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田径“短距离跑”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短跑的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4. 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短跑的基本技术: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
2. 短跑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重复训练、长距离跑等。
3. 短跑的注意事项:热身、拉伸、饮食、休息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1)慢跑:组织学生进行慢跑,热身全身关节,提高肌肉温度。
(2)关节活动:进行肩、腰、膝、踝等关节的活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3)拉伸:进行全身拉伸,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2. 讲解示范(1)讲解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让学生了解短跑的各个环节。
(2)示范短跑动作,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3. 分组练习(1)起跑练习:让学生练习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跑。
(2)途中跑练习:让学生练习途中跑的姿势、节奏。
(3)冲刺跑练习:让学生练习冲刺跑的姿势、节奏。
4. 游戏环节(1)接力赛: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速度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速度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反思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短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在游戏环节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田径场、运动场。
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接力棒等。
3. 教学课件:短跑技术讲解、训练方法等。
六、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5.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短跑训练完整教案模板一、热身准备热身是任何体育活动开始前的必要环节,它能够帮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预防运动损伤。
热身应包括全身性的轻松跑步、拉伸运动以及关节活动,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为宜。
二、基础体能训练基础体能是短跑运动的基础,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等多个方面。
高中生的训练应该注重全面发展,每周至少安排2-3次的基础体能训练,内容包括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以及跳绳、徒手操等有氧耐力训练。
三、专项技术训练短跑的专项技术主要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细的技术动作和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
教练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技术练习,如起跑器的使用、步频练习、步幅调整等,并结合视频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改进技术。
四、速度训练速度是短跑的核心,速度训练应该贯穿整个训练周期。
可以通过短距离的全速跑、间歇跑、速度游戏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水平。
每次速度训练后,教练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如何在下一次训练中进一步提升。
五、恢复与营养高强度的训练之后,充分的恢复同样重要。
恢复包括适当的休息、合理的饮食和必要的身体护理。
教练应教授学生正确的拉伸方法,推荐合适的营养补充计划,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六、心理训练短跑比赛中,心理素质往往决定了运动员能否发挥出最佳水平。
因此,心理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适应比赛氛围,学习如何调整情绪和应对压力。
七、总结与评估每次训练结束后,教练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评估当天的训练效果,明确下一步的训练目标。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并持续保持动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短距离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掌握起跑、途中跑和冲刺的技术动作,提高短距离跑的能力。
2. 能力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短距离跑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起跑技术要领2. 途中跑技术要领3. 冲刺技术要领教学难点:1. 起跑和途中跑的协调配合2. 冲刺阶段的节奏控制教学准备:1. 田径场地、起跑器、秒表、标志物2. 教学课件、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学生集合,做课堂常规训练。
二、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短距离跑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三、基本技术教学1. 起跑技术:(1)教师讲解起跑技术要领,包括起跑姿势、起跑器安装、起跑信号等。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 途中跑技术:(1)教师讲解途中跑技术要领,包括步频、步幅、身体姿势等。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练习活动1. 学生进行起跑、途中跑和冲刺的连贯练习。
2.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技术。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技术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学生集合,做课堂常规训练。
二、复习巩固1. 学生进行起跑、途中跑和冲刺的连贯练习。
2.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技术。
三、比赛练习1. 学生进行短距离跑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2. 教师观察比赛情况,指导学生改进技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技术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五、布置作业1. 学生课后复习起跑、途中跑和冲刺的技术动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短跑的基本技术和规则;(2)掌握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3)了解短跑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短跑技术动作;(2)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短跑基本技术:(1)起跑技术;(2)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3)途中跑技术;(4)冲刺跑技术。
2. 短跑训练方法:(1)速度训练;(2)力量训练;(3)耐力训练;(4)柔韧性训练。
3. 短跑规则与裁判法。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提高身体适应能力;(2)讲解短跑基本技术和规则,让学生了解短跑的基本要求;(3)进行短跑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短跑技术。
2. 实践阶段(1)起跑技术训练:- 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进行起跑反应练习,提高起跑速度。
(2)加速跑技术训练:- 学生进行起跑后的加速跑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 学生进行短距离加速跑比赛,提高速度。
(3)途中跑技术训练:- 学生进行途中跑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进行中距离跑比赛,提高途中跑技术。
(4)冲刺跑技术训练:- 学生进行冲刺跑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进行短距离冲刺跑比赛,提高冲刺跑技术。
3. 总结阶段(1)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训练心得;(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训练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出勤情况;(2)学生的训练态度;(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技术评价:(1)学生的起跑技术;(2)学生的加速跑技术;(3)学生的途中跑技术;(4)学生的冲刺跑技术。
3. 竞赛成绩评价:(1)学生的短跑成绩;(2)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
田径短距离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田径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技术动作。
3、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短距离跑速度、爆发力和耐力。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起跑技术:包括起跑姿势、反应速度和起跑后的加速。
(2)途中跑技术:保持高速度奔跑的姿势、步幅和步频的协调。
(3)冲刺跑技术:在临近终点时的全力冲刺和压线动作。
2、教学难点(1)起跑与加速跑的衔接:如何在起跑后迅速过渡到加速跑阶段,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2)途中跑的呼吸节奏控制:在高速奔跑中合理调整呼吸,避免因缺氧影响速度。
(3)冲刺跑的时机把握:准确判断终点位置,在恰当的时机发起冲刺。
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短距离跑的技术动作和要领。
2、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环节,让学生逐步练习掌握。
3、重复练习法:让学生多次重复练习同一动作,加深肌肉记忆,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
4、游戏竞赛法:通过组织游戏和竞赛活动,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
四、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起跑器、标志筒、秒表、口哨等。
2、场地准备:选择平坦、空旷、无障碍物的田径场。
五、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约 5 分钟)(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3)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约 10 分钟)(1)慢跑 400 米,活动身体各关节。
(2)专项准备活动:高抬腿跑 30 秒、后蹬跑 30 米×2 组、车轮跑30 米×2 组。
3、基本部分(约 25 分钟)(1)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田径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包括项目特点、比赛规则等。
示范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技术动作,重点强调动作要领和关键环节。
(2)分解练习起跑练习: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起跑器上进行起跑动作练习,教师逐个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体育田径教学教案(精选5篇)体育田径教学教案精选篇1短跑离跑1、介绍项目。
2、途中跑。
课的任务1、学习短跑理论知识。
2、初步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
3、发展学生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提高快跑本事。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开始部分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二、宣布本课资料、任务布置见习生课堂要求。
三、慢跑800米四、徒手操、下肢伸展练习1、正压腿运动。
2、大腿前侧拉伸运动。
3、体前压运动。
4、弓步压腿运动。
5、小腿后侧,腱跟腿拉伸运动。
五、加速跑40米六、游戏:报数接力。
方法:学生站两排,人数相等,依次报数,排尾报完数后跑到排头,继续进行。
基本部分一、学习短跑一般知识1、短跑的特点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在很多缺氧情景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
2、短跑的锻炼价值。
短跑是锻炼身体价值较大的体育手段,经常练习短跑能促进人体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交臂迅速、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改善肌肉物质代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工作的本事;能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的本事;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3、短跑的比赛项目。
正式比赛项目有100m、200m400m,少年和室内比赛还有60m。
二、学习直道途中跑技术要求。
1、方法和要领。
(1)上体正直稍前倾。
(2)大小臂屈成约90度,以有关节为轴,以肺用力前后摆动。
(3)大腿带动小腿进取向前摆动。
(4)大腿进取下压,前脚掌着地,着地时由前向后下进取“扒地”(5)后蹬充分有力。
(6)上下肢协调配合。
2、学习和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
(1)中速跑60—80m。
要领:动作简便自然,步隔开阔,躯干姿势,腹部,摆背动作正确。
(2)加速跑60—80m要领:逐渐和均匀加速,到段落结束前到达较高速度。
(3)“同步并列”中速跑60m要领: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体会动作要领。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m。
《短距离跑》教案教师:班级:人数:人课次:时间:第周5.安排见习生。
容与要求。
5.安排见习生。
要求。
5.见习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学习。
队形组织示意图:图1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一、热身跑二、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肩绕环腹背运动体转运动前后弓步压腿绕膝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让学生分成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如图2)。
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如图3)。
2.教师领做,用口令指挥。
队形组织示意图:图2要求:队形整齐,口号响亮。
1.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队形组织示意图:图3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充分伸展身体各个关节。
2分钟3分钟11小中二、游戏:“二人三足赛跑”方法: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两人一组)站在起跑线后,各队第1组用布带子把两人相邻的异侧脚(一人左脚,一人右脚)的踝关节绑在一起,互相搂肩,准备起跑。
教师发令,游戏开始,各队第1组立即向前跑,绕过小旗返回起跑线,把布带解开交给第2组。
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获胜。
教法:边讲解边示范,用口哨指挥学生分组依次练习,学生练习时巡回纠错。
1.教师组织学生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处画一条起跑线,在离起跑线20米处画出一条终点线,并插上两面小旗。
2.教师给学生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队,再将各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
规则:(1)必须在起跑线后把脚绑好,不准抢跑。
(2)若中途布带子散开,应在原地绑好后继续跑。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宣布游戏优胜组,对游戏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依次进行冲刺跑练习。
要求:以全身力量,保持最快的速度冲向终点,以胸部或肩部接线。
1.学生配合教师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图4要求:按游戏规则认真游戏,注意安全。
2.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组。
3.按教师要求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认真听教师对游戏活动的总结。
1分钟3 大中结束部分一、整队集合二、放松练习1.慢走抖腿。
短距离跑的教学方法及措施短跑教学应立足于途中跑的技术实践。
在途中跑技术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特别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跑的主要技术后,就可以进行了起跑练习、起跑后加速、冲刺跑的练习和弯道跑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扼要的讲解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并应多做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表象和掌握正确的技术。
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提高速度和能力,在教学中应采用加速跑、循环跑和交叉跑。
同时,要把短跑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充分结合起来。
多做各种跳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一、给学生介绍短跑的完整技术1.老师必须说明世界的发展和我国优秀的短跑运动,运动的有效性和基本技能。
2.进行完整的示范。
采用蹲距式起跑做完整示范1-2次,距离40-60米。
3.观看ppt,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视频或电影。
二、学习途中跑技术(一)直道途中跑的教学方法1.在直道上以中等速度反复练习40--60米。
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普通跑和短跑途中跑技术上差别进行比较,讲清特点后,进行途中跑练习。
要求动作要放松协调,放开脚步,要充分强调后蹬跑和高摆腿的正确技巧。
2.加速跑30至60米,运行速度逐渐提高到接近最快的速度,并不断提高技术和速度。
3.使用各种特殊的跑步练习。
通过抬腿、蹬踏、跨步、立定跳远、蛙跳和摆臂练习,培养协调能力,提高途中跑的技能。
4.采用30--60米行进间跑。
由于跑的强度大,尤其是计时跑,学生兴奋性高,自觉性强,容易紧张和破坏跑的正确技术,因此要特别强调放松。
5.利用上坡跑或下坡跑30--60米,发展学生的步频和后蹬。
6.采用迎面接力比赛跑,30--60米,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弯道途中跑技术的教学在上弯练习时,你可以先在直道上跑15米和20米,然后进入弯道30至40米。
要求学生在跑入弯道前尽量增加右腿的力量和右腿的摆动。
下弯道跑的练习时,要求在前五步出弯道时,身体逐渐由前倾过渡到直立,体验自然顺惯性运行。
短距离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3.提高学生的短距离跑速度和耐力水平;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3.短距离跑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4.短距离跑的比赛规则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2.教学难点:短距离跑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短距离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演示法:通过示范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3.实跑法:通过实跑训练,提高学生的短距离跑速度和耐力水平;4.比赛法:通过组织短距离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讲授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介绍短距离跑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短距离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介绍短距离跑的基本技能和要求。
第二步:演示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1.介绍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2.示范短距离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3.让学生模仿示范,练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第三步:实跑训练1.组织学生进行短距离跑的实跑训练;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3.强调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如热身、拉伸、逐渐加速等。
第四步:比赛演练1.组织学生进行短距离跑比赛演练;2.根据比赛规则,设置不同的比赛项目;3.强调比赛中的技巧和策略,如起跑、加速、转弯等。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是否正确;2.测量学生的短距离跑速度和耐力水平;3.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如热身、拉伸、逐渐加速等,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完整版)百米短距离跑步教案1. 引言百米短距离跑步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是对运动员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的全面考验。
本教案旨在为教练和学生提供一份完整的百米短距离跑步教学指南,以帮助学生提高跑步技能和表现。
2. 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百米短距离跑步的基本技巧,并提高其竞技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 研究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 提高爆发力和加速度;- 培养良好的跑步节奏和呼吸技巧;- 学会正确的终点冲刺技巧;- 增强体能和耐力。
3. 教学内容3.1 起跑姿势和动作- 双脚放在起跑线上,脚距稍宽于肩宽;- 身体保持低姿势,双手放在起跑线前方;- 深呼吸并专注于起跑信号;- 起跑信号响起后,迅速用力起跑。
3.2 加速和维持速度- 起跑后,小步快跑以迅速加速;- 保持身体直立,注重腿部和臂部的协调动作;- 经过约50米后,开始逐渐转化为全力冲刺状态;- 呼吸要保持平稳,不要过度喘息。
3.3 终点冲刺技巧- 在距离终点约20米的地方,逐渐增加速度;- 保持专注和力量,并使身体前倾;- 做好准确的终点冲刺判定。
3.4 体能和耐力训练- 除了技术训练外,还需进行体能和耐力训练;- 包括定期进行短跑和间歇跑训练;- 进行适当的核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4. 教学方法- 通过示范和解说,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利用起跑练和加速练,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 进行实战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定期组织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和展示自己的技能。
5.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个别评估和指导;- 组织测速和计时比赛,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激励和竞争,提高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
6. 结束语本教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百米短距离跑步教学指南,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跑步技巧和成绩。
教练和学生应积极配合,持续训练和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完整版)100米短距离跑步教案介绍该教案旨在指导学生进行100米短距离跑步训练,并提供相关技巧和训练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在100米短距离跑步项目中的表现。
目标- 研究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
- 提高爆发力和加速度。
- 提高耐力和维持速度。
- 研究有效利用终点线前的最后几步。
环境和装备- 平坦的跑道。
- 跑步鞋。
- 计时器。
训练计划1. 热身(10分钟)- 跑步慢跑3分钟,放松筋骨。
- 进行关节活动和拉伸运动,以准备身体。
2. 起跑姿势(10分钟)- 学生们应站在起跑线上,准备发令。
- 学生们应保持弯曲的前膝盖,身体向前倾,并使胸部稍微低于大腿水平。
- 学生们的手臂应屈肘90度,并放松在身体两侧。
3. 起跑动作(10分钟)- 学生们应听到发令后尽快起跑。
- 学生们应尽量用快速的步伐和爆发力起跑。
- 手臂应有节奏地向前挥动,帮助保持平衡和加速度。
4. 加速跑(20分钟)- 学生们应在起跑后继续加速,尽可能快地达到最高速度。
- 学生们应专注于最大程度地利用爆发力和加速度。
- 手臂应继续向前挥动,帮助保持动力与平衡。
5. 维持速度(20分钟)- 学生们应尽量保持最高速度一段时间。
- 学生们应集中精力,保持正常呼吸和均匀的步伐。
- 手臂的挥动应保持稳定,并与步伐协调。
6. 终点前的加速(10分钟)- 学生们应在距离终点线前几步时加速。
- 学生们应尽可能快地穿过终点线,不放松速度。
- 手臂的挥动应更加强劲,帮助保持动力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学生们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自己的体能状况,避免过度训练或受伤。
- 学生们应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纪律,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 训练前后,学生们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以减少潜在的伤害风险。
- 学生们应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跑步成绩,以了解个人的进展和改进方向。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们将能够掌握100米短距离跑步的正确技巧和训练方法。
他们将提高爆发力、加速度和耐力,并学会有效利用终点线前的最后几步。
高中体育田径“短距离跑”的教学设计一、快速跑的练习方法下面给各位老师介绍一些快速跑的方法:1.小步跑(1)作用:体会用前脚掌积极着地技术培养协调能力和增强踝关节支撑力量。
(2)动作要求:躯干正直,肩和双臂放松,提起脚跟保持高重心。
一腿伸膝蹬地一腿屈膝前摆,大腿前摆不高约与水平面呈45度角就开始髋部发力,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稍向前下方伸出,接着前脚掌迅速向前下方着地。
着地要积和富有弹性。
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
此时着地腿膝关节伸直配合另一腿屈膝前摆使重心迅速前移。
双臂屈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
2.高抬腿跑(1)作用:增强快速摆腿和蹬地的力量,提高两腿交换的动作频率以及蹬摆配合的协调能力。
(2)动作要求:躯干正直,保持高重心大小腿折叠高摆大腿,与地面平行,另一腿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
然后摆动腿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
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快速有力。
3.车轮跑(1)作用:体会摆腿和大腿下压,小腿放松前伸以及小腿和脚掌鞭打扒地技术,提高协调能力,增强蹬摆肌肉力量。
(2)动作要求:和高抬腿摆腿动作相同,但在大腿下压时,强调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向前下方伸出。
当脚掌接近地面时,膝关节呈伸直姿势,小腿的延长线约与地面成70度角。
随着大腿继续向下后方压,用前脚掌在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处积极完成“扒地”动作,着地支撑时要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并使重心迅速前移。
双臂屈肘前后摆,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
4.后蹬跑(1)作用:体会蹬地和摆腿配合技术,增加蹬摆力量和幅度,提高协调能力。
(2)动作要求;两脚前后站立,躯干稍有前倾。
后面的腿以膝领先,大小腿折叠前摆,同时支撑腿蹬地充分伸展髋、漆、踝三关节并把同侧髋前送,尽力加大两在腿夹角,蹬摆结束瞬间,摆动腿小腿和后蹬腿大腿约呈平行姿势,接着摆动腿大腿积极向后下压,用前脚掌着地转入后蹬,另一腿大小腿折叠前摆。
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整个动作节奏快,重心上下波动小,动作幅度大而有。
田径短距离跑教案引言田径短距离跑是一项高强度、高速度的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在田径教学中,短距离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田径短距离跑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田径跑步中不断提高。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田径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包括规则、技术动作等。
2.学习正确的短距离跑技术,培养良好的跑步习惯。
3.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和耐力水平。
二、教学内容1.知识讲解(1)田径短距离跑基本规则短距离赛跑分为60米、100米和200米三个项目,分别是从起跑线出发,在一定的跑道上奋力狂奔到终点线,第一名者为胜。
(2)短距离跑动作要领短距离跑运动员应该放松身体,头部自然站直,目光前视,手臂放松自然,前臂呈直角,肩部下沉,肘部自然弯曲。
在起跑时,右膝盖在前臂上,左膝盖在后臂上,身体向前俯冲,加速奔跑。
奔跑时,抬起膝盖,踏实落地,自然呼吸并保持平稳的节奏。
2.技能演练(1)短距离跑起跑练习在练习时,学生需要做好准备动作,脚距离起跑线约为肩宽,脚掌要贴住跑道,双脚前掌与起跑线平行。
起跑信号响起时,强烈爆发出发,双臂快速齐抬,抬膝球,正前方瞄准,保持高度相对恒定的半蹲起跑姿势,积极推力加速迈步。
(2)短距离加速训练在短距离加速训练中,学生需要逐渐适应加速跑的节奏,从低速逐渐加速到最快速度,同时保持正确的跑姿和动作。
(3)短距离机动练习短距离跑机动练习主要是通过变换跑姿和方向,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练习中,学生可以采用不同姿势的跑步方式,如侧跑、抬膝跑、踏步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田径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动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短距离跑的要领。
2.模仿法让学生通过模仿老师或专业运动员的跑步姿势和动作,逐渐掌握正确的短距离跑技术。
3.实跑法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跑的方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掌握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动作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勇敢拼搏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起跑时机和节奏的把握,途中跑的节奏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起跑器、秒表、跑道、标志物等。
2. 教学场地:田径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短距离跑的基本知识和比赛规则。
2. 组织学生观看短距离跑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 起跑:讲解起跑姿势、起跑时机和起跑节奏,并进行示范。
2. 途中跑:讲解途中跑的技术要领,如摆臂、摆腿、身体重心等,并进行示范。
3. 冲刺跑:讲解冲刺跑的技术要领,如加大步幅、提高步频等,并进行示范。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途中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冲刺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比赛与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短距离跑比赛,让学生体验比赛氛围。
2. 教师对比赛过程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是否规范,动作要领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起跑时机、途中跑节奏、冲刺跑速度等。
3. 收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延伸1. 课后组织学生进行短距离跑训练,巩固所学技术。
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田径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体育田径“短距离跑”的教学设计
一、快速跑的练习方法
下面给各位老师介绍一些快速跑的方法:
1.小步跑
(1)作用:体会用前脚掌积极着地技术培养协调能力和增强踝关节支撑力量。
(2)动作要求:躯干正直,肩和双臂放松,提起脚跟保持高重心。
一腿伸膝蹬地一腿屈膝前摆,大腿前摆不高约与水平面呈45度角就开始髋部发力,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稍向前下方伸出,接着前脚掌迅速向前下方着地。
着地要积和富有弹性。
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
此时着地腿膝关节伸直配合另一腿屈膝前摆使重心迅速前移。
双臂屈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
2.高抬腿跑
(1)作用:增强快速摆腿和蹬地的力量,提高两腿交换的动作频率以及蹬摆配合的协调能力。
(2)动作要求:躯干正直,保持高重心大小腿折叠高摆大腿,与地面平行,另一腿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
然后摆动腿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
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快速有力。
3.车轮跑
(1)作用:体会摆腿和大腿下压,小腿放松前伸以及小腿和脚掌鞭打扒地技术,提高协调能力,增强蹬摆肌肉力量。
(2)动作要求:和高抬腿摆腿动作相同,但在大腿下压时,强调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向前下方伸出。
当脚掌接近地面时,膝关节呈伸直姿势,小腿的延长线约与地面成70度角。
随着大腿继续向下后方压,用前脚掌在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处积极完成“扒地”动作,着地支撑时要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并使重心迅速前移。
双臂屈肘前后摆,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
4.后蹬跑
(1)作用:体会蹬地和摆腿配合技术,增加蹬摆力量和幅度,提高协调能力。
(2)动作要求;两脚前后站立,躯干稍有前倾。
后面的腿以膝领先,大小腿折叠前摆,同时支撑腿蹬地充分伸展髋、漆、踝三关节并把同侧髋前送,尽力加大两在腿夹角,蹬摆结束瞬间,摆动腿小腿和后蹬腿大腿约呈平行姿势,接着摆动腿大腿积极向后下压,用前脚掌着地转入后蹬,另一腿大小腿折叠前摆。
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整个动作节奏快,重心上下波动小,动作幅度大而有。
5.发展快速跑中放松能力的练习
(1)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构成了放松能力的基本因素。
因此,我们首先应有针对性地通过体操、艺术体操、游戏和球类运动等方式进行练习,发展基本放松能力和快速跑动中的放松能力。
(2)心理练习方法:讲清放松在短跑中的作用以及放松不只是肌肉的放松,而且还应重视神经系统的放松。
通过反复对比测验,使学生相信用90%能力的放松快跑会提高成绩的事实。
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教育学方法。
采用放松大步、加速后的惯性跑以及跑的专门性练习等手段,特别是加速跑后的不减速惯性跑练习,能够有效地发展快速跑中的放松能力。
(4)放松的自我检查。
紧张往往始于面部、颈、肩和手各环节,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这些部位的放松情况,并培养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二、短距离跑的教学手段
重点在提高短跑的能力,不应过细的追求技术细节;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放松跑的能力;跑的练习比较单调,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兴趣,运用比赛、测试、游戏等方法;安全教育:避免急停、碰撞、摔倒等事故。
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
2.4×25—50米加速跑,追赶跑练习。
3.下坡跑练习。
4.顺风跑练习。
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测时间跑30—60米,3—4次×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50米或4人×50米,3—4次×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2—3组。
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
(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10.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11.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