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体层摄影技术在头颅五官方面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7.80 KB
- 文档页数:1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虽然这三种检查方法对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3],但X线检查较CT和MRI检查相比,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检查迅速等优势,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影像学中将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定为:颈椎的正常曲度消失,甚至变直,少数为反曲;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或有骨刺形成,多见于第4或第7椎体及钩突;后纵韧带钙化,呈条状、串珠状或不规则斑点状;椎间孔变小或形状不规则;个别椎体滑脱;个别椎管变窄[4]。
以往,常规X光所摄取的颈椎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能够明确颈椎生理曲度有无异常、后纵韧带有无钙化、骨质有无增生或骨刺形成,不仅对患者颈椎稳定性的诊断准确率较高[5],对明确颈椎病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常规X光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在明确寰枢关节是否出现脱位或缺失、齿状突有无骨折、第七颈椎的横突是否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颈椎在进行伸屈时异常活动度是否正常时,由于组织器官的重叠,影像清晰度较差,部分影像不易观察,尤其是对于颈椎病早期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漏诊率较高。
而动态X光片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常规X光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所显示不清的征象,有助于明确颈椎病早期的诊断。
除此之外,经临床研究显示,在颈椎病的早期,由于颈椎间盘发生变性,小关节软骨也出现了退行性变性,导致椎体排列失稳,尤其是寰枢关节处稳定性减退[6],动态X光片检查能够通过观察齿状突和枢椎棘突轴钳有无重叠率及前屈侧位片有无成角位移及水平位移,从而明确椎体排列有无失稳,尤其是寰枢关节处的稳定性来明确颈椎病早期的诊断,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疑似早期颈椎病的患者实施动态X光片检查不仅诊断准确性高,还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检查迅速、无创伤性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徐伟,赵清河.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02(02):453.[2]卢凤银.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药前沿(临床研究),2013,8:194.[3]刘广军.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疗效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0):122-123.[4]周卫锋.CT结合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10):71-72.[5]吴婷婷.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4):123-125.[6]高德刚.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运用[J].医学信息,2011,24(4):2450.牙齿不仅是咀嚼器官,也是语言功能的重要辅助器官。
放射医学技术师《专业知识》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与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无关的是((江南博哥))。
A.被照体原子序数B.被照体密度C.X线质D.散射线E.被照体面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
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
[单选题]2.X线穿过人体后,强度分布出现差异,称为()。
A.物体对比度B.X线对比度C.天然对比度D.吸收对比度E.影像对比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X线对比度:X线对比度(Kx)又称射线对比度,X线到达被照体之前X线是强度分布均匀的一束射线。
当X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形成了强度分布不均,这种X线强度的差异称为射线对比度。
[单选题]5.乳腺摄影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低电压摄影B.常规摄取轴位及侧斜位C.使用双面增感屏D.应对乳腺施加压迫E.选用高分辨率胶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增感屏的荧光体能吸收软射线,晶体颗粒细微,且只使用单面后屏。
[单选题]6.多层螺旋CT对X线球管的要求最关键的是()。
A.旋转速度B.外形尺寸C.焦点大小D.阳极热容量大E.冷却方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螺旋CT需要球管连续旋转曝光,因此要求散热能力强,热容量大。
[单选题]7.与X线体层摄影比较,CT最主要的优点是()。
A.无层面外组织结构重叠干扰B.采用激光相机拍摄C.辐射剂量较低D.可连续扫描E.体位简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CT图像是真正的断面图像,无层面外组织的重叠,图像清晰,密度分辨力高。
[单选题]8.下列曝光时间适用于心脏摄影的是()。
A.0.01sB.0.3sC.0.5sD.0.8sE.1.0s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心脏摄影时的呼吸方式是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心脏摄影时间为0.01s。
[单选题]9.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称为()。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冲刺试卷二[单选题]1.内听道病变通常选用的摄影位置是(江南博哥)A.柯氏位、瓦氏位B.头颅侧位、后前位C.汤氏位、许氏位、梅氏位D.斯氏位、颅底位、汤氏位E.伦氏位、头颅前后位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斯氏位是显示内听道的最佳体位,颅底位、汤氏位显示也较清楚。
[单选题]2.颈椎张口位摄影,错误的是A.上颌切牙咬合面与乳突尖连线垂直于床面B.头后仰C.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D.尽量张大口E.主要观察寰枢椎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中心线应垂直射入暗盒。
[单选题]3.骶骨前后位摄影的中心线A.垂直投射B.向头侧倾斜15°C.向足侧倾斜15°D.向头侧倾斜45°E.向足侧倾斜45°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骶骨因稍后倾走行,前后位摄影时应使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
[单选题]4.关于肩关节前后位摄影,错误的是A.显示肱骨头与关节盂关节间隙的切线像B.身体矢状面必须平行于胶片C.肩胛骨喙突对准胶片中心D.中心线对准喙突投射E.可检查肱骨近端骨质病变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肩关节前后位摄影,应该使肩关节尽可能贴近暗盒,身体矢状面必须平行于胶片是错误的。
[单选题]5.腹部CT扫描前的相关准备不包括A.检查前不能服用含有金属的药品B.检查当日空腹C.患者应携带其他影像学资料及其他临床相关检查资料D.CT增强患者可不做碘过敏试验E.口服1.2%的泛影葡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CT增强检查患者需做碘过敏实验,严防发生过敏反应产生不良后果。
[单选题]6.CT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不包括A.患者须携带有关检查资料B.被检查患者的家属不能进入CT室C.对患者应作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D.对于不能合作的患者事先给予镇静剂E.需要做增强的患者做或不做过敏试验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增强检查须进行碘过敏实验。
[单选题]7.下面哪项不是颅脑CT扫描的适应证A.颅脑外伤B.脑血管意外C.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D.头晕E.脑萎缩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颅脑: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发育异常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韧致辐射:具有高能量的带电粒子通过物质量,在核电场作用下急剧减速所发出的电磁辐射。
2、X线体层摄影:简称CT是X线扫描术和电子计算机密切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
3、窗口技术:是指调节数字图像灰阶亮度的一种技术,即通过选择不同的窗宽和窗位来显示成像区域,使之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
4、切线方向:5、反转时间:反转时间仅出现在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脉冲序列中,是指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6、听眉线: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7、MR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1技术,获取突出水信号的重T2WI,和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指对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
)8、X线对比度:又称射线对比度,当X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形成了强度分布的不均。
9、脉冲序列:指具有一定带宽、一定幅度的射频脉冲和梯度脉冲组成的脉冲程序。
10、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体素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真实反应任何一种组织真实的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部分容积效应。
11、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12、容积扫描:是指在计划检查部位内,进行连续的边曝光边进床,并进行该部位容积性数据采集的检查方式。
13、密度分辨力:又称低对比分辨力,是从影像中所能辨认密度差别的最小极限,是对影像细微密度差别的辨别能力。
14、伪影:伪影指不能真实反映组织结构,同时可能影响诊断的影像。
15、靶扫描:仅对被扫描层面内某一局部感兴趣区进行图像重建。
16、激励次数:信号平均次数,指数据采集的重复次数。
医学影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病人仰卧,影像增强器转至病人左前方的摄影方向称A、足头位B、复合位C、头足位D、左前斜位E、右前斜位正确答案:D2.X线的生物效应的最终阶段是A、物理阶段B、生物学阶段C、物理化学阶段D、化学阶段E、生化学阶段正确答案:B3.拍照踝关节侧位,中心线应对准:A、内外踝连线中点向上1cmB、跟骨中间C、外踝D、内踝E、跟距关节正确答案:D4.足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第三跖骨基底部B、第三跖趾关节C、内、外踝连线中点D、距骨中点E、第三跖骨头正确答案:A5.属于上肢带骨的连接关节是A、指间关节B、腕关节C、肩关节D、肘关节E、肩锁关节正确答案:E6.两组织间产生最大X线对比度的是A、骨与肌肉B、骨与脂肪C、肌肉与空气D、骨与空气E、肌肉与脂肪正确答案:D7.骶骨前后位摄影的中心线是A、向头侧倾斜45度B、向足侧倾斜45度C、向足侧倾斜15度D、向头侧倾斜15度E、垂直投射正确答案:D8.观察舟状骨,应该摄A、腕关节尺侧偏展位B、腕关节侧位C、腕关节后前位D、手后前位E、腕关节斜位正确答案:A9.后前位投照头颅时,什么线应该垂直于床面:A、听鼻线B、听皉线C、瞳间线D、听口线E、听眶线正确答案:B10.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1 2 3 45 6 7 8 书写方式,代表的是A、磨牙B、乳尖牙C、恒牙D、乳牙E、切牙正确答案:C11.不宜用腹部仰卧前后位摄影的是A、观察腹部钙化B、观察泌尿系结石C、观察腹部异物D、观察造影显示E、观察肠梗阻气液平面正确答案:E12.滤线设备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一般须超过A、65KVB、70KVC、55KVD、75KVE、60KV正确答案:E13.膝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髌骨上缘1cmB、髌骨下缘2cmC、髌骨下缘D、髌骨中心E、髌骨上缘正确答案:C14.髂骨、耻骨和坐骨的总称,是A、坐骨B、闭孔C、髂嵴D、髋关节E、髋骨正确答案:E15.X线影像的边缘不清晰,称为:A、半影B、吸收模糊C、颗粒模糊D、影像重叠E、斑点正确答案:A16.关于阴性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易产生气体栓塞B、二氧化碳不易产生气体栓塞C、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大D、空气在器官内吸收较快E、空气是阴性对比剂正确答案:D17.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由大变小的顺序是A、骨、肌肉、脂肪、空气B、骨、脂肪、肌肉、空气C、脂肪、骨、肌肉、空气D、肌肉、脂肪、骨、空气E、肌肉、骨、脂肪、空气正确答案:A18.关于X线影像放大的叙述,错误的是:A、影像的放大率M=S/GB、焦~片距越大,影像放大就越大C、X线摄影中焦点与胶片保持足够远的距离D、心脏测量FFE、要在200F、mG、影像放大率模糊值不应超过0.2mm正确答案:B19.股骨颈骨折观察前后移位时,理想摄影体位是A、侧卧髋关节侧位B、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C、股骨颈前后位D、髋关节侧斜位E、髋关节正位正确答案:B20.作为胶片乳剂膜中明胶的性质,错误的是A、提供感光中心B、具有多孔性,有利于影液渗透和胶片制作C、易溶于水D、保护溴化银晶体颗粒不结块、不沉淀E、具有热熔冷凝性正确答案:C21.应用于医学领域最早的辐射能源是A、β线B、镭C、钻D、X线E、y线正确答案:D2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欧文氏位一双55°B、劳氏位一双15°C、梅氏位一双40°D、伦氏位—双35°E、许氏位一双25°正确答案:B23.关于管电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加于X线管两极间的最高有效值电压B、是指加于X线管两极间的最高平均值电压C、最高管电压与X线管的长度、形状。
【编号】B4.2.2.29【名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别名】【适应证】X线计算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是X线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物体的体层面进行图像重建的一种新技术。
自1972年第一台适用于头颅检查的CT机研制成功以来,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检查范围也扩展到全身各个部位。
1.头部(1)头部外伤:特别是对颅内出血的定位、定性、定量具有特殊意义。
而且可协助指导颅内血肿的处理。
(2)颅内肿瘤:CT为较为安全无创而可靠的方法。
经平扫及增强检查多数能够诊断。
(3)颅内感染:对诊断颅内脓肿效果理想。
对脑炎的鉴别诊断及对脑膜炎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也有帮助。
(4)脑积水:CT有特殊效果,可将阻塞部位和原因、伴随病变、脑室的大小及脑皮质的厚度准确显示。
(5)其他:CT对眼眶、中耳、鼻窦及口腔疾病的诊断也有较大帮助。
2.体部 目前主要用于腹部脏器,特别是肝脏、胰腺和腹膜后病变的诊断。
对于盆腔病变及胸部病变,由于有其他有效的诊断方法,CT应用相对较少。
CT 还可应用于检查脊柱和椎管内病变,与脊髓造影结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果。
【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但CT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脑干病变、乳房病变的诊断尚不理想。
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尚在研究阶段。
检查费用昂贵也在某些情况下限制了其应用。
【准备】1.患儿的制动 检查过程中,患儿的制动十分重要,因为轻微的活动就会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除取得患儿合作外,头部和躯干均需固定。
一般需给予镇静剂甚至在麻醉下进行。
2.用药前应做碘过敏试验。
3.应准备好抢救用品。
【方法】1.原理 CT装置由扫描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图像显示与记录系统组成。
扫描装置即收集透过被查体X线信息的部分,主要由X线管和探测器组成。
X线管发射的X线经准直器形成狭窄的射线束,限制在某一体层面进行扫描。
X线透射物体后的强度,随物体的吸收系数或组织密度的增加而减弱。
测定透过的X线量,数字化后经过计算得出该层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用迭代法、褶积法或傅利叶变换法进行图像重建。
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X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主要依据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感光作用和荧光作用。
由于X射线穿过人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骼吸收的X射线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那么通过人体后的X射线量就不一样,这样便携带了人体各部密度分布的信息,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就有较大差别,因而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
根据阴影浓淡的对比,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和病理诊断,即可判断人体某一部分是否正常。
于是,X射线诊断技术便成了世界上最早应用的非刨伤性的内脏检查技术。
窗体顶端一、乳腺癌的应用在现阶段,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随着乳腺癌筛查在这一阶段更加广泛,乳腺癌的发现率也逐渐上升。
成为主要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
根据相关文献的统计,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中最普遍的恶性肿瘤。
在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很高,各个年龄段的妇女不仅可以提前了解预防乳腺癌的认识,而且可以通过系统的筛查测试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众所周知,早期治疗可以有更好的预后。
但是,在中国,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较低。
为了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通过常规筛查,成像和其他测试方法进行早期发现,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通过X线早期发现乳腺癌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乳房X 线照射术对乳腺癌钙化的检出率很高,易于操作且价格便宜,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但是,在常规的乳房X线检查术中,它会转换成荧光投影在X射线胶片上,并在胶片上产生潜像。
在这种转换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X射线数据可能会丢失,导致射线照射的敏感性和分辨率降低,使得一些更年期患者和非典型小病变的检测变得更加困难。
而使用光电导率进行全数字化乳房X线照射术可避免上述情况,该信号是X射线直接转换为电能,会产生数字化,动态和静态图像,从而改善图像质量,通过图像后处理提高亮度和对比度,提高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可以清晰显示乳房的结构,以区分出乳房结构异常,例如常见的钙化,小结节或常见的早期乳腺癌。
医学影像学§6.2医学影像学一、X线成像(一)透视【原理】X线通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暗不同的荧光影像,称为透视,亦称荧光透视。
荧光屏上的亮度较弱,故透视需在暗室中进行。
如应用影像增强器,可显著地提高图像的亮度,故能在亮室内从电视屏上进行透视检查。
【优缺点】透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轴透视,并可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而且费用低廉,可立即得到检查结果。
其缺点是影像的对比度差,对细小病变和厚实部位例如颅骨、脊椎等的观察困难,且不能留下客观性记录。
【适应范围】1.胸部的自然对比好,胸部透视应用最广泛。
2.腹部透视适用于急腹症,较大的结石或钙化、金属异物、避孕环以及胃肠造影透视等。
3.骨折整复和异物摘取。
4.各种插管和介人性治疗操作。
【注意事项】1.掌握透视的适应证和限度,做到目的性明确,有的放矢。
2,提供有关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以往X线检查情况,供诊断时参考。
3.早孕妇女、婴幼儿应尽量避免盆腔和性腺区透视。
(二)摄影【原理】普通X线摄影又称平片检查,即X线透过人体后,投影于胶片上,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及冲洗手续后,在胶片上产生不同灰度的黑白影像。
【优缺点】照片的优点是对比度好,成像清晰,细微病灶或厚实部位显影清楚,并留有客观记录,供复查对比和会诊讨论用。
缺点是操作较复杂,不便于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
【适应范围】应用广泛,包括四肢、脊椎、骨盆、颅骨、胸部和腹部等。
腹部照片因缺乏自然对比,限于急腹症及结石、钙化等观察。
【注意事项】1.认真填写照片申请单,包括简要病史、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等,供投照和X线诊断时参考。
复查照片应提供老照片号码或照片,以利对比。
急诊照片标准掌握要适度。
2.危重病人应作适当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摄片检查3.作好必要的照片前准备如镇静、清洁灌肠等。
(三)造影检查【原理】造影检查系人为地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造成人工的对比影像。
对比检查可使平片或体层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和器官对比显影,因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