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
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对策李艺倩(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363)摘 要:随着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迫切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英语、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针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强调了明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是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对策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2-0088-02随着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迫切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英语、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目前各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
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专业考评等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探讨和改革,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所以规范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探讨和改革,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在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定位上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把高职学生培养成“本科压缩型”人才;二是效仿技工类学校的做法,过分强调现行岗位操作技能的实际需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岗位技能型”人才。
正确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优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2.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建设不完备目前商务英语教材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222021年28期总第572期ENGLISH ON CAMPUS“创新创业”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 实践教学探析——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为例文/汪云芳【摘要】相较于英语、翻译两大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作为广东省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其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不足,我们可以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对其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wo English majors: English and Translation, Business English has acomparatively short development course. As a civilian-run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Business English in Guangzhou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some shortcomings on its practice teaching. Therefore, its practice teaching can be reformed from such aspects as optimizing programme specification, reinforcing teachingstaff construction and reinforcing its practice teaching so as to cultivate business English professionals with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Key words】“Commercial affairs”; Business affairs; Commerce【作者简介】汪云芳(1982.12-),女,汉族,江西寻乌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新文科视野下,商务英语教学的关键是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而新文科概念的应用,拓宽了学科交叉的领域,商务英语学科不仅可以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还可以与医学、工科、农学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整合。
在新文科的视野中,商务英语的学科教学既要考虑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又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既要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又要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才能更好地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
《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综合性强,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打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师资水平欠缺、思政元素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急需按照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
二、《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陈旧《综合商务英语》的应用性比较强,针对当今多变的社会环境,以新文科背景为前提,《综合商务英语》教学应该进行全面的创新和变革。
结合该学科的特点,《综合商务英语》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商务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跨文化交际、商务谈判以及国际影响等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内容。
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部分任课教师对商务英语领域的研究并不透彻,对先进的研究成果也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其自身的知识积累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固化思维的影响,《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影响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对《综合商务英语》而言,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其内容的更新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与实践的发展。
教师受限于领域内单一教材的应用,造成教学范围狭窄,而教师更善于应用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这也造成教学重点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片面性[1]。
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是阻碍教学创新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跨文化交际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在商务领域中变得日益重要。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人士需要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商务英语教学也应该适应这一趋势,注重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
本文将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跨文化交际在商务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国际商务环境中,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员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包括会议、谈判、商务联络等。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困难或不适当的表现,就会给商务合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业务失败。
商务人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处理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商务谈判等方面的技能。
针对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应该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文化、商务礼仪、商务惯例等,以便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的环境。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强调语言和交际策略的教学。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交际方式和惯例可能存在差异,商务人士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灵活运用语言和交际策略。
商务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包括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在商务环境中进行礼貌而有效的交流、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商务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商务交际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技巧。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并培养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跨文化沟通的难点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的能力。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李靓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商务英语作为新兴金桥专业,已为市场经济就业市场输送了大量商务英语人才。
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增设,商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评价模式等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拟从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师徒从教学环境、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探讨,以期为商务英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为市场经济建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与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而生。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商务英语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商务类学科(包括国际贸易、商务管理、国际营销、国际商务、国际旅游、国际会计、国际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涉外商务法律等)为发展方向,是一门复合型专业。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指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突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三大特点。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1]不难看出,商务英语专业强调专业知识与高素质语言技能的高度结合。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就业市场,拥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并且熟练掌握实务操作技能的毕业生往往深受青睐。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自2007年教育部批准增设本科专业以来,到2015年全国已有250余所高校开办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
各高校普遍存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更是问题重重:1、现有师资力量薄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一类是从原本的英语专业教师转到商务英语教师,商务英语知识相对匮乏,企业从业经历几乎为零;另一类是由原来的经济、贸易、管理、财会类专业教师兼任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相对扎实,但英语语言能力较差,很难实现全英文授课。
2、师资引进处于瓶颈。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所处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以笔者所在的湖南科技学院为例,该校地处湖南西南边陲之地永州零陵区,交通相对落后,近三年学校都在报计划引进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但无人问津,而有一定外企工作经验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又不在学校招聘人员范围内,目前在岗的商务英语教师没有一位是纯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
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挂靠英语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基本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也教学模式,其课程设置大多是在传统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稍作修改,培养成效可想而知。
4、教学设施匮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重视理工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文科专业被边缘化。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商务英语专业2017年获教育部审批通过,目前外国语学院辖区内的9间语言实验室中,仅一间为商务英语实训室,且非专业使用。
很明显,学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专业教学只能借助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
实践教学、校外实践基地目前仅为设想。
针对商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教学实际,拟从以下方面提出改革探讨:二、改善商务英语教学环境“商务英语涉及金融、贸易、运输、法律、保险、工商管理和海外投资等一系列领域,其学科内涵更为丰富,是由多门课程组成的一门跨学科性的复合专业,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属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范畴,其教学应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2]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支持和投入。
也就是说,学校相关部门首先要在商务英语实训室建设上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争取政府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资金项目,建设校内实训室;其次,学校教务部门和创新创业学院(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外国语学院应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沟通交流,在企业和商务局建成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教学投入力度。
最后,外国语学院应加强与学校领导及人事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在人才引进政策上作出相应调整,积极引进、聘任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保证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学历结构、职称梯度等方面合理化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努力争取企业锻炼、挂职进修的机会,增强实务操作能力和企业经验;通过参加全国商务及国际商务英语师资培训班等形式提升个人商务素质与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应更多的采用情景仿真模拟等形式开展商务英语教学,强调学生中心,提高学生课内外的参与度,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双向提升。
三、优化商务英语课程群设置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熟练把握商务知识和商务理论,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文化、教育、外事、管理等工作的商务英语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教学标准(试行)》要求,商务英语四大模块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约占60%,跨文化交际能力10%,商务知识(商务专业知识+商务技能)20%,人文素养10%。
结合当前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可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模块:主要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和人文素质培养课程。
也就是说,“语言是根本,商务是失职,技能是焦点,人文是提升”,[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在夯实64用幽默而充满哲理的语言烘托出教学的氛围,让学生们都能喜爱你这个教师,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缩短心灵距离,提高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共鸣与学生听课的热情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创新,讲究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操作性和拓展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应当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再单纯给学生理论知识有粮食,更应该给学生一把猎枪,教会学生独立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照顾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层次的学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自身人格魅力,增加学生对自己课程的认同与满意度;同时,教师要注意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尤其是讲课时,不能重复,要时刻激发学生的激情、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都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学会精讲精练,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专业知识的巩固。
比如在学习硬件安装、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常见故障的检测与处理等关键内容时,教师要对此讲深讲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完成后能熟练掌握,尤其是系统硬故障及软故障等操作方法都要让学生领会并能独立完成案例的解决问题应用能力,这才能保证这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着力培养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勤于独立思考以及提出学习问题的习惯,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创造机会对所有同学多点赞,多鼓励,这样会大大提高整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总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课堂教学,不管是用哪种教学方法,归根到底就是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方法,要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教会学生会读书,学生愿读书,学生能读书,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中职教育的期望。
参考文献:[1]侯宁,郭海伟,王振涛-高校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09期[2]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六版)[M].易东平译.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其英语语言基础的前提下,系统开设商务专业课程,帮助其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其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操作能力,并通过就业指导、素拓等课程群来提高其道德涵养及人文素养。
实践操作模块:实践操作主要包括实训、见习和毕业实习,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
在建立高规格商务英语实训室的基础上,引进相关课程实训软件,学生在实训室进行模拟交易、谈判、商检、报关等仿真性商务操作;假期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交易会、展览会、文化艺术节或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达到初步了解商务活动的目的;毕业实习则由学院统一安排一学期至半年的时间全面深入企业,参与、从事相关工作,以提升理论运用、实际操作能力。
四、更新商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商务英语专业不是简单的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英语内容,[5]在实施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英语语言能力为基本,以应用能力为中心,将英语与商务理论知识有效结合,注重学生商务技能的提升。
如何真正认定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适应企业就业需要?传统的期考和平时成绩综合考评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考核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将多种评价方盒有机结合,即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在测试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对学生“质”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认定;在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状况及学习态度等相关信息的同时,通过阶段性考评和测试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检验;在对比教学预期与学生学习实际状况的绝对值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类对比,得出相对值。
通过以上三组评价方式的结合使用,旨在弄清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真正提升学生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结语依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实际,我们可以得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英语能力+商务知识+商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6],但受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离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商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改善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商务英语课程群的设置,更新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才能真正为高素质、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有利平台,真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