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抗体与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3.57 KB
- 文档页数:1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cAg;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CV-A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RNA。
结果137例HCV-Ab阳性标本中HCV-RNA与HCV-cAg检测两种方法通过Kappa检验得出的结论一致性较好(P <0.001,Kappa=0.893);HCV-RNA和HCV-c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15%和37.96%,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05)。
55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RNA拷贝数对数值与HCV-cAgOD均值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882,P<0.05)。
结论HCV-cAg检测操作简便,能够缩短诊断丙肝病毒感染的时间,其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复制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标签: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RNA;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主要经血液传播,是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病原体。
丙型肝炎能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其感染慢性化占75%~85%,且慢性丙型肝炎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1]。
我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病例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
由于目前尚无针对HCV的有效疫苗可供临床使用,因此对于丙肝感染的及早检出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阻断其在易感人群间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关于HCV核心抗原(HCV-cAg)可以缩短丙肝感染检测窗口期,提高感染检出率的报道[2-3]。
本文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阳性患者血清中HCV-cAg、HCV-RNA来探讨HCV-cAg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7例HCV-Ab阳性血清标本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61例,年龄16~68岁,平均39.7岁。
丙肝患者血清HCV-Ab、HCV-cAg、HCV-RNA检测的比较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王中东;黄麦华【摘要】目的探讨HCV-Ab、HCV-cAg、HCV-RNA及ALT、AST、γ-GT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ELISA方法检测HCV-Ab、HCV-cAg,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γ-GT.结果检测HCV感染者186例,其中HCV-Ab、HCV-cAg的阳性率分别为95.7%、25.3%、82.7%.ALT、AST、γ-GT水平与HC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同时检测HCV-Ab、HCV-cAg、HCV-RNA可充分掌握丙肝患者病毒感染情况,以及检测ALT、AST、γ-GT对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治疗时间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丙型肝炎患者;HCV-Ab;HCV-cAg;HCV-RNA;ALT;AST;γ-GT【作者】王中东;黄麦华【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3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 virus, 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感染者中绝大部分发展成慢性感染进而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1]。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大约2.35%的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
丙型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致病机制主要是通过病理性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伤,它还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而高度慢性化是该病的最大特征[2]。
由于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控制HCV感染的形势十分严峻,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防控HCV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最为有效的手段。
关于引起丙肝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摘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作为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首选检测项目,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丙肝抗体阳性而HCV-RNA检测阴性的情况,其中一部分患者认为自身并未有过感染史等,对检测结果不认可。
可能会到不同医院(不同平台)检测的丙肝抗体,结果不一致时,患者会产生疑虑甚至是投诉。
通过总结导致不同平台丙肝抗体差异可能的原因,为检验工作者提供一些线索。
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流行病学HBV和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
据最新估算,全球约有1.1亿抗-HCV阳性者,每年约有140万人死于相关疾病。
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普通人群中抗- hcv抗体的流行率在0.32%到6.51%。
[5]对献血者HCV流行率的meta分析结论中国的合并HCV流行率为0.415%。
整体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低流行地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中,肝细胞癌(HCC)占比80%以上,PLC的发病率据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率居第3位,在中国,PLC2020年新发病例居恶性肿瘤第四位,占全球发病例数的45.27%,死亡病例居恶性肿瘤第2位,占全球死亡病例的47.12%。
有15% - 30%的慢性HCV感染患者在20年后进展为肝硬化[7-10] 。
每年,大约有1-3%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HCC)[11]。
在HCV感染后25-30年,肝硬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肝癌)的发生率在15% - 35%之间,[7] 该机构预测,至2040年,肝癌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将进一步增加据统计,全球约19%的HCV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与疾病状况[1]。
2016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全球卫生部门战略》,该战略提议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威胁(使发病率降低90%,死亡率降低65%)。
要消除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毒性肝炎,需要90%的感染者得到诊断,80%的确诊患者得到治疗。
抗-HCV与HCV-Ag联合检测的应用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与HCV抗体联合检测在筛查丙型肝炎的应用价值。
方法统计HCV-Ag阳性标本的HCV逆转录PCR检测结果. 结果 HCV-Ag阳性标本经PCR测定HCV RNA 阳性37例. 结论 HCV-Ag的检出时间早于抗体. HCV-Ag和HCV抗体联合检测,缩短了检测窗口期(PWP),有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HCV核心抗原抗-HCV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丙型肝炎HCV在宿主外周血中含量及病毒抗原的含量非常低,常规方法很难直接检测。
利用重组HCV-Ag 开发的抗-HCV抗体检测技术,目前,检测的特异性有所提高。
但是,在HCV感染后至抗HCV抗体产生之前还有一段约40-70天的较长时期,称为感染后血清阳转前的窗口期(PWP)。
如果仅仅检测抗-HCV就会漏检,不能实现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同时给临床输血带来潜在威胁。
HCV-Ag核心抗原作为HCV感染者体内出现的早期感染的标志,几乎与HCV RNA同时出现.为了评价HCV-Ag检测对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本文对门诊体检人群及住院病人进行HCV抗体初检、复检,HCV-Ag的检测,HCV-Ag阳性标本进行HCV逆转录PCR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统计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门诊体检及住院病人的HCV-Ag、抗-HCV抗体,HCV RNA检测情况. 总标本9650例,标本包括抗-HCV阳性血清标本,抗-HCV可疑血清标本,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的标本,HCV-Ag、抗-HCV抗体和ALT均阴性的标本。
抗-HCV阳性标109例, 抗-HCV可疑标本78例,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的标本65例,HCV-Ag阳性标本经PCR测定HCV RNA 阳性37例。
1.2 方法1.2.1 抗HCV 抗体检测采用郑州安图生物公司生产的抗-HCV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初检,采用厦门英科新创的公司生产的抗-HCV抗体试剂盒进行复检。
丙肝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及结果解释1实验室检查方法1.1化学发光实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高特异性免疫反应相结合利用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
化学免疫发光又以标记方法不同分为两种,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是利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常用的标记化学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通过起动发光试而发光,强烈直接发光在1 s内完成。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其操作步骤与ELISA完全相同。
以酶标记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只是反应底物为发光剂。
1.2胶体金快速实验免疫渗透实验:斑点免疫胶体金快速实验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CV抗原点状固定在膜上,加待检样品,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色斑点。
反应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效试验质控点必需显色。
免疫层析试验,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CV抗原线状固定在膜上,待检样品沿着载体迁移,阳性结果在膜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条带,有效试验质控线必须显色。
1.3抗体补充试验目前常用抗体补充试验为免疫印迹试验,免疫印迹法试剂一般将HCV不同编码区抗原多种成分喷涂在硝酸纤维薄膜条上,并设置了两种不同浓度的IgG对照带的二条hsoD对照带,用于内部对照结果判断。
其诊断HCV感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检测出针对HCV不同编码区抗原的抗体,其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
抗HCV检测策略及结果报告,先用筛查试剂进行初策实验,结果呈阴性报告阴性,不在进行复检实验,结果呈阳性反应进入复检试验,复检用筛查试剂2进行,结果呈阴性反应报告阴性,呈阳性反应报告抗HCV阳性。
HCV抗原的检测目的及意义:急性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尤其有助于HCV 感染窗口期患者,抗HCV检测结果确定患者或HC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丙型肝炎辅助诊断。
免疫受损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群体如HCV感染者的筛查,或是抗HCV 阳性感染者的病毒血液分析,HCV感染者治疗前后,病毒血液分析。
HCV RNA病毒载量与HCV抗体、AFP、AST、ALT关系研究及其对丙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2.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黄石,43500[摘要]目的:探讨HCV RNA病毒载量与HCV抗体、AFP、AST、ALT关系以及HCV RNA病毒载量对丙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1.09-2023.01我院收治的丙肝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HCV病毒载量分成了高、中、低三组,比较它们三组之间HCV抗体、AFP、AST、ALT有无差异以及与FIB-4指数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HCV RNA载量低、中、高间比较,HCV抗体、AFP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ALT结果P<0.05,随着HCV RNA病毒载量升高而增加。
HCV RNA病毒载量的高低与FIB-4指数代表的肝纤维化分级无相关性。
结论:HCV RNA病毒载量结合转氨酶来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而其对肝脏纤维化判断无明显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HCV RNA病毒载量、HCV抗体、AFP、AST、ALT、FIB-4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CV RNA load and anti HCV、AFP、AST 、ALT and the diagnosis value of HCV RNA load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in Hepatitis C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Huangshi Central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Edong Healthcare Group.Hubei Key Laboratory Of Kidney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intervention,Huangshi 435000,China2.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Kidney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Intervention ,Huangshi 43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CV RNA load and anti HCV,alpha-fetoprotein(AFP),aspartatetransaminase(AST),alanine transaminase(ALT) and the diagnosis valueof HCV RNA load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in hepatitisC.Methods:A total of 159 HCV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uangshiCentral Hospital from the september of 2021 to the January of 2023were selected. Thes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to their HCV RNA load.The anti HCV,AFP,AST,ALT were compared.Then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HCV RNA load and the index of FIB-4.Results:After comparing the low, medium and high group of HCV RNA load,the results of HCV antibody and AFP didn’t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esults of AST and ALT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se results increased with the raised of HCV RNA load.The level of HCV RNA load didn’t have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the index of FIB-4 which standed for liver fibrosisclassification.Conclusions:HCV RNA viral load combined with transaminas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but it had no obvious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in judging liver fibrosis.丙肝是一种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约有1000万病例。
住院病人传染病五项必查文件住院病人传染病五项必查文件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在我国,住院病人必须在入院时进行五项传染病检查,分别是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丙肝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和淋球菌抗原检测。
一、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是为了了解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乙肝病毒感染对人体肝脏造成损害,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感染者,为其提供规范化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筛查患者是否感染丙肝病毒(HCV),包括丙肝抗体(抗-HCV)。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早期发现感染者,可以给予及时的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情进展风险。
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筛查患者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包括艾滋病抗体(抗-HIV)。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引发多种并发症。
及早发现感染者,可以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四、梅毒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筛查患者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包括梅毒抗体(抗-TP)。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感染后可引起皮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多器官损害。
通过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感染者,实施规范化治疗,防止病情进展和传播。
五、淋球菌抗原检测淋球菌抗原检测是为了筛查患者是否感染淋球菌,包括淋球菌抗原(CT)。
淋球菌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可引起生殖道炎症、不孕等并发症。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给予规范化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在进行检查时,患者需遵循以下流程及注意事项:1.空腹抽血: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需空腹抽血进行。
2.非空腹检查:梅毒抗体和淋球菌抗原检测可随时进行,无需空腹。
丙肝抗原的检测与抗-HCV及HCV-RNA定量的关系探讨申爽;奉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394-395)【作者】申爽;奉淼【作者单位】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各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 0.1% ~ 10%,平均为 3%,1.7 亿 ~ 2 亿人感染了 HCV。
我国一般人群 HCV 感染率为 3.2%[1]。
成人感染HCV 后,50% ~ 80% 发展成慢性肝炎,其中约20% 可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中,每年 1% ~ 4% 可发展为肝癌[2]。
由于目前对丙型肝炎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 HCV 感染者的病毒检测,既有利于控制丙肝的传播和预防,又有利于丙肝患者的治疗。
现行的 HCV 检测技术主要为 HCV 抗体检测及核酸(HCV-RNA)检测,两者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HCV 核心抗原检测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对 HCV 感染具有诊断意义,国内 HCV 游离抗原检测已有不少报道,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与抗体和 RNA 之间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调查抗-HCV 阳性反应血清的 HCV 核心抗原状况,并结合 HCV-RNA 定量检测情况探讨HCV 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1.1.1 标本来源收集 2013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30 日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疑似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每天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CIA)检测抗-HCV,共收集初筛结果呈阳性(S/CO > 1.0)的血清 125 例,其中包括 1.0 < S/CO < 8.0 的样本64 例,S/CO ≥ 8.0 的样本 61 例。
对初筛结果为阳性的血清于–80 ℃保存。
丙肝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的临床价值-医学技术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HCV 是在输血后导致肝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往往经血液或血液制品进行传播, 经调查发现, HCV 感染具有世界性分布特点, 为了能够避免HCV 通过血液进行扩散, 需对每个献血者实施抗-HCV 指标检测[1].通常选取间接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 此方法操作时包被抗原的组成及质量具有关键作用[2].目前对抗-HCV 间接酶联免疫法试剂进行单独检测时显现阳性, 且处于临界值相邻样本, 以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试剂进行检测时则呈现阴性, 伴随临床医学发展,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于HCV 血清学诊断具有较为显着的改善作用, 效果明显[3].本文选取190 份血液筛查阴性标本, 分析双抗原夹心法作用, 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材料选取本院2012 年 6 月~2014 年12 月190份血液筛查阴性标本, 同时采集190 份质控血液标本。
1. 2方法将所选取的380 份血液标本进行严格检测, 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CV 抗体。
在检测时所应用试剂有吉比爱、Ortho 丙肝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ChironRIBA确认试剂。
1. 2. 1抗原制备嵌合表位抗原经包涵体的形式表达, 采取离子交换层析措施进行纯化, 然后通过SephadexG-50 柱凝胶完成过滤采集, 应用SDS-PAGE 将抗原蛋白进行仔细鉴定。
1. 2. 2双抗原夹心法应用50 mmol/L 碳酸盐缓冲液对抗原予以稀释处理, 多肽抗原具体浓度为:结构处多肽151 g/ml,NS4 处多肽0.51 g/ml, NS5 处多肽0.251 g/ml, 所应用到的基因工程表达抗原具体浓度有c7 应用1 g/ml, C11 应用1 g/ml.每个孔内均加进100 l, 在37℃状态中持续保存1 h, 然后放置到4℃冰箱内过夜, 应用30% 小牛血清PBST 实施封闭处理, 在每个孔内加进200 l, 37℃状态中保存1 h, 然后去除封闭液, 应用50 l 样品稀释液, 每个孔内加进5 l, 37℃状态中保存30 min, 然后应用PBST 进行5 次冲洗。
抗-HCV 抗体检测与HCV-RNA 检测在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李春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 楚雄 675000)[摘要]目的:比较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检测与HCV-RNA 检测在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抗-HCV 抗体检测、HCV-RNA 检测。
然后比较对这些患者进行抗-HCV 抗体检测、HCV-RNA 检测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抗-HCV 抗体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9.27%(65/82),对其进行HCV-RNA 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1.46%(75/82)。
对这些患者进行抗-HCV 抗体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其进行HCV-RNA 检测的阳性检出率,P <0.05。
结论:与抗-HCV 抗体检测相比,HCV-RNA 检测在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抗-HCV 抗体检测;HCV-RNA 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12-0126-02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RP 及血浆D-D 的水平均高于治疗3 d 后、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的水平,P <0.05。
治疗3 d 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RP 及血浆D-D 的水平均高于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的水平,P <0.05。
详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RP 及血浆D-D 水平的比较(s ±)组别例数血清CRP (mg/L)血浆D-D (mg/L)血清Hcy (μmol/L)治疗前8515.32±1.78 6.25±1.6533.25±10.52治疗3 d 后8512.56±1.34a 4.56±1.25a 25.68±8.15a 治疗1周后85 6.02±0.85ab 3.12±1.08ab 10.02±3.95ab t 值1023.013114.811185.746P 值0.0010.0010.001注:a 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 <0.05;b 表示与治疗3 d 后相比,P <0.05。
丙肝游离核心抗
原(HCVcAg)
丙肝抗体
(HCV Ab)
丙肝RNA
(HCV RNA)
简要意义
- - - 没有感染丙肝病毒或早于14天感染,低于试剂最低检测灵敏度
- + - 没有感染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已清除(既往感染)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丙肝抗体检测窗口期,有传染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12-14天感染,低于抗原最低检测灵敏度,有传染
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HCV RNA<10^3拷贝或RNA样本降
解,有传染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至少70天以后,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有传染性
+ + + 丙肝抗原没有被抗体完全中和,但抗体已经达到试剂盒可检测到的灵敏度,抗原抗体可以同时阳性,
有传染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丙肝抗原没有被抗体完全中和,但抗体已经到达试剂盒可检测到的灵敏度,抗原抗体可以同时阳性,HCV RNA<10^3拷贝或RNA样本降解,有传染性
提高丙肝病毒检出率、减少丙肝抗体检窗口期漏诊率(丙肝游离核心抗原检测时间段:感染后14天至70天可检出,70天后丙肝游离抗原消失丙肝抗体产生,抗体可检测时间段为70天后产生,自身免疫病或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丙肝抗体的检测时间可长达2年)。
丙肝游离核心抗原和HCV抗体联合检测可减少丙肝窗口期的漏诊率,检测结果阳性时,应增加检测HCV RNA或增加其他HCV确认试验,实验结果应动态监测或检测两次以上都是阳性
结果时,即可确诊。
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及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肖征;周光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09(025)006
【摘要】目的评价HCV抗原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CV抗原酶联法检测试剂盒对临床送检HCV-RNA及HCV抗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结果39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28例(71.8%);116例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1例(0.86%);96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47例(48.96%),HCV抗体阴性106例中,HCV抗原均为阴性.结论现有HCV抗原检测试剂盒尚不适合作临床丙型肝炎的筛选,但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进一步验证,部分程度地替代HCV-RNA检测.
【总页数】2页(P539-540)
【作者】肖征;周光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北京1008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3.2
【相关文献】
1.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J], 李妙羡;王香玲;吴晓康;卢洁;王小利;尹佳峰;孟昊
2.对比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在丙肝中的检测结果 [J], 张从梅
3.HCV-RNA和磁微粒法HCV抗体检测在丙肝中的应用研究 [J], 徐昕;刘丽花
4.HCV-RNA和磁微粒法HCV抗体检测在丙肝中的应用研究 [J], 徐昕;刘丽花
5.抗-HCV抗体检测与HCV-RNA检测在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 李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