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台湾新文学运动开始算起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台湾新文学的发生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是台湾文学的第一阶段--现代文学阶段,因其全程都在日据时期内,故又称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以光复作为界碑往后为第二阶段,称当代台湾文学。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五四运动前后的孕育期;1923至1926年的摇篮期;1926至1937年的成熟期;1937至1945年的低潮期。

当代台湾文学大致可分为:光复到1949年国民党迁台的过渡期;五十年代前期;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

一台湾文学的孕育期(五四运动前后)

台湾早在二十世纪以前,就有了诗歌。追溯其深长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郑成功建立政权后,清代文人官员的吟咏唱和,还可远溯到台岛最初的原住民的歌谣创作。当然那时的台湾文学是同大陆文学一体的,毋须特别提出。真正台湾文学的独列,应从其特殊的历史际遇导致它在中国文学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算起。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失利使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从此,台湾同胞开始了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刚好为了急于寻求民族解放路的台湾同胞指出了明确而美好的方向,台湾思想文化界的先驱决定紧跟“五四”历史步伐,用新思想发起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1919年秋,一批留学东京的台湾青年蔡惠如,林呈禄,蔡培火等人联络大陆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马伯援、吴有容等,为响应“五四”号召,取“同声相应”之意,成立“应声会”。这年末,日本又出现了“启发会”。会员互相交换有关促进台湾社会改革的意见。但以上两个团体都因组织不健全,成员不多,不久即宣告解散。1920年1月,在蔡惠如的号召组织下,成立“新民会”。林献堂、蔡惠如分别任正、副会长,会员有一百多人。“新民会”的成立标志着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会员们为谋求台湾同胞的幸福,争取民族自治、自决与自主的权利,深入开展社会政治改革活动。为了联络同志,启发民智,该会创办了机关刊物《台湾青年》,这是台湾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份启蒙刊物,此外他们还致力于谋求同祖国的联络与合作。该会在唤醒民族意识,反对专制统治,为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在岛上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要推动台湾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组织。民主主义战士蒋渭水牵头于1921年10月17日在台北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协会推举林献堂为总理,杨吉臣为协理,蒋渭水自任专务理事。“文协”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政治组织。该组织拥有会员一千零三十二人,网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当时台湾的青年才俊,成为当时台湾政治社会运动的主干。台湾文化协会的宗旨是改革台湾社会,灌输民族思想,唤醒民族意识,以摆脱殖民统治,进入文化抗日的新阶段。为贯彻其宗旨,该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各地设立报刊杂志阅览室,陈列台湾和大陆的各地报纸杂志;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演讲,涉及内容广泛,有台湾历史、中国文学、日本经济、通俗法律、西洋通史、新闻学、

社会学等;他们还组织文化剧团到各地演出,激起民众的批评和斗争意识。台湾文化协会

实际上已成为推动全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台湾文学的摇篮期(1923-1926 )

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始的。

从二十年代初起,一些有识之士就撰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当时,《台湾青年》就刊发了三篇此类文章。第一篇是陈发表于创刊号上的《文学与职务》;第二篇是甘文芳发表于第三卷三号的《实社会与文学》;再有就是第四卷第一期陈瑞明的《日用文鼓吹论》。这三篇文章是最早提出改革旧文学取用白话文的文章,但因文章只是零散发表,以议论和感想居多,很少触及新文学的具体问题,尚未形成体系,因而没有引发强烈反响。不过他们引发了文化界对白话文学的酝酿与关注,可以说是替白话文呐喊的先声。

1923年1 月,在日本留学的黄呈聪和黄朝琴分别撰文《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发表于《台湾》杂志上。这两篇文章是他们在回祖国考察,对祖国大陆新文学有了切身的感受之后写就的。他们想借鉴“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经验推动台湾社会改革。以此为转折,台湾新文学开始与中国大陆的新文学运动取得联系,并展开热烈的活动。

1924年4 月21日,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张我军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文章以犀利的言辞对台湾文坛上舞文弄墨的旧文人作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与批判。同年11月又在《台湾民报》上发表《糟糕的台湾文学界》,向旧文界的新人发起猛攻,斥责他们“造出一种臭不可闻的恶空气来,把一班文士的脸丢尽无遗,甚至还埋没了许多有学问的天才,陷害了不少活泼泼的青年”。这样直接而又尖锐的抨击打响了向旧文学发起进攻的第一枪,迫使旧文学界仓皇应战。台湾旧诗坛老将连雅堂在自己主编的《台湾诗荟》上,借为林小眉的《台湾咏史》作跋之机,攻击新文学:“今之学子,口未读六艺之书,目未接百家之论,耳又未聆离骚乐府之音,而嚣嚣然曰,汉字可废,汉字可废,甚而提倡新文学。”针对连雅堂的谬论,张我军立即著文予以还击,接二连三地发表了《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请合力拆下这座败草丛中的破旧殿堂》。他表示要“站在文学道上当个清道夫”,而“欲扫除刷清台湾的文学界”,“非先把诗界的妖魔打杀”。

张我军这种“赶尽杀绝”,必“先除之而后快”的气概招来更多反对者的围攻。自此,新旧文学的论争愈演愈烈。旧文学派,以郑军我、蕉麓、赤嵌王生、黄衫客、一吟友等为代表,利用旧文学阵地《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闻》、《台南新报》攻击谩骂新文学。新文学派以张我军、赖和、杨云萍、蔡孝乾等人为代表,将《台湾民报》作为阵地,发表一系列文章,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半新半旧生的《新文学之商榷的商榷》、蔡孝乾的《为台湾的文学界续哭》、赖和的《读台日报〈新旧文学之比较〉》、杨云萍的《无题录》、张我军的《随感录》九篇等。通过这场规模空前的新旧文学论争,新旧文学的利与弊一目了然,促进了旧诗人行列中爱国文人的觉醒,加速了旧文学的灭亡,新文学显示出必然的勃勃生机。尤其是1925年以后,新文学运动由理论主张转向创作实践,练就了一批有影响的新作家,新文学创作因而开始初具规模。

最早显出实绩的是新诗,张我军这名文坛骁将,既是活跃的理论家,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兼小说家。1924年8 月,杨云萍发表《这是什么声》,1925年赖和发表《觉悟下的牺牲》,这都是当时诗坛很有影响的作品。由杨云萍和江梦笔创办的《人人》文学杂志在第二期(1925.

12)集中发表了一批新诗,主要有杨云萍的《夜雨》、《无题》、《泉水》;纵横的《乞孩》、《小诗二首》;鹤瘦的《我早手软了》;肖梅的《唐棣梅》;郑岭秋的《我的儿》;启文的《夜哭》;梨生的《小疑》;泽生的《思念郎》、《海滨白骨》;崇五的《误认》、《旅愁》;杨华的《小诗》、《黑潮集》;虚谷的《卖花》等,这些诗作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诅咒黑暗的社会,揭露虚伪的人生,抒发对爱情的追求,讴歌光明和胜利,具有可贵的现实意义。诗作大都主题单纯、集中;语言鲜明泼辣,格调清新流畅。

三台湾文学的成熟期(1926-1937 )

这十年是台湾新文学盛况空前的发展阶段,被称为”黄金的十年“。在此期间文学活动异常活跃:各种文学主张纷纷出台;不同的文艺组织团体竞相亮相;各种各样的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作家队伍不断巩固壮大,大量优秀的作品纷纷问世,台湾文学此时进入了其鼎盛时期。

二十年代后期,台湾政治局势发生重大转折,抗日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台湾文化协会1927年已告分裂,1931年被日本殖民当局取缔。1928年台湾共产党和民众党建立,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农群众革命运动。正当政治运动蓬勃发展时,日本殖民当局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大肆镇压逮捕革命群众。经过1931年的全岛性大检举,大逮捕,台湾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民族民主运动转向低潮。台湾新文学从它一诞生就肩负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重任,特别是在现代文学运动已取得合法地位,而革命运动遭受重挫的情形下,抗日爱国志士自然地把精力转移到文学运动上来,利用文学这一合法武器展开斗争,促使台湾新文学承担着更多的使命。

由于客观形势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投身文学运动的人士越来越多,作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正视文学界的不足之后,不少作家喊出了”到民间去“,”到农村去“的口号,努力促使文艺群众化,走文学大众化的路线,”使思想、文艺浸透于一般民众的心田“,创造真正台湾人所需要的文艺。最早提倡乡土文学的黄石辉于1930年8月16日发表了《怎么不提倡乡土文学》一文,指出只有提倡和建设乡土文学才能真正产生广大劳苦群众的文艺,他呼吁”用台湾话做文,用台湾话写小说,用台湾话做歌谣,描写台湾的事物“。1931年7月24日,他又发表了《再谈乡土文学》,从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论述乡土文学。黄石辉的主张得到郭秋生的积极响应,郭秋生于1931年7月在《台湾新闻》上发表长达两万余字的《建设台湾白话文一提案》的文章,提出使”台湾语文字化“的观点,同年8 月又撰文《建设台湾话文》重申上文观点,强调要把台湾话文、民间文学、乡土文学结合起来。黄石辉、郭秋生二人”文艺要面向大众“的主张是积极的,但对台湾话文的提倡却显得狭隘和片面,为此遭到一部分作家的反对,引发一场关于乡土文学的论争。

在新文学的萌生期里,台湾文艺园地极少,偶尔有若干小型刊物问世,但影响不大而且存在时间很短。台湾新文学的成长几乎完全由《台湾民报》独家担当。1927年8月1 日,《台湾民报》由东京迁入台湾,改旬刊为周刊,1930年3 月更名为《台湾新民报》,1932年4 月改为日刊。在它迁台以后,扩大了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每期文艺专栏都可发表一或两篇新文学作品。即使是这样,作品数量仍然很有限,满足不了新的文学形势要求。本时期,文艺社团和文艺杂志纷纷创办,独立性的文学刊物大量创刊,为作家的培养和文学作品的发表提供了更多园地。1931年秋,一批台湾岛内文学界人士赖和、郭秋生、叶荣钟、吴春霖、黄

城、许文达等十二人组成”南音社“。第二年元旦,创办文艺杂志《南音》半月刊,从发刊词中可以看到其创刊宗旨是”尽一点微力于文艺的启蒙运动“,”肩负两种使命:第一是使思想、文艺普遍化、群众化,第二是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还鼓励作家创作,以期‘有所贡献于我台湾的思想、文艺的进展’。“该刊发行十二期后停刊,时间虽不长,成绩却很显著,发表了一批乡土色彩浓厚具有现实性、批判性的作品,如赖和的《归家》、《惹事》,周定山的《老成党》,赤子的《擦皮鞋》等;还有一些诗歌、散文等等,对推进文学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932年3月20日,台湾旅日文学青年苏维熊、魏上春、张文环、吴鸿秋、巫永福、黄波堂、王白渊等人,在东京成立”台湾艺术研究会“,以”图台湾文学及艺术的向上的目的“。次年7月15日正式推出专业文学刊物《福尔摩沙》,该刊仅发行三期,研究会便自行解散,汇入后起的”台湾文艺联盟“。因该会创办人都是留学生,善用新方法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1933年10月,黄得时、朱点人、郭秋生、廖毓文等人成立”台湾文艺协会“,通过了组织章程,章程明确提出该会”以谋台湾文艺的健全的发达为目的“,选举郭秋生为干事长。1934年7月15日,该会文艺刊物《先发部队》创刊,发刊词论述了文艺担负的重大任务和目前台湾新闻学的”荒凉景象“,指出现在应走的方向是”从散漫趋向集约,由自然发生期的行为改为有意识的建设行动“,并号召大家”现在出发“,”动起手来“,表现出汹涌澎湃的激情和锐意进取的气概。该刊第一期推出”台湾新文学出路的探究“特缉,1935年1月发行的第二期更名为《第一线》,推出《台湾民间故事》

特缉,随即便告停刊。三十年代初,一批带有无产阶级文艺性质的刊物也相继创办,如《伍人报》、《洪水报》、《台湾战线》、《台湾文学》、《晓钟》、《现代生活》、《明日》、《赤道》等,这些刊物多以激励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反抗意识为其思想基础,给新文学以热情支持扶助,可惜都遭到殖民当局的查禁。随着台湾文学运动的日趋活跃,一部分文学界人士深深感到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结的文学组织来进一步推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1934年5月6 日在台中市召开了全岛文艺大会。这是文艺界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会,会上成立了全岛性的文艺社团--台湾文艺联盟,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提案和联盟章程,选举了领导机构,推举赖和、赖庆、赖明弘、何集壁、张深切五人为常务委员,常务委员长为张深切。至此,台湾新文学作家结束了各自为战的历史,逐渐形成抗日爱国作家大联合的统一战线。台湾文艺联盟”以联络台湾文艺同志,互相图谋亲睦以振兴台湾文艺“为宗旨。正如赖明弘所说:“文艺联盟成立后,台湾知识分子已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发表作品的舞台,更以文联为中心,文艺同路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了……由于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确立了文学运动的第一步,起到领导台湾文学运动的作用,文联团结了作家,团结了知识分子,更熔化所有反封建统治的、富有民族意识的台湾文化人于一炉,展开了提高文学和文化水准的工作,并确保了台湾精神文化的基础而对异民族表示了坚毅不移的抵抗,所以我敢说这是台湾知识分子的重大表现,其所留下的足迹是有历史性的。”(赖明弘:《台湾文艺联盟创立的断片回忆》,《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三期,1954年12月10日)\ :“台湾文艺联盟”成立以后,其会刊《台湾文艺》于1934年11月创刊发行。这是日据时期台湾寿命最长,作家最多,影响也最大的杂志。该杂志主编张深切,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主张,坚持文学面向大众,“希望把本杂志办到能够深入识字阶级的大众里头去”,体现了该杂志务在求实,追求民主,面向大众的精神。《台湾文艺》不仅重视对文学实践的身体力行,各种文学样式的作品在该杂志中都能得以发表,如小说、诗歌、剧本、随笔、评论、学术论著等;还对文艺理论和批评也予以相当重视。该刊于1936年8月28日停刊,共出十五期,这在当时政治高压、经济困难等因素困扰的情形下,已属难得。

同期,台湾文学界还出现了一个与《台湾文艺》并驾齐驱,并在《台湾文艺》停办后,独立支撑起台湾新文学运动大厦的文学杂志--《台湾新文学》。这是由杨逵、叶陶自筹资金主办的文学月刊。该刊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台湾一流作家,发表了一批优秀作品,表现了高度的反帝反封建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意识。由于殖民当局下令废止中文杂志,该刊于1937年6月1 5 日被迫停办,共发行十四期。《台湾新文学》和《台湾文艺》是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园地中的两朵艳丽奇葩。

台湾新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首先归功于一支支创作新军的突起。这一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作家除部分前期作家如赖和、杨守愚、虚谷、杨华等;新的作家又相继涌现,有杨逵、朱点人、王锦江、愁洞、秋生、毓文、林克夫、马木枥、张庆堂、赖贤颖、吴天尝、巫永福等。在新诗方面较有影响的是杨华、王白渊、陈奇云、吴坤煌、梦湘、董佑峰、黄衍辉及“盐分地带”的主要成员郭水潭、吴新荣、徐清吉、王登山、庄培初、林精

(林芳年),还有风车诗社的同仁杨炽昌、林永修、李张瑞、张良典等。这批作家和诗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台湾新文学花繁锦簇的局面。

这个时期,因客观形势的需求,文学执着于群众化路线,贴近社会现实,因而题材得到扩展,新的主题也不断涌现,文学作品的风格呈现出多样性。有揭露日本统治者及其走狗阴险狡猾、残暴凶顽本质的作品,如赖和的《不如意的过年》、《惹事》,朱点人的《安息之日》,蔡愁洞的《理想乡》、《夺锦标》,陈虚谷的《放炮》、《他发财了》;有反映被压迫被侮辱的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如朱点人的《岛都》、《秋信》,杨逵的《送报夫》,赖和的《丰作》、《善讼人的故事》,杨守愚的《凶年不免于死亡》;有描述爱情和婚姻的种种形态的,如翁闹的《天亮前的恋爱故事》、《音乐钟》,朱点人的《无花果》,吴天尝的《蕾》,马木枥的《私奔》,黄得时的《橄榄》;还有表现社会生活人间百态的作品,朱点人就是一位善于绘制众生百态的丹青妙手。此间作品中的妇女形象也多姿多彩,有想为妇女扬眉吐气干番事业的少女月云(王诗琅《青春》),

有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忍气吞声遭人猥亵的鸳鸯(杨守愚《鸳鸯》),有温顺柔弱,命运悲惨的童

养媳(杨华的《薄命》),还有在钱权面前低声下气,献媚讨好,对妓女刻薄狠毒,毫不体恤的娼

楼鸨母(王诗琅《老婊头》)等。

朱点人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长期的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活使他对台湾社会有深刻

的认识,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抨击殖民当局的暴政和愚

民政策,鞭挞汉奸走狗奴颜婢膝的丑态,歌颂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抗暴精神是他创作的重要内

容。小说《岛都》是这类小说的代表,它展示了日据时期,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利用

封建迷信坑害穷苦百姓,搜敛钱财的社会现象。小说主人公史明之父史蓁,在K

寺落成盛典后因交不起“捐款”,忍痛卖了小儿抵捐,后因过度思儿精神失常,投水身亡。史

明小小年纪就认识到世态炎凉,社会的冷酷。他一直苦苦寻求穷苦人悲剧的原因。在苦难的磨炼

下,在世界性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他意识到殖民者与官商、豪绅的互相勾结,盘剥人民正是导

致工人“愈勤苦愈贫困”的根源,觉醒了的史明挺身而出,组织团体进行坚决的斗争。一次又一次

的被捕都不曾使他退却,文章结尾是史明获释后踪迹不明,“有人说他是钻到地下去运动了”,暗

示着斗争还在继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史明这样一个觉醒了的大无畏的民族主义战士。

朱点人也擅长用嘲讽的笔法抨击、鞭挞反面人物。《脱颖》主人公陈三贵是个做梦都想当日

本人的民族败类,一心想往上爬。苦心钻营的三贵终于梦想成真,被犬养主任收为养子并把女儿

许配给他,他改姓为“犬养”,自称“犬养三贵”,衣食住行无一不是日本式的“三脚仔”,还自鸣得

意。当昔日的朋友再见面时,他惟恐别人不知道他改姓,一再申明“我是犬养!”朋友意味深长地

念着她的姓:“唔,犬养的,”一语双关。作者用犀利的笔锋巧妙而含蓄地痛斥背叛祖国和民族的

无耻之徒。朱点人小说创作的另一类重要题材是反映异性间的复杂情感,描绘人们在现实的冲击

下内心的矛盾、痛苦和哀伤。《无花果》写的是少年苦哥单恋的经过和美梦的破灭。小说用日记

的形式娓娓道来,笔墨简洁朴素,却把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表现得惟妙惟肖。

杨守愚,台湾彰化人,原名杨松茂,笔名有守愚、村老、静香轩主人、洋、翔、Y 等。杨守

愚是二十年代台湾新文学运动兴起后的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数量多,取材广泛,从社会

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描绘暗无天日的时代的人生悲剧。日本殖民主义者及其走狗的骄横跋扈、

制糖会社的横征暴敛、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小商小贩的辛苦劳顿、贫苦农民的绝望挣扎、下

层妇女的含冤受辱等等,都在他的表现之列。《十字街头》写小摊贩的不幸遭遇。日警大人杀气

腾腾地四处抓捕流动摊贩,搞得人心惶惶,凡碰到的人不幸被踢了担子,倒了东西,还得坐牢:

“小百姓的冤,还有什么可诉吗?”《升租》、《移溪》、《凶年不免于死亡》写的是悲苦无告的农民

在沉重的地租和捐税的压榨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谁害了她》、《女丐》、《鸳鸯》把

目光投向下层盆苦妇女,他们不仅经济上忍受剥削,还得面对人身的凌辱,她们最终的命运不是

走向绝路以死抗争便是被社会吞噬,在那样的时代,有多少人能逃脱这样的恶运呢?杨守愚的小

说主题鲜明集中,始终站在广大的被剥削、被损害的劳动人民的立场,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表达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作品大多采用写实手法,从人物生活背景、故事发生经过到结局无

一不是生活的真实显现,其中也有反讽、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但只是一种穿插,故作品

整体出现平实沉郁的特色。

杨守愚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也发表了不少新诗,他的新诗不论是选取题材,还是采用的表现

手法,都与小说创作是一致的,题材是批判或控诉性的,手法是写实白描的,这有助于突出社会

生活场景和人们的遭遇,把人间苦难真实地表现出来,便于表达作者激愤的感情。他较著名的诗

作有:《我做梦》、《一个恐怖的早晨》、《孤苦的孩子》、《女性悲曲》、《长工歌》、《洗衣妇》、《车

夫》等

四台湾文学的低潮期(1937-1945 )

1937年7 月7 日,卢沟桥的隆隆炮声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日本帝国主义强化了在台湾的法西斯统治,他们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加强对台的军事统治,其后又大力推行“皇民化”运动,禁用汉

文,强令使用日文,汉文学校、汉文杂志、汉人姓氏、汉人传统习俗等一切中国文化都在消灭之列。作为文学载体的汉语言文字被禁用,文学发表阵地被铲除,新文学运动遭受惨重打击,新文学运动落入低谷。

处心积虑的殖民当局为把台湾新文学纳入“皇民化”的轨道,打着纯艺术旗号组成“台湾文艺家协会”,并发行刊物《文艺台湾》。这份杂志刚开始还能吸引部分台湾作家,后来因日渐显出其“皇民文学”的殖民色彩而受到冷落。为适应殖民当局加强推进皇民化运动的形势需要,该协会自行解散,原班人马组成隶属“皇民奉公会”的“台湾文学奉公会”,目的是“努力宣扬皇国文化”,鼓吹“皇民文学”,并发行机关刊物--《文艺台湾》。这里发表的作品无一不是为配合“圣战”,宣传“圣战”而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参加“台湾文艺家协会”的部分作家因不满《文艺台湾》的殖民化色彩退出该协会,另行筹办文学社团和杂志。以张文环为首的一批作家,像吕赫若、吴新荣、吴天赏、王井泉、黄得时、杨逵、王碧蕉、林博秋、简国贤、吕泉生、张冬芳等,于1941年5月成立启文社,并创办季刊《台湾文学》杂志。因为汉文被禁用,所以在这块园地上发表作品都是用日文写成。《台湾文学》始终贯彻着现实主义原则,力求反映台湾民众在殖民者皇民化运动下的苦闷和抵抗,刻画战争时期台湾民众苦难的岁月,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台湾文学》一出现就与《文艺台湾》相抗衡,在持续三年,发行十一期之后被迫中止。《台湾文学》的存在对于台湾新文学在残酷环境中的延续功不可没。此外,1941年发行的《民俗台湾》在台湾乡土文学的发展上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的爱国作家们都以不同方式的创作与“皇民文学”相对抗。他们或者采取合法的形式与条件,成立文学团体,创办文学刊物,开展新文学活动(如“启文社”的作家);或者以日本人把持的“台湾文艺家协会”的名义作掩护,表面上避开尖锐敏感的民族矛盾和政治生活,字里行间却渗透着反殖民统治、反皇民化的斗争意志;或者甘于默默无闻,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如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这一长篇巨著便是在不可能发表的情况下完成的。

不管殖民当局采取怎样严密的方式控制,都无法完全扼杀新文学作品的生机。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由于受时局影响,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题材受到限制,因而也呈示出与以往不同的创作特色,如以饱蘸血泪的笔触表现对殖民统治的愤怒和抗争,倾向于描写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情,转向人物内心世界和自然界,抒发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在小说方面,龙瑛宗的作品以其关注人物内心世界,抒情气氛浓烈而著称。

龙瑛宗是日据时期重要作家之一。他在光复前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有:《植有木瓜树的小镇》、《夕影》、《黑少女》、《白鬼》、《赵夫人的戏台》、《村姑》、《邂逅》等二十四篇,此外还有文学批评集《孤独的蠹鱼》。龙瑛宗是从知识分子阶层出来的,其与殖民者的统治机构曾有种种联系,所以他的小说在表现台湾被压迫人民的共同经验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照角度,隐晦地表达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抵抗情绪。此外,还写有随笔集《女性的素描》。龙瑛宗本期的创作侧重反映知识分子和妇女的悲惨遭遇。《植有木瓜树的小镇》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人公陈有三高中毕业后考进街役场当助理会计,他怀着美好的理想,满腔热情地努力工作、学习。可是,他的周遭环境是这样龌龊,一连串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化为泡影,最后只有在绝望中放弃自己的追求,在酒的麻醉中沉迷颓废下去。小说着重描写了他的忧伤、苦闷、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小说中对环境--污秽腐朽小镇的描写,使人产生一种紧张的窒息感。人们不难从中看出造成知识分子病态心理和行为的时代和社会根源,意识到殖民统治的罪恶。

张文环是本期一位有着顽强民族意识的作家。他在本期创作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山茶花》,短篇小说《辣韭罐》、《艺旦之家》、《夜猿》、《哭泣的女人》等。辍笔三十余年后,他于197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在地上爬的人》。张文环的创作始终秉持着现实主义精神,以写实的手法和浓烈的乡土气息,反映家庭和社会情状,对弱小无助的人们的不幸寄予了深切同情,对自私自利的人性弱点作了无情剖露。其代表作《艺旦之家》中的主人公采云是一个善良又懦弱的女子。由于家境贫寒,小时候被卖给别人当养女。到十六岁时,贪财的养母为了一对金手镯和几百元钱卖掉了她。无情的摧残使她几次放弃生活的希望,后来在杂货店工作时结识了廖清泉,两人相恋;然而廖知道她被蹂躏的秘密后又抛弃了她。在命运的沉重打击下,她决心拜师学艺,终成名旦。二十一岁时她又结识了一家杂货店的少东家杨秋成,杨要采云辞去艺旦的职业嫁给他。可是养母的种种阻挠使他们的婚姻遥遥无期,当她发现自己怀了杨的孩子而二人又无

法结合时,只觉得在这样的社会里,自杀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她跳入了冰冷的江水中。作品以平静的口气娓娓道来,读后却令人感到凄怆,对这样一个饱尝屈辱与蹂躏的女子禁不住掬一把同情之泪,同情中能隐隐感到作者无声的呐喊。\;吴浊流是继赖和、杨逵之后又一位台湾现代文坛不朽的作家。他本名吴建田,号饶

,1900年6 月2 日生,台湾省新竹县新埔镇人。吴浊流出生于富有民族气节的书香之家,从小就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叛性格。1916年考入台湾总督府国语师范部,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1941年,吴浊流回到大陆,先后到南京、上海,他看到的旧中国也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日本侵略者则肆意妄为的凄惨景状,这一切使吴浊流既伤感又失望。1942年3月,他又回到台湾。返台以后,吴浊流先后担任《日日新报》、《台湾新报》、《新生报》、《民报》等报记者,大同工业职业学校训导主任,机器工业同业会专员等职。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关心台湾文坛。1964年,吴浊流对光复后台湾文学界的不景气深感不满,为振兴台湾新文学,他倾尽自己全部积蓄,创办《台湾文艺》杂志。

1969年,他又变卖田产,利用退休金创办“吴浊流文学奖”。1976年10月7日,吴浊流病逝于台湾。

吴浊流早年的文学活动是从写汉诗开始的,而真正登上台湾文坛是以1936年3 月处女作《水朋》的发表为标志。自此,他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小说,长篇有:《亚细亚的孤儿》、《无花果》、《台湾连翘》等;中篇和短篇主要有《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功狗》《陈大人》、《糖扦仔》、《先生妈》、《路迢迢》等,此外,还有大量游记、文学评论和杂感。吴浊流是一位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民族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是数十年饱经历史沧桑的血和泪的郁结。他在《吴浊流选集》自序里这样说:“我写的小说带有历史性的性格,所写的各篇都是社会真相的一断面,现在选出十九篇付梓。若将此十九篇连串起来,日据时代及光复后的社会情形之投影,以及政治的影响不消说,同时,社会的歪风畸形怪相也可以窥见的,所以亦可作为本省社会之内幕来看吧。”(吴浊流:《吴浊流选集。自序》,参见公仲、汪义生著《台湾新文学史初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因此,他又被称为是“记录历史的人”。

吴浊流的小说创作以台湾光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代表作品有《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功狗》、《陈大人》、《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等,这些小说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在台湾加紧推行“皇民化运动”为背景,描写殖民当局及其奴才走狗对台湾同胞的奴役和压迫,以及台湾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悲惨命运;后期代表作品有:《波茨坦科长》、《铜臭》、《狡猿》、《三八泪》、《老姜更辣》等,主要以战后台湾社会生活为背景,表现种种世态人情,揭露为官者的凶狠、狡诈、腐化,这些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新的反面人物形象。吴浊流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前期。

吴浊流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是描写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苦难,无情揭露卖身求荣、充当殖民者走狗奴才的无耻之徒的丑恶行径。

黄春明作品集

3月12日至13日,中国作家协会和九州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行了《黄春明作品集》出版座谈会。 黄春明先生生于1939年,台湾宜兰人,是我国当代台湾著名作家,素有“小人物的代言人”之称。1998年10月,中国作协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与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黄春明作品研讨会。 为了增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大陆读者读到黄春明先生的作品,在中国作协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的协助下,九州出版社于2001年3月出版了三卷本的《黄春明作品集》,该书共收入黄春明先生6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老猫》《莎约娜拉再见》《我爱玛莉》《苹果的滋味》等31篇作品,共计62万字。此次《黄春明作品集》的出版是黄春明先生的作品在祖国大陆的首次出版。3月12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友梅主持了《黄春明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开幕式,九州出版社社长杜大宁、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郑东宁分别致辞,对《黄春明作品集》的出版表示祝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黄春明先生表示祝贺并对为黄春明先生作品集的出版给予大力支持的九州出版社表示感谢。他说,黄春明先生是一位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著名作家,他从步入文坛的第一步起,就秉承了中国“五四”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坚持为普通老百姓写作,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数十年来,他以丰富的生活经历,凭借对社会的热切关注、对乡土的真挚认同和对社会发展趋向的敏锐感知,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黄先生笔下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虽然穷困,备尝生活的艰辛,但在他们的身上却充分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良忠厚、勤劳坚韧、自尊自信、互助互爱、至孝事亲等等,他们以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在逆境中追求美好和幸福,也给读者以力量和希望。黄春明先生的作品不仅表现了巨变时期台湾社会中普通老百姓的命运,还以冷辣的笔触直指都市中的洋奴、买办,将作品的主题扩展到批判丧失民族尊严、崇洋媚外的种种社会现象,揭露日本殖民主义者对台湾的掠夺蹂躏。读黄先生的这些作品,如同纵览台湾几十年社会发展的形象画卷。黄先生刻画人物、驾驭语言的功力令人钦佩,他笔下的人物千姿百态,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黄先生及其作品,是应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重重写上一笔的。现在在祖国大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矛盾给作家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如何肯于吃苦,勤于学习,真正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对于作家特别是年轻的作家也是一个新的考验。黄春明先生始终不渝地植根于社会,深入民众,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践自己所信奉的“以真挚的人生态度为基础的关心人、关心社会的文学”的文学主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文学工作者学习。我相信,通过黄先生这套作品集在祖国大陆的出版,黄先生热爱乡土、热爱人民的情怀和关注社会的赤子之心,一定会感染更多的写作者和读者,赢得更多的共鸣和知音。 在随后由两岸学者共同主持的主旨为“新世纪再读黄春明”的《黄春明作品集》出版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承续、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合、黄春明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以及他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等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深入探讨并充分肯定了黄春明的作品在21世纪的今天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论者认为,作为台湾“小人物代言人”的黄春明,其作品中有着深厚的“台湾情结”,而与此孪生共长、相辅相生的是他的“中国情结”。他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信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始终充溢着对中国的民族大义、民族尊严和民族自信的坚决捍卫。走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是黄春明创作的又一特色。不少与会者指出,黄春明的作品一方面抨击历史惰性,呼唤农业社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无情地针砭国民的奴性,倡导指引历史进步的民族化,因此可以说,他的作品既是田园生活的牧歌,又是民族古风的挽歌。与会者高度赞扬了黄春明作品中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他对民

港台文学

港台文学对比 说起港台文学,我首先想到的是台湾的文学作品,比如《乡愁》、《城南旧事》,香港的电影《无间道》,武侠小说《鹿鼎记》、《射雕英雄传》。 其实,无论在形式或者内容上,港台文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在形式上而言,台湾的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小说、诗歌、散文,而香港则更倾向于电影、短篇、长篇连载小说。 这与两地的历史、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台湾在50年代后,大批大陆人士入住,文化习俗受到强烈冲击,整个社会处于调整期;同时国民党当局对于文化的传播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且,台湾的经济比较落后,电视电影等发展水平较低。而香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生活节奏快,实施以商业为主导的香港模式,电影更符合大众需求。同时香港纯粹的文学期刊不多且很不稳定。因此发达的报业给小说提供了重要阵地。很多长篇小说起初都是在报纸连载,然后再出单行本。发表阵地的“报纸化”,决不仅是发表方式的简单改变,这对小说创作的选材、叙述、结构、语言和手法都有很大影响。 从内容上而言,台湾文学的主旨大多与怀旧思乡有关,同时作品中总免不了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 台湾现代派先驱纪弦“槐树叶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以在故国捡到的一片槐树叶作为自我寄托,表现出了深切的怀乡之情。我最喜欢的于右任的《思乡曲》中也写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每每读来总忍不住欷歔慨叹。 白先勇的《台北人》由14篇故事组合而成,涉及到的人物从年迈挺拔的儒将仆公、上流社会的窦夫人、知识分子余嵚磊教授到退休的女仆顺恩嫂、帮佣工人王雄,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拥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他们皆出生于中国大陆,都是1949年到台湾这个小岛的,而且他们在大陆的“过去”并没有随着迁台而完全消逝,在台湾也不真的是“新”生活,那些无法遗忘的回忆,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台北的现实生活。小说中处处充满着今日台北与往昔南京的对比,如钱夫人认为“台湾的衣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而“大陆货”则“细致”、“柔熟”。在她眼里,今是总不如昔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忧伤而无奈的怀念之情。从南京到台北,一切都已时过境迁。潜流于14篇中的撼人心魄之失落感,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遽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 作家陈映真称台湾文学为“在台湾的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支脉”,“是以中国为民族归属之取向的政治、经济、文化运动的一环”。其实,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便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后来,由于政治原因,一大批大陆人士来到台湾,对于整个台湾的文化思想均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他们当中的文人作家也成为整个文坛的中流砥柱。对于旧生活的怀念,对于亲人故乡的思念都将整个文学带向了怀旧思乡路线。

台湾建筑法汇总

时效】修正 建筑法 第1 条 (立法宗旨) 为实施建筑管理,以维护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及增进市容观瞻,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法律之规定。 第 2 条 主管建筑机关,在中央为内政部;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市) 为县(市) 政府。 在第三条规定之地区,如以特设之管理机关为主管建筑机关者,应经内政部之核定。 第 3 条 本法适用地区如左:一实施都市计划地区。二实施区域计划地区。三经内政部指定地区。前项地区外供公众使用及公有建筑物,本法亦适用之。第一项第二款之适用范围、申请建筑之审查许可、施工管理及使用管理等事项之办法,由中央主管建筑机关定之。 第 4 条 (建筑物) 本法所称建筑物,为定着于土地上或地面下具有顶盖、梁柱或墙壁,供个人或公众使用之构造物或杂项工作物。 第 5 条 (公众用建筑物) 本法所称供公众使用之建筑物,为供公众工作、营业、居住、游览、娱乐及其他供公众使用之建筑物。 第 6 条 (公有建筑物) 本法所称公有建筑物,为政府机关、公营事业机构、自治团体及具有纪念性之建筑物。 第7 条 本法所称杂项工作物,为营业炉?、水塔、了望台、招牌广告、树立广告、散装仓、广播塔、烟囱、围墙、机械游乐设施、游泳池、地下储藏库、建筑所需驳崁、挖填土石方等工程及建筑物兴建完成后增设之中央系统空气调节设备、升降设备、机械停车设备、防空避难设备、污物处理设施等。 第8 条 (主要构造) 本法所称建筑物之主要构造,为基础、主要梁柱、承重墙壁、楼地板及屋顶之构造。 第9 条

(建造) 本法所称建造,系指左列行为: 一新建:为新建造之建筑物或将原建筑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筑者。 二增建:于原建筑物增加其面积或高度者。但以过廊与原建筑物连接者,应视为新建。 三改建:将建筑物之一部分拆除,于原建筑基地范围内改造,而不增高或扩大面积者。 四修建建筑物之基础、梁柱、承重墙壁、楼地板、屋架或屋顶,其中任何一种有过半之修理或变更者。 第10 条 本法所称建筑物设备,为敷设于建筑物之电力、电信、煤气、给水、污水、排水、空气调节、升降、消防、消雷、防空避难、污物处理及保护民众隐私权等设备。 第11 条 本法所称建筑基地,为供建筑物本身所占之地面及其所应留设之法定空地。建筑基地原为数宗者,于申请建筑前应合并为一宗。前项法定空地之留设,应包括建筑物与其前后左右之道路或其他建筑物间之距离,其宽度于建筑管理规则中定之。应留设之法定空地,非依规定不得分割、移转,并不得重复使用;其分割要件及申请核发程序等事项之办法,由中央主管建筑机关定之。 第12 条 (起造人) 本法所称建筑物之起造人,为建造该建筑物之申请人,其为未成年或禁治产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本法规定之义务与责任,亦由法定代理人负之。 起造人为政府机关公营事业机构、团体或法人者,由其负责人申请之,并由负责人负本法规定之义务与责任。 第13 条 本法所称建筑物设计人及监造人为建筑师,以依法登记开业之建筑师为限。但有关建筑物结构及设备等专业工程部分,除五层以下非供公众使用之建筑物外,应由承办建筑师交由依法登记开业之专业工业技师负责办理,建筑师并负连带责任。 公有建筑物之设计人及监造人,得由起造之政府机关、公营事业机构或自治团体内,依法取得建筑师或专业工业技师证书者任之。 开业建筑师及专业工业技师不能适应各该地方之需要时,县(市) 政府得报经内政部核准,不受前二项之限制。 第14 条 (承造人) 本法所称建筑物之承造人为营造业,以依法登记开业之营造厂商为限。 第15 条 营造业应设置专任工程人员,负承揽工程之施工责任。 营造业之管理规则,由内政部定之。 外国营造业设立,应经中央主管建筑机关之许可,依公司法申请认许或依商业登记法办理登记,并应依前项管理规则之规定领得营造业登记证书及承揽工程手册,始得营业。

港台文学阅读书目

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一、作家作品 《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百强”(2000年评选,台港海外华文作品38篇) 7、白先勇《台北人》15、陈映真《将军族》21、王文兴《家变》 2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28、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29、金庸《射雕英雄传》31、金庸《鹿鼎记》33、赖和《惹事》34、王祯和《嫁妆一牛车》 35 邓克保(柏杨)《异域》 37、钟理和《原乡人》 40、李永平《吉陵春秋》 42、司马中原《狂风沙》 47、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 49、姜贵《旋风》51、西西《我城》 53、朱西宁《铁浆》 54、朱天文《世纪末华丽》 56、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60、施叔青《香港三部曲》 6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 65、王蓝《蓝与黑》 70、林海音《城南旧事》 72、刘以鬯《酒徒》 73、鹿桥《未央歌》 79、张系国《棋王》 80、黄凡《赖索》 82、李碧华《霸王别姬》 83、李昂《杀夫》84、古龙《楚留香》 85、琼瑶《窗外》 86、苏伟贞《沉默之岛》 87、梁羽生《白发魔女传》 88、朱天心《古都》 89、陈若曦《尹县长》 90、张大春《四喜忧国》 91、亦舒《喜宝》94、倪匡《蓝血人》 二、大陆地区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述 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近期再版。 朱双一《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1999;《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 黎湘萍《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的文学精神》,北京三联1994。 《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刘小新:《阐释台湾的焦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台湾文学与香港文学

台湾文学及香港文学 一、台湾文学 (一)台湾文学概述 由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今天所谓的“台湾文学”,在时间上是指台湾被割让给日 本殖民者以后,直至今日两岸尚未统一这一特定时段的称谓。关于台湾文学的分期,一般 认为:台湾新文学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此前为古代、近代文学时期,与大陆文学相 一致。台湾文学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现代文学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5年台湾光复,因这一时期台湾被日本殖民者占领,所以又称日据时期文学。当代文学阶段,从1945年台湾光复至今。 (1)现代文学时期(又称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大体与大陆的现代文学相呼应,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期:指20世纪20年代。台湾新文化运动是在大陆“五四”新文化革命的直接影响下 开始的。这个时期新文学运动的骁将为张我军,他以《台湾民报》为阵地,发表《致台湾 青年的一封信》、《随感录》等,他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倡导白话文,向 旧文学、旧文人开火,言辞激烈。此外,赖和也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 发展期:指30年代初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个时期新文学的阵地逐步扩大,由报纸副刊 转向文艺副刊。主要作家有杨逵、扬华、朱点人等。 低潮期:至1937年至1945年。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得进步的文艺团体被迫解散, 文艺刊物停刊,新文学运动处于停滞状态。此时的重要作家有吴浊流(1900-1976),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亚西亚的孤儿》。 (2)当代文学时期:指1945年以后的台湾文学,又称光复后文学。大体可以以10年为一阶段来划分: 50年代:“反共”和怀乡文学。1950年台湾成立中国文艺协会,推出机关刊物《文艺创作》,大肆鼓吹战斗文艺。与此同时,文坛出现了怀乡小说与回忆小说,如林海音的《城 南旧事》、张秀亚的《牧羊女》等。 50年代中、后期:现代诗歌在台湾兴起,涌现出三大诗社,最早由纪弦、郑愁予发起“现 代诗社”,随后,洛夫、痖弦组织的“创世纪”,谭子豪、余光中组织的“蓝星社”成立,这些诗人们的诗歌都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向倾向明显。

港台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港台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时数:36 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港台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香港和台湾文学概貌,掌握香港和台湾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各个阶段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香港和台湾文学与中国内地文学的分合关系。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 第一编台湾文学(27课时) 导论(1课时) 第一节台港文学研究回顾、研究展望 第二节台港文学特色 第一章台湾文学概述(2课时) 第一节台湾文学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台湾文学的分期及文学论争 第二章日据时期的乡土小说(3课时) 第一节赖和、杨奎 第二节吴浊流 第三节钟理和 第四节吕赫若 第三章光复后的乡土小说(6课时) 第一节钟肇政 第二节陈映真 第三节黄春明、王祯和 第四节宋泽莱、李乔 第四章现代派小说(5课时) 第一节白先勇 第二节王文兴 第三节七等生 第四节马森 第五章通俗小说(1课时)

第一节高阳 第二节古龙 第三节琼瑶 第六章女性作家小说(2课时) 第一节林海音、郭良蕙 第二节聂华苓、於梨华 第三节陈若曦、欧阳子 第四节施淑青、李昂、廖辉英 第七章新生代小说(1课时) 第一节黄凡、吴锦发 第二节张大春、王幼华 第三章台湾诗歌(2课时) 第一节从现实主义诗歌到现代派诗潮第二节现代诗社、蓝星社、创世纪诗社第三节乡土诗歌 第四节新生代诗歌 第四章台湾散文(1课时) 第一节台湾散文发展概述 第二节乡土、田园散文 第三节学者散文 第四节女性作家散文 第五节杂文 第五章台湾戏剧影视文学(3课时)第一节戏剧影视文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李曼瑰、姚一苇的戏剧 第三节侯孝贤、李安得电影创作 第二编香港文学(9课时) 第一章香港文学概述(1课时) 第一节香港文学的萌芽 第二节香港文学的发展、性质 第二章香港本土作家的小说(2课时)第一节黄谷柳、侣伦、舒巷城 第二节海辛、西西、吴煦 第三章香港的通俗小说(1课时) 第一节金庸、梁羽生

台湾文学史

台湾文学史:被发明的诗传统 每一部晚出的文学史及其撰述者,都在努力创造、发明自己与过往历史间的关联性。也唯有建立起这样的关联,才能确保晚出文学史及史家自身之正当与合法。 一 文学史在台湾,始终是一则无人挑战、难以拆解的神话。虽然有论者以为文学史“在史学研究中不予讨论”、“在文学研究中备受质疑”(龚鹏程,2002:56-73),但这些都是指文学史的“研究情况”,并无碍于文学史本身树立的权威地位。君不见台湾各大学的中文系都开设了“中国文学史”或“现代文学史”课程,台文系也有“台湾文学史”,且几乎都列为必修科目,这么多年来又有哪几位学者敢放言倡议废除?不只是教育体制,台湾各文化场域其实都“自然”地接受了文学史的绝对权威,从不怀疑它是否有操控甚至宰制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所谓“popular memory”的可能。后者一般可译为“人民记忆”,它是斗争时的重要因素,控制它就等于控制了人们的动力、经验和关于以往各种斗争的知识(Foucault, 1996: 123-124)。[1]问题是:经过文学史对“人民记忆”的重新组织(或选择性记忆∕失忆),台湾文化场域里还剩下多少斗争的潜能? 或许是受到“历史是一条长河”这类世俗理解的影响,渊远流长、自然生成……竟也成为人们对“文学史”最普遍的印象。但实情可真是如此?中国大陆一直要到1904年才有林传甲、黄人开始写作《中国文学史》,台湾更迟自四〇年代方见黄得时有意执笔撰写《台湾文学史》,

[2]不知何“渊远”、“流长”之有?或可再挪用傅柯的说法:和“人”一样,“文学史”只不过是项晚近的发明,而且可能接近了它的终点(Foucault, 1994: 387)。[3] 至于文学史是否为“自然生成”的问题,霍布斯邦(Hobsbawm, 1917~)“被发明的传统”(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说足资参考:“‘创制传统’是一系列的实践,通常是被公开或心照不宣的规定控制,具有仪式性或象征性的本质。它透过不断地重复,试图灌输大众特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以便自然而然地暗示:这项传统与过去的事物有关”、“不管与历史过往再怎么相关,传统的‘创发’其特殊性就在于:这样的传统与过往历史的关联性是‘人工’接合的”(Hobsbawm, 2002: 11-12)。且容笔者借霍氏用语一问:神圣且经常与国族命运相系的“文学史”,不正是透过一系列的书写“实践”和不断地“重复”,来“灌输”阅读者对过去的认知,并建构出过去与现在间的“自然”(或“必然”)关联?至于其间之“人工”接合,文学史阅读者往往习而不察,抑或不加批判地迳称为“‘我们的’文学史”[4]——而“我们”究竟是谁或代表着谁,却无人愿意深究。 或许应该这么说:每一部晚出的文学史及其撰述者,都在努力创造、发明自己与过往历史间的关联性。也唯有建立起这样的关联,才能确保晚出文学史及史家自身之正当与合法。而“传统”呢?必须知道“传统”从来不是自然而然、生而有之;它们是不折不扣的人工制品,皆经过精密的衡量与详细的设计。“传统”也无法选择要由谁来继承或者延续自己;它只能是人们为满足特定目的,刻意从事的创造与发明。

台湾文学练习题

1、为什么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 ①两岸密切的地缘关系,台湾形成于亿万年前。在距今2.2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台湾从海中隆起后,曾多次与大陆相连。更新世后期,约2万年前,台湾再次独立成岛。 ②两岸血缘和史缘关系,(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曾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台湾被迫割让日本,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返祖国怀抱,1949年割据至今) ③台湾与大陆的交往,在台汉族移民过程中,建立了与中国大陆相一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模式 2、台湾与大陆的交往从何时开始? 三国:史书记载,台民“至会稽市布”;稽东县人遇凤漂流到台湾。这里的会稽,秦始皇时设郡,指的是吴县(今天的苏州),辖江浙一部分。西汉,面积扩大为江浙大部分地区及福建全省。东汉顺帝刘保(126-144年)时,郡治从苏州移至绍兴,辖区也大大缩小。所以后人多误会会稽就是指绍兴。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从浙江台州出发巡弋台湾,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相传最早是秦始皇派江苏赣榆人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前往夷洲、亶州寻找此药未果。徐福等留在日本未归。结果卫温、诸葛直找到夷州,即台湾,却未找到亶州(传为日本琉球群岛,亦说台湾岛)。在台湾驻留一年后被召回杀害,罪名是“违诏无功”。 3、台湾文学的历史情结是什么? 一、中国情结与台湾情结是与台湾社会形成和发展并生的一段历史情结。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它们有不同的内涵,分别在历史、民族、政治的层面上表现出它们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三、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不存在根本冲突。 四、在特定情况下都具有双重性:既有“日本情结”,又有“中国情结”。 五、中国情结与台湾情结对台湾文学形成的深远影响。 4、台湾原住民现有多少人?分作几个族群? 2004年台“行政院”统计,台湾原住民共有45万多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原住民分为两大类,即高山族和平埔族。高山族包括现今居住在台湾高山地区和东部的9个族群,即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达悟族(也称雅美族)。平埔族包括原居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的邵族、噶玛兰族以及泰鲁阁族3个族群。 5、台湾神话传说的特点是什么? (1)想象丰富大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 (2)故事有头有尾,内容完整,情节生动; (3)形象鲜明,有一定的个性特征; (4)注重写实,同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6、台湾神话传说有几个类型? (1)关于台澎等岛及矿藏、山川的形成。(2)关于原住民与汉族的来源。(3)关于原住民的风俗习俗。(4)关于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 7、台湾歌谣的特点是什么?

台湾省2017年建筑工程材料员考试试题

台湾省2017年建筑工程材料员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影响合理砂率的主要因素是__。 A.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 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混凝土的强度 C.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 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泥用量 2、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温度为__和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标准条件)养护28d。 A.(20±2)℃ B.(20±3)℃ C.(20±5)℃ D.(20±4)℃ 3、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等于__。 A.15% B.20% C.25% D.30% 4、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__。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5、在卵石中,应用最多的是__。 A.河卵 B.海卵 C.山卵石 D.江卵石 6、材料计划的编制程序包括以下几点,正确的顺序为__。①计算工程项目材料需用量;②确定供应量;③按不同渠道分类申请;④编制供应计划;⑤编制订货、采购计划。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7、提高混凝土强度最有效的途径是__。 A.采用高强度水泥 B.加入减水剂和早强剂 C.降低水灰比 D.采用机械搅拌与振捣

8、砂的筛分试验应采__进行试验,并以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A.三个试样 B.四个试样 C.二个试样 D.五个试样 9、下列选项中,关于周转材料的租赁、费用承包和实物量承包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实行费用承包是工区或施工队对单位工程或承包栋号所进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 B.实行租赁办法是企业对工区或施工队所进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 C.实行实物量承包是单位工程或承包栋号对使用班组所进行的数量控制和管理D.实行租赁办法是工区或施工队对单位工程或承包栋号所进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 10、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宜采用__。 A.水泥砂浆 B.混合砂浆 C.石灰砂浆 D.石膏砂浆 11、水分进入木材后,首先在细胞壁内的细纤维间成为__,水分饱和后,其余的水成为__。 A.吸附水,化合水 B.吸附水,自由水 C.吸附水,游离水 D.游离水,化合水 12、建筑地面砂浆面层,宜采用的砂浆为__。 A.水泥砂浆 B.混合砂浆 C.石灰砂浆 D.石膏砂浆 13、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为初凝不得小于__,终凝不得大于10h。 A.60min B.45min C.5h D.8h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半耐水性胶粘剂的是__。 A.酪素胶粘剂 B.聚醋酸乙烯胶粘剂 C.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粘剂 D.酚醛树脂胶粘剂 15、结算工程价款、计算工程收入的重要依据是__,它是考核企业成本水平的重要标尺。 A.预算成本 B.目标成本 C.计划成本

台港及海外文学阅读书目

通选课阅读参考书目 一、作家作品 一)2000年《联合报》等评选“台湾文学经典”,入选30部作品: 1、小说类 白先勇《台北人》 黄春明《锣》、 王祯和《嫁妆一牛车》 张爱玲《半生缘》 陈映真《将军族》 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王文兴《家变》 七等生《我爱黑眼珠》 李昂《杀夫》 姜贵《旋风》 2、诗歌类 《郑愁予诗集1951-1968》 痖弦《深渊》 余光中《与永恒拔河》 周梦蝶《孤独国》 洛夫《魔歌》 杨牧《传说》 商禽《梦或黎明》 3、散文类 梁实秋《雅舍小品》 陈之藩《剑河倒影》 杨牧《搜索者》 王鼎钧《开放的人生》 陈冠学《田园之秋》 简媜《女儿红》 琦君《烟愁》 4、戏剧类 姚一苇:《姚一苇戏剧六种》 赖声川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张晓风:《晓风戏剧集》 5、评论类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

王梦鸥《文艺美学》 《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百强”(2000年评选,二) 台港海外华文作品38篇) 7、白先勇《台北人》 15、陈映真《将军族》 21、王文兴《家变》 2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28、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 29、金庸《射雕英雄传》 31、金庸《鹿鼎记》 33、赖和《惹事》 34、王祯和《嫁妆一牛车》 35 邓克保(柏杨)《异域》 37、钟理和《原乡人》 40、李永平《吉陵春秋》 42、司马中原《狂风沙》 47、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 49、姜贵《旋风》 51、西西《我城》 53、朱西宁《铁浆》 54、朱天文《世纪末华丽》 56、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60、施叔青《香港三部曲》 6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 65、王蓝《蓝与黑》 70、林海音《城南旧事》 72、刘以鬯《酒徒》 73、鹿桥《未央歌》 79、张系国《棋王》 80、黄凡《赖索》 82、李碧华《霸王别姬》 83、李昂《杀夫》 84、古龙《楚留香》 85、琼瑶《窗外》 86、苏伟贞《沉默之岛》 87、梁羽生《白发魔女传》 88、朱天心《古都》 89、陈若曦《尹县长》 90、张大春《四喜忧国》 91、亦舒《喜宝》 94、倪匡《蓝血人》 二、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述 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近期再版。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 张诵圣《文化场域的变迁》 王德威:《当代小说20家》、《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梅家玲:《性别,还是家园?:五0与八九0年代台湾小说论》,麦田

港台文学研究

大陆关于港台研究 (一) 持怎样的态度去评论香港文学,确实是个值得探讨 的课题。而目前研究、评论香港文学所出现的偏差, 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在我看来,大陆学者不仅研究香港文学出现偏差,而且研究台湾文学也缺乏中肯、持平的态度。 今年二月初,笔者随香港作联代表团赴肇庆参 加粤港澳作家联谊活动。在座谈会上,我针对近年内地研究香港文学出现的不良倾向,坦率地提出自己 的看法。我毫不掩饰地指出:近几年内地学者、教授研究、评论香港文学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在80 年代初大陆开放初期,内地评论界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香港文学,对香港文学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并冠之以“文化沙漠”、“通俗文学”、“色情文学”的帽子,有个别评论者甚至武断地认为香港没有峙纯文学”(即没有“严肃文学”).但到了近几年,内地评论者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大肆 把香港文学吹捧上天,往往是长篇大论,肉麻地把香 港文学高唱人云.更可叹的是,这些评论者,有不少 是专家学者、也不乏名校教授,实在令人惘然。 没料到我的简短发言,却引起在座作家朋友们

的热烈反响。广东社科院香港文学研究专家许翼心 认为,大陆研究香港文学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 为存在许多“关系学”,有的“老前辈”人情难却.许教授还严肃地指出:内地评论者或许有这么一种想法:反正不在内地发表,便可放弃原则;有的评论者“把三流吹成一流”,从而自降身分。罗琅更一针见血地说,这些评论者是为了“报恩”,以便有机会申请 到香港交流,获得接待。 我们的发言得到在座的刘斯奋、陈国凯、欧阳翎 等广东作家的首肯以及港澳作家的认同。与会者一 致认为,如何正确研究、评论香港文学,或者说应该(二) 如众周知,大陆研究港台文学,是在1979年实 行开放政策以后篷勃发展起来的.此前,出于种种政 治因素,大陆文学评论界一直把港台文学视若洪水 猛兽,设置禁区,谁也不敢问津。后来拜开放改革之赐,评论界终于打破港台文学的禁区,有的人开始从 事研究港台文学。他们无论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或从历史的角度都认识到,港台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港台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两条重要的 支流,必将要汇合到中国文学浩荡的长河中去。 于是,港台文学的身价和地位在中国文坛获得

上册第八章 台湾日据时期文学

第八章台湾日据时期文学 一、焦点问题 ◆台湾日据时期文学创作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如何看待日据时期文学在台湾文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意义? 二、背景材料 1.台湾新文学的发生 ◆基本主题: ?暴露日本殖民统治的罪恶,争取民族解放 ?争取个性解放、追求人的自由(与大陆新文学相似) ◆“孤儿意识”: ?游子感,浓厚的悲怆色彩 2.二十年代主要作家作品 (1)张我军 ?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 ?引发新旧文学论战 ?《乱都之恋》:台湾第一部新诗集 (2)其他 ?杨云萍《光临》、《黄昏的蔗园》 ?杨守愚《凶年不免于死亡》 ?虚谷《无处申冤》 ?杨华《薄命》 3. 三十年代主要作家作品

(1)小说 ?杨逵《送报夫》 ?吕赫若《牛车》 ?龙瑛宗《植有木瓜树的小屋》 (2)诗歌 ?王白渊《荆棘之道》 4. 新文学主要刊物 (1)《台湾文艺》 1934年,“台湾文艺联盟” (2)《台湾新文学》 1935年,杨逵、叶陶 三、文本分析 1. 赖和《一杆“秤仔”》 ?无辜平民遭日警迫害 ?深切同情台湾民众,无情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及其走狗 赖和——“台湾的鲁迅” ?现实主义的文化批判精神 《斗闹热》、《蛇先生》 ?恋乡土,风格稚拙朴讷 ?引入方言俚语,展现出地域特色 2.杨逵《送报夫》 ?台湾农家青年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立志寻求解放

?受左翼文学思潮影响,具有阶级革命意味。 ?号召全世界的被压迫者共同奋斗 ◆杨逵 ?《模范村》 ?作品的象征意味 《鹅妈妈出嫁》 《泥人形》 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表现知识人精神疏离的过程 ?展现台湾民众普遍存在的“孤儿意识”,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与重建 ?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以主人公的生活轨迹、时空转换为经纬来构架故事 ◆吴浊流 ?表现男女知识青年的现实遭际 《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 ?反映民族意识,反抗“皇民运动” 《陈大人》、《糖扦仔》、《先生妈》 ?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统一 四、思考与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台湾日据时期文学中的代表作品?请简要分析。 ◆台湾日据时期文学与大陆新文学有何异同?

港台文学结课论文

港台文学结课论文 浅论台湾作家李昂的杀夫 班级:中文092班 姓名:赵玉伟 学号:20091314216

浅论台湾作家李昂的《杀夫》 摘要: 1999年,小说集《杀夫》入选“台湾文学经典”,更确立了它在台湾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李昂个人创作的高峰,还成为台湾文学作品中外译文最多、国际影响也最大的经典之一。知名学者王德威认为,这部小说借一桩谋杀亲夫的血案,大胆暴露了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残酷无情,它对性及性暴力的露骨描绘,也可被视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他还指出,由于美籍葛浩文对《杀夫》的译介和宣传,李昂可能是唯一在国际引起注意的台湾女作家;但比起大陆王安忆、张欣欣、张洁前几年在国外的风光,李昂还是相形见绌。他认为像李昂这样的作家如果不是在台湾而是在大陆从事写作和发表的话,她将会得到更大的国际声誉和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杀夫》;性与饥饿; 女作家李昂的《杀夫》以极其凌厉的姿态宣告了女性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抗。她所杀的这个夫,不只是女主角的夫,还有男权社会加诸于她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是一切父权、夫权、男权的象征。陈江水对他妻子所做所为,如视妻子为性的发泄物,并对她实施经济压逼,连林市以其初夜所获得的铜钱,购买小鸭豢养,以求经济自主的企图,都被陈江水剥夺了。陈江水可以说是代表了父权社会的典型邪恶,李昂赋予林市觉醒的能力及变动勇气,让她跳脱传统妇女角色,不再典型化的劣势者。透过林市杀夫的彻底抗议行为,《杀夫》其实是彻底表达女性自求解放的作品。李昂在十几年前安排杀夫的结局,公然挑战旧社会价值观,备受争议。她是一位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站在女性立场来看男女不平等问题的作家。所有大男人主义加诸于女性身上的迫害都要被终止,女性也要认真正视自我的需要,恶性循环要停止运作,就像林市挥刀斩去过多不平等一样。 李昂的《杀夫》主要突出的两个主题,就是性与饥饿。性与饥饿对人的意义或许可以用“食色性也”来表达。它触及的是人的最内在本质的东西。在性与饥饿的本能面前,人总是变得脆弱,变得原始,变得粗暴。很难想象一个女子在小说中竟能如此大胆的披露这么多的关于性的描写。那些细致的粗略的性的暴虐与侵犯,却又并非是为了达到商业的需要,为了引起人们的性幻想,而纯粹确是情节,故事,主题的必需。这文中的性不是美妙的,甜蜜的,缠绵的,引人遐思的,几乎尽是残酷的,屈辱的,血腥的,原始的,混合着女主人公的血泪。 林市在故事开头的叙写中曾不断地向邻人述说自己的噩梦,恐惧和慌乱。这番述说,邻人的表现,林市的遭遇尽与祥林嫂如出一辙,而这段描写竟似完全由祥林嫂丧子后的对邻人述说照搬而来。莫非李昂的《杀夫》很受鲁迅《祝福》的影响。这林市活脱就是另一个祥林嫂的命运再版。而从李昂在文中所写及的“无意识的杀人团”,几乎可以确信是从鲁迅那儿获得灵感。 文中以阿罔官为首的簇边妇女,生活艰苦,在可果腹中并无多少可供她们

港台文学

台港澳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台湾和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同一性 ●1、首先,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文学传统,可以说,大陆文化是台港文 化的母体文化。 ●2、台港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组成部分。 ●如何将台港文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总叙事? ●“抗战”以后中国文学非常明显地分成了三大块: ●第一块就是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文学。(台湾文学) ●第二块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学。(大陆文学) ●第三块就是我们过去忽略的日据时代的文学,这是日本统治下的殖民文学。(香港文学) ●二、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相比自身的特殊性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本土性,对文学本土性格的强调。 ●所谓本土性即一个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带有一个地区区域特色的文化,多带有风俗性,不 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其实质是中华文化母体和文学传统在特定地区延播时所形成的区域形态和性格,也可以说是一种次生文化或文学的地方特征,而不是一种独立性质的文化或文学。 ●把“本土性”孤立起来,分离出去,事实上是分离主义的做法。我们应警惕文学上的台独主义和台独 倾向。 ●2、是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文化 ●3、台港文学不同于大陆社会的文化环境,使台港文学具有了自身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形态,其突出的 一个特点是“社会的都市化”。 ●事实上,台湾文学与香港文学相比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研究现状: ●刊物: ●台港文学的研究起始于80年代初,目前主要的研究刊物有《世界华文文学》《华文文学》《台港文学 选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海峡》等,还包括各个大学的学报,人大复印资料辟有台港澳文学研究专栏。 ●主要参考文献: ● 1 白少帆王玉斌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 2 汪景寿《台湾小说作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 3 陆士清《台湾文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4 潘亚敦《台湾文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下册),《杨义文存·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5 王晋民《台湾当代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6 黄维樑《香港文学初探》,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 ●7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赵稀方《小说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作品: ●9陆士清等编《台湾小说选讲》,1983年版。 ●10 李旭初等编《台港文学精品赏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0年代台湾文学与杨逵的创作 ● 30年代台湾文学概述 ●新文学社团及重要文艺刊物

2017年台湾地区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zxls_20170815194208)

2017年台湾地区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 编辑:九江一中周明学 时间:2017-8-9 17:50:34 1. 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一首歌谣指出,当时一种社会风俗造成「行踏不自在」、「上船着(需要)人牵, 过桥亦艰难」,「有人知不是,风俗放未离(放不下)」。此处所指的社会风俗是: (A)吸食鸦片(B)分类械斗(C)剃发留辫(D)缠裹小脚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各国出现两派反战意见: 甲:「战争起于君主、贵族和国家领袖的野心,违反和平人群的愿望。化解之道是:国内由民主控制外交政策,并以国际法来取代国际无政府状态。」 乙:「战争乃起源于资本主义的竞争。解决之道是:须停止正在进行中的战争,并推翻既有经济制度,因为它会导致其它类似的战争。」 上述甲、乙两派反战意见在意识形态上分别属于: (A)保守主义;民族主义(B)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C)自由主义;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3. 位于玻利维亚南部的波托西(Potosi)蕴含某种丰富矿藏,1545年西班牙人来此开采后,使该地在 十六、七世纪间成为美洲最大城市。此一矿产开挖加工后,被转运至塞维尔或里斯本,其中大部分再被带至伦敦和阿姆斯特丹,但通常商人很快又会将这些矿产运出,送抵最后的目的地─中国。 上述波托西出产的矿产是: (A)金(B)银(C)铜(D)锡 4. 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然而,若仔细分析,东汉士大夫常见的美德高行,不 外乎是像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借交报仇(友有仇怨,许身代报)、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上述士人的作为与当时实行或盛行的何者最为相关? (A)谶纬之学(B)察举制度(C)门阀盛行(D)清议流行 5. 学者指出,英国哲学家维根斯坦谈到自己提出的命题时说:「他必须,这么说吧,爬上去后丢掉梯 子。……他必须『忘却』这些命题,然后会正确恰当地看世界。」这位学者认为庄子也有类似的说法:「他必须先『忘却』礼、乐,其次『忘却』仁、义,然后才会与道渐成一体。」综合二则数据中「忘却」的意涵,最可能是指: (A)经过并超越(B)遗忘并抛弃(C)反对并否定(D)接受并融合 6. 一份十一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 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它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这份文献说明了罗马教会的哪项政策? (A)强调教会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B)禁止教会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7. 一篇文章提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实行海禁政策,严禁民众出海贸易。」又说:「徽州、东南沿 海一带山多地少,民以商为生。中日贸易,双方商人获利,民亦有生路。当百姓无以为生时,商人就变为海盗,百姓则从海盗之事。」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上文的旨意? (A)明太祖为了恢复生产,奖励农耕,实施海禁政策,阻止劳动力外流 (B)中国向以天朝自居,自给自足,不假外人,海上贸易仅限朝贡国家 (C)元代以来,阿拉伯商人控制南海贸易,影响中国,故实施海禁政策 (D)东南沿海居民习于海洋贸易,海禁断绝贸易机会,故只好铤而走险 8. 〈黄埔条约〉及〈北京条约〉规定法国传教士可以在中国传教。1885年,教宗致函清光绪帝,请中 国官府保护受中法战争影响的教务、传教士、教徒。总理外交事务大臣李鸿章即派人至罗马协商,

香港文学(一)

第二章香港文学创作概述 本单元重点 ?1、了解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特点。 ?2、掌握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状况。 ?香港处在大陆与西方的交接地,受着双重文化的影响,因此,香港文学是一种边缘性的文学。这种文学融汇了各种思潮的特点。 ?因此,香港小说和内地小说既有联系但又有其本地的特色。下面我们就以时间为线索,作 粗略的梳理。 第一节五十年代文学领域:政治、怀乡、爱情题材唱主角 一、政治背景 ?五十年代港英当局针对新中国的成立对香港社会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和条例,反映了当时香港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抵触态度。 ?这样的政治背景,使“大量左派作家返回大陆,很多非左派作家则离开大陆,到了香港、台湾和海外。50年代香港,成了逃亡作家的庇护所”。这批南迁作家为沉寂的香港文坛的复苏储存了创作力量。 二、文坛状况 1、五十年代初的文坛状况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封锁台湾海峡,推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台湾国民党在美国 新闻处的资助下在香港创办了亚洲出版社、友联出版社,发行《祖国周刊》、《人人文学》、《今日世界》、《大学生活》等期刊,用高出几倍的稿酬收买反共文稿。所以这个时期的“美元文化”占了上风。沙千梦的《长巷》、赵滋蕃的《半下流社会》、谢冰莹的《圣洁的灵魂》等小说都是为国民党反对新中国服务的。除此以外,言情小说也占了当时文坛的一席之地。 2、五十年代中期的文坛状况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香港做文化工作,通过左派力量在香港创办了一 份有规模的文艺月刊《文艺世纪》,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这样便与“美元文化”展开了文学上的政治斗争。 ?于是,在香港不同的政治观点通过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政治较量,文学中的刀光 剑影显得格外鲜明。如揭露国民党领袖人物内幕的小说《金陵春梦》(唐人)和《侍卫官杂记》(宋乔)在报刊上连载后,南郭的写共产党领导人的秘密内幕的《红朝魔影》、《烛影摇红》也在报刊连载。双方作家各自为自己的阵营摇旗呐喊。 三、作家情况 1、阮朗 ?(1)作家简介 ?阮朗(1919年-1981年),原名严庆澍,笔名阮朗、唐人、高山客等,原籍江苏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