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胆酸
- 格式:ppt
- 大小:544.50 KB
- 文档页数:16
甘胆酸(CG)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由肝羟化酶转化而成的,是胆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性胆酸之一,同胆汁进入肠道,经门静脉再回肝脏。
在液相均相反应体系中,样本中游离的甘胆酸(CG)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甘胆酸偶联物竞争性结合抗甘胆酸特异性抗体位点,样本中游离的甘胆酸含量越高,竞争结合的抗体位点越多,抗体释放出的酶标偶联物就越多。
游离出来的甘胆酸酶标偶联物催化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还原型辅酶Ⅰ的生成量与样本中甘胆酸的含量成正比。
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在生物化学中,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两个重要的分子,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甘胆酸是一种胆汁酸,它在胆囊中被合成并释放到小肠中,帮助消化脂肪。
谷胱甘肽还原酶则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在细胞内参与抗氧化反应,帮助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那么,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从简单到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
1. 甘胆酸的生物合成甘胆酸是一种重要的胆汁酸,在人体内的生物合成过程非常复杂。
它最初由胆囊中的胆固醇合成,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最终形成成熟的甘胆酸。
甘胆酸的合成过程经过多个关键反应步骤,不仅需要合适的酶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充足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参与。
因为在合成甘胆酸的过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能够提供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维持合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平衡,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2. 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功能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酶,在细胞内发挥着抗氧化的重要作用。
它能够将氧化的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保护细胞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谷胱甘肽还原酶还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3. 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在甘胆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能够帮助维持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甘胆酸能够顺利地合成。
甘胆酸本身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它能够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从而间接影响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
研究也表明,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可能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相互调节关系,这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来揭示。
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互相影响、相互调节。
对于这一关系的深入理解,不仅需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加以探讨,还需要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们对于甘胆酸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将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持。
肝胆酸偏高的原因相信大家对于肝胆酸肯定还是比较陌生的吧,肝胆酸的英文缩写是CG,肝胆酸是我们用来坚持肝功能的一项指标,如果肝胆酸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意味着我们的肝脏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肝胆酸的信息,有些朋友会出现肝胆酸偏高的情况,下文我们给大家科普一下肝胆酸偏高的原因。
★甘胆酸定义:甘胆酸的英文缩写为CG,甘胆酸(GC)是肝脏合成,通过胆汁排入小肠,甘胆酸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进入体循环的不足1%,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量很少,甘胆酸正常参考值是<2.7ug/ml。
甘胆酸是肝功能检查新项目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早期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偏高的原因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或胆汁瘀积时会异常升高。
一般当肝脏发生病变,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甘胆酸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清中甘胆酸的含量增高,胆汁淤积时,肝脏排泄甘胆酸发生障碍,而回流于血液促使甘胆酸的含量增高。
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以及梗阻性肝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现甘胆酸偏高。
★孕妇甘胆酸偏高的原因:由于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甘胆酸值较非孕时增加30%-60%。
一般孕妇甘胆酸偏高,对孕妇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胎儿影响很大,严重的可以引起胎儿宫内缺氧造成胎儿死亡,这种情况一般应住院严密对胎儿进行监护,可根据胎儿成熟度及胆淤的情况干预妊娠,一般可期待治疗至37周。
★甘胆酸偏高怎么办:甘胆酸偏高日常饮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不要吃油炸、腌制、刺激性的食物,尤其严格戒酒。
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适量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甘胆酸偏高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避免恶化的出现。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肝胆酸,我们知道肝胆酸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上文我们详细介绍了肝胆酸偏高的原因,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甘胆酸的正常值范围
咱今天就来说说甘胆酸的正常值范围这事儿。
嘿,你可别小瞧了这甘胆酸,它在咱身体里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
就好像咱家里的各种东西都有它合适的位置一样,甘胆酸也有它该待的范围。
那这范围到底是多少呢?一般来说,血清甘胆酸的正常值在 0.4 到2.98mg/L 之间。
这就好比是一条规定好的线,不能越界啦!
要是甘胆酸的值不在这个范围内,那可就像家里的东西放乱了套一样,会出问题的哟!如果它高了,就好像是家里突然多了很多不该有的东西,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可能会引起一些健康方面的小麻烦呢,比如肝脏可能有点小情绪啦。
你想想看,要是家里的秩序乱了,你是不是得赶紧去整理整理呀?同样的道理,要是甘胆酸不正常了,咱就得重视起来,找医生看看是咋回事。
这甘胆酸的正常值范围就像是一个标准,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体的状况。
它可不是随便定的,那是经过很多研究和实践才确定下来的呢!就好比是给咱身体设定的一个安全范围。
咱得时刻关注着它,就像关注家里的东西有没有放整齐一样。
平时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别乱吃东西,别熬夜,这样才能让甘胆酸乖乖地待在它该在的地方呀!要是发现它有点不对劲,可别不当回事,赶紧去问问专业的人,这可关系到咱们的健康呢!
咱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部件都有它的作用,甘胆酸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但又很重要的部分。
它的正常值范围就是保证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一个关键。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让甘胆酸一直在它的正常值范围内快乐地“玩耍”,这样我们才能健健康康的呀,难道不是吗?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甘胆酸,它可关系着我们的大健康呢!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这个重要的指标吧!。
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评价价值杨惠林;毛小龙【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在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中的评价价值.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58例作为慢性乙肝组;另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甘胆酸含量,采用丙酮酸氧化酶法测定AST和ALT含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AFP含量.比较各组血清甘胆酸和AFP含量、AST和ALT含量变化,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患者甘胆酸诊断效能,及甘胆酸与AST和ALT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甘胆酸和AFP含量高于慢性乙肝组和正常组(甘胆酸:t=32.8845、43.1258,AFP:t=28.3268、26.3662,P<0.05);慢性乙肝组血清甘胆酸含量高于正常组(t=23.6726,P<0.05);而慢性乙肝组与正常组血清AFP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0317,P>0.05).观察组血清AST和ALT含量高于慢性乙肝组和正常组(慢性乙肝组:t=24.1187、17.4175,正常组:t=44.8428、36.6440,P<0.05);慢性乙肝组血清AST和ALT含量高于正常组(t=27.5922、21.1881,P<0.05).观察组甘胆酸与AST和ALT呈线性正相关,而慢性乙肝组和正常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患者血清甘胆酸水平上升,可作为一种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8(025)009【总页数】4页(P1305-1308)【关键词】血清肝胆酸;乙肝肝癌;肝功能损伤【作者】杨惠林;毛小龙【作者单位】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德江565200;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德江565200【正文语种】中文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1]。
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01甘胆酸概述03甘胆酸与总胆汁酸02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目录COMPANYPART 01甘胆酸概述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之一。
肝脏是人体合成CG的唯一脏器。
甘胆酸(CG)是胆汁酸的重要组成成分。
甘胆酸的正常代谢过程中,要经肠-肝循环,几乎95%的甘胆酸通过末端回肠重吸收。
经门脉入肝,由肝细胞摄取后再泌入胆汁。
CG的肠肝循环是CG发挥生理作用和转化、排泄的主要途径,在血清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参与循环。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有效地摄取门脉血中的甘胆酸,溢入体循环的总量不足1%。
PART 02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肝细胞在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分泌、转化等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胆道系统在胆汁酸的分泌、储存等过程中的作用也是胆汁酸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此,当肝细胞有病变或者肝内外胆管有阻塞时,胆汁酸的代谢必然会发生障碍,促使甘胆酸进入血循环而使血清甘胆酸含量增加。
1.肝细胞损伤的标志:肝细胞受损时,胆质酸淤积,导致CG 代谢障碍,而逆流入体循环,使血清中CG含量增高。
因此,血清中CG含量可反映肝功能状况。
正常成人无论餐后或空腹,其血清CG浓度稳定在低水平。
2.血清CG含量与肝脏病变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
各种肝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CG含量均有明显升高。
尤其当弥漫性肝实质损害时,其浓度高低与肝脏病变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
选用经病理或手术确诊的肝胆胰疾病,进行空腹及试餐后血清CG 测定,结果显示各型肝炎及肝硬化,空腹血清CG阳性率与肝实质病变者相一致。
3.血清CG检测有助于对急性肝炎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3.1急性肝炎病人恢复期ALT,BIL是否正常常作为病人临床出院的指征但仍有近半数的病人血清CG含量仍高于正常,表明肝脏仍有实质性损害,故恢复期仍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治疗。
检测有助于对急性肝炎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甘胆酸偏高是什么原因在进行体检或者相关疾病检查时,有时会发现甘胆酸偏高这一情况。
那么,究竟什么是甘胆酸?甘胆酸偏高又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甘胆酸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一种结合型胆酸。
它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首先,肝脏疾病是导致甘胆酸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肝脏受到损害,比如患有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等疾病时,肝脏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甘胆酸的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血液中的甘胆酸含量升高。
以急性肝炎为例,病毒感染等因素会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和损伤,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肝细胞无法有效地摄取和处理甘胆酸,使得甘胆酸在血液中积聚。
慢性活动性肝炎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肝脏炎症性疾病。
由于炎症的持续刺激,肝细胞不断受到损害,肝脏的代谢功能逐渐减弱,甘胆酸的代谢也会出现异常,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发生了恶性病变,正常的肝细胞被癌细胞取代,肝脏的功能严重受损,甘胆酸的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甘胆酸偏高。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一种终末期病变。
在肝硬化阶段,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肝脏对甘胆酸的处理能力显著降低,致使血液中的甘胆酸浓度升高。
其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也是甘胆酸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女性在怀孕期间,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导致胆汁淤积。
当胆汁淤积时,甘胆酸的排出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血液中甘胆酸水平的升高。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早产、胎儿窘迫等风险。
另外,胆管梗阻也可能导致甘胆酸偏高。
胆管就像是一条输送胆汁的通道,如果胆管因为结石、肿瘤或者炎症等原因发生梗阻,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引起胆汁淤积。
胆汁中的甘胆酸无法顺利进入肠道,而是反流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甘胆酸的含量增加。
除此之外,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会引起甘胆酸偏高。
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的功能产生影响,干扰甘胆酸的代谢过程。
甘胆酸(CG)测定试剂盒(均相酶免疫法)性能指标1.性能指标1.1外观外观应符合表2要求。
表1试剂盒内各组成的外观性状1.2装量液体试剂装量要求不低于标示量。
1.3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吸光度≤2.0。
1.4分析灵敏度测试3mg/L样本时,吸光度差值应≥0.2。
1.5线性范围1.5.1试剂盒在[0.8,60] mg/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1.5.2在[0.8,5]mg/L范围内的绝对偏差不超过±0.5 mg/L;在(5,60] mg/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1.6精密度1.6.1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8%。
1.6.2批间差批间相对极差R应≤10%。
1.7准确度回收率应在90%~110%1.8分析特异性当样本中胆红素≤15mg/dL、血红蛋白≤1000 mg/dL、抗坏血酸≤50mg/dL、脂肪乳剂≤1.2%时,对试剂检测结果的偏差影响在±10%以内。
1.9量值溯源应明确分析物的量值溯源。
1.10校准品赋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方式应使用规范的表示方式,主要表示方式可选择:a)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b)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1.11校准品正确度量值传递的正确度应符合E≤1。
n1.12质控品赋值准确度在用校准品校准后的生化分析仪上测试定值质控品,结果应在制造商指定的赋值范围内。
1.13校准品均匀性1.13.1瓶内均匀性:CV瓶内应不大于10%。
1.13.2瓶间均匀性:CV瓶间应不大于10%。
1.14质控品均匀性1.14.1瓶内均匀性:CV瓶内应不大于10%。
1.14.2瓶间均匀性:CV瓶间应不大于10%。
甘胆酸测定试剂盒(均相酶免疫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甘胆酸的含量。
1.1规格液体双剂型试剂1(R1):60mL×2,试剂2(R2):15mL×2;试剂1(R1):40mL×2,试剂2(R2):10mL×2;试剂1(R1):20mL×2,试剂2(R2):10mL×1;选配校准品(6个浓度):1mL×6;选配质控品(2个水平):1mL×2。
1.2规格划分说明根据净含量划分规格。
1.3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盒由试剂1(R1)液体、试剂2(R2)液体、选配校准品液体和选配质控品液体组成。
1.3.1 试剂1(R1)液体: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50mmol/L 葡萄糖六磷酸(G-6-P) 0.1mmol/L NAD+0.1mmol/L抗甘胆酸多克隆抗体≤1.0%1.3.2 试剂2(R2)液体: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00mmol/L 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甘胆酸偶联物≤1.0%1.3.3校准品液体:Tris缓冲液基质甘胆酸定值范围:浓度1:0µg/L;浓度2:500µg/L~3500µg/L;浓度3:3500µg/L~7500µg/L;浓度4:7500µg/L~15000 µg/L;浓度5:15000µg/L~30000 µg/L;浓度6:30000µg/L~55000 µg/L。
(每批定值)1.3.4 质控品液体:Tris缓冲液基质甘胆酸定值范围:水平1:1000µg/L~6000µg/L;水平2:5000µg/L~25000µg/L。
(每批定值)2.1 外观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a) 试剂1(R1)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b) 试剂2(R2)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c) 校准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无混浊,无未溶解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d) 质控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无混浊,无未溶解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