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高血压特点及其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7
老年高血压有啥特点? 如何用药?发布时间:2023-02-15T07:22:44.17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19期作者:姜哲方苏海顾冬梅[导读]老年高血压有啥特点? 如何用药?姜哲方 苏海顾冬梅(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5)临床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有将近五成患有高血压疾病,且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一旦患病,需要终身服用药物,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文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如何治进行详细阐述。
1.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第一,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为血管硬化、动脉弹性差,大动脉缓冲功能受损,导致大部分患者收缩压高,舒张压不高或低,脉压较大。
简单来讲,大部分患者都是单纯收缩压增高。
第二,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差,血压波动性较大,动脉硬化程度较为严重,血压波动性较差。
相关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内收缩压波动能够达到70mmHg。
在门诊诊治时,部分患者初始测收缩压200mmHg,继续测几次,几分钟内收缩压会相差40mmHg,最后是160mmHg。
因此,测量血压要求相对较多,需要至少休息五分钟、不要说话等,进而更加准确的测量血压。
第三,常常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其中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超重等,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用药要求与注意事项也是不同的。
第四,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硬化、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影响到脑细胞功能,导致患者认知能力减退,甚至出现老年痴呆,以至于患者无法正确认识疾病,无法谨遵医嘱配合治疗。
第五,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其中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这些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各个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禁忌。
第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临床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有大约15%左右患有低体性低血压。
低体位血压的诱因较多,感冒、大量出汗、腹泻、热水浴、饮酒等,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上述这些因素;且在起床时需要小心;夜间起床大小便也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老年高血压特点、患者诊断性评估、降压治疗措施及血压控制目标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在≥80岁高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接近90%,高血压是罹患脑卒中、心梗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首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是独特群体,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
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以下特点:➤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大;➤异常血压波动;➤合并多种疾病;➤假性高血压发生率增加。
患者评估诊断性评估包括:①确定血压水平;②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③明确引起血压升高可逆和/或可治的有无继发性高血压;上述评估,有助于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评估老年高血压整体危险度,有助于确定降压治疗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
表1 老年高血压危险分层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衰弱和认知功能。
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衰弱评估,特别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1、降压目标年龄≥65岁,血压≥140/90 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
年龄≥80岁,血压≥150/90 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应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耐受性良好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血压≥160/90 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 mmHg,但尽量不低于130 mmHg。
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停止降压治疗。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基本措施,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主要包括:①健康饮食:每日摄盐量应<6 g,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度限盐;②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5d、每天不低于30 min步行、慢跑和游泳等有氧体育锻炼,老年人不建议剧烈运动;③戒烟限酒,甚至戒酒;④保持理想体质量:维持理想体质量、纠正腹型肥胖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注意避免过快、过度减重;⑤改善睡眠;⑥注意保暖。
老年高血压定义、特点、治疗要点及病例分析一、老年高血压定义老年人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升高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或者非同日3次以上测的血压都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大于或者小于90mmHg称为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增加,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患病率约增加10%左右。
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幅度加大,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老年高血压的70%左右。
二、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5亿,而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也就是说两个高血压患者中必有一个是老年人,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又是老年高血压的一种。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有如下特点:1、60%-70%的高血压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称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使病死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2-4倍;3、多存在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选择降压剂较复杂;4、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发生在降压治疗及情绪变化时;5、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脏功能不全;6、收缩压升高危险性要大于舒张压升高,并且多数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难以控制,治疗重点应放在控制收缩压上;7、老年高血压多数具有低肾素、低交感活性及高容量、高搏出量的特点,故利尿剂及钙离子拮抗剂对老年高血压治疗较其它种类降压药物效果好。
三、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血压降低相同幅度情况下,对老年人降压益处比年轻人及中年人益处要大得多,有效降压可使脑卒中下降36%-42%,使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26%-32%,收缩压每下降10mmHg,可使60-70岁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下降1/3。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以下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加,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逐渐退化,敏感性降低,因此降压不可太快,要循序渐进,降压药物剂量要逐渐递增,尤其对体弱者及原有脑血管疾病者,否则易发生低血压,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及脑供血不足发生;2、注意药物的体位效应,尽量不用α受体阻滞剂来降压,降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足够的入量,如患者入量不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应小剂量应用;3、老年人存在多种脏器的损伤,要注意降压药的选择,如有心功不全可首选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肾功不全首选钙拮抗剂,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由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的僵硬度增加,弹性减弱,使舒张压减低,脉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