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体分段、总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船体分段、总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船体分段、总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船体分段、总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总平面图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73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1993年6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

典型船体结构术语

典型船体结构术语

1典型船体结构术语 图1:单壳油船—典型横剖面图 single hull oil —typical transverse section (transverse adj.横向的, 横断的) 1.强力甲板板strength deck plating (strength n.力, 力量, 力气, 实力, 兵力, 浓度) 2.甲板边板stringer plate 3.舷顶列板sheerstrake (strake n.束紧车轮用的轮铁, 船底板,列板) 4.舷侧板side shell plating (shell n.贝壳, 外形, 炮弹;vt.去壳,炮轰;vi.剥落, 脱壳) 5.舭板bilge plating 6.底部外板bottom shell plating 7.龙骨板keel plate 8.甲板纵骨deck longitudinals 9.甲板纵桁deck girders 10.舷顶列板纵骨sheerstrake longitudinals 11.纵舱壁顶列板longitudinal bulkhead top strake 12.船底纵骨bottom longitudinals 13.船底纵桁bottom girders 14.舭纵骨bilge longitudinals 15.纵舱壁底列板longitudinal bulkhead lower strake (bulkhead n.隔壁, 防水壁) 16.舷侧纵骨side shell longitudinals 17.纵舱壁板longitudinal bulkhead plating (remainder) 18.纵舱壁纵骨longitudinal bulkhead longitudinals 25.甲板横材(中央舱)deck transverse (centre tank ) 26.肋板(中央舱)bottom transverse (centre tank ) 27.甲板横材(边舱)deck transverse (wing tank ) 28.舷侧垂直桁材side shell vertical web 29.纵舱壁垂直桁材longitudinal bulkhead vertical web 30.肋板(边舱)bottom transverse wing tank 31.横撑材struts 31.桁材面板transverse web face plate 图一

船体分段吊耳制作安装技术要求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ZY JS/S- 006-2007 船体分段吊耳制作安装技术要求 Fabrication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 Of Lifting Eye For Hull Block 2007– 07–发布试用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前言 为适应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保证船体建造过程中吊装作业的安全,满足分段(结构)吊装工艺设计、吊耳制作安装及检验的要求,使船体分段(结构)吊耳的使用逐步走向标准化,特统一制定本技术要求,并通过在公司范围内一段时间的推广应用,逐步加以完善。 本技术要求适应于我公司承建(修)的船舶产品及结构的分段吊装设计、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等工作。 本技术要求主要规定了吊耳的系列型式、制作安装要求等。 本标准由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组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标准编制人:张平

1 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吊耳系列的选用、制作及检验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修造产品的吊装作业及管理。非船产品结构可以参照。 2 引用文件 参照国内有关船厂多年应用的吊装作业标准及结合公司状况汇总编制。; 3 吊耳系列 3.1吊耳类型、示意图形及尺寸标注、安装基准见表1:

3.2 吊耳系列型号及结构型式示意图 3.2.1 A型吊耳系列,其制作安装形式见图1,规格尺寸见表2:

3.2.2 B型吊耳系列,其制作安装形式见图2,规格尺寸见表3:

施工图规范

《CAD施工图规范》 一、总则 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为了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形成设计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施工图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 1.文件内容说明: 要求:绘制单位为毫米,不保留小数;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表现说明: 图面多少可根据图面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确定,以A3打印出来层次分明又不稀疏为原则。 3.注意事项: 3.1插入图中的图块不要炸开,如需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应重新定义为图块;填充禁止炸开。 3.2注意剖视方向,索引符号指示方向应与剖视方向一致。 3.3平面图中索引立面序号时,以图面上方为起始,用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同层不同空间的立面序号以连续数字表示,如01 02 03 04 05 06…… 3.4同一幅图中,索引序号不得重复。 3.5文件完成后,必须将多余图块及设置清除,确保文件空间为最小。 3.6检查图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画面内容②尺寸标注③文本标注④图标图名⑤整体排版 3.7图面与图框内框竖线之间应留一定的距离。 3.8确保画面均衡、美观、各视图间应按照对应的原则排版。 4.尺寸标注说明: 4.1最外总体尺寸;中间结构尺寸;最内功能尺寸。 4.2等分尺寸与总体尺寸必须相等,必要时可用EQ表示。 4.3所有标准应在图纸空间视口内以1-1的标注样式标注,必要时可以在图纸空间内标注,不要重复标注。 4.4门缝、抽屉缝、搁板厚度等细节不需要标注。

4.5尺寸标注严禁炸开;严禁小数点。 5.填充说明: 详见《材料填充图例》 6.图纸目录编排(图号编号)说明: 6.1图纸目录 6.2设计说明 6.3装饰专业: 6.3.1图纸命名: 总平面图——————ZP 区域空间平面图———P (天花平面图、墙体定位图、地材铺装图、立面索引图) 立面图———————E 详图————————D (包含剖面图、大样图) 6.3.2图纸顺序: 以楼层从下至上为排序原则;每个楼层图纸依次为:平面布置图→立面索引图→墙体定位图→天花布置图→灯具定位图→地材铺装图→ 区域平面布置图→区域天花布置图→(区域立面索引图)→立面图→详图。 [注:如有总平面的(立面索引图)时,无需(区域立面索引图)重复索引。] (排序1:按照楼层总平面排序) 一层平面布置图 1L-P-01 一层立面索引图 1L-P-02 一层墙体定位图 1L-P-03 一层天花布置图 1L-P-04 一层灯具定位图 1L-P-05(如有区域平面部分时,无需总平面灯具定位) 一层地材铺装图 1L-P-06

CAD总平面图制图标准

CAD总平面图制图标准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 关于发布《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1]220号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 门共同对《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标准进行修订,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为国家标准,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原《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建筑制图标准》GBJ 104—8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 105—8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 106—87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J 114—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下达的任务,本标准编制组 对《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进行了修编。编制组首先参照1990年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提出征求意见稿,面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随后提

大型船舶船体建造识图

2. 图线及其应用: 表2-1 图线及其应用(续) 序号名称型式(宽度)应用范围示例 1 粗 虚 线 (b) 不可见板材简化线(不包括 规定采用轨道线表示的情况) 轨 道 线 (b) 主船体结构图内不可见水 密板材简化线(肋骨型线图、分 段划分图等除外) 2 细 虚 线 (

表2-1 图线及其应用(续) 序号名称型式(宽度)应用范围示例 7 细 双 点 划 线 (

3. 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按表1-4规定。 表1-4 图形符号 序号名称符号示例1 吃水符号 2 船中符号 3 轴系剖面符号 4 端 接 缝 和 边 接 缝 符 号 一 般 接 缝 分 段 接 缝 5 连续符号 6 间断符号 7 视向符号 8 肋位符号FR

表1-4 图形符号(续) 序号名称符号示例 9 小 开 口 剖 面 符 号 (无扁钢开口) (有扁钢开口) 9 (续) 小 开 口 剖 面 符 号 (无面板) (有面板) 舱底 10 剖切符号

船体分段装配图设绘要领

Q/SWS 52-003-2005 船体分段装配图设绘要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体分段装配图的设计依据、内容要点、图面要求和校审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船舶的船体生产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SWS 12-001-2001 船体制图 Q/SWS 41-003-2004 船舶结构焊接与坡口型式选用规定 Q/SWS 52-012-2003 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和通焊孔形式 3 设计依据 3.1 船舶建造方针 3.2 分段划分图 3.3 肋骨型线图 3.4 船舶结构焊接与坡口型式选用规定 3.5 船体结构理论线图 3.6 结构详细设计退审图(包括船东退审图、船检退审图) 3.7 焊接规格表 3.8 金属船体制图 3.9 船体余量布置图 3.10 船体临时通道及临时工艺孔图 3.11 船体节点详图 3.12 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和通焊孔形式 3.1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 4 内容要点 4.1 设计要点 4.1.1 分段装配图应准确反映分段所有的结构及精度、焊接等工艺信息,还应当包括标准舾 1

Q/SWS 52-003-2005 装件、其它专业提出的结构加强和预开孔等内容。其内容通过封面、组立树、分段重量重心、组立顺序图、安装材料及预舾装品目录、支柱胎架图、胎架二次划线图、外板展开图、甲板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局部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等方式进行表明。 4.1.2 船体分段装配图总体设计要领 4.1.2.1 内容要求 a)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除特记外,必须包括图号、页数、比例; b)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必须完整反映船体各类构件的组立名、零件号、板厚、材质等信息,必要时须标注几何尺寸; c) 组立内主要型材大小、板厚及材质等信息应标注在组立名下,剖面内可不需再次标注; d)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应标明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工艺孔; e) 对于可以做成永久性吊环的结构,应在装配图中反映出来; f) 装配图必须标明分段余量及余量切割阶段符号,焊接补偿量符号; g) 装配图需反映与其它专业的协调问题,其中包括:其它专业提供的通过结构的管子、风管、电缆、放水塞及人孔盖的预开孔和孔加强;参照舾装图纸确认与舾装有关联 的基座垫板,确认甲板(平台)上面有没有安装柱子和垫板,并确认这些垫板与甲 板(平台)下型材的通气孔、流水孔是否有干涉; 垫板 参照舾装图纸标明有舾装用途的管子支柱的安装精度要求; h) 结构图必须标明倾斜构件的安装角度。装配角度是指两个零件装配面与面形成的角度,只在不等于90o时才在图纸上标记。由于梁拱或舷弧完全相等而在零件之间发生 装配角度时,在形成锐角的方向标记装配角度; 2

平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平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一. 目的 为减少设计人员出现箱变平面布置图设计不统一及各种元器件与箱变间的关系不合理的情况,减少共性问题的沟通,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二.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计生产的10kV欧式箱变、10kV开闭所、35kV开闭所。 三. 职责 所有参与箱变平面布置图设计的电气设计及机械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此设计规范设计,如不能按本规范设计时应组织评审工作。 四. 内容 (一) 10kV欧变 1. 高压部分: 1) 高压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平面布置图中的高压柜尺寸应为最大尺寸,即各箱体最外边尺寸,可参考高压柜标准尺寸表。 3)当高压柜数量较少时,应设计为面朝箱变端门,且距箱变外边缘至少留150mm 距离;当高压柜数量较多时,可按背靠背布置,两侧高压柜之间至少应留下30mm 间隙,高压柜距箱变侧边缘至少留下150mm距离(如使用德理施尔高压柜时注 意二次室开门与箱变立柱的关系,可适当增加以上距离)。 4)当高压使用霍斯通环网柜,并且为背靠背布置时,高压柜距变压器室隔板应留下400mm间隙,用于安装母线联接铜棒(或者电缆);两排高压柜之间的距离 为95mm。 5)当高压使用霍斯通F单元时,应注意熔仓抽出过程中不得与任何箱体部位干涉(如各种箱体立柱)。变压器出线单元应尽量放置在箱变中心线上。 6)当高压柜面前有箱体立柱时,考虑高压柜开门是否能90度开启,如不能,则更改布置方案。 2. 变压器室部分: 1)变压器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变压器尺寸应按油变、干变尺寸汇总表的要求选择,尽量按最大尺寸布置。 3)当变压器为油变时,变压器高低压侧距相应的隔板应留下至少150mm的距离; 当变压器为干变时,变压器的高压侧距高压隔板应留下至少200mm的距离(并保证变压器高压带电体距高压隔板300mm),低压侧距低压隔板应留下至少150mm的距离。 4)如无特殊情况时,变压器布置在中心线上。 5)应在布置图中代表变压器的方框上明确写出变压器的完整型号及轨距信息。 6)当变压器带油枕时,应在平面布置图的变压器部分写明“带油枕”字样。 3. 低压室部分: 1)低压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低压柜应选择800×500×1800(长×宽×高)的改进型GGD柜,当低压电流较 大,需要使用两片母排时,应选择800×600×1800(长×宽×高)的改进型GGD柜。 3)当低压柜总数为偶数时,应面对面分两排布置,原则上低压进线柜放置在走廊上侧,无功补偿柜主放置在走廊下侧。 4) 低压柜距变压器隔板应保证20mm。 5)低压柜距箱变端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不小于150mm距离,方便人手可插入开启内锁门。 6)低压柜距箱变侧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100mm距离。 7)当低压柜数量大于等于3面时,应设低压室走廊,走廊宽度至少保证1000mm。 8)当低压柜数量小于3面时,可不设低压室走廊。 9)低压柜为品字型布置时,中间的低压柜与两侧低压柜之间距离为50mm(如使用600mm深的低压柜时,此距离应为100mm)。 10)低压柜的上门及下门的开启方向应保持一致,且所有低压柜开门方向有利于人在低压室内的逃逸。 11)低压室内如有走廊时,应设下人孔(700mm×700mm),下人孔距箱变端面外边缘应为250mm,保证下人孔不与箱变基础干涉。设计箱变地基下人孔时务必与箱变的建议基础图相结合,不要有墙体或槽钢堵住下人孔的问题; 12)低压室无走廊时,箱变基础图应设计为下人孔在箱变外,传递基础图时应特别注意。

(完整版)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内蒙生活区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盘锦辽河化工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三年十二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达建筑物外轮廓线。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1)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高层为18m X l8m小高层为15m X l5m,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范围: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场地进深高层围18m,小高层可15: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场地坡度不大于5%。 (2)说明 1)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下的管沟、暗沟、水池、生化处理构筑物及地下车库顶板,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荷载。 2)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上方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停靠和操作的难以拆除的固定障碍物,如花池、树

绿化设计总平面图标准及要求

绿化设计总平面图标准及要求

关于明确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绿化设计总平面图 制图标准及要求的通告 各建设项目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行政许可事项,提高审查工作效率,经研究,我局要求所有建设项目的报建图纸在满足《长沙市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程序性规定》要求的基础上,还须单独提供绿化设计总平面图,该图纸将作为审查的重点。现将绿化设计总平面图制图标准及要求明确如下: 1、绿化设计总平面图应单独提供2份cad蓝图,并加盖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法人章。图纸比例尺为1:500或1:300。图纸上方应标出项目名称及图纸名称等相关信息(如:某小区绿化设计总平面图)。 2、绿地布局应明确示意,界定每块绿地的边界和范围。每块绿地应采用填充的方式进行表达,小区内公共绿地和其他附属绿地应采用不同的填充方式。为表达清晰,铺装装饰线不宜在图中体现。项目重点区域(临城市道路的绿化、消防扑救面、消防通道两侧、主次入口处、屋顶花园等)应标示出主要乔木种植点及其树种。 3、标出主要地形的竖向标高,包括水面及池底标高、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区域及覆土标高、挡土墙护坡标高、屋顶绿化建筑顶及覆土标高。

4、标出主要尺寸,包括临城市道路绿带宽度尺寸、在绿带内设置的出入口宽度尺寸、建筑退让尺寸、组团绿地尺寸、道路及主要游路宽度尺寸等。 5、标出用地红线、绿线、地下车库范围线、建筑边线、组团绿地边线、采取微地形处理区域的等高线等,上述各线应标示清晰。 6、标出建筑栋号数及层数。 7、项目用地范围内在城市控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地块的,应标出用地块地界线。界线上若布置有构筑物(如挡土墙、通透式围墙等),应在图纸上明确标示出。 8、在原审定规划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绿化设计方案中补充增加绿地的,应在图纸中标示出增加绿地的示意及其尺寸和面积。 9、提供经济技术指标表。 附:经济技术指标表(样表)

《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标准

《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船体结构与船体图识绘》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船舶工程技术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能力训练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船体结构的模型、实船、船体图样的识读及船舶图样的绘制,认识船体结构的形式、构件种类、构件名称,掌握船体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则和船体图样的绘制方法,从而具备船体加工与装配、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前期准备。 后续课程是“船体放样”、“船体建造工艺”、“船舶质量检验与管理”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对船体结构和船体制图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基本技能,和把图纸转化为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船体结构分析能力和识图、制图能力,为学生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船舶企业从事船舶生产设计、船体检验、计划调度、编制建造工艺等岗位打下基础,使学生具备胜任船体检验员、计调员、船体工艺员等工作岗位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体方向)在船体结构的认知及识图、绘图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任务为线索,以“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包括船体结构、船体图识读和绘制、船体结构节点的模型制作及型线图、分段结构图等图样的手工及计算机绘制,将船体结构的认识和船体图识读与绘制融为一体,让学生用纸板制作船体结构用型材、板材和结构节点模型,加强对对船体结构的认识,理解船体结构的视图表达,让学生通过识读、绘图等活动,增强各种图样识读和绘制的实践技能,掌握型线图、分段结构图等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制方法,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重点突出识读、绘图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密切结合专业能力要求,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交替的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积极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媒体与学习机会,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识读、绘制船体图样、船体结构节点的模型制作及型线图的绘制方面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8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读图、绘图的训练过程中,逐步掌握船体结构的分析能力与识读

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体分段划分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大型油轮、散货轮、FPSO等民用船舶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其它船舶也可参照使用。 22设计依据 分段划分的基础:以船体初步设计阶段的初定船体分段的划分为基础,在详细设计以前完成和确定。 33设计准则 3.1结构特点与强度 3.1.1环形接缝应尽可能避免布置在船体总强度或局部强度的受力位置,如船舯、船梁剖面突变处,以及每一肋骨间距的中点。 3.1.2 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如甲板大开口(货舱口)的角隅、上层建筑的末端、主机基座纵桁末端、双层底向单底结构过渡的部位(与分段接缝距离应超过一档肋距或纵桁间距)、机舱海水箱,应避免布置分段接缝(参见图 A.1)。 3.1.3对纵骨架式的船体,应尽可能减少横向分段接缝的数目;为保持一定的长度,必要时可将分段作纵向划分。对横骨架式的船体,一般尽可能减少纵向划分,以保持结构的连续性。 3.1.4 对同类型结构,如横向封闭型结构(如边水舱、双层底)、甲板或舷侧的平面板架结构等,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的划分方法(参见图B.2、图C.4)。 3.1.5 分段接缝应尽可能选择在结构原有板缝或节点零件(如肘板)的连接部位。尽量采用优化设计使分段的长度与结构强度要求的分布区域相匹配,达到减少钢板拼缝的目的。 3.1.6分段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使不致因焊接、火工校正及翻身吊运而引起较大的变形。 3.2工艺和施工条件

3.2.1 货舱区平行舯体部分,要充分利用平直分段流水线,满足平直分段流水线的生产工艺要求,并保证平直分段的重量和尺寸在平直分段流水线的生产能力范围之内(尺寸在20米×20米以内,高度在5米以内,少量分段高度可在7米以内);上下边水舱分段主要考虑尺寸和形状,同时也要考虑加强和翻身吊运的方便性,要满足曲面生产中心的生产能力(尺寸在20米×20米以内,少量分段可超长,高度在12米以内);艏、艉分段以结构合理性划分。 3.2.2 分段应尽可能根据钢板的尺度划分(长度和宽度,但主要是长度。钢板的常用尺寸为4米×20米,单张板重量在20吨以内,最佳长度取19970毫米。但公司可流转钢板的最大规格为 4.5米×22.5米),以减少对接缝,提高钢材利用率。 3.2.3 分段的划分应考虑装配和焊接的方便性。尽量在大接缝处创造比较良好的操作空间,同时考虑舾装、涂装的方便性。分段尽量形成开敞式,以便出砂、搭脚手架,检查和涂装作业等(参见图A.2、图C.4)。 3.2.4 分段的划分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采用自动和半自动焊接。为此,船体平行舯体以及平直部分的分段尺寸,可划得大些,艏艉部位曲型较大的分段则可划得小些。同时,曲度较大不能采用自动焊的部分,应尽可能不要与平直部分划在同一分段内。 3.2.5 单一产品的分段,应尽可能利用结构上的特点,减少或简化制造分段所需的工艺装备(如胎架、加强材等)。 3.2.6 分段接缝的位置,应为船舶预舾装和涂装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如充分考虑相邻分段安装件的布置,分段内的舾装单元与结构的配合,尽量减少接缝处的管子接头,使分段具有单独进行密性试验的条件。尽量保证封闭型舱室涂装的完整性,减少焊缝对舱室涂装的破坏等。 3.2.7 分段接缝处结构的参差(即板与骨架的相对位置),应考虑船坞装配的程序及操作的方便性。目前采用的接缝处参差的形式有两种:“阶梯形”和“平断面形”(即“一刀齐”)。阶梯形结构应设在同一肋骨间距内,以利操作和控制焊接变形。 3.3生产计划和劳动量

如何布置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厂、木工棚、钢筋原材料堆场、周转架料及砂石等原材料堆场、半成品堆场) (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场外交通的引入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研究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当大宗材料由铁路运来时,首先要解决铁路的引入问题; 当大批材料是由水路运来时,应首先考虑原有码头的运用和是否增设专用码头问题;当大批材料是由公路运入工地时,由于汽车线路可以灵活布置。因此,一般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场外交通的引入。 1.铁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铁路运入工地时,应首先解决铁路由何处引入及如何布置问题。一般大型工业企业、厂区内都设有永久性铁路专用线,通常可将其提前修建,以便为工程施工服务。但由于铁路的引入将严重影响场内施工的运输和安全,因此,铁路的引入应靠近工地一侧或两侧。仅当大型工地分为若千个独立的工区进行施工时,铁路才可引入工地中央。此时,铁路应位于每个工区的侧边。 2.水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水路运进现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码头的吞吐能力。当需增设码头时,卸货码头不应少于两个,且宽度应大于2.5m,一般用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3.公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公路运进现场时,由于公路布置较灵活,一般先将仓库,加工厂等生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说明

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序、文明、安全、环保的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包括: 1、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要求,按施工总平面图规划分阶段实施施工总平面布 置,并做好总平面图的管理。 2、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掌握环境信息,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及周边环 境,材料、设备、成品保护得到有效控制。 3、建立和执行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制度,落实防范范围和责任,检查和救护系统 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4、建立现场卫生防疫管理网络和责任系统,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并检查职业健康服 务和救援的有效性。 5、制定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料的三废防治,或处理方案。 6、施工平面规划设计原则: a、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地面积少。 b、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c、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 相互干扰。 d、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物和现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 用。 e、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离设置。 f、符合节能、环保、安全、消防等要求。 7、施工平面图设计要点: a、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施工现场宜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大门应考虑周边 路网情况,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大门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车辆运输要求, 尽可能与加工场地、仓库的位置要求一致。 b、布置大型机械设备。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覆盖范围,可吊物件的运输和堆放。 c、布置仓库堆场。尽可能接近使用场地,考虑交通线路,卸货时间长的仓库应 远离路边。 d、布置加工厂。有关联的加工厂地尽量集中,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减少运输量。 e、留置内部临时运输道路,保证材料运输、停放都不影响正常施工。 f、布置临时办公场所,尽量设置在工地入口处。 g、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动力设施,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处,尽 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但应有充分的蓄电能源装备。临时水池、水塔尽量 设在屋面,与消防用水可一并考虑。 h、要有系统的门禁和巡更报警装置。 i、施工平面图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报批。

船体主要构件结构图

船体结构图 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1 施工任务划分 由于本工程量较大,工期要求较紧,施工机械设备较专业,为保证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本工程全面展开施工。 主要指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或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及其制约关系。主要解决时间搭接上的问题,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程序的安排,安排好竣工扫尾工作。 施工阶段配备劳动力进行流水作业,同时施工,统筹安排,组织平面,立体作业,从而能让劳动力和机械合理使用,达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作用。精细组织、精心施工,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清除避免施工中质量通病,保证优质工程。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本工程工程量大、交叉作业多,为了保证场交通顺畅和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减少现场材料、机具相互影响降低工效,减少环境污染,对现场平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 (2)布置依据 招标文件有关要求及总公司形象要求; 业主提供的区域布置图; 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3)施工平面布置图

(4)现场围蔽 施工现场按招标文件、省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做法达到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5)办公设施 本工程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以便于施工统筹协调。办公区设在现场西南角,采用活动集装箱式房。其主要设施有: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等。 办公室统一配备办公桌椅,会议室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微机房配备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办公室。 (6)生活设施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的设置生活区。 (7)其它配套设施 排水设施。 (8)临时设施布置及临时用地表

(9)现场临时用电设计 管理方案 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根据我们承建大型工程的惯例以及施工同类型工程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下列管理方案: 强化临时维修改造设施管理,配合工程正常进行; 维修改造设备的布置选型原则上按照业主提供的条件实施,局部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工作质量标准:根据ISO9001系列要求,建立起组织、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五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规和标准要求 除遵照业主、上级指令外,还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的下列规和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 管理制度 专业施工制度:针对升降施工设备,临时用电设施的特殊性,组建安装及专业电气维修组,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施工交底制度:所有临时装饰及机械拆装施工均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采用层层审批和层层交阍,落实好责任,保证质量。 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工作实行层层责任制,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技术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含横道图和平面布置图)

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课程设计书 姓名: 学号: 2080****045 班级: 08土木一班

一、设计条件 1.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筑名称:某住宅小区的2单元四层的住宅楼,位于小区西南角。建筑地点:某市里东部。建筑面积为1425.47 m,建筑层数、高度:本工程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3.1 m.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非抗震。防火设计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自然地坪下0.8m为素填土,填土下层为4.5 m的砾石粉土和粉土层。地下水多为无压潜水,地下水在地表下1.8 m。水量一般,主要受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补给,水质类型多为HCO3-Ca或HCO3·Cl-Ca型等,矿化度较低。 建筑物西、南两侧为该处地界的围墙,围墙外侧为马路,东、北两侧均为空地,场地较为宽敞。 3.气象条件 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雨集中且持续时间长、梅雨明显。年降水量1500~1700mm,其中4~7月份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构成本区的梅雨期。 4.施工工期 该工程计划工期为80d,,拟于9月1日开工,要求在同年11月竣工。 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市建×公司承担,该公司各分派一个项目部和施工队负责。该队瓦工20人,木工16人,以及其他辅助工种工人如钢筋工、机工、电工及普工等共计80人。根据施工需要有部分民工协助工作。装修阶段可从其他施工队调入抹灰工,最多调入20人。 施工中需要的电、水均从城市供电供水网中引入。建筑材料及预制品件可用汽车运入工地(运距10km)。塑钢门窗由市门窗加工厂制作(运距7km)。 临建工程除工人宿舍可利用已建成的家属公寓楼外,其他所需临时设施均应

船体分段装配

船体分段装配 船体是分段的集成体,而分段是集中材料最多,物品最齐,耗时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中间产品”。它是船体装配工艺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体建造中,它直接影响船舶产品的质量,建造周期、制造成本和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分段区域分为船尾区、机舱区、货油区、船艏区和上层建筑区。船艉区由轴架立体分段、舵臂立体分段组成。机舱区由机座底部分段,一、二、三半立体分段组成。货油舱区由底部分段、边水舱分段、舷侧分段、顶边舱甲板分段、中心甲板分段和纵横舱壁分段组成。船艏区由球鼻底部分段、压载舱立体分段、锚链舱立体分段和帆缆舱立体分段及前楼甲板分段。上层建筑区由艇甲板、多层居室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等立体分段组成。 分段按形态可分为四大类:平直分段(包括平面分段和曲面分段)、立体分段、球型艏、艉分段和基座(主机座)联体底部分段。船体分段制造装配工艺的叙述按由船艉至船艏方向排序的有代表性的典型分段进行。 第一节船艉框架分段“AB02”分段制造装配 随着造船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承建的船舶越造越大,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舶越造越多。而这些大型运输船舶的艉部多为球艉柱(见示图8—1),其型线变化特别大。正看像似一个瘦颈花瓶。它的结构不再是中小型船舶的铸钢组合段拼焊而成。而是用艉轴壳铸钢件和钢板结构的组合艉柱。艉柱框架分段“AB02”的艉柱由五部分装焊而成,型线柱包板(包括鞍型板、虾壳板和蚌壳板),艉轴壳、舵臂过渡板、水平隔板及纵桁隔板。 示图8—1 1、“AB02”分段制造要领 (1)建造方式:以艉尖舱横隔壁为基面卧造。轴壳在托架竖装全拢、艉柱小分段以左侧为基面侧造。 (2)胎架形式:轴壳总组竖造“井”字托架。艉柱侧造胎架,分段合拢平面胎架。 (3)制造顺序:横舱壁铺板→前、后轴壳总合拢→球艉柱胎架制造→艉柱小分段装焊→艉柱小分段吊装→贴装外板→吊环及加强装焊→施焊→完工测量→提交船检及船东。 (4)要领:球艉框架分段的制造是采用片段分离装焊。然后以艉尖舱水密舱壁的基面进行组合而成。 2、托架及专用胎架制造 胎架,已在胎架的章节中作过陈述,而球艉框架分段属于特殊胎架,故作专用叙述。胎架共分三种形式,即轴壳合拢托架、球艉柱特殊胎架和分段平台胎架。 (1)托架制作

中天建设现场平面布置设计要求教学内容

安全文明在手,天下我有! 平面布置原则 1、平面图布置应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境保护要求。 2、场内道路畅通,满足施工和消防要求,运输方便。施工现场能正常组织排水。 3、施工材料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减少二次搬运。 4、垂直运输设备可以正常安装与拆除。 5、现场布置紧凑,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场地,便于管理,做到少 硬化,多绿化。 6、施工区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有相应的隔离措施。 7、临时用房选址合理,应避开建筑物和管线的位置,防止不必要的搬迁。 8、临时设施的布置应便于工人生产和生活,办公用房靠近施工现场,娱乐活动设 施应在生活区范围内。 总平面图包含的内容 1、在建工程建筑物具体位置、施工通道、临时用电用水布设、现场排水。 2、大门、门卫室、围墙、大门口车辆冲洗设施及三级沉淀池。 3、施工现场标识标牌位置(八牌二图、班前讲评台、消防台、宣传栏等)。 4、办公区(会议室及各职能办公室设置情况、停车处、绿化)。 5、生活区(宿舍楼、厕所、厨房和餐厅、医务室、民工学校、职工活动室、盥洗室和 浴室、洗衣房、晒衣区和雨天晾衣棚、停车棚、化粪池、隔油池、绿化)。 6、施工区(总配室、试块养护室、土建仓库、班组仓库和危险品仓库、班组工具间、 茶水亭和吸烟区、各类加工棚、可回收废料池、不可回收废料池、大中型机械、安全通道、搅拌场地和三级沉淀池、现场材料堆放的场地、绿化)。

门柱做法: 采用定型化格构柱做法,型钢龙骨+铝板(或白铁皮),底部用化学螺栓固定(或与基础预埋件焊接)。门柱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抵抗风力等荷载,刷防锈漆+白色油漆和中天蓝涂料。 1、门柱采用外砖砌、内浇捣砼柱,砼柱内配钢筋,表 面1:2水泥砂浆粉刷。门轴预埋铁件确保有足够的 锚固力,门轴设置在门柱内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