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261.13 KB
- 文档页数:1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分析及护理目的通过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使患者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生存机会,同时保留相对完好的乳房外观,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通过对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与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手术改善了患者的形体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
结论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无负面影响。
标签: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分析;护理乳房是哺乳器官,是人类延续生命之源泉,同时,由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从家庭走入社会,哺乳已经不是乳房的惟一功能了,乳房是重要的性征器官,是女性魅力及自信之所在。
然而,目前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发病率为37/10000,占恶性肿瘤的7%~10%[1,2]。
随着对乳腺癌探索的不断深入,这就使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所变化,不仅仅是活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
国外的一项调查指出,患乳腺癌的妇女主要关心的是她们的体型的改变,包括乳房术后造成的胸部改变、瘢痕、感觉变化、皮肤变化及性兴奋的改变,以及治疗后能否保证乳房、乳头、皮肤和上肢的舒适[3]。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可以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长期生存机会,保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这种生活质量的优势从根本上是来源于保留乳房可以获得比较正常的胸部外观,这种自然的相对正常的外观对患者的个人心理感受、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良好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对患者个人有益,对患者的家庭及很多与之有密切接触的个人和团体可能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本文就2006年1月~2008年12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联合其他两家医院肿瘤外科入院的乳腺癌患者282例,严格遵循保乳治疗适应证选择入组病例150例,符合保乳条件,是否实施保乳治疗遵照患者意愿确定,但由于患者对保乳治疗有顾虑,要求切除乳房而行改良根治术102例,实际实施保乳治疗病例48例,保乳手术占同期全部乳腺癌的17%,占符合保乳条件病例的32%,保乳手术组复发3例(6%),远处转移6例(12.5%),死亡1例(2%);改良根治手术组复发6例(4%),远处转移24例(16%),死亡2例(1%)。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8 期2019 Vol.6 No.8840浅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体会李林勇,张立芳(宁晋县妇幼保健院,河北邢台 055550)【摘要】目的 在早期乳腺癌中,对保乳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具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以2018年5月~2019年4月为研究区间,从该时间段中抽选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两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26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保乳手术,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对比指标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检验数据表明研究组在各指标数据中,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数值更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落实保乳手术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8.40.01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治疗该疾病的主要路径为手术疗法,当前手术方案主要包括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根治术需要对女性的乳房进行切除,严重影响其美观度。
保乳手术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保留患者的乳房,患者更容易接受,且具有手术创伤性小、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显著。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探究保乳手术具体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文纳入的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收录在2018年5月~2019年4月时间段中,所有患者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排除心、肾脏功能不全以及不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以治疗方案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组别名称分别为研究组、对照组。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1. 引言1.1 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进行安全性和近期疗效的比较。
通过对这两种放疗方式的定义、安全性比较、近期疗效比较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权威的治疗选择参考。
我们还将展望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前景,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指导,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提供更多选择和希望。
1.2 研究背景保乳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传统的常规放疗方式包括整个乳房或者乳腺区域的放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辐射面积大、毒副作用严重等问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在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上的差异。
通过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评估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在术后安全性上的差异,包括术后合并症率、生活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种放疗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包括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等指标;探讨影响两种放疗方式疗效差异的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我们希望能够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具有说服力和前瞻性的临床证据,为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定义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局限于乳腺,未侵犯胸壁肌肉或淋巴结的一种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保乳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保留患侧乳房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保乳术后的放疗是为了进一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大分割放疗是相对于传统放疗而言的一种新型放疗方式。
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改良根治术者86例,行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者59例,将其分别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手术时间,治愈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P>0.05定义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有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患者较能承受,术后疤痕明显较小,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184-01乳腺癌是目前影响女性健康的大敌之一,给女性患者带来了重大的身体和心理创伤,所以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由于现代女性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1],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也相对提高,治疗除了考虑到手术后的复发率,生存率,还有患者对手术时间的承受能力以及手术后由于乳腺的美观变化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综合分析法后目前较为争议的是早期保乳癌保留乳腺癌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我们对145例实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法,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改良根治术者86例,年龄段在34至59岁间,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者52例,其余象限为34例,行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者59例,年龄段为31至63岁,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者32例,其余象限为27例.患者均接受了全程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所收集患者身体状态无明显差异,且不具有影响生存率的其他合并症。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近期均无瘤生存,局部无复发,远处无转移。
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规范手术,术后行正规的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保乳手术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已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一种基本方式[1],近年来国内也已逐渐开展。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对1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为女,年龄25~50岁,平均35岁,左乳5例,右乳7例。
肿块位于外上象限10例,内上象限1例,外下象限1例。
术前均未发现腋下肿大淋巴结。
肿块直径均<3 cm,单发。
钼靶X线提示乳房无广泛沙粒样钙化,肿块边缘距乳头均≥3 cm。
术后病理:除1例为浸润性小叶癌,其余均为浸润性导管癌。
有2例腋下淋巴结发现癌转移(1/16,2/20)。
标本切缘及基底均未见癌残留。
1.2 手术方法切口均采用肿瘤切除与腋窝解剖分别做切口,肿瘤位于乳头上方者行以平行于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肿瘤位于乳头下方者行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腋窝解剖的切口为平行于腋褶线的斜切口,长约5~6 cm。
肿瘤切除均行肿瘤及其2 cm正常乳腺组织在内的局部切除术,切缘银夹标记。
结合术中快速冰冻检查保证切缘阴性。
腋窝清扫至ⅠⅡ水平的淋巴结(即切除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内侧缘的所有淋巴结)。
保留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肩胛下血管。
腋窝清扫范围外侧是背阔肌,上方腋静脉,内侧至胸小肌深面。
1.3 术后治疗本组患者术后6周内行放疗,之后化疗,行CAF方案化疗6个疗程或紫杉类药物方案4个疗程。
ER、PR阳性患者绝经前予三苯氧胺口服,绝经后给芳香化酶抑制剂。
要求疗程5 年。
2 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每个患者均定期随访,本组患者随访时间7~30个月。
保留乳房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目的:探讨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以及手术后有效地辅助治疗的方法,达到早期乳腺癌使用保乳术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水平、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早期乳腺癌应用保留乳房术式的患者50例,患者如手术时发现肿块广泛,应切除时一并清扫腋淋巴结。
若患者肿块位于乳腺外上象限,需要整块切除原发灶和腋窝。
术后行常规辅助放疗和化疗。
结果:保乳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8.0%,存活率达96.0%。
根治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2.0%,存活率达88.0%。
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关键措施是规范的广泛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干净,以及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可良好地抑制局部的复发率,并且保乳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保持了良好的乳房外形。
标签:早期乳腺癌;手术;保留乳房手术早期乳腺癌实施保留乳房手术,具有保留乳房外形的优点,并且常规根治术后给患者造成的胸壁畸形、上肢水肿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精神心理上产生的压力都会得到避免[1]。
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提高,保留乳房手术和根治术的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是相同的。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患者中位年龄在38岁(26~68岁),年龄≤50岁有31例,年龄>50岁有19例,对照组临床体检未有肿块的有3例,在钼靶片中显示恶性病变,需再次活检证实为导管内癌(DCIS),病理诊断为DCIS者有5例,余42例均为Ⅰ~Ⅱ期乳腺癌,肿瘤的位置于15例在左侧,10例在右侧,8例在外上象限,5例在外下象限,2例在内上象限。
保留乳房治疗手术的标准是肿块在3 cm以内,属周围形肿块,年龄在65岁以内,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意向,乳房足够大的情况,保证术后有良好的胸部外形[2]。
将以上50例患者随机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各2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新的带教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明显地提高了护生的急诊实习质量。
4.2 避免了老师带教的随意性:目标带教法给老师指明了带教的方向,在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对护生加强急诊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的指导,避免了遇到什么教什么的随意性。
由带教老师负责的全面系统的理论讲课,敦促了带教老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相长。
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采用目标带教法,起到了“重轻互补”的作用。
护生在急诊科学习,院前急救、院内应急抢救技术视为重,基础护理操作视为轻,而在其他临床科室实习时基础护理操作实习机会较多,这样护生在整个临床实习中,各科实习重点突出,并相互补充,有利于护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 王海芳,孙志敏,钮美娥.目标带教法在护理后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护理进修杂志,2001,16(10):787~789(收稿日期:2004-02-21)保守性手术加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护理体会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湛江 524002) 王翠琴 罗秀丽 摘要 目的:观察保守性手术加放疗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改良根治术25例、保守性手术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术后患者不适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术后患者疼痛、伤口延期愈合、伤口皮瓣坏死,保守性手术组发生率低(P<01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患者抑郁、上肢肿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105);术后患者胸闷不适、对乳房保持美观满意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意义(P<0101)。
结论:保守性手术加放疗,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保守性手术 并发症 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并给女性带来巨大的痛苦。
随着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确诊都明显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关键,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防止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结果:全部病例保乳成功,术后恢复较好,乳房外观丰满、良好。
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方法简单,治愈率未降低;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患者在生理及心理方面易于接受,对提高患者综合生活质量起到良好作用。
标签: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护理;健康宣教;生活质量乳腺癌保乳手术在国外开展较多,近年来国内也已逐渐开展和推广。
我院2005年1月~2008年7月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治疗护理、术后辅助放疗、全身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0例,均为女性;年龄30~55岁,平均40岁;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1.2 适应证保乳手术的目的是在控制局部肿瘤的同时,保留乳房的外形,其适应证:①单一和钼靶片癌灶;②肿瘤直径≤3 cm;③腋窝淋巴结N0;④乳头和肿瘤间距>3 cm;⑤患者自愿接受保乳手术,无手术禁忌证;⑥病灶无广泛的导管内癌成分;⑦乳房丰满,估计术后外形较好。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为女性。
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及细腻敏感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更应耐心细致,在有屏风的环境下给患者进行护理查体和语言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和优点,使患者自愿接受保乳手术。
2.1.2 术前准备术前1 d给患者备皮、配血,做药物过敏试验。
术前晚为了使患者睡眠良好,可遵医嘱口服或肌注镇静药物,术晨提醒患者把贵重物品保管好,将发夹、项链、假牙等取下,如来月经立即通知医生。
2.2 术后护理2.2.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术毕回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在患者患侧上肢输液和监测,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
2.2.2 止痛术后患者多采用麻醉科所放置的镇痛泵。
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治疗的效果。
方法:自—月对6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42例,Ⅱ期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距肿瘤2cm),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无癌残留,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8~60个月,其中56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
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3.3%(56/60)。
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和心理心态。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患乳腺癌,50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女性恶性肿瘤占城市中第一位,农村中占第二位。
美国女性约1/10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细胞一般经淋巴和血液途径扩散转移。
区域淋巴结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免疫作用,但不是癌细胞滤过的有效屏障,血流扩散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观点成为早期乳腺癌行乳房保留性手术的理论依据[1]。
近年来,随着文化观念的转变,女性在对美的追求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展示乳房美逐渐成为时尚。
然而,对于那些不幸罹患乳腺癌又不得不施行乳腺切除术的女性来说,乳房却是她们心中无可奈何的痛。
如何才能既保留住乳房又确实地切除肿瘤、减少转移和复发?近年发展起来的保乳手术,很好地解决了部分病人的这个问题。
本院自—月对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并辅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5(24~65)岁。
术前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乳腺癌,其中Ⅰ期42例,Ⅱ期18例。
术前双乳钼靶X射线片显示均为单发肿瘤。
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3例,髓样癌9例,导管内癌7例,单纯癌14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腺癌12例,粘液样癌2例。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17例回顾分析保乳治疗情况。
结果: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评价较好满意度达8.。
结论:早期乳腺癌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治疗情况下保乳手术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乳腺癌患者对保留乳房保持完美体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几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乳腺癌的病因、病理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是高效药物的不断应用于临床及放疗技术的改进为保乳治疗提供了条件。
使得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与根治手术取得了相似的生存率。
年6月~7年5月收治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7例治疗情况作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7例均为女性年龄1~岁其中左乳6例右乳11例。
为单发肿块肿块边缘距乳头>cm均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证实为导管浸润癌。
其中Ⅰ期1例T1NMⅡ期例T1NM。
手术方式:为了保持乳房外形均采用双切口法。
常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患侧上肢外展便于腋窝清扫肩后垫沙袋。
肿块处切口选择:肿块位于内外上象限取弧形切口内外下象限取放射状切口皮瓣分离到距肿块边缘>cm处垂直切入达深筋膜完整切除肿块快速冰冻证实乳腺癌且边缘无阳性病理组织创面严密止血缝合皮下浅筋膜及皮肤。
再作同侧腋窝部取平腋折线切口切除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内侧缘的所有淋巴结(EVE Ⅰ、Ⅱ淋巴结)术中保留胸长胸背神经腋窝置负压吸引管。
进行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术后处理:术后消炎止血处理5~7天后拨除引流管未发生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
1~1天起予E(TE-ADM5-U)方案化疗1天1周期。
术后6周内予放疗:范围为乳腺、胸壁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同时照射区域淋巴结。
化疗结束后ER、PR阳性者予三苯氧胺1mg次/日口服。
结果乳腺癌保乳组术后半年来院进行满意度测评乳腺癌保乳手术优良率达8.。
讨论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经历了以局部切除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的一系列变革。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59例临床体会475000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摘要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的治疗途经,探讨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及疗效。
方法:对59例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术与48例传统改良根治术的疗效进行比较,实验组采用保乳治疗,肿瘤扩大切除约2cm,经切片证实肿瘤切除完整无残留。
同时术中行腋下淋巴细结清扫。
术后常规辅以放疗、化疗及内分泌冶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
结果:两组术后都有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0.5个月,两组在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实验组术后患者对美容效果的评价分为优良38例,一般18例,较差3例。
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保持患者乳房外形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是我国女性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呈年轻化态势,有调查表明,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些大都市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秉承着女性对美的追求,女性乳腺癌患者不仅要求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也希望能保存乳房外形【sup】[1]【/sup】。
因此,乳腺癌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sup】[2.3]【/sup】,保乳手术应运而生。
随着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放疗、化疗的临床应用,使保乳手术成为可能,现将我科在2008年5月~2010年7月对59例早期乳腺癌进行了保乳手术,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笔者将我科收治的女性早期乳腺癌107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保乳术治疗)59例,年龄22~65岁,平均36.5岁,其中Ⅰ期42例,Ⅰa期17例;浸润性导管癌22例,导管内癌9例,髓样癌12例,单纯癌6例,腺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黏液样癌2例。
对照组(传统根治术)48例,年龄21~66岁,平均37.5岁,Ⅰ期22例,Ⅰa期26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单纯癌11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导管内癌5例,腺癌4例,黏液样癌2例,髓样癌2例。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和根治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进展。
本文将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最新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一、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辅助治疗手段的完善,保乳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如下:1. 切除范围的精确化: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在术前评估和手术过程中注重切除范围的精确化。
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和浸润情况,精细化手术方案可以减少对正常乳腺组织的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乳腺形态和功能。
2. 辅助治疗的综合应用:保乳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近年来,针对不同乳腺癌亚型的特点,医生通过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3. 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乳房的形态重建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乳房重建手术如皮瓣移植、人工乳房植入等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新兴的微创整形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美容效果和手术体验。
二、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是通过彻底切除患侧乳房组织和淋巴结来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式。
近年来,该手术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1. 手术方式的改善: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一般通过乳房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来实现。
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保留乳头、皮肤和腋窝淋巴结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
这种改良手术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乳房的整体美观度,还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
2. 辅助治疗的综合应用:与保乳手术一样,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也需要配合辅助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术后康复与心理疏导: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探讨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保乳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换采取保乳术治疗,研究分析其质量效果。
结果全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其伤口的愈合情况比较好,术后根据随访3年的记录来看,患者均没有再次复发,有效率为93.1%。
根据术后1年的乳房外观评定,优良率为93.1%。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术治疗,其临床效果理想,患者的乳房外形得打了很好的保留,对患者的生活来说并没有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080-02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乳腺癌的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乳房又是女性的性特征,因此对于女性而言其意义重大,目前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患者比较注重对其外观的美观性。
临床中乳腺癌生物学研究以及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让人们获得了比较多先进的治疗方式,保乳术是目前比较多患者采用的早期乳腺癌治疗方式,可以让患者的乳房外观得以保留,国内外的治疗中使用率均是比较高的。
本文就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的保乳术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此次共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的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最小患者23岁,最大66岁,患者经过钼靶X线片、血清癌标志物检测及病理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
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TNM国际分期标准[1],Ⅰ期18例、Ⅱ期11例。
术后病理诊断:浸润型导管癌15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
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手术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
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切口,切口的设计以尽量保留乳房外形为原则。
肿瘤周边2cm处正常组织切除,深达胸大肌筋膜;如果切缘阳性则按标记方向扩大切除1cm,肿瘤切除后将切缘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若病理结果为阴性则不需要再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若为阳性应取腋窝皱壁处弧形切口常规施行Ⅰ、Ⅱ组淋巴结清扫。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1-08-29T15:37:32.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李亚洲[导读]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
李亚洲(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锦州121001)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49例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式治疗的病例资料;对43例(6例失访)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美体外形进行评估。
结果 49例均为I、II期乳腺癌,38例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11例行区段切除术,其中即时行胶原蛋白海绵局部塑形美体7例。
术后辅以局部放疗等综合治疗,随访43例无1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美体效果评价良好。
结论早期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根治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手术切除范围离距肿瘤2-3cm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和美体效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塑形美体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7-10%,已升至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1]。
2005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了保乳手术,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49例,年龄35~54岁,平均4
2.5岁。
病变位于右侧26例,左侧23例;外上象限28例,外下象限5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4例。
钼靶乳腺X线照相和彩超提示肿物单发,直径≤3cm;距乳头的距离>3cm;边界清晰;体检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术中经冰冻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I、Ⅱ期;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愿望;具备放疗等综合治疗条件。
1.2 方法
1.2.1 保乳手术肿物位于乳头上部,切口取平行乳晕的弧形切口;肿物位于乳头下方取放射状切口,手术肉眼切缘离距肿物边缘均在2-3cm,术中多点冰冻病理证实切缘阴性,不再扩大切除范围,同时另取切口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7例外形较差者即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塑形美体,余均充分游离皮肤,皮下组织,分层缝合修复乳房,确保美体塑形良好效果。
1.2.2 综合辅助治疗术后转肿瘤科对乳腺区行根治性放疗,放疗采用内切和外切野,放疗剂量:全乳照射50Gy,瘤床追加10Gy,有淋巴结转移加照锁骨上下区,位于内乳区的加内乳区;合理的个体化化疗大多数用CMF方案6个疗程,个别有淋巴结转移用TEC方案化疗6个疗程;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口服三苯氧胺20mg/d5年。
2 结果
2.1术后效果39例病人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5例有切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周内愈合,5例腋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3周内愈合;另6例轻度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受限,经功能锻炼2-3个月逐渐恢复,全部乳房外观良好。
2.2 随访结果43例患者术后有随诊资料(6例失访),随访达36个月者10例,24个月者17例,12个月者14例,随访不足12个月者2例,经彩超检查及体检证实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表示满意,生活质量较非保乳手术的病人为优。
3 讨论
3.1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指征保乳术式主要适应于早期乳腺癌。
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和形体美。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1)一般适合临床Ⅰ、Ⅱ期中肿瘤最大直径小于3cm和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3cm和Ⅲ期患者经术前化疗降期后也可以慎重考虑;(2)乳房有适当体积,术后能保持外观效果。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有:(1)既往接受过患侧乳腺或胸壁放疗;(2)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注意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3)妊娠、哺乳期患者(哺乳期患者在终止哺乳后可考虑);(4)分布在两个以上象限的多中心或多灶性病灶;(5)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2]。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有:(1)肿瘤位于乳房中央区,即乳晕及乳晕旁2cm环形范围内,包括乳头Paget’s病;
(2)直径>3cm;(3)乳腺钼靶摄片显示弥散的恶性或可疑恶性的微小钙化灶。
BCT是以手术为主体放疗为基础。
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达到肿瘤局部复发的有效控制;保留的乳房应具有美容和功能上的价值[3]。
3.2 保乳手术的方法与综合治疗保乳治疗的基本模式为①部分乳房切除+②腋窝淋巴结清扫+③术后放疗+辅助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
术后放疗时间应在6周内,否则局部复发率高度增加,且单纯保乳局部复发率25~39%,加用放疗后复发率降至5~15%[4]。
4 结论
新的医学模式变革了当代乳腺癌治疗的观念,早期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乳根治术,既能治愈疾病且能保持生活质量和维持女性形体美。
保乳根治术是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最佳选择,术后生活质量与形体美远远高于传统根治术者。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4-444.
[2]易石坚.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291-293.
[3]Resch A, Potter R, Van Limbergen E, et al. Long-term results (10 years) of intensive breast coserving therapy including a high-dose and large-volume interstitial Brach therapy boost(LDR/HDR) for T1/T2 breast cancer. Radiatherapy and Oncology, 2002, 63(1): 47-58 [4]RECHTATHERETURNOFPOSTMASTECTOMYR ADIOTHERAPY.JLINICAL,1995,13(12):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