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作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研究摘要: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各产业集群存在各自特点和发展阶段,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区域品牌培植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一、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生产条件分析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生产条件主要包括两大维度: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具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为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一汽、长客”为龙头的区域品牌汽车产业集群和“吉化、吉油”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集群,集群效应凸显;吉林省是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长白山具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的美誉,凭借独特的中药资源优势、生物资源优势和科技研发优势为该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修正药业、长春生物制品所、吉林敖东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医药制造和研制机构;东北地区有黑土之乡的美誉,土地广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农业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吉粮、裕龙、大成、天景、好雨、御泉、海兰江等品牌的玉米、大豆、大米精细加工产业,以皓月、德大、华正、双阳鹿乡等品牌的畜禽深加产业集群,以吉林林蛙、长白山黑木耳、延边安图人参等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产业;依托长春高校获得技术资源优势打造了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以其独特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借助产业集群的营销协同优势和市场拉动效应,强化区域内优势企业对资源的独特吸纳能力,使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培育模式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模式主要包括三种:1.基于集群优势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区域,区域市场中存在一个或者几个大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强势品牌,必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上下游相关支持度、配套性企业的发展随着产业内具有生产体系和市场主导的名牌企业聚集,产业集群内形成了依托骨干企业的产业制造业基地,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基于LC理论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分析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基础,区域品牌是提升产业集群的重要手段。
本文基于lc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以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lc产业集群是在同一区域内特定产业的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在市场上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竞争从成本竞争模式转变为品牌竞争模式。
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基础,当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认可,才能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形成消费者购买倾向,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区域品牌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lc理论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迈克.波特(1998)提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产业集群是集群内个体间存在密切网络联系的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实体集合。
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域初始资源禀赋、市场历史背景条件、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环境、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差异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按照lc(life cycle)理论来看,作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集群其发展过程必然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加之市场竞争和技术改造等原因可能促使产业集群升级。
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区域品牌也随之形成,因此,区域品牌的生命周期是依托于产业集群的。
二、lc各阶段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1)产业集群初创期——区域品牌形成雏形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区域政策等多重区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依据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来看,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分为市场自发型和政府引导型两类。
毕业论文题目:基于产业集群的濮院羊毛衫区域品牌建设研究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I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ABSTRACT ................................................ II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引言.................................................... 1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一、文献回顾............................................. 1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一)区域品牌的内涵.................................. 1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二)基于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品牌的研究.................. 2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三)濮院区域品牌建设情况的研究...................... 3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二、濮院毛衫产业集群概况及区域品牌建设现状 (3)(一)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4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研究——以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各地不断出现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以其优势的产业链、规模化生产和协同创新的特点,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地争夺企业投资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在此情况下,建设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对于区域产业集群来说至关重要。
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庞大、科技创新能力强,已经成为萧山区域的代表性产业。
然而,萧山区域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对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对于促进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高萧山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分析萧山地区实际情况下如何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品牌。
本研究具体目的为:1.分析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品牌竞争力的策略和建议。
2.分析产业集群与品牌建设的关系,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的优势,实现品牌建设目标。
3.研究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提升地区的形象和竞争力。
4.为其他地区或产业集群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地方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制定调查问卷,对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调查,了解该集群品牌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实证数据。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为萧山钢结构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加深对品牌建设成功因素的认识。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
2.调查问卷设计和实施。
3.收集案例资料。
产业集群视角下晋江区域品牌的建设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通常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是区域品牌得以形成的基础;而区域品牌的形成,又能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了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支撑。
本文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产业集群视角来探讨晋江区域品牌的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区域品牌的内涵、要素构成及特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一镇一业”、“一乡一品”发展比较迅猛,部分地区早已经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区域品牌,如端砚、汾酒、宣纸都是以某一地区再加上某一行业作为特定名称的区域品牌。
它们对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区域品牌的认识。
(一)区域品牌的内涵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通常指行政或地理范围)形成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并在该区域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区域的某行业或产品。
更简单地说,区域品牌,就是以一个区域为品牌的载体,依托这个区域的特色形成的足以代表该区域的品牌。
通常区域品牌是本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产品的品牌,随着这种产业、产品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们便将其与本区域联系起来,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最终形成区域品牌。
(二)区域品牌的要素构成区域品牌包涵以下三个要素:品牌的载体(区域本身)、品牌的依托(区域特色)、品牌的功能(区域代表)。
罗海成,王秉安(2002)指出“区域品牌通常以区域所在地的某一特殊地理区位、人文内涵及其他有关特色为标志,能够在市场中得到广泛的认同”。
(三)区域品牌的特点区域品牌主要包括以下特点:公共性;产权的模糊性;影响的广泛性;利益的共享性;群体性;综合性等。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关系如下:(一)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的作用1.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是区域品牌得以形成的基础。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作用研究作者简介:周鹏(1992-),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集群营销。
以产业集群为研究视角,旨在探讨和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反作用。
在回顾相关理论文献的背景下,对温州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区域品牌形成后对于产业集群的作用,主要包括区域品牌的识别效应、扩散效应、聚合效应和搭载效应进行分析。
通过对区域品牌作用的研究将指导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品牌战略方向,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标签: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效应1研究背景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一个十分独特的经济现象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即某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生产企业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分散,相反,形成了产业在某一特定空间区域的集聚,这一现象被称为产业集群。
所谓的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
随着全球产业扩散和转移的步伐,产业集群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关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传统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可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和区域竞争的支撑点。
2文献综述2.1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发展的较高阶段的产物则是区域品牌,本文特指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也可称为集群品牌,是指以一定产业及其集群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相当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等优势的产业产品,并以区域地名和产业名命名组成共享品牌名称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形成以区域名称著称的区域公共品牌。
作为产业集群的品牌,区域品牌在性质上既具有产业集群的属性,又具有品牌的属性。
区域品牌不属于某个企业或集团所有,而是区域内所有生产经营企业所共同拥有和使用的无形资产。
2.2国外研究综述区域品牌形成后将有助于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竞争优势发挥,同时在吸引外来资源和开拓挖掘市场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区域品牌化(place branding)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呈现出日益增长和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地得到区域营销理论工作者和区域品牌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但是,国外学者对于区域品牌还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较为代表性的是Rainisto (2001)给出的区域品牌定义,他认为“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区所拥有的独特的吸引力,其核心问题是构建区域品牌识别”。
关于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Rosenfeld(2002)认为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战略是提升发达国家竞争力的方法,Rosenfeld通过研究发现,将集群作为一种产品品牌化是使其与竞争者相区别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消费者和顾客面临广泛选择而又必须经常借助品牌进行识别的经济活动中尤显重要。
因此区域品牌化能够帮助产业集群进一步获得区域竞争优势,应该是采用区域品牌化战略来建立集群。
在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实践方面,Lundequis 和Power(2002)通过对处于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奥利桑德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政府依靠当地产业集群所创建的区域品牌,在吸引投资、风险资本、技术工人和新市场参与者方面具有十分显著作用,同时形成的区域品牌能够使得集群内企业团结在一个集体下,便于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和协同营销活动。
2.3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学者将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联系起来,通过研究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相互关系,研究区域品牌构建对于产业集群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的推动力,盛亚军(2009)认为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是区域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成本优势、产品优势、营销优势和创新优势,集群产业优势有利于区域品牌形成。
李大垒(2009)认为区域品牌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在于集群内部是否存在领头企业,以及领头企业是否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对浙江诸暨大唐袜业的实地调查,得出产业集群必须塑造领头企业,发挥领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区域品牌化。
胡大龙等(2006)认为企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之间存在互动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集群为区域品牌构建提供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常见的区域品牌类型有依托型和覆盖型。
反之,靠企业集群而形成的区域品牌对于企业集群发展又具有“背书”作用,区域品牌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亲和力。
夏曾玉(2003)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便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取得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促进区域品牌构建和发展,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专业协作密切,聚焦与协同创造了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产业链模式,推动区域品牌形成,同时区域品牌形成以后,作为一块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具有搭载效应,有利于集群内所有企业技术共享和创新驱动,但是公共品牌的非排他性会导致株连效应,一旦某家企业出现质量和信誉问题,将产生株连作用,影响整个区域品牌实力。
刘珂(2008)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具有聚焦效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和关联产业带动等,同时区域品牌在提升集群企业整体营销能力,强化集群网络合作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熊爱华(2008)认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之间具有互动作用,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有形资产,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二者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进一步吸引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集群营销与区域品牌的作用机制3.1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优势对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而区域品牌形成后,对于产业集群的反作用则表现为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区域品牌的识别效应使该区域的集群区别于其他区域集群,创造出独特的集群形象,通过产业集群生产出来的产品,表现出来的文化和追求的价值观,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产生“背书”作用,也有利于提升集群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区域品牌的聚焦效应则加快集群内部资源集聚速度,推动集群内资源整合,对于集群内企业和整个产业的竞争力都有重要影响,同时聚焦效应也有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的营销成本,提高企业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区域品牌的共享效应则体现在区域品牌下的产业集群企业利用区域品牌知名度,实现品牌搭载,增强自身品牌实力和潜力,利用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企业新产品开发推广进行品牌延伸,同时共享效应能有效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有利于创造区域内创新与合作氛围,对于提升企业实力和整个产业实力都有积极作用。
区域品牌的磁场效应则体现在对于集群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吸引力方面,区域品牌的形成将增强整个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融入,而更丰富资源的融入将促进集群内企业和整个集群更好发展,因此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区域品牌实力越强,产业集群发展越强。
3.2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反作用根据上述研究发现,区域品牌形成后所产生的效应对集群竞争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品牌与集群竞争能力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品牌形成后,品牌形象会作为一个区域的公共资源,首先它不仅能使本区域与其他区域形成显著的区别(即产生识别效应),同时能使区域内和其他区域的相关资源流向该区域(即产生聚焦效应),同时区域品牌所形成的影响力将显著提升集群企业和产业集群本身实力,提高区域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区域品牌的共享效应,最后区域品牌形成后悔促进区域外部相关资源流向该区域,同时区域产业集群所生产的产品将使其他区域受益,产生磁场效应。
总之,区域品牌实力越强,其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就越大。
4研究结论与启示区域品牌对于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指导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表明区域品牌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公共品牌效应,区域品牌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是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迅速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
按照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相关关系的总体思路,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应采取以下政策或措施。
4.1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对于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占据较大比重的经济区域来讲,区域品牌的创建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创建区域品牌,依托区域品牌形象和整体效应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吸引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向本区域,以区域品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地方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各区域应该达成一致共识,将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到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才产业集群一起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
4.2确立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和组织模式创建区域品牌,首先必须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的公共机构,由于区域品牌的共享性和经济外部性的原因,集群内单个企业很难承担区域品牌创建活动,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成为区域品牌创建、管理和维护的主体,特别是政府极力提倡和有效、持续的推动尤为重要。
由于区域品牌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群体和区域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积极投入和共同努力,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多方力量参与的组织模式,如专门从事区域品牌管理的机构,明确自身职责,次您构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品牌运营体系。
4.3开展区域营销,塑造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研究表明,区域品牌的营销优势对于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具有共享效应,区域营销则强调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市场,以区域整体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区域营销的核心在于建立区域整体核心优势,该优势要充分挖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同时区域营销也将更好地为产业集群竞争能力服务。
4.4加强区域品牌管理,维护区域品牌形象由于区域品牌是一个公共资源,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企业在创建区域品牌方面的投入和由此得到的回报具有不对称性,导致企业缺少创建区域品牌的积极性,而普遍产生“搭便车”的想法,因此区域品牌不仅得不到企业品牌那样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而且更容易受到企业行为的破坏和损害,必须加强区域品牌管理,不断提高区域品牌的质量、信誉和形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抵制和打击侵权行为,保护诚信守护者,维护市场秩序,同时积极开展原产地产品标志注册,使原产地产品合法化,也起到保护原产地产品的作用。
最后要培养以信任为基础的区域品牌文化氛围,以促进集群企业之间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1]Porter,M. 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y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520.[2]孙丽辉.区域品牌形成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基于温州鞋业集群品牌的个案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1):15459.[3]孙丽辉.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机制研究——以温州为例[J].市场营销导刊,2007,(34):5458.[4]Mihalis Kavaratzis. Place branding:A review of trends and conceptual models[J]. The Marketing Review,2005,(5):329342.[5]Stuart A Rosenfeld. A guide to cluster strategies in less favored region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Regional Technology Strategies,North Carolina,USA: Carrboro,2002.[6]Per Lundequist,and Dominic Power. Putting Porter into practices of regional cluster building: Evidence from Swede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6):685704.[7]盛亚军.基于集群视角的区域名牌形成影响因素[J].管理评论,2009,21(3):7379.[8]李大垒.产业集群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J].经济管理,2009,31(3):1822.[9]胡大龙.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J].经济管理,2006,(5):4448.[10]夏曾玉.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348.[11]刘珂.集群品牌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5):5558.[12]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