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三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 格式:pdf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23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课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特殊关爱助我成长的话题。
我们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目标是识别家庭保护与社会保护,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我们播放了一个视频并展示了幻灯片二,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在幻灯片XXX,我们介绍了1993年XXX通过的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与进步。
同时,我们也展示了幻灯片五和六,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关爱,并进行分享。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讲解了家庭保护以及社会保护,并且难点是社会保护的内容。
我们展示了幻灯片七和八,让学生了解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学生也认识到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在幻灯片九中,我们让学生看图片谈感悟,认识到父母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接下来,我们让学生阅读79页的《儿童权利公约》,让学生了解《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知识。
在幻灯片十一中,我们点拨了《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同时,我们也展示了幻灯片十和十三,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保护的内容和社会保护的内容,以及留守儿童的含义。
最后,在幻灯片十二中,我们让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在法治社会中,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展示幻灯片14,让同学们分享来自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注和保护措施。
展示幻灯片15,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我们要了解留守儿童现象背后的原因。
展示幻灯片16,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探讨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第四单元《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受特殊保护》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由"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特殊关爱助我成长"三个板块组成。
"特殊关爱助我成长"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材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安排了让学生参与家长会、案例分析、了解两部专门法、辨别正误、分组学习讨论、提建议等活动,还设计了"知识窗""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学习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认识到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只有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享有哪些权利,受到哪些保护,才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儿童虽然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限,其心智已经有很大发展,对很多问题已经有自己的看法,对家庭事务已经有了参与的愿望和初步能力。
大多数的六年级儿童内心向往快快长大,并勇于尝试从家庭、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性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
开始对公共生活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参与意识,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教学目标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能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三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学设计设计者:东马坊初中袁忠明黎水芳【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能感受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知识目标:识别家庭保护与社会保护,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家庭保护以及社会保护。
【教学难点】社会保护的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特殊关爱助我成长一、观看视频:(有关少年儿童参加某项活动的内容)1.学生观看视频。
2.导入语:“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
”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3.学生思考:我们在家庭受到了怎样的保护?①学生思考后交流。
(感受家庭的关爱)②学生看一段视频:(有关家庭对孩子保护的内容)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①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人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
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A.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P79.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B.面对家庭暴力,有哪些法律可以保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5.学生阅读P79《儿童权利公约》:①学生阅读公约。
②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该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护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1992年4月1日,《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板书:家庭保护二、观看视频:(安全演练、每天运动一小时等内容)(学校对学生是如何关爱保护的?)1.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