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抬高床头 度 我们做到了
- 格式:docx
- 大小:9.21 KB
- 文档页数:1
提高床头抬高执行率pdca范文英文回答: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aising the head of the bed, I would apply the PDCA (Plan-Do-Check-Act) cycle. Let me explain each step in detail.1. Plan:First, I would gather all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includes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for low success rates and identifying any potential obstacles. For example, if the low success rateis due to a lack of training or knowledge among the staff, I would plan to provide training sessions or educational materials to address this issue.2. Do:Next, I would implement the planned actions. This couldinvolve training the staff, updating protocols or procedures, or providing necessary equipment. For instance, if the low success rate is because the bed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is faulty, I would ensure that all beds are in proper working condition or replace them if needed.3. Check:After implementing the changes,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results. This involves monitoring the success rate of raising the head of the bed and gathering feedback from the staff and patients. For example, I could track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bed height adjustments per day or conduct surveys to gather feedback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hanges.4. Act:Based on the feedback and analysis, I woul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to improve further. This could involve making additional adjustments to the training program oraddressing any issues that arise. For instance, if the feedback indicates that certain staff members are still struggling with bed height adjustments, I would provideone-on-one coaching or additional support to help them improve.By following the PDCA cycle, I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aising the head of the bed. It allows for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dentify and address any issues that may be hindering the process. This helps to ensure that the necessary steps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provide better care for patients.中文回答:为了提高床头抬高的成功率,我会应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
精确病房床头抬高角度的设计与应用作者:杨萍胡月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9期杨萍胡月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20.061准确的护理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减轻疲劳和促进康复有良好的作用。
其中床头抬高在减轻颅内压、预防坠积性肺炎、减少鼻饲病人食物反流等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
但床头抬高在临床实施的依从性仍然不容乐观,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临床缺少一个简便易行的精确床头抬高角度的方法。
因此,我们根据临床需要设计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来精确病房床头抬高角度,极大地节省了护士的时间。
2012年5月~2013年4月,临床应用1000余例,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1.1 材料头端带有量角器的直尺一根,彩色粘贴纸分别剪成不同颜色1 cm×2 cm的长条若干个,及一个半径为1cm的红色圆点。
1.2 制作方法步骤一:将床头摇高,以床轴为起点向上约10~15 cm处用红点做标记。
步骤二:利用量角器确定床头摇高的角度为30°。
步骤三:经过红点向此点临近护栏做一条垂线取其交点。
步骤四:利用绿色彩色粘纸材料在此交点做一标识。
步骤五:同法标记临床需要的其他角度,如:15°,30°,45°。
见图1。
2 小结精确抬高床头角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如:休克患者体位要求头和躯干抬高0°~30°、脑挫裂伤患者要求床头抬高15°~30°[2],鼻饲病人要求床头抬高45°,另外不准确的角度有可能会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增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目前临床上调节床头抬高角度的工具也很多,一些医院综合性ICU病房配备了高档的多功能电动床,床尾一般安装有调整角度的显示器。
还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医院在调整床头角度的摇把上安装有齿轮角度指示针,以上几种方法或由于价格昂贵或安装起来比较麻烦,普通病房的普及率几乎为零。
床头抬高角度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分析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床头抬高角度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选择58例展开评价,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护理,且均取平卧位。
抬高常规组29例患者床头30°,抬高观察组29例患者床头40°。
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以及72 h的脑灌注压均高于常规组,颅内压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取抬高床头40°平卧位可有效提高脑灌注压,降低颅内压,在改善预后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值得采用。
标签:优质护理;颅脑损伤;措施;护理质量颅脑损伤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受创后患者多存在血脑屏障受损、脑代谢功能障碍等情况,可引发脑水肿,并不利于生命安全及预后。
对此,临床主要事实脱水、开颅清除血肿等方式降低颅内压,但是术后患者仍旧需要依赖于自身环境来实现恢复效果。
为促进患者术后良好恢复,临床应加强相关护理工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优质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8例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1日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n=29)和观察组(n=29)。
常规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2~71岁,平均(46.48±5.57)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1±5.32)岁。
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与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相符合;所纳对象年龄均大于1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存在明确头部外伤病史;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者发生再次昏迷现象;所纳患者在研究前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医院伦理委员会予以批准。
排除标准:因病情影响无法抬高床头;合并发生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多发性骨折;严重内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在护理期间无法积极配合。
精确抬高床头30度,我们做到了!神经内科NICU 刘英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
循证医学证实,床头抬高30-45°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目前,临床护士大多采用目测法或经验法抬高床头,但准确率较差。
在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达到某些疾病需求的角度。
但是没有一种床可以准确的测定病床背板升高的角度,护士在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量化标准,只能依据临床经验判断,不能调节到所需要的精确角度,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准确的角度还有可能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如鼻饲患者发生误吸、返流,长期依靠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而对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而言,体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NICU的护士更好的做好危重病人的体位管理,便成了一个难题?如何精确到合适的角度?来看看我科苏护士长的护理创新小发明。
苏护士长设计出一种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并将之固定于床头支架与床面的夹角处,当需要抬高床头时,直接按住床头上下调节按钮,只要将床头摇到30或45度刻度线时,即表示床头达到理想的高度,一目了然,避免目测法和经验法的盲目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测量简单,操作简便。
此外,该量角器30度成紫色,45度涂成黑色,便于分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固定方便。
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不仅能够使患者床头的角度抬高准确度达到百分之百,还能有效的预防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发生,成为简便的、廉价的有效防止VAP的非药物性方法。
这个小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因VAP 给患者带来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床头角度显示卡的应用也是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又一体现。
床头抬高的技巧
抬高床头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实现:
1. 使用床垫增高器:床垫增高器是一种放置在床垫下方的支撑装置,可以将床头抬高一定高度。
这种装置一般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高度。
2. 使用坚固的床头增高支架:这是一种将床头固定在墙壁上,并使其保持抬高位置的支架。
可以使用木材或金属材料来制作支架,确保其足够坚固,并与床头板相连。
3. 在床头下方加垫板:可以在床头下方放置一块垫板,使整个床头抬高。
可以使用木板、厚度适合的薄木板或其他坚硬的材料。
4. 使用床头增高架:床头增高架是一种较为专业的床头抬高工具,它由金属或塑料制成,通常具有可调节高度的功能。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床头增高架。
5. 改变床框高度:如果使用的是带有床架的床,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床架高度来抬高床头。
这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安装或维修技巧,所以最好找专业人士帮助。
无论使用哪种技巧,都应确保床头抬高后的整体结构安全、稳固,并不影响床的使用和舒适性。
抬咼患者床头A 30。
操作指引
、目的
1、使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治疗和护理的需要
二、适用范围
1、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患者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
4、恢复期体质虚弱患者
三、排除标准
1、急性头部创伤;
2、可疑或急性脊椎损伤;
3、诊断不稳定的骨盆损伤;
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5、病人需俯卧体位;
6、腰硬麻醉术后麻醉平面消退后 6 小时前。
四、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病情(病情、伤口、管道、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排除不能抬咼床头的患者。
2、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3、摇咼床头到大约的咼度。
4、用床头角度卡测量床头抬咼的角度,调整到规定的角度。
床
头左、
右两侧分别用对应的左侧角度卡、右侧角度卡,把有字的一边与抬高的床边平齐对好,下垂的重力线所指的角度即为抬高床头的角度。
5、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摇高膝下支架,防下滑,减轻臀部压力。
必要
时床尾置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档。
6、定时翻身,翻身后再次调整床头角度。
7、评价患者舒适度、生命体征、皮肤、疼痛、管道等情况。
8、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抬高患者床头≥30操作指引在医院里,有这么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操作——抬高患者床头≥30 度。
别小看这小小的动作,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先来说说为啥要这么做。
有一次我在病房值班,就碰到了一位刚做完手术的大叔。
他因为伤口疼痛,躺着特别难受。
这时候,抬高床头就派上用场啦!把床头抬高到 30 度以上,能减轻他身体的压力,让呼吸更顺畅,也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那怎么才能做好这个操作呢?首先,得准备好工具,比如说角度测量器,这能确保咱们抬高的角度准确无误。
然后,和患者打个招呼,“大叔/大妈,咱们要把床头抬高一点,这样您能舒服点哈。
” 操作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别猛地一抬,把患者吓一跳。
一边抬,一边观察患者的反应,要是他们有啥不舒服,就得赶紧停下。
还有啊,抬高床头后,可别忘了检查各种管道是不是通畅。
我就碰到过一次,抬高床头后,输液管有点打折了,还好及时发现,不然可就麻烦啦!
另外,对于那些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咱们还得在他们背后垫个软枕,让他们靠得更舒服。
同时,也要告诉患者和家属,不能自己随便乱动床头的角度,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抬高患者床头≥30 度这个操作虽然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舒适和康复。
咱们医护人员可得认真对待,把这小小的动作做到位,让患者能更快地好起来!
这就是关于抬高患者床头≥30 度的操作指引啦,希望大家都能熟练掌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提高床头抬高执行率pdca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提高床头抬高执行率的PDCA范文引言在医疗保健领域,提高床头抬高执行率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XXXX医院患者床头抬高临床意义一、抬高床头的目的二、哪些患者适合抬高床头三、哪些患者不能抬高床头四、需要哪些人员配合做到抬高床头>30°五、怎么做到抬高床头>30°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作为护士不仅要输液扎针填写记录单,完成基础护理,还要做好体位护理。
而恰当的体位护理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项检查、预防疾病、减少痛苦均有重要作用。
各大医院护士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时,床头抬高角度<30°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床头抬高角度低是VAP的危险因素。
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规定,为了预防VAP 应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
那么床头抬高>30°对患者有何意义?一、抬高床头的目的1.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2.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3.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4.能减少头、颈部手术后的出血;5.有利于卧床患者的呼吸,预防和减少反流性、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二、哪些患者适合抬高床头1.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卧位,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也减轻内脏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采取半卧位,利用重心作用将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使渗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4.腹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减轻切口缝合部位张力,缓解切口疼痛,有利于愈合;5.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如颅脑术后、脑出血、脑梗塞而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在保证颅脑灌注的前提下,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增加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6.某些面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减少局部出血;7.疾病恢复期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逐渐向站立过渡。
三、哪些患者不能抬高床头1.低血压或血压不稳定,休克患者: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容易导致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加重心脑器官损害;2.脊柱骨折患者:对此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易加重骨折对脊柱的压迫,造成神经不可逆的损害;3.腰穿后、硬膜外麻醉后6~8小时患者;4.下肢手术后为促进回流,要求抬高肢体高于心脏。
精确抬高床头30度,我们做到了!
神经内科NICU 刘英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
循证医学证实,床头抬高30-45°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目前,临床护士大多采用目测法或经验法抬高床头,但准确率较差。
在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达到某些疾病需求的角度。
但是没有一种床可以准确的测定病床背板升高的角度,护士在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量化标准,只能依据临床经验判断,不能调节到所需要的精确角度,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准确的角度还有可能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如鼻饲患者发生误吸、返流,长期依靠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而对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而言,体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NICU的护士更好的做好危重病人的体位管理,便成了一个难题?如何精确到合适的角度?来看看我科苏护士长的护理创新小发明。
苏护士长设计出一种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并将之固定于床头支架与床面的夹角处,当需要抬高床头时,直接按住床头上下调节按钮,只要将床头摇到30或45度刻度线时,即表示床头达到理想的高度,一目了然,避免目测法和经验法的盲目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测量简单,操作简便。
此外,该量角器30度成紫色,45度涂成黑色,便于分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固定方便。
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不仅能够使患者床头的角度抬高准确度达到百分之百,还能有效的预防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发生,成为简便的、廉价的有效防止VAP的非药物性方法。
这个小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因VAP 给患者带来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床头角度显示卡的应用也是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又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