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乳腺癌规范化流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根治术适应症乳腺癌保乳根治术适应症:主要针对具有保乳意愿且无保乳禁忌证的患者。
1.临床I期、II期的早期乳腺癌:肿瘤大小属于Tl和T2分期,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对于多灶性乳腺癌(同一个象限的多个病灶,假定是来源于同一个肿瘤),也可以进行保乳手术。
2.III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或术前内分泌治疗降期后达到保乳手术标准时也可以慎重考虑。
保乳治疗的确定禁忌证:(1)妊娠期间放疗。
对于妊娠期间妇女,保乳手术可以在妊娠期完成,放疗可以在分娩后进行。
(2)病变广泛或充溢分布的恶性特征钙化灶,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志向外形。
(3)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者。
(4)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
(5)炎性乳腺癌。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胶原血管疾病者,对放疗耐受性差。
(2)同侧乳房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疗者,需获知放疗剂量及放疗野范围。
(3)肿瘤直径大于5cm者。
(4)侵扰乳头(如乳头Paget病)。
(5)影像学提示多中心病灶(多中心病灶指在2个或2个以上象限存在1个及以上病灶,或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乳腺病灶)。
(6)已知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强(如BRCA1/2突变),保乳后同侧乳房复发风险增加的患者。
保乳手术术前准备(1)乳房的影像学评估,包括双侧乳腺X线和乳房超声检查(对绝经前、致密型乳腺者,在有条件的中心,可考虑行乳房增加MRI检查)。
(2)签署知情同意书。
(3)举荐在术前行病灶的组织穿刺活检,有利于与患者探讨术式的选择及手术切除的范围。
空芯针活检前应与活检医生密切协商沟通,选取合适的穿刺点,以确保术中肿瘤和穿刺针道的完整切除。
没有确诊时,患者可能心存侥幸,不能正确、肃穆的考虑保乳和前哨的优缺点,简洁在术后表现出对手术方式和复发风险的不信任。
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四种方法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早期乳腺癌是指癌症仅局限于乳腺组织内,未侵犯邻近淋巴结或其他器官。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全乳切除手术。
乳房保留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保留乳房,对正常乳房组织和外貌的影响较小。
全乳切除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浸润性较深的患者,手术切除整个乳房组织。
手术后通常还会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主要通过高能X射线照射乳房区域,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率。
放射治疗可以采用外部照射和内部照射两种方式。
外部照射是将放射源放在机器外部,照射到乳房区域;内部照射是将放射源植入到肿瘤附近,直接作用于癌细胞。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几周或几个月。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化疗是通过给予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常常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以减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使用抗雌激素药物或下调雌激素水平的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的特定靶点,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目前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HER2抑制剂和PARP 抑制剂。
HER2抑制剂适用于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抑制HER2通路的信号传导,阻断癌细胞的生长。
PARP抑制剂适用于具有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通过抑制DNA修复机制,导致癌细胞死亡。
结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乳腺癌的分期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早期治疗中整形保乳术的有效安全性。
方法:选取50例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整形组的最大切缘和最小切缘大于对照组,切除标本重量高出对照组(P<0.05);整形组的乳房美容合格率高出常规组(P<0.05);整形组的血肿、愈合不良及血清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整形保乳术相较于常规保乳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较突出。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治疗;整形保乳术;安全性;有效性保乳术属于临床中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能够形成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
常规保乳术在维持乳房外形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较差[1]。
整形保乳术能够在保证手术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提升术后美容效果。
研究选取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乳房美容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确乳腺癌早期治疗中整形保乳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
整形组患者年龄最小31岁,最大为62岁,平均(45.84±8.12)岁,患者BMI指数最小19.54kg/m2,最大26.84kg/m2,平均(22.94±3.45)kg/m2,肿瘤分期I期、II期、III期例数分别是5例、19例和1例,肿瘤尺寸最小1.45cm,最大3.54cm,平均(2.67±0.75)cm。
常规组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为61岁,平均(46.37±9.02)岁,患者BMI指数最小19.98/m2,最大26.12kg/m2,平均(22.64±3.68)kg/m2,肿瘤分期I期、II期、III期例数分别是5例、18例和2例,肿瘤尺寸最小1.38cm,最大3.42cm,平均(2.59±0.81)cm。
保乳整形与传统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对比[摘要] 目的:分析保乳整形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20-2022年期间6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保乳手术,观察组给予保乳整形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修复情况显著较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对外形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保乳整形手术不仅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对术后外形的满意度,改善乳房外部形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保乳整形;传统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Oncoplastic surgery versus traditional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Oncoplast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from 2020 to 2022 were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1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Oncoplastic surgery, and the surg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drainag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toperative breast repai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with appear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Oncoplastic surgery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ut also improve thesatisfaction of postoperative shape and improve the external shape of the breast, which is remarkable and worthy of promotion.[keywords]: Oncoplastic surgery; traditional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Early breast cancer前言: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随着疾病的长期发展,当诊断为晚期时,癌细胞可能出现转移以及扩散,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导致患者身体脏器严重受损。
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方法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将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保乳手术)和对照组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的美容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美容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效果乳腺癌在女性疾病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状况更加重视,使得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得以加强。
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了乳腺癌检测率的上升,尤其是早期检测乳腺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治疗方面,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能够发挥出理想的效果,这是当前临床上积极采取的治疗方法。
现对2005年7月~2010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65例,均为2005年7月~2010年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年龄29~65岁,平均(36.9±3.7)岁。
肿瘤均位于外上象限36例,内上象限21例,外下象限4例,内下象限4例。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保乳手术)和对照组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时间及肿瘤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手术方法:观察组:原发灶实施肿块切除、乳腺区段、或象限切除,切缘距肿瘤大于1 cm,术中冰冻切片观察后确定为原位癌者时,无需采取腋淋巴结清除术,对出现早期浸润的患者采取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且在切缘的内、外、上、下、基底部等做好标记,然后实施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
对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患者,应于腋毛区另行做弧形切口,把皮肤切开,且将皮瓣剥离,以让背阔肌前缘、胸大肌外侧缘充分暴露。
而沿胸大肌外侧缘分离程度,需要保证腋静脉和常规ⅰ、ⅱ级水平腋窝淋巴结充分暴露。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其中,三阳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患者,由于肿瘤细胞具有较高侵袭性和预后较差的特点,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针对乳癌三阳早期患者,探讨一种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治疗方案1. 术前准备(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MRI、血液检查等,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分期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2)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3)制定手术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或全乳切除术。
2. 手术治疗(1)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单侧乳腺癌患者。
术中需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改良根治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双侧乳腺癌或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术中需切除乳腺、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
(3)全乳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双侧乳腺癌或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
术中需切除乳腺、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
3. 术后辅助治疗(1)化疗: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杀灭残存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乳癌三阳早期患者通常需进行6-8个周期的化疗,常用方案包括:-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等)+紫杉类药物(多西他赛、紫杉醇等)。
-蒽环类药物+卡培他滨:如蒽环类药物(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等)+卡培他滨。
(2)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需进行内分泌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3)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患者,需进行靶向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抑制肿瘤生长。
-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
4. 放疗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龙源期刊网
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作者:鲁瑶
来源:《大众健康》2012年第01期
在我诊疗的病人中,有一位中学的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35岁,工作精明能干,乐于助人。
但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王老师右侧乳房长了一个肿块,当时大夫建议她手术切除。
但她害怕查出乳腺癌切除乳房,所以不敢去看外科医生。
王老师采取逃避的态度,自己找偏方吃中药,但乳房肿物不见小,反而越长越大。
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王老师到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乳腺癌,由于耽误了病情,最后不得不切除了右侧乳房。
手术后,王老师不愿接受眼前的现实,回到病房后见到家人泪流满面,情绪不稳,突然失语,在大夫及家人的耐心心理疏导后,才逐渐好转。
后来在化疗期间,王老师一直感觉伤口及全身疼痛难忍。
此后数天,王老师每日都要求注射止痛针。
出院后,王老师一直不能摆脱乳腺癌的阴影,性格大变,不敢抬头看人及大声说话,总觉得同学同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回到家,见到原来熟悉的环境即产生恐惧不安,总担心肿瘤复发、转移。
每周都想到医院咨询、复查,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及顽固失眠状态,无心工作和学习。
病后,王老师也不愿让爱人看到她残缺的身体,变得敏感多疑、尖酸刻薄,常常无端猜忌,最终导致夫妻离异。
可见,一侧乳房的去除,女性特征的丧失,形体外观的变化,会给乳腺癌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躯体损害。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每10万人口中就有乳腺癌患者56.2人,北京也高达45人,年均增长速度达3%。
女性31岁以后,乳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高发年龄在36~60岁之间,占80.51%。
其中,发病率最高年龄段是41~45岁,其次是56~60岁之间。
其实,乳腺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同时,早期乳腺癌是不用切除乳房的。
乳腺外科治疗的新时代
①全乳切除术不断地减少,保乳治疗不断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