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吴晓青发布时间:2023-06-20T02:31:12.316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5期作者:吴晓青[导读]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临床疗效。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99【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临床疗效。
方法从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观察两组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压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天麻汤钩藤饮;老年高血压前言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在长期高血压的持续下,易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临床中需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近年来,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上效果显著,天麻汤钩藤饮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加之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患病后,且患者的脑血管内膜均会受到一定的损害,易对康复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需在此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有资料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以及高血压指标过程中,均有显著效果[1]。
为此,本院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天麻汤钩藤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对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及应对措施什么是高血压病?说起来非常简单。
从字面来理解,那就是血压高了。
其实,高血压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类慢性病,具有病程较长,呈慢性进展性的特点。
当高血压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时候,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生命安全的威胁系数也很增加。
但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当出现高血压病症状后,就会非常担心,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高血压病。
而且,如何治疗高血压病,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临床较为认可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医治高血压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一种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的慢性疾病,需要早发现、早防治。
一般而言,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才发现患上了高血压病。
有些患者由于年龄、身体上面的一些因素,比如肥胖者、家族遗传者、高龄人群、熬夜、高钠饮食、过量酒精摄入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病的症状,需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高血压病是如何发病的呢?从西医、中医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从西医的角度来讲,高血压病的病因与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年龄及相关。
具体而言,其一,长期大量吸烟、常年饮酒、喜食高钠低钾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改变血管弹性,促使高血压病发病;其二,高血压病的发病还与遗传因素相关,这意味着,若家庭中父母患有高血压,其子女患上高血压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其三,高血压病的发病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年龄越大,患上高血压病的风险性越高。
此外,长期精神紧张,超重或肥胖,机体出现高血脂、高血糖的情况下,也可诱发高血压病。
②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将高血压病称为“风眩”,属于“眩晕”、“头痛”、“中风”范畴。
其病因病机与阴阳失调、内生之风、痰、淤血等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即平素里,长期饮食不节,缺乏运动,且情志失调,导致气血阴阳紊乱,引起肝风内动,肝气郁滞,肝阳上亢,夹痰夹瘀,引发头晕、头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症状。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单片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作者:肖俊营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9期【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的疗效。
方法 80例单纯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1片/d,疗程均为12 w。
治疗前、治疗后6 w和12 w测量和记录患者的坐位收缩压(SeSBP)和坐位舒张压(SeDBP),并观察和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6 w和12 w两组的SeSBP和Se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单片复方制剂;疗效与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9..02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过程中,钙离子拮抗剂等单药治疗效果欠佳,而采取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则可对患者血压予以有效控制,目前常用联合用药方案即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1]。
因此本文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选取老年高血压80例,均随机分2组各40例,分析了老年高血压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选取老年高血压80例,均随机分2组各40例。
观察组年龄值为61~84(72.4±3.6)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1。
对照组年龄值为62~85(72.3±3.4)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1。
两组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415,5 mg/片)治疗,口服,1片/次,1次/d,持续治疗12 w。
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即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09,含5 mg氨氯地平和10 mg贝那普利)治疗,口服,1片/次,1次/d,持续治疗12 w。
高血压原来用中西医这样调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它还可能引起患者肾脏、脑部、心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并发性比较强,因此它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也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药物为主,但是单纯地使用中药或者使用西药各有优劣,而联合使用中西医进行调理效果不错,那么中西医如何进行调理的呢?高血压产生的原因高血压属于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动脉血压升高,对肾、脑、心等器官造成损害,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身体内只要有动脉经过,高血压都会对该器官或者组织造成损伤。
高血压虽然是慢性疾病,但是它对心脑血管的影响比较严重。
中医上没有“高血压”这一称呼,中医认为人们的身体健康除受先天体质影响外,还和其阴阳、脏腑、整体等协调有关。
中医结合患者脉弦、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等临床表现,把其归于眩晕、中风、肝风、头痛等范畴。
很多患者的高血压是由身体本虚标实演变而来,和“瘀”包括血瘀、瘀血,“气”包括气滞、气逆,“风”如肝风,“火”包括肝阳、肝火,“虚”如肝肾阴虚等有关,因此中医把高血压分为5种:肝气郁结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和肝阳上亢型。
中医除了降压,还对患者的情绪、体质、症状等状态非常关注,通过辩证分型,合理调理,让患者身体阴阳达到平衡,血压恢复正常。
西医上把高血压描述为胰岛素抵抗、心排血量改变、遗传基因、血管紧张素等学说,包括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绝大部分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它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遗传、药物、体重、烟酒过多、精神应激、饮食和其的产生都有非常大的关系;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是由药物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一部分患者会有胸闷、颈部僵直、头部发麻、头晕等表现。
中西医联合调理的作用一般来说,饮食过咸或长期食用高脂食物、平常较少运动、长时间喝酒抽烟、过于肥胖或者体重超标、精神过于紧张、工作压力过大、年龄在40岁以上、有家族高血压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在安静状态时,如果不是同时测量时其中有3次舒张压大于90或者收缩压大于140的需要到医院让医生进行诊断,来确定高血压的类型。
高血压与中西医治疗小科普高血压作为临床慢性病、多发病的一种,在我国呈高发趋势,临床上多见以西药治疗高血压,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为可控范围,但是患者在长期服药的同时会给身体带来比较严重的副作用。
中医在防治高血压方面做的效果方面要慢于西医,但是其几乎没有副作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一、中医药对高血压的治疗中药内服法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药的调配、根据疾病的症状与患者自身相结合来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高血压多为身体阴阳失调、肝肾阴亏、气血失和、风阳上扰所导致,主要辅以调和气血、平肝潜阳、滋养身体的药物治疗高血压。
单味中药,研究表明一些中药有降压的效果,临床上证实半夏、白芥子等对于痰湿壅盛类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栀子、夏枯草、丹皮可以清热祛火。
杜仲、天麻、钩藤等,通过复合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方向在平肝熄风、理气化痰、清热、滋养肝肾等方面。
中药组分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有效单一成分,因为其安全性相对较高,用量较好把控,多用于合成、半合成药物的调配,渐渐被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研究。
其中从天麻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天麻素注射液,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杜仲糖苷、沙苑子总黄酮以及莱菔子成分中的水溶性生物碱、芥子碱盐类均表现出良好的降压效果。
中医治疗中口服中药汤剂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进一步研究,除了已经很成熟的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外,许多自拟方案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时也有明显降压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中成药在治疗高血压中也有突出贡献,中成药相比汤剂而言,方便携带且容易服用,受到很多患者选用。
牛黄降压丸、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在临床治疗有广泛应用前景。
虽然有众多的中药都被证实有降压效果,但是还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否则可能会出现某种药物别人吃了有较好的效果,自己吃了效果并不明显的现象。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应性也不同,只有结合中医理论,不同患者开具针对性的药方,才能药到病除。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能够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然而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常常存在副作用和耐药等问题。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通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降压的利用天麻钩藤饮的中药成分调理人体气血,达到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其临床效果的评估和疗效的确证仍然不足。
本研究旨在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而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天麻钩藤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通过观察患者在用药期间的血压变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喀等指标,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
2. 正文2.1 研究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对象:选取65岁以上,已确诊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的实践与思考甄晓敏1,张 腾1,2摘要 高血压亚急症发病急㊁危害大,容易进展成伴有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急症㊂目前,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历史悠久,发掘探索行之有效㊁提升病人依从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㊁方案意义重大㊂关键词 高血压;亚急症;中西医结合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19.033 高血压亚急症(HU )是指收缩压(SBP )ȡ180mmHg 和/或舒张压(DBP )ȡ110mmHg ,需接受治疗但无急性血压升高引起的靶器官损伤发生,但病人可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眩晕㊁头痛㊁胸闷㊁鼻出血㊁烦躁不安㊁急躁易怒等症状[1]㊂1%~2%的高血压病人存在急性血压升高,需要紧急药物治疗,其中75%属于高血压亚急症[2-3]㊂ 血压的急性升高可能与体液缩血管物质的流入有关㊂全身血管阻力升高后,血管壁应力的增加和相关的内皮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以及纤维蛋白沉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存在,将导致血管纤维素样坏死和组织缺血的发生㊂同时,压力性利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将引起容量耗竭和进一步的血管收缩,造成重要器官供血减少,甚至出现靶器官损伤的不良预后[4]㊂引起高血压亚急症发生的病因主要涉及肥胖㊁女性㊁心血管病史㊁糖尿病㊁吸烟等,其主要原因是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这给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带来巨大挑战[5]㊂研究显示,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在降压药常规治疗1个月后仍有80%以上的病人血压控制未达标(<140/90mmHg ),即便治疗达到6个月仍然有超过60%的病人血压控制未达标或者增加了口服降压药种类[6];其全因死亡率仍然很高,1年与3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达6.8%和12.1%[7]㊂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㊁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No.ZY (2018-2020)-CCCX -2004-0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东方学者跟踪计划(No.GZ2015011)作者单位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2.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上海200437)通讯作者 张腾,E -mail :************************.cn 引用信息 甄晓敏,张腾.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的实践与思考[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9):3643-3646.1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的病名,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临床以眩晕㊁头痛为主症,常伴有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心悸㊁耳鸣㊁夜尿频㊁腰酸等症状,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多将其归属于 眩晕 头痛 等范畴,亦有学者提出将 脉胀 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㊂然目前高血压临床治疗指南中均未提及中医药在高血压亚急症治疗中的应用[1,8-10],但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就已经记载了 热㊁瞀㊁瘛㊁厥㊁固㊁泄㊁禁㊁慄㊁痉 等多种急症的发病机制㊂之后,在中医学家对急危重症治疗的探索过程中,尤其是在热病及瘟疫方面,涌现出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及学说,例如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六经辨证治疗各种伤寒急症;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了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的单方验方;清代温病学派提出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治疗瘟疫急症等㊂高血压亚急症发病急㊁危害大,中西医结合策略㊁方案亟待发掘探索,意义重大㊂2 高血压亚急症的中医特点张腾教授课题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风火上越证(包含肝火亢盛㊁阴虚阳亢两型)是其主导证型㊂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多是长期患高血压的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其肝肾精血素有不足,经脉络道多有痰瘀,遇烦劳㊁季节变化等因素刺激,易肝阳暴亢,相火挟风上越,阻遏蒙蔽脑窍清阳,发为头晕㊁头痛㊁头胀等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亚急症,若清阳不展,气机郁滞日久,还易形成风火痰瘀阻塞脑脉的中风重症等㊂基于其独特的病机特点,张腾教授提出治疗高血压亚急症当以清肝为君,益肾为臣,祛风通阳为佐使的治疗法则㊂精芩平脉方(原名清肝益肾祛风方)组方:炒黄芩15g ,夏枯草30g ,石决明20g ,黄连6g ,柴胡15g ,川芎15g ,羌活15g ,防风15g ,黄精15g ,怀牛膝15g ,桑寄生15g ㊂方中炒黄芩㊁夏枯草㊁石决明㊁黄连味苦性寒,清泻相火为君;黄精㊁怀牛膝㊁桑寄生酸苦甘寒,滋水涵木为臣;柴胡㊁川芎㊁羌活㊁防风辛散轻盈,祛风通阳为佐使㊂全方使脑窍清阳伸展,气机迅速恢复流通,相火内风得以清平,肝肾精血得以滋养,标本兼顾,是以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效果显著[11-20]㊂3高血压亚急症的中医临床观察2021年11月 2022年3月,张腾教授课题组连续观察了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的高血压亚急症病人30例,年龄(70.44ʃ5.88)岁,其中,女25例,约占83.3%㊂30例高血压亚急症病人中,未服降压药物1例(3.3%),单纯口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类降压药物4例(13.3%),单纯口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物6例(20.0%),口服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10例(33.3%),口服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9例(30.0%)㊂联合用药多是CCB㊁ARB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㊁利尿剂㊁β受体阻断剂㊁α1受体阻断剂等的组合㊂所有病人均于就诊当天给予尼卡地平注射液紧急降压,使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左右㊂次日,在原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精芩平脉方煎剂400mL,早晚分服,治疗2周,并随访病人1㊁2周时的血压情况㊂血压疗效评价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1],分为显效㊁有效㊁无效㊂显效:DBP降低>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DBP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降低ȡ20mmHg㊂有效:DBP降低<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DBP较治疗前降低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SBP)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㊂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㊂结果显示,1)在不增加其他口服降压药物或不增加原口服降压药物使用量及使用次数的前提下,30例高血压亚急症病人使用精芩平脉方干预1㊁2周后,头晕㊁头痛㊁头胀㊁腰酸㊁膝软等主要症状显著改善㊂2)入组时SBP为(188.5ʃ10.23)mmHg,干预1周时为(149.5ʃ8.10)mmHg,干预2周时为(139.4ʃ9.70) mmHg;入组时DBP为(93.93ʃ11.99)mmHg,干预1周时为(84.87ʃ8.44)mmHg,干预2周时为(82.30ʃ8.58) mmHg,血压较入组时明显降低且干预2周时收缩压较干预1周时进一步下降(P<0.001)㊂3)干预1周时,30例高血压亚急症病人中显效7例(23.3%),有效23例(7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干预2周后显效16例(53.3%),有效14例(4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㊂4验案举隅病例1,病人,女,73岁,2021年11月28日初诊㊂主诉:突发头胀痛2d㊂近来家属患病,内心焦急,夜不能寐,平素性情偏急躁,睡中易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㊂急诊室血压200/100mmHg㊂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腔隙性脑梗死病史5年,平素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5mg,每日1次;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20.0/12.5mg,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㊂急诊给予尼卡地平紧急降压后,处方精芩平脉方,7剂,水煎,早晚分服㊂二诊,2021年12月5日就诊㊂头胀痛及失眠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㊂诊室血压135/80mmHg㊂继续服用原方,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㊂1周后随访,头胀痛未发,睡眠显著改善,服中药过程中络活喜自行减半,血压仍维持在130/80mmHg左右㊂病例2,病人,女,73岁,2022年1月22日初诊㊂主诉:头晕头胀2周加重1d㊂近2周来,病人因家事烦恼失眠,后出现头晕㊁头胀时作,素有腰酸㊁耳鸣,舌暗红少苔,脉弦细㊂急诊室血压180/108mmHg㊂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20余年,高血压史10余年,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80.0mg/12.5mg,每日1次;盐酸阿罗洛尔10mg,每日1次;甲氨蝶呤7.5mg,每周1次;泼尼松5mg,每日1次㊂急诊予尼卡地平紧急降压后,处方精芩平脉方,7剂,水煎,早晚分服㊂二诊,2022年1月29日就诊㊂头晕㊁头胀㊁失眠均明显改善,舌暗红薄白苔,脉弦细,诊室血压144/82 mmHg㊂继续服用原方,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㊂1周后随访,病人诉头晕㊁头胀症状消失,失眠显著改善,自测血压维持在135/80mmHg左右㊂按:以上两则病例,均为老年女性,既往长期高血压病史且合并其他慢性病㊂病人年老多病,在本为肝肾亏虚,肝阳偏亢,在标有痰瘀阻络,故临床常见性格急躁㊁腰酸㊁耳鸣㊁失眠等症,偶逢境遇不遂㊁家事烦扰㊁季节变换等,使亢阳乖张,化火生风,上扰脑窍,清阳被遏,血压急剧升高㊂因此,精芩平脉方中重用黄芩㊁夏枯草㊁石决明㊁黄连以清火平肝为君,黄精㊁怀牛膝㊁桑寄生以固本求源,助君药滋水涵木为臣,更佐以羌活㊁防风㊁柴胡㊁川芎祛风通阳,全方使清窍之郁阳得伸,上扰之相火得清,在本之精血得滋㊂此外,方中祛风药物尚具有引经报使作用,引清热药物上行头目,使阳伸火灭,不仅无风火相煽之虞,反是遣方用药精华所在㊂在临床中观察到精神压力㊁失眠㊁劳累等烦劳因素及季节变化也是高血压亚急症发生的重要诱因,其根本上是这些诱因导致高血压病人肝阳暴亢,风火上越而引起高血压亚急症发生㊂5高血压亚急症辨证实践与思考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多是久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在肾虚肝亢的基础上,遇精神压力㊁失眠㊁劳累等可使亢阳乖张,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正如‘黄帝内经“所言: 阳气者,烦劳则张 ㊂近来,烦劳因素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22-24]㊂研究表明,焦虑㊁失眠等可以加剧血压的变异性,增加高血压亚急症发生的风险[25-26]㊂老年女性更易受到烦劳因素影响,其焦虑程度普遍高于男性,该性别特征可能是高血压亚急症病人以老年女性为主的原因[27]㊂季节变化,尤其是遇到寒冷的季节,可诱发血压升高㊂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冬季血压普遍升高,老年高血压病人尤甚[28-29]㊂冬主藏,阳气潜伏于体内,对于肝肾亏虚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而言,阴不制阳的病理改变尤为突出,更容易导致风火上越,上扰清窍的发生㊂因此,冬季老年高血压病人高血压亚急症发病率升高,同烦劳因素的致病机制类似,仍然责之内风,并非由风寒外感所致㊂从另一角度来看,外感风寒的伤寒证鲜见其血压突然急剧升高的情形㊂临证中高血压亚急症的中医病机多由烦劳㊁季节变化等因素诱发老年高血压病人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肝中内寄相火不安其位,上扰脑窍,郁遏蒙蔽清阳所致㊂‘内经“云: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生理情况下,相火安于其位,具有温养脏腑百骸,推动人体生机的作用㊂五脏皆有相火,其实为人之元气,张介宾‘景岳全书㊃传忠录㊃君火相火论“曰: 然以予之见,则见君相之义,无藏不有 此皆从位字发生,而五脏各有位,则五脏亦各有相,相强则君强,此相道之关系,从可知矣㊂ 若相火离位,则为贼有害㊂肝为刚脏,主动主升,发病最易动风,故内经言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而肝阳上亢,风气内动,相火离位,风火相挟上扰则发为高血压亚急症㊂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Irvine Page 博士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 高血压马赛克理论 ,认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血压升高和末端器官损伤的结果㊂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更多的致病因素被囊括其中,包括肾脏机制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㊁钠摄入/储存量㊁氧化还原/应激改变㊁先天和适应性免疫㊁遗传㊁交感神经激活㊁微生物组等,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促血压升高网络[30]㊂近年来,新近的高血压的脑-肠轴理论备受瞩目,该理论认为血管紧张素Ⅱ㊁盐㊁醛固酮㊁系统炎症㊁情绪或环境刺激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炎症,尤其是大脑自主神经调控中心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区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输出增加,促进血压升高;与此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可引起肠道屏障破坏及微生态紊乱,形成 肠漏 ,促进系统性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形成,继而增强PVN区小胶质细胞激活,构成血压升高的恶性循环,而阻断脑肠轴中任一环节,均有益于血压的控制[21,31-33]㊂这种由多因素诱发,以中枢炎症为核心的血压升高机制亦可以理解为从现代医学角度对高血压亚急症风火上越,脑窍清阳郁遏病机的佐证㊂由于高血压现代病机的复杂性,当高血压病人受烦劳因素或季节变换等刺激时,单靶点降压药物往往难以保持疗效,导致高血压亚急症发生㊂高血压亚急症的急诊治疗多采用紧急降压,但次日血压往往再次回升,甚至超过紧急降压前的水平㊂为了使病人达到目标血压,急诊高血压指南要求通过持续的降压药物调整,使血压数周内降至正常目标值,这里的调整,往往是增加口服降压药物种类,或者原有降压药物服用频次的增加[8]㊂在临床观察中,30%的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已经是3种及3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服用,这种调整无疑增加高血压亚急症病人的心理负担,降低了药物的依从性㊂而短期内服用精芩平脉方治疗,病人依从性高,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口服降压药,甚至口服降压药物减量前提下达到预期治疗目标㊂究其缘由,从中医学角度,精芩平脉方,以清肝为君,清泻上行相火,使相火归于其位,变贼为用;以益肾为臣,滋水涵木,平息内风㊂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中有 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 的论述,即通过益肾的方法以养肝体,制其风动;以祛风通阳为佐使㊂辛散郁遏之阳,使气机流畅,络脉得通,至此,由肝肾亏虚,肝阳暴亢,风火上越引起的诸症可解,即便年老素有痰瘀络阻者,其血压可平,之后当随症辨证调理,以期无虞㊂从现代医学角度,精芩平脉方作为中药复方,其化学成分复杂,天然具有多靶点干预优势㊂本课题组前期临床观察及药效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精芩平脉方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心㊁脑㊁肾㊁胸腺㊁肠道等靶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11,12,14-19]㊂其发挥降压效应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就传统的高血压致病因素而言,精芩平脉方具有如下效应: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18-19];降低高血压模型动物内皮素-1与醛固酮水平[34];抑制肾脏㊁心脏等靶器官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13,15];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的含量[34],发挥舒张血管作用等㊂另一方面,从脑肠轴理论而言,精芩平脉方具有抑制自主神经中枢(PVN区)神经炎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输出[18],纠正 肠漏 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紊乱,阻断脑-肠轴功能异常等作用[20,33,35]㊂因此,对于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本课题组提倡急诊紧急降压处理后,在原有口服降压方案基础上给予精芩平脉方治疗,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凸显中医学的优势,让病人最大程度受益㊂精芩平脉方干预高血压亚急症是基于对高血压亚急症病机的精准把握,其中脑窍清阳被遏机制是张腾教授治疗高血压的独到见解㊂该病机及对应治法,受李东垣治疗火热病的启发颇深,例如:治疗阳气郁遏于脾,肌肤灼热,或骨蒸潮热,扪之烙手的升阳散火汤;治疗风热疫毒上攻,诸阳之会被遏,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等大头瘟病的普济消毒饮;治疗风湿热上壅脑窍,目损㊁脑痛的清空膏等,都寓有 火郁发之 伸展清阳 之意㊂张腾教授结合多年临床观察,厘清高血压亚急症症结所在,守正创新,在清空膏及近代 黄精四草汤 基础上创立了精芩平脉方,用于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可谓正中肯綮㊂祛风通阳法虽为该方佐使,但其使诸阳之会的清阳之府得以平和,这是张腾教授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的核心创新观点,也是能够迅速发挥降压效应的关键所在㊂参考文献:[1]中华急诊医学教育学院,北京市心肺脑复苏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等.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9):1154-1161.[2]MARIK P,VARON J.Hypertensive crises:challenges andmanagement[J].Chest,2007,131(6):1949-1962.[3]IPEK E,OKTAY A A,KRIM S R.Hypertensive crisis:an update onclinical approach and management[J].Current Opinion inCardiology,2017,32(4):397-406.[4]ALLEY W D,COPELIN II E L.Hypertensive Urgency[M].TreasureIsland(FL):StatPearls Publishing,2023:1-5.[5]SAGUNER A M,DÜR S,PERRIG M,et al.Risk factors promotinghypertensive crises: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0,23(7):775-780. [6]PATEL K K,YOUNG L,HOWELL E H,et al.Characteristics andoutcome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hypertensive urgency in theoffice setting[J].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6,176(7):981. [7]SHIN J H,KIM B S,LYU M,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predictors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urgency at an emergency department[J].Journal of ClinicalMedicine,2021,10(19):4314.[8]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5):421-433.[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10]‘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7):773-781.[11]贾成林,陈瑜,张腾.清肝益肾祛风法治疗高血压前期的临床实践与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4):3089-3092.[12]丁李立强,贾成林,陈瑜,等.清肝益肾祛风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胸腺的干预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11):1816-1823.[13]贾成林,杜霄烨,熊敏琪,等.清肝益肾祛风方防治高血压心肌损伤的效应机制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2):67-71. [14]贾成林,熊敏琪,崔金刚,等.清肝益肾祛风方防治高血压及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3):335-339. [15]吴丹丹,陈瑜,张腾.清肝益肾祛风复方抗高血压肾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6):478-482;565.[16]刘金涛,贾成林,熊敏琪,等.清肝益肾祛风方治疗肝肾阴虚㊁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223-226.[17]柳思源,陈瑜,张腾.清肝益肾祛风法在高血压肾损害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2792-2795.[18]甄晓敏,王培伟,崔金刚,等.清肝益肾祛风方干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及神经炎症的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2):462-467.[19]甄晓敏,王培伟,崔金刚,等.清肝益肾祛风方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肠道病理及微生态改变的干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2):4686-4698.[20]唐晓婷,熊敏琪,崔金刚,等.清肝益肾祛风复方对高血压肠道菌群失调的干预效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1):3421-3425;3430.[2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2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成年人精神压力相关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8):716-723.[23]宋海齐,王莉斐,吴淼淼,等.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4):1674-1680. [24]杨芳芳,刘颖,姜馨,等.焦虑抑郁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8,18(5):2645-2648.[25]陈雯,丁雯,李冰雪,等.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2):77-83.[26]许耀,徐晗,郝云霞,等.睡眠障碍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2):202-206.[27]王琰.60岁以上老年人群负性情绪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10-11.[28]郭艺芳.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9):813-817.[29]李艺慧,陈顺松,刘涛,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季节变化和管理策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9):830-833.[30]HARRISON D G,COFFMAN T M,WILCOX C S.Pathophysiologyof hypertension:the mosaic theory and beyond[J].CirculationResearch,2021,128(7):847-863.[31]钱宁婧,王亚萍,潘小宏.失眠与高血压及失眠干预对血压管理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7):618-621.[32]TOUYZ R,CAMARGO L.Microglia,the missing link in the brain-gut-hypertension axis[J].Circ Res,2019,124(5):671-673. [33]甄晓敏.清肝益肾祛风复方干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相关脑肠轴改变的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20. [34]DING L,JIA C L,ZHANG Y,et al.Baicalin relaxes vascular smoothmuscle and lowers blood pressure in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 rats[J].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19,111:325-330.[35]WU D D,DING L,TANG X T,et al.Baicalin protects againsthypertension-associated intestinal barrier impairment in partthrough enhanced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J].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19,10:1271.(收稿日期:2023-05-11)(本文编辑邹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
年9月到我院门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
法将患者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34例;对比组单一应用常规降压西药治疗,
探究组在对比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两组
疗效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结果 3个月治疗完成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1%,对比组为82.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
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和控制血压,改善病情,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enile hypertension
CHEN Jia-nan1, WANG Yu-han2
(1. Heb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ebei Baoding 071000, China; 2.
Hebe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Hebei Baoding
071000, China)
高血压是临床内科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症,同时研究表明其为脑卒中、冠心病
等病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祖国传统医学将该病
纳入眩晕、头痛等范畴。该病以老年人群为主,且主要是阴阳两虚型[1]。为深
入掌握中西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的临床
治疗情况予以分析,报告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到我院门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作
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血压检测、中医证候检查确诊,符合西医和西医高血压诊断
标准[2]。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54~71岁,平均年龄(62.3±3.1)岁;
病程6~15年,平均病程(10.3±1.4)年。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头痛、心悸、
胸闷、耳鸣等;舌质暗淡,苔薄白滑腻,脉沉弦细。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
组和对比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信息、病情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单一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
H20030289,5 mg/片)治疗,5 mg/次,1次/d,温开水送服。在此基础上,研究
组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处方构成:菟丝子、生地、茯苓、山药、泽泻、桑寄生、
牛膝各15 g;黄芪35 g;杜仲、山萸肉各10 g;附子、肉桂、丹皮各8 g。辨证
加减:伴有失眠者加用五味子15 g,枣仁、五味子各20 g;阴虚火旺者将原处方
中的肉桂和附子去除,加用炒黄柏10 g,知母15 g;阳虚者增加15~20 g黄芪;
多尿者加用石菖蒲、益智仁各15 g;下肢肿胀者加用益母草、防己、赤芍各12 g。
用水煎服,1剂/d,分早晚服用。两组均以1个月为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1.3 效果观察
根据我国制定的高血压防治目标进行疗效评价[3],具体分为:(1)显效,
SBP降低30 mmHg以上,或到正常水平;DBP降低20mmHg及以上或降低10
mmHg以上且恢复正常;(2)有效,DBP降低10~19 mmHg,或者SBP降低
30mmHg及以上;(3)无效,无达到上述任何指标。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
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
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降压效果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比组的82.3%,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和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两组均有2例患者出血轻微皮疹,未处理后自行消失,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前,临床上对于老年高血压一般是进行联合用药治疗,主要选用利尿剂、
钙拮抗剂,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合并病症针对性选
用。在降压治疗中,单一应用西药或者西药在疗效上均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本
文对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类药剂,具有降低心肌代谢,抑制
心肌收缩,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能,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血压,缓解患者的临床
病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一个常规药物。但该药物长期应用效果不明显,无法
持续缓解病症,易出现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疗效[4]。中医理论认为,
老年高血压大部分为阴阳双虚型,在持续性失调中,会造成阴阳两损,导致阴阳
均处在低水平,而这正是老年人群发生高血压的主要机制[5]。所以,在治疗上
需遵循纠正阴阳失调,调补阴阳的宗旨,以实现阴阳均衡。本研究处方中的菟丝
子、肉桂、附子有良好的补肾益气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三味药物均有良
好的降血压效益。黄芪有益气升阳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味药物具有抑制
血压升高效用,还可降低血压,具有双向效用。诸药合用,共达滋阴补肾、平肝
潜阳之功效。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
疗取得了良好效果,血压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单一应用
西药治疗对比组的82.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
反应。
综上而言,采取中西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病
情,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 诗,樊光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
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7):861-862.
[2] 高宏波,乔钦增.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
药,2013,8(11):759-761.
[3] 李 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
学创新,2014,11(4):84-86.
[4] 陈 煦.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J].深圳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5,25(13):19-20.
[5] 李八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
2013,19(3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