“病从口入”。 3.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及空气消毒:注意口腔、鼻腔、会阴的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每日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注意开窗通风。 4.减少互串病房及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如已发生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正确反映情况以利医务人员判断感染的真实情况做出治疗的选择,使感染尽快控制,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疾病痊愈。 6.应用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是很危险的,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处处注意,除了注意卫生和饮食以外,还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眼下正是流感高发时期,出门

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

目录页 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 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血型。 2尿常规、大便潜血、虫卵。 3肝功、肾功、必要时查各种自身抗体,如ANA、抗dsDNA、抗ENA等。 4 必要时胃肠道餐或胃镜检查 二.诊断标准 1男性:Hb﹤120g/L,RBC﹤4.0×1012/L,HCT﹤0.40 2女性:Hb﹤110g/L,RBC﹤3.5×1012/L,HCT﹤0.37 缺铁性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转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4血清铁蛋白。 5骨髓涂片及铁染色(必要时)。 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必要时),红细胞铁蛋白(必要时)。 7大便潜血、虫卵。 8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9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10肝、肾功能。 二、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g/L 2血清铁﹤50ug /dl,总铁结合力﹥350ug /dl,运铁蛋白饱和度%﹤15%。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ug /L。 5红细胞游离卟啉(FEP)﹥3.0ug/gHb。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6条中任2条以上者可论断。 三、治疗 1去除或治疗病因。 2铁剂补充治疗:元素铁150~200mg/天。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血清蛋白﹥30~50ug /L时再停药。 四、疗效标准 1治愈:Hb恢复正常,MCV﹥80fl血清铁及铁蛋白,FEP均恢复正常。贫血病因消除。 2有效:Hb增高﹥20g/L,其他指标部分恢复。 3无效:四周治疗Hb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反下降。 巨幼细胞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中性粒细胞分叶计数。

血液病诊疗指南部分

目录 缺铁性贫血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7) 过敏性紫癜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 缺铁性贫血 【概述】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 (二)贫血表现 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促、纳差;有苍白心律增快。 (三)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 毛发干枯、脱发;皮肤干燥、皱缩;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诊断标准】 (一)国内诊断标准 缺铁可分为三个阶段:储铁缺乏(iron depletion,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icienterythropoiesis,IDE)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三者总称为铁缺乏症。1988年,洛阳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通过了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而国内成人尚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以下为参考国内文献综合而成。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64. 44μmol/L(360μg/dl)。

第六章血液病病人护理 测试题

第六章血液病病人护理测试题 52 一、选择题 22 (1).关于贫血的概念主要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B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最低值 B.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最低值 C.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 D.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最低值 E.骨髓造血细胞生成量少 (2).贫血病人的护理评估,其伴随身心状况下列哪项除外: A B A.消化系统症状 B.低热 C.呼吸困难 D.注意力不集中 E.单位时间内心排出量减少(3).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 C A.铁的摄入不足 B.铁的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4).血液病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E A.保持衣服轻软 B.避免皮肤摩擦 C.可行局部冷敷 D.高维生素饮食 E.深部肌内注射 (5).血液病继发感染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B D A.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 B.女性清洗会阴,每日2次 C.鼻腔内涂抗生素软膏,每日2次 D.常规测体温,每日2次 E.餐前餐后,睡前晨起用漱口液漱口(6).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 B A.铁剂治疗 B.病因治疗 C.少量输血 D.增加营养 E.补充维生素 (7).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应在饭后服用 B.禁饮浓茶 C.不能与氨基酸同服 D.避免与牛奶、咖啡同服 E.液体铁剂需用吸管服用 (8).服用铁剂后可排出黑便的原因是: C D A.引起肠黏膜溃烂、B.腐蚀肠壁血管 C.生成硫化铁所致 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E.铁剂颜色本身呈黑色 (9).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是: A A.氯霉素 B.氯丙嗪 C.磺胺甲基异恶唑 D.保泰松 E.度冷丁 (1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E A.感染、出血、贫血 B.网织红细胞减低 C.无肝脾肿大 D.全血红胞减少 E.骨髓增生低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病诊疗指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病诊疗指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是以血细胞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骨髓多呈增生活跃或减低,伴有骨髓病态的一组综合征。 【临床表现】 l. 主要表现为贫血,并常伴有出血和/或感染。 2.少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一、二系细胞减少,可出现巨大红细胞,血小板及有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 2. 骨髓象:有三系或二系或任一系血细胞的病态造血,中性粒细胞ALP常降低。 3. 骨髓活检:可检见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即3~5个以上原始与早幼粒细胞聚集成簇。 4. 遗传学特点有40%左右患者有染色体异常,常见有-5、5q-、-7、+8、20q-等。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以贫血症状为主,可兼有发热或出血。 2. 血象一系,两系或者三系细胞减少。 3. 骨髓象:有三系或二系或任一系血细胞的病态造血,中性粒细胞ALP降低 4. 骨髓活检:可检见ALIP现象。 5. 除外其它伴有病态造血的疾病,如红白血病,骨髓纤维化以及其它红系增生性疾患,全血细胞减少性疾患等。 MDS分型(FAB) 1.难治性贫血(RA): 血象:贫血,偶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者。网织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及粒细胞形态可有异常。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并有病态造血,原始细胞<5%; 2.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 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数>15%,其他同RA; 3. 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

血象: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多见粒系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5%。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及红系都增生。三系都有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I型+Ⅱ型5%~20%。 4.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血象: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粒细胞增加并有颗粒减少或Pelger--Huet异常,原始细胞<5%。 骨髓象:同RAEB。 5.转变中的RAEB(RAEB—t): 血象骨髓象同RAEB,但具有以下任一种情况:①外周血原始细胞>5%;②骨髓中原始细胞>20%但<30%;⑧原始细胞中有Auer小体。 MDS分类(WHO 2000年) 类型 外周 血 骨 髓 la RA不伴造血异常原始细胞

浅谈老年血液病人在净化无菌病房时的心理护理

浅谈老年血液病人在净化无菌病房时的 心理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使老年血液病病人在净化病房尽早适应环境,促进其早日康复而进行心理护理。方法对住院老年血液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老年血液病病人伴有复杂心理问题,有效沟通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结论针对老年血液病病人在净化病房的不同心理特点,遵循其心理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老年血液病人净化无菌病房心理护理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恶性血液病占较大的比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帮助患者熟悉空气层流病房的环境,掌握患者的动态信息变化,调整心理状态,使患者充满信心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心理障碍分析 1.1焦虑恐惧老年人一旦生病焦虑和恐惧占主要位置。尤其是进入血液病监护病房后,它的设施、陌生的环境,再

加上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缺少亲人的陪伴、同室病友的抢救与死亡、仪器设备的连续声响、对监护仪电极的不适,都可以导致大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这会导致老年病人的病情加重。 1.2抑郁悲观血液病病情迁延、预后差,病人多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这对老年血液病人是一种负面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由于血液病患者应用化疗、激素等疗程长、畐M乍用大,如恶心、呕吐、脱发、形体改变等给药带来的不便;而半数以上患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对患者及恢复前景产生抑郁和悲观。 1.3睡眠状态紊乱老年人敏感,睡眠少。由于新的环境、病房的噪声、同室病友的鼾声、呻吟、呼吸机、监护仪等各种机器的噪声,致患者产生睡眠状态紊乱。 1.4心理否认少数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否认自己病情与他人相同,轻视自己的疾病,擅自自由活动,不注意饮食、休息、拒绝服从监护病房的管理。尤其是以往健康的老年人接受不了自己有病的事实,要其正确认识需要一段时间。 1.5情感沟通障碍老年人一般较固执,坚持己见,有时又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再加上患者在监护病房几乎与外界隔绝,与家人、亲友的交流已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全身被仪器、导管所包围,甚至受呼吸机鼻面罩的限制,往往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

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心理护理

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0-01-29T10:12:28.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永红[导读] 血液病监护病房是一个独立的重症监护单位,是收治各类血液系统危重患者的专科 刘永红(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13201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1-0175-02 【摘要】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实施正确、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对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病重症监护病房心理护理 血液病监护病房是一个独立的重症监护单位,是收治各类血液系统危重患者的专科,它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在血液病监护病房,医护人员除对原发病给予良好治疗护理外,及早发现心理上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血液病监护病房从2004年10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45例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例,淋巴瘤6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7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0~76岁,平均58岁。平均入住监护室时间5天,其中11例患者转入普通病室,34例患者转入无菌仓继续治疗。 1.2 方法①通过与病人交谈、提问,了解其心理异常、心理冲突的有关情况。②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现状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2 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 2.1 焦虑、恐惧血液病监护病房的设施、陌生的环境,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缺少亲人的陪伴、同室病友的抢救与死亡、仪器设备的连续声响、对监护仪电极的不适,都可以导致大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为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上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即将入住血液病监护病房的患者,首先将其病情及入住情况简单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使之尽快消除思想顾虑;反复向患者讲述、解释各种仪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其了解和熟悉血液病监护病房的各种情况,以尽快适应新环境,保持愉快的心情、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护士要注意仪表,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耐心地倾听病人的倾诉,以沉着冷静的气质、熟练的操作、有序的安排给患者安全感。 2.2 抑郁悲观血液病病情迁延、预后差,病人多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对患者是一种负性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由于血液病患者应用化疗、激素等,疗程长、副作用大,给其带来不便;而半数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对所患疾病及恢复前景产生抑郁、悲观。对此,在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做必要的解释和处理,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和治愈病例,鼓励患者只要配合治疗,保持情绪乐观,即能取得满意疗效。 2.3 成分输血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成分输血是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由于患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成分输血宣教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根据输血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因人施护,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心理需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2.4 睡眠状态紊乱由于新的环境,夜间收治病人、病房的噪声、同室病友的鼾声、呻吟、呼吸机、监护仪等各种机器的噪声,致患者产生睡眠状态紊乱。为此,应合理化布局监护室环境。轻重患者相对分开,患者之间设有幔帘。对于睡眠状态紊乱的患者,应使其尽可能地保持白天清醒、夜间睡眠的习惯,认真做好晚间护理。 2.5 心理否认少数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否认自己病情与他人相同,轻视自己疾病,擅自自由活动,不注意饮食、休息,拒绝服从监护病房的管理。护理人员应正确对待患者的否认反应。对有明显否认、漠视自身疾病、不配合医疗的病人,要强化心理指导,讲明疾病的危险性及服从医疗的重要性,使其自觉服从治疗和康复的安排。 2.6 情感沟通障碍患者在监护病房几乎与外界隔绝,与家人、亲友的交流已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全身被仪器、导管所包围,甚至受呼吸机鼻面罩的限制,往往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贯穿健康教育,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而忽视患者的存在,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运用护理程序对危重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在一起,通过心理诱导帮助患者减轻或转移对自身疾病的过分关注,鼓励患者按照康复程序,逐渐活动,以使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始终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总之,血液病监护病房的治疗、护理有着特殊性。在对患者的疾病采取正确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要及时采取措施,使病人意识到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有更多治疗方法和治愈个体,进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使病人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耿清.医学心理学[M].苏州: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96-97.

血液科 护理常规(全)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营养状况,贫血程度,乏力,疲倦,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皮肤和结膜与粘膜的色泽,出血征象,感染等。 3、了解病人的血象,骨髓象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 4、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适度活动,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5、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6、加强感染的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病室内的空气,地面和用物表面,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严防合并呼吸道感染。 (3)做好口腔,鼻腔,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防止局部破损或感染。 (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宜住隔离室或层流室。 (5)对接受化疗者,静脉注射时保护血管,药物不可溢于皮下,并鼓励多饮水。 (6)出血严重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穿刺和注射部位须加压止血,并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四肢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骚动,意识不清的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 8、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的发生。 9、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12、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同时密切关注化验结果。 13、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14、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要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2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病人,女性,38岁。血红蛋白40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如给予口服铁剂治疗,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蛋白 B.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维生素 C.每天饮食中必须有含铁丰富的食物 D.餐后饮浓茶可利于铁的吸收√ E.饭后服用 解析:解析:因为茶叶中有鞣酸,遇铁能形成沉淀物质,影响铁的吸收,所以餐后饮浓茶有利于铁的吸收是错误的。 2.病人,女,32岁,因头晕1个月来医院就诊。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0×10 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 9/L,血小板40×10 9/L。应考虑为 (分数:2.00)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溶血 E.急性白血病 解析: 3.病人,男,20岁,患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视物模糊。应考虑为 (分数:2.00) A.脑炎 B.脑膜炎 C.颅内出血√ D.败血症 E.中枢性白血病 解析: 4.病人,女性,45岁,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查体脾大,Hb80g/L。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减少肌内注射

B.挖除鼻痂,保持鼻腔通畅√ C.适当限制活动 D.不要用牙刷,牙签清理牙齿 E.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解析: 5.一天午夜,某ITP病人呼吸急促,诉头痛,为明确病人是否并发颅内出血,作为当班护士,下列哪项有助于你的临床判断 (分数:2.00) A.血压 B.脉搏 C.呼吸 D.脑膜刺激征 E.瞳孔√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女,28岁,常因胃溃疡出血出现头晕乏力、苍白,经检查,HB90g/L,RBC3.50×10 12/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分数:6.00) (1).此种贫血的发生机制是(分数:2.00) A.蛋白质太少

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一般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临床表现】 发病前1~2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表现。依症状体征不同,可分为以下 1.单纯型为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紫癜融合形成淤斑,主要局限于四肢,对称,成批反复发作,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严重者可融合成大血泡,中心呈出血性坏死。 2.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可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

前。 3.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及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病变多发生于膝、踝、肘及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可愈,不留畸形。 4.肾型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高达12~40%。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后1周左右,多在3~4周内恢复,少数可进展为慢性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 5.混合型皮肤紫癜合并其他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半数以上阳性。镜检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及渗出性炎性反应。 2.尿常规检查肾型或者混合型可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3.血象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BT 可延长。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1)四肢和臀部皮肤(以小腿伸侧面多见)分批对称出现紫癜,常高出皮面,伴痒,根据类型不同,可有腹部、关节或肾脏症状。 (2)束臂试验可阳性,而血小板计数和其他出凝血检查均正常。 (3)排除其他原因的紫癜。 2.分型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五型: ①单纯型:仅表现为皮肤紫癜,紫癜的特点是对称地分批出现于四肢,可高出皮面,伴痒。以下各型可在皮肤紫癜发生前或后出现: ②腹型:有腹痛、腹泻和便血。 ③关节型: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膝、踝、腕、肘关节。 ④肾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尿蛋白阳性。 ⑤混合型:除皮肤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两型或以上合并存在。 【鉴别诊断】 1.腹型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本病腹型腹痛虽甚

第六章血液病病人护理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六章血液病病人护理测试题52 一、选择题22 (1).关于贫血的概念主要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B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最低值B.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最低值C.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D.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最低值E.骨髓造血细胞生成量少(2).贫血病人的护理评估,其伴随身心状况下列哪项除外: A B A.消化系统症状 B.低热 C.呼吸困难 D.注意力不集中 E.单位时间内心排出量减少(3).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C A.铁的摄入不足B.铁的吸收不良C.慢性失血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4).血液病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E A.保持衣服轻软B.避免皮肤摩擦C.可行局部冷敷D.高维生素饮食 E.深部肌内注射 (5).血液病继发感染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B D A.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每日2 次B.女性清洗会阴,每日2 次C.鼻腔内涂抗生素软膏,每日2 次D.常规测体温,每日2 次E.餐前餐后,睡前晨起用漱口液漱口(6).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 B A.铁剂治疗B.病因治疗C.少量输血D.增加营养E.补充维生素 (7).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应在饭后服用B.禁饮浓茶C.不能与氨基酸同服 D.避免与牛奶、咖啡同服E.液体铁剂需用吸管服用 (8).服用铁剂后可排出黑便的原因是: C D A.引起肠黏膜溃烂、B.腐蚀肠壁血管C.生成硫化铁所致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E.铁剂颜色本身呈黑色 (9).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是:A A.氯霉素B.氯丙嗪C.磺胺甲基异恶唑 D.保泰松E.度冷丁 (1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E A.感染、出血、贫血B.网织红细胞减低C.无肝脾肿大D.全血红胞减少

2021血液病病人的护理要点考核试题及答案 (6)

2021血液病病人的护理要点考核试 题及答案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0分) 1、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是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2、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你认为符合下列何种疾病护理评估的实验室检查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B 3、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作鞘内注射的化学治疗药物是 A.环磷酰胺 B.柔红霉素 C.甲氨碟呤 D.长春新碱 E.阿霉素 答案:C

4、静注化疗药物若漏于皮下,下列哪些护理措施不妥:A.立即拔出静脉针 B.重新选择血管 C.局部注射血管扩张剂 D.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E.局部立即冷敷 答案:C 5、缺铁性贫血是 A.红细胞生成减少 B.红细胞生成增加 C.白细胞生成减少 D.白细胞生成增多 E.红细胞破坏过多 答案:A 6、雄激素的最佳适应证是下列何种疾病: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答案:B 7、慢性再障临床表现特点是 A.严重感染 B.严重出血 C.极度消瘦 D.严重贫血 E.出血+感染 答案:D 8、诊断急性白血病最可靠的依据是 A.骨髓象见原始白细胞超过30%

B.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血白细胞数剧增或剧减 D.骨髓象见较多中幼及晚幼白细胞 E.有出血、贫血、感染三大症状 答案:A 9、白血病护理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观察: A.药物不良反应 B.颅脑出血 C.感染情况 D.贫血情况 E.口腔溃疡 答案:B 10、女性患者,24岁。贫血1年。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0的12次方/L,网织红细胞0.00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为0.0143,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脾功能亢进 答案:D 11、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作用是 A.骨髓抑制 B.消化道反应 C.肝功能损害 D.局部刺激 E.脱发 答案:A 12、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A.雄激素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常规指南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一、入院常规检查: 血常规+RET+BG+ESR+分片,尿常规,便常规+OB, 生化C11+肝功能全套,生化C1,乙肝五项,HCV,HIV,RPR,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集落培养,抗肿瘤药敏试验(肿瘤患者),心电图,胸片正侧位,腹部超声。 每周一、三、五复查血常规,白血病患者周一、五可加作分片,每周三复查生化C6、肝功全套、尿、便常规。贫血患者每周至少复查一次网织红。化疗后患者必要是天天复查血常规,化验提前开出来。二、疾病的专项补充检查: 贫血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形态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骨髓铁染色 尿常规,如尿潜血查尿rous试验 便常规+OB(连查3次),如阳性查消化道造影或内镜 风湿性疾病相关:ANA,ENA,免疫球蛋白+补体,ESR,ASO+RF+CRP 肿瘤标记物:CEA+AFP, CA125+CA199,PSA 网织红细胞升高查:Coombs试验,Ham实验 疑为PNH,查CD59 月经过多应妇科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集落培养骨髓活检T细胞亚群

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选择检查:骨髓染色体CD55 CD59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NAP 骨髓铁染色 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尿常规,如尿潜血查尿rous试验 Coombs试验,Ham实验,盐水试验,糖水试验,蛇毒溶血试验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ANA,ENA,ANCA,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ASO+RF+CRP 结核相关检查:抗结核抗体,PPD试验,ESR 选择检查: 血红蛋白电泳G6PD过筛试验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 血清高铁血红蛋白血清高铁白蛋白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血浆结合珠蛋白异丙醇试验冷凝集素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 肿瘤标记物:CEA+AFP, CA125+CA199,PSA 伴血小板减少查PAIgG,伴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症状及疑似DIC 时查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碎片,必要时肾穿刺活检和凝血、纤溶检查疑为PNH,查CD59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集落培养骨髓铁染色骨髓活检血NAP 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风湿免疫疾病相关:ANA,ENA,免疫球蛋白+补体,ESR,ASO+RF+CRP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贫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贫血的因素,如、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贫血的因素,如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饭后饮浓茶等习惯;有无出血、黑便、酱油色尿、妇女月经过多;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物质或特殊药物接触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的贫血患者及有无慢性炎症、感染、肝肾疾病、结缔组织及恶性肿瘤的病史。 2.评估贫血的临床症状,如早期表现为疲乏、闲倦、软弱无力;贫血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贫血影响到心血管系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中枢神经系统变现为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及嗜睡等;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其他如皮肤干燥、毛发枯干、月经失调等。重点观察皮肤黏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淋巴结、肝、脾是否肿大及心脏是否有杂音;指甲有无变平或凹陷;舌乳头有无萎缩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常规、血涂片有无萎缩等。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依据贫血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休息和活动。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原则。 2.饮食按照贫血患者饮食原则,结合贫血的原因补充缺乏物质和调整饮食结构。如对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予富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的饮食;口腔炎、舌炎患者进温热软食;重型再障患者有出血倾向,宜给予无渣半流质食物;高热或消化道出血时,应给予无渣或流质饮食;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应禁食。 3.遵医嘱正确给予治疗贫血药物,及时评价药物疗效及注意其副作用。口服铁剂时,应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禁与茶同服,影响吸收;口服铁剂为溶液时,应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对于中医来说,血液病就是一种在古时候很常见的温热病。中医认为,人体内里的五藏六腑,外部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皮肤毛窍,都要受到气血的温煦和滋润,就是“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换句话说,气血在人体内外循环运行周流不息,“气”推动血在身体各部运行来向人体提供一定的热量,“血”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滋润。所以身体内在的五脏六腑与外部各组织才能保证相对恒定的温度,过热则病,温度过低也病。人体这个大系统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当人体受到外界大自然中的风寒邪气侵袭以后,人体气血中的热量,就会行动起来,抵抗这类外邪的侵犯,人体气血之中的热量在人体表面抵抗欲侵入人体的风寒邪气,人体就会发热,所以说发热是人体抵抗外邪侵犯的现象。中医用发汗的中药,或民间用红糖生姜熬水,让病人喝下然后盖被发汗,就是用发汗的方法,帮助人体将欲进入人体的风寒邪气驱逐出体外,于是感冒就好了。这是中医治疗一般感冒的原理。但是,由于人体受先天禀赋,后天营养,所处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人体气血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年龄段,气血强弱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人体抵抗外界风寒邪气的能力也不一样。当人体气血不足,抵抗力差的情况下,感受到的风寒邪气就会长驱直入,突破人体外部的防线,进入人体内部的肌肉筋骨经络等

较深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深层次部位的气血之中的热量,被外来邪气禁锢在里面不能散发,时间一长,就开始发热。中医讲这叫“热在血分”。如果这时候再次感受外邪侵犯,或多次被外邪侵犯,这种发热就更严重。郁积不散的热量时间一长,血分被热量煎熬,血液的成分(红血球,白血球,细胞等)就会发生质量或数量的变化。这时候,现代医学通过精准的化验检查,就可以确诊是血液病了。何种类型的血液病,只是根据血液成分变化的多少和程度不同来确定。血液病发生越来越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和输液。人体感冒风寒外邪最简便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汗,这种办法就是让在人体表的风寒邪气一汗而散。中医使用的发汗药都具有温热而且发散的特性,能发散外来风寒邪气,不使风寒邪气入里。但是现在所有的大小医院,治疗风寒感冒都是用寒凉性的各种药剂,而且通过挂吊瓶输液方式给药。进入人体的寒凉性质的药剂和水,对人体起到了退烧和消炎的作用。但是,这类输入的寒凉药剂和水,却帮助正在侵犯人体的风寒邪气,进入了人体的更深处。医生和病人都认为烧退了病就好了,其实这只是人体表面的退烧;进入了人体的风寒邪气和寒凉性质的药和水,将更深层次的血液的热量,禁锢在里面不能散发,血液的温度就会升高,成分就会变化,最终就会诱发血液病。身体气血充足的人发病轻,发病慢;身体气血相对较弱的人发病就急并且严重。

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主要症状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 贫血 出血倾向或出血 继发感染 骨关节疼痛 1.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最重要。 成人血红蛋白测定: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 g/L,红细胞压积最低值男性为40%容积、女性为35%容积均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骨髓、肝、脾等器官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在各年龄组,以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经率较高。 常用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 护理措施 见329-330 口服铁剂药物的护理措施 按医嘱发给病人铁剂时向病人说明几点注意事项: ?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等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呕吐及胃部 不适,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并在饭后或餐中服用,可减轻反应,目前临床使用琥珀酸亚铁、维铁控释片等,一般胃肠反应较轻;嘱病人应按时按量服药; ?口服铁剂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每次100mg,每天3次,胃酸 缺乏者可同服稀释盐酸溶液均可促进铁吸收; ?服铁剂同时忌饮茶、奶、咖啡,因为茶中鞣酸与铁结合成不 易吸收物质,奶含磷较高,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口服液体铁剂时,病人必须使用吸管,避免使牙齿染黑; ?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这是由于铁剂造成的,并非 上消化道出血,以消除病人顾虑; ?铁剂治疗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1 个月,6个月时再服药1个月,目的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注射铁剂药物的护理措施 ?深部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不要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 ?抽取药物后更换针头; ?可采用“Z”型注射法或留空气注射法;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2.出血倾向或出血 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 绝大部分白血病等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皮肤出血多为瘀点、瘀班、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肿、子宫出血。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致全身广泛性出血;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常表现头痛、呕吐,两侧瞳孔大小不等,继之昏迷而死亡。 常用护理诊断 ?有损伤的危险 ?恐惧 护理措施 1)观察病人有无出血; 2)血小板较低者应该减少活动,防止身体损伤; 3)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4)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5)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6)内脏出血的护理; 7)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的预防及护理; 8)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 9)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 3.继发感染 血液病人由于疾病以及食欲不容佳导致营养不量,机体抵抗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版)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 (2018年版) 一、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生物学特征多样而临床异质性很大,以骨髓和淋巴组织中不成熟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聚集为特点。ALL占所有白血病的15%,约占急性白血病的30%~40%。发病率在美国白人中为1.5/10万,黑人为0.8/10万;男女之比为1.4:1。我国1986年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ALL发病率为0.69/10万。美国统计资料显示75%的患者<15岁,发病高峰在3~7岁,1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50岁以后发病率又略有上升。成人ALL的中位年龄30~40岁。通常男性比女性稍多见。ALL包括B-ALL及T-ALL,其中B-ALL中20%~30%患者染色体伴(9;22)(q34;q11.2)/BCR-ABL1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称为Ph+ALL。 二、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骨髓组织受白血病细胞浸润所引起的骨髓正常造血衰竭表现(如贫血、感染、出血等)以及白血病细胞的髓外浸润引起的异常(如淋巴结、肝脾肿大等)两大方面。ALL的临床表现各异,症状可以表现比较隐匿,也可以呈急性,这取决于骨髓被恶性克隆替代的程度和髓外浸润的范围;患者就医前的症状期平均约6周(可短于1周至长达1年)。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比较,起病情况及发热、出血、贫血等症状基本相似,但ALL的髓外浸润及中

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更常见。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 1.贫血 贫血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较早出现,且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表现为苍白、无力、头晕、心悸、厌食、浮肿等。患者贫血的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 2.出血 出血也是常见表现,约半数病例可有不同程度出血。出血部位分布广泛,以皮肤、黏膜最常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及鼻出血、齿龈出血等。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虽少见,但往往导致严重后果。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是出血的最主要因素。白血病细胞对血管壁浸润破坏也增加出血风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凝血因子缺乏也可加重出血倾向。 3.发热、感染 一半以上患者由发热起病,可为低热或高热。疾病本身可以出现肿瘤热,但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于机体任何部位,以咽炎、口腔炎最多见;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肛周感染和胃肠炎也较常见;若合并脓毒血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白血病细胞可以浸润任何器官,其中淋巴结、肝、脾、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是最容易受累及的部位。 1.肝、脾、淋巴结肿大:以轻、中度肝脾肿大多见。ALL患者肝脾肿大的发生率较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率高,肿大程度也更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