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正确的护理对策。
方法针对全院2009年1月—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临床分布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对病房环境、物品消毒情况进行采样调查,结合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查找感染途径。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较长的住院时间并伴有基础性疾病等有关。
结论通过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使感染得到控制。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其氧化酶呈阴性,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耐药性高,正常人也可能携带,更容易引起外源性感染,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无法彻底杀灭,而且耐受肥皂[1]。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12月4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12月4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了解临床分布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1.2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月—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共40例,其中ICU19例占47.5%,骨科3例占7.5%,脑外科5例占12.5%,呼吸科5例占12.5%,妇产科2例占5%,普外科3例占7.5%,其它科室3例占7.5%。
2 结果2.1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基本情况、感染分布、相关感染因素情况,见表1。
表1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基本情况2.2 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常规分离临床标本是经美国德灵DADE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药敏实验采用Mic稀释法,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的标准进行判断。
分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的耐药比例均高达70%以上,给临床治疗造成了不利影响。
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刘佳蕊【摘要】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1954年由Brisou等人提出菌属概念,1968年Baumann等人确认Acinetobacter的表型特征,其最重要的代表就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其具有的显著的获得性耐药能力,使其成为威胁当前抗生素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所有国家的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出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抗性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该菌通常针对最脆弱的住院患者和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根据回顾性的研究报告,医院获得性肺炎仍是由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感染.最近,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软组织和骨的感染已经出现,这将对医疗机构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有研究认为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可诱导细菌基因发生改变形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其耐药机制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抗生素作用靶位变异、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外排泵基因的影响.面对MDRAB院内快速传播的严峻医疗形势,加强医院感控管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究,为临床上防治MDRAB的产生提供治疗方向.作者主要对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和应对措施研究作一综述.【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07)006【总页数】3页(P382-384)【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院内感染【作者】刘佳蕊【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长春,解放军964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R978.1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非发酵短杆菌,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环境和人类皮肤黏膜等处,对潮湿温热环境、化学品和紫外线消毒有较强的耐受力,普通消毒剂只可抑制其生长,不能达到灭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Ab, 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变,以上叶较为多见
铜绿假单胞菌,本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细菌的. 该菌氧化酶阳性,能氧化分解葡萄糖和木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乳糖和蔗糖。
液化明胶、可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吲哚阴性,利用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近来年,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在某些病房已成为首位的病原菌。
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耐药性高,正常人也可能携带,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中。
在非发酵菌的感染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有上升趋势。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使用。
该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日益突出。
其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一、鲍曼不动杆菌来源及感染率鲍曼不动杆菌属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个已命名的杂交群之一,其氧化酶呈阴性、无动力,能在44℃环境生长。
近年来,不动杆菌在的医院感染不断增高。
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占第2位。
鲍曼不动杆菌往往与其它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等形成混合感染,容易被忽视。
约70%阳性标本来自呼吸道、尿液、分泌物、血液、脓液、脑脊液、甚至胸、腹水中也有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报道。
由于不动杆菌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常寄生于皮肤、泌尿生殖道及肠道,约7%的正常人咽喉部能检出不动杆菌,医务人员手部的带菌率约29%。
此外,在水、土壤、医院等环境均有广泛的分布。
鲍曼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无法将其彻底杀灭)。
因此,家属、探访者、医护人员甚至消毒不力的医护用具都可能携带该菌。
当各种原因导致病人体内菌群紊乱形成菌群替代及进行侵入性操作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不动杆菌易成为致病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70年代初,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较为敏感,以后后耐药性逐渐增高,因内外资料均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导致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能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还能传递、接受耐药基因而获得多种耐药谱,因此,临床多见多重耐药菌株。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对多粘菌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等抗生素的敏感性也相对较高,临床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不能单凭经验与习惯盲目应用,尤其不能盲目地大量使用各种广谱、超广谱抗生素,以避免先造成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的细菌耐药。
CRBSI原因分析分析:本月发生1例CRBSI拔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
分析原因如下:1.患者术后存在胰瘘,继发腹腔感染,增加CRBSI风险。
2.室内温度高,患者易出汗,贴膜下汗液残留,贴膜固定不牢,易污染,增加CRBSI风险。
3.患者依从性差,对中心静脉导管保护意识淡薄。
4.深静脉置管时,医生,病人准备不到位,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
5.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患者留置腹腔引流管,且使用广谱抗生素,增加CRBSI风险。
改进措施:1.积极与医生协商,尽可能避免超期留置中心静脉置管,如患者确需中心静脉置管,应选择重新置管,可选择锁骨下静脉等其他通路。
2.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4.及时更换贴膜,保证贴膜严密性,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5.保持导管连接端清洁,注射药物前,用酒精棉片消毒,待干后,放可注射,如有血迹污染时,立即更换。
6.合理正确使用治疗巾,治疗巾完整包裹深静脉接头,不要暴露在外面,当治疗巾污染时,立即更换。
7.提高护士责任心,每次断开、连接前做好消毒,及时更换各输液接头。
8.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越久,CRBSI风险越高,要尽可能早期拔除。
9.宜选用免缝设计导管固定装置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减少发生CRBSI风险。
10.胃肠外营养是引起中心静脉CRBSI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由于静脉营养液可作为良好的细菌培养基,易产生CRBSI等并发症;脂肪乳可使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抑制,细菌与真菌又容易在脂肪乳剂中生长。
11.CRBSI的预防和控制应当首先重视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在导管穿刺置入和日常护理中尽量采用非接触无菌技术,可降低 CRBSI的发生率。
在临床工作中,医院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手卫生管理是降低CRBSI发生率的必要手段。
老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刘伟萍;崔小梅【摘要】Objective;To the status and harm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of elderly inpatients,to adopt timely and effective nursing to control the infection. Methods:Retrospec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the data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1. To summary the nurs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in hospital. Results:Elderly patients with 38 cases were infected,33 cases were positive of sputum cultures,accounted for 86. 84%. Conclusio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in hospital infec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as optimistic,except standard treatment and drug use,each link of the nursing control measures also should be strengthened,to avoid and decrease middle media effectively,to respond to the spread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ctively.%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现状及危害,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感染.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数据,总结针对控制老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住院患者感染38例.痰标本培养阳性33例,占86.84%.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现状不容乐观,在规范治疗和用药的同时,应加强各个环节控制,有效避免及减少中间传播媒介,积极应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2(009)024【总页数】2页(P149-150)【关键词】老年人;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护理措施【作者】刘伟萍;崔小梅【作者单位】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干部医疗科;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干部医疗科【正文语种】中文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氧化酶阴性、不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和动物皮肤、呼吸道、胃肠道中,在20~30℃环境下、干燥的物体表面可存活25 d。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国内资料表明,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
Ab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
对四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菌达96.3%。
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
鲍曼不动杆菌
派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B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
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以长期存活,极易造成危重患者的感染,因此常从被感染患者的血、尿、脓液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在非发酵菌中感染仅次于假单胞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38株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中检出最多,其次为脓液及分泌物。
科室分布以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患者。
感染的病人多是老年患者、危重疾病及机体抵抗力弱的患者,以及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又因为该菌对湿热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不能杀灭,而抵抗力弱或有创伤的患者可能被从医务人员的手或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所带有的细菌感染的机会较多。
从7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看,其感染部位分布广泛,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伤口、腹腔及神经系统等。
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占多数(54.2%)。
不动杆菌是近几年医院内感染出现率较高的菌属,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分类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为6种,即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ticus)、鲁菲不动杆菌(A. lwoffi)、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溶血不动杆菌(A. haemolytius)、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和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sonii)。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主要在水体和土壤中,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如浴盆、肥皂盒等处。
该菌粘附力极强,易在各类医用材料上粘附,而可能成为贮菌源。
此外,本菌还存在于健康人皮肤(25%)、咽部(7%),也存在于结膜、唾液、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
感染源可以是病人自身(内源性感染),亦可以是不动杆菌感染者或带菌者,尤其是双手带菌的医务人员。
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在医院里,污染的医疗器械及
鲍曼不动杆菌
工作人员的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易感者为老年患者、早产儿和新生儿,手术创伤、严重烧伤、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行静脉导管和腹膜透析者,广谱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者等。
在使用呼吸机者中,肺炎发生率约为3%~5%。
临床表现:
一、肺部感染就感染来源而言,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内源性感染。
口咽部菌体的吸入,很可能是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
常有发热、咳嗽、胸痛、气急及血性痰等表现。
肺部可有细湿啰音。
肺部影像常呈支气管肺炎的特点,亦可为大叶性或片状浸润阴影,偶有肺脓肿及渗出性胸膜炎表现。
二、伤口及皮肤感染手术切口、烧伤及创伤的伤口,均易继发不动杆菌皮肤感染,或与其他细菌一起造成混合感染。
临床特点与其他细菌所致感染并无明显不同。
多无发热。
偶可表现为蜂窝织炎。
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动杆菌可引起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等,亦可呈无症状菌尿症,但临床上无法与其他细菌所致感染区别,其诱因多为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
四、菌血症菌血症为不动杆菌感染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死率达30%以上。
多为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或静脉导管术后,少数原发于输液、包括输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抗肿瘤药物等之后。
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肝脾肿大等,重者有感染性休克。
少数可与其他细菌形成复数菌菌血症。
五、脑膜炎脑膜炎多发于颅脑手术后。
有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等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实验室: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加.经防污染采样技术获得的痰标本,诊断价值较大。
痰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杆菌可成为诊断的重要线索。
鉴定主要依据API-20NE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并补充了必要的5项试验。
结果表明,4种不动杆菌均符合不动杆菌属的一般性状: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无动力,吲哚阴性,不发酵糖类,
鲍曼不动杆菌
,不还原硝酸盐。
在API-20NE系统中,鲍曼不动杆菌72株的鉴定百分率(%id)≥99.0%;醋酸钙不动杆菌15株的%id≥99.0%;琼氏不动杆菌3株的%id在95.0%~99.9%之间,平均为98.3%;洛菲不动杆菌6株的%id在97.0%~99.9%之间,平均为99.4%。
治疗目前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有的上升较快(如环丙沙星),耐药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有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及氯霉素等。
耐药率尚较低的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等。
在经验用药阶段,往往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还可选用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新一代氟喹诺酮类。
对病情较重者,主张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或利福平)联合应用。
然后,则根据药敏结果调整选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