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胆酸和总胆汁酸测定在的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医学tgal指标(最新版)目录1.医学 tgal 指标的定义和意义2.医学 tgal 指标的测量方法和应用3.医学 tgal 指标的临床意义和价值4.医学 tgal 指标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正文医学 tgal 指标,全称为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是一种衡量肝脏和胆道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肝脏和胆道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医学 tgal 指标的定义和意义。
血清总胆汁酸是指血液中胆汁酸的总浓度,它包括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两种形式。
胆汁酸是肝脏合成的,然后通过胆道排出体外。
当肝脏或胆道功能出现问题时,胆汁酸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发生变化。
因此,医学 tgal 指标可以作为评估肝脏和胆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医学 tgal 指标的测量方法和应用。
目前,测量血清总胆汁酸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在临床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肝脏和胆道疾病,例如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
然后,我们来探讨下医学 tgal 指标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肝脏和胆道的损伤程度,对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血清总胆汁酸还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监测指标,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来谈谈医学 tgal 指标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血清总胆汁酸是一种重要的肝脏和胆道功能指标,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它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等。
因此,在解读血清总胆汁酸检测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其他相关指标。
甘胆酸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 CG) 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之一,在肝细胞内,胆固醇经过及其复杂的酶促反应,转变成初级胆汁酸。
其中有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
主要用途CG正常代谢途径为肠—肝循环,CG由肝细胞合成,经毛细胆管、胆管排入胆囊,随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
95%胆酸在回肠末端重吸收,经门静脉再回肝脏,由肝细胞摄取再利用。
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溢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 %。
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胆酸含量甚微,正常成人无论空腹或餐后,其血清CG浓度稳定在低水平。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胆汁郁滞时,肝脏排泄胆酸发生障碍,而返流血液循环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增高。
因此,用RIA(radioimmunoassay放射免疫测定法)法测定血清甘胆酸(SCG)是评价肝细胞功能及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参考范围:0-10mg/L临床意义(1)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C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
(2)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显著升高。
(3)肝硬化、梗阻性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CG水平高于正常人。
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
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CG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CG值较非孕时增加30 %~60 % 。
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由于血中孕酮水平的增高,降低了平滑肌的张力,导致妊娠期间胆囊张力降低和排空抑制,使肝脏对胆汁的摄取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胆汁不同程度的淤积。
因此,部分妊娠妇女血清CG值可出现生理性升高,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ICP症状。
随着CG值的升高程度不同,对母婴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且CG值越高危害越大。
ICP 对围产儿预后影响较大,主要引起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
国外报道其早产发生率为20 %~60 % ,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0 %~30 % ,围产儿病死率1 %~3 % 。
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原理】胆汁酸被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Thio—NAD+(二核苷酸氧化型)特异性地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及Thio—NADH(二核苷酸还原型),此外,生成的3—酮类固醇在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还原性辅酶Ⅰ(NADH)存在下,生成胆汁酸和NAD+。
如此循环往复从而放大微量的胆汁酸量,在405nm处测定生成的Thio-NA DH的吸光度变化,求得胆汁酸量。
【正常值】空腹:0-10umol/L。
【临床意义】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生理关系密切,当肝细胞损伤或胆道阻塞时,会引起胆汁酸代谢障碍,出现血清胆汁酸增高。
血清胆汁酸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肝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时血清TBA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人水平的10~100倍,甚至更高,急性肝炎初愈患者血清TBA由最初的高值几乎与AST在同一时间降至正常水平,若持续不降或反而上升者则有发展为慢性的可能。
2.慢性肝炎:TBA升高幅度虽不大,但均在正常值上限或2倍左右,慢性肝炎患者如果空腹TBA〉20umol/L应考虑活动性肝炎.3.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对胆汁酸的代谢能力减低,血清TBA在肝硬化的不同阶段均增高,增高幅度一般高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即使在肝硬化晚期亦如此.当肝病活动降至最低时,胆红素、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转为正常,血清TBA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4.乙醇性肝病:乙醇性肝病血清TBA可增高,当乙醇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发生严重的肝损伤时,血清TBA明显增高,而轻、中度损伤增高不明显。
有报道认为,血清TBA测定对乙醇性肝病肝细胞损伤诊断的可信度和灵敏度远优于各种酶学检查和半乳糖耐量试验等指标,甚至建议将血清TBA再加上β-氨基己糖苷酶作为乙醇性肝病的诊断指标。
有人认为,餐后60min-TBA测定对乙醇性肝病诊断更有意义。
5.中毒性肝病:血清TBA测定对中毒性肝病的诊断优于常规肝功能试验。
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甘胆酸及总胆汁酸测定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比较
临床意义:
一. 甘胆酸
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 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二次的结合型胆酸之一,在肝细胞内,胆固醇经过
极其复杂的酶促反应,转变成初级胆汁酸。其中有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CG正常代谢途径为
肠—肝循环,CG由肝细胞合成,经毛细胆管、胆管排入胆囊,随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95%
胆酸在回肠末端重吸收,经门静脉再回肝脏,由肝细胞摄取再利用。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
溢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胆酸含量甚微,正常成人无论空腹或餐后,其血清CG
浓度稳定在低水平。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胆汁郁滞时,肝脏排泄胆酸发生
障碍,而返流血液循环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增高。因此,测定血清甘胆酸(CG)是评价肝细胞
功能及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CG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
妊娠CG值较非孕时增加30 %~60 % 。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由于血中孕酮水平的增高,降低了平滑肌的
张力,导致妊娠期间胆囊张力降低和排空抑制,使肝脏对胆汁的摄取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胆汁不同程度
的淤积。因此,部分妊娠妇女血清CG值可出现生理性升高,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ICP症状。随着CG值
的升高程度不同,对母婴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且CG值越高危害越大。
二. 总胆汁酸
总胆汁酸(TBA)是在肝脏内合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为结合型胆汁酸,然后被肝细胞分泌入胆汁,
随胆汁至肠道后,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被水解成游离型胆汁酸,有97%被肠道重新吸收后回到肝脏。如此循
环不息,这样能使总胆汁酸发挥最大生理效应。更可防止总胆汁酸大量进入循环中,对其他组织细胞造成
毒害(总胆汁酸的pH值非常低)。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
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因此,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
能试验之一。
血清总胆汁酸在妊娠过程中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进行孕期肝功能和血清总胆汁酸动态观察,利于肝内
胆汁淤积症ICP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对优生优育起到重要作用。
妇女在妊娠期间,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主要是受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等类固醇的影响,
它们在体内的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逐渐提高并于晚期达到高峰,这些生理性改变可使肝脏功能发生改变。在
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妊娠过程中,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而引起肝窦状隙囊泡对牛磺酸的摄取减少,窦状隙区域Na+、K+,
-ATP酶活性降低,膜脂质结构改变,流动性下降,使胆盐和电解质转移减少而发生胆汁淤积。并且随着胎
儿增大,子宫推挤肝脏致肝血流灌注量降低,孕妇肝脏及胆管分泌能力下降等原因,致使肝功能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也发生变化。
血清总胆汁酸高有可能患胆汁淤积症,为孕期特有的疾病。过高的胆汁酸盐刺激孕妇皮肤神经末梢引
起瘙痒。 胆盐沉积在胎盘绒毛膜上,造成绒毛膜间腔狭窄,胎盘缺氧,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同时胆汁淤积
妨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凝血机制,易造成产后大出血及经产道分娩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口。
参考范围:
一. 甘胆酸
1. 普通人血清:0.00-10.0μg/ml
参考范围因人群不同可能有差异,用于诊断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
2. 孕妇血清正常参考值:3.2μg/ml
ICP 患者血 CG 浓度 < 10 μg / ml 者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均 > 0. 05 ) ,血 CG 浓度中、重度升高者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
妇组( P 均 < 0. 05) 。
二. 总胆汁酸
血清:≤10~15μmol /L
参考范围因人群不同可能有差异,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用于诊断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表
现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
测定方法:
一. 甘胆酸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甘胆酸的含量。样本中的甘胆酸抗原与胶乳颗粒增强的抗甘胆酸抗体特
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而产生浊度。在600nm处检测其吸光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与样本中甘胆酸的
浓度成正比。根据工作曲线可以检测出样根据工作曲线可以检测出样本中甘胆酸的含量。
二. 总胆汁酸
采用第V代循环酶速率法检测血清中胆汁酸根据3a-羟类固醇脱氢酶(3a-HSD)及β-硫烟酰胺腺苷二
核苷酸氧化型(Thio-NAD)被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还原型(Thio-NAD),生成的
3-酮类固醇在3a-HSD及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还原型(NADH)的作用下,生成胆法酸及β-硫烟酰胺腺
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苷二核苷酸氧化型(NAD+)。通过酶的循环反应,微量的胆汁酸被扩增,通过测定生成的Thio-NAD吸光度
的变化而求得血清中胆汁酸的浓度。
临床应用比较: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妊娠特
发疾病,其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故 ICP 的及时诊断及处置非常重要。血清中的总胆
汁酸( TBA) 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而甘胆酸(CG) 为TBA的重要组成成分。目前认为 TBA 与
CG 的检测是诊断妊娠肝损害、ICP及评价其疗效的重要手段[2]。
ICP 发病率为 3% ~ 5%,致围产儿的死亡率达 6.3% ~ 13.3% ,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达10.2% ~ 33.3%,
对母婴的危害均较大。如何在临产前准确诊断ICP,从而选择恰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是 ICP 处理过
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生 ICP 的原因是孕妇对雌激素的作用过度敏感,或是肝脏缺乏处理雌激素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
酶,妨碍了孕妇肝脏对胆盐的摄入、转运和排泄,肝内胆汁淤积并溢入体循环而使外周血中胆汁酸升高,
故胆汁酸水平的变化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正常孕妇血清 TBA 随妊娠时间逐渐增高,妊娠期平均增加
13% ~ 25% 。ICP 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 血清胆汁酸水平已经超过正常上限。CG 是主要的结合胆酸,为 TBA
的重要组成成分。赵常志等[2]发现 ICP 患者 CG 含量较正常者高 10 倍,阳性率高达 100% ,且可能先于
TBA及临床症状前数周升高。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胡晓玲等[1]也报道,TBA与CG在反映ICP 患者肝损时有
相对的一致性,TBA 升高虽然也能反映 ICP 的严重程度,但其灵敏度远不及 CG。CG高的孕妇血中TBA异
常的比例是100%,而TBA高的孕妇血中C G异常的比例只有40 %。CG是诊断 ICP 最灵敏的指标,因此临
床上常试图以TBA测定替代CG测定来判断ICP的病情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用TBA 来筛选妊娠异常。提示
CG 检测是诊断 ICP 的灵敏且可靠的指标, 对孕妇应常规动态观察 CG,通过检测 CG 并结合临床症状来筛
选并确诊 ICP,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ICP 和妊娠肝损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胡晓玲,王卫光,吴畏. 孕妇血清胆汁酸与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4, 17(4):
294-295.
[2] 赵常志, 魏红璐, 谢建渝.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生物检测指标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
临床, 2009, 6(7) : 518 -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