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公开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824.00 KB
- 文档页数:50
善待生命学会论证【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文分论的形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2、掌握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3、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退潮后很多小鱼被困在沙滩上苦苦挣扎,一个孩子不停地跑来跑去把它们一条条放回海里。
一个大人问他:“这么多小鱼你救得过来吗?”孩子看着茫茫海滩说:“我肯定来不及。
”大人说:“反正你不能拯救它们全部,你的努力又有谁会在乎呢?”对于生命大家可曾有过自己的思考?你是怎么看待生命的?二、议论文写作知识回顾: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细分一下又可归为:A、总论——分论——总论B、总论——分论C、分论——总论其中,“分论”部分又可以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三、案例分析:例一《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一)《过秦论》中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大家再举几例。
解析:采用的是对比分析然后归纳作结的方法。
作者把陈涉的地位、兵器、策略、素质等方面与九国之师作详细对比。
因为第2段有九国之师的极力铺叙,第4段又有陈涉起义情况的详写,这与第5段进行比较就从容不迫了。
两相比较,均不可“同日而语”,而结果却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承袭前文,结论自然流出,于是一言以蔽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此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解析:1、事实论证《过秦论》选文共五段,但前四段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叙述秦由兴盛而衰败以至于灭亡的史实。
巧饰“凤头”展才情----议论文开头的技巧【学习目标】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几种方法写好议论文的开头,为高考作文增分。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一分析下列作文的开头,你觉得怎么样?1、“越长大越孤单”,原先以为这仅是一句歌词而已,直到现在才明白,这话并非胡说。
许多曾经认为是无病呻吟的文字,随着成长竟然也会理解了。
——《突破那道心墙》2、鸡蛋,从外打破的是食物,从内打破的是生命。
人生也是这样。
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面对困难时,你是等待别人从外打破,成为别人的食物,还是自己从内打破,获得重生呢?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获得成功。
——《突破自我,获得成功》二阅读下列课内外名篇名著的开头,思考整体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特点,或给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用几个词语概括。
1、《六国论》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课文)2、《伶官传序》开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这所能失天下,与其所能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3、《师说》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课文)4、《三国演义》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课外名著)5、《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课外名著)结议论文开头的要求:三、掌握开头技巧欣赏开头,探究方法。
A1、有一种高贵叫低姿态。
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思想,张扬个性,习惯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路边的花香?那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
(2011湖南高考作文《低姿态的高贵》)2、何谓“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笔者认为:做事既要纵观全局,整体分析,又要深入内部剖析,挖掘本质;做人既要顾及大局,全面把握,又要真诚相待,用心付出;涉世既要抵御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又要能深入社会,追求理想。
写作之主体段落的写法教学目标:1.明确并掌握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法。
2. 掌握并能实践运用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法。
教学重点:明确并掌握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实践运用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法。
教学过程:议论文重在说理分析,“观点+例子”、“以叙代议”、“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是“不讲理”的文章,是严打对象。
因此,写议论文要养成以“理”为中心、为根本的议论文写作观,紧扣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且有效的辩释,同时也应该注意说理的充分性,形成强有力的说服论证。
一般地,议论文主体段落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写作:方法一:分论点+分析+回扣论点(分论点)分论点+过渡(引用名言)+分析+扣论点作结;方法二:分论点+分析+论据+回扣论点;方法三:名言引入+分论点+分析+论据+回扣论点。
主体段落的结构一定要清晰,关键句一定要清晰、精要。
过渡段要简明、清楚。
事例力求新颖,叙述力求有特色。
所以,写好它的基本要求是:结构模式要清楚,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安排有序。
【例1】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磨难才能收获敲门的幸福。
(观点句)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我们为何不“常想一二”呢?挫折面前,我们难免垂头丧气,但决不可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
(阐释句)20岁的复读生王倩在得知高考成绩离三本线有6分差距后选择了自杀。
她以为自杀后父母可以轻松点,没想到让父母陷入深深的悲痛中。
(材料句)高考失利,不过是一次或一时的失败,岂能当成人生的失败?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小平同志三起三落,不都能笑看风云,闲庭散步吗?遇到挫折,我需要用一种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它、思考它。
古人云:“多难兴邦。
”就个人而言,人生中的挫折磨难又何尝不是我们生命的财富呢?(分析句)直面挫折,百折不挠,人生的大树一定能傲然于世,枝繁叶茂。
(结论句)【例2】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付出真情关爱他人,要从关注他人的“心灵”开始。
(引,提出论点),关爱从关“心”开始,才能明白被关爱者的真实感受,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到温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