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给力资源: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8-2.2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
盐化肥学习内容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小结与复习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 1、进一步加深认识盐及盐具有的相识化学性质;加深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重点把握碳酸盐、铵盐的通性;2、学会阶段性复习与巩固,构建知识系统网络,强化对知识的灵活使用;3、进一步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善于复习小结的良好习惯。
重点:盐类具有的相似化学性质;碳酸盐、铵盐的通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难点: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间分配导课 2 分、基础知识梳理20分合作巩固提高15分小结3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基础知识梳理:一、盐及其相似化学性质1、阳离子是,阴离子是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常见的盐有、、、、等等。
2、结合酸、碱的相似化学性质及金属化学性质归纳出盐类的相似化学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盐与某些金属的反应盐 + 金属——盐 +金属B、盐与酸的反应盐 + 酸——盐 + 酸C、盐与碱的反应盐 + 碱——盐 + 碱D、盐与盐的反应导入方法:开门见山式导课。
此略。
基础知识梳理引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知识梳理。
学习过程盐1 + 盐2——盐3 + 盐43、碳酸盐、铵盐的通性A、碳酸盐 + 酸——盐 + H2O + CO2↑B、铵盐 + 碱——盐 + H2O + NH3↑二、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归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三、化肥和农药1、常见化肥及其简易鉴别方法?2、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合作巩固提高1、现有4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
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为()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2、贝壳(含CaCO3)煅烧后得到CaO,CaO加到海水(有MgCl2)池中得到Mg(OH)2沉淀,Mg(OH)2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
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导学案课时一[学习目标集成]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课前预习]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以上性质是氧气的_______性质。
[探索导航]讨论: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采用哪几种方法收集以及气瓶氧气?活动与探究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表: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的表达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思考:一、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2、下端系一火柴杆的目的是什么?火柴梗为什么不宜过长?集气瓶底为什么要铺一层下沙或加少量水?如何证明碳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通过本实验证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你还知道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讨论:有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1)(2)拓展: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包含氧元素或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有的氧化反应比较剧烈如燃烧。
有的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如食物的腐败,此类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
练习: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CO2+Ca(OH)2=CaCO3↓+H2O B Cu + O2 CuO应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应用,氧气的下列应用是利用了氧气的那些性质?氧气用于航空、潜水、医疗等液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氧气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氧气用于炼钢当堂达标:1、通常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液态氧和固态氧呈色。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氧化钙+水—→氢氧化钙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5、是氧的主要用途之一,如、。
学习内容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屮常见的盐》第1课时氯化钠课型:新授课1、进一步认识盐的界定,能区分化学意义上的盐与生活中的重点:盐的概念;氯化钠的用途;盐;了解氯化钠的重要用途及得到的方法;从理论上认识粗盐学习目标的提纯方法;2、学会科学区分生活中认识上的误区;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解决实验问题的方法;难点:粗盐提纯的实验设计问题解决;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吋间分配导课2分、自学新知5分合作探究20分小结3分巩固提高10分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导入方法:1、自学引导通过学习酸和碱的知(1)氯化钠的用途识中涉及到盐,本节课将(2)氯化钠的提纯•方法以氯化钠为例学习认识盐2>新知导读的相关知识。
(1)盐是电离出和的化合物。
自学新知:例如氯化钠,俗称・;碳酸钠,俗称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碳酸氢钠,俗称;等等。
72-73页第一部分的内容,(2)氯化钠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
试列出氯化钠的用途:然后填弓学案中的空格;学习A、■9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过程B、■课本87页实验活动)C、•1、通过晾晒海水等D、■得到粗盐,在经过溶解、E、•♦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F、■9得到氯化钠;主备人:审核人:山阳县色河九年制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授课班级(1)(2)备课组:数理化编号:学习G、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氯化钠的来源方式是怎样的?2、如何设计实验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见P87)展示纠错:将上述合作探究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本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当堂检测: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A.C U SO4B.FeSO 斗C.HC1D.Na2CO32、下列关于食盐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C.3、4、5、食品防腐剂B- 消除公路积雪医疗屮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纯碱不属于碱类C.碳酸氢钠属于酸D. 金属除锈剂B •火碱属于碱D.食盐属于盐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9. 3溶液的浓度学习内容第九单元(章)第3课(节):(第L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 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之一;会进行简单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通过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得出最基本的计算式;联系相关的食盐和问题进行有关的计算;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培养应有的化学计算能力。
重点:正确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进行相关的计算;时间分配导课3分、自学5分活动及探究交流20分、小结2分、巩固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自学引导(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A/简单的计算;B有关配制溶液的计算;2、新知导读(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由此可得计算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尊豐豐X100。
/);即A%二哼X100% 溶液的质量加液(说明:1、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2、溶质是指溶液屮的溶质,没有溶解的固体或析出的晶体要除外;3、结果化为百分数便于比较溶液浓度的大小);(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A、已知溶质质塑、溶剂质塑、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这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算其它量,可直接或间接进行求解;B、配制溶液时的计算:溶质的质量二溶液的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二溶液的质量一溶质的质量活动交流1、观察演示实验9-7,记录现象后完成表格内容;2、观察演示实验9-8,记录现象后完成表格内容;3八学习课本43页例题1后完成课本45页习题4;探究交流.参照课本43页讨论题讨论:已知20 °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o有人说:20 °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o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情境导入: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相同的两杯屮加1勺糖和2勺糖溶解后的甜度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杯糖水的浓稀不同。
10.1 常见的酸和碱学习内容第十单元课题1第3课时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2、学会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发现分类学习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及优越性;3、感受和体会化学物质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盐酸、硫酸的相关化学性质;难点:如何正确掌握盐酸硫酸的相关化学性质;时间分配导课 2 分、合作探究25分小结3分巩固提高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新知引导:(1)、稀盐酸、稀硫酸与指示剂的作用;(2)、稀盐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的作用;(3)、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的作用;(4)、稀盐酸、稀硫酸与碱的作用;(5)、稀盐酸、稀硫酸与与盐的作用;合作探究:1、实验探究稀盐酸、稀硫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1)、在白色点滴板上实验盐酸、硫酸分别与紫色石蕊、无色酚酞溶液的反应,观察并记录现象。
(2)、稀盐酸、稀硫酸能与反应。
紫色石蕊溶液遇到盐酸、硫酸变为色;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盐酸、硫酸不变色;2、回忆第八单元金属性质中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1)、试写出镁、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稀盐酸、稀硫酸能跟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反应;3、实验探究稀盐酸、稀硫酸与铁锈的反应;(1)、在盛有稀盐酸、稀硫酸的两支试管里分别放入生锈的铁钉,观察并记录现象;(2)、稀盐酸、稀硫酸能与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反应。
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方程式:;;讨论:1、利用上述反应可以除去铁锈,除锈时能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没在酸中?为什么?2、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多数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试写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4、实验探究稀盐酸、稀硫酸与碱的反应;(1)实验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氢氧化铜的反应,观察并记录现象;(2)稀盐酸。
稀硫酸能与碱发生反应。
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导入方法: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盐酸硫酸的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回忆说出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同学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预设结果如下:1、(2)、酸碱指示剂;红色;2、(1)Mg + 2 HCl ==MgCl2 + H2↑;Zn + 2 HCl== ZnCl2 + H2↑;Fe + 2HCl==FeCl2 + H2↑(2)、置换;3、(2)、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讨论:1、不能;Fe + 2HCl==F eCl2 + H2↑;2、CuO+H2SO4==CuSO4+H2O;4、Cu(OH)2+2HCl==CuCl2+2H2O5、略。
10.1 常见的酸和碱学习内容第十单元课题1第4课时常见的碱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2、学会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发现分类学习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及优越性;3、感受和体会化学物质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相关化学性质;难点:如何正确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相关化学性质;时间分配导课 2 分、自学新知10分合作探究15分小结3分巩固提高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几种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俗称、、或。
它是色固体,溶于水,溶解时大量的热;易。
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2)、氢氧化钙俗称或,它是色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它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方程式为:;氢氧化钙在建筑上可用来;在树木上涂刷石灰浆可;农业上可配制农药;还可以用来改良。
(3)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常见的碱有、等(用化学式填空)。
合作探究:2、碱的化学性质(1)回忆酸碱指示剂与碱溶液作用的有关现象,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色;(2)、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能跟二氧化碳等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有关反应方为;;(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碱反应:有关反应方程式;;(4)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实验表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能分别与硫酸铜、碳酸钠等某些盐的溶液反应,有关反应方程式为:;;展示纠错:将上述有关空白处的内容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导入方法:学习了酸的基础知识为我们后期学习碱和盐的知识做好了铺垫。
同学们反思酸的学习过程,能得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吗?(从个别物质的认识到一般酸类的认识)本节课我们沿用这种方法和思路来学习碱的知识;自学新知:指导学生自学课本55-56页常见的碱,然后填写学案中的空格;合作探究:(预设结果)(1)、蓝红;(2)、CO2 + Ca(OH)2 =CaCO3↓+ H2O2NaOH+CO2==Na2CO3+H2O;(3)、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4)、CuSO4 + 2NaOH==Cu(OH)2↓+ Na2SO4Na2CO3+ Ca(OH)2 ==CaCO3↓+2NaOH;展示纠错:鼓励小组同学大胆发言,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发现;本课小结: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给予连接成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本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当堂检测:1、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不能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D、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和俗称不对应的是()3、下列物质放在烧杯中,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1)浓盐酸(2)浓硫酸(3)烧碱(4)生石灰A、(1)(4)B、(2)(3)C、(3)(4)D、(2)(4)4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雨水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 NaOH+ O2↑,该反应生成的碱可用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