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分析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分析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1.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狗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2、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从桌上的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纸杯、圆形纸片等物品中找出一个圆形来,并指出这些圆的周长。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汇报交流:

各组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基本情况如下:

①“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或先用水彩笔在硬币的圆周长上点上颜色,然后将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量纸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

②“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再把绸带拉直测量长度;

③“剪圆”——先用剪刀沿着纸杯圆或纸圆的周长剪下一条,剪得越细越好,然后测量纸条的长度;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

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馈。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

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

(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老师请各小组讨论:要想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需要做哪些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出示探究建议:①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②记录数据;③进行计算;④得出结论。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每组同学可以从桌上物品中选出4个圆形进行测量,把数据和结论填入表格里。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大屏幕展示)

2.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3)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大小不同的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算,如果我们任选一个圆再进行测算,结果还会怎样?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3.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同学看书,提出圆周率的概念。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学生自学圆周率。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多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

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教师介绍圆周率,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很多数学家都在研究它。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计算出π在3.1415926到3.1415927

之间,是世界上把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第一个人,直到一千多年后,欧洲人才求出来。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界的公认。1959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三枚宇宙火箭,第一次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把其中一个山定名为“祖冲之山”,由此可见,祖冲之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1946年,人们开始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试图把它算出来或发现它的规律,算到了620位,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到1999年,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把π值精确到2061亿位,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没有算出它的结果。同学们今天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当中将来也会产生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5)理解误差

我们将为我们班有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6)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 直径×圆周率

C = πd

(2)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 C = 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三)、巩固应用,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 3.14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应用

出示学校篮球场的挂图:

老师提问:“这是我们学校的篮球场,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里面有圆形吗?”学生很快观察到“挑球区是圆形的,罚球区是半圆形的。”老师提出问题:“要想知道挑球区圆的周长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回答:“测量圆的直径。”老师提供数据:“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已帮大家测量了一下,这个圆的直径是几米,你能算一算这个挑球区的圆周长是多少吗?”学生完成后,继续提问:“罚球区半圆的直径又是几米,如果要想知道罚球区半圆的周长你能计算出来吗?”

(四)、课内小结,扎实掌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分析教师:杨明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