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肺部感染
- 格式:pdf
- 大小:242.47 KB
- 文档页数:3
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和抗生素选择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
它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了解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以及合适的抗生素选择对于有效治疗和预防此类感染至关重要。
一、常见肺部感染的病原体1. 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在肺部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大孢杆菌。
- 肺炎链球菌:它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
一般而言,对青霉素敏感且能通过多数β-内酰胺酶测试。
- 金黄色葡萄球菌:它是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限制了许多常规抗生素的选择。
- 嗜麦芽窄大孢杆菌:它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CAP)的常见致病菌,对多数β-内酰胺酶敏感。
2. 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在肺部感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等。
- 肺炎克雷伯菌:它通常导致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而且耐药性较高。
对于他们,通常会选择具有延迟效应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愈率。
- 铜绿假单胞菌:它是耐药细菌,是导致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由于其耐药特点,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耐药性和致病菌敏感性。
- 肠杆菌科:肠杆菌科的一些属,如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和粪肠球菌等也是常见的导致医院获得性或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目前对于这些菌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选择抗生素时需根据耐药性和致病菌敏感性进行评估。
3. 真菌:在一些情况下,真菌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最常见的是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和曲霉属(如曲霉)。
- 白色念珠菌:它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之一,在特定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患有COPD等)中引起可以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感染。
- 曲霉:由于其分枝孢子形式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骨髓移植或恶性肿瘤等)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患者的护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Gram negative bacillary pneumonia)是指由克雷白杆菌、嗜肺军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
多发生于中老年久病体弱、营养不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患病后并发症较多,预后差,病死率高达30%~4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病因革兰阴性杆菌可寄生于人体上呼吸道,经口腔吸入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人体其他部位感染病灶(如泌尿生殖系统、胃肠道或腹腔感染等)中的革兰阴性杆菌可随血液循环传播至肺部,外源性的含有革兰阴性杆菌的气溶胶也可通过直接吸入污染的空气或通过污染了的供水系统、空调、呼吸治疗设备(机械呼吸器、湿化器、雾化器及各种导管)等,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2. 发病机制主要病理改变为小叶性肺炎或小叶融合性肺炎,肺组织坏死甚至呈多发性空洞,多见于下叶肺,常双侧发生;常累及胸膜,引起胸水,甚至脓胸。
二、护理评估(一) 健康史评估有无口腔和机体其他部位感染的情况,了解有无应用机械呼吸器、湿化器、雾化吸入器及其他呼吸设备的情况。
(二) 临床表现1. 主要表现①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及精神萎靡等,可伴心悸、气急、发绀,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
②痰液的特征有助于病原体的诊断:砖红色胶冻样黏稠痰,为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特征;黏液痰带少量血丝或血痰,提示嗜肺军团杆菌感染;绿色脓痰者,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③肺实变征及原发基础疾病的体征。
2. 心理状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患者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三) 辅助检查1. 病原体检查痰液、支气管分泌物、血液检查,查及病原体有助于确诊。
2. 胸部X线检查表现呈多样性,两肺散在、多发、小叶片状浸润性阴影,可融合呈大片状阴影,可见小脓肿或空洞;吸入性感染,病灶多在两肺下叶后外基底段;血源性感染,呈多发、散在的结节或斑片状阴影。
95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本科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8月本院95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95例感染患者,24例因病重死亡,9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
结论护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重在严格规范的医护操作,以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标签: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护理;康复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正常的人体菌群,属条件致病菌。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常常出现多耐药菌株,且其耐药性逐渐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新生儿、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基础性疾病)、行经脉导管和腹膜透析等是易感人群。
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呼吸道分泌和清除功能减退,更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1]。
2009年5月~2012年8月本科监护室共收治95例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现将临床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5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均为肺部感染。
其中,女25例,男70例,年龄19~80岁,感染多发生于入院后的3~10 d或术后7 d,其中机械通气31例,合并基础疾病19例。
平均住院时间(35±5)d。
1.2 治疗方法95例患者均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3)和《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08)进行诊断及管理,对确诊患者单间隔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替考拉宁、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控制感染,同时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
1.3 护理方法1.3.1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本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多为严重胸部外伤、开胸术后患者。
开胸手术合并感染的患者易出现胸痛、高热及呼吸困难,尤其是合并脑损伤者有时极不配合治疗。
上呼吸机的患者身上带有多种管道再加上疼痛和悲观情绪。
肺部感染的处理措施引言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肺部感染可以引起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处理措施,包括预防、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内容。
预防肺部感染1.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基础。
包括:定期洗手,尤其是接触咳嗽、打喷嚏等情况后;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的分泌物;避免接触污染的水源和食物等。
2. 接种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以降低患上肺部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免疫系统低下的人群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接种疫苗将更为重要。
肺部感染的病因诊断1. 症状和体征肺部感染患者常常表现为咳嗽、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征方面,可出现肺部啰音、呼吸急促等。
2. 实验室检查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液生化指标、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病原体检测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3.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识别肺部炎症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还可以进行CT扫描等高级检查。
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1. 病原治疗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2. 辅助治疗适当的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质。
包括:补充足够的液体,保持充足的休息,控制体温,减轻呼吸困难等。
3. 病因治疗针对肺部感染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合并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后及并发症1. 预后关于肺部感染的预后,取决于病原体的类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因素。
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和恢复。
2. 并发症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包括肺脓肿、胸腔积液、肺不张等。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对肺部感染患者需密切监测病情。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国内资料表明,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
Ab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
对四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菌达96.3%。
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鲍曼不动杆菌派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B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
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以长期存活,极易造成危重患者的感染,因此常从被感染患者的血、尿、脓液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在非发酵菌中感染仅次于假单胞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38株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中检出最多,其次为脓液及分泌物。
科室分布以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患者。
感染的病人多是老年患者、危重疾病及机体抵抗力弱的患者,以及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又因为该菌对湿热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不能杀灭,而抵抗力弱或有创伤的患者可能被从医务人员的手或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所带有的细菌感染的机会较多。
从7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看,其感染部位分布广泛,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伤口、腹腔及神经系统等。
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占多数(54.2%)。
不动杆菌是近几年医院内感染出现率较高的菌属,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分类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为6种,即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ticus)、鲁菲不动杆菌(A. lwoffi)、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溶血不动杆菌(A. haemolytius)、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和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sonii)。
非发酵菌的耐药及治疗对策什么是非发酵菌?非发酵菌是一类不靠发酵代谢获取能量的微生物。
它们生长缓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在人体内引发感染。
一些非发酵菌种类通常生长于惰性和污秽环境,例如水、土壤或食物中,而其他非发酵菌可以从人和动物的皮肤、口腔和肠道中分离出来。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往往比其他微生物更高,这意味着它们难以被常见的抗生素杀死。
与其他细菌不同,非发酵菌不使用发酵作为它们的主要代谢方式,而是使用其他化学物质来产生能量。
这使得它们在天然界中生长得更为广泛和适应各种条件,然而却也使得常见的抗生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较小。
非发酵菌的高度耐药性意味着,它们所引起的感染更加难以治疗,并且药物疗效的预测性很差。
抗生素过度使用的问题也加剧了这个情况。
当前,治疗非发酵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E、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但是已经发现存在多种产生了抗药性的非发酵菌,这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随着药品的不断使用而变得更加普遍。
治疗耐药性非发酵菌感染的策略做好预防措施由于非发酵菌的耐药性较强,更应注重预防。
保持好个人卫生、遵循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措施,以及注意食品的选择和烹饪等措施都有利于预防非发酵菌感染。
准确诊断非发酵菌感染准确诊断非发酵菌感染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但是还需要考虑抗生素选择和使用的范围。
正确的药物治疗是准确诊断非发酵菌感染的前提。
没有明确的敏感性测试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这不仅对病人没有益处,还可能带来消耗性医疗的问题。
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来说,应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防止抗生素负荷增加和高耐药的情况恶化。
如果一些老年病人或者有免疫缺陷的病人一直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的滋生。
坚持病原学领域的最佳实践,不是简单的使用抗生素,还需要注意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的合理性。
拓展非抗生素治疗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非抗生素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例如喂养益生菌、使用细胞保护剂和抗氧化剂进行治疗等。
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部感染1例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耐药能力,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分离不断增多,当前已经成为引发重症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重症感染患者多应用多种抗生素,增加了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机会。
2009年CHINET监测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55.2%和56.3%。
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均有效,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很好的效果。
在最近几年,临床中广泛使用替加环素作为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重症肺部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讲述一例COPD合并严重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可疑真菌感染的病例,提示替加环素在重症肺部感染方面的疗效。
1病情简介与治疗经过患者余某某,女性,84岁,因“反复咳嗽、气促10年,再发加重1月”于2016年9月13日入我科。
患者于8月16日因咳喘再发半天当地医院住院,胸部CT示“两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痰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敏感),真菌培养示白色念珠菌,治疗上先后予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抗感染,解痉、护心等治疗。
患者病情无好转,8月24日转省级上级医院呼吸ICU住院诊治,完善支气管分泌物培养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长(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复方新诺明敏感)”,先后予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噻利、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细菌,卡泊芬净、伏立康唑抗真菌。
9月3日患者出现肺性脑病,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积极抗炎解痉平喘,化痰、护心、补充白蛋白、营养支持等治疗。
复查胸部CT与入院前当地医院胸部CT对比肺部病灶无吸收,仍有双侧胸腔积液。
继续机械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
气管插管10天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于9月12日应家属要求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辅助通气,9月13日救护车送回当地,入我院呼吸科。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指的是一类无法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它们通常生长在低氧条件下,又被称为厌氧杆菌。
这类细菌的代表性种类包括肠杆菌属(Escherichia)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等。
细菌形态特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形态通常呈现为细长而不成对的形状,细胞外部常包覆有明显可见的荚膜。
相较于其他革兰阴性细菌来说,这类杆菌通常不会形成链状结构,而是呈现出散出的单个菌体。
细菌生长特性这类杆菌生长的条件通常为低氧甚至厌氧环境。
它们通常不能进行葡萄糖的发酵,因此不能发酵出酸性产物。
在差不多所有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典型的代表性种类可以利用乳酸和琼脂糖进行进行氧化反应,并产生其它有机酸。
在一些厌氧菌中,静置的细菌培养基上会出现皱陷的现象,这是由于菌体的收缩或气囊的形成所致。
细菌病原性采用可以生长非许多病原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重要的安全措施。
这里有两个代表性的例子:沙门氏菌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于一类可以引起食品中毒的常见致病菌,其病原体常随着食物被摄入体内,其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畏寒、发热等。
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还包括伤寒、副伤寒及胆囊感染。
长时间的铺散是由于沙门氏菌可以将自己藏在宿主的体内,因此当他们复制和释放胃肠道时,就能引发染病。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疗环境的细菌,它是人们非常担心肺炎、脑膜炎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感染常常表现为类似肺炎的症状,典型的可引起淋巴腺炎、呼吸道感染和尿道感染等。
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增多等。
杆菌药敏试验杆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确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相关的疾病。
目前,已经有多种临床应用的适用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氟哌酸、碳青霉烷酯类等一系列药物。
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注意抗生素的使用策略和剂量的选择十分重要,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抗生素治疗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革兰氏阴性菌株及其抗药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提供抗生素治疗指南。
一、肺部感染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或头孢曲松。
在对药敏试验结果明确的情况下,可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
革兰氏阴性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因此需要根据药敏试验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于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对于常见的肾盂肾炎,首选药物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地尼。
尿路感染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
对于复杂性感染或耐药性菌株感染,可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三、腹部感染腹部感染常由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如大肠杆菌等。
对于轻度腹部感染,可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
对于重度感染,需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或阿米卡星。
四、血流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抗生素的选择十分重要。
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他啶。
在血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选择联合用药,如青霉素类与氟喹诺酮类的联合应用。
五、康复期预防对于康复期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常需用药物进行预防。
可选用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手术后患者或重症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总结:抗生素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关键。
药敏试验结果的及时获取对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此外,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032E -mail :jmqu @yahoo 1com 1cn专家经验谈泛耐药菌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策略瞿介明,宋 琳【文章编号】1005-2194(2006)01-0018-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瞿介明,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院长,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肺部感染研究室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全国呼吸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肺部感染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肺部感染学组组长。
泛耐药菌(pan resistant bacteria )是指对除黏菌素外的所有临床上可获得抗生素均耐药的非发酵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窄食单胞菌属等。
新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导致泛耐药菌逐渐增多。
由于对这些泛耐药病原体可以采取的手段有限,泛耐药菌的出现几乎成为一种灾难。
泛耐药菌在医院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C U )中的暴发流行时有报道,因此如何控制、减少及治疗泛耐药菌感染就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常见的泛耐药菌的特点及其感染的治疗。
1 常见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特点1997~2000年美国进行的耐药监测显示大约16%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 )表现为对至少3种以上的主要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耐药,1%对所有的抗生素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毒力最强者,是住院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定植及感染菌。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在既往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危重感染患者中较常见,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居于第2位。
不动杆菌属的重要特性是可在大多数环境表面存活较长时间,因此,可定植于所有实体表面,包括各种医疗设备、空调、湿化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