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平泉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浅析

河北省平泉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浅析

河北省平泉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浅析
河北省平泉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浅析

河北省平泉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浅析

发表时间:2019-12-27T09:33:05.4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9期作者:周慧

[导读] 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其危害极大,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周慧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摘要: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其危害极大,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平泉市山洪灾害成灾原因、现状防灾措施及存在问题,对防灾对象进行了预警指标分析,可为该市山洪灾害防御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山洪灾害;预警指标

山洪灾害是指因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溪河洪水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河北省平泉市被列入河北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实施地区之一。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状况

河北省平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东临辽宁省凌源市,西连承德县,南靠宽城县,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距首都北京仅300km,距历史文化明城承德市仅90km。全境地理座标处于东经118°20′~ 119°15′,北纬40°22′~41°22′之间,地势北高南低,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全市总面积为3295m2,南北最长77.4km,东西最宽74km。

1.2 水文气象

平泉市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春季干旱风沙盛行,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少风,冬季寒冷多风干燥。年平均气温7.3℃,最冷月份为1月份;最热月份为7月份。无霜期98~135天,历年平均日照总量2700~2900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535mm,降水时空分布和季节性不均衡。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70%,多年形成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降水特点。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暴雨、冰雹,大风、低温天气时有发生,其中以干旱和洪涝最为严重。

1.3 暴雨洪水特性

该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地域分布差异很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季和季节性变化幅度大。夏季太平洋热带高压北抬,暖湿空气带来大量水气,沿境内河流而上,在山脉抬升作用下形成暴雨中心。由于地形复杂,山间对流旺盛,多局部暴雨或雷阵雨,其特点是:河床坡降陡,落差大,源短流急,河水为暴涨暴落。

2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平泉市境内属山地型区域,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基础设施薄弱,且植被较差,岩石裸露,有时在短短几十分钟强降雨极易发生洪水。据记载建国以来1958、1962、1994年、2008年发生较大洪水4次。其中1962年是实测特大洪水,在实测系列中居首位,洪水破坏能力极强。1994 年“7.13”特大洪水,承德大桥和大石庙大桥被冲毁,致使交通中断,同时沿河两岸冲毁防洪堤坝8000多米。

3 防灾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修堤筑坝、小流域综合治理、防风固沙等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但防灾工程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平泉市尚未建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②现有防洪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当时资金和条件制约,致使工程质量差,防洪标准低,运行年代久,不能有效抵御较高标准洪水侵袭。

③各河源头植被较好,但中下游受人为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4 分析评价及预警

4.1 分析评价内容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是基于基础数据处理和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对平泉市2个沿河代表村落进行设计暴雨洪水计算,然后进行防洪现状评价、危险区等级划分及预警指标分析。

4.2 设计暴雨洪水计算

根据《河北省设计暴雨图集》确定各防灾对象的产汇流分区。根据不同标准历时暴雨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进行查算,得到不同时段?Hh和Cv值。由P-Ⅲ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求得各重现期不同时段的点雨量。再根据各区不同历时点面折减系数,进行点面雨量计算,得到各防灾对象不同频率设计面雨量。

假定暴雨与洪水同频率。根据流域水文特性、下垫面特征和资料条件,以距居民集中地较近或防灾对象上游的实测断面作为控制断面,采用推理公式法对各沿河村落进行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计算,再根据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将洪峰流量转化为相应的水位。

4.3 防洪现状评价

根据防灾对象控制断面处的水位~流量关系等关键信息,分析防灾对象的现状防洪能力,并进行山洪灾害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各级危险区人口及房屋统计,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人员转移、临时安置等提供支撑。松树台乡2个防灾对象现状防洪能力见下表。

表1-1 防灾对象现状防洪情况表

4.4 危险区等级划分

采用洪水频率指标对危险区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不同设计标准的洪水位,确定危险区等级,结合各防灾对象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情况,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工作方案 (试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一、目标与任务 (2)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3) 三、工作流程 (7) 四、成果管理和使用 (9) 五、组织与分工 (9) 六、进度安排 (11) 七、保障措施 (12)

一、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划分不同等级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 (二)任务 在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特征、水文、社会经济等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以村为单元划分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预警和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支撑。 1、山洪灾害调查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沿河村落、集镇、城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围绕科学深入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需求,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调查任务。 (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 (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 (4)危险区调查 (5)涉水工程调查 (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 2

(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 (8)历史洪水调查 (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 (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 (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 调查评价涉及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行政区划数据采用2012年底的数据。 2、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方法,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 (1)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分析; (2)沿河村落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3)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评价; (4)危险区划分; (5)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预警指标和阈值分析; (6)危险区图制作。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一)基础数据准备和工具软件系统开发 为保证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质量和监测预警信息的共享,满足数据标准统一、全面一致共享和数据涉密管理等要求, 3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防治对策。 二、工作任务 (一)一般进行1:50000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综合调查,对居民点、重要经济工程区,特别是集镇,查明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和预测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趋势; (三)调查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提出民居建设的生态地质对策; (四)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状态,预测评价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斜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六)建立地质灾害G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综合分析系统; (七)对重点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三、工作内容

本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诸灾种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综合性的,以各种地质灾害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的地质环境、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灾种的地质环境、成灾历史、目前动态和可能的危害等: 1、崩塌; 2、滑坡; 3、泥石流; 4、岩溶地面塌陷; 5、地裂缝; 6、斜坡稳定性; 7、胀缩土; 8、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9、固体废弃物;10、采矿、采石和边坡开挖诱发的地质灾害;11、矿坑排水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12、特殊地质环境因素;13、地方病;14、水土流失。 (二)评价内容 分以下三个层次建立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和量化模型,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时空规律预测。 1地质灾害发育度——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现状评价指标/方法筛选; 2地质灾害风险度——风险评估/单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 分析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岩组、地质结构、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区域地质环境等的空间相关/时间相关分析; 3地质灾害危害度——危害强度+易损性分析。 四、综合研究的技术要求与技术路线 (一)工作标准 执行的技术标准: 1、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1:2.5万—1:5万),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1999;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对地勘单位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评估程序 《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评估范围 《技术要求》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则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米~1000米为限。 《技术要求》规定,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评估的三个级别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为三级,分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明确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具体分级和分类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2 地震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 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目录 1、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1~13 2、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图、、、、、、、、、、、、、、、、、、、、、、、、、、、、、、、、、、、、、、、、、、、、、、、14 3、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表、、、、、、、、、、、、、、、、、、、、、、、、、、、、、、、、、、、、、、、、、、、15~36 4、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件材料要求、、、、、、、、、、、、、、、、、、、、、、、、、、、、、、、、、、、、、、、37~39 5、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与基本技能调查问卷样例、、、、、、、、、40 6、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样例、、、、、、、、、、、、、41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 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前言 简述全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总体情况,总结评估工作得目得、依据、内容、组织方式与过程,评估单位与委托单位,总结评估得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概述本省(区、市)山洪灾害得基本情况(包括气象、雨情、水情、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情况,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危险区分布、面积、人口,灾害特点、灾害成因,历史山洪灾害,典型山洪灾害事件等)与发展趋势,以及全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填写表1-1。阐述项目实施得必要性与重要性。 简述省级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情况(总体目标、范围、任务与投资等)。 (二)项目建设 1、建设内容 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两个阶段叙述项目建设内容。 (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建设目标、范围、投资;叙述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预警系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范本

**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管理工作报告 目录 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工程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主要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主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建设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前期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参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建设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主要设计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工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合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洪灾害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版本号: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年月日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辖境北端,地处关中北界,和甘肃省接壤。全县土地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3社区、187个行政村(311个自然村)、28.47万人。全县311个自然村中有131个村傍河而居,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人口达12.04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 43%,受威胁区面积1071平方公里,占到全县总面积的59%,汛期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山洪灾害频发,属于渭北黄土高原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 1.2 项目建设目标 2010年9月,省水利厅将旬邑县列入2010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县。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总目标是以国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见色和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为依据,以山洪灾害信息监测与预警为核心,将数据采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预报预警技术与山洪灾害防治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建成一个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信息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可靠性,更好的为旬邑县防汛抗旱部门有效地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目的。 1.3 项目计划下达情况 根据《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咸阳市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水汛旱〔2011〕45号)及咸阳市水利局转发省水利厅《关于调整2010年度34个县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内容的通知》(咸水发(2011)936号)文件精神,我县调整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是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自动雨量站7座,自动水位站9座,简易雨量站140座,简易水位站23座,视频监控站3座。二是县级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及会商室装修改造三部分。硬件设备主要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ups电源、大屏显示器、视频会商等硬件设备;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杀毒软件、数据接收处理、数据整合预警、预警调度等软件;装修改造机房和会商室120平米。三是乡村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包括14个乡镇视频会商、传真、无钱广播等预警系统设备以及114各村的无线广播、铜锣号、口哨、手摇警报器等预警设备。四是群测群防体系。主要包括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县乡村预案编制、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1.4 工程布置 陕西省2010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旬邑县项目包括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预警平台以及镇村预警系统, 14个乡镇的视频会议统可以和县、市同时召开,防汛信息得以及时传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 2014年8月

前言 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开展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基础数据准备、山洪灾害调查和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等内容。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是在前期基础工作、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计算方法,综合分析评价防治区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绘制危险区图。 为了指导和规范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全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范围;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中采用的设计暴雨、设计洪水的内容、方法及其成果表格格式; ——现状防洪能力评价的内容、方法及成果的格式; ——危险区划分的内容、方法及成果的要求; ——山洪预警指标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成果的要求; ——危险区图绘制内容及成果要求。 本技术要求主要适用于200平方公里以下小流域,200~1000平方公里流域的暴雨洪水分析计算可参照使用。 本技术要求涉及的主要名词列于附录1“名词解释”,涉及的具体方法在培训材料中详细介绍。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目录 前言 (i) 1 总体要求 (1) 1.1 范围 (1) 1.2 目标 (1) 1.3 内容 (1) 1.4 成果要求 (2) 2 主要技术标准 (4) 3 技术路线 (5) 4 设计暴雨计算 (8) 4.1 暴雨历时确定 (8) 4.2 暴雨频率确定 (8) 4.3 设计雨型确定 (8) 4.4 计算方法选择 (9) 4.5 成果要求 (9) 5 设计洪水分析 (10) 5.1 净雨分析 (10) 5.2 洪水频率确定 (10) 5.3 洪水要素确定 (10) 5.4 洪水计算方法 (10) 5.5 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11) 5.6 合理性分析 (12) 5.7 成果要求 (12) 6 防洪现状评价 (13) 6.1 成灾水位对应的洪水频率分析 (13) 6.2 现状防洪能力确定 (13) 6.3 危险区等级划分 (14) 6.3.1 危险区范围确定 (14) 6.3.2 危险区等级划分方法 (14)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开发及服务

1.数据常见问题解答 (1)下发的数据中已经包含了监测站点数据,是否需要核查? 答:下发数据中的自动监测站点是共享的国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数据,需要县级单位补充和完善,并核查监测站点的位置和属性信息是否正确。 (2)下发的矢量数据和影像图有偏差,在调查过程中,以哪一个数据为准标绘调查对象的位 置? 答:下发的矢量数据必须经过脱密处理,各省、市、县才能够在非涉密的环境中使用。 经过脱密处理的数据,会出现矢量数据的坐标抖动,造成不定向的偏移50米~100米,矢量数据在调查过程中提供位置的参考,实际标绘调查对象的位置以影像图为准。脱密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准确的,可以用于分析计算。 (3)影像和矢量数据分别采用哪个坐标系和高程系? 答:数据成果平面坐标系采用WGS84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影像数据和行政区划数据缺失? 答:影像数据全部采用国产卫星数据,数据基本为2012年12月以后(含12月)拍摄的。行政区划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对1:5万DLG 数据中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编码和位置匹配。由于行政区划政区调整过程中造成缺少乡镇边界、乡镇影像和行政区划数据,由数据厂家对下发数据重新整理并替换。如果是缺少行政村或自然村,县级用户在采集终端软件中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即可。 (5)行政区划编码和位置到哪一级别? 答:行政区划数据已经对县、乡镇、行政村进行了编码,并在图上标绘了行政区划位置。 下发的数据中已经包含了自然村数据,并标绘了自然村位置,需要县级单位对未编码自然村进行编码。 (6)本县所有未编码自然村是否都需要编码? 答:需要对本县所有未编码自然村编码,在采集终端软件中提供对自然村编码的工具,需要用户选择当前自然村所属的上级行政村即可,自然村行政区划代码由采集终端软件自动计算。 (7)小流域下垫面坡面糙率和下渗特性如何提取? 答:利用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流域坡面糙率的对应关系,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学习心得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心得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12月28日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地质灾害调查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灾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灾害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我觉得,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这门课程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地质灾害就在在我们周围发生,我们总在电视上看见有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只要我们能认真观察,把我们所看到的与书上的联系起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发现的,这也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收获感,一种满足感!这学期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课程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灾害评价等。了解到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概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县(市)地质灾害排查,单灾种地质灾害评价,县(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总之,学了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这门课程,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地质灾害是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容包括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其它种类的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地质灾害调查应充分发动群众,采取有关部门和群众报险与专业人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前人文献已有记载的以及当地群众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地质灾害点,必须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主要的居民点,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分布,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对于据地质条件判断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一般居民点,也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照卡片要求的内容逐一填写,对地质灾害的主要要素的描述不得遗漏。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列入年度计划的县(市),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须编制调查设计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开展调查工作。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资料(含文字报告、图件、附件、附表和有关原始资料等)均以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光、磁盘)两种形式汇交。所汇交的资料均应严格按照

防御山洪灾害情况汇报【精选】

防御山洪灾害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县把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防汛抗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在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培训力度之大,人员之多,效果之好,范围之广,是近几年来少有的。据统计,全县共花费20多万元,培训人员1100多人,其中县处级领导8人、乡镇长34人、水库下游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村组长120人。全县80多名水利技术干部参加了培训。在培训工作中,我县基本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培训活动中,形式最多的是举办培训班。为使培训效果更有效,6月15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袁家镇上大岭村举行了山洪灾害避灾实战演习,县四家领导、县防汛指挥部成员以及各乡镇长,分管防汛、安全生产的乡镇主要领导和重点地质灾害村、病险库下游村支书共计100多名代表观摩了演习。这一场情景逼真的演习,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各级领导干部的防汛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是培训与宣传教育相结合。6月份,县防指积极开展了以防御山洪灾为重点的“防汛宣传月”活动,在**日报刊发了《切实做好防御山洪灾害的准备》的文章。同时,县防指举行了防御山洪灾害光盘、小册子、挂图“三个一”发行仪式,发放资料1,000多份。为更好地服务防汛抢险工作,县防办将防汛抢险知识手册万册分发各地。各乡镇也结合培训工作搞好了宣传教育工作。县防指于6月15日召开了全县山洪防御知识培训工作会议,各乡镇主管防汛工作的副职、水管站全体成员、中型及小重点㈠型水库管理所所长、部分易发区的村主任10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上,县防指向各乡镇、村、水管站、水库分发《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和宣传图册》1,000多份,包括《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光碟1只、图片2张。县有线电视台从6月16日起在黄金时段(晚上8点)连续播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电视专题片一个多月。同时,各乡镇组织所有国家干部和村组干部集中观看《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有条件的乡镇利用电视台进行无线或有线宣传,山洪易发区更是组织所有干部群众集中观看《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各乡镇、村将宣传图片张贴于该村比较集中、醒目且不受雨淋的地方,并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山洪灾害紧急转移预案,与发放的宣传图片一起张贴。同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下到袁家、泮头等乡镇的村组向农户宣讲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向当地村民发放宣传画30张,宣传资料150份,播放防灾录像2场,直接受训的基层干部群众达200多人。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避灾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范本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精 品 文 档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管理工作报告 目录 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工程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主要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主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建设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前期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参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建设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主要设计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工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应用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03T16:59:52.52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作者:梁久龙尚兴无李莉[导读] 基于陕西省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的调查,分析了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发育特征,并且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对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以供参考。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基于陕西省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的调查,分析了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发育特征,并且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对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洪灾害;形成条件;发育特征;评价成果 1.自然流地理及流域概况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东部,跨度较大,南北长约870km,东西宽200~500km,其中北山和秦岭就将陕西分为三个区域,即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地。陕西具有地形复杂多样,降雨集中的特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涉及全省98个县(区),1339个乡镇,27336个行政村,人口3443.00万人,行政区划面积为20.42万km2,防治区总面积为11.16万km2,小流域为13093条,因此经常会由于降雨量过大而造成山洪灾害。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性大等特点,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从而引发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现象,降低了山丘区社会的安定,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一定要重视关于山洪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 鉴于陕西省山区暴雨集中的自然特征和山区居民依山伴水居住的习俗,总结山区暴雨洪水防灾减灾经验与教训,对全省受山洪影响区域开展全面的调查十分必要,调查以预防有目标,预警有对象,调度有预案,避灾有场所的“四有”目标,摸清受山洪影响的家底,分析历史山洪洪灾发生的区域分布规律、山洪影响频次,评估居住村落抵御山洪影响能力现状,了解区域水文和人类活动影响特征,梳理受山洪影响的防御重点,知晓村落居驻地高程分布,评价不同等级洪水对村落影响程度,为预警方法研究、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完善、实时预警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山洪沟治理、美好乡村建设等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2.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 2.1气候条件 降雨的时空分布对径流的影响最为明显。特大暴雨是陕西省绝大多数山洪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陕西省属暴雨高发省,日降雨量≥100mm的暴雨中心分布地域较广,暴雨中心的密度和年平均暴雨日数具有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关中以北,年平均暴雨次数在1.5次以下,秦巴山区一般2~3次,最高在南端镇巴县,年平均暴雨次数4次以上。据陕南秦巴山区统计资料:若降雨强度小于5mm/10mi或16mm/h,则不会发生山洪灾害;凡降雨强度大于10mm/10min或40mm/h,则必然暴发山洪灾害。 2.2流域特征 由于陕西省的流域地形条件、形状和面积等因素较为特殊,因此山洪灾害时长发生。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的汇流情况,地势愈陡,切割愈强烈,地表径流的汇流速度愈快,汇流时间愈短,径流的下渗愈小,山洪灾害就越容易发生。流域的形状不仅影响流量的大小,也影响径流的速度及其流向,例如狭长的和羽状排列的径流其流量过程线较为平缓,很少会发生山洪灾害;对于扇形排列的径流,其各支流的洪水基本都是汇集到干流,流量过程线较陡,易暴发山洪灾害。所以说,流域是面积往往会影响到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量。 2.3地表岩性 地表主要组成物质中的渗透性会直接影响到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其次,松散堆积物的多寡还会导致山洪灾害转化为泥石流。植被:能够减轻山洪灾害,不仅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而且还能提高地表的渗透性,吸收大量水分。社会经济活动:在山丘区中小河流源头或沿线,存在违章建筑、采矿弃渣、砍伐森林、不合理的耕作、修坝束水及工程削坡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河床逐步淤高,降低了河道行洪的能力,并且增加了山洪灾害带来的危害。 3.山洪灾害的发育特征 陕西省的山洪灾害是有规可循的,一般都是成片、成带的分布。从南向北,根据山洪灾害的分布范围及其特征,能够将陕西省划分18个山洪灾害高易发区。其中最常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主要在黄土梁峁区、黄土塬边,秦岭北坡、巴山北坡、嘉陵江流域,商洛地区。 (1)受暴雨中心控制,山洪灾害的发生区域具有相对集中性。 (2)具有多期性和同期群发性的特点。同一地区的山洪灾害经常会在多期发生;而每一期的山洪灾害,又具有多沟道的群发性。 (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多数的人类经济活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尤其是低于表植被的破坏,进一步增加了山洪灾害的危害。 (4)山丘区洪水常常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形成灾害链。 如1988年8月13~14日,柞水县九间房、蓝田县葛牌一带发生特大暴雨,九间房最大降雨量383mm,降水过程从8月13日13时开始至14日8时结束,历时18h。暴雨造成了山洪,引发泥石流、滑坡百余处。直接造成74人死亡,毁房3177间,经济损失高达8950万元,充分展现出山洪灾害群发性与集中性的特点。 4.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 4.1为安排下一步山洪防治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对山洪灾害的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收集、整理发生山洪灾害区域中的基础数据,并得到相应的预警指标、危险区图。确保能够充分掌握山洪灾害的整体情况,例如山洪灾害的分布情况,灾害类型,受灾程度和情况及其成灾原因等,重点对发生过山洪灾害的乡镇做好防范工作,并根据资料来确定防范等级,为后续的山洪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2用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 现阶段,省内已构建了各级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但是还有部分是根据经验来确定预警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出危险区的实际情况,影响到预警指标和预警范围的准确性,还会增加人员转移安置的难度。根据此次调查评价的结果,完善、健全各级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平台,补充相应的应用功能,确保山洪预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群测群防体系的实用性,减少洪灾带来的伤害,落实好山洪防御工作。 4.3为重点山洪沟工程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管理工作报告

县山洪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项目名称:山洪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报告编制单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县山洪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项目实施工作报告 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第二章项目投标 (4) 第三章项目进度管理 (4) 第四章项目工作开展实施办法 (6) 第五章项目质量管理 (10) 第六章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13) 第七章价款结算与财务管理 (13) 第八章经验与建议 (14) 第九章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现状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灾害损失也越来越大,不仅对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是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县境内地质地貌复杂,雨量充沛,降雨强度大且分配极不均,在强降雨影响下极易发生突发性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的威胁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2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作出批示:“山洪灾害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己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把防治山洪灾害摆在重要位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山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综合防治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遵照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10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116号文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批复意见要求“要以近期规划项目为重点,以人员能及时转移、减少伤亡为目标,抓紧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进行试点,实施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案编制等见效快的非工程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要加强宣传和管理,加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构建群测群防体系。” 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3个县开展山洪灾害防治试点。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1、技术方案建议书 (6) 1.1基本概况 (6) 1.2需求分析 (6) 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 (6) 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7) 1.2.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7) 1.2.4性能需求 (9) 1.3建设内容及目标 (10) 1.3.1建设目标 (10) 1.3.2建设内容 (10) 1.4系统总体设计 (11) 1.4.1设计原则 (11) 1.4.2设计依据 (12) 1.4.3系统结构 (13) 1.4.4系统数据流程 (14) 1.5系统分项设计 (16) 1.5.1监测系统 (16) 1.5.1.1系统概述 (16) 1.5.1.2设计原则 (16) 1.5.1.3系统拓扑结构 (17) 1.5.1.4系统详细设计 (18) 1.5.1.5主要硬件设备 (26) 1.5.1.6系统性能指标 (27) 1.5.2预警系统 (28) 1.5.2.1系统概述 (28) 1.5.2.2设计原则 (28) 1.5.2.3预警指标的确定 (28) 1.5.2.4详细设计 (31) 1.5.2.5系统功能 (36) 1.5.2.6预警系统流程 (36) 1.5.2.7主要设备配置 (38) 1.5.2.8系统性能指标 (38) 1.5.3监测预警平台 (39) 1.5.3.1系统概述 (39) 1.5.3.2平台组成 (39) 1.5.3.3硬件平台设计 (40) 1.5.3.4软件设计平台 (46) 1.5.4预案编制 (47) 1.5.4.1编制目的 (48) 1.5.4.2编制依据 (48) 1.5.4.3编制原则 (48)

地质灾害—滑坡调查评价

地质灾害—滑坡调查评价 滑坡的概念 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结构而向下活动的过程和现象,称为滑坡。滑坡通常具有双重涵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过程,也可指一种重力作用的结果。滑坡的特征表现:(1)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坡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坡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后变化不大。 (2)滑坡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面、岩层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等。 (3)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整体”滑动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滑动。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在自然界中,无论天然斜坡还是人工边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滑坡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1.地形地貌条件:斜坡的高度、坡度、形态和成因与斜坡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高陡斜坡通常比低缓斜坡更容易失稳而发生滑坡。斜坡的成因、形态反映了斜坡的形成历史、稳定程度和发展趋

势。如山地的缓坡地段,由于地表水流动缓慢,易于渗入地下,因 而有利于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山区河流的凹岸易被流水冲刷和掏蚀,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缘坡脚被地表水侵蚀和地下水侵润,这些地段也易发生滑坡。 2.地层岩性条件:地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虽然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中都可能形成滑坡,但滑坡产生的数量和规模与岩性有密切关系。容易发生滑动的地层和岩层组合有第四系粘性土、黄土及各种成因的细粒沉积物,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及侏罗系的砂岩与页岩、泥岩的互层,煤系地层,石炭系的石灰岩与页岩、泥岩互层,泥质岩的变质岩系,质软或易风化的凝灰岩等。这些地层岩性软弱,在水和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因强度降低而易形成滑动带,从而具备了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这些地层称为易滑地层。易滑地层分布区滑坡多,反之则少,如青海、成都平原、北方诸省等滑坡就相当密集,而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滑坡则较少。 3.地质构造条件:滑坡沿断裂破碎带往往成群成带分布。各种软弱结构面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展布及滑坡的范围。如常见的顺层滑坡的滑动面绝大部分是由岩层层面或泥化夹层等软弱结构面构成。 地质构造复杂区内的滑坡多,反之则少,如秦岭构 造带、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就是滑坡多发区 4.水文地质条件:各种软弱层、强风化带因组成物资中粘土成分多,容易阻隔、汇聚地下水,如果山坡上方或侧方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这些软弱层或风化带就可以成为活动带而诱发滑坡。

XX县山洪灾害调查报告

XX县山洪灾害调查报告

云南省XXXXXX 山洪灾害调查报告 XXX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15年12月

项目来源: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要完成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报告审定人: 报告审批人: 报告编号: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目标任务 (3) 1.2.1项目目标 (3) 1.2.2项目任务 (3) 1.3 原则依据 (7) 1.3.1工作原则 (7) 1.3.2工作依据 (8) 2 项目县基本情况 (11) 2.1 自然地理情况 (11) 2.1.1 地理位置 (11) 2.1.2 地质地貌与水土流失 (12) 2.1.3 气候条件 (13) 2.1.4 河流水系 (14) 2.1.5 土壤类型及分布 (14) 2.1.6 植被类型及分布 (15) 2.2 社会经济情况 (15) 2.3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16)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17) 3 准备工作 (18) 3.1 组织实施 (18) 3.2 调查范围划定 (19) 3.3 技术准备 (20) 3.3.1 技术方案编制 (20) 3.3.2 工作底图与基础数据分析 (24) 3.3.3 山洪灾害调查技术培训 (25) 3.4 仪器设备购置 (26) 4 内业调查 (27) 4.1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统计 (27)

4.2 防治区与拟调查对象统计 (29) 4.2.1 防治区基本情况统计 (29) 4.2.2 拟调查沿河村落和城(集)镇统计 (29) 4.2.3 拟调查企事业单位统计 (30) 4.3 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31) 4.3.1 基础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31) 4.4 现有山洪防御措施资料统计 (32) 4.4.1 自动监测站统计 (32) 4.4.2 简易雨量报警器统计 (33) 4.4.3 简易水位站统计 (34) 4.4.4 无线预警广播统计 (35) 4.4.5 涉水工程统计 (36) 4.5 需防治山洪沟统计 (37) 4.6 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与统计 (38) 4.6.1 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38) 4.6.2 居民家庭财产分类调查与统计 (38) 4.6.3 农村住房情况分类调查与统计 (40) 4.7 标绘 (42) 4.8 内业调查成果整理 (43) 5 外业调查与测量 (49) 5.1 防治区基本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49) 5.2 危险区调查 (50) 5.3 小流域基础信息核查 (51) 5.4 需防洪治理山洪沟基本情况调查 (51) 5.5 沿河村落和重要城(集)镇现场详查与测量 (53) 5.5.1 沿河村落与重要城(集)镇现场详查 (53) 5.5.2 沿河村落及城集镇河道横断面布设与测量 (54) 5.5.3 沿河村落河道纵断面布设与测量 (55) 5.5.4 居民户住房屋基高程测量 (55) 5.5.5 典型洪痕测量 (56) 5.6 涉水工程调查 (57) 5.6.1 塘坝工程调查 (57) 5.6.2 路涵工程调查 (58) 5.6.3 桥梁工程调查 (58) 5.7 典型山洪灾害与历史洪水调查 (59) 5.7.1 典型山洪灾害调查 (59) 5.7.2 典型历史洪水调查 (60) 5.8 拍照与标绘 (61) 5.9 外业调查成果整理 (62)

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

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 一、总体建设任务及要求 1.各地应依据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水汛[2013]257号,以下简称《全国实施方案》)和省级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三年实施方案,确定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总体建设任务,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2.各地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总体建设任务应包括中央补助资金安排的建设任务(具体见附表)和地方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设任务。要在确保全面完成中央补助资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合理安排2013年度地方资金的建设任务,并按照《省级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编制省级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3.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重心在县级以下,重点是提高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要将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选择防治任务重、工作基础好的重点县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为全面开展此项工作积累经验;选择部分重点山洪沟进行防洪治理,逐步建立非工程措施与

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4.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范围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确定的2058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纳入各省级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项目不得超出《全国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范围和内容。 5.各地要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资金管理有关办法和规定,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招标节余资金须用于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 6.对技术复杂、专业性要求高的通用建设项目和设施设备,应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和采购。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准备、工具软件系统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模块由中央统一组织实施。 二、调查评价建设任务和工作要求 各地要按照《全国实施方案》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要求,选择防治任务重、工作基础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重点县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2013年度暂不开展重要城镇、重要集镇的地形测量工作。 1.前期基础工作。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要求编制由中央统一组织,相关省负责完成。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准备、工具软件系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数据审核汇集系统软件)由中央统一组织招标,各省分签合同并完成定制工作(包括产品的购置、安装、使用培训、后期服务等)。各省要按照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做好涉密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