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烷烃教案

第二章烷烃教案

第二章烷烃教案
第二章烷烃教案

第二章烷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和构造异构。

2.掌握烷烃的命名法、常见基团的名称。

3.掌握烷烃的结构,包括碳正四面体的概念、sp3杂化和σ键。

4.掌握烷烃的构象及构象的表示方法。

5.掌握烷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性、裂解、氧化及取代反应、各种氢的相对活泼性)。

7.掌握烷烃光卤代反应历程。

8.掌握甲烷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包括过渡态理论、反应热、活化能。

9.掌握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10.了解烷烃的来源。

二.本章节重点、难点

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和构造异构、烷烃的命名法、烷烃的结构、烷烃的构象及构象的表示方法、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烃光卤代反应历程、甲浣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三.教学内容

分子中只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烷烃

开链烃(脂肪烃)烯烃、二烯烃

烃炔烃

环状烃(脂环烃)脂环烃

芳香烃

烷烃是分之中的碳除以碳碳单键相连外,碳的其他价键都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烃叫做烷烃,也叫做饱和烃。

2.1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2.1.1 烷烃的同系列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依次为乙烷、丙烷 、丁烷、戊烷等,它们的分子式、构造式分别为:

分子式 构造式 构造简式 甲烷 CH 4 CH 4

乙烷 C 2H 6 CH 3CH 3

丙烷 C 3H 8 CH 3CH 2CH 3

丁烷 C 4H 10 CH 3CH 2CH 2CH 3

从上述结构式可以看出,链状烷烃的组成都是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亚甲基)而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各连一个氢原子。所以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

这种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 2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由于同系列中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其物理性质也随着分之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所以掌握了同系列中几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员的化学性质,就可推知同系列中其他成员的一般化学性质。在应用同系列概念时,除了注意同系物的共性外,还要注意它们的个性,要根据分子结构上的差异来理解性质上的异同。

2.2.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

甲、乙、丙烷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现象,从丁烷开始有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体可以通过主链延长法和主链缩短法推导出来,下面通过主链延长法导出丁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正丁烷 (沸点-0.5℃) 异丁烷 (沸点-10.2) 由两种丁烷两各异构体通过主链延长法导出三种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上述这种分子式相同而构造式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构造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的异构现象的一种,这种异构是由于碳链的构造不同而形成的,故又称为碳链异构,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

2.3.3伯、仲、叔、季碳原子

在烃分之中,按照碳原子与所边碳原子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仅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伯碳原子(或一级碳原子,用1°表示)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仲碳原子(或二级碳原子,用2°表示) 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叔碳原子(或三级碳原子,用3°表示) 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季碳原子(或四级碳原子,用4°表示)

例如:

H C H H C C H H H H H

H C C C C H H H H H H H

H H H C C C H H H C H H H H H

CH 3 C CH 2 CH CH 3

CH 3CH 3

1234CH 3

1°°°

°°CH 3-CH 2-CH 2-CH 3

CH 3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CH 3

正戊烷 b.p 36.1℃异戊烷 b.p 28℃

CH 3

-CH 2

-CH-CH

3

CH 3

C CH 3CH 3

CH 3

新戊烷 b.p 9.5℃

CH 3

CH 3

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原子,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的反应性能有一定的差别。

2.2 烷烃的命名

烷烃常用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2.2.1 普通命名法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多少目称为“某烷”,碳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天干字甲、乙、丙、丁、戊……癸表示;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用正、异、新表示同分异构体。例如: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正”:指直链的烷烃。

“异”:指链端第二个碳原子连有一个甲基支链的烷烃。 “新”:指链端第二个碳原子连有四 个甲基支链的烷烃。

普通命名法简单、方便,但只能适用(适用范围)于构造比较简单的烷烃。对于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使用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涉及烷基的名称,现就常见的烷基介绍如下:

2.2.2 烷基

烷基是烷烃分之中去掉一个氢原子而剩下的原子团称为烷基。 烷基 名称 通常符号 CH 3- 甲基 Me CH 3CH 2- 乙基 Et CH 3CH 2CH 2- 丙基 n-Pr CH 3CH- 异丙基 i-Pr CH 3

CH3CH2CH2CH2- 正丁基 n-Bu

CH 3-CH 2-CH 2-CH 2-CH 3

CH 3 CH CH 2-CH 3

CH 3

CH 3 C CH 3

CH 3

CH 3

CH 3CHCH 2- 异丁基 i-Bu CH 3

CH 3CH 2CH- 仲丁基 s-Bu CH 3 CH3

CH3 C 叔丁基 t-Bu CH3

烷基的通式为C n H 2n+1,通常用R 表示,此外 还有“亚”某基,“次”某基,如:亚甲基为CH 2,次甲基为CH 。

2.2.3 系统命名法(IUPAC 命名法)

目前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命名法是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制定的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方法,我国现用系统合名法是根据IUPAC 规定的原则,再结合我国汉字的特点而制定的。

烷烃系统命名法规则如下:

(1)选择主链:选择含碳原子数目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分之中有两条以上等长碳链时,则选择支链多的一条为主链。 例如:

(2)碳原子的编号:

1) 从最接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用1、2、3……编号

选择正确

C

C

C

C C

C C C

2

3467

8

1C

C C

8

7

6

5

4

3

2

1

5

C

C C C C

C

C

C

2

3461

5

1

6

2

编号正确

编号错误编号正确

编号错误

2

例如: 1 2 3 4 5 6 7 编号正确

CH3-CH2-CH-CH2-CH-CH2-CH3

7 CH3 CH2-CH3 1 编号错误

3)若第一个支链的位置相同,则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支链的位置,以取代基的系列编号最小(最低系列原则)为原则。

1 2 3 4 5 6 7 8 编号正确

例如: CH3-CH-CH2-CH-CH2-CH2-CH-CH3

8 CH3 CH3 CH3 1 编号错误

(3)烷烃的名称

1)将支链(取代基)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

2)取代基按“次序规则”,位置优先的基团优先放在最后写出。

烷基的大小次序: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戊基<异丁基<异丙基。

3)相同基团合并写出,位置用阿拉伯数字(例:2,3……等)标出, 取代基数目用中文数字(例:二,三……等)标出。

4)表示位置的数字间要用“,”隔开,位次和取代基名称之间要用“—”隔开。

例如:

CH3CH—CHCH2—CH—CH2CH3

CH3 CH3 CH2—CH(CH3)2

2,3,7,-三甲基-5-乙基辛烷

2.2.4 衍生物命名法(补充)

衍生物命名法是将所有的烷烃看成甲烷的烷基衍生物。命名时一般选择最多的碳原子(级数最大的)作为母体甲烷的碳原子,烷基由小到大排列。例:

2.3 烷烃的结构

2.3.1 碳原子的四面体构型

构型是指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烷烃分之中碳原子为正四面体构型 。甲烷分之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构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四个C-H 键长都为0.109nm ,所有建角 ∠ H-C-H 都是109.5o,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如下图所示。

2.3.2碳原子的SP 3杂化

碳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是(1s 2

、2s 2

、2px 1

、2py 1

、2pz),按未成键电子的数目,碳原子应是二价的,但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确是四价的,且四个价键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都是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的,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是以SP 3

杂化轨道成键的,具体过程如下:

杂化后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轨道称为SP 3

杂化轨道,这种杂化方式称为SP 3

杂化,每一个SP 3

杂化轨道都含有1/4 S 成分和3/4 P 成分。

四个SP 3

轨道对称的分布在碳原子的四周,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109.5o,这样可使价电子尽可能彼此离得最远,相互间的斥力最小,有利于成键。SP 3

轨道有方向性,图形为一头

H

H

H

H

H

C

H

109.5o

0.109nm

杂化

光 或

2P

2P

2S

SP 2S

基态激发态

杂化态

激发

大,一头小,示意图如下:

2.3.3 烷烃分子的形成

烷烃分子形成时,碳原子的SP 3

轨道沿着对称轴的方向分别与碳的SP 3

轨道或氢的1S 轨

象甲烷分子中C 与H 之间的化学键是σ键,象这种成键电子云沿键轴方向呈圆柱形对称重叠而形成的键叫做σ键。σ键有如下几个的特点: (1)电子云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 (2)可自由旋转而不影响电子云重叠的程度。

(3)结合的较牢固。其中 C-H 键, 键能 415.3KJ/mol ;C-C 键, 键能 345.6KJ/mol

2.3. 4其它烷烃的构型

1) 碳原子都是以SP 3

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形成σ键,碳原子都为正四面体结构。 2) C-C 键长均为0.154nm, C-H 键长为0.109nm,,键角都接近于109.5°。

3) 碳链一般是曲折地排布在空间,在晶体时碳链排列整齐,呈锯齿状,在气、液态时呈多种曲折排列形式(因σ键能自由旋转所致)。例如正已烷的碳链在空间的分布为:

2、4 烷烃的构象

构象:分子通过单键的旋转而引起的分之中各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称为构象。

2.4.1 乙烷的构象

2s 2p 四个 的空间分布

sp

3

sp

理论上讲,乙烷分之中碳碳单键的自由旋转可以产生无数种构象,但极限构象只有两种,即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通常用透视式或纽曼(Newman)投影式表示如下:

透视式纽曼(Newman)投影式

交叉式

重叠式

式的能垒(扭转能)高12.5KJ/mol。单键旋转的能垒一般为12~42KL/mol,在室温时,乙烷分之中的C-C键能迅速的旋转,因此不能分离出乙烷的某一构象。在低温时,交叉式增加。(如乙烷在-170℃时,基本上是交叉式)。如下所示

能量交叉式

旋转角度

重叠式

2.4.2 正丁烷的构象

以正丁烷的C2—C3键的旋转来讨论丁烷的构象,固定C2,把C3旋转一圈来看丁烷的构象情况。

在转动时,每次转60°,直到360°复原可得到四种典型构象。

四种典型构象与能量的关系见如下图所示: 能量

旋转角度

对位交叉式 邻位交叉式 全重叠式 部分重叠式

其稳定性次序为:

对位交叉式 > 邻位交叉式 > 部分重叠式 > 全重叠式 相对能垒: 0 3.3KJ/mol 14.6KJ/mol 18.4~25.5KJ/mol 室温时,对位交叉式约占70%,邻位交叉式占30%,其他两种极少。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3

33H 对位交叉式

部分重叠式

邻位交叉式

全重叠式

2.5.1 状态

C1~C4的烷烃为气态,C5~C16的烷烃为液态,C17以上的烷烃为固态。

2.5.2 沸点

1)着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依次升高。

2)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沸点的高低与分子间引力--范德华引力(包括静电引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有关。烃的碳原子数目越多,分子间的力就越大。支链增多时,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力减弱,因而沸点降低。直链烷烃的沸点变化规律如下:

沸点

碳原子数

2.5.3 熔点

1)碳原子数目增加,熔点升高。

2)分子的对称性越大,熔点越高。直链烷烃的熔点变化规律如下:

熔点

偶数碳原子

奇数碳原子

碳原子数

2.5.4 相对密度(比重)

都小于1,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接近于0.8(20℃)。

2.5.6 溶解度

不溶与水,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尤其是烃类中。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特别是正烷烃)。在一般条件下(常温、常压),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反应速度极慢。这是因为在烷烃分子中,共价键都为σ键,键能大,分子中的共价键不易极化。但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光照、催化剂),烷烃也能起一些化学反应。

2.6.1 氧化

燃烧:烷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能。如:

2. 6. 2 异构化反应

例如正丁烷在三溴化铝和溴化氢作用下,在27摄氏度时,可以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异丁烷。

2.6.2 裂化反应

在高温及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使烷烃分子中的C-C 键和C-H 键发生断裂的反应称为裂化反应。 例如:

C n H 2n+2

3n+1

2

O 2

nCO 2 + (n+1)H 2O + 热能(Q)C 6H 14 + 9 O 2

6CO 2 + 7H 2O + 4138KJ/mol

1

2

CH (1)

CH 3-CH=CH 2 + H 2

CH 4 + CH 2=CH 2

丙烯

乙烯

2.6.3 卤代反应

烷烃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烃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通常是指氯代或溴代。 1)甲烷的氯代反应

在紫外光漫射或高温下,甲烷易与氯、溴发生反应。

甲烷的卤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氯甲烷还会继续发生氯化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若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和原料的用量比,可得其中一种氯代烷为主要的产物。

比如 甲烷 :氯气 = 10 :1 (400~450℃时),CH 3Cl 占98% 甲烷 :氯气 = 1 :4 (400℃时),主要为CCl 4 2)其他烷烃的氯代反应

反应条件与甲烷的氯代相同,但产物更为复杂,因氯可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得到各种一氯代或多氯代产物。例如:

CH 4Cl 2

不发生反应猛烈反应

4HCl + C

CH 4

Cl 2

CH 3HCl

Cl

漫射光

CH 3CH 2CH 3

2 ,光

CH 3CH 2CH 2

CH 3CHCH 3

二氯代物三氯代物

Cl

Cl

CH 32CH 3

CH 2-CHCH 2CH 3CH 3

CH 3-C-CH 2CH 3

CH 3

CH 3CH CHCH 3

CH 3Cl Cl CH 3CHCH 2CH 2

CH 333.5%22%28%16.5%

CH 3

2) 伯、仲、叔氢的相对反应活性

分子中,有六个等价伯氢,两个等价仲氢,若氢的活性一样,则两种一氯代烃的产率,理论上为6 :2 = 3 :1,但实际上为 43 :57 = 1 :1.33,这说明在时温氯代时,各类氢的反应活性是不一样的。

如果定义:氢的相对活性 = 产物的数量÷被取代的等价氢的个数。这样可知:

即仲氢与伯氢的相对活性为4 :1。

异丁烷一氯代时的情况时的产物比例如下:

用公式:氢的相对活性 = 产物的数量÷被取代的等价氢的个数,可求得叔氢的相对反应活性:

即叔氢的反应活性为伯氢的5倍。 故室温时三种氢的相对活性为:3°H :2°H :1°H = 5 :4 :1。 3)与溴的反应

溴代反应时(光照,127℃),三种氢的相对活性为: 3°H :2°H :1°H = 1600 :82 :1 例如:

CH 3-CH 2-CH 3

Cl 2

CH 3-CH 2-CH 2

CH 3-CH-CH 3

Cl Cl 43%

57%

25℃

光,伯氢的相对活性仲氢的相对活性

=57 / 243 / 6≈

41CH 3-CH-CH 3

CH 3

Cl 2

CH 3C CH 3

CH 3

Cl CH 3

CH CH 3

CH 2Cl 光℃

25叔丁基氯异丁基氯36%

64%

叔氢的相对活性

伯氢的相对活性

=36 / 164 / 9=

5.1

1CH 3-CH-CH 3

CH 3

CH 3-CH-CH 2

CH 3

CH 3-C-CH 3

CH 3

Br 2

光℃

127Br Br

由此可见,溴代反应的选择性好,在有机合成中比氯代更大的应用价值。

2.7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是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或过程,又称为反应机理。

2.7.1甲烷的氯代历程

实验证明,甲烷的氯代反应为自由基历程,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如下所示:

从上可以看出,一旦有自由基生成,反应就能连续的进行下去,这样周而复始,反复不断的进行反应,故又称为链锁反应或链式反应。

凡是自由基反应,都是经过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三个阶段来完成的。

2.7.2 卤素的反应活性

卤素的反应活性: 氟 > 氯 > 溴 > 碘。

2.7.3 烷烃卤代反应的相对活性

卤素对甲烷的相对反应活性如下所示:

四种不同卤素对甲烷: F 2 Cl 2 Br 2 I 2

的反应热ΔH : -422.6 -104.9 -37.7 +54.4 kJ/mol 反应活性: 氟 > 氯 > 溴 > 碘

但化学反应要通过底物与试剂的有效碰撞才能发生,为了使反应发生而必须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称为活化能(E 活)。

Cl Cl υ 2 Cl CH 4Cl CH 3HCl Cl 2CH 3-Cl Cl CH 3-Cl

Cl CH 2-Cl

HCl

CH 2-Cl Cl 2CH 2-Cl 2Cl ···.............................................................................................................................................链引发

链增长阶段Cl ·

Cl ·

Cl 2Cl CH 3-Cl

CH 3-CH 3链终止阶段

·

·····

CH 3·CH 3··CH 3···CH 3

2. 7. 4 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

烷烃对卤代反应的相对活性与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有关。 氢的活性次序:叔氢 > 仲氢 > 伯氢

自由基的稳定次序为: 3°>2°>1°> 甲基自由基,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可以从从超共轭效应去的大小得到解释

2.8 甲烷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渡态理论、反应热、活化能)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 每一个反应的反应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始态、过渡态和终态。即一个反应由反应物到产物的转变过程中,需要经过一个过渡状态,如下反应通式所示: 反应物(始态)过渡态 产物(终态) 用字母表示则为: A + B-C

[A …B …C]

A-B + C

过渡态 反应进程中体系能量的变化如下图:

过渡态处在反应进程位能曲线上的最高点,也就是反应所需要克服的能垒,是过渡态与反应物分子基态之间的位能差,称为反应的活化能,用(E

)表示。由图还可以看出ΔH 就

是反应热。活化能是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决定反应速度的是E 活而不是ΔH ,即使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的发生仍需要一定的活化能。这可从甲烷的氯代反应中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看出。

反应进程

位能

反应进程-位能曲线图如下: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愈高,反应愈难进行,如溴与甲烷进行卤代的活化能(E 活

F=9.8

KJ/mol ;;E 活Cl=16.7 KJ/mol ;E 活Br=75.3 KJ/mol ;E 活I>138 KJ/mol )比与氯反应的活化能高得多,故溴代反应要在127℃、 光照下才能发生。

2. 9 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都是自由自由取代反应,一旦有自由基生成,反应就能连续的进,都是由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三个阶段来完成的。 引发: X 2 2X · 增长: RH + X · R · + HX R · +X2 RX + X · 链终止: X ·+ X · X2

Cl ·H-CH 3

[ Cl …H … ]CH 3HCl

CH 3

·δδ

δ过渡态Ⅰ

435.1

H 1E 1= 16.7KJ / mol

431

Δ= 4.1KJ / mol

CH 3·

Cl-Cl

[ Cl …Cl … ]CH 3Cl Cl ·

CH 3δ

过渡态Ⅱ

H 2Δ= -108.9 KJ / mol E 2= 4.2 KJ / mol

242.5

351.4

能反应进程

X · + R

· RX R · + R · R —R

2. 10烷烃的来源

烷烃的来源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

3.烷烃的制备 3.1 偶联反应

Wurtz (武尔兹反应):

2RX+Na →R —R+2NaX (对称烷烃,伯卤代烷) 武尔兹—菲蒂格反应 RX+ArX+Na →Ar —R 类似武尔兹反应:

RLi+RX →R —R RMgX+RX →R —R R —C=CNa+RX →R —C=C —R RCuLiR+RX →R —R (无消除产物,能同高支链的仲、叔卤代烷偶合) Kolbe (科尔贝反应)

RCOONa+H 2O —(电解)→ R —R+CO 2+NaOH+H 2↑

3.2 还原反应:(烯、炔的还原)

C C

H 2

催化剂CH —CH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 三课第二节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理解网络、传媒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正确对待社会文化的影响;2、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纪律道德,杜绝违纪行为;3、能运用增强自制力的方法,主动进行自我约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开展拒绝沉迷网络的教育(解决办法:教师先要摆正位置,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危害,并给出对策,帮学生戒除网络上瘾);2、怎样看待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解决办法:首先介绍早恋的本质特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并与不良风气加以区别,提倡正常交往,抵制社会不良风气);3、如何增强自制能力(首先列举一些不良行为,来分析自制力不强的后果,引出自制力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分析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案例中的双方都有哪些过错?然后简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引出“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一知识点。 2、新课讲解 一、拒绝不良诱惑 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从而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引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也带来了不少困扰; 二是青少年极易成为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需要加强鉴别能力,科学理性地看待网络世界; 三是网络游戏可以适当娱乐,但是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舒缓减压方式,同学们应该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87页媒体聚焦,并补充参考书136页的相关资料(1)加以说明。 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先让学生介绍对于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传媒类型、自己喜欢看的媒体板块,然后联系当前社会上的所谓“热门”节目,启发学生思考现在的传媒信息中有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是不良的、消极的,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分辨,抵制暴力、色情、颓废、无聊、庸俗等不良信息。 让学生阅读课本89页案例链接,补充参考书第138页的相关资料(3),并播放关于整治低俗媒体节目的视频。 3、理性对待偶像崇拜。这个问题需要说清楚三个方面: 一是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正常的心里现象;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教案

烷炷的系统命名法教案 〈〈有机化学(第三版)》第二章第一节 烷炷的系统命名法

xx学院 xx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xx专业大一学生 使用教材:张坐省〈〈有机化学(第三版)》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具体授课内容:烷炷的系统命名法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授课教师:xx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命名法在烷炷命名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的重点: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炷的步骤 教学内容的难点:系统命名法的命名原则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将系统命名法应用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如醇、酚、酬等。 教学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主要参考资料: 农业基础化学,彭翠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有机化学,李如梅,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 有机化学,张金海,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内容 时间分配 一、回顾 2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普通命名法的概念:根据分子里所含碳 (C )原子数的数目命名;普通命名法的方法:(1)碳原子数在十以 下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2)碳 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烷轻,用汉字、十二、十三? ??表示;(3)有 同分异构体的烷 轻,用“正”、“异”、“新”来区别。 二、导入 思考:用普通命名法能否给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呢? (学生回 答导入系统命名法) 讲解: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父母为了便丁称呼会给大家取一个 名字, 但是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难免会出现重名的情况,这时就有 了具有唯一标 识的身份证号码;对丁烷轻的名称来说也是一样的, 人 们为了能方便称呼, 因此就有了普通命名法命名的烷轻。 但是,有机 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 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异构 体,普通命名法已不能适用,这 时就需要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 各个化合物-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 中国化学会结合国际纯粹与 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法的命名原则和中国文字特 点而制订的。 由此导 入系统命名法的具体学习。 三、轻基的概念 讲解:在正式进入学习系统命名法的步骤之前, 我们要先学习一 个新 的概念-轻基。轻基是从烷轻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 H )后所 剩下的基团。 以甲烷、已烷为例,去掉一个氢原子即变成甲基和乙基。 随后说明轻基在系 统命名法中的应用。 四、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在学生已熟悉普通命名法、轻基概念的前提下,利用 3-甲基己 烷的实例讲解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一)选主链,称“某烷”。 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 烷”。PPT 展示: 系统命名法的■骤 (七选主链[称“某er ] 逸定分子里她长的朦健为主谜,并按主跳上欲蟆 子Sill 称为“某说, 甲基,支械或收代基) <:玦1虬一^H | 二瓦二心戊税x CH 2—CEi 3 I ______________ 0己烷 w (二)编号位,定支链。 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 3分钟 3分钟 20分钟

第二节_环烷烃.

环烷烃 2.1环烷烃的定义和命名 分子中具有碳环结构的烷烃称为环烷烃,单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与单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环烷烃可按分子中碳环的数目大致分为单环烷烃和多环烷烃两大类型。 1.单环烷烃 最简单的环烷烃是环丙烷,从含四个碳的环烷烃开始,除具有相应的烯烃同分异构体外,还有碳环异构体,如分子式为C5H10的环烷烃具有五种碳环异构体。 为了书写方便,上述结构式可分别简化为: 当环上有两个以上取代基时,还有立体异构。 单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基本相同,只是在“某烷”前加一“环”字,环烷烃若有取代基时,它所在位置的编号仍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只有一个取代基时“1”字可省略。

当简单的环上连有较长的碳链时,可将环当作取代基。如: 2.多环烷烃 含有两个或多个碳环的环烷烃属于多环烷烃。多环烷烃又按环的结构、位置分为桥环、螺环等。 (1)桥环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环共用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称为桥环烃,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共用的叔碳原子称为“桥头碳原子”,从一个桥头到另一个桥头的碳链称为“桥”。桥环化合物命名时,从一个桥头开始,沿最长的桥编到另一个桥头,再沿次长的桥编回到起始桥头,最短的桥最后编号。命名时以二环、三环作词头,然后根据母体烃中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在词头“环”字后面的方括号中,由多到少写出各桥所含碳原子数(桥头碳原子不计入),同时各数字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有取代基时,应使取代基编号较小。例如: 1,2,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双环[4.4.0]癸烷双环[2.2.1]庚烷 (2)螺环脂环烃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称为螺环烃,共用的碳原子为螺原子。命名时根据成环的碳原子总数称为螺某烷,编号从小环开始,经过螺原子编至大环,在“螺”字之后的方括号中,注明各螺环所含的碳原子数(螺原子除外),先小环再大环,数字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有取代基的要使其编号较小。例如:

第二章 烷 烃

第二章烷烃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学时) 烷烃的结构(学时) 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学时) 烷烃的化学性质及卤代反应机理(学时) 烷烃的构象异构(学时) 重点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烷烃的构象异构、卤化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及各类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2.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1、烷烃的同系列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同系列:凡具有同一通式,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变化,分子式间相差N个CH 2 的一系列化合物。 同系物:同系列中各化合物的互称。 系差:CH 2 2、烷烃的异构 构造: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构造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的书写原则(以C 6H 14 为例): ①先写出最长的碳链。

C—C—C—C—C—C ②再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一个碳原子当作支链加在主链上并依次变动支链的位置。 ③然后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或两个取代基加到主链上,并依次变动支链的位置。 ④以此类推…… 2.2 烷烃的命名 1. 烷基的概念 1)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 2)烷基 R- 烷基: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之后剩余的部分(原子团)称为基。

CH 3 CH 2CH 2 CH 3 CH 3CH 3CH 2CH 3 CH 3CH 3 CH 2CH 2CH 2CH 3 CH 3 两价的烷基叫亚基, 2、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分别表示十个 以下碳原子的数目,十个以上的碳原子就用汉字数字(十一、十二、十 三……)表示,用正、异、新等前缀区别同分异构体。 eg :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2)衍生物命名法

第二章烷烃教案

第二章烷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和构造异构。 2.掌握烷烃的命名法、常见基团的名称。 3.掌握烷烃的结构,包括碳正四面体的概念、sp3杂化和σ键。 4.掌握烷烃的构象及构象的表示方法。 5.掌握烷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性、裂解、氧化及取代反应、各种氢的相对活泼性)。 7.掌握烷烃光卤代反应历程。 8.掌握甲烷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包括过渡态理论、反应热、活化能。 9.掌握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10.了解烷烃的来源。 二.本章节重点、难点 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和构造异构、烷烃的命名法、烷烃的结构、烷烃的构象及构象的表示方法、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烃光卤代反应历程、甲浣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三.教学内容

分子中只有C 、H 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烷烃 开链烃(脂肪烃) 烯烃、二烯烃 烃 炔烃 环状烃(脂环烃) 脂环烃 芳香烃 烷烃是分之中的碳除以碳碳单键相连外,碳的其他价键都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烃叫做烷烃,也叫做饱和烃。 2.1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2.1.1 烷烃的同系列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依次为乙烷、丙烷 、丁烷、戊烷等,它们的分子式、构造式分别为: 分子式 构造式 构造简式 甲烷 CH 4 CH 4 乙烷 C 2H 6 CH 3CH 3 H C H C H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H

丙烷 C 3H 8 CH 3CH 2CH 3 丁烷 C 4H 10 CH 3CH 2CH 2CH 3 从上述结构式可以看出,链状烷烃的组成都是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亚甲基)而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各连一个氢原子。所以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 这种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 2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由于同系列中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其物理性质也随着分之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所以掌握了同系列中几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员的化学性质,就可推知同系列中其他成员的一般化学性质。在应用同系列概念时,除了注意同系物的共性外,还要注意它们的个性,要根据分子结构上的差异来理解性质上的异同。 2.2.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 甲、乙、丙烷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现象,从丁烷开始有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可以通过主链延长法和主链缩短法推导出来,下面通过主链延长法导出丁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H H H H C C C C H H H H H H H H H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 (第三课时)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第三课时) 一、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错误的指明原因。 ⑴铁和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2)铜和稀硫酸反应:Cu+2H+=Cu2++H2↑ (3)过量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CO2+Ca2++2OH-=CaCO3↓+H2O (4)硫酸铜和氢氧化钡的反应:SO42-+Ba2+=BaSO4↓ (5)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H++SO42-+OH-+Ba2+=BaSO4↓+ H2O ⑹CaCO3溶于盐酸溶液:CO32-+2H+=== H2O+CO2↑ (7)CaCO3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 (8)往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氨水:Mg2++2OH-=Mg(OH)2↓+2H2O (9)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2H+==2Na++CO2↑+H2O (10)Cu(OH)2和盐酸反应: OH-+H+=H2O (11)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12)澄清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 (13)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14)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Ag+Cu2+ (15)Fe3++Cu===Cu2++Fe2+ (16)Fe3++Fe = 2Fe2+ (17)Fe2++Cl2 = Fe3++ 2Cl- (18)钠溶于水:Na+H2O= Na++ OH- + H2↑ 小结: 二、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1.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O-3、SO2-4、Br-B.Cu2+、NO-3、Cl-、SO2-4 C.H+、Cl-、K+、CO2-3D.K+、Mg2+、SO2-4、OH- 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性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Fe3+、K+、Na+、SO2-4B.Na+、K+、CO2-3、Cl- C.Mg2+、Na+、Cl-、NO-3D.Ba2+、K+、HCO-3、SO2-4

《烷烃的命名》说课教案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中的内容 本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本课时具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重点介绍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分析该内容的重要性 该部分内容是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进行其它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很多有机知识点都必须以此为基础。所以是学好本门课的重要前提。学生必须加深了解并牢靠掌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基础比较差,虽说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但是掌握的不彻底 2、学习方法方面:因为学生不太会归纳总结。且由于在以前很少涉及该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吃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工学结合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理解烃基和常见的烷基的意义,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2、能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并能根据命名写出结构式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较多讨论、较多练习,总结 系统命名法的方法。 2、通过观察训练有机物结构式,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命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练习书写烷烃的命名,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方法及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教学难点:命名与结构式间的关系,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选主链、碳编号、写支链或取代基名称等)。突破方法为:练习——讲解——纠正——练习 3、教学策略 分析: 本节内容的理论性特点决定了其教与学的困难。如果按照传统的“老师先讲授有机物命名法的步骤与规则,再进行大量的学生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多的只是对命名步骤与规则接受式地了解与记忆,再进行机械地运用,这样导致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机物命名法的“高级规则”。 重点突出与难点突破: 让学生参与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与规则的发现。以问题解决为活动形式,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层层推进,实现对“高级规则”的发现与应用掌握。

第二节烷烃

第二节烷烃(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类烃结构的异同点,掌握烷烃结构的特点。 2、掌握饱和烃、不饱和烃的概念与原因。 3、分析各类烃通式的写法。 4、掌握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甲烷,乙烷,丙烷球棍模型的演变分析得出饱和烃的概念; 2、学生比较分析发现烷烃物理性质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三种能力:统摄归纳的能力、联想对比的能力、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烷烃的组成、分子结构和通式; 2.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烷烃结构和通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教学过程: 【引言】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系列结构和性质与甲烷很相似的物质。 课题:§5-2 烷烃 一、烷烃的结构和同系物 【探究过程】 教师引入→学生讨论→学生总结 ⑴由教师给出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部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请同学们完成结构简式和结构式。 ⑵让学生分析表中的各种分子结构。 【总结】以下特点: ①碳原子间以碳碳非极性共价键—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 小结:以上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分子间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分子间不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 小结: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如烷烃中的甲烷、乙烷、十七烷等,它们互为同系物。 ⑶通过烷烃之间相差“CH2”原子团,得出烷烃的通式:CnH2n+2 二、烷烃的性质 由上表总结: 随着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加,总的趋势(递变性)是①气→液→固;②熔点升高;③沸点升高;④密度增大。 另外,与甲烷相似,烷烃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由甲烷的性质得出烷烃的化学性质。 ⑴烷烃的氧化反应 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 C n H2n+2+(3n+1)O2 nCO2+(n+1)H2O 通常情况下,烷烃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⑵烷烃的取代反应 其它烷烃与甲烷一样,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因为可以被取代的氢原子多,所以发生取代反应,其它烷烃比甲烷复杂。 ⑶烷烃的受热分解 由于其它烷烃的碳原子多,所以其它烷烃分解比甲烷复杂。一般甲烷高温分解、长链烷烃高温裂解、裂化。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烷烃 一、烷烃的结构和同系物 以上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如烷烃中的甲烷、乙烷、十七烷等,它们互为同系物。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教案

前言 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 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连汇贯通,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度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难点:“位、构、性”的推导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周期表特别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整体上难度不大,学生能够掌握。所以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旧知识的复习,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进而学生会了解并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则决定、影响元素的性质(简称“性”)。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2种量。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lkane and Cycloalkane) 教学要求: 掌握:烷烃、环烷烃的结构;烷烃构造异构、环烷烃几何异构的概念及命名;烷烃、环烷烃、螺环烃、桥环烃的命名;烷烃、环烷烃的构象异构及其写法;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及小环烷烃的特殊性。 熟悉:烃的分类;烷烃、环烷烃的物理性质;自由基的构型及其稳定性。 了解:烃的来源及其在日常生活、医学上的用途。 第一节烷烃(Alkane )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hydrocarbon)。 烃的分类: 一.烷烃的结构 烷烃属于饱和烃,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分子内的键均为 键,成键轨道沿键轴“头对头”重叠,重叠程度较大,键较稳定,可沿键轴自由旋转而不影响成键。) 甲烷是烷烃中最简单的分子,其成键方式如下: 碳原子sp3杂化, 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4个C—Hσ键间的键角109°28′,空间呈正四面体排布,相互间距离最远,排斥力最小,能量最低,体系最稳定,C-H键长110pm。乙烷是含有两个碳的烷烃,其结构如下: 图2-2乙烷的结构 两个碳原子各以sp3杂化轨道重叠形成C—Cσ键,余下的杂化轨道分别和6个氢原子的s 轨道重叠形成六个C—Hσ键。C-C键长154pm,C-H键长110pm 。 ★其他烷烃的成键方式同乙烷相似。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 烷烃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n H2n+2表示。 具有相同分子通式和结构特征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homologous series)。如:CH4CH3CH3 CH3CH2CH3 ;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homolog);相邻两个同系物在组成上的不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教案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烃基的概念;学会用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的方法对烷烃进行命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烷烃的命名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和原则: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要注意的事项和易出错点 3、命名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即一长、一近、一简、一多、一小的命名原则。但不同点是主链必须含有双键或叁键。 2、命名步骤: 选主链,含双键(叁键); 定编号,近双键(叁键); 写名称,标双键(叁键)。 其它要求与烷烃相同!!!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是以苯作为母体进行命名的;对苯环的编号以较小的取代基为1号。有多个取代基时,可用邻、间、对或1、2、3、4、5等标出各取代基的位置。有时又以苯基作为取代基。 四、烃的衍生物的命名 卤代烃:以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象烷烃一样命名。 醇:以羟基作为官能团象烯烃一样命名 酚:以酚羟基为1位官能团象苯的同系物一样命名。 醚、酮:命名时注意碳原子数的多少。 醛、羧酸:某醛、某酸。 酯:某酸某酯。 【补充练习】

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2─二甲基戊烷 B、2─乙基戊烷 C、3,4─二甲基戊烷 D、3─甲基己烷 2、下列有机物名称中,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戊烷 B、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C、3—乙基戊烷 D、2,5,5—三甲基己烷 3、下列有机物的名称中,不正确 ...的是( ) A、3,3—二甲基—1—丁烯 B、1—甲基戊烷 C、4—甲基—2—戊烯 D、2—甲基—2—丙烯 4、下列命名错误的是( ) A、4―乙基―3―戊醇 B、2―甲基―4―丁醇 C、2―甲基―1―丙醇 D、4―甲基―2―己醇 5、(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 A、2-乙基丁烷 B、3-乙基丁烷 C、2-甲基戊烷 D、3-甲基戊烷 6、有机物的正确命名是() A、3,3 -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4 -三甲基己烷 C、3,4,4 -三甲基己烷 D、2,3,3 -三甲基己烷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正确的命名为( ) A、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B、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C、2,3,3—三甲基戊烷 D、3,3,4—三甲基戊烷 8、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按此原则,对下列几 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 ...的是( ) A、CF3Br ── 1301 B、CF2Br2── 122 C、C2F4Cl2── 242 D、C2ClBr2── 2012

人卫有机化学5-2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中有一类数量众多,组成上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hydrocarbon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种类原子或原子团替代后,衍生出许多其他类别的有机物。因此,烃可看成是有机物的母体,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物。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如下若干种类。 烃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中,是古老生物埋藏于地下经历特殊地质作用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合成各类生活用品和临床药物的基础原料。本章讨论两类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第一节 烷烃 分子中碳原子彼此连接成开放的链状结构的烃称为开链烃,因其结构与人不饱和开链烃 烃 饱和开链烃—烷烃 脂环烃(环烷烃、环烯烃等) 闭链烃 (环烃) 开链烃 (脂肪烃) 芳香烃 烯烃 炔烃

体脂肪酸链状结构相似又称脂肪烃,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有机物统称脂肪族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均以单键连接的开链烃称为饱和开链烃,简称烷烃(alkane)。 一、烷烃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烷烃的结构 1.甲烷分子结构甲烷是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农村沼气和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最简单的烷烃。 甲烷分子式是CH ,由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分别共用一对电子,以四个 4 共价单键结合而成。如下图2-1(a)所示。 图2-1 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结构式并不能反映甲烷分子中的五个原子在空间的位置关系。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属于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因而也是决定该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化学学科常借助球棍模型来形象地表示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球表示不同原子,小棍表示共价键)。根据现代物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分子空间结构如图2-1(b)所示。但是球棍模型这种表示书写起来极不方便,要将甲烷的立体结构在纸平面上表示出来,常通过实线和虚线来实现。如图2-1(c)所示,虚线表示在纸平面后方,远离观察者,粗实线(楔形)表示在纸平面前方,靠近观察者,实线表示在纸平面上,这种表示方式称透视式。 将甲烷透视式中的每两个原子用线连接起来,甲烷在空间形成四面体。根据现代物理方法测定,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处于四面体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四面体四个顶点。四个碳氢键的键长都为0.109 nm,键能为414.9kJ?mol-1,所有H-C-H的键角都是109.5o。 碳原子核外价电子层结构为2s22p2,按照经典价键理论,共价键的形成是电子配对的过程。碳原子价电子层上只有两个单电子,因而碳原子应该只能形

教案第三课第二节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恪守道德规范第八、九次课学时:3 备课日期:2013年10月8日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理解网络、传媒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正确对待社会文化的影响;2、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纪律道德,杜绝违纪行为; 3、能运用增强自制力的方法,主动进行自我约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开展拒绝沉迷网络的教育(解决办法:教师先要摆正位置,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危害,并给出对策,帮学生戒除网络上瘾);2、怎样看待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解决办法:首先介绍早恋的本质特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并与不良风气加以区别,提倡正常交往,抵制社会不良风气);3、如何增强自制能力(首先列举一些不良行为,来分析自制力不强的后果,引出自制力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分析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案例中的双方都有哪些过错?然后简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引出“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一知识点。 2、新课讲解 一、拒绝不良诱惑 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从而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引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也带来了不少困扰; 二是青少年极易成为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需要加强鉴别能力,科学理性地看待网络世界; 三是网络游戏可以适当娱乐,但是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舒缓减压方式,同学们应该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87页媒体聚焦,并补充参考书136页的相关资料(1)加以说明。 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先让学生介绍对于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传媒类型、自己喜欢看的媒体板块,然后联系当前社会上的所谓“热门”节目,启发学生思考现在的传媒信息中有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是不良的、消极的,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分辨,抵制暴力、色情、颓废、无聊、庸俗等不良信息。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二化学《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

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指的是烷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炔烃的命名,其核心是烷烃的命名,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利用一定的步骤把烷烃物的名称命名出来。学生已经学过烷烃也能作出一些简单的命名了,本节课的内容有机物的命名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是本学科一般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用三个步骤把烷烃物质进行命名。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掌握烃基的概念及简单烃基的书写 (2)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并会判断正确与否 2.目标解析 (1)掌握烃基的概念及简单烃基的书写,指的是烃基是烃少一个氢,所存在的原子团。(2)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并会判断正确与否。指的是用三个步骤去对烷烃与其它烃进行命名。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用正确的步骤去对有机物进行命名,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把一些步骤搞错。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讲解完了步骤的基础上用大量的时间来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中关键是让学生在大量习题的基础上去懂得书写的步骤。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不用什么条件。 【教学过程】 问题一、烷烃的命名 1.烃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一价烷基的通式:_______________ 。 【练习一】 (1)写出甲基、乙基的结构简式 (2)写出羟-CH3、-OH 、 OH— CH3+的电子式 (3)归纳“基”与“根”的区别填写下列表格: 是否带电荷是否独立存在 基 根

烷烃的命名教案(农林版)

3.烷烃的命名 讲述 烷烃的命名,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板书 (1)习惯命名法。 讲解 习惯命名法是根据分子里所含的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的。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命名。 举例 如甲烷CH4、辛烷C7H16。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上的用数字来命名,如C11H24叫十一烷。 板书 (2)系统命名法 讲解 对于直链烷烃,其命名方法和习惯命名法相同。 边讲边举例板书 对于带有支链的烷烃,其规则为: 第一,确定主碳链。选择分子里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第二,给主碳链编号。当主链上有支链时,要对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编号的方法是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给主链上的每个碳原子编号。经编号确定了位置的支链(烷基)被作为取代基,将取代基的位置、名称写在某烷的前面,并用一条短线“-”将阿拉伯数字与文字隔开。 举例 例如:下列化合物按普通命名法称为异戊烷,而按系统命名法则被命名为2-甲基丁烷。

第三,确定支链(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当烃分子里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要把定位数字用逗号隔开,并把取代基数目合并起来用二、三、四……数字表示。 第四,命名。 举例 例如:下列化合物按系统命名法则被命名为2,2-二甲基戊烷。 强调 若烃分子里有几个不相同的取代基时,命名时应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举例 例如 CH 3CH 2CH 2CH CH CH 2CH 3 CH 32CH 31234567 4-甲基-3-乙基庚烷 注意 在学习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个数用汉字;二是序数之间用“,”,基序之间用“-”。 投影 课堂练习 1.下图是一种烃的结构式,命名该化合物时,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 CH 3CH 2CH 2CH CH 3CH 2CH 2CH CH 2CH 2CH CH 3CH 2CH CH 2CH 3 CH 2CH 2CH 3 CH 2CH 2CH 3CH 2CH 2 CH 3C CH 2CH 2CH 3CH 3CH 31 2 3 4 5

第二章 烷烃习题

第二章烷烃习题1.用系统命名下列化合物: (1) (3) (4) (6) (5) (2) CH3CHCHCH2CHCH3 CH3CH3 CH2CH3 (C2H5)2CHCH(C2H5)CH2CHCH2CH3 3 )2 CH3CH(CH2CH3)CH2C(CH3)2CH(CH2CH3)CH 3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1)C5H12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 (2)C5H12仅含有一个叔氢的; (3)C5H12仅含有伯氢和仲氢。 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1)2,2,3,3—四甲基戊烷;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丁基组成的烷烃; (3)含一个侧链甲基和相对分子质量86的烷烃; (4)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4.试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C Cl H H Cl C H H Cl Cl (1) (2)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8. 试估计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的高低排列成序(把沸点高的排在前面) (1)2-甲基戊烷(2)正己烷(3)正庚烷(4)十二烷

9.写出在室温时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氯代反应,预计得到的全部产物的构造式: (1)正己烷 (2)异己烷 (3)2,2—二甲基丁烷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异构体的构造简式。 (1)只生成一种溴代产物; (2)生成三种溴代产物; (3)生成四种溴代产物。 11.写出乙烷氯代(日光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历程 12.试写出下列各反应生成的一卤代烷,预测所得异构体的比例: CH 3CH 2CH 2+Cl 2 光照(1) (CH 3)3CCH(CH 3)2 光照 (2)Br 24 光照(3) Br 24 C CH 3 H CH 3 H 3C 第二章 烷烃练习题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1、CH 3CH 3 CH 3CH--CH-CH-CH 2CH 2CH 3 CH 3-CHCH 2CH 3 2、CH 3CH--CH-CH 2CH 3 CH-CH 33 CH 3 3 、 4、CH 3CH 2CHCH 2CHCH 2CH 3 3 3)2 5、(CH 3)2CHCH 2CH(CH 2CH 3)2 二、根据题意回答下列各题 2、写出符合分子式为C 5H 12的烷烃中熔点最高的结构式: 3、分子式为C 5H 12的烷烃,其一氯代产物有四种,请写出其结构式:

德育二教案第一课第二节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常识第2、3 次课学时:3 备课日期:2016年01月14 日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建立健康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商品的价格与交换(解决办法:详细讲解商品的价值规律与定价方式,说明价值决定价格,实行等价交换);2、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解决办法: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说明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案例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上次课我们已经讲了货币及其演变、现代信用工具,由货币的产生而出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消费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当代年轻人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讲述案例资料:2007年春天开始是猪肉涨价;2008年后半年猪肉价格下跌;2008年秋天的四川柑桔下跌。让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新课讲解 一、了解商品价格 1、商品的定价。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分析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例如夏利车再贵贵不过宝马,再便宜也不会比普通自行车价格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商品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2、商品的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刺激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学会合理消费 1、消费的类型。介绍常见的消费方式:钱货两清,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租赁消费,如日常生活中租音像制品、租自行车、租房屋住;信贷消费,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如贷款买房、购车、装修房子。 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讲述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收入越多,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才会越高;消费品价格,在经济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越高,顾客所能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 一、烷烃命名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命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烷烃命名的步骤() 口诀为: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1)找主链:最长、最多定主链 ①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应选含6个碳原子的碳链为主链,如虚线所示。 ②当有几个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如 含7个碳原子的链有A、B、C三条,因A有三个支链,含支链最多,故应选A为主链。 (2)编碳号: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 ①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一端为起点编号,即首先要考虑“近”。如: ②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即同“近”,考虑“简”。如 ③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即同“近”、同“简”,考虑“小”。如:

(3)写名称 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原则是: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阿拉伯数字之间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用“-”连接。如 命名为:2,4,6-三甲基-3-乙基庚烷。 2.烷烃命名的5个原则和5个必须 (1)5个原则 ①最长原则:应选最长的碳链作主链; ②最近原则:应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③最多原则:若存在多条等长主链时,应选择含支链较多的碳链作主链; ④最小原则:若相同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以支链位号之和为最小为原则,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⑤最简原则:若不同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从靠近简单支链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2)5个必须 ①取代基的位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2,3,4……”表示; ②相同取代基的个数,必须用中文数字“二,三,四,……”表示; ③位号2,3,4等相邻时,必须用逗号“,”表示(不能用顿号“、”); ④名称中凡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相邻时,必须用短线“-”隔开; ⑤若有多种取代基,不管其位号大小如何,都必须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与烷烃的命名有哪些不同之处? 1.主链选择不同 烷烃命名时要求选择分子结构中的所有碳链中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而烯烃或炔烃要求选择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也就是烯烃或炔烃选择的主链不一定是分子中的最长碳链。 2.编号定位不同 编号时,烷烃要求离支链最近,即保证支链的位置尽可能的小,而烯烃或炔烃要求离双键或三键最近,保证双键或三键的位置最小。但如果两端离双键或三键的位置相同,则从距离取代基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3.书写名称不同 必须在“某烯”或“某炔”前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以CH3CH2CCH2CHCH3CHCH3CHCH2CH3CH3为例 4.实例 (1)选主链:将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烯”或“某炔”。(虚线框内为主链) (2)编序号: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使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的编号为最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