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 格式:ppt
- 大小:8.34 MB
- 文档页数:52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20.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指标属性】过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230。
的日数与同期所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日数。
【计算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同期查笆有型机械通气患者床母高「3。
的艮∙WA~W Q 统计周期内所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日数【指标说明】(1 )分子:统计周期内,无禁忌症情况下,ICU患者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情况下床头抬高230°的日数。
(2)分母:统计周期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无床头抬高禁忌症的住院患者人日数。
(3)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是指经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住院患者。
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心排量综合征、严重颅脑疾病、俯卧位通气治疗、颈椎或骨盆疾病不允许抬高床头、颅内压低、特殊体位要求等的患者。
【指标意义】反映的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医疗机构及病区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体位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进而建立规范的机械通气患者体位管理策略。
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可有效减少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是目前降低VAP发生率、低成本低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IeU中,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禁忌、应提高床头至30°或更大。
关联疾病结果质量指标分析,发现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对VAP发生、疾病转归、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横向比较。
【指标导向】逐级升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21. 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发率【指标属性】结果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新发病例数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同期住院患者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新发病例数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二×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说明】(1)分子:统计周期内,患者入院24小时后新发生的2级失禁性皮炎例数。
品管圈活动在 ICU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管理中的应用罗桂芝;李星;鲁玫;梁秋桂;王靖婧;文倩【摘要】目的: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ICU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
方法:2015年4~10月我科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调查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规范化培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床头抬高的依从率。
结果:床头抬高依从率由改善前的19.12%提高到2015年10月的86.44%。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6(013)021【总页数】3页(P120-121,122)【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床头抬高;依从率【作者】罗桂芝;李星;鲁玫;梁秋桂;王靖婧;文倩【作者单位】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机械通气患者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人群,据报道10%~20%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VAP[1]。
床头抬高低成本,低风险,简单易行,2014年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和美国感染疾病协会(AHEA/IDSA)更新的“急重症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策略(2014版)”中仍推荐将抬高床头30°~45°作为基本预防策略[2]。
目前国内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率普遍不高[3-4],针对这一问题,我科2015年4~10月将品管圈(QCC)活动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的管理,进行为期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品管圈在提高ICU抬高床头正确率和执行率50例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升ICU护士抬高床头执行率和正确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10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品管圈干预管理,而治疗组患者实施品管圈干预管理;观察与比较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正确率与执行率。
结果:治疗组患者抬高床头的正确率(53.1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抬高床头的执行率(82.44%)比对照组(34.96%)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ICU护士进行品管圈干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士抬高床头的正确率和执行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标签:重症监护室;品管圈;抬高床头ICU患者的病情一般均较严重,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且需要对其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或进行机械通气治疗[1],治疗期间极易发生一些并发症,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时出现返流、误吸等情况,继而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
经众多研究表明[2-3]:抬高床头是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且避免返流与误吸。
但临床上抬高床头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为提升ICU护士的抬高床头的执行率,我院于2014年4月1日至9月1日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我院所收治的10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属于危重患者,且使用机械通气48h以上;将脊椎骨折、骨折手术后或腰麻手术后有特殊体位要求的患者、低血压患者以及存在医学禁忌症者排除。
按随机单盲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两组,即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5.5)岁。
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介于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4.9)岁。
2014.12临床经验119ICU 多数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 AP ) 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也是ICU 感染最常见类型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我科自2013年7月成立了QCC 小组,运用QC 十大步骤,掌握QC 七大手法的使用技巧[1],通过PDCA 循环原则,进行为期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品管圈小组成员由科内10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经民主选举圈长1名,辅导员1名,其中护士6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士1名。
平均年龄28.3岁;平均年限5.7年。
品管圈活动前后收集病例分别为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两次收集的时间均为30天,例次相同,均是769例次。
确定圈徽,圈名为“天使之光”。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品管主题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合格率”。
2 方法(1)调查工具。
采用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 )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该量表使用步骤如下:①确认目前是否存在床头抬高禁忌症;②测量床头抬高角度;③记录数值。
(2)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ICU 无床头抬高禁忌症的机械通气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2d 以上, 每天按照新的查检表要求记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黄利红 詹海棠 陆永珍宁夏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ICU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4【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通过PDCA 循环工具,对ICU 患者床头抬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规范床头抬高标准,制定有效措施促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
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VAP 的发生例数有明显下降。
增强了科室成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龙源期刊网 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效果观察作者:都霞熊利韩兴杰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准确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入住ICU需抬高床头30°~45°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目视评估法或经验抬高患者床头,观察组采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抬高患者床头,两组床头抬高角度分别在每日固定时间点进行测量。
结果观察组床头抬高30°~45°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能提高床头抬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床头抬高;准确率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3-0034-01ICU患者病情危重,多数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1],据临床调查发现,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高达56%[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发生于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殊类型。
中华医学会推荐对于没有医学禁忌症的患者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
但临床实践中,ICU护理人员对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较低,护士的依从率为35%,护师为65%[4]。
笔者采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以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及准确率。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入住ICU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4例,排除标准:床头提高禁忌证患者,如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需俯卧位患者、医嘱禁忌者等。
对于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等重病人来讲,床头抬高30-45度是最有
益的,但在临床中执行情况其实并不理想!有的是因为陪护人员不知道抬高30度到底是多高,有的是因为床头抬高后照顾难度加大、病人位置难以保持。
所以有人说“看病人床头抬高角度够不够就知道照顾的好不好”
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床头摇高30-45度,可以减少反流、误吸风险,也就减少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留置鼻饲管的病人;还有就是重症患者多伴有胃肠道功能不全,腹胀,患者膈肌抬高,影响呼吸。
另外有研究显示头部抬高 30-45度有利于静脉回流,是降低颅脑损伤或术后患者颅内压的最优头高度;以前的文献多推荐15度的高度。
为了保证床头抬高达标,建议每天定时测量床头抬高角度,避免疏忽。
床头角度仪在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准确率中的应用戈亚运;姚秀英;黄蕾【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方法.方法:根据ICU病区的布局,将一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实验组,二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病床使用床头抬高角度仪,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由白班、小夜、大夜三个班次不定时检查一次床头抬高角度,1周后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为95.7%,对照组为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床头角度仪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6)004【总页数】2页(P164-165)【关键词】ICU机械通气床头抬高【作者】戈亚运;姚秀英;黄蕾【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036;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036;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在ICU 病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ICU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呼吸机管道细菌定植、细菌生物被膜生成及误吸增加均可能导致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增加[1]。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的预防VAP的集束化管理中,将床头抬高30°~45°作为首要措施,并被认为是降低误吸致VAP发生风险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2]。
因此,如何正确抬高床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的是床头角度仪,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根据ICU病区的布局,将一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实验组,二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①机械通气患者。
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床头抬高禁忌症者,如:可疑或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或者医嘱禁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