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吻合器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41.13 KB
- 文档页数:2
管状吻合器在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沈耀祥
【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管状吻合器适用于肠道作端端吻合的病例,其优点许多,它缩短了手术时间(一般可缩短40%~60%),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个人手缝技术因素而造成的并发症,使吻合口瘘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尤其适用于直肠中、下段癌肿切除术后的低位直肠吻合.因此,对传统外科手术肠胃吻合是一次重大改进.由于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手术野的暴露时间和对组织的触摸、刺激,减少了组织的损伤,必然降低了手术污染的机会,降低术后感染率.由于手术时间缩短,也必然减少麻醉时间及麻醉剂量,对机体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均起着良好的作用.使病人能早日康复,早日出院,节省了住院费用.【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沈耀祥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20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
【相关文献】
1.管状吻合器在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J], 沈耀祥
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管状吻合器在胆肠吻合中的应用 [J], 陈益君;朱学峰;黄建君;朱永胜
3.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J], 高锐;李航;张春江;任宪伟;刘建阳
4.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的改进及应用体会 [J], 闫明;陈宇航;刘先本;邵令方;李印
5.管状吻合器在食道癌颈部吻合中的改进及应用体会 [J], 谢振城;陈滚新;谭贺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术中行食管胃吻合的临床体会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的疗效观察和临床体会。
方法:将我院采用管状吻合器和手工缝合行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结果:两组在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显著差异,吻合器组优于手工组。
结论:食管癌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
标签:食管癌;吻合器;食管胃吻合;疗效;体会消化道重建是食管癌术中的关键步骤,在胸腔内行食管胃吻合是最常用的术式,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是较多见的并发症,尤其以手工缝合多见。
近十几年来,我们采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收到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采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的食管癌患者共60例,并随机选择此前采用手工缝合行食管胃吻合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男性83例,女性37例;年龄44~79y,平均58.4y;病灶位于食管上段25例,食管中段43例,食管下段52例;肿瘤长径2.5~7.3cm,平均4.57cm.根据TNM分期标准,Ⅰ期6例,Ⅱa期15期,Ⅱb期37例,Ⅲ期62例。
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病情、合并症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1.2手术方法①观察组:使用强生公司的圆形弯管状吻合器或国产的国产GF-1型管状吻合器。
术中将食管和胃充分游离后,在食管远端近贲门处切断食管,近端距病灶3~5cm以上用专用荷包钳和荷包线作全层荷包样缝合;切开食管壁放入吻合器钉砧头,收紧荷包线,在荷包线下方0.5cm处切除离断食管;将游离后的胃经食管床提至胸腔内,在胃前壁作切口置入吻合器,中心杆从胃底高顶处穿出胃体钉砧头对合,旋转调节钮使食管胃紧贴后,打开保险按压手柄,听到“咔嗒”声后,表示吻合完毕,退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的直径和紧张度,常规封闭胃壁切口,将胃底与胸膜缝合数针固定。
应用吻合器配合食管胃肠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吻合食管胃肠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相应并发症预防。
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消化道疾病应用吻合器切除吻合的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2例患者中,115例均一次吻合成功,3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吻合器吻合的术后并发症较常见,为避免吻合器应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切除吻合时,尽可能多的保留两断端肠管的肠系膜血管以充分保留血供。
缓慢旋转置入和退出以防止损伤。
放置和取出吻合器时动作轻柔,切忌暴力,以免撕裂吻合口。
尽可能减轻吻合口张力,做到无张力吻合。
吻合完成后仔细检查吻合口,发现渗漏立即手工修补,必要时将浆肌层加强缝合。
选择与病人相匹配的吻合器,熟练掌握吻合器的使用,改进吻合器吻合的技术,才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吻合器;生理性对合;生理性愈合随着吻合器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我院从2012年开始应用吻合器于胃肠道手术中,由于吻合器可以1降低手工缝合的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吻合确定可靠口径一致,降低吻合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减少手术污染和肿瘤种植扩散等优点而深受广大外科医生的青睐,但也存在?吻合口两端只是同向性接近而没有达到生理性对合。
?型号规格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病人的手术需要。
?吻合的钉子属于金属类有少数病人发生排异反应,价格昂贵等缺点,并发症增加也影响吻合器的普及,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应用吻合器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现将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腹部外科食管胃肠疾病等应用吻合器一期切除吻合的患者152例。
男98例,女54例,年龄16 - 76岁,平均48.5岁。
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20例;胃肿瘤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1例;肠破裂肠梗阻或肠坏死肠切除肠肠吻合术12例;回盲部肿瘤切除回结肠吻合术22例;结肠肿瘤切除左或右半结肠切除肠肠吻合术10例;直肠癌切除直肠乙状结肠吻合术13例;其他24例。
使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肠吻合的体会
孙江泰;王永志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8)004
【摘要】我们采用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生产的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空肠吻合术203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59-260)
【作者】孙江泰;王永志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解放军第203医院胸心外科;齐齐哈尔市解放军第203医院胸心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05
【相关文献】
1.管状吻合器用于胸腔内食管胃吻合138例体会 [J], 樊长胜;崔刘宝;齐拥军
2.应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 [J], 邱增华;张建国;王学奎;马宏利
3.用吻合器行食管胃肠吻合350例体会 [J], 马金山;方彦忠
4.管状吻合器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体会 [J], 余向东;张晓
5.连续104例使用吻合器无食管胃肠吻合口瘘的体会 [J], 孙江泰;王永志;戴文成;
林长春;宋照方;杜铭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论著在1887年,研究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胃肠道黏膜下层条件非常适合缝线。
另外,他还发现,双层吻合将会对吻合口愈合造成干扰。
但不过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因此该理论并未得到深入探讨。
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学者Gambee 研制出一种单层吻合技术,后经临床实验获得成功,被广泛投入到消化道临床手术中。
后来,在1965年的时候,科学家将单层缝合技术应用到各类消化道吻合,并取得成功,从此单层吻合术开始流行起来。
不过,由于绝大部分医生对于单层吻合术心存疑虑,因此被真正投入临床医治的次数很少,普遍多以双层吻合为主。
如上所述,传统肠胃外科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主要为手法缝合。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吻合器发生了很大的改善。
继我国于80年代研制出不锈钢、重复使用的吻合器后,在近年来,一批一次性、临床效果更加优良的吻合器被研制成功,在临床应用中获得巨大反响。
吻合器被归类为四种:管状吻合器(端端吻合器)、直线切割吻合器(侧侧吻合器)、残端缝合器以及荷包缝合器。
各类吻合器都有主要针对的治疗范围,而其工作原理则与订书机类似,主要通过两排金属缝钉,将肠壁进行缝合,然后在缝钉内缘环形切开,最终形成吻合口。
1手工吻合所有断离组织的修复情况,都与组织对合以及血液供应息息相关。
在吻合口愈合期间,为愈合顺利务必确保吻合口组织的良好且无张力。
当前,吻合口愈合期分为:力学愈合期、组织愈合期及成熟期。
据悉,医生之所以在临床中多用双层吻合术是由于,该方法力学愈合期比单层愈合期情况更佳,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
就目前情况来看,单层吻合法吻合口组织对合好,其次是吻合器吻合,最后是双层吻合。
在愈合期间,缝合线会使愈合情况受到不利影响。
从这一角度来看,单层吻合所用缝线少于双层吻合,因此吻合口对异物的反应比较小,愈合情况也会比较顺利。
所以由此看来,单层吻合术的吻合口愈合情况比双层吻合口愈合情况更佳,吻合器吻合的愈合情况与单层吻合近似。
探析胃肠外科中吻合技术的应用孙建军 刘 捷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云南省昆明市 650011【摘 要】消化道重建手术,由传统的保守治疗三层吻合技术衍变至当前,肠胃外科临床常见的治疗技术——双层吻合。
管状吻合器在消化道吻合中的应用体会
陈绪丰;孙立新;沈连群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3(009)011
【摘要】目的:评价吻合器技术在胃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使用国产吻合器进行食管-空肠吻合30例,低位结直肠吻合35例.贲门胃体癌Ⅱ期14例,Ⅲ期12例,Ⅳ期4例;直肠癌DukesA期5例,B 期17例,C期13例.结果:全组吻合过程均顺利.术后吻合口漏2例(3.1%),吻合口狭窄2例(3.1%),无手术死亡.结论:使用国产吻合器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法缝合困难的食道-空肠吻合及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总页数】3页(P967-969)
【作者】陈绪丰;孙立新;沈连群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睢宁,221200;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睢宁,221200;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睢宁,221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
【相关文献】
1.国产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的临床应用体会 [J], 李道稔
2.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术中应用体会 [J], 谢建军;李学仁;段海军;季生红;孙建勤;丁少云;乔阳
3.管状吻合器在消化道肿瘤术中的应用体会 [J], 俞华民;汤元兴
4.国产管状吻合器和缝合器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吻合中的应用体会 [J], 徐全宏
5.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肝叶拉钩在154例胃体贲门癌手术中应用体会 [J], 郑长森;李建党;黄若磊;魏北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吻合器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在胃肠道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其优点。
方法:分析12例胃肠道手术应用国产吻合器的临床资料。
结果:采用吻合器开展胃肠道手术,具有①吻合口质量好,吻合口的大小容易确切掌握,缝合的均匀严密,吻合口内外规整光滑,达到内通外不粘的目的;②吻合速度快,所需时间仅为手工的1/3(少用40~50 min);③与胃或空腹的吻合手缝法不易操作的部位,吻合器较容易操作;④并发症少等优点,全胃切除消化道各种重建术后吻合瘘的发生率均为17%。
结论:应用国产吻合器时只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地对待每个操作环节,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且价格低廉,一件可反复使用多年,故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吻合器;胃肠道手术;缝合技术缝合技术是胃肠道手术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用手工缝合法。
消化道吻合器已广泛应用于食管、胃肠道的重建,特别是在食管切除后重建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消化道吻合器的设计更加合理完善,可以满足不同部位的食管胃肠吻合,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使部分手工操作困难的胸顶部食管胃吻合更为容易,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1]。
国产吻合器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应用以来,由于有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吻合质量,与进口吻合器相比,有价格低廉之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5月共12例患者应用了吻合器。
年龄21~50岁,平均41.1岁。
记录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这些患者术前都有明确的诊断,且没有凝血障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
胃肠吻合器是根据订书机的原理设计的。
器械的吻(缝)和部位想钉书机一样装有“n”形的缝钉,推力作用于“n”形钉上使其穿过胃肠壁组织,然后弯曲成“B”形,将胃肠组织缝合在一起。
国产吻合器采用直径0.2~0.3 mm的钽丝作为缝合材料。
GF ΟI 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体会孙卫东,高卫国,钱山青,胡海涛,陆继宏(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外科,江苏扬州,225002) 关键词:GF ΟI 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胃肠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R 7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2353(2008)08Ο0097Ο02 作者自1992年开始应用吻合器于食管胃胸内吻合术中[1Ο2],取得良好效果,其中2000年10月~2007年10月在19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193例,均使用机械吻合,男142例,女51例,年龄26~76岁,平均46.5岁。
食管癌根治食管胃吻合4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行胃食管吻合4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58例(Bill mt h I 式38例,Bill rot tl Ⅱ20例),全胃切除行胃空肠Roux Οv 吻合24例,结肠直肠吻合30例。
本组采用CF ΟI 型管状吻合器(常州新能源和美国强生公司);食管胃吻合用GF Ο24Ο26mm ,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用GF Ο26Ο28mm ,结直肠吻合用CF Ο32Ο34mm ,残端闭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XF 60mm 或90mm 。
使用消化道吻合器,平均吻合时间10~20mi n 。
本组无1例手术死亡,其中有2例贲门癌患者首次吻合失败,转开胸第2次器械吻合成功。
1例直肠癌首次吻合失败,改行Dixon 手术,有16例术中发现吻合口部分缺损,经加强缝合后未出现并发症,1例食管中段癌经左胸行食管胃胸顶吻合,术后第2天右胸腔大量积液,及时进胸探查,发现胃壁坏死穿孔,修补后痊愈。
本组随访1~8年,随访率90%(174/193)。
2 讨 论消化道吻合器都是根据订书机原理设计的[3],机械缝合器械的出现,代表着科技进步对外科发展的进一步促进,它使个人缝合技术的千差万别被精确设计、统一尺度的器械代替,比手工缝合更安全。
消化道吻合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本院自1992年开始使用消化道吻合器,作者结合临床及文献资料认为吻合口胃肠各部位吻(缝)合术,一般均可用吻合器来完成,最适合应用部位为胃肠道上、下端,即食管与胃肠的吻合和结肠直肠的吻合,因为膈区及盆腔深部的手术视野暴露较差,手工缝合较困难,而采用吻合器则比较容易完成[4]。
国产吻合器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07-10-23 13:09:00 ] 编辑:studa20作者:孙炳祥范永胜孙吉伟【关键词】国产吻合器缝合技术是胃肠道手术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用手工缝合法。
自1996年8月~2000年12月我们应用国产GF-1型管状吻合器(简称GF)及残端缝合器(简称XF)代替手缝法施行胃肠道手术178例,应用554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吻合器组178例,男135例,女43例,年龄17~78岁,手工缝合组(对照组)256例(自1995年1月~1996年7月尚未使用吻合器时),男167例,女89例,年龄29~72岁。
1.2 病种及手术方式见表1、2、3。
疾病共9种,主要有胃癌(胃底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溃疡病及直肠癌等,吻合器组用GF吻合165次、XF 缝合389次,共计554次。
同时应用GF及XF者144例,其中63例术中应用GF于不同部位2次,76例术中应用XF于不同部位3次,故GF与XF同时应用503次,单用GF21次,单用XF30次。
表1 各种疾病应用不同类型吻合器手术例数及对照组病种数略2 手术结果经半年~3年的随访,其中用GF吻合的165个吻合口发生吻合瘘1例,发生率为0.61%(经口服稀造影剂证实),用XF缝合的389处胃肠残端,发生残端瘘1例,发生率为0.26%(经B超引导穿刺抽出消化液,口服稀造影剂排除吻合口瘘),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出血及其它不良反应。
以上2例瘘经通畅引流、消炎、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均得以治愈。
机械吻合只需手缝法的1/3时间(手工缝合一个胃肠残端时间10min,机械缝合3min,手工吻合一个食道胃肠合口时间30min,机械吻合10min)。
对照组256例,发生吻合瘘12例,发生率为4.69%,与吻合器组发生率卡方检验χ 2 =4.30>χ 20.05 =3.84,P<0.05差异有显著性,缝合的400处胃肠残端,发生残端瘘6例,发生率为1.5%,吻合口出血3例,出血率1.17%,吻合口狭窄2例,狭窄率0.78%,吻合器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工缝合组卡方检验χ 2 =11.95>χ20.01 =6.6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