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1]。
目前对于危重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角相关指南有明确的规定[2],但从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差,国内多中心、前瞻性抽样调查发现床头抬高>30°,达标率仅为28%。
国外的研究发现,对于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不足30%[3,4],分析原因发现,临床中缺乏使用简洁、准确的测量工具为主要原因。
鉴此,本院设计并应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来提高床头抬高达标率,以利于对患者的准确护理。
已获得国家专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7月至12月使用传统方法将需要抬高床头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使用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将医嘱中需要抬高床头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遵医嘱需要将床头抬高的患者。
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医嘱禁忌者。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经验法等传统手段抬高床头;观察组使用床头抬高角度角度测量仪,测量仪包括第一端面(含表盘和重锤)和第二端面,在第一端面上设有准确的角度刻度,重锤与第一端面通过细线连接。
由于重锤的重力作用,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并且在垂直方向上。
在第二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夹紧可活动的床头板上,将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与床头板固定。
在床头板处于水平位置时,将细线所在的位置标为0刻度线;在床头板抬高一定角度时,表盘与床头板一起抬高相同的角度,由于细线始终在垂直方向,细线与0刻度线之间存在一个角度,该角度即为床头抬高的高度。
该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器,操作简单,能够准确测量床头抬高的角度,达到患者治疗所需的卧位要求。
1.3观察指标:由白班、小夜、大夜3个班次的值班组长定时检查床头抬高角度,每班1次,并记录医嘱执行率及准确率,在33°~45°角之间即为准确。
巧制评估ICU床头抬高角度的直观测量工具
俞超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上旬版》
【年(卷),期】2012(026)009
【摘要】在ICU的临床护理中,床头抬高措施一直被国内外诸多权威机构所建议推崇。
早在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预防指南中建议:在没有绝对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病人床头抬高30°~45°。
因机械通气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放置胃管、使用镇静剂等,食管括约肌功能缺失或关闭不全,极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
床头抬高被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I)认为是监护和提高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的一项核心措施。
床头抬高旨在使病人上胸部抬高,处于高位,
【总页数】1页(P2399-2399)
【作者】俞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目测法评估床头抬高角度测量误差的分析 [J], 张雪芳;左勤;周莉莉;王丽;孙敏芝
2.巧制评估ICU床头抬高角度的直观测量工具 [J], 俞超
3.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改变常规床头抬高角度对压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的影响 [J], 姜红卫;冉景兵;张凤清;谭孟仁;韦凤新;莫喜萍;秦玉梅
4.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褥疮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J], 姜红卫;覃凤艳;谭孟仁;韦凤新;冉景兵;张凤清;秦玉梅;莫喜萍;吴晓云;韦玲慧
5.可视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的研制 [J], 李万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确抬高床头30度,我们做到了!神经内科NICU 刘英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
循证医学证实,床头抬高30-45°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目前,临床护士大多采用目测法或经验法抬高床头,但准确率较差。
在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达到某些疾病需求的角度。
但是没有一种床可以准确的测定病床背板升高的角度,护士在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量化标准,只能依据临床经验判断,不能调节到所需要的精确角度,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准确的角度还有可能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如鼻饲患者发生误吸、返流,长期依靠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而对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而言,体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NICU的护士更好的做好危重病人的体位管理,便成了一个难题?如何精确到合适的角度?来看看我科苏护士长的护理创新小发明。
苏护士长设计出一种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并将之固定于床头支架与床面的夹角处,当需要抬高床头时,直接按住床头上下调节按钮,只要将床头摇到30或45度刻度线时,即表示床头达到理想的高度,一目了然,避免目测法和经验法的盲目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测量简单,操作简便。
此外,该量角器30度成紫色,45度涂成黑色,便于分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固定方便。
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不仅能够使患者床头的角度抬高准确度达到百分之百,还能有效的预防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发生,成为简便的、廉价的有效防止VAP的非药物性方法。
这个小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因VAP 给患者带来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床头角度显示卡的应用也是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又一体现。
床头抬高45°和下肢抬高30°对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王景梅;冯强;张学强;王海燕;刘芙蓉;崔海军【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39)A02【摘要】目的:探讨床头45°联合下肢抬高30°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单纯床头抬高45°为对照组,床头抬高45°联合下肢抬高30°为实验组.记录并比较入组前的性别、年龄、BMI值、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等一般基线资料,详细观察并比较其住院期间两组的压疮、呼吸机相关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不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2%、7.8%,实验组肺不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3.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7.8%,实验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头抬高45°联合下肢抬高30°能降低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重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总页数】2页(P207-208)【关键词】抬高45°;机械通气;肺不张;呼吸机相关肺炎【作者】王景梅;冯强;张学强;王海燕;刘芙蓉;崔海军【作者单位】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邯郸056002;邯郸市中心医院心内四科;邯郸市中心医院院办室;邯郸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4【相关文献】1.床头抬高30~45°对机械通气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J], 林艺珍2.自制床头抬高卡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 [J], 程凤琴;马秀兰;欧春蓉3.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张茹;王蓉;谌璐;宋燕波4.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效果观察 [J], 都霞;熊利;韩兴杰5.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老年重症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腹腔压力、胃食管反流及压疮的影响 [J], 魏亚静;高雅;刘丽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抬高患者床头≥30操作指引在医院里,有这么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操作——抬高患者床头≥30 度。
别小看这小小的动作,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先来说说为啥要这么做。
有一次我在病房值班,就碰到了一位刚做完手术的大叔。
他因为伤口疼痛,躺着特别难受。
这时候,抬高床头就派上用场啦!把床头抬高到 30 度以上,能减轻他身体的压力,让呼吸更顺畅,也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那怎么才能做好这个操作呢?首先,得准备好工具,比如说角度测量器,这能确保咱们抬高的角度准确无误。
然后,和患者打个招呼,“大叔/大妈,咱们要把床头抬高一点,这样您能舒服点哈。
” 操作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别猛地一抬,把患者吓一跳。
一边抬,一边观察患者的反应,要是他们有啥不舒服,就得赶紧停下。
还有啊,抬高床头后,可别忘了检查各种管道是不是通畅。
我就碰到过一次,抬高床头后,输液管有点打折了,还好及时发现,不然可就麻烦啦!
另外,对于那些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咱们还得在他们背后垫个软枕,让他们靠得更舒服。
同时,也要告诉患者和家属,不能自己随便乱动床头的角度,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抬高患者床头≥30 度这个操作虽然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舒适和康复。
咱们医护人员可得认真对待,把这小小的动作做到位,让患者能更快地好起来!
这就是关于抬高患者床头≥30 度的操作指引啦,希望大家都能熟练掌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PDCA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PDCA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
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50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管理和照顾,分析干预前后床头抬高不符合≥30°的原因;分析比较实施PDCA前后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情况。
结果:50例患者床头抬高不符合≥30°的原因主要为医护人员因素和角度表示模糊,占比分别为52%和30%;实施前患者的合格率为8%,实施后合格率为54%,实施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 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模式;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指根据信息反馈进而提高管理质量的一种模式,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步骤[1-2]。
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且接受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41例,女9例;年龄67~82岁,平均(69.2±12.8)岁;临床诊断为……?例,……?例,……?例,……?例。
其中意识清晰及合作?例,意识不清晰或不合作?例。
1.2方法对入组者床头角度的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合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50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PDCA 管理法进行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质量改进,PDCA的具体步骤:⑴计划管理:①资料收集。
②产生的原因。
⑵计划的制定:①加强院内管理。
②心理护理。
③规范护理操作。
⑶实施阶段:①管理工作实施;②制定出患者床头各个角度的相关规范操作;③提高患者和家属讲解床头抬高高度的相关知识;⑷检查和处理:①检查内容;②患者知晓情况;③解决方案。
1.3 指标观察观察分析50例患者床头抬高不符合≥30°的原因;观察分析比较实施PDCA前后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情况。
对于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等重病人来讲,床头抬高30-45度是最有
益的,但在临床中执行情况其实并不理想!有的是因为陪护人员不知道抬高30度到底是多高,有的是因为床头抬高后照顾难度加大、病人位置难以保持。
所以有人说“看病人床头抬高角度够不够就知道照顾的好不好”
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床头摇高30-45度,可以减少反流、误吸风险,也就减少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留置鼻饲管的病人;还有就是重症患者多伴有胃肠道功能不全,腹胀,患者膈肌抬高,影响呼吸。
另外有研究显示头部抬高 30-45度有利于静脉回流,是降低颅脑损伤或术后患者颅内压的最优头高度;以前的文献多推荐15度的高度。
为了保证床头抬高达标,建议每天定时测量床头抬高角度,避免疏忽。
龙源期刊网
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效果观察
作者:都霞熊利韩兴杰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准确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入住ICU需抬高床头30°~45°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目视评估法或经验抬高患者床头,观察组采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抬高患者床头,两组床头抬高角度分别在每日固定时间点进行测量。
结果观察组床头抬高30°~45°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能提高床头抬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床头抬高;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3-0034-01
ICU患者病情危重,多数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1],据临床调查发现,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高达56%[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发生于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殊类型。
中华医学会推荐对于没有医学禁忌症的患者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
但临床实践中,ICU护理人员对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较低,护士的依从率为35%,护师为65%[4]。
笔者采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以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及准确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入住ICU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4例,排除标准:床头提高禁忌证患者,如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需俯卧位患者、医嘱禁忌者等。
男96例,女64例;年龄16-92岁,平均年龄(46士5.5)岁;COPD36例,心衰9例,心肌梗死12例,心肺复苏术后6例,中毒4例,昏迷原因待查5例,脑外伤25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5例,重症胰腺炎6例,MODS 6例。
124例患者按照入住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62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