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胆酸
- 格式:ppt
- 大小:703.00 KB
- 文档页数:28
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在生物化学中,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两个重要的分子,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甘胆酸是一种胆汁酸,它在胆囊中被合成并释放到小肠中,帮助消化脂肪。
谷胱甘肽还原酶则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在细胞内参与抗氧化反应,帮助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那么,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从简单到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
1. 甘胆酸的生物合成甘胆酸是一种重要的胆汁酸,在人体内的生物合成过程非常复杂。
它最初由胆囊中的胆固醇合成,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最终形成成熟的甘胆酸。
甘胆酸的合成过程经过多个关键反应步骤,不仅需要合适的酶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充足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参与。
因为在合成甘胆酸的过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能够提供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维持合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平衡,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2. 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功能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酶,在细胞内发挥着抗氧化的重要作用。
它能够将氧化的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保护细胞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谷胱甘肽还原酶还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3. 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在甘胆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能够帮助维持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甘胆酸能够顺利地合成。
甘胆酸本身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它能够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从而间接影响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
研究也表明,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可能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相互调节关系,这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来揭示。
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互相影响、相互调节。
对于这一关系的深入理解,不仅需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加以探讨,还需要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们对于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将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持。
肝胆酸偏高的原因相信大家对于肝胆酸肯定还是比较陌生的吧,肝胆酸的英文缩写是CG,肝胆酸是我们用来坚持肝功能的一项指标,如果肝胆酸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意味着我们的肝脏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肝胆酸的信息,有些朋友会出现肝胆酸偏高的情况,下文我们给大家科普一下肝胆酸偏高的原因。
★甘胆酸定义:甘胆酸的英文缩写为CG,甘胆酸(GC)是肝脏合成,通过胆汁排入小肠,甘胆酸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进入体循环的不足1%,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量很少,甘胆酸正常参考值是<2.7ug/ml。
甘胆酸是肝功能检查新项目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早期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偏高的原因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或胆汁瘀积时会异常升高。
一般当肝脏发生病变,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甘胆酸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清中甘胆酸的含量增高,胆汁淤积时,肝脏排泄甘胆酸发生障碍,而回流于血液促使甘胆酸的含量增高。
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以及梗阻性肝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现甘胆酸偏高。
★孕妇甘胆酸偏高的原因:由于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甘胆酸值较非孕时增加30%-60%。
一般孕妇甘胆酸偏高,对孕妇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胎儿影响很大,严重的可以引起胎儿宫内缺氧造成胎儿死亡,这种情况一般应住院严密对胎儿进行监护,可根据胎儿成熟度及胆淤的情况干预妊娠,一般可期待治疗至37周。
★甘胆酸偏高怎么办:甘胆酸偏高日常饮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不要吃油炸、腌制、刺激性的食物,尤其严格戒酒。
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适量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甘胆酸偏高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避免恶化的出现。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肝胆酸,我们知道肝胆酸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上文我们详细介绍了肝胆酸偏高的原因,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甘胆酸的正常值范围
咱今天就来说说甘胆酸的正常值范围这事儿。
嘿,你可别小瞧了这甘胆酸,它在咱身体里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
就好像咱家里的各种东西都有它合适的位置一样,甘胆酸也有它该待的范围。
那这范围到底是多少呢?一般来说,血清甘胆酸的正常值在 0.4 到2.98mg/L 之间。
这就好比是一条规定好的线,不能越界啦!
要是甘胆酸的值不在这个范围内,那可就像家里的东西放乱了套一样,会出问题的哟!如果它高了,就好像是家里突然多了很多不该有的东西,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可能会引起一些健康方面的小麻烦呢,比如肝脏可能有点小情绪啦。
你想想看,要是家里的秩序乱了,你是不是得赶紧去整理整理呀?同样的道理,要是甘胆酸不正常了,咱就得重视起来,找医生看看是咋回事。
这甘胆酸的正常值范围就像是一个标准,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体的状况。
它可不是随便定的,那是经过很多研究和实践才确定下来的呢!就好比是给咱身体设定的一个安全范围。
咱得时刻关注着它,就像关注家里的东西有没有放整齐一样。
平时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别乱吃东西,别熬夜,这样才能让甘胆酸乖乖地待在它该在的地方呀!要是发现它有点不对劲,可别不当回事,赶紧去问问专业的人,这可关系到咱们的健康呢!
咱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部件都有它的作用,甘胆酸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但又很重要的部分。
它的正常值范围就是保证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一个关键。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让甘胆酸一直在它的正常值范围内快乐地“玩耍”,这样我们才能健健康康的呀,难道不是吗?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甘胆酸,它可关系着我们的大健康呢!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这个重要的指标吧!。
牛甘胆酸(CG)ELIS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牛甘胆酸,且与其他相关物质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牛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甘胆酸含量。
说明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间接竞争法检测甘胆酸。
微孔板上包被有甘胆酸偶联物。
加入甘胆酸抗体和甘胆酸标准品或样品,游离甘胆酸与微量反应板上的甘胆酸结合物竞争结合抗甘胆酸抗体,没有结合的抗体被洗去,再向微孔中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与结合在反应板上的抗体作用一定时间,洗去多余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
再向反应孔中加入相应反应底物TMB,作用一定时间后,结合的酶结合物将TMB转化为蓝色,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甘胆酸呈负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已包被甘胆酸偶联物的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标准品(Standard):2×250ul/瓶。
3.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2×20ml/瓶。
4.甘胆酸单克隆抗体:1×60μl/瓶(1:100)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HRP-anti-antibody):1×120μl/瓶(1:100)6.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7.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8.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01甘胆酸概述03甘胆酸与总胆汁酸02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目录COMPANYPART 01甘胆酸概述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之一。
肝脏是人体合成CG的唯一脏器。
甘胆酸(CG)是胆汁酸的重要组成成分。
甘胆酸的正常代谢过程中,要经肠-肝循环,几乎95%的甘胆酸通过末端回肠重吸收。
经门脉入肝,由肝细胞摄取后再泌入胆汁。
CG的肠肝循环是CG发挥生理作用和转化、排泄的主要途径,在血清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参与循环。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有效地摄取门脉血中的甘胆酸,溢入体循环的总量不足1%。
PART 02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肝细胞在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分泌、转化等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胆道系统在胆汁酸的分泌、储存等过程中的作用也是胆汁酸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此,当肝细胞有病变或者肝内外胆管有阻塞时,胆汁酸的代谢必然会发生障碍,促使甘胆酸进入血循环而使血清甘胆酸含量增加。
1.肝细胞损伤的标志:肝细胞受损时,胆质酸淤积,导致CG 代谢障碍,而逆流入体循环,使血清中CG含量增高。
因此,血清中CG含量可反映肝功能状况。
正常成人无论餐后或空腹,其血清CG浓度稳定在低水平。
2.血清CG含量与肝脏病变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
各种肝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CG含量均有明显升高。
尤其当弥漫性肝实质损害时,其浓度高低与肝脏病变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
选用经病理或手术确诊的肝胆胰疾病,进行空腹及试餐后血清CG 测定,结果显示各型肝炎及肝硬化,空腹血清CG阳性率与肝实质病变者相一致。
3.血清CG检测有助于对急性肝炎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3.1急性肝炎病人恢复期ALT,BIL是否正常常作为病人临床出院的指征但仍有近半数的病人血清CG含量仍高于正常,表明肝脏仍有实质性损害,故恢复期仍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治疗。
检测有助于对急性肝炎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甘胆酸(CG)测定试剂盒(均相酶免疫法)性能指标1.性能指标1.1外观外观应符合表2要求。
表1试剂盒内各组成的外观性状1.2装量液体试剂装量要求不低于标示量。
1.3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吸光度≤2.0。
1.4分析灵敏度测试3mg/L样本时,吸光度差值应≥0.2。
1.5线性范围1.5.1试剂盒在[0.8,60] mg/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1.5.2在[0.8,5]mg/L范围内的绝对偏差不超过±0.5 mg/L;在(5,60] mg/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1.6精密度1.6.1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8%。
1.6.2批间差批间相对极差R应≤10%。
1.7准确度回收率应在90%~110%1.8分析特异性当样本中胆红素≤15mg/dL、血红蛋白≤1000 mg/dL、抗坏血酸≤50mg/dL、脂肪乳剂≤1.2%时,对试剂检测结果的偏差影响在±10%以内。
1.9量值溯源应明确分析物的量值溯源。
1.10校准品赋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方式应使用规范的表示方式,主要表示方式可选择:a)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b)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1.11校准品正确度量值传递的正确度应符合E≤1。
n1.12质控品赋值准确度在用校准品校准后的生化分析仪上测试定值质控品,结果应在制造商指定的赋值范围内。
1.13校准品均匀性1.13.1瓶内均匀性:CV瓶内应不大于10%。
1.13.2瓶间均匀性:CV瓶间应不大于10%。
1.14质控品均匀性1.14.1瓶内均匀性:CV瓶内应不大于10%。
1.14.2瓶间均匀性:CV瓶间应不大于10%。
甘胆酸测定试剂盒(均相酶免疫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甘胆酸的含量。
1.1规格液体双剂型试剂1(R1):60mL×2,试剂2(R2):15mL×2;试剂1(R1):40mL×2,试剂2(R2):10mL×2;试剂1(R1):20mL×2,试剂2(R2):10mL×1;选配校准品(6个浓度):1mL×6;选配质控品(2个水平):1mL×2。
1.2规格划分说明根据净含量划分规格。
1.3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盒由试剂1(R1)液体、试剂2(R2)液体、选配校准品液体和选配质控品液体组成。
1.3.1 试剂1(R1)液体: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50mmol/L 葡萄糖六磷酸(G-6-P) 0.1mmol/L NAD+0.1mmol/L抗甘胆酸多克隆抗体≤1.0%1.3.2 试剂2(R2)液体: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00mmol/L 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甘胆酸偶联物≤1.0%1.3.3校准品液体:Tris缓冲液基质甘胆酸定值范围:浓度1:0µg/L;浓度2:500µg/L~3500µg/L;浓度3:3500µg/L~7500µg/L;浓度4:7500µg/L~15000 µg/L;浓度5:15000µg/L~30000 µg/L;浓度6:30000µg/L~55000 µg/L。
(每批定值)1.3.4 质控品液体:Tris缓冲液基质甘胆酸定值范围:水平1:1000µg/L~6000µg/L;水平2:5000µg/L~25000µg/L。
(每批定值)2.1 外观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a) 试剂1(R1)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b) 试剂2(R2)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c) 校准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无混浊,无未溶解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d) 质控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无混浊,无未溶解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儿童甘胆酸正常指标范围
儿童的甘胆酸是一种胆汁酸,它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消化和吸
收脂肪的作用。
儿童的甘胆酸正常指标范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
所变化。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甘胆酸水平较低,随着成长逐渐增加,直到成年后达到稳定水平。
根据临床研究和医学文献,儿童的甘胆酸正常指标范围通常在0.2-10.0 umol/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所做的
统计和研究得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
同的参考范围,因此在进行检测和解读结果时,应该参考具体实验
室提供的参考范围。
此外,儿童的甘胆酸水平受到饮食、生长发育、遗传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儿的临床症状、
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甘胆酸水平是否正常。
总之,儿童的甘胆酸正常指标范围在0.2-10.0 umol/L之间,
但具体数值会因年龄、实验室标准等因素而略有差异。
如果您对儿
童的甘胆酸水平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