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43.14 KB
- 文档页数:2
蔬菜上罕见杀菌剂混用及混剂之阿布丰王创作来源:《中国蔬菜》作者:王文桥发布日期:2011-11-1616:38:07 检查次数:1433 次摘要: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中有大量的混剂,杀菌剂与杀菌剂或其他类型的农药现混现用的现象也很普遍。
使用混剂或混用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治范围,延缓抗药性,增效,降低用药成本,省工省时。
混剂或混用组合包含杀菌剂+杀菌剂、杀菌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杀菌剂+生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桶混助剂(如加入0.03 %有机硅概况活性剂),一般将呵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或将分歧作用机理或作用方式的杀菌剂混用。
例如,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霜脲氰+代森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噁唑菌酮+代森锰锌提供内外双重呵护,即广谱性的呵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在植物概况杀死分生孢子(或游动孢子)减少病菌侵入植物组织,从而起到预防发病作用,而精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噁唑菌酮可被植物组织吸收,抑制已侵入植物组织的病菌萌发的分生孢子(或休止孢)芽管伸长或附着孢生长、菌丝生长,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这种模式的混用往往有增效作用,同时扩大杀菌谱。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QoI类杀菌剂为呼吸作用抑制剂,对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与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啶菌恶唑等菌丝生长抑制剂混用也可起到增效作用。
在少数情况下,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也可加工成混剂,例如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均为病原真菌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制成的混剂30 %爱苗悬浮剂是利用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在速效性上的互补性而配制的;多菌灵和乙霉威均为病原真菌有丝分裂抑制剂,影响有丝分裂所必须的纺锤丝中微管蛋白的合成,多菌灵+乙霉威配制成的50 %万霉灵可湿性粉剂是利用多菌灵与乙霉威之间存在着负交互抗性关系而配制的。
1 需要使用混剂或混用的几种情况有时在一个作物上同时发生一种以上病害,需要喷施两种分歧的杀菌剂,有时还会病虫并发,需要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为节省喷药次数,将两种杀菌剂或将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也未尝不成。
乙嘧酚等药剂防治南瓜白粉病药效试验作者:张焕春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2年第12期摘要:针对南瓜白粉病菌对三唑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的问题,进行了几种新药剂防治大棚南瓜白粉病的防效筛选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乙嘧酚、硫磺、己唑醇对南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乙嘧酚防效最高,达到92.82%,可作为首选药剂,与其他农药配合使用。
关键词:乙嘧酚;南瓜白粉病;药剂筛选白粉病在瓜类蔬菜上普遍发生,也是南瓜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且大棚内的温湿度条件极易导致白粉病的发生。
南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表面覆盖白色粉状物,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时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南瓜结实[1,2]。
南瓜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南瓜的产量和品质。
白粉病常用三唑类农药防治,但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其防效已大大下降。
目前替代粉锈宁(三唑酮)的药剂也有不少,为了筛选出能安全有效地防治白粉病的新药剂,探明这些药剂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于2010年在烟台市农科院南瓜园进行了药效比较和安全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①供试药剂 80%硫磺水分散粒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25%乙嘧酚悬浮剂(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生产)、12.5%腈菌唑乳油(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悬浮剂(烟台绿云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生产)。
②试验作物红栗南瓜。
③防治对象南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Erysiphe cichoracearum)。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80%硫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5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空白喷清水(CK)8个处理,3次重复,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
张 怡,沈迎春,王 宁.设施栽培月季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4):70-7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4.013设施栽培月季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与应用张 怡1,沈迎春1,王 宁2(1.江苏省农药总站,江苏南京210036;2.句容市希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月季产量及品质,威胁月季产业健康发展。
研究了戊唑醇和醚菌酯2种杀菌剂对月季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及其对月季的安全性。
结果表明,戊唑醇和醚菌酯对月季白粉病防效较好,防效在62.1%~76.2%之间,其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
作物安全性试验中,对3个月季品种采用了3个不同浓度试验,16d后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该产品对月季安全。
生产上用戊唑醇和醚菌酯防治月季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连续喷雾2次,配以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白粉病对月季的危害,对花农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月季;白粉病;戊唑醇;醚菌酯;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S43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4-0070-04收稿日期:2020-05-13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7]209);江苏现代农业花卉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创新团队项目(编号:JATS[2018]199、JATS[2019]323);江苏省特经作物安全用药筛选与登记项目(编号:2019-SJ-024、2018-SJZJ002)。
作者简介:张 怡(198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药登记管理和农药应用技术研究。
E-mail:451773111@qq.com。
通信作者:沈迎春,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药登记管理和农药应用技术研究。
E-mail:515512896@qq.com。
蔬菜上常见杀菌剂混用及混剂来源:《中国蔬菜》作者:王文桥发布日期:2011-11-16 16:38:07 查看次数:1433 次摘要: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中有大量的混剂,杀菌剂与杀菌剂或其他类型的农药现混现用的现象也很普遍。
使用混剂或混用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治范围,延缓抗药性,增效,降低用药成本,省工省时。
混剂或混用组合包括杀菌剂+杀菌剂、杀菌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杀菌剂+生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桶混助剂(如加入0.03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一般将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或将不同作用机理或作用方式的杀菌剂混用。
例如,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霜脲氰+代森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噁唑菌酮+代森锰锌提供内外双重保护,即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在植物表面杀死分生孢子(或游动孢子)减少病菌侵入植物组织,从而起到预防发病作用,而精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噁唑菌酮可被植物组织吸收,抑制已侵入植物组织的病菌萌发的分生孢子(或休止孢)芽管伸长或附着孢生长、菌丝生长,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这种模式的混用往往有增效作用,同时扩大杀菌谱。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QoI类杀菌剂为呼吸作用抑制剂,对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与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啶菌恶唑等菌丝生长抑制剂混用也可起到增效作用。
在少数情况下,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也可加工成混剂,例如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均为病原真菌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制成的混剂30 %爱苗悬浮剂是利用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在速效性上的互补性而配制的;多菌灵和乙霉威均为病原真菌有丝分裂抑制剂,影响有丝分裂所必需的纺锤丝中微管蛋白的合成,多菌灵+乙霉威配制成的50 %万霉灵可湿性粉剂是利用多菌灵与乙霉威之间存在着负交互抗性关系而配制的。
1 需要使用混剂或混用的几种情况有时在一个作物上同时发生一种以上病害,需要喷施两种不同的杀菌剂,有时还会病虫并发,需要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为节省喷药次数,将两种杀菌剂或将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也未尝不可。
白粉病的防治药物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危害叶柄和茎基部,被侵染叶片正面和背面均可产生白色近圆形粉状物小斑,病斑扩大连成片,使叶面布满白粉,随后叶面枯黄,发脆,但不脱落。
1、30%醚菌酯是浩瀚高科股份最新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对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锈病、疫病、颖枯病、网斑病、稻瘟病等。
特别对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
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
2、控白采用新西兰进口原药,经浩瀚高科股份提供的专用特效医用助剂精制而成,为2011年山东农业高科技专业杀菌剂创新品牌,能有效防治各种蔬菜、瓜果细菌性、真菌性交抗性病害,经浩瀚高科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对葡萄白粉病、草莓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观摩有效率达98%以上,经植保站试验田验证:醚菌酯、控白、硫磺粉、苯噻霜脲氰等对白粉病防治效果突出,推荐使用。
3、翠泽-白粉病特效药有效成份含量:30% 醚菌·啶酰菌---杜邦功能特点:本品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非常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其有效成分既可阻止叶片、果实表面的病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侵入,起到预防保护作用,又能穿透腊质层和表皮或通过气孔进入体内,抑制已入侵病菌生长,使菌丝萎缩,抑制产孢,使已产生的孢子不能萌发,达到治疗铲除作用。
杀菌谱广:对由真菌引起的各类病害均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苹果白粉病有特效;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各类病菌改用本品后有彻底铲除的奇效;本品在作物表面形成保护膜,强力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在幼苗期,开花期,幼果期都能使用,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有促进作物叶片增绿,增加光合作用等效果;4、绿妃TM 是先正达最新一代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下称SDHI类)杀菌剂产品。
该产品中的吡唑萘菌胺以及嘧菌酯两种成分都具有显著的健康作物功效。
田间具体表现为绿叶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能大大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单次产量,还能显著延长作物收获时间。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保护性杀菌剂区别于治疗性杀菌剂的关键就是使用时间,它是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
防病特点原理是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保护性杀菌剂特点是:①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就是敌人来之前就要准备好武器。
②病害初期有效,就是在敌人尚未强大时“围而歼之”。
③直接作用于病害的生命循环,也是不让敌人的有后勤补给。
④对病原菌作用位点,不易产生抗性;也就是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多方位,全时空的打击敌人,使敌人顾头不顾尾。
1、代森锰锌作用特点: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
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1、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克/公顷,喷雾。
2、烟草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920-2160克/公顶,喷雾;烟草赤星病:80%可湿性粉剂1680-2100克/公顷,喷雾。
3、黄瓜霜霉病:80%可湿性粉剂2040-3000克/公顷,喷雾。
4、西瓜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560-2520克/公顷,喷雾。
5、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00-2520克/公顷,喷雾。
6、番茄早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40-2370克/公顷,喷雾。
7、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8、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喷雾。
9、梨树黑星病:80%可湿性粉剂800-1600毫克/千克/喷雾10、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1、花生叶斑病:80%可湿性粉剂720-900克/公顷,喷雾。
12、荔枝树霜疫霉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必看!19种杀菌剂新产品特点分析2019-08-27 19:252015年以来,共有500余家企业的1600余个杀菌剂产品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总体来看,我国杀菌剂市场持续升温,企业对杀菌剂产品登记的热度不减,且对新药剂的开发力度有所提升。
在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产品中,含新有效成分的产品19个,试验对象涉及19种作物、34种病害。
其中琥铂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新产品5个,占化学农药新产品总数的38.5%。
从试验结果来看,这些杀菌剂产品大都表现出防效高、对作物安全性高、杀菌谱广等特点。
本文对部分新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以期为杀菌剂产品的开发和登记提供帮助。
01新有效成分1.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1.1.1 氟唑菌苯胺氟唑菌苯胺可防治担子菌和子囊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兼具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主要用于种子处理。
由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开发的240g/L 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效量14.4~24g/100kg种子,防效75%~80%;防治水稻恶苗病,有效量100~300g/100kg种子,防效75%~85%。
播种时种子处理。
1.1.2 吡噻菌胺吡噻菌胺持效期久,杀菌谱广,可防治由白粉菌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壳二孢属、丝核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日本三井化学农业株式会社开发的20%吡噻菌胺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量100g/hm2,防效80%左右;防治葡萄灰霉病有效量90~133.45mg/kg,防效80%~90%。
适宜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10d,施药2~3次。
1.1.3 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酰羟胺对难防治病害如葡萄孢菌、核盘菌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对谷物上由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对叶斑病、白粉病活性也较高。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开发的200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有效量150~200g/hm2,防效85%~90%。
乙嘧酚磺酸酯:制剂EC、WP。
作用机理与特点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
内吸性杀荫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故耐雨水冲刷。
施药后持效期10~14d。
应用适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观赏植物、大田作物。
安全性对草莓、苹果、玫瑰等某些品种有药害。
防治对象各种白粉病,如苹果、葡萄、黄瓜、草莓、玫瑰、甜莱白粉病。
使用方法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50~375g(a.i.)/hm2。
乙嘧酚:制剂EC、LS、SC。
作用机理与特点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
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
应用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白粉病。
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250~350g(a.i.)/hm2。
种子处理,使用剂量为4g(a.i.)/l000g种子。
二甲嘧酚:作用机理与特点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
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
应用主要用于防治烟草、番茄、观赏植物的白粉病,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50~l00g(a.i.)/hm2。
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0.5~2kg(a.i.)/hm2。
醚菌酯:黄瓜白粉病(100-150)克每公顷草莓白粉病(100-166.7)毫克每千克乙嘧酚:黄瓜白粉病(234.38-351.56)克每公顷使用方法均为喷雾这是在最新农药电子手册上查到的,理论上是醚菌酯的效果要好些。
醚菌酯对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如:葡萄白粉病、小麦锈病、马铃薯疫病、南瓜疫病、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
由于白粉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用醚菌酯防治白粉病时,需与甲基托布津或成标混用,也可与三唑类药剂轮换使用,不要连续使用,每茬作物使用次数不要超过3次。
醚菌酯对水生生物鱼有一定毒性,不要污染地表水源.开花结果期选用生物农药2%农抗120较好。
3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初报
陈红远;何云凤;李红玫;余杰颖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开展了3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250g/l戊唑醇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35g/667m2、45 g/667m2时,第1次药后7d,防效分别为73.72%、78.30%,第2次药后10d,防效分别为70.45%、75.20%.推荐生产上使用制剂量为35~45g/667m2.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陈红远;何云凤;李红玫;余杰颖
【作者单位】清镇市农业局,贵州贵阳 551400;清镇市农业局,贵州贵阳 551400;清镇市农业局,贵州贵阳 551400;贵阳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 55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 [J], 鞠志远;郭彩霞;宋晓东;谢克虎;张曰秋
2.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J], 邓银宝;肖艳;范小明;吴青;黄翔;颜秋梅;刘敏;彭云凤;曾敬富
3.360g/L戊唑醇·嘧菌酯SC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 [J], 花金顺;胡健
4.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J], 顾美仙
5.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J], 闫佳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期(总第117期) 2012年4月 中国林副特产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NO.2(GSNO.117)
Ap r.2012
5 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报告 李易初,刘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摘 要:5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高的防效,试验中的防效为77.0 ~88.6%,没有药 害现象。使用时推荐剂量为50 醚茵酯可湿性粉剂247g/hm ,于黄瓜白粉病发病前或初开始喷药,间 隔7天喷药2次以上。 关键词:50%醚茵酯可湿性粉剂;黄瓜白粉病;防效;安全性
The Test Report about Kresoxim 5 0%WP Against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Li Yiehu,Liu Jia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86) Abstract:50 Kresoxim WP on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with high control effect,test the efficacy was 77.0%一88.6 ,no injury phenomenon.Use the recommended dose is 50 Kresoxim WP 247g/hm2,cucum— ber powdery mildew in the beginning before the onset or spraying interval of 7 days of spraying 2 times. Key words:5 0 Kresoxim WP;Cucumber powdery mildew;Control effect;Security
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俗称“白毛 病”,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 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 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 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 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 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 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 物也少。为明确由湖南丰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 试验药剂5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 防治效果,笔者于2010年7月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 分院黄瓜大棚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由湖南丰田 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3O 醚菌酯可湿 性粉剂,由湖南丰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黄瓜大棚,试 验地土壤为黑土,施肥情况为移栽前施腐熟的鸡粪 8000kg/hm ,垄作,垄上双株,株距30cm,垅距1.4m, 正常大棚管理。 1.3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小区长6m,宽1.4m,面积 8.4m 。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收稿日期:2O11—10—21 36 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理编号 药剂 石 有效成分量 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150g/hm。 75g/hm 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247g/hm 123.5g/hm 5O%醚茵酯可湿性粉剂 315g/hm。 157.5g/hm 3o%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247g/hm 123.5g/hm。 空白对照———— 1.4 试验实施 根据各处理药量计算出小区用药液量,并按 1050kg/hm 用药液量兑水均匀喷施在黄瓜植株上。 试验于黄瓜白粉病发生前7月8日第1次喷药,间隔7 天,于7月15日第2次用药,共用药2次。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最后一次喷药后7天(7月22日)进行病害调 查。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2株调查全部叶片,分级 标准(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 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 ~10 ;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 ~2O ;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 ~4O ;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 以上。 病情指数一 鱼堡着 × 。。 防治效果c 一 堕垦薯菩蔫 髻 堕 × 。。 2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第2期(总第 2012年4月 中国林副特产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No.2(GSNO.117)
Apr.2012
5个草莓品种果 实品 质的比较研究 沙春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15O069)
摘 要:通过对5个草莓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颊草莓果实大而美 观,香味浓,口感好,品质佳;在经济性状上优于其他4个品种,硬度适中,耐贮运性好,是"-3前温室草莓 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品种。童子一号和玫瑰草莓果实营养成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耐储运性 上,童子一号果实硬度较低,不利于远距离运输,而玫瑰果实硬度达到了4.00Pa/cm ,耐贮运性好,在实 际栽培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选用。丰香草莓果实光泽强,香气浓,酸甜适中,平均单果重为 20.29 g,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糖、酸和VC含量上在5个品种中处于中间位置,但其果实硬度最低,只 有2.53Pa/cm。,耐储运性最差,适宜在当地自产自销。 关键词:草莓;品种;果实品质
Comparative Study 0n Fruit Quality 0f Different Fragaria ananassa Duch Varieties Sha Chunyan (Horticultural Sub-academ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Harbin 150069) Abstract:The fruit appearance quality and fruit nutrient content of five Fragaria ananassa Duch varieties analyzed and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Hongjia had big and beautiful fruit,thick a— roma,good mouth—feel,moderate hardness,excellent quality and good ability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 tion.Hongjia Fragaria ananassa Duch variety was better in the economic traits of fruit than other four varieties,and it was idealhigh—quality and big-fruit type Fragaria ananassa Duch variety suitable for be— ing cultivated in the greenhouse at pres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uit nutrition ingredi— ent between Tongziyihao and Meigui。while the fruit hardness of Tongziyihao was lower than that(4. 00Pa/cm )of Meigui,so the former had worse fruit transportation ability than the latter.The fruit of Fengxiang had strong shine,thick aroma,moderate sweet and sour taste,and the average weight of it was 20.29g.Fengxiang had middle content of soluble solids,protein,sugar,acid and vitamin C in the fruit and the lowest fruit hardness(2.5 3 Pa/cm。)among five varieties.
表2 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 药剂处理 平均病指
注:数据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 由表2知,在空白对照的黄瓜白粉病平均病指达 45.39情况下,5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g/hm2、 247g/hm2、315g/hm2处理的白粉病病指分别为17.82、 8.26和5.17,防效分别达60.7 、81.8 和88.6 ,对 照药剂3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47g/hm2处理的白粉 病平均病指为10.43,防效为77.0 。经方差分析, 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15g/hm 处理与对照药剂 3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47g/hm 处理的病指存在显 著差异但未达到极显著;而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247g/hm。处理与对照药剂3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247g/hm 处理的病指差异不显著;各药剂处理的病指
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病指。 2.2 安全性 试验期间观察,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 黄瓜生长正常,未见药害现象。 3结论与讨论 根据试验结果,5O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 病有较高的防效,试验中的防效为77.O ~88.6 ,没有 药害现象。使用时推荐剂量为5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247g/hm2,于黄瓜白粉病发病前或初开始喷药,间隔7天 喷药2次以上。为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应提早预防,减 少病原,喷药时应注意叶片正背面均匀喷洒。 参考文献 [1]韦相贤,成儒萍.5O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 病药效研究EJ3.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药田问药效试验准则(一) E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07—110. 作者简介:李易初(1986一),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研 究实习员,发表论文篇数3篇。E-mail:Liyichu0724@163. C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