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黄瓜只长秧不结瓜是什么原因,黄瓜秧上面的小白飞虫怎么治1、温度过高:黄瓜不耐高温,当气温超过30°C时便会影响到植株结瓜。
2、氮肥过量:过量使用氮肥,使得植株徒长,叶片过于旺盛,黄瓜的生殖生长受到抑制,继而导致结瓜受到影响。
3、缺少水分:土壤缺水,影响到黄瓜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出现结瓜少甚至不结瓜的现象。
4、环境不适:结瓜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
一、黄瓜只长秧不结瓜是什么原因1、温度过高(1)黄瓜喜温暖,但不耐高温,若气温高于30°C,则会影响到植株结瓜。
(2)针对此情况可为黄瓜搭建遮阳棚,避免它受到阳光的直射,傍晚可向地面洒水,以降低温度。
如果在大棚中种植黄瓜,应加强通风。
2、氮肥过量(1)种植期间施用了过量的氮肥,导致植株徒长,叶片过于旺盛,继而抑制了黄瓜的生殖生长,因此影响到结瓜。
(2)针对此情况可施用平衡型肥料,避免施用含氮量过高的肥料,浇水时可施用适量的低氮高钾型肥料。
3、缺少水分(1)种植期间要定期浇水,保证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若严重缺水,则会影响到黄瓜的正常生理活动,最终导致出现结瓜少、不结瓜的情况。
(2)针对此情况可做好浇水工作,确保土壤中含有足够的水分。
4、环境不适(1)结瓜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此时的温度相对较低,昼夜温差较小,导致黄瓜的生长受到影响。
(2)针对此情况需根据实际的养护情况对养护条件做出调整。
二、黄瓜秧上面的小白飞虫怎么治黄瓜秧上面的白色小飞虫一般是白粉虱,其防治方法如下:1、农业防治(1)前茬种植芹菜、蒜黄等白粉虱不喜食的蔬菜,以降低虫源基数。
(2)将育苗温室、种植温室分开,播种前将残株病叶以及杂草清理干净,并熏杀虫源,通风口设置避虫网,避免外界虫源入侵。
(3)在温室中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种群,将其释放后可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2、药物防治白粉虱发生初期,喷施2.5%联苯菊酯1500-3000倍液,或20%康福多可溶剂40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3000倍液,或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黄瓜是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但也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黄瓜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1.霉病黄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霉病的症状包括叶片、花和果实的褪色变黄、覆盖白色或灰色粉末等。
预防霉病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的种子和土壤,及时除草和去掉已感染的植株。
2.炭疽病炭疽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切口传播。
症状包括果实出现沉降和凹陷、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黑斑。
对于已感染的植株,应该及时去除并焚烧,确保病害不会扩散。
可以向灌溉水中添加铜剂,也可以使用含铜的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3.青枯病青枯病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症状包括叶片和茎部出现垂直于脉的黄褐色条纹,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预防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使用病毒抗性的品种和健康的种子,保持足够的间距和通风,及时除草和消毒工具。
4.病毒病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其症状包括嫩叶变窄变短、扭曲变形或变白,果实变得小而畸形等。
传播病毒的途径包括昆虫、接种器具和种子。
预防病毒病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的种子和植株,早期发现并去除已感染的植株,定期进行病毒检测等。
5.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症状包括叶片覆盖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和叶子变黄。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减少密植,促进通风和阳光照射,定期喷施含硫的杀菌剂。
综上所述,黄瓜病害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已感染的植株,应该及时去除并焚烧,确保病害不会继续扩散。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加强管理才能保证高产高质的黄瓜产量。
黄瓜白粉病的防与治作者:热合曼·吾买尔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14期引言美丽富饶的巴州,随着气温的回升,黄瓜、西红柿、葫芦瓜、莲花白、豆角、辣椒等各种蔬菜的长势十分喜人,已陆续采摘上市。
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是蔬菜种植户辛苦的付出。
持续的高温干燥使黄瓜白粉病流行起来,侵害了叶片,影响了收成。
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在防治上采取综合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1 黄瓜白粉病病害分布情况及发病规律由白粉菌科的真菌引起的白粉病,温室蔬菜栽培中发生普遍,特别在黄瓜、西葫芦、甜瓜等瓜类作物上危害极为严重,在番茄、茄子和辣椒上也经常发生。
它又称作“白毛病”,侵袭人们心爱的植物,轻则使叶片泛灰,重则皱缩变黑,花芽焦脱,瓜果减产,让菜农束手无策,心焦扫兴。
1.1 病害分布情况黄瓜白粉病分布在全国各地。
尤其在北方温室、大棚内极易发生,另外春播露地黄瓜,秋黄瓜也逃不过这一灾难。
因其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黄瓜生长后期的产量亏损不计其数。
1.2 黄瓜白粉病症状识别白粉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发现病情,通常果实不受危害。
发病初期,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
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整个叶片枯死。
1.3 病原菌和传播途径病原属子囊菌亚门,因为是弱寄生菌,只能在活寄主上存活。
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75%以上。
随着湿度的增高发病速度加快,湿度越高发病越重。
发病湿度范围宽,是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
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氮肥施用太多、土壤偏酸、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肥料未充分腐熟、气候温暖干燥都是黄瓜白粉病关键性的发病因素。
其闭囊壳可随病体在地上、作物上越冬,等条件适宜时传播,5天发育未菌丝,7天成熟开始二次侵染,成为世界性的植物病害。
2 综合防治方法多数菜农反映,此病难以防治,只要发生,不论打什么药都极难消灭,最后不得不拔掉秧子。
阜新市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黄瓜是我国南北方面积广阔的一种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但生长过程中也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减产、质量下降及经济上的损失。
因此,研究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黄瓜病虫害进行防治,是保障黄瓜生长发育和提高黄瓜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
1、黄瓜白粉病的绿色防治白粉病是黄瓜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对黄瓜叶片产生明显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减产。
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以下是黄瓜白粉病的绿色防治方法:(1)优良品种选配:选用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新品种。
(2)良好的田间管理:土地的肥力和湿度均需掌握在适宜的范围内,及时进行疏枝、挑叶和防湿降温等。
(3)灯火管控:晚上翻灯、灯光照射,具有一定的消除白粉菌孢子的效果。
(4)生物农药防治:可使用一些生物农药,如拜防丹,强化叶面肥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黄瓜染病的效果。
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黑色素菌病,对黄瓜叶片、果实等部位均具有侵染力。
采用下列绿色防治技术,有助于防止炭疽病的发生:(1)调节水气平衡:防止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频繁剧烈变化,影响水气平衡。
(2)合理的肥水管理:合理施用肥料,并控制肥料使用量。
(3)采用基于化学控制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专门用于炭疽病的农产品。
(4)防治固化:及时清理被病虫侵害的果实和植株,在整个生长期内要使用有效的药剂对黄瓜进行防治。
黄瓜斑点病多是在元宵节或其他节日中由黄瓜上面的蜡烛可能灼伤、烧烤而造成的,然后病菌通过这个”破口“渗入黄瓜,导致病情加重。
以下是黄瓜斑点病的绿色防治技术:(1)元宵节等节日后,夜晚用调理剂喷洒黄瓜,加速黄瓜叶片的恢复。
(2)选用抗性强、耐受度好的品种,不容易受到炭疽病病菌的侵袭。
(3)多及时喷洒无毒的杀虫剂,清洗植株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斜纹夜蛾是黄瓜上的一种重要有害虫,危害比较严重,采用绿色防治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1)选用短生周期多子代的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及时查看并清除淘汰的苗子。
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黄瓜为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常见的种植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着很好的种植价值。
而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常见的有灰霉病、黑星病、褐斑病等,严重危害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那么,黄瓜病害有哪些?现将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黄瓜灰霉病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药剂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最有效的防治办法就是加强棚室内的栽培管理,如保持棚面清洁,增强光照,及时放风。
避免在阴雨天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最好选在晴天上午浇水,膜下暗灌,减少棚内湿度。
2.清除病残体:及时摘除花瓣、病叶和病果。
因为病菌主要侵染花瓣,如果能及时在花瓣凋萎前摘除,装在塑料袋内,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可明显减轻发病。
3.生物防治:用木霉素3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广。
4.药剂防治:鉴于灰霉病菌已对速克灵制剂产生抗药性,不再使用速克灵农药。
根据病菌侵染规律,喷药要提前,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最佳适期为发病初期即花果期。
从花期开始喷药,一直到结瓜期,每隔7天左右用药1次,连续进行2-3次。
选择不同用药方法以及不同药剂品种,交替轮换使用,确保防治效果,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
药剂防治有烟熏和喷雾。
最好选用烟熏剂防治。
二、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
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放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经常擦拭棚膜,增加透光率。
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300克晚上熏棚8小时左右。
发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40%氟硅唑7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62.25腈菌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叶面喷雾进行防治,视病情隔5-7次。
三、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褐斑病、黄瓜灰霉病、黄瓜蔓枯病、黄瓜角斑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疫病、黄瓜白粉病、黄瓜菌核病、黄瓜烂龙头、茶黄螨、蓟马、根结线虫病等。
一、黄瓜霜霉病1、发病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为淡褐色,潮湿时病斑生有黑色霉层。
病叶由中上部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
2、药剂防治: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克抗灵1500倍液,另加300倍液的白糖和醋防治霜霉病;当混合发生角斑病时加入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
近年的新型药剂如10%科佳悬浮剂,成分为氰霜唑,是一种新的进口药,用在黄瓜、甜瓜和葡萄的霜霉病的预防,一般在定植缓苗后喷2-3遍,用2000倍液,间隔7~10天。
也可以作为治疗剂,发病初期用1000~15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此药持效期为10~14天,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可于大多数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如与53%金雷500倍液混合,增加内吸传导性。
二、黄瓜灰霉病1.发病症状:病菌从败谢的雌花中侵入,长出灰褐色霉层,继而侵入幼瓜,造成顶部腐烂,变软萎缩,大瓜受害病部先发黄,直至腐烂脱落。
叶茎受害,多为病花落在叶面及茎部引起,形成大型枯斑,使茎叶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2.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6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克菌丹1000倍液喷洒,连续3~4次。
三、黄瓜炭疽病1、发病症状:在茎和叶柄上形成圆形病斑,初呈水浸状,淡黄色,后变成深褐色。
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的病斑,红褐色,病斑边缘有明显的一圈黄晕,叶片上病斑多时,往往汇合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块。
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潮湿时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裂形成穿孔。
瓜条发病时,表面形成圆形、淡绿色凹陷形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粉红色粘稠物。
2023-11-05contents •白绢病症状及危害•白绢病病因及传播途径•白绢病防治方法•白绢病防治注意事项•黄瓜白绢病防治案例分析目录01白绢病症状及危害黄瓜的叶片会逐渐变黄,并且边缘会出现萎缩的情况,这种症状会从下往上发展。
症状识别叶片在茎蔓上,白绢病会导致其表皮出现一些暗褐色的斑点,随后会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一些白色的菌丝。
茎蔓在黄瓜的果实上,白绢病会导致其表面出现一些水渍状的病斑,随后也会形成一些白色的菌丝。
果实白绢病会严重影响黄瓜的品质,使得其口感和外观都变得极差。
品质下降产量下降土壤污染白绢病的感染会导致黄瓜的产量大幅度下降。
白绢病的菌核会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年的病源,严重污染土壤。
03危害及影响020102白绢病病因及传播途径白绢病病菌可以长期在土壤中存活,通过土壤传播给黄瓜植株。
土壤带菌灌溉水受到污染,含有白绢病病菌,通过水流传播给黄瓜植株。
灌溉水带菌残留的植物残体,如枯叶、落叶等,可能带有白绢病病菌,通过接触传播给黄瓜植株。
植物残体带菌病因分析传播途径及易感植物白绢病病菌可以通过土壤中的水流、土壤颗粒等传播给黄瓜植株。
土壤传播气流传播接触传播易感植物白绢病病菌可以通过气流传播,如风、空气流动等,将病菌传播到其他区域。
白绢病病菌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人、动物等与土壤或植物残体的接触,将病菌传播给黄瓜植株。
黄瓜、茄子、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都容易感染白绢病。
03白绢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轮作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销毁,以减少再侵染源。
清理病残体通过深翻土壤,将表土翻至15厘米以下,以促进土壤风化,降低土壤湿度,不利于病原菌繁殖。
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施肥施用含有拮抗微生物的生物菌肥,可有效抑制白绢病菌的繁殖。
使用生物菌肥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
黄瓜白粉病药剂防治技术赵艳;韩明志【摘要】一、黄瓜白粉病症状rn黄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茎蔓和叶柄,一般不为害瓜。
初发病时,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粉点。
逐渐扩大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区。
好像撒了一层白粉。
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1页(P29-29)【关键词】黄瓜白粉病;药剂防治技术;叶片;为害;叶柄;茎蔓;发病【作者】赵艳;韩明志【作者单位】柘城县农业局;柘城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421.1一、黄瓜白粉病症状黄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茎蔓和叶柄,一般不为害瓜。
初发病时,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大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区,好像撒了一层白粉。
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最后整个叶片枯死。
有时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叶片变黄,质脆,失去光合作用功能。
一般不落叶。
叶柄、嫩茎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只是白色粉斑较小,粉状物较少。
二、黄瓜白粉病发生规律病菌随残体病株留在土壤或保护地的瓜类寄主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
病菌靠风雨、气流、水溅传播蔓延,条件适宜,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菌孢子萌发侵入的适宜湿度为90%~95%,低湿或无水的条件下也能萌发侵入,干旱条件下白粉病也可严重发生。
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病菌源时极易流行。
病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30℃以上或-1℃以下,孢子很快死亡。
保护地黄瓜发病重,露地黄瓜发病轻。
栽培密度大、分枝多、长势旺,田间通风不良发病严重。
氮肥过量、灌水过多、空气湿度高、植株徒长发病严重。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严重板结、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较重。
砂壤土比黏土发病率低。
严重干旱,降低了植株表皮细胞的膨压,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病菌的侵染较为有利,白粉病发病严重。
施肥不足、管理粗放、不及时灌水、植株发育差、抗病性降低发病也重。
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试验作者:罗明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6期摘要:该研究应用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剂100~300倍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结果表明,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剂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为害。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剂;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61-01白粉病又名“白毛”[1],是温室黄瓜、塑料大棚黄瓜和陆地春黄瓜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的病害,除为害黄瓜外,还可为害西葫芦、南瓜、甜瓜、冬瓜、西瓜、丝瓜等作物。
此病主要侵染叶片,亦为害茎部和叶柄,一般不为害果实。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粉斑,随后布满整个叶片,白粉状物逐渐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叶片也随之变为枯黄。
叶片上的白粉状物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时发病后期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点,为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地设在密云区城关镇李各庄村蔬菜日光温室,试验地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田间管理水平均匀一致,栽培方式采用每畦双行种植,每小区栽种黄瓜110~120株。
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供试作物为黄瓜,品种为戴多星。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剂(成都特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500倍液,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剂(成都特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300倍液,0.5%几丁聚糖可溶性液(成都特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1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3 000倍液,另设清水对照(CK)。
小区面积24m2,设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前开始施药,采用“没得比”背负式压缩喷雾器,针对黄瓜植株均匀喷雾施药。
1.3 调查分析根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施药前(5月5日)调查病情基数,最后一次施药后第7天(5月26日)进行药效调查。
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黄瓜白粉病,是在黄瓜中栽培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常常会出现在温室或是大棚中,给防治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对于黄瓜白粉病用哪些方法才能有效呢?
黄瓜白粉病症状
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茎和叶柄,一般不危害瓜条。
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出现近圆形白色星状小粉斑(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以叶面居多,后向周围蔓延连结成片,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
后期白色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白色,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叶片逐渐变灰白色至灰黄色,质地变脆。
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但以中后期发病为多。
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存在差异,要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如鲁黄瓜4号、鲁黄瓜10号、济南密刺、津研4号、津春3号、津杂1号、津杂2号、夏丰1号等。
2.温室大棚消毒
温室大棚定植前10天左右,造墒后覆膜盖棚,密闭,使棚室温度尽可能升高至45°C以上进行消毒。
温度越高、时间持续越长,效果越好。
也可每亩温室大棚用2~3千克硫磺粉掺锯末5~6千克点燃熏蒸,
还可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1千克熏蒸,熏蒸时,温室大棚需密闭。
3、栽培防治
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7500千克,磷钾肥25~30千克作基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施一些鸡粪、大粪干、草木灰等。
结瓜期分3~4次追施速效氮肥和追施叶面肥。
温室大棚栽培黄瓜还要进行二氧化碳施肥,防止植株早衰,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保护根系;及时绑蔓或吊秧,中耕除草,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带出田外或温室大棚外集中处理;适当控制浇水,露地黄瓜应及时中耕,搞好雨后排水,减少田间相对湿度。
温室大棚要尽可能增加光照、加强通风。
4.生物防治
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4~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物理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5~6天喷1次,连喷3~4次,以在叶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病原菌侵入。
6、化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4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30%DT悬浮剂400~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
喷一次,连喷2~3次。
对于黄瓜白粉病的出现,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一定做到位,加强管理,对于白粉病初期,加大力度喷洒农药。
希望上述的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对大家种植黄瓜上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