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遗产税
- 格式:xls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25
英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演变_1597年⾄今英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演变:1597年⾄今内容提要作为世界上第⼀个⼯业化国家,英国在制度⽅⾯的创新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其中财政税收体制的建⽴和确定为⼀个国家的现代化和作为现代化国家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本⽂即从英国⼯业⾰命开始之初说明了英国财政税收制度的建⽴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英国的财政税收体系在其⼯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从⽽为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提供借鉴。
⼀、⼯业⾰命之前(1750年以前)济贫法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政府介⼊收⼊分配的重⼤事件的开始。
16世纪下半叶,不列颠地区发⽣了⼀次严重的饥荒,当时统治该地区的都铎王朝政府这才勉强地认为政府要处理⼯⼈的⾚贫问题,并于1597年和1611年颁布了济贫法。
济贫法规定由政府提供救济的条款只适⽤于18世纪的英格兰。
1838年前爱尔兰不存在政府的救济系统,⽽苏格兰的旧济贫法主要以私⼈⾃愿捐献为基础。
英格兰的济贫法规定,教区以⼀定的税率征收济贫税。
在16、17世纪教区是⼀个⾃然单位,也是较⼤的农村社会的地⽅⾏政机关。
在18世纪由于⼤⼩城市发展起来,于是教区的作⽤逐渐缩⼩。
不过教区仍然努⼒地在情况发⽣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奉⾏伊丽莎⽩时代制定的法律:救济病⼈、⽼年⼈、精神病患者和丧失劳动⼒的⼈,短期地救济失业⼯⼈,使他们在教区的帮助下重新得到雇佣,并为孤⼉提供某些职业培训。
为了不断完善济贫的效果,1782年和1834年议会⼜通过了修改济贫法的⽴法。
⼆、⼯业化崛起时期(1750~1837年)(⼀)收⼊⽅⾯所得税及其他税种的开征(1799年、1806年、1816年)。
从1793年到1815年间除了亚眠和平协议的短暂插曲外,不列颠与法国的⾰命政府以及拿破仑政府始终处于交战状态。
从1793~1802年的战争初期,财政状况处于不佳或者完全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的状态,⼤量增发的国债收⼊已不能满⾜战争的需要。
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在附加的年平均战争经费中,税收收⼊占了35%,其来源就是从1799年开征的所得税。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作者:李梦杭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15期摘要: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且随着“营改增”等国家税收政策改革,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影响。
而遗产税作为调节财富分配、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文章从介绍遗产税提出的背景展开,在分析了现阶段开征遗产税的现实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遗产税;可行性;必要性一、遗产税问题的提出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经济问题也逐渐暴露,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方面,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条件下,富者愈富,贫者相对愈贫。
2020年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关键一年,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另一方面,“营改增”等国家税收改革政策在普遍降低民众纳税负担的同时,无疑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进而对社会再分配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改善并保障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财政收入。
此外,房产税改革的受阻,地方政府可出让土地规模的减少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在以上的社会大背景下,遗产税作为一个国家未开征的全新的税种,再次进入公众的视线。
二、遗产税征收的现实环境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
遗产税是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一种税。
我国在中华民国建国初期就计划开始征收遗产税,南京国民党政府于 1938 年10月正式颁布的《遗产税暂行条例》。
中国早在 1940 年7月正式开征过遗产税。
1950年的《全国税收实施要则》将遗产税作为拟开征的税种之一。
而在1994年的新税制改革中,遗产税亦被列为国家可能开征的税种之一。
日本税收制度日本税收制度简介日本税收制度简介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
国土面积为37.79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为1.27亿人。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属于高收入国家,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03.59万亿日元(2001年平均汇率:1美元=121.58日元)。
一、日本税制概况日本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课征的制度,由中央征收的税称为国税,由都道府县征收的税为地方税,日本的税收立法权统一在国会,各种税法都要经国会批准,主要税种管理权集中在中央,一些地方税的解释权或减免权归地方政府。
日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兼顾型税制,国税、地方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
国税由大藏省管理,地方税由自治省管理。
日本现行税制共有53个税种,国税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遗产和赠与税、地价税、酒税、烟税、挥发油税、地方道路税、石油天然气税、印花税、汽车重量税等;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有:个人和法人居民税、个人和法人事业税、不动产购置税、汽车税、汽车购置税、轻油交易税、固定资产税、特别土地持有税、事业所税、城市规划税等。
另外,日本的社会保障税不是独立的税种,而是以加入保险的形式缴纳的。
在日本现行税制中,国税所占比重极大,地方税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日本税收制度简介二、日本税制的发展日本税收制度的形成,主要是借鉴了外国的税收制度。
经过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阶段,随着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税收制度。
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税收制度以土地税为主,土地税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80%左右。
此后,虽然在1881年提高了酒税,于1887年引进了所得税,但由于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得税收入仍占税收收入的50%以上。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第二世界大战前我。
1940年日本大规模改革中央、地方的税收制度。
在直接税方面,分为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重点转向对个人所得课征;对企业所得住所法人税按6%的固定比例征收。
德国的税种所得课税所得课税一、个人所得税(一)纳税人德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无限制纳税人和限制纳税人。
在德国境内拥有住所的称无限制纳税人,就其国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所得税;在德国非定居者称为限制纳税人,仅就自己来源于德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课税范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分类所得、综合计征的办法。
个人所得征税对象包括七种所得:(1)农业、林业所得;(2)营业所 得;(3)独立劳动所得,主要是自由职业所得;(4)非独立劳动所得,包括工资、退休金等;(5)资产所得,包括利息、分红等;(6)租赁所得,指不动产 和各种权力的租赁所得;(7)其他所得,指终身劳保津贴、投机行为所得、出租动产所得。
(三)税率德国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 率,起征点单身为年收入4536马克,已婚者为9072马克。
非限制纳税义务人缴税适用税率在22%-56%之间;限制纳税义务人缴税适用税率在 25%-56%之间。
(四)征收方法德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年度为历年制,采用个人申报法。
但对工资、股息等所得刚采用源泉课征 法。
纳税人在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的10日前预缴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
二、公司所得税(一)纳税人公司 所得税的纳税人也分为无限制纳税人和限制纳税人两种。
其划分依据是法人的业务管理所和总机构所在地。
凡在德国境内的公司、产业合作社、财团及公共团体,不 论其性质是国营、私营还是国家同私人合营,均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课征公司所得税;凡总机构和业务管理所不在德国境内的,仅就其在德国境内的所得课征公司所 得税。
(二)课税范围公司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公司企业经营所取得的利润和股息、利息、红利、特许权使用费等;某些公司如公 益事业、公共事业、福利企业等取得的所得可以免税。
(三)税率公司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
非限制纳税义务人的公司纯利润总额按 50%税率征收,已分配利润按15%征收;限制纳税义务人和其他法人,税率为49%。
英国贵族真在“一战”打光了?贵族真的那么贵?英国贵族一直都是装逼犯们的最爱,不过奇怪的是,这些贵族现在好像整体销声匿迹了。
不少人可能跟我一样,之前听过一个说法,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光了。
不过这玩意有点先入为主了,经不住验证。
这段时间看了这方面的几本专著,发现之前太年轻了,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先把这个事讲清楚,再讲到底是什么在收割他们。
1为啥“一战”没把他们给打死?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样,听过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英国贵族有荣誉感,打仗走在最前边,所以战争中伤亡最大,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光了。
其实这是个“说了一半的谎言”,也就是说,这话没问题,但是没说完,说它对也对,但是不全对。
真实的情况比较复杂。
从后来的统计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600万人,死亡72万,平民死亡率是12.5%。
而军官阶层死亡率高达20%,战后英国直接就把这归结到军官们主要贵族出身,有荣誉感,作战英勇,所以死得多。
那问题来了,英国打过无数的仗,英法百年、克里米亚、征服印度、布尔战争,几乎所有的战争中,都是平民伤亡率高,怎么在“一战”中突然贵族伤亡率上来了呢?以往贵族都没有荣誉感,在“一战”中突然荣誉感爆棚了?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其实如果了解西方的战争模式,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大家大战主要用的是“线列步兵”,也就是排队枪决。
当时的步枪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数来凑。
士兵们排成一横列往前走,得有人一边走一边敲鼓控制节奏,长官在前边控制速度,双方靠近到射程内时,把枪持平,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向对方射击。
谁先承受不了这种伤亡,谁就先退出,另一方获胜。
也就是下图这样:大家注意到最前边的那个骑马的人了吧,他就是军官,部队前进的时他走前边控制速度。
行进过程中,士兵们的枪是扛在肩上的,等到快要进入射程的时候,他会溜达到队列边上,士兵们把枪放平,然后跟着长官的命令一起开火。
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相互之间都是“贵族战争”,非常体面。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中国人一年为税工作161 天中国要减轻税负,不应朝个税开刀,而要在间接税上做文章。
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政治家,独立战争的伟大领导和《独立宣言》及《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9 年写道:“在那个世界上,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死亡和税。
”人一辈子下来就要纳税,有的税是由纳税人直截了当交给政府的,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等;有的是通过企业那个“中间人”代替真正的纳税人把税交给政府的,如增值税、营业税、环保税、资源税、消费税(有的国家由消费者直截了当交纳)等。
只要人活着,就要消费物品,有消费,就要纳税,任何人也逃脱不掉的,直至死亡政府还要追着征收一笔遗产税。
度量税负的尺子: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第一,我们先找出两把度量税负的尺子,一把是“税负率”,另一把是“税负工作天数”。
税负率是税收总额与居民总收入比值的百分率,用公式表达确实是:税负率=(税收总额÷居民总收入)×100%。
税负率与纳税额成正比,税负率越高,税负越重;反之,税负越轻。
为了直观地描述税负轻重,在税政研究上,还可用税负工作天数这把尺子来衡量税负的轻重。
税负工作天数确实是税负率乘以一年的天数。
用公式表达确实是:税负工作天数=(税收总额÷居民总收入)×365(闰年为366)。
税负工作天数与政府的税收总额成正比。
假如政府的税收总额大,就意味着纳税人要交更多的税,这就要为税工作专门长的时刻,税负工作天数就多;反之,则是税负工作天数少。
美国等国家还有个“税负免除日”,确实是每年依照税收预算和估量居民总收入,运算出居民应该为纳税工作多少天,然后从1 月1 日开始运算天数,数完税负天数的那天确实是税负免除日。
也确实是讲,从元旦开始到税负免除日,纳税人一直在为税工作,在税负免除日这一天,恰好把一年应纳的税都交完,从这天开始到12 月31 日,工作收入就都进自己腰包了。
注6:有的国家,如印度,虽无正式遗产税,但对任何财产转移都一律征税,这应视同有遗产税.
注7:多数国家的遗产税仅对国内部分征税,不考虑国外部分,少数国家对国外部分也征税.
注8:多数国家对遗产税采取累进计算,即:财产越大的部分,征税比例越高,少数国家采取单一税率.
注9:少数国家没有遗产税,但有财富税,这应视为一种遗产税与所得税中间的混合税法.本表未做专门统
再加一系数0.3-4.5
增加的.
这应视同有遗产税.
国外部分也征税.
高,少数国家采取单一税率.
间的混合税法.本表未做专门统计.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