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ind思维导图软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314.13 KB
- 文档页数:8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系统性、流畅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等,是一种可视化图表,可以对知识点信息进行记录和有效的组织,使知识易于处理,并且具有吸引力,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简单有效,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结构,确定一个中心,向外发散出多个关节点,每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有效呈现思考过程以及内容的关联,是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工具。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系统性、流畅性和深刻性。
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运用能够指引、激发、组织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习惯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内在联系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的知识更加有条理、有层次感。
学生通过绘制过程对知识加深印象,再次学习并加以分析和总结。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对于生物学这个学科而言,学习的知识过于琐碎,模块多,知识点复杂,知识点之间的交叉性很强,学生往往在学习生物学的时候,都是按照教材里面的章节的顺序记录笔记和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死板,不能很好的做到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这五本书内容的相互联系给体现出来,记忆过程过于死板,学生学起来很是枯燥,记录的内容很多,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逻辑性不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一种以中心思想为核心,通过分支和关联连接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知识体系的工具。
在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设计和数据整理,提高实验的效率和结论的准确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广和应用思维导图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学习工具,促进生物教学的全面发展。
思维导图将成为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工具。
【关键词】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生物概念,知识体系,学习记忆,实验设计,数据整理,重要性,未来应用。
1. 引言1.1 介绍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视觉化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概念,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背诵大量枯燥的知识点,容易产生学习压力和忘记知识的情况。
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将生物知识以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理清逻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生物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构建主题中心、分支分支和关联线,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认知框架。
这种整体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日常的生物学习中,老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通过展示、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深入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信息以图形方式呈现的工具,通常用来表达概念、想法或任务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在分析了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接着,从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生物知识整理、概念理解、实验设计以及考试复习等方面讨论了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提升生物学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生物知识整理、生物概念理解、生物实验设计、生物考试复习、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有机的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生物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生物概念,加深对生物学科的理解。
在生物实验设计和生物考试复习中,思维导图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准备实验和复习考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整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可以使生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思维导图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2. 正文2.1 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示思维内容和关系的工具。
它的特点包括简洁直观、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通常由中心主题或问题开始,然后向外发散出各个分支,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整合知识点,提高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和优势出发,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及优势1.1 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表示所学知识的思维工具,它以中心词为起点,通过分支、层级等方式将相关的信息逐步展开,形成一个结构清晰、逻辑明晰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通常以树状结构呈现,能够清晰地表达知识的层次关系和逻辑结构。
① 结构清晰:思维导图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分支、层级等方式展示知识结构,使知识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关系。
② 图文结合:思维导图结合图形和文字,通过关键词、图标、颜色等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形式多样、直观生动。
③ 灵活性强:思维导图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展开,方便添加、删除、修改信息,非常适合整合知识。
④ 记忆效果好: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知识,易于记忆和理解,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 整合知识: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展现知识的层次和结构,有助于整合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② 提高记忆效果: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知识,能够提高记忆效果,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知识。
③ 激发创新思维: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能力。
④ 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理清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
2.1 思维导图在生物知识整合中的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点繁多,学生常常对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感到困惑。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和联系清晰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整合和理清知识结构,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1)【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定义,然后探讨了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例如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拓展思维等。
接着具体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思维导图与记忆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介绍了如何制作和使用思维导图。
结尾部分总结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价值,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优势、实际应用、记忆、制作、使用、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开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
通过将课程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和理解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定义、优势、实际应用以及与记忆的关系,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论证,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更多关于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方式将各种概念、观点和信息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工具。
它通常以一个中心主题为核心,并分支出各个相关的子主题,构建出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知识框架。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复杂的信息整理成结构化的框架,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信息。
思维导图的核心特点包括层次清晰、结构简洁、关联明确、重点突出等。
通过思维导图,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思维导图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展开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定义就是以生物学的知识为核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的影响。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与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展示思维过程和概念关系的工具,以树状图的形式表达信息,它能以图像化的方式帮助人们整理思路、理清脉络并记忆信息。
它具有简洁直观、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灵活性强等特点。
三、思维导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 概念梳理法:通过思维导图,将生物学知识点以主题为中心展开,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分支展开功能,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拓展,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强化记忆法:利用思维导图的视觉特点,将生物学知识进行图像化展示,并与关键词搭配使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提高思维能力法:通过拓展思维导图的分支,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性思考和创新性思维,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框架,使学习更加有序和高效。
2. 激发学生兴趣:思维导图以图像化展示为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导图通过拓展与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1. 课前导入:通过思维导图将前一课的知识与本课内容进行连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2. 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概念、解决问题、进行思维导图的实际操作等。
3. 学科学习辅助工具: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记忆概念,并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思维导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归纳知识,提升生物学科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教师将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解决生物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科知识基础,但在面对复杂、抽象的生物概念和知识点时,仍存在理解困难、记忆混乱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教学设计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生物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绘制方法。
(2)运用思维导图对生物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3)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析和展示,解决生物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4)培养学生在生物学科中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同伴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学科学习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敬畏之心,认识到生物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5)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科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将思维导图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知识表述工具,可以将各种知识点和概念用图形和文字简洁地表达出来,使得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能够促进思维与记忆的联动生物学是一门需要深度思考和大量记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记住大量概念和定义,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形和文字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和思考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学习内容,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和掌握。
二、有利于分类与整合知识生物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很多互相联系的知识点,如果学生不能将它们合理分类和整合,就会难以掌握学科的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不同的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掌握学科的各个知识领域。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和整理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计划,从而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的内容。
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标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一步步完成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考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理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所学知识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拓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应用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记忆,更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整理知识,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生物学的知识和领域。
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应用思维导图必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结构,提高记忆和总结能力,促进思维拓展。
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而思维导图与知识结构的关系,以及与思维拓展的关系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在结论中指出,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如有效结合新技术进行教学实践。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值得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思维拓展、知识结构、记忆、总结、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的内在逻辑。
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深入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于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在于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研究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研究思维导图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完整和深入的知识体系。
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效果,希望通过对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案例、与知识结构、辅助记忆和总结的关系以及与思维拓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概念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学中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把生物学中的概念和知识以图形的形式记忆,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1、首先,学生要把生物学中的概念和知识用图形的形式表示
出来,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2、然后,学生可以把生物学中的概念和知识用文字的形式表
示出来,并且把它们放在思维导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以便更好地理解。
3、最后,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检查自己对生物学中概念
和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XMind思维导图软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魏琳璐王重力韩宁来源:《科教导刊》2020年第27期摘要以XMind软件为辅助工具构建思维导图,根据高中生学习状况和该学科的特点,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
文章将XMind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方法用二维码作了具体说明,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将XMind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的教学,从而探究XMind思维导图“分支+整合”形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进而提高学生思维方式与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XMind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DOI:10.16400/ki.kjdkx.2020.09.074Abstract XMind software was used as an auxiliary tool to construct mind mapping.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stat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mind mapping was introduced into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XMind mindmapping software is illustrated with QR cod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XMind mind mapping wa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the second period of "cellular respiration, the main source of ATP", chapter 5, section 3, compulsory 1 of biology of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edition, so 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branch + integration" form of XMind mapping on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mode and discipline literacy.Key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 XMind mind mapping; instructional design1 关于XMind思维导图现在市场上流行思维导图很多,易操作的有IMindMap、MindManager、XMind。
本文以XMind软件为例,说明其在高中生物教学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课教学中的应用。
[1]XMind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思维导图软件,采用了Java语言开发,具备跨平台运行的性质。
不仅可以使用XMind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绘制鱼骨图、二维图、树形图、逻辑图、组织结构图;并且可以方便的从这些展现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导入MindManager、Freemind数据文件中,灵活的定制节点外观、插入图标。
无论是简单的小题目还是复杂的创作,都可以利用XMind来创作,利用XMind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事半功倍。
[2]不过需要教师提前把所授教学内容列一个提纲,重建知识框架,再把重建的框架利用XMind输出,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教学内容的呈现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全导式呈现,使学生轻松掌握当前内容在整体内容中所处位置,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与层次;它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工具,通过思维导图板书或课件播放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和教学进程;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认知的工具,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帮助高效记忆;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作为评价对象,主要通过对思维导图所表现出的内容,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进而形成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XMind软件的必要性高中生物知识点多,如果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很容易遗漏和遗忘知识点并且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进行迁移,导致在做题时很容易卡顿。
如果教师将题型分析时,同学们又恍然大悟、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要反思教学,转换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授课,将对象、对象属性、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
学生在听课时进行模仿和学习,将笔记以原来的照抄PPT改为以思维导图呈现,可以激发思维、拓宽思路,更好理解知识。
3 如何使用XMind思维导图Xmind软件可供电脑端不同系统下载使用,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方法:进入XMind 官方网站进行下载安装,完成后新建导图,添加分支主题并进行编辑,再修改主题属性,为主题添加可视化工具,最后保存可反复查看。
扫描下面二维码可查看具体使用说明(图1)。
4 XMind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4.1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量大,所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讲授。
第二课时主要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肢体与思维都参与课堂,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以小组为单位,以思维导图模板为基础,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有效地建构知识网络。
[3]4.2 教学目标(1)能用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并解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通过对比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锻炼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过程,深化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4)联系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举例说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和过程中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
4.4 教学过程环节一:回顾旧知,建立概念。
[4]【教师讲述】:上节课学习了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以及相关实验的探讨,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吗?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这一原理还可以干什么?【学生回答】: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此现象可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
测酒驾就利用这一原理,具体做法是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钾。
【教师讲述】:同学们都记得很牢固,接下来我们系统的回顾整个过程。
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同学们想想看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对比分析法。
【教师讲述】:是的,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现象与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对象对实验对象的关系叫做对比分析法。
在该实验中是比较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的呼吸作用,这两组实验互为对照,也称为对比实验。
环节二:问题导入,建立概念。
【教师讲述】:生物体内的糖类、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都富含能量,但这些能量不能直接供给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这些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溶解,释放能量,转移到ATP中,由ATP直接推动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该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把有氧参与的氧化分解过程称为有氧呼吸,把无氧参与的氧化分解过程称为无氧呼吸。
请读课文有氧呼吸部分,讨论以下问题:(1)有氧呼吸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说出每一阶段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2)有氧呼吸进行的场所?有氧呼吸放出的能量变化形式如何?此阶段教师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将有氧呼吸的过程(如图2)展开作为范例进行讲解,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为下个环节做铺垫。
【教师补充】: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要清楚原子的去向,生成物中水的氧原子来自反应物中的氧气,生成物中二氧化碳的氧原子来自反应物中的葡萄糖和水。
三个反应过程中都有能量的释放,但是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所以呼吸作用在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作用一旦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系统建构有氧呼吸的物质与能量变化过程后,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课前发放的思维导图框架导学案(如图3),将思维导图中有氧呼吸的实质、概念、应用情况等补充完整。
学生分组互评交流,通过对个人的思维导图点评与修改,更加清晰认识到自己存在问题,推进对有氧呼吸物质与能量变化的理解,进一步完善了对生命的认知。
经过师生讨论后,最终呈现如下完整思维导图(图4)。
环节三:师生探究,深化概念。
【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学过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同学们思考除了酵母菌还有哪些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又中又发生了怎样的物质能量变化呢?细读无氧呼吸部分,分组合作完成课前发放的思维导图导学案(图5),总结并分析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分组协作利于学生主动复习,建立知识间联系,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教师补充】: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酒精、二氧化碳和少量能量,酵母菌和大多数植物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类型;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乳酸和少量能量,乳酸菌和动物细胞及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和玉米胚细胞缺氧时属于此类型。
小组内修改思维导图,最后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呈现并讲解导图结构。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而且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完整无氧呼吸的思维导图(如图6)。
【教师讲述】: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是应用了细胞呼吸原理?老师提示一下,从氧浓度层面进行考虑。
【学生回答】:有时候手指受伤妈妈就会用透气纱布和创可贴包扎伤口,我觉得应该是它们都有通气的效果,来抑制一些细菌的无氧呼吸。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是因为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为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出现烂根现象。
【教师回答】:大家都回答的非常好,看来你们个个都是生活小能手。
这也反映出了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像有些事情并非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我们学过此类知识,就要尝试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生物与生活密不可分,当某一现象引起了你的好奇,你不妨试试带着科学家们探究的精神去探索未知,想必这一过程会非常有意思。
【教师讲述】:既然同学们课上表现的这么棒,不知道在课下没有老师的帮助能否独自完成高质量的思维导图呢?同学们将今天所学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内容,自己尝试在课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可以将相同点与不同点串联起来,也可以将其他与细胞呼吸相关的知识点都一并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