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46例临床诊治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肾盂肾盏憩室的诊治(附19例报告)
许建业;梁大用
【期刊名称】《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2(17)6
【摘要】目的 :提高肾盂肾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19例肾盂肾盏憩室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非手术治疗 4例 ,误诊误治 4例 ,手术治疗 11例。
结果 :19例患者随访 1年 ,4例非手术治疗者中 ,2例改行手术治疗 ,另 2例和误诊的 4例均在随访中。
手术治疗者中 ,1例并发移行细胞癌者发生膀胱癌 ,其余均健在。
结论 :对直径 <2 .5cm的肾盂肾盏憩室宜行保守治疗 ,并发结石及肿瘤或直径>2 .5cm肾盂肾盏憩室应以外科治疗为主。
【总页数】2页(P275-276)
【关键词】肾盂肾盏憩室;诊断;治疗
【作者】许建业;梁大用
【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7
【相关文献】
1.气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附8例报告) [J], 钟德文;李隘卿;许炯煊;徐尚元
2.气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治分析(附8例报告) [J], 吴丽萍;孙英姿;马艳红;初晓凌;姜
士芹;李吉昌
3.肾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治分析(附8例报告) [J], 马军;哈木拉提·吐送;宋光鲁;安尼瓦尔·牙生;王峰
4.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诊治分析(附41例报告) [J], 卓涛;叶敏;张金伟;朱英坚
5.肾盏憩室的外科诊治(附35例报告) [J], 桑乾宏;蔡雅富;任胜强;邬旭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一)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问答题]1.尿路感染的辅助检查正确答案:<1>.尿液检查:外观可混浊伴腐败味;肉眼和(或)(江南博哥)镜下血尿;尿白细胞增多(新鲜清洁中段尿沉渣>5/HP);可见白细胞管型和(或)上皮细胞管型;亚硝酸还原试验阳性。
<2>、细菌学检查(1)细菌定性检查: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1个菌/视野。
(2)细菌定量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5cfu/ml;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标本出现任何程度的菌尿;导管获得的尿标本细菌含量≥102cfu/ml。
(3)细菌定位检查:下列检查提示上尿路感染:①尿抗体包裹细菌;②尿液NAG 酶升高;③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④Tamm-Horsfall蛋白;⑤输尿管插管获得的尿液培养细菌阳性可直接诊断肾盂肾炎。
<3>、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
(2)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
(3)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
[问答题]2.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正确答案:<1>.尿道综合征: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及尿痛症状,多次尿细菌、真菌、厌氧菌培养阴性,并排除结核感染,临床上可诊断为尿道综合征。
<2>、泌尿系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特殊类型尿路感染。
其特点:①肾外结核病灶存在;②午后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等结核中毒症状;③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④反复多次尿培养或镜检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⑤影像学检查可见肾盂、肾盏虫蚀样缺损或挛缩膀胱;⑥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3>、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常常出现尿急、尿痛及下腹痛症状,需与膀胱炎、尿道炎相鉴别。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挤压或按摩前列腺获得的脓性分泌物培养到大量细菌,可得以确诊。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无症状;确诊是从挤压或按摩前列腺后分泌物中培养出大量病原菌,并显著高于第一次排尿或中段尿。
气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姜春晓;张家伟;苏容万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3(011)001
【摘要】目的探讨气肿性肾盂肾炎(EPN)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EP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就其诊治方法予以讨论.结果 1例保守治疗无效死亡;1例行经皮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愈;1例行患肾切除术,治愈.结论气肿性肾盂肾炎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在保守治疗下病情仍进展者,应及时采取外科治疗.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姜春晓;张家伟;苏容万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解放军107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64002;山东烟台解放军107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64002;山东烟台解放军107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64002【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糖尿病并气肿性肾盂肾炎误诊为急性肾盂肾炎临床分析 [J], 何国珍;毛会芬;张安兴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并发气肿性肾盂肾炎1例报告 [J], 汪守平
3.气肿性肾盂肾炎1例两年随访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张晓; 吴极钟荣; 俞鹏奎; 卢毅
4.糖尿病并气肿性肾盂肾炎25例诊疗分析 [J], 刘贵中;牛远杰;白文俊;吴宝军
5.结石梗阻致气肿性肾盂肾炎三例 [J], 林谦;施展;章庆华;朱江波;陈力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何香芝(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大同037005)2.22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中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有效15例,20例显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40%(35/43);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07,P =0.04,)。
2.3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9%,对照组为23.28%,2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讨论厄贝沙坦可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转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起到良好的拮抗作用,可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与血管紧张素Ⅱ结合,以此来抑制血管的收缩,避免因血管腔变窄而引发血压升高;此外,该药物可以抑制机体血容量调节激素醛固酮的释放,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进而缓解患者的病情[3]。
但用药后患者常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中,单独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8%。
氨氯地平属于钙拮抗剂类药物,对患者机体中因受钙的刺激和诱导而引发的主动脉收缩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增加患者的心肌供氧量,同时可以减少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功能;与受体发生作用的速度较慢,药效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长时间稳定和控制患者的血压[4];除此之外,该药物可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起到良好的激活作用,使脂肪在动脉壁中的积累量减少,并且可以抑制胶原合成,从而防止动脉硬化,进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
将该药物与厄贝沙坦联合用可使血压明显降低,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5]。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9%,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的疗效比厄贝沙坦单独用药更为理想,对患者血压的控制、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作用较明显,建议临床推广。
临床少见病历案例一、地塞米松过敏1例关键疾病:喘息型支气管炎科室:内科病历过敏反应病历【病例报告】患儿,男,4岁。
【主诉】因喘息型支气管炎于2005年7月15日下午到我院儿科门诊就诊。
【体查】:体温38℃,脉搏120次/min,呼吸35次/min。
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哮鸣音及干湿罗音。
【诊治经过】就诊后,医嘱予新菌必治1.5g、地塞米松2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大约2min后,患儿突然出现颜面部红色斑丘疹,有瘙痒感,迅速蔓延及全身,伴有风团,烦躁不安,体温上升至38.5℃,急测血压为80/45mmHg,四肢端紫绀。
急追问病史,家长才想起患儿曾有地塞米松过敏史。
立即予停药,使患儿平卧,氧气吸入,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西米替丁,肌注苯海拉明及肾上腺素,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患儿情绪平稳,四肢端紫绀缓解。
1h后身上皮疹有所消退,仅颜面部仍有皮疹,复测血压105/60mmHg,体温38.8℃,按医嘱予安乃近滴鼻,遂后转住院治疗。
【讨论】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临床应用较广泛,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
在儿科,当患儿有气道障碍明显时,如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喉炎等,通常会静脉使用地塞米松。
虽然此药没有要求注射前一定要做药物过敏试验,但临床上,药物应用剂量、药物浓度、注射速度、个体差异都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无论是否规定要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物,临床上使用均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特别在用药后20min内,医护人员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抢救。
另外,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家属或患者在就医时,主动将过敏史告诉医生。
作为医护人员,在开医嘱或执行医嘱前均应主动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再次发生过敏反应。
病例来源:爱爱医论坛案例二、22岁,学生肾梗塞,都是避孕药惹的祸关键疾病:肾梗塞科室:内科病历肾脏内科病历发布时间:2013-06-19【一般资料】患者,女,22岁,学生,【主诉】主因"发热腰酸乏力1天"入院,【既往史】既往2个月前行人流术,宫颈Ⅳ度糜烂,间断尿路感染史,间断口服多种避孕药物3年,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追问患者病史,曾经长期服用避孕药史。
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通过内科住院医师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与精神学科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内科系统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等八个亚专科。
一、培训目标本阶段为二级专科基础培训,培训目的是通过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的基础。
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达到具有独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基本的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指导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力、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总则本专科培训细则规定,将学习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规范临床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的要求贯穿培训全过程。
完成其科室轮转、学习病种、病例(在必选轮转科室时必须手写大病历)和技能操作要求,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在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
必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31个月,可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2个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心血管内科(4个月,含心电图室)1.轮转目的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心血管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46例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更好方法。
方法对46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讨论本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
结果 46例患者中43例治疗1-3天症状缓解、体温降至正常,继续巩固治疗2-3天后继续口服抗生素治疗1-3周,巩固抗感染疗程。
2例治疗后体温无显著下降,加用奥硝唑后继续治疗1-2天后,效果显著,症状得到缓解。
1例在疗程结束2周后复发,复发后尿细菌培养菌种不变,仍为大肠埃希氏杆菌,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得到控制。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出院后3周随诊,复查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治疗结束后46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早产、流产或死胎,胎儿出生后无畸形、智力障碍及先天性疾病等。
结论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对胎儿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用药。
按照本研究治疗方法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既能保证治疗效果,也提高了妊娠期的安全性保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肾盂肾炎;妊娠;临床疗效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44-02
急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入侵肾盂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女性为高发群体[1]。
而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时的生理变化也易引发急性肾
盂肾炎,因此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gapn)的发病率约为1%-2%,会导致流产、早产、败血症甚至休克[2]。
由于妊娠生理特点、限制使用抗生素以及该病的高复发性,治疗难度大,不及时彻底治疗,甚至会发展为慢性,引发肾衰竭等,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积极防治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有重要意义[3]。
我院对46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46例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21.3±3.1岁,发病孕周8-31周,其中孕早期9例,孕中期22例,孕晚期15例。
病程1-9d。
所有患者均无合并糖尿病、结核病史等。
46例患者均伴有高热、腰痛、畏寒以及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部分还有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查体均有侧肾区叩击痛、腰肋角压痛等症。
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为(12.5-25)x109/l;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清洁中段尿培养29例为大肠埃希菌生长;9例为粪链球菌生长;2例为产气肠杆菌生长;6例尿培养无菌生长(有治疗史)。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留取尿培养标本后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妊娠期用药分级与管理规定(按药物对母体及胎儿的危害程度分为a、b、c、d、
x级),选择安全或相对安全(即a、b、c级)的药品。
其中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b级)4-6g/d或五水头孢唑林钠(b级)2-4g/d;头孢过敏者,选择氨曲南(b级)3g/d。
总疗程1-22周。
同时积极给予降温、维持能量、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排尿、左右轮回侧卧位等对症治疗。
2 结果
46例患者中44例治疗1-3天症状缓解、体温降至正常,继续巩固治疗2-3天后继续口服抗生素治疗1-3周,巩固抗感染疗程。
2例治疗后体温无显著下降,加用奥硝唑后继续治疗1-2天后,效果显著,症状得到缓解。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出院后5周随诊,复查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治疗结束后46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早产、流产或死胎,胎儿出生后无畸形、智力障碍及先天性疾病等。
3 讨论
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若不彻底治疗,反复发作可致慢性肾盂肾炎,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原因主要由于妊娠期妇女雌、孕激素分泌大量增多,导致输尿管、肾盂、肾盏及膀胱的肌层肥厚;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加之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且妊娠中、后期盆腔瘀血以及增大的子宫和胎头将膀胱向上推移变位,易造成尿路功能性梗阻,导致排尿不畅或尿潴留,为细菌在膀胱的繁殖提供条件。
此外妊娠期间尿液中葡萄糖、氨基酸
及水溶性维生索等营养物质的增多,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因此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病率较高。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为妇女特殊阶段的合并疾病,关系到孕妇及胎儿安全性,积极抗感染和降温是治疗的关键,而使用的药物既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很多药品会对胎儿造成毒害作用,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均为孕妇禁用药物。
原则上选用氨苄青霉素、钾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但青霉素类对妊娠晚期胎儿也可能会产生过敏。
头孢菌素的耐药菌株相对较少见,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对抗作用,临床效果颇佳,且抗菌谱广、毒性小,在fda的药物对胎儿危险度分类等级中属b类,相对安全性更高,因此治疗中应首选头孢菌素。
为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先用单种抗生素,效果不佳时需联合其他抗菌药加强治疗。
若用药24-48h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更换抗菌药。
另外,治疗之余,应告知孕妇要注意外阴及会阴部清洁卫生,多饮水,勤排尿。
卧床时要经常改变体位,以左侧卧位为主,以减少对输尿管的压迫,保持尿路通畅,减少尿路感染。
本研究参照fda对药品的分级,所选药物均在a、b、c级范围内,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效果选择治疗药物。
证明头孢菌素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治愈出院后5周随诊无复发,无流产、死胎、早产现象,胎儿出生后无畸形、智障等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疗效显著,不
良反应少,且对胎儿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用药。
按照本研究治疗方法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既能保证治疗效果,也提高了妊娠期的安全性保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钱进.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91-192.
[2] 钟倩.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129-130.
[3] 王文艳.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31例诊治分析[j].内科,2011,6(6):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