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起试点无痛分娩
- 格式:doc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5
疼痛科三级医院评审-疼痛科工作制度、原则《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是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指导医院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促进我国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修订的评审标准。
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第4部分第13点【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对医院疼痛科相关制度作了明确要求,这也充分说明疼痛科在医院的重要地位。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在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是疼痛科建科/发展不可多得的时机。
但是三级医院评审细节繁琐,需要的疼痛科工作制度一、据医院要求,疼痛科每周设全天无假日门诊。
二、按照医院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不得无故不到岗、脱岗和空岗,否则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三、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四、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五、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合理收费。
六、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七、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和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八、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科工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九、上班后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十、对进修、实习医师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疼痛科工作原则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疼痛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专业工作原则。
一、七禁1.禁给全身严重感染者(菌、毒、败血症)选用神经阻滞疗法。
2.禁给皮肤或深层组织有感染者作相应部位的治疗操作。
3.禁给白血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椎管内治疗。
第1篇尊敬的领导:您好!我叫[您的姓名],是一名助产士,目前服务于[所在医院/机构名称]。
自从事助产工作以来,我始终秉持着“关爱生命,呵护母婴”的宗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此,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贵单位提出进修申请,以期在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母婴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进修背景及动机1. 个人职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助产士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我深感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我迫切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医院发展需要近年来,[所在医院/机构名称]在妇产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在妇产科领域的竞争力,我们需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助产士。
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希望通过进修学习,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国家政策支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助产士队伍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加强助产士培养,提高助产士专业水平。
在此背景下,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申请进修学习,以期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二、进修目标及内容1. 进修目标通过进修学习,我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系统学习助产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助产技术和方法。
(2)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助产操作技能。
(3)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4)为我国母婴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 进修内容(1)助产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妇产科学、新生儿学、生殖内分泌学等。
(2)助产临床技能:包括接生、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
(3)助产新理论、新技术:如无痛分娩、助产机器人等。
(4)助产专业英语: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5)助产专业论文撰写:提升学术水平。
三、进修计划及时间安排1. 进修时间我计划申请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具体时间为[具体时间],如有变动,将提前向贵单位汇报。
·119·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期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6):2864-2867.[2] 朱乐攀,彭玉凤,李晓丽,等.3种品牌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血糖检测的比对分析[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7,9(3):139-142.[3] 邓纪望,叶秋灵,张志峰,等.POCT 血糖仪与生化仪比对分析中血糖高值样本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45-47.[4] 王雷.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应用的价值差异[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57-58.[5] 王曙光.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监测的准确性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289-290.[6] 胡淑光.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4):38-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D]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8] 宋国威,李立新,秦英军,等.多种品牌便携式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13):1983-1985.[9] 孙德华,毛欣茹,郑磊,等.4种常用POCT 血糖仪的性能评价与结果比对[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4):474-477.无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陈春玲(湖北省宜昌市宜昌长航医院,湖北宜昌 443003)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宜昌长航医院产房收治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60例。
2024年医院妇幼工作总结____年妇幼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____年,我所在的医院妇幼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绩。
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要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妇幼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服务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妇幼患者的需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创新。
首先,优化儿科门诊服务,加大对新生儿早期发育的检测与干预工作力度,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其次,成立了妇幼健康教育中心,定期举办孕产期知识讲座,开设产后康复课程,帮助孕妇和产妇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孕期和产后的身心健康水平。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如无痛分娩、微创手术等,为妇幼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三、队伍建设在____年,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医学知识水平。
同时,加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支高效、专业的医疗团队。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妇幼科的整体实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有保障的医疗服务。
四、安全管理在妇幼工作中,安全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医疗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加强对重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高对高风险孕妇的筛查和管理水平,确保妇幼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五、科研与学术交流为了推动妇幼领域的科学研究,我们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我们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增长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技术。
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妇幼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妇幼医疗技术水平。
六、宣传与社会服务在____年,我们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妇幼保健理念和正确的生育观念。
举办福利彩票活动,向贫困妇幼家庭提供救助和帮助。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2.21•【字号】沪卫妇幼〔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女权益保护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有关单位:现将《2024年上海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2月21日2024年上海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2024年,本市妇幼健康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部署,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以妇女生命全周期、儿童生长全过程为主线,以强基固本、拓展服务链、提升内涵为目标,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1.实施妇幼健康相关规划。
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纲”和妇幼健康相关“十四五”规划,谋划“十五五”规划。
推进母婴安全行动提升、健康儿童行动提升、母乳喂养促进等行动计划。
推进本市第六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妇幼相关项目。
组织推进落实《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卫生工作任务,出台本市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指引。
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开展建设评估;推动儿童健康综合发展示范创建工作。
组织开展妇幼保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策略研究。
2.优化妇幼健康资源布局。
指导各区结合区域资源、服务需求、服务能力等制定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等新一轮设置规划。
加强五个新城新建妇产科、儿科专科医院有关业务指导和管理。
启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青浦院区)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9.22•【文号】国卫办妇幼发〔2017〕35号•【施行日期】2017.09.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7〕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落实《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发〔2017〕42号),加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我委组织制定了《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9月22日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孕产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范。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怀孕至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妊娠相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一、工作职责(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负责在现有孕产期管理制度中强化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制订实施方案。
2.负责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状况,明确重点人群、关键环节,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负责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评价和监督。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
1.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整体状况,定期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和建议。
2.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定期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产房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妇分娩安全,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办法》和《妇产科护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产房护理工作,包括分娩准备、分娩过程、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等内容。
第三条产房护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关怀、严谨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第四条产房护理工作应注重团队协作,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营造温馨、和谐的产房环境。
二、分娩准备第五条产房应配备符合条件的设施和设备,保证分娩过程中所需的医疗设备和物品齐全、功能正常。
第六条产房护理人员应掌握产妇的基本情况,进行产前评估,制定个性化分娩计划。
第七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及家属提供产前教育,讲解分娩过程、产后恢复及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
第八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做好分娩准备工作,包括产妇床位、新生儿保暖设施、急救药品和器材等。
三、分娩过程第九条产房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分娩操作规程,密切观察产妇分娩过程,确保母婴安全。
第十条产房护理人员应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宫缩强度、胎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第十一条产房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需求提供疼痛缓解措施,如无痛分娩、呼吸技巧训练等。
第十二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做好分娩记录,详细记录分娩过程、新生儿Apgar评分等信息。
四、产后恢复第十三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生理护理。
第十四条产房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产后运动,促进子宫复旧和预防并发症。
第十五条产房护理人员应监测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等异常情况。
五、新生儿护理第十六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生理和病理评估,确保新生儿安全。
第十七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喂养、皮肤护理等工作,预防新生儿感染和意外伤害。
第十八条产房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疾病和异常情况。
2025年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总结例文____年是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妇幼卫生部门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坚强支持下,按照市妇幼卫生局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了我市妇幼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重点工作回顾1. 加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妇幼卫生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能力,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们加强了人员培训,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班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我们完善了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了各项工作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我们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引进了一套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化管理和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提升妇幼卫生服务水平为了提高妇幼卫生服务水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了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我们加强了妇幼保健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检查和保健项目,为妇女和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健服务。
我们加大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和调配力度,改善了医疗服务的供给状况,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3. 加强妇幼卫生监督与评估为了加强妇幼卫生的监督与评估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各级妇幼卫生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我们加强了监测与评估工作,建立了健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掌握市妇幼卫生工作的动态情况。
我们加强了对妇幼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满意度调查和质量评估活动,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取得的成绩____年,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在管理和服务能力上,我们通过加强培训和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服务水平上,我们通过加强宣传、加大保健服务和改善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妇幼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满足了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需求。
母婴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母婴安全是关系国家人口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母婴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孕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要求(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母婴安全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母婴安全保障措施。
(三)坚持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配合。
(四)坚持科学管理,提高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1. 完善孕产妇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对孕产妇的定期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和高风险情况。
3. 推广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提高分娩安全水平1. 加强分娩过程中的监护和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2. 推广无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等适宜技术,提高分娩舒适度和满意度。
3. 加强产科医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分娩安全水平。
(三)加强新生儿健康管理1. 加强对新生儿的即时抢救和护理,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2.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先天性疾病。
3. 加强新生儿访视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健康问题。
(四)加强孕产妇和婴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1. 建立和完善孕产妇和婴儿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确保救治能力。
2. 加强危急重症救治设备的配置和人员的培训,提高救治效果。
3. 建立孕产妇和婴儿危急重症救治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
(五)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1. 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和评估,掌握出生缺陷流行情况。
2. 推广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预防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3. 加强出生缺陷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出生缺陷患儿的生存质量。
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母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孕产妇健康管理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孕产妇生存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孕产妇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政策、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对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 设立孕产妇健康管理科(室),负责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孕产妇健康档案管理、孕期保健、分娩管理、产后康复和新生儿保健等。
3. 配备专业人员,确保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专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资质,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二、健康档案管理1. 建立健全孕产妇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婚检报告、孕期检查记录、分娩记录、产后康复记录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登记等。
2. 健康档案应实行电子化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可追溯。
3. 定期对孕产妇健康档案进行审核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三、孕期保健1. 开展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 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3. 制定个性化孕期保健计划,提供营养、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关怀。
4. 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和管理,提供针对性强的保健服务。
四、分娩管理1. 建立健全分娩管理制度,确保分娩安全。
2. 提高助产技术和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产伤。
3. 加强对分娩过程中的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推广无痛分娩、导乐分娩等先进技术,提高产妇分娩体验。
五、产后康复1. 建立健全产后康复管理制度,提供全方位的产后康复服务。
2. 加强对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3. 提供产后心理辅导,帮助产妇适应新角色,预防产后抑郁。
4. 开展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状况,提供相应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起试点无痛分娩
作者:苏青
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19年第01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直以来,无数产妇都遭受过产痛的“折磨”,约44%的初产妇感觉“痛不欲生”。为减少产
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与痛苦,使其充分享受当妈妈的欢乐,社会上对“无痛分娩”的需求
在不断增长。
2018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
简称《通知》),提出2018~2020年在全国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
的诊疗。试点范围为具备产科和麻醉科诊疗科目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专
科医院。
镇痛分娩(Anodyne Labor)是临床产科医学中的学术词汇,通常称为“无痛分娩”。但通
常而言,“无痛”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分娩中实现的困难较大,人们往往是通过各种方法
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在发达国家,产妇享受分娩镇痛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我国此前分娩镇
痛率不足1%。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充分发挥试点医院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点
带面,逐步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的诊疗工作;进一步规范分娩镇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镇痛的
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
妇就医满意度;加强产房医师团队的急救能力,进一步保障孕产妇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同中华医学
会麻醉学分会成立了分娩镇痛试点专家工作组(以下简称专家工作组),协助国家卫生健康委
制订分娩镇痛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规范,并为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
持。
各试点医院应当进一步规范分娩镇痛技术操作,不断完善优化分娩镇痛管理和服务流程,
提高医务人员及公众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度,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普及分娩镇痛技术。重
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医护人员分娩镇痛技术水平
按照《分娩镇痛技术操作规范》及《分娩镇痛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分娩镇痛的相
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分娩镇痛医疗质量和安全;开展医护人员定
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分娩镇痛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二、提高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科学性
通过实施分娩镇痛,降低产妇因不能耐受分娩疼痛而行剖宫产分娩的比例,推动剖宫产率
逐步下降,提高自然分娩率,进一步提升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增强医院和相关科室对分娩镇痛的认识
医院应当为分娩镇痛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调动
医务人员开展分娩镇痛工作的积极性;应当建立分娩镇痛管理服务团队,加强对相关专业医务
人员(麻醉科医师、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助产士、麻醉科护士、产科护士)的培训和临床演
练及考核,使其熟练掌握各种相关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以及“即刻剖宫产/急救复苏”等紧急
情况的处理流程。注意并发症监测和防治能力建设,应当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分娩镇痛质量控
制体系,提高分娩镇痛的安全性。
相关科室负责人应当加强对分娩镇痛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指定专人定期对分娩镇痛实施情
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保证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提高产妇的舒
适度和满意度。
四、加强对孕产妇以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建立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定期宣教制度,采用孕妇学校授课、网络宣传推广、发放宣教手
册、设立宣教栏等多种形式、撰写科普书籍,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进行科
普宣传,提高产妇和家属对产痛危害的认识,提高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度。
五、发挥试点医院示范带动作用。
专家工作组组织“分娩镇痛全国专家巡讲团”,协助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试点医院相关
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临床示教;各试点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分娩镇痛规范化培训,大
力推广分娩镇痛理念,推进试点医院规范开展分娩镇痛。同时,通过帮扶、协作、接收进修等
形式,将分娩镇痛技术向其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推广,发挥试点医院辐射带动作用。
据了解,分娩镇痛试点已于2018年11~12月筹备完毕;于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
间,印发试点医院名单,试点医院将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下开展工作,對于分娩镇痛
推行较好的医疗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总结经验,并进一步在全国推广。(编辑 冀青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