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2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与利用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与利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饲料管理:饲料是种公猪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应该根据种公猪对营养的需求,合理调配饲料。
一般来说,种公猪的日粮中应该包含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的饲料。
可以采用定量自由饮水、定时定量饲喂等方式进行饲料管理。
2.生长环境管理:种公猪的生长环境管理也非常重要。
应该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洗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疾病预防:种公猪的健康状况对于饲养管理和利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该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定期对种公猪进行体检,并及时给予预防和治疗。
4.婚配管理:种公猪的婚配管理也非常重要。
应该根据种公猪的遗传特点、生产性能和性格等方面,合理选择母猪进行配种,以保证后代的品质和数量。
种公猪的利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生产和销售。
在生产方面,种公猪可以为生猪产业提供优质的种猪,提高生猪的品种和品质。
在销售方面,优质的种公猪可以通过繁殖、出售种猪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
种公猪的选择调教合理使用及饲养管理种公猪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选择、调教和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种猪的繁殖效率和产出质量。
养殖户在选择种公猪、进行调教和饲养管理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和技巧,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种公猪的选择、调教和饲养管理。
一、种公猪的选择1. 体型和外貌优良的种公猪应该具有良好的体型和外貌,体型要求壮实、结实、饱满,外貌要求整洁、毛发光滑。
而且不同品种的种公猪具有不同的特点,养殖户在选择种公猪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生长性能种公猪的生长性能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因此在选择种公猪时,需要注重其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情况,选择生长较快、生长性能较好的种公猪作为种猪,以提高后代的生长性能。
3. 健康状况健康的种公猪能够带来健康的后代,因此在选择种公猪时,需要关注其健康状况,排除任何患病或患有遗传性疾病的种公猪,以避免对后代的影响。
1. 社会化训练对于年轻的种公猪,需要进行社会化训练,让其适应养殖环境和人类社会,学会与人类相处,减少对新环境和新人的恐惧和厌恶,从而更好地适应养殖环境和进行后续的繁殖工作。
2. 饲养环境种公猪的调教也需要依赖于合理的饲养环境,养殖户需要为种公猪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和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调教工作。
3. 行为训练对于种公猪的行为训练也非常重要,需要教育和训练种公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减少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形成,以保证种公猪在后续的繁殖工作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
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中,饲料管理非常关键,需要为种公猪提供均衡、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其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生长速度和生长性能,从而为后代的生长和繁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疾病防控对于种公猪的疾病防控也非常重要,养殖户需要做好对种公猪的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工作,做好疫病防控,减少对种公猪的影响,保证种公猪的健康状况。
种猪怎么养殖?种猪如何配种?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全部猪场的发展,因此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应更加科学、仔细。
另外,在种猪配种方面,要对配种方式有所了解,便于挑选合适的配种方式,目前常见的有4种配种方式,即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和屡次配种。
种猪怎么养殖?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公道饲养:种公猪的饲养需要给其提供充足的蛋白质饲料,只有蛋白质达标,公猪的精液才能够合格。
通常蛋白质水平控制在 16%~17% 为佳。
还需要给公猪提供充足的能量性饲料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特别是钙磷比例较为重要,通常钙磷比例为2∶1 为**适宜。
能量性饲料添加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公猪过瘦或过肥都会对公猪产生不良影响。
能量的饲料的含量应当占有日粮总量的50%,每天添加2~3 次,每天应当控制在3kg 之内。
(2)科学管理:公猪的管理应当在单独的圈舍内,圈舍的地面必须平整,墙面也需要光滑并且结实。
圈舍需要有保温作用,确保舍内冬暖夏凉。
由于气温的高低会对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做到种公猪舍内温度保持在公道区间,相对恒定。
种公猪养殖适宜的温度范畴在18~22℃之间。
还要有良好的透风设备,能够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吸取进新鲜空气。
公猪需要专人来管理,不答应随便更换人员。
工作人员要给公猪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饲喂、运动等都有相应的时间,不应随便更换时间。
种公猪每天应当有一定时间的运动,不仅可以在猪舍内运动,还要到户外的运动场内进行运动。
通常冬季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间运动,而夏季则应当在早晚天气凉快的时间段内运动。
公猪的运动应当保持在4h 左右。
这样可以提升公猪体质,增强食欲,减少产生蹄病的几率,还能够提升其性欲,确保精液的品质。
公猪要定期检查精液的质量,特别是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猪,要对其精液的活力和密度都进行检查,通常活力要保持在0.6 以上,而密度需要大于1 亿/ml。
如果在两次检查后,其精液均不能够达标,则公猪应当剔除。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种公猪是猪场的核心资源之一,饲养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
以下是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一、选种种公猪选种应以遗传品质为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体型、外观、生长速度和母猪后代生产性能等方面。
同时也要考虑猪场的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
二、环境种公猪的饲养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排水和采光等条件。
猪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8°C~23°C,湿度为60%~70%,并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地面要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污物,减少病菌传播。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环境过于嘈杂、过于光线明亮、氨气浓度过高等问题,影响种公猪的生长发育。
三、饲料种公猪的饲料要求高质量、优越,营养全面,适应种公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应以精饲料为主,并加入合适的饲料添加剂,保证种公猪的体态健康和生殖能力。
在饲料供应方面,应采取定量定时喂养,保证种公猪的正常生长和生殖发育。
四、养护种公猪的养护包括加强营养饲喂、疾病防治、做好卫生清洁、定期检查等方面。
应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五、管理水平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求科学合理、规范化、人性化,提升养猪场的管理水平。
管理工作应落实好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繁殖技术、环境监测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完善养猪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运作。
六、交配交配是种公猪的重要任务之一,交配前应做好配对,选择优良母猪作为配偶对象。
交配的时间应在种公猪的高产繁殖期,注意交配环境的卫生和舒适。
综上,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养猪场管理人员综合施策,科学合理地管理饲养环境、注重饲料管理、做好疫病防治、加强养护管理和交配技术等方面,才能保证种公猪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提升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一、饲养目标:1、后备公猪8月龄体重达130kg以上。
2、自然交配时能完成25-30头母猪年配种任务,人工授精时能完成150-200头母猪的年配种任务。
3、一次射精量在150ml以上,密度:2.5亿/ml以上,精子活力0.7以上,畸形率20%以内。
4、使用年限1年以上。
二、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1、引进后备公猪隔离饲养30天以上,单栏饲养,由专人饲养和管理,隔离期间观察是否跛行、腹泻、喘气;抽血检测是否有本场没有的重大疾病。
2、混养:隔离期结束后与本场公猪隔栏饲养,以获得主动免疫,混养时间不低于30天。
3、50kg-8月龄饲喂后备母猪料(878料),自由采食;8月龄以上或体重达130kg开始喂公猪料(481B公猪浓缩料),2.5kg/天,日喂料两次。
4、每天最低清粪两次,做到栏舍干燥卫生,猪体清洁。
5、调教公猪时要有耐心,不能鞭打,必要时可以先观摩再调教。
无精或连续两个月死精、精子不达标则淘汰。
6、作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后备公猪适宜温度为18-20℃。
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7℃。
7、通风良好,防止空气污浊。
三、生产公猪的饲养管理1、饲喂公猪料(481B公猪浓缩料),2.5kg/天,日喂料两次。
2、合理使用公猪:8-12月龄,每五天采精一次;12月龄以上每周采精2-3次;连续2个月精子不达标则淘汰。
3、每天最低清粪两次,做到栏舍干燥卫生,猪体清洁。
4、作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公猪适宜温度为15-18℃。
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7℃。
5、适当饲喂青饲料。
6、通风良好,防止空气污浊。
种公猪管理制度内容一、公猪基本信息登记1.每只公猪应有详细的个体信息登记,包括品种、年龄、体重、父母信息等。
2.每只公猪应有独立的编号,编号应清晰标注在其身体上,方便识别和管理。
3.公猪的基本信息登记应在其进入养殖场时完成,随时更新。
二、公猪生活环境管理1.公猪的生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公猪的圈舍应保持充足的采光和空间,避免过度密集造成憋腻。
3.公猪的饮水器和饲料盆应每日清洁消毒,保证饮水和饲料的新鲜。
4.公猪的运动和活动空间应符合其体型和活动需求,避免运动不足影响其健康。
三、公猪饲养管理1.公猪应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用途提供相应的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
2.公猪的饲料应按时定量投喂,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
3.公猪的饲料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避免受粗饲料和杂质影响健康。
4.公猪应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体型评估,根据情况调整饲养计划。
四、公猪健康管理1.公猪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免疫接种和除虫工作正常进行。
2.公猪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3.公猪应定期进行疾病检测,保障其身体健康和遗传质量。
4.公猪应有专门的兽医团队负责健康管理工作,保障其生长和繁殖功能。
五、公猪交配管理1.公猪应严格按照种猪交配计划进行交配,确保繁殖计划的顺利进行。
2.公猪应保持良好的交配状态和精液质量,定期进行配种检测和评估。
3.公猪交配时应由专人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效果不佳。
4.公猪在交配后应及时转移或休息,保护其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
六、公猪遗传管理1.公猪的遗传信息应定期进行记录和评估,保障其遗传质量和繁殖价值。
2.公猪应经过严格的选育和繁殖工作,提高其后代的遗传质量和生产性能。
3.公猪应符合种猪标准和品种要求,遵循遗传规律和选育原则。
4.公猪的遗传信息应与母猪的遗传信息匹配,实现优质后代的繁殖。
以上所述即是一个典型的公猪管理制度范例,作为养殖场公猪管理的基本参考。
点2023-11-07•引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目录•繁殖管理•猪场管理•其他注意事项01引种通过引入优秀的种公猪,提高猪群的整体品质和生产性能。
优化种群结构扩大基因库改善生产性能引入新的基因,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效率。
引入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公猪,以改良后代的生产性能。
03引种目的0201确保引种的种公猪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病和遗传疾病。
健康状况选择具有优秀生产性能的种公猪,如高瘦肉率、高繁殖性能等。
生产性能了解种公猪的遗传背景,包括血统、系谱等,以确保引入的种公猪符合猪场的需求。
遗传背景引种标准考虑引入的种公猪对当地环境、饲料和饲养条件的适应性,以降低引入后的应激反应。
引种注意事项适应性引入的种公猪应进行隔离观察,以确保其健康状况和适应情况良好。
隔离观察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营养,以确保种公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饲养管理02饲养管理将公猪饲养在群体中可以增加其活动量,提高其繁殖性能。
群体饲养对于一些繁殖性能低或年龄较大的公猪,可以采取单独饲养的方式以更好地照顾它们。
单独饲养饲养方式优质饲料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可以确保公猪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提高其繁殖性能。
合理配比合理搭配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以满足公猪的营养需求。
饲料选择与配比定时饲喂每天定时饲喂公猪,使其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其健康状态。
定量饲喂根据公猪的年龄、体重和活动量等因素,确定每天的饲喂量,确保其摄入适量的营养。
饲喂方法与时间03疫病防控制定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评估免疫效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注意与兽医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新的疫病信息和防治方法。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包括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法等。
伪狂犬病对种公猪进行伪狂犬病疫苗接种,确保种公猪无伪狂犬病感染。
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猪瘟定期检测猪瘟抗体,确保种公猪无猪瘟感染。
种公猪饲养管理要点公猪饲养管理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养殖质量。
以下是公猪饲养管理的要点:一、购买公猪1.选择优良品种:购买时应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优良种公猪,如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性好等。
2.体格健康:选购公猪时要确保体格健康,无异常行为或外貌上的问题,如骨骼发育正常、皮毛光亮等。
3.确认血统:了解公猪的血统和家族繁殖情况,减少遗传疾病的风险。
二、饲养环境1.隔离饲养:新购的公猪需要先进行隔离饲养,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温度适宜:保持公猪饲养环境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情况发生。
3.空气流通: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流通,确保公猪呼吸顺畅,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饲料管理1.营养均衡:为公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和繁殖的需求。
2.饲喂量控制:合理控制饲喂量,避免过量或过少的情况发生,以维持公猪的适度体重。
3.分段饲养:根据公猪的生长和繁殖阶段划分饲养阶段,并相应调整饲养配方和饲养方式。
四、疫病防控1.疫苗接种:及时为公猪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定期兽医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公猪的体检以及疾病的检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饮水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饮水清洁,并定期更换饮水设施。
五、繁殖管理1.繁殖区域设置:公猪和母猪的繁殖区域应严格隔离,防止不同种类的疾病传播。
2.繁殖选择:根据公猪的繁殖性能和遗传背景,选择适合的母猪进行繁殖,提高后代的品质。
3.怀孕监测:公猪交配后,及时进行怀孕监测,确保母猪的孕情和胎儿的健康。
六、行为管理1.训练和驯化:定期对公猪进行训练和驯化,使其习惯于人类的接触,提高与人类的亲密度。
2.群体饲养:公猪应进行群体饲养,以促进社会互动和行为发育。
3.玩具娱乐: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娱乐设施,减轻公猪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以上是公猪饲养管理的一些要点,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公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养殖质量。
种公猪的饲养方法饲养公猪的目的是获得最好精液品质和最多的精液量及延长公猪的使用寿命,达到配种率高的效果,并把良好的种用性能遗传给后代。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公猪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公猪的饲养方法(1)饲养:饲养种公猪的目的,就是用来配种,在正常情况下,种公猪配种一次,其射精量能达120-150毫升左右(外来品种比本地种公猪高1-2.5倍),而精液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必须从饲料中获得。
另外,公猪配种过程中,消耗体力也大。
因此,对种公猪,要注意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尤其在配种季节,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供应必然充足,以使其生产更多的优质精液,保持旺盛的性欲,完成配种任务。
一般可用小鱼、小虾、鱼粉、骨肉粉、蚕蛹及虫类等作为动物性蛋白质的补充饲料。
此外,对配种繁忙的公猪,每天可加喂2个鸡蛋,这不仅能补充消耗的蛋白质,还能增加其射精量。
在饲料配合上,除了保证蛋白质的含量以外,还应注意及时补给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多喂些优质的青绿多汁的饲料,如胡萝卜、南瓜、青草、青贮料、大麦等。
(2)管理:保持种公猪体质健壮,提高配种能力,一方面在于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另一方面要科学的管理。
除了经常注意圈舍清洁、干燥、阳光充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外,还应加强运动,锻炼肢蹄。
让公猪经常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加强其新陈代谢,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健全肢蹄,而且还能增强其精子的活力,提高配种性能,延长公猪的种用年限。
一般情况,每天对种公猪进行野外驱赶运动1-2次,每次2-4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走1-2小时。
夏季可选择早晚凉爽的时间进行,冬季选择中午进行。
配种期间的运动量应适当减轻。
平时应注意让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妥善地安排喂养、饮水、运动、刷拭、休息的生活日程,有条件的应对公猪定期进行称重和检查精液品质,以此来检查饲养管理和配种利用是否适当,从而适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保证公猪体格不显得过瘦或过肥,具有高度的配种受胎率。
种公猪饲养管理操作流程1.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Ensur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eed is sufficient.2.定期清理猪圈,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Regularly clean the pigsty to maintain a clean environment.3.定期检查公猪的健康状况,确保没有疾病。
Regularly check the health of the boar to ensure there are no illnesses.4.给公猪提供足够的饮水。
Provide an adequate amount of water for the boar.5.控制公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Control the breeding density of the boar to avoid overcrowding.6.确保公猪有足够的休息和运动空间。
Ensure the boar has enough resting and exercise space.7.定时为公猪进行体温测量,以监控其健康状态。
Regularly measure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boar to monitor its health status.8.定期修剪公猪的蹄,预防蹄部疾病。
Regularly trim the hooves of the boar to prevent hoof diseases.9.确保公猪的饲养环境通风良好。
Ensure the boar's breeding environment is well-ventilated.10.给公猪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保持其健康状态。
Supplement the boar with necessary nutrients to maintainits health.11.确保公猪的饲养环境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公猪是一个猪场生产线的源头。
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猪。
一、的饲养:种公猪的日粮最好使用专用的公猪料。
根据体重及环境条件采食量在2.4-2.9kg之间饲喂。
大约一岁后饲养水平应使体重维持恒定。
在120kg体重时,供应约 2.4kg/日,在300kg体重中,供应约 2.8kg/日。
配种高峰日均增0.1-0.2kg,冬季气温在15℃以下时采食量随气温下降10℃而增加3%的消化能,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kg。
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二、种公猪的使用:后备公猪年龄9月以上,体重130kg时才可参加配种。
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0.8以上,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
本交适合的比例在1:20-1:25之间。
每头公猪最好一天只使用一次,每周使用不超过4次,一岁以下的公猪1-2次/周。
三、种公猪的运动两天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场内运动800─1000米。
可以通过试情来完成,让其在配种怀孕舍走道中来回走动,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体力,避免发胖。
种公猪的运动适在食后半小时进四、精液检查每月对公猪检查两次精液,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精液活力过0.8以上才能使用。
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也要进行精液检查六、管理要求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配种射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
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一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
七、数据统计及淘汰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与配母猪产仔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
种公猪年淘汰率25-50%对三次发情仍未受孕的母猪,要及时提出淘汰请求,上交生产负责人处理。
种公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因此,养好公猪至关重要。
笔者特将20多年总结的精细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最佳的日粮营养公猪使用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避免营养的不均衡。
配种前CP13.5%、DE12.38MJ/kg、Lys0.65%、VA3531IU、VD3177IU、VE8.9IU;配种后CP15.0%、DE13.7MJ/kg、Lys0.80%、VA3500IU~4000IU、VD3177IU~200I鄄U、VE22IU~44IU、Ca0.65%~0.9%、P0.6%~0.7%。
日喂2kg~3kg,每天喂2次,定时定量,乳头饮水,每天补喂优质鲜牧草或青贮料0.5kg/头~1kg/头。
配种后饲粮CP14.5%~15.2%(280g~360g)、Lys0.7%~0.8%(12g~18g)可维持公猪正常性欲、精液量和品质。
如果蛋白质不足12%,则性欲低,射精量少,精子总数少;超食蛋白质也不好,公猪超重,提前报废,血氨浓度高,清液品质降低。
不同的饲养方式根据全年配种任务的集中与分散,分为两种饲养方式:一种为始终采用高营养浓度均衡饲养的方式。
母猪实行全年均衡分娩,公种需常年负担配种任务,全年都要均衡地保持公种配种所需要的高营养水平。
一种为按配种强度而区别对待的饲养方式。
母猪季节产仔,在配种季节开始前一个月,对公猪逐渐增加营养,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配种季节过后,逐步降低营养水平,供给公猪维持种用体况的营养水平。
科学的饲喂技术饲喂公猪要定时定量,体重150kg以内公猪日喂量2.3kg~2.5kg,150kg以上的公猪日喂量2.5kg~3.0kg的全价料,以湿拌或干粉均可。
要求公猪日粮有良好的适口性,并且体积不宜过大,以免把公猪喂成大肚,影响配种。
在满足公猪营养需要的前提下,要采取限饲,定时定量,每顿不能吃得过饱;严寒冬天要适当增加饲喂量,炎热的夏天提高营养浓度,适当减少饲喂量,饲喂时要根据公猪的个体膘情给予增减,保持7成~8成膘情。
公猪过肥或过瘦,性欲会减退,精液质量下降,产仔率会有影响。
种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配种准备期(目的:改善母猪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出质量保证的精子,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
)⑴二胎母猪断奶时要注射PMSG800─1000单位,断奶母猪要按原单位返回配种或妊娠单位。
⑵每头母猪供应混合料2.5公斤,冬季供应3.0公斤,采用潮拌料,日喂三次,保证充足的饮水。
夏秋季每天给青饲料2─3公斤。
⑶根据母猪体况(肥瘦)分圈,每圈饲养4─6头母猪,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要特别标记,并在饲养时特别照顾,做好补饲催情,可供应饲料3.0公斤;过肥母猪可以减少至2.25公斤给量。
⑷配妊单位饲养员在母猪配种完成后,要做好配种时间记录,为配合配种员观察发情做准备(将记录填写在母猪妊娠诊断记录表上)。
二、妊娠前期(配妊─怀孕80天)(目标:防止母猪流产,保证供给母猪充足营养,促进胎儿整齐发育)。
⑸继续执行⑵⑶款的规定,瘦弱母猪特别照顾。
禁止使用发霉、冰冻饲料。
⑹在配种后16─23天,要认真观察母猪,防止母猪发生争斗或外界不良刺激,初步确定其是否返情,如发现返情要及时通知配种人员。
⑺在配种后70天将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
三、妊娠后期(妊娠80天─107天)(目标:避免弱仔产生,使产出仔猪整齐一致)。
⑻每头母猪饲料供应量增加至2.75公斤,冬季给量3.25公斤,饲喂方法依旧。
⑼饲养员必须知道母猪预产期,如有错误,要及时核对;并按要求给够饲料,对体况依然较差的母猪给予特殊照顾。
⑽产前1周调入产房,携带产牌,不得赶得过急,不得惊吓;并对产栏和猪体进行消毒。
如何合理饲养、利用种公猪?种公猪饲养的好坏,对其后代影响很大,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
一头公猪的后代要比一头母猪的后代多得多。
自然交配的,一头公猪一年约可生产0.4万头-0.6万头后代;人工授精的,一头公猪一年约可生产1.5万-2万头后代。
饲养种公猪主要应抓住营养、运动和合理利用三个环节。
1、营养营养是维持公猪生命活力、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物质基础。
饲料营养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是关键,它对精液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以及精子寿命都有很大影响。
生活中,种公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8%-20%为宜,豆饼类饲料的比例要适当多些,加入一定比例的鱼粉或其他动物性饲料则更好,因为动物性饲料富含能促进精子形成的核蛋白。
但要切忌不能用棉籽饼作种公猪的蛋白饲料,以防公猪睾丸萎缩。
同时注意日粮中可消化能以3.0 兆卡/ 公斤-3.1兆卡/ 公斤为宜,使公猪不肥不瘦,保持正常的种用体况;日粮中钙、磷的不足或缺乏也会影响精液品质,钙、磷比例以1.5:1为宜。
另外,每天应供给公猪一定的青绿饲料,以防止维生素A、D、E的缺乏。
2、运动运动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但对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种用体况、提高繁殖机能有良好作用。
运动不足会严重影响配种利用,运动量过大,又会使公猪陷于疲劳。
生产中,可让其在平坦的地面、运动场上每天自由或驱赶运动1小时-2小时。
同时注意夏天在早晚运动,冬天在中午运动,以避开炎热的高温和寒冷天气,阴雨雪天停止运动。
3、利用合理利用是指种公猪的配种,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长期不配。
采精次数过多,虽不影响精子活力,但精子密度可能降低,精子的代谢能也可能降低,从而影响受精率。
两岁以内小公猪每天配种不应超过一次,连续2天-3天应休息4天。
两岁以上的成年公猪每天不应超过两次,两次之间应间隔 4小时-6小时,否则会缩短公猪的使用年限。
公猪一次交配的时间很长,约5分钟-25公钟。
但在射精过程中先后射出的精液含精子量有波动,所以要使公猪射精完全,交配时切不可有任何干扰,这是极为重要的。
公猪长期不配,生长也会受阻,精液也不好,甚至性欲不强或完全没有性欲,往往造成母猪不受胎。
在非配种季节,公猪可定期(2周左右)人工采精一次引进种猪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养猪企业每年必须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
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
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
现就本人在从事种猪销售服务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误区一:健康状况这个问题是在引种时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有些朋友在引种时只考虑价格、体形,而忽略了健康这个关键要素。
引进种猪时同时把疾病引了回来。
我们在引种时应首先注意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严格,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有利于防疫。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抽血化验。
北京华都种猪公司的种猪经过农业部兽医检测中心多次检测,蓝耳病、伪狂犬、布病、猪瘟、细小病毒等均为阴性。
并且在云南客户引种一个月后两次通过了云南省兽医总站的复检。
误区二:体形广大养殖户在引种时过分强调种猪的体形,只要是臀部大的猪,不论它的生产性能,产仔数,料肉比,瘦肉率等各种指标如何就盲目引进。
国内所称的双肌臀猪只是猪的一种体形特征,皮特兰、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均有双肌现象。
而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双肌猪的泌乳能力的要比单肌的泌乳能力差5~10%,直接影响仔猪的断奶窝重。
另外,臀部大的猪容易发生难产,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在引进种猪时,公猪要侧重瘦肉率、胴体品质、肢蹄健壮度、生长速度、饮料报酬等性状。
在选择后备母猪时则应侧重于相关于母性的特征,例如产仔数、泌乳力、生活力及母性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误区三:体重在引进种猪时,多数养殖户朋友都喜欢要体重大的猪,殊不知这样已经为今后埋下了许多隐患。
引进体重大的猪有以下几个缺点:1.体重大的猪多数为选取剩下的猪,挑选余地比较小,可能有某方面的问题或者生长性能不理想。
2.达到60公斤以上的后备母猪应该更换后备母猪料,(如没有后备母猪料可以用怀孕前期料一半+哺乳母猪料一半),因为此时的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而育肥料中存在许多的促生长剂,会损害生殖系统的发育。
降低了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以及配种受胎率,造成很大的损失。
而种猪场一般不会更换饲料,因为这样做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体形以及毛色等。
我公司在与北京桑普科澳公司合作过程中,用其产品的客户均反映后备母猪发情率高、配种受胎率高。
3.后备猪达60公斤以上后应当限量饲喂以避免过肥,但种猪场同样不会这样做。
所以我们在引进体重偏大的猪时都有些过肥,如果体况正常时,恐怕是生长速度不佳。
4.引进的种猪在配种前,还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免疫注射和驱虫,以及建立人猪亲和关系。
误区四:从多家种猪场引种认为种源多,血源远有利于本场的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殊不知这样做引进疾病的风险也就越大。
因为各个种猪场的细菌病毒环境差异很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一旦不同的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