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3.75 KB
- 文档页数:2
2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病人皮肤护理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后行局部放疗,其美容效果较好,但护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治疗和美容效果。
现将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5月,护理此类患者20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68岁,平均40.7岁。
左侧13例,右侧7例。
病灶大小0.5~3 cm,平均1.8 cm。
病理类型为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
手术至放疗间隔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
均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照射的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和胸壁。
采用普通外照射或正相调强治疗。
放疗后3~4周17例患者出现1级皮肤反应(又称干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红斑、烧灼感和刺痒感、脱屑;3例患者出现2级皮肤反应(又称湿性反应),表现为照射区充血、水肿、渗出、水疱形成,甚至糜烂。
本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多在1周左右愈合。
皮肤反应均未影响放射治疗的进行。
2 护理方法放疗前嘱患者保持腋部和乳房与胸壁的皮褶处清洁干燥,穿宽大、柔软、纯棉(或真丝)开身内衣,不穿套头衣服,不戴胸罩,不在照射部位贴胶布。
放疗期间,照射区忌用肥皂和粗毛巾擦拭,发痒时不可涂酒精或刺激性油膏止痒,可用手轻轻拍打或用婴儿止痒粉涂抹,不可抓挠。
放疗过程中出现皮肤变黑、脱屑时,不可撕搓或用其他方法去除干屑皮肤,应任其自然脱落。
照射区避免冷、热刺激,局部不可热敷及冰敷。
放疗期间沐浴不宜过勤,且只可用温水,切忌用力搓擦。
出现干性反应时可涂冰片淀粉止痒。
出现湿性反应时可用龙胆紫、康复新、庆大霉素、京万红软膏或烧伤湿润膏外涂防治局部皮肤感染。
也可行局部吹氧,4~5次/天,每次30 min。
放疗结束后如照射野无皮肤感染可用比亚芬软膏涂抹,1次/天。
皮肤破损处可使用金因肽局部喷洒。
3 讨论对于放射性皮肤反应,正确使用一些药物可以促进皮损愈合。
比亚芬软膏是三乙醇胺的水包油性乳膏,适用于防治放射性皮肤或黏膜损伤。
比亚芬软膏应在每日放疗结束后应用,放疗前应用可加重皮肤损伤。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为了深入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病患60例,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部病患均保乳手术治疗,观察并定期随访病患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病患的转移率、复发率、生存率,评价病患的美容效果。
结果:60例病患全部手术成功,术后没有发生并发症,对病患进行6~24个月的随访,病患发生转移1例,转移率为1.7%,没有出现复发与死亡病患。
对患者患侧乳房进行美容效果评估,优37例,良20例,差3例,优良率为95%。
结论:为早期乳腺癌病患提供保乳手术,并在术后为病患提供内分泌、放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提高病患的治疗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好,乳房无纤维化,患侧肢体活动好,可以在临床加大推广力度。
标签:乳腺癌;早期;保乳手术;治疗效果在女性常见肿瘤中,乳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呈逐年上涨趋势,这会严重影响病患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医疗设备与医疗技术都得到明显提升,在临床治疗乳腺癌时,不仅可以使病患的生存率得到提升,还能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保乳手术又被称之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主要为乳房肿瘤局部扩大切、腋窝淋巴结清扫、象限切,同时在术后配合放化疗治疗,保乳手术不仅能够根治肿瘤,还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1]。
随着早期乳腺癌病患的逐渐增多,各种辅助疗法的迅速发展,保乳手术越来越受到病患喜爱,成为乳腺外科的重大突破。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使用保乳手术进行早期乳腺癌治疗病患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乳腺癌早期保乳手术治疗的病患6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9岁,平均(42.7±2.9)岁;还未绝经47例,已经绝经13例;按照肿块位置分类:外上象限27例、外下象限5例、内下象限6例、内上象限22例。
96218 临床医学论文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的对象,取同期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保乳术。
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皮肤护理,进一步对两组患者皮肤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观察组皮肤反应I级明显多于对照组,II级、III级以及IV级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在临床中,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通常会采取保乳手术[1]。
但是,基于保乳手术后的放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
因此,针对皮肤反应采取有效护理方法非常关键。
本次重点评价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观察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于20xx 年3月―20xx年3月收治我院,年龄分布在28岁至65岁,均值(46.7±1.3)岁;病灶直径0.6cm至3.2cm,平均(1.9±0.3)cm;左乳27例、右乳13例。
同期对照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年龄分布在29岁至64岁,均值(46.8±1.2)岁;病灶直径0.7cm至3.3cm,平均(1.9±0.2)cm;左乳28例、右乳12例。
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并在放疗过程中使用6MeV-X射线进行调强放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避免患者局部皮肤受到刺激及污染,并保持皮肤的干燥及清洁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皮肤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进行放疗后0.5h,指导患者于病床行平躺位,采取10毫升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5毫升,联合8万U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在照射野局部皮肤表面进行均匀喷洒,维持约10分钟,采取无菌面前,将患者表面岩性物质拭去,同时将没有被吸收的药液擦去。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8【摘要】目的:探究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应用效果。
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乳腺科收治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筛选36例为观察对象,尊重患者个人意愿,依据不同患者手术方式分组,其中接受改良根治术患者18例,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患者18例,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保乳手术组手术总时长、术后住院时间短于改良根治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显著(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上肢水肿/活动障碍、皮下积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具有同质性,术后2组患者HAMA、HAMD评分不同程度降低,保乳手术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显著(P<0.05);改良根治术组患者对术后乳房美观性满意度66.67%,保乳手术组对术后乳房美观性满意度94.44%,差异显著(P<0.05)。
结论: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微创、恢复快速、美观性佳等疗效优势,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后乳房美观性满意度,整体效果显著。
【关键词】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手术效果乳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以女性患者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发病率较低;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升高,女性社会压力增大,女性患有乳腺癌几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为女性恶性肿瘤致死率首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
乳腺癌因特殊生理解剖学特征,早期临床表现不显著,多以乳腺肿块为主,与多种乳腺疾病相混淆,极易被患者所忽视,具有较高漏诊率及误诊率,是导致病情延误、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乳腺癌主要治则以早期筛查、早期治疗为主,现阶段临床针对乳腺癌多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为主,预后效果与治疗时机具有高度关联。
针对早期乳腺癌,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可有效避免癌组织转移,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但于临床样本分析显示[3],因乳房为女性第二性征,乳腺癌根治术对乳房美观性具有较大影响,女性患者手术依从性较低,受到临床学者高度重视。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早期患者36例,按患者要求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美容优良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美容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美容优良率69.7%,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显著,相对根治术治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同时增加了术后美容优良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保乳手术;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064-02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意识提高,定期进行体检人数增加,使乳腺癌早期容易被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1],传统的根治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同时使女性患者失去乳房,缺失美容效果,易产生不了情绪,降低了生活质量[2]。
保乳手术效果在临床上已经被大量证实,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保存女性的生理特征,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乳腺癌患者要求进行爆乳治疗,保留外观的完整,减少对患者正常功能及心理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治疗,达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早期患者36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CT、彩超等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均为单发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早期,未见远处转移,患者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为46.5岁。
肿瘤直径最大为2.8cm,最短为0.6cm。
doi:10.3969/j.issn.1009-881X.2020.03.021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刘学敏,王海强,钱海蓉(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市中医院普通外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目的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保乳(观察组)与改良根治(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每组各35 例。
两组术后均采用CEF化疗方案治疗,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阳性者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术后行全乳放疗及瘤床加量放疗,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乳房美观性进行对比;随访3 年统计两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
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方面,对照组无复发患者,而观察组中术后26 个月1 例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方面,观察组3 例,对照组2 例;死亡方面,观察组1 例死亡,对照组2 例死亡,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乳房美观性对比,观察组优良率为94.29%,对照组因采用全乳切除术治疗,不具备美观性,全部为差,优良率为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应用,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乳房美观性,具有良好的乳房外形,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乳房美观性中图分类号:R737.9;R73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1X(2020)03-0350-04 Clinical Efficacy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LIU Xue-min, WANG Hai-qiang, QIAN Hai-ro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Zhangjiag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on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breast-conserv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modified radic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analyzed, 35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EF chemotherapy, estrogen receptor or progesterone receptor-positi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ndocrine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whole-milk radiotherapy and tumor bed plus radiotherapy, and the two groups of surgical related indicators and breast aesthetics were compared.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metastasis rate and survival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recurre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patient had local recurrence 2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distant metastasis, there were 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ase of death, 1 case di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 cases di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local recurrence, distant metastasis and mortality (P>0.05). After the operation of breast aesthetic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29%.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otal mastectomy. It was not aesthetically 收稿日期:2020-06-03 作者简介:刘学敏(1978—),男,江苏张家港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乳腺外科疾病的诊疗及基础科研工作。
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保乳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美容效果。
结果:32例保乳术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预后良好,随访5年,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局部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保乳手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6.57%。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综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并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疗效;美容【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44-01乳腺癌在保乳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的保乳综合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对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2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在21~61岁,中位年龄39岁,i期13例,ii期19例。
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者20例,外下象限者4例,内上象限者5例,内下象限者3例。
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6例,单纯癌10例,粘液腺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等合计6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肿瘤切除口和腋窝解剖切口。
肿瘤位于乳头上方行平行于乳晕的弧形切口,肿瘤位于乳头下方行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
切除范围包括肿瘤,表面皮肤、肿瘤周围2cm以外的正常乳腺组织及胸肌筋膜。
腋窝切口采用平行于腋皱襞的斜形切口,肿瘤位于外上象限的,原发病灶与腋窝脂肪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分别清扫胸大、小肌间和腋下群淋巴脂肪组织,牵开胸小肌,清扫腋中群淋巴脂肪组织。
淋巴结清扫范围定位为外侧至背阔肌,上方至腋静脉,内侧达胸小肌深面,保留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背动静脉,尽可能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腋窝放置橡皮引流管。
1.3 术后综合治疗:①化疗根据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肿块大小、病理分级、是否侵犯肿瘤周边血管、年龄、her-2情况分为低、中、高度危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