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斜顶设计标准

03-斜顶设计标准

斜顶设计加工标准

目的:为了进一步实现斜顶设计加工的标准化,提高设计加工效率,根据不同制品的斜顶抽芯分析,特将斜顶的设计加工进行标准如下:一.概述:

斜顶结构分为两大类:分体式斜顶和整体式斜顶。分体式斜顶指的是将斜顶头与斜顶杆分开设计加工。

1.分体式斜顶:

根据斜顶杆的截面形状分为两种:圆形斜顶杆与方形斜顶杆

其整体结构分为几个结构部件如图1,2所示:斜顶头、斜顶杆、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T型块滑道,耐磨板;根据每一个部件来分别制定标准规格以及设计加工规范。

适用范围:对于汽车模,应优先选用圆形斜顶杆,对于头部形状较复杂,

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

1.1整体式斜顶:其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

适用范围:(1)对于斜顶整体尺寸较小或斜顶允许空间较小,如手机模具,洗衣机控制盘座,把手等(2)对于头部形状较简单,截面尺寸小于16X16,可采用整体式斜顶结构。

注:对于斜顶设计是采用分体式还是整体式在设计评审阶段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及制品确定。

2.分体式斜顶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工艺:

及两个基准面及两侧修模装夹平面。电蚀等加工该方向上的所有形状;(2)线割背面斜面及封胶圆角。(3)将斜顶头配入模板或镶块固定后NC加工顶面。

对于复杂斜顶头的加工工艺及开料方式应与工艺部门沟通确定。

2.1.3)斜顶头的材料及开料单编制:

斜顶头的材料一般与该面型腔或型芯所用材料一致,常用638,氮化处理,对于透明件,如GPPS等,需采用738或718,腐蚀性塑料,如PVC 等,需采用不锈钢,如S136H等,针对斜顶头的加工工艺,对于小型圆

如图5

对于斜顶厚度方向的尺寸T,如果斜顶在该方向上没有斜度要求,该方向的尺寸要求为净尺寸,公差为:T﹢0/﹣0.02;如果有斜度要求,该方向单边余量0.5mm.长度及宽度公差为:L﹢0.5/﹣0;W﹢0.5/﹣0;

注:工程师在开料单上不注明公差要求,工序检验及准备车间加工时应按此公差进行检验、备料加工;

2.1.5)方形斜顶杆的斜顶头设计加工:对于方形杆的斜顶头因需加工斜顶杆连接槽可按已有的标准加工工艺结合圆形斜顶杆斜顶头的加工工艺执行。(图7)

的模具,应设计为P=1~2

2.2)斜顶杆的设计:

斜顶杆的结构形状设计:

根据斜顶头的结构尺寸确定斜顶杆的结构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将斜顶杆的结构分为圆形及方形,针对DMG模具及汽车模具应采用圆形

2.2.2)斜顶杆及斜顶杆孔的加工工艺:

斜顶杆直径标准化,统一采购规格直径的圆钢料作为库存随时可以领用。材料选用638,表面氮化至HV700。

斜顶杆孔在镶块上加工的孔应有导向性,对于大型镶块优先选用卧铣加

工,中小型镶块采用线切割加工,模板上的避空孔及导滑块槽采用卧铣加工。

斜顶杆孔直径加工公差要求:+0.1/+0.05;角度公差要求为+0/-0.5;在模架上加工的斜顶杆孔为避空孔.

斜顶杆直径公差为:∮D+0/-0.02;L+0.8/+0.5;工程师在开料单上不注明公差要求,工序检验及准备车间加工时应按此公差进行检验、备料加工;

图9

斜顶杆与斜顶头通过螺钉及销钉固定并加工止口保证连接强度。斜顶根据斜顶头部的大小可采用单杆式,双杆式。同时,对于大型斜顶可按实际情况增加导滑块,以保证斜顶运动平稳。

2.2.6)斜顶杆及斜顶杆孔的加工工艺:

镶块上的斜顶杆孔采用线切割加工,应有导向性,模板上的避空孔及导滑块槽采用NC立铣加工。

斜顶杆孔截面公差要求:+0.05/+0.03;角度公差要求为+0/-0.5;在模架上加工的斜顶杆孔为避空孔。

2.3)斜顶杆导滑块相关结构的设计:

斜顶杆导滑块相关部件的结构形状设计:为了保证斜顶在滑动过程中的导向,在模架背面应设计有斜顶导滑块,,以确保斜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导滑块孔周边单边间隙1MM,定位销配作加工,导滑孔钻铰加工。图11所示结构:通过斜孔与导滑套精度配合达到要求。

2.3.2

2.3.2.1

2.3.2.2

2.建议尽可能采用II种,导滑结构形式方便加工与研配。

3. I、II种每块需两个定位销,两个螺钉

4.外形尺寸:长,宽按模具实际情况设计,厚度采用14.5,19.5,24.5三种规格。

2.3.2.2加工及配合要求:

斜顶导滑块与模架间的配合关系是间隙配合,导滑块与导滑块孔周边单边间隙1MM,导滑孔采用线切割加工。

斜顶导滑块L,W,T均为+0.1/-0.1公差。导滑孔(A+1 )+0.2/0,B+0.02/0 2.4)斜顶的T型块及T型滑道的设计:

2.4.1)圆形斜顶杆T型块及T型滑道:

结构形状设计:斜顶T型块与T型滑道作为一个组装结构固定在顶针板上,同时与斜顶以螺钉联接,从而在顶出时提供斜顶的驱动力来源。斜顶T型滑道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顶针板及底针板为普通材料,硬度较低,所以设计有T型滑道。对于DMG模具应采用此种结构形式,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

2.4.2)T D-1,H2

2.4.3)T 根据T 型块在滑道中安装及滑道在针板中的安装,对于其三个方向的开

料尺寸公差要求为:L 0/-0.05;W 0/-0.05;H +0. 1/-0;

注:此种类型斜顶机构可通过磨床加工滑道底面来完成斜顶高度方向的研配。

2.5)方形斜顶杆T型块及耐磨板:

结构形状设计:斜顶T型块与斜顶杆以螺钉联接,从而在顶出时提供斜顶的驱动力来源。斜顶T型块耐磨板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顶针板及底针板为普通材料,硬度较低,所以设计有耐磨板。对于方形斜顶杆模具可采用耐磨板与T型滑道两种形式均可,其中,T型块滑道主要用

2.5.1)

H2为T

2.5.2

2.5.3)耐磨板结构形状:

其三个方向的开料尺寸公差要求为:L 0/-0.2;W 0/-0.2;T +0. 02/-0;三.整体式斜顶结构形状设计:

3.1

3.1.1斜顶体:主要针对于截面尺寸小于16X16的斜顶,不宜采用镶拼结构,但DMG模具应采用圆斜顶杆的镶拼结构。

3.1.2加工工艺:

(1)对于截面尺寸较小或细长,热处理后易变形的斜顶,采用标准厚度板材线切割外形。工程师开料时需出斜顶排位图,与斜顶零件图一起下发。

截面尺寸大于20X20的斜顶采用图20方式排位,截面小于20X20的斜顶采用图21方式排位。

斜顶排位图设计注意:

*排位图应注明加工基准、装夹位置。加工基准应位于装夹位置对侧。*排位图应标注斜顶位置、螺孔位置大小,先板料上加工螺纹孔或销孔,再线割斜顶,保证加工位置精度。对于类似8407材料,需先板料整体热处理再线切割的情况,必须按上述要求设计。

*对于厚度小于16MM的薄板外形尺寸尽量不超过450MM,以免加工变形。

3.2导滑块结构形式及设计加工要求同2.3.2.2表中第一种整体式设计.

3.3 T型块结构形式及设计加工要求同2.5.1,2.5.2内容。

四.斜顶机构的设计要点:

斜顶机构一般用来制品内部倒扣的抽芯,对于制品外部的抽芯应尽量选择行位抽芯。

1.1. 斜顶机构的封胶段:斜顶滑动部分的封胶段L1原则上大于

10MM,局部小的碰穿面L2应大于2MM,直边L3大于10MM。2.2. 斜顶的倾斜角度A不超过15o,导滑部分截面尺寸原则上应大

于8X8,斜顶越长,截面尺寸应尽量加大。同时,导滑部分应开设油槽,利于润滑。斜顶头部端面不应高于型芯端面,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于型芯端面0.05~0.1mm。

3.3. 斜顶的抽芯距:斜顶的抽芯距S1应为倒扣量+2~3MM,对于特

别长且收缩率较大的制品,应考虑收缩量,适当加大抽芯距。注意制品上阻碍斜顶运动的形状与斜顶距离S3> S1+1.设计时应认真校核顶出距离S2

4.4. 斜顶的安装:为了斜顶拆卸方便,底针板和底板均加工有通孔,通

孔为长圆孔,大小应比螺钉杯头直径大2~3MM.

5.5. 斜顶冷却:对于截面尺寸小于40X40的斜顶一般不加冷却,对于

成型制品面较大的斜顶应考虑冷却,以保证斜顶运动的可靠,缩短成型

, 对于圆形

6如图

方向不能有倒扣。滑道斜面的设计依斜顶大小和具体模具空间来定。一般采用

附录二:

方形斜顶杆设计标准参数:

对于截面尺寸25X25~40X40之间的方斜顶杆,由于制品形状的多样性,由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对于大中型斜顶(截面尺寸大于或等于40X40)的方顶杆参数标准化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