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17
掌指骨骨折的固定方式选择,你都清楚吗?掌指骨骨折是手外伤时常见的骨折,约占手外伤患者的1/4。
由于手部结构细微复杂、活动功能精细,手部骨折处理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远较其他长管骨骨折治疗复杂。
保证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是掌指骨骨折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为了恢复手部的功能,骨折常需适当的固定,过去常用石膏外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但常因固定不确切或固定时间长,不利于术后关节早期康复训练,对手指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较大,给手的功能康复带来了一定困难。
现代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地采用较坚强的内固定,如微型钢板螺钉固定等。
治疗原则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原则:解剖复位,轻便又牢固的固定,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炼。
对于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的骨折和其他的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同样是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和早期功能活动。
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时应力求达到解剖复位,不能出现旋转、侧方成角或向掌背>10°的成角移位。
如果出现掌指骨骨折端旋转或侧方成角移位时,会改变手指正常屈伸运动的轨迹,,使其在屈曲时与相邻手指发生推移或跌落,影响手指功能的精确性;而向掌背成角移位>10°时,则破坏骨与肌腱平滑的接触面,增大肌腱屈伸活动的阻力及活动范围,并出现肌腱慢性损伤,诱发肌腱断裂的风险。
掌骨与指骨骨折耐受旋转畸形的能力相似,而掌骨对于短缩移位及背侧成角移位的耐受能力优于指骨。
腕掌及掌指关节可以代偿掌骨的成角畸形,且环小指较示中指更能适应掌骨的成角畸形。
当掌骨向背侧成角超过30°时,才会明显表现出由于手内在肌短缩引起的握力减弱。
手术入路掌指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比较简单,一般都采用背侧切口入路,如图4-14。
第二掌骨的切口偏桡侧而第五掌骨切口偏尺侧,第三、四掌骨常取中间切口入路。
如遇相邻的两块掌骨同时手术时,则取中间S形切口,兼顾两个手术部位。
固定方式选择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材料较多,如克氏针、螺钉、钢板及外固定架等,其中尤以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内固定应用最多。
螺钉内固定法、克氏针内固定法及微型钢板(LT直型)法对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螺钉内固定法、克氏针内固定法及微型钢板(lt直型)对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诊疗的96例(115处)掌指骨骨折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a、b、c三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a 组28例(32处)采用螺钉内固定法;b组35例(41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c组33例(42处)采用微型钢板(lt直型)法。
比较各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结果:a 组手术时间最短,b组骨折愈合快,c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最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20°为优,180°~220°为良,220°为优,180°~220°为良,<180°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可得:a组手术时间最短,b组骨折愈合快,c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最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掌指处由于经常活动受力,是骨折好发处,且此处结构复杂、功能精细,对于骨折复位治疗要求很高,常规治疗方法例如外力复位、石膏固定并不完全适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得到实施采用,其中以螺钉内固定法、克氏针内固定法及微型钢板(lt直型)法应用最为广泛[2]。
这三种方法均在手术切口后进行内固定,可以更好的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利于患者康复。
本文对96例(115处)掌指骨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分组治疗,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三种方法的优劣。
微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
【适应证】
同本章第四节“克氏针内固定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体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3.切口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
4.手术操作
(1)切开并剥离骨膜,显露骨折端。
清理骨折部位的血肿、软组织或瘢痕,露出新鲜骨质。
(2)复位骨折,选择合适的钢板,经塑形后,置于骨骼表面,用钢板固定器暂时固定。
(3)如为横形骨折,可采用加压固定的方法依次打入螺丝钉。
如为短斜形骨折,可在钢板中央孔内,垂直骨折线的方向打入1枚加压螺丝钉,然后以中和的方式打入剩余的螺丝钉。
如为陈旧骨折,清理骨折端后,需要在间隙内填入松质骨或皮松质骨块,然后以中和的方式固定。
(4)逐层缝合,术后可不用外固定。
【注意事项】
1.固定牢固,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
2.在打人第2枚螺丝钉之前,一定要将手指弯曲,确定没有造成骨折处旋转畸形。
3.治疗掌骨颈骨折时,可以选择特制的钢板。
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比较发表时间:2009-12-17T15:31:33.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8期供稿作者:李振强李浪钟世祥[导读] 比较分析应用克氏针、钢丝捆扎和微型钢板螺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李振强李浪钟世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手外科 529100;广东省江门市手外科研究所 529100)【中图分类号】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8-0088-02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克氏针、钢丝捆扎和微型钢板螺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掌指骨骨折,根据不同部位和骨折性质,采用普通克氏针、微型钢板、钢丝等单独或联合应用的效果。
结果 65例经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确实有效固定骨折部位,辅以相应的功能练习,58例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克氏针、钢丝和微型钢板各有优缺点,应遵循不损伤关节周围组织或腱周组织,不加重原有骨折的原则,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内固定物。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治疗方法也很多,本文总结了自2004年至2008年10月中我科收治的65例掌指骨骨折的病例,根据病人的经济和骨折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了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捆扎、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或联合使用,通过对病例的治疗和随访,比较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症和优缺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收治掌指骨骨折65例(82指),其中男35例(43指),女30例(39指),年龄17-72岁(平均34.5岁);重物压伤44指,切割伤15指,碰撞伤23指;单发性骨折53例,多发骨折性12例;开放伤49指,闭合伤33指;掌骨骨折37指,指骨骨折45指;骨干部骨折35指,远近端骨折47指(其中累及关节面33指);粉碎性骨折43指,斜形或螺旋形骨折21指,横形骨折10指;粉碎骨折合并骨质缺损8指,合并肌腱损伤25指。
⾻科常⽤内固定器械⾦属⾻科植⼊物为⾻科医师进⾏⾻固定⼿术提供了⼀种⼿段,在⾻折处理和重建外科中颇具帮助。但植⼊物本⾝的作⽤,仅仅是协助⾻的愈合,⽽并⾮企图取代正常的⾻结构。
是安放于⾻折部位的体内夹板。⾻及周边软组织的⼤⼩和承载可能会最终导致⾦属植⼊物的断裂。
需要保持⾻折段处于制动状态,直⾄达到牢固的⾻性愈合。⼀内固定器械有分类⾦属接⾻钢板类接⾻螺丝钉类⾻钢钉针类髓内类⾻外接类
⼆⾻外部固定物之钢板螺钉类普通钢板:直型钢板材质为不锈钢、钛合⾦可⽤以长⾻⼲部⾻折
普通加压钢板为直型普通型中螺丝孔为⼀长斜形造形,在旋转螺丝钉进⼊⾻质时,可收紧⾻端,对⾻折端形成⼀压⼒,称加压钢板。
多孔加压直形钢板同单孔加压钢板,其为多个加压孔,不⼼考虑使⽤唯⼀的加压孔施⾏加压。但加压作⽤仅为上下各⼀个孔起作⽤。
限制接触形加压钢板系直形钢板系统,其底部为不平之结构,使⽤时可避免对⾻质的压迫,为限制接触型。异形(解剖型)钢板L形双曲钢板(左右式)⽤于胫⾻平台⾻折
异形(解剖型)钢板-2L形单弯钢板(左右型)
异形(解剖型)钢板-3T型钢板
锁⾻钢板胫⾻远端外侧钢板锁⾻⾻折之异形钢板:⽤于肩锁关节脱位
异形钢板之⾻盆因可在外⼒下变换形态所以⽤于⾻盆⾻折现也可⽤于长⾻⾻折内国定
四翼异形钢板之肱⾻头:⽤于肱⾻上1/3⾻折
锁⾻钢板⽤于锁⾻⾻折
股⾻远端髁钢板⽤于股⾻下1/3⾻折和颗的⾻折
肱⾻髁上⾻折之异形钢板:Y型钢板⽤于肱⾻远端⾻折
胫⾻远端外侧钢板(左右式)⽤于胫⾻远端⾻折和外踝⾻折(需加强是应⽤)
微型钢板⽤于⼿、⾜⾻折克⽒针⽆法良好固定的患者
微型⼿指钢板三股⾻颈或粗隆⾻折系列⼈⼯髋关节假体常⽤于头下型股⾻颈⾻折也可⽤于股⾻头坏死等
PFNA适⽤于股⾻粗隆间⾻折和转⼦间⾻折内固定
空⼼钉固定股⾻颈⾻折可⽤多枚空⼼钉予以固定
四膝关节系列股⾻远端⾻折可⽤外固定⽀架也适⽤股⾻远端锁定板也可⽤解刨板
膝关节置换适⽤于劳损或创伤引起的膝关节活动受限
胫⾻平台⾻折L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